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限时练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基础知识习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基础知识习题

《古代诗歌五首》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共2题,共14分)
1.给加线字注音。

怆()然决眦()腊酒浑()齐鲁青未了()
2.诗歌文学常识考察及默写翻译。

(1)《登幽州台歌》中表明自己生不逢时,不遇贤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

(3)杜甫,字_______,_______朝,被尊称为_______,他的诗歌被称为_______,其代表作_______。

(4)《望岳》中诗人远望泰山,感受到泰山高大巍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岳》中抒发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6)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

(7)《登飞来峰》中表达诗人不畏艰险,豪情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游山西村》中展现山西村人情之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翻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翻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下20课《古代诗歌五首》练习及答案

七下20课《古代诗歌五首》练习及答案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念天地之悠.悠. (2)独怆.然.而涕下 (3)齐鲁青未.了. (4)造化钟.神秀 (5)阴阳割.昏晓 (6)荡胸生曾.云
悠悠: 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然: 悲伤的样子 未了:不尽 钟: 聚集 割: 分 曾: 同“层”
MING XIAO KE TANG
(7)会.当.凌.绝顶 (8)自缘.身在最高层 (9)莫笑农家腊酒浑. (10)拄杖无.时.夜叩门
MING XIAO KE TANG
10.下列各项中,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A.全诗紧扣“望”字,从朝至暮,由近及远,句句写向岳而望,热情讴歌泰 山的秀美景色和雄伟气势。 B.首联以设问统领下文,以一望无际的青翠之色烘托泰山的高耸入云,也 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C.颈联写细望所见,对仗工整。写出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广阔,绵 延不尽。 D.尾联似写登山,实为明志,点明全诗主旨,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 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解析:A.应是由远及近。)
MING XIAO KE TANG
【技法点睛】品味诗歌情感: (1)品读题目。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有或明或暗的提示作用,从题目中我 们可以把握诗歌的内容走向、题材类别、表现手法以及情感基调。 (2)了解作者。具体说就是要了解诗人的生平与经历,从而更好地把握其作品 的写作角度。 (3)明确意象。诗人把感情汇聚在某一物象上,这一物象因包含了诗人的感情 而形成意象。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 情意。 【习题链接】见本课第 16 题。
MING XIAO KE TANG
(三)(2019·襄阳)阅读《登飞来峰》,回答问题。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第一句概括了峰和塔的高度。“千寻塔”极言塔的高峻。 B.第二句说,登上飞来峰顶的高塔,在晨鸡报晓时分,便可以看到旭日东升。 C.第三句中“不畏”表现了诗人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D.诗作最后两句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 (解析:B.“闻说”即听说,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可看到旭日东升的辉煌景 象,选项中“在晨鸡报晓时分,便可以看到旭日东升”有误。)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 古代诗歌五首》课时同步练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 古代诗歌五首》课时同步练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课时同步练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古诗词赏析。

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以抒情开篇,再用景物作烘托,显得摇曳多姿。

这一联好就好在先以“见难”加重“别难”的分量,后以“百花残”比喻美好年华之将逝,极力渲染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的悲凉气氛。

B.颔联诗人运用夸张、双关写自己的痴情苦意以及至死不渝的爱情追求。

后来这两句常用来表现忠贞不二的执着和无私奉献、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C.颈联中诗人以高超的技巧为我们展示了两幅生动画面,“但愁”“应觉”均是诗人猜测之语,担心、怜惜之情尽显,把一对真挚相爱的情人分别后的痛苦情状表现得何等真切。

D.尾联借神话故事表达关切之情。

意为对方居住不远,希望有人前去传递书信。

流露出诗人与恋人无法常见面,只能靠书信传情的无奈。

2 . 对古诗词《卜算子·咏梅》赏析有误的一项是()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A.“无主”指梅花无人赏识,表达词人孤独寂寞和彷徨的心境。

B.“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表现出词人性格孤高,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傲骨。

