安德的游戏
《安德的游戏》简介

《安德的游戏》简介《安德的游戏》简介接下来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安德的游戏》简介,小编觉得有必要跟大家一起分享好东西。
《安德的游戏》(Ender's Game)作者是美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奥森·斯科特·卡特(Orson Scott Card),该作品发表于1985年,曾获得星云奖及雨果奖,其续集《死者的代言人》(Speaker for the Dead)发表于次年,也获得星云奖和雨果奖,这使卡特成为唯一一个曾连续两年获得星云奖最佳长篇的作家。
故事发生在未来,当时地球已经两次遭遇过虫族的进攻,国际舰队认为必须在世界各地寻找天资聪颖的孩童,自幼便送到国际舰队训练儿童的空间站(“战斗学校”)进行训练,把他们塑造成军事奇才,人类方可有存活的希望。
出版信息全国发售日:2010年8月《安德的游戏》[1]作者:(美)奥森·斯科特·卡德(Orson Scott Card)译者:李毅定价:25.00-29.90元| 288-344页| 16开本|万卷出版公司上架建议:畅销·经典责任编辑:王光昱封面设计:第7印象·白咏明ISBN:978-7-5470-1046-4编辑推荐美国科幻名著“雨果奖”“星云奖”双料大奖作品原《科幻杂志》社长兼总编、著名作家阿来作序推荐《快乐星球》制作人、科幻作家杨鹏:虽然我无数次向别人推荐这本书,但是,我还是想再向你推荐一次。
将来,我还要向其他人推荐N次。
相关作品【Ender系列作品是他的代表作,目前已出版或将出版的的有】全12部书名如下:·《安德系列1:安德的游戏》(Ender's Saga 1: Ender's Game)1985·《安德系列2:死者代言人》(Ender's Saga 2: Speaker for the Dead)1986·《安德系列3:外星屠异》(Ender's Saga 3: Xenocide)1991·《安德系列4:精神之子》(Ender's Saga 4: Children of the Mind)1996·《安德系列5:安德的影子》(Ender's Saga 5: Ender's Shadow)1999·《安德系列6:霸主的影子》(Ender's Saga 6: Shadow of the Hegemon)2000·《安德系列7:影子傀儡》(Ender's Saga 7: Shadow Puppets)2002·《安德系列8:巨人的影子》(Ender's Saga 8: Shadow of the Giant)2004·《安德系列9:战争的礼物》(Ender's Saga 9: A War of Gifts)2007·《安德系列10:安德的放逐》(Ender's Saga 10:Ender in Exile: Ganges)2008《安德系列11:飞行中的阴影》(Ender's Saga 11: Shadows in Flight)2012《安德系列12:阴影活着》(Ender's Saga12:Shadows Alive)即将出版编辑本段内容简介战斗学校在战斗学校里,安德不但要学习在由学生组成的军队里进行模拟战斗,同时也要安德的游戏[2]面对其他学生的妒忌、陷害以及各种其他尔虞我诈的行为。
《安德的游戏》读后感(精选23篇)

《安德的游戏》读后感《安德的游戏》读后感(精选23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安德的游戏》读后感(精选2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寒假中,我和妈妈每到星期三就去图书馆看书。
我在阅览室发现了一本叫《安德的游戏》,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印着几个字:致汤姆露比一个在战斗学院内外都坚持信念的人。
我感到很纳闷:为什么这本书是致汤姆的呢?于是我怀着强烈的好奇心,一页一页地仔细看了起来。
这本书写了一个叫塞克的小男孩在教堂中被lf联合舰队选去训练,塞克的爸爸妈妈万分不愿意,但还是被带走了。
在训练中,塞克因为信仰,坚决不拿武器伤人,所以他的战绩一直都是零。
后来,塞克看了一段虫族伤害人类的视频,明白了很多道理,他决定帮助人类消灭虫族。
他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把虫族消灭了。
这是一部所有男孩都爱读的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的过程中获取不同的感觉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活地人物个性;有人喜欢激烈的战斗精神……但我看来,它那情节中暗藏着人们都在追求的信念——自由。
我也追求"自由",小时候,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从来不听父母的话,老是让他们生气,这种"无拘无束"伴随了我很长时间,我以为这就是"自由".看了《安德的游戏》,我重新定义了"自由"二字。
你瞧塞克!他不仅是个向往自由的男孩,还是一个聪明有毅力的男孩。
虽然每次训练的战斗成绩为零,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
真正的自由是有度的自由,世界上也没有绝对的自由,绝对的自由意味着放纵和一事无成。
那一天,我决心向塞克学习,从一个调皮捣蛋贪玩的小孩转变成懂事爱学习的好学生,我要学习赛克这种贵在坚持的精神,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在有限制的自由中获得真正的成长。
最近,我阅读了科幻大师奥森·斯科特·卡德神一般的科幻巨著——《安德的游戏》。
《安德的游戏》解说文案_《安德的游戏》:安德的选择

《安德的游戏》解说文案_《安德的游戏》:安德的选择美国动作/冒险/奇幻电影《安德的游戏》,于2014年上映,由加文·胡德导演,奥森·斯科特·卡德加文·胡德编剧,影片讲述了《安德的游戏》故事背景设定在未来世界,那时候人类已步入太空时代,但却在短短数十年间遭到一种外星生物——虫族的两次袭击,史称“第一次入侵”和“第二次入侵”。
在“第二次入侵”中,人类的主力舰队遭到毁灭性打击,几乎全军覆没。
然而,一个名叫梅泽·瑞克汉姆的指挥官仅靠一支小舰队竟奇迹般的消灭了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占据了绝对优势的虫族舰队,从而挽救了人类。
很多年以后,为了抵御即将到来的“第三次入侵”,人类把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天才儿童送到外太空舰队中接受特殊培训,希望能培养出像梅泽·瑞克汉姆一样优秀的指挥官,率领人类舰队与虫族战斗。
《安德的游戏》中的男主人公安德·维京就是其中一个被选中接受重点培养的天才儿童。
作为Sci-Fi经典改编,两个小时的片长显然无法承载原著所要表达的庞大世界。
无论阿沙·巴特菲尔德的演技有什么争议,哈里森·福特与本·金斯利是否抢走了孩子的风头,反派的存在感是否过于孱弱,抛开原著文本而言,电影《安德的游戏》依然可以带给观众足够的愉悦与思考。
对于战争的正义性的追问与反思,主角安德成长所经历的残酷与压抑,使得电影能够摆脱普通好莱坞大片“爆米花”的宿命,这或许本应是克里斯托夫·诺兰或者雷德利·斯科特最长袖善舞的题材,但落入天资稍差的加文·胡德手中,便不可避免地面临分裂与挣扎。
是降低黑暗程度,向《饥饿游戏》那样主攻青少年群体?还是忠实原著,依靠视效外衣包裹一颗人文内核去取悦死忠读者?电影的每分每秒几乎都在泄露导演难以决断取舍的纠结。
最后,北美区区六千万的票房宣告了这部投资过亿的电影商业上的完败,“安德”或许无法成为狮门影业的另一个“暮光”或者“饥饿游戏”,然而即便节奏失当,叙事平铺,但依靠出色的视觉冲击力,气势磅礴的配乐,以及故事与角色本身的厚重魅力,电影依然显得精致而赏心悦目,放在大片匮乏的2014国内贺岁档,则更加与众不同。