C.从“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为下文蓄势。

D.诗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

3 . 诗词赏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检测试卷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检测试卷新人教版

古代诗歌五首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1);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2);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己亥杂诗》)(3)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表达无缘拜会那些求贤若渴的古代贤主;更不能生逢旷世明君的愁苦的句子是“;者”。

(4)杜甫《望岳》中用山的南北两面光照不同来体现泰山之高的句子是“”。

(5)陆游《游山西村》中描写农家祭社祈年习俗的句子是“”。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造化钟.神秀钟:(2)自缘.身在最高层缘:(3)从今若许..闲乘月若许:(4)浩荡..离愁白日斜浩荡: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独.怆然而涕下B.一览众山小.C.莫笑农家腊酒浑.D.拄杖无时.夜叩门4.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5.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

B.《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C.《游山西村》是一首纪游抒情诗;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

D.《己亥杂诗》一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

6.校团委准备开展一次以“中华经典诗词”为主题的诵读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为了营造活动气氛;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为开展好这次活动;校团委通知各班团支部书记于5月13日下午2点在团委办公室召开会议;布置活动相关事项。

请你以校团委的名义拟一份通知;注意格式。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习题新人教版(1)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习题新人教版(1)

20.古代诗歌五首A组1.给加点字注音。

怆.然( ) 涕.下( ) 岱.宗( ) 青未了.( )决眦.( ) 千寻.塔( ) 自缘.( ) 鸡豚.( )叩.门( ) 腊.酒( ) 浑.(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念:__________ 悠悠:__________ 造化:__________ 钟:__________缘:__________ 眼:__________ 豚:__________ 若许:__________叩门:__________ 落红:__________3.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节奏。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按要求默写。

(1)《望岳》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心中满怀雄心壮志,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气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飞来峰》中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游山西村》中描写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己亥杂诗(其五)》中诗人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写出富有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一)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5.这首古诗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唐代的____________。

6.赏析该诗,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第一句中的“古人”指古代的明君贤士,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上君臣遇合,风云聚会,成就一番事业的无限向往之情。

B.诗歌第二句中的“来者”指后世的明君贤士,这句诗表现了诗人苦于人生有限而来不及见“来者”的无限伤感之意。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版)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版)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版)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部编最新版七下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部分1、下面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而涕下(悲伤凄恻的样子)A.独怆然..B.会当凌.绝顶(凌驾)C.从今若.许闲乘月(如果)离愁白日斜(无限)D.浩荡..2、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下面诗句中使用了通假字的一项是()A.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B.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D.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4、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字有误的一项是()A.齐鲁青未了..(不尽)B.莫笑农家腊酒浑.(浑浊)C.吟.鞭东指即天涯(呻吟)D.决眦.入归鸟(眼眶)5、下列对《古代诗歌五首》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B.《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漫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

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

C.《游山西村》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景象;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蕴含哲理;颈联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尾联诗人似乎意犹未尽||,故而笔锋一转||,以频来夜游之情收结||,余韵不尽||。

D.《己亥杂诗(其五)》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习题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习题新人教版

20 古代诗歌五首01 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着重号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独chuàng(怆)然而tì(涕)下(2)岱.(dài)宗夫如何(3)决眦.(zì)入归鸟(4)丰年留客足鸡豚.(tún)(5)xiāo(箫)鼓追随春社近(6)吟鞭.(biān)东指即天涯2.解释下面加着重号的词。

(1)念天地之悠悠..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2)齐鲁青未了..未了:不尽(3)造化钟.神秀钟:聚集(4)阴阳割.昏晓割:分(5)荡胸生曾.云曾:同“层”(6)决眦.入归鸟眦:眼眶(7)会当凌.绝顶凌:登上(8)自缘.身在最高层缘:因为(9)拄杖无时..夜叩门无时: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10)吟.鞭东指即天涯吟:吟诗3.文学常识填空。