《安德的游戏》解说文案_《安德的游戏》:绽放在太空的爆米花

《安德的游戏》解说文案_《安德的游戏》:绽放在太空的爆米花美国动作/冒险/奇幻电影《安德的游戏》,于2014年上映,由加文·胡德导演,奥森·斯科特·卡德加文·胡德编剧,影片讲述了《安德的游戏》故事背景设定在未来世界,那时候人类已步入太空时代,但却在短短数十年间遭到一种外星生物——虫族的两次袭击,史称“第一次入侵”和“第二次入侵”。
在“第二次入侵”中,人类的主力舰队遭到毁灭性打击,几乎全军覆没。
然而,一个名叫梅泽·瑞克汉姆的指挥官仅靠一支小舰队竟奇迹般的消灭了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占据了绝对优势的虫族舰队,从而挽救了人类。
很多年以后,为了抵御即将到来的“第三次入侵”,人类把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天才儿童送到外太空舰队中接受特殊培训,希望能培养出像梅泽·瑞克汉姆一样优秀的指挥官,率领人类舰队与虫族战斗。
《安德的游戏》中的男主人公安德·维京就是其中一个被选中接受重点培养的天才儿童。
同样是讲少年的成长与人性的颠簸,导演加文·胡德的《黑帮暴徒》细腻的多,相比之下,《安德的游戏》里,一切进展都顺利得令人咂舌。
当我们稍微震慑于沾血剥离的监视器,严苛的军事化管理,嗅不到人情味的学校,以及从一开始就被当做战争机器培养的神童少年的坎坷命运,少年已经犹有神助般,平步青云连升三级。
所借助的,不过是一再施展我们无法理解运作原理的大脑神力,其神奇程度犹如夏洛克推理案情。
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睡眠剥夺,体力透支,混淆着噩梦与情感困惑,他依然目光炯炯,思维敏捷,意志如铁,毫无疲态。
这简直不是神童,是神。
这样的处理,相信许多观众,尤其是对原著顶礼膜拜的观众会满腹牢骚。
可是,还能怎么拍呢。
《安德》的改编工作与《霍比特人》是两个极端,后者是把一本薄书的细节丰富化,搞出三部史诗大片,《安德》的主创则挥舞起大砍刀,将小说砍到只剩一根主干——对素材精挑细选的程度,不亚于从全地球孩子选出一个安德来。
《安德的游戏》系列简介

贴士1:《安德的游戏》之父《安德的游戏》(End er'sGame)是美国科幻小说家奥森·斯科特·卡德(Or son S cottCard)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发表于1985年,是当年星云奖、雨果奖(世界科幻奇幻小说领域的两大“奥斯卡”级别的大奖)的双料得主,其续集《死者的代言人》(Spe akerfor t he De ad)发表于次年,再夺双奖,卡特也是唯一一个曾连续两年获得雨果奖、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的作家。
《安德的游戏》小说系列奥森·斯科特·卡德以安德(E nder)为主角的系列科幻小说总共已经出版了11部,分别是:1.《安德的游戏》(Ender's Ga me)19852.《死者的代言人》(Speak er fo r the Dead)19863.《屠异》(X enoci de)19914.《精神之子》(Ch ildre n ofthe M ind)19965.《安德的影子》(Ender's Sh adow)19996.《霸主的影子》(Shad ow of theHegem on)20007.《影子傀儡》(Sh adowPuppe ts)20028.《巨人的影子》(S hadow of t he Gi ant)20049.《战争的礼物》(A War of G ifts)200710.《安德的放逐》(End er'sSaga10: E nderin Ex ile:Gange s)200811.《Sha dowsin Fl ight》(暂无中文译名)2012以上是以出版顺序排列的,而最佳阅读顺序排列则最好为1、5、6、7、8、9、10、2、3、4,因为这是以时间顺序为排列的。
《安德的游戏》影评解说文案_《安德的游戏》负面和正面

《安德的游戏》解说文案_《安德的游戏》负面和正面美国动作/冒险/奇幻电影《安德的游戏》,于2014年上映,由加文·胡德导演,奥森·斯科特·卡德加文·胡德编剧,影片讲述了《安德的游戏》故事背景设定在未来世界,那时候人类已步入太空时代,但却在短短数十年间遭到一种外星生物——虫族的两次袭击,史称“第一次入侵”和“第二次入侵”。
在“第二次入侵”中,人类的主力舰队遭到毁灭性打击,几乎全军覆没。
然而,一个名叫梅泽·瑞克汉姆的指挥官仅靠一支小舰队竟奇迹般的消灭了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占据了绝对优势的虫族舰队,从而挽救了人类。
很多年以后,为了抵御即将到来的“第三次入侵”,人类把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天才儿童送到外太空舰队中接受特殊培训,希望能培养出像梅泽·瑞克汉姆一样优秀的指挥官,率领人类舰队与虫族战斗。
《安德的游戏》中的男主人公安德·维京就是其中一个被选中接受重点培养的天才儿童。
本文写在对小说对各种背景毫无认识的情况下,单纯站在电影的角度进行解读。
花哨的不继续下去,正确的马上送上。
首先送上两点负面评价①、教育这部科幻电影几乎是以一段教育对话作为开篇,安德对教科书上的知识教会同校的恶霸,要善用环境。
格拉夫上校认为这个安德同学是天才,安德森少校则认为才能不是决定安德能成为总指挥官的筹码,因为安德不会领导,要领导,需要懂人心。
之后发生的一切都是为了从安德的处事反应中得到分析事例,进而对这个孩子潜在的领导能力进行深刻解析。
看看我们的课堂,我曾经是三好学生因为我妈妈跟我说在学校什么事都要听老师的,我曾经是个坏学生因为我发现老师不断在犯错。
安德在战争学院中成长的出奇迅速,(相信是为了影片内容而牺牲掉情节)曾经被人孤立的孩子居然能站在教官面前,用教官的话还击对方,有理有据。
与此同时安德森少校不断进行“指引性教育”,等于为孩子开一扇门,接下来孩子要怎么关门以及门后发生的一切,全部交给孩子去决定。
《安德的游戏》阅读心得(精品10篇)

《安德的游戏》阅读心得(精品10篇)《安德的游戏》阅读心得篇1《安德的游戏》故事设定在不久的未来,可怕的外星虫族入侵地球,人类在付出伤亡数千万的代价下赢得胜利,为了抵抗虫族的再次入侵,人类选拔十来岁的少年到一个外太空的游戏基地进行训练,以游戏模拟虫族进攻来培养少年们的战术和战略,作为抵抗虫族再次入侵的最大。
我没有查到当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安德的游戏》面世后的西方国家的社会反响和业内评价,但“少年游戏天才拯救地球”曾几何时太像一个儿童故事的设定——满足少年梦想的英雄情怀。
但在全球电子和网络科技空前发达的今天,这种构思可就不是闹着玩儿的了。
电子科技发展起来以后的游戏,早期的街机游戏,到单机游戏、网络游戏,一度是成年人眼中令青少年玩物丧志的洪水猛兽,这种情况随着新世纪以来各种电子竞技作为正式比赛开展而有所改观,但游戏毕竟是游戏。
其实游戏是一种足以深刻影响人类未来的文化,尤其是网络游戏,每一个玩家面对的不仅仅是电脑屏幕,而是屏幕背后聚集了千万个真实玩家的虚拟空间,而虚拟空间本身除了奇幻色彩的设定之外,所有玩法、升级、战略都需要极高的策略意识、团队意识和应变能力,谁说这些意识和能力在现实中是不需要的?游戏教给青少年的,可能是中国教育都一直缺失的。
那么,在游戏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年轻人,他们在人格形成过程中就接受了远比前人高级的竞争训练,他们从少年时期就开始模拟如何在竞争或者斗争中生存下去并且团队配合作战,他们的未来是很可怕的。
当然,你可以反驳说,为什么有些人玩游戏却玩物丧志?就像很多人读《红楼梦》只当琼瑶一样的言情小说看一样,这是没办法的事。
《安德的游戏》最伟大之处,在于在上世纪70年代就看到了科技发展的这种趋势,即未来是属于游戏一代的。