(1)杜甫是唐代大诗人,字子美,他被称为“诗圣”,其诗作被称为“诗史”,都收集在《杜工部集》内。

(2)我国的“五岳”是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和北岳恒山。

诗句“岱宗夫如何”中的“岱宗”指泰山。

(3)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4)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诗的雄奇奔放与杜甫诗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4.默写。

(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4)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5)我们登上顶峰眺望远景,大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大家纷纷拍照留影。

(用杜甫《望岳》中的诗句填空)(6)《游山西村》于写景中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的诗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诗人心志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精选课时练习(含答案)-1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精选课时练习(含答案)-1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精选课时练习(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字词书写1.给加点字注音。

怆.然(______)涕.下(______)岱.宗(______)青未了.(______)决眦.(______)千寻.塔(______)自缘.(______)鸡豚.(______)叩.门(______)腊.酒(______)浑.(______)2.字词积累——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chuàng(____)然tì(____)下岱.宗(____)决眦.(____)鸡豚.(____)xiāo(____)鼓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造化钟.神秀钟:____(2)自缘.身在最高层缘:___(3)从今若许..闲乘月若许:_____(4)浩荡..离愁白日斜浩荡:____二、选择题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独.怆然而涕下B.一览众山小.C.莫笑农家腊酒浑.D.拄杖无时.夜叩门5.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6.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

B.《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C.《游山西村》是一首纪游抒情诗,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

D.《己亥杂诗》一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
一、基础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拼音(5分)
怆()然涕()岱()宗决眦()凌()绝顶
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6分
独怆然而涕下. __眼泪___ 齐鲁青未了 __不尽__
造化钟神秀__聚集____ 阴阳割昏晓___分___
会当凌绝顶__终当、终要__ 自缘身在最高层__因为___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B)3分
A.湖畔大学坐落于杭州西湖鹆鹄湾附近,由马云等八位企业家共同发起创办。

B.武汉市三环西主线高架的贯通是汉口居民走西大门出城的又一条快速通道。

C.中国已经向美国政府提供一份逃亡美国的贪官名单,要求对方协助追缉逃犯。

D.“国家卫生城市”称号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文明程度和健康水平的集中体现。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D )3分
A.假如这个世界上没有书,会是一种什么样子呢?
B.终点之美,属于优胜者;起点之美,属于每一个人。

C.化妆师接着做了这样的结论:“你们写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妆师吗?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

你懂化妆了吗?”
D.朦胧入睡时,大脑皮层里的抑制程度比较浅,梦境就更加相近现实生活,正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二、说明文阅读
衣有年轮
①衣服的原材料影响地球安全。

以皮革为例,在动物皮加工的过程中,使用了包括甲醛、煤焦油、染料和氰化物在内的有毒物质。

为了增加柔软性和耐水性,皮革要经过操制。

多数皮革使用硫酸铬等铬盐操制,产生含铬的废料。

除此之外,皮革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水和能源,经过操制后不能再被生物降解,对环境也有极大危害。

②而大受追捧的纯棉,也远没有这个词本身那样清洁舒适。

在棉花种植、造布、制衣、运输、使用的各个阶段,都有大量的能源需求和碳排放。

纯棉,距离低碳衣的要求还相去甚远。

③在现有的低碳衣概念中,循环再生产是关键。

但在传统的再生产品中,一直存在品质劣化问题,再生品意味着品质的下降,最后只能变成垃圾被焚烧或填埋。

④新兴的生物循环再生技术将染料及其他材料完全去除,无限循环再生。

这和在一定条件下从石油中制造出聚醋原料再焚烧相比,能量消耗量及二氧化碳排出量均可削减80%。

而回收的服装可以返回工厂,重新再生为长纤维。

【A】这种方法为延长服装自身的生命周期提供了新的思路。

⑤衣服有自己的生命线。

每件衣服都有自己的从原材料生成开始,到被废弃处置为止的全生命周期。

低碳衣只是所有环节中环保的基拙。

在制造、运输、使用及处置的整个过程中,都会有能量的消耗,并产生碳的排放。

⑥