小说中的安德(Ender)是一个11岁的男孩,天生具有强烈的战斗意识,从一起到太空基地受训中的孩子中脱颖而出成了指挥官。
太空基地训练的方式是模拟军事化训练,将虫族的文明形态、战斗力和作战模式量化分析,然后一步步教一群十来岁的孩子如何战斗。
《安德的游戏》读后感4篇

《安德的游戏》读后感4篇关于安德的游戏读后感大全篇一:安德的游戏读后感寒假里,我终于有足够的时间来阅读这本我早已心驰神往的书——《安德的游戏》。
先介绍一下,这是一本科幻小说,作者是美国科幻作家奥森斯科特卡德,对于作者,喜欢科幻小说的读者们一定对他很熟悉,而安德的游戏无疑是卡得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这本书的主人公——年仅十二岁的少年安德维京。
他不算强壮,过于淳朴善良,所以常常被人欺负,还常常吃亏。
但无论如何,天才就是天才,无论别人如何打压他,攻击他,他终归有破土而出的一天。
同时,安德生活的时代,地球和外星的虫族发生了一场大战,虽然战争得到了暂时的平息,但虫族无时无刻不再酝酿着反-攻,而地球与他们的实力实在是天差地别,一旦新的战争爆发,人类就将无可避免地全体覆灭,除非人类能找到又一个拿破仑一样的军事天才,才有一丝胜利的希望。
于是,世界各地的天才们便都被召集起来前往太空学校进行异常艰苦的训练。
安德凭借自身出众的军事天赋,很快从中脱颖而出,但这也意味着安德必须面对比其他人艰苦十倍,百倍,甚至千倍的压力。
自从他登上前往太空学校的飞船后,教官们为了培养他独立的品格,断绝他依赖别人的想法,他的教官们就刻意让所有的人孤立他,诽谤他,欺负他,使他陷入彻底的孤独境地;此外教官们还与所有人都与安德为敌,每一场游戏,都是极不公平的——无论安德的对手如何作弊,安德都不能输,并且,游戏的难度,压力,突变性一次比一次大,安德幼小的心灵也面临着一次又一次常人根本无法承受的考验!虽然安德也痛苦,焦虑,彷徨,但是,天才就是天才,他抵挡住了一切现实与心灵的风暴,并最终打败了虫族。
然而,安德本性是个淳朴善良的孩子,他所做的一切反抗,都是无心的,是大人们强加给他的,当他得知虫族因为自己而集体毁灭时,他的内心陷入了深深的忏悔之中,最后,当全人类都在欢庆战争的胜利时,安德却自我放逐,将自己的余生在太空中永久地漂泊。
安德的故事对我们青少年是很有教育意义的,纵使我们无法拥有安德的天才,但安德的身上依然拥有着我么最最需要的品质:忍耐和独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故事讲述了为了抵抗外星虫族的攻击,人 类成立了国际舰队,并在孩子们的身上安 装了监视器,最后一名叫安德鲁· 安德· 维京 的小男孩被选入到学校培训,上校开始训 练安德,使其变成一个领导力极强的指挥 官。最后消灭了虫族。
总结下来大概是:
• HALO 四部曲、星际争霸在星河舰队的故事 线里面发生,其中主要内容是杜拉拉升职 记,最后以一场波澜壮阔的家园2大团战结 束,影片末尾还复习了一下刘备托孤的桥 段。
• Ps:这电影乃是密集恐惧症患二岁的少年安德维京。
• 首先人类的战争观:人类发动战争究其根 本就是两个原因。贪婪和恐惧,虫族因为 贪婪地球上的水资源,人类因为恐惧虫族 千倍于自己的军事实力。
• 战略观:如何能在极端劣势的情况下取得 战争的胜利,当敌人千倍于自己的实力任 何完美的战术都将无法逆转战局的时候该 怎么办?只能采取一击致命的打法!安德 其实和国际舰队上参战的几千人一样都是 被牺牲的。
• 最后出现的虫卵,实际上是对人类的人性 的一种救赎。安德拯救了人类,承担了全 人类种族灭绝的罪孽,背着虫卵远赴他乡 再一次去拯救人性。 作者这个剧情设定彻底的完成了对人类的 剖析。教育人类当面临不可避免的战争时 如何去看待敌人,如何去面对结局。
• 安德的战争论告诉我们:人类可以花许多 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和分析战争的模式, 而战争最终的目的不是带来灾难性的毁灭, 而是搭建沟通的桥梁,创造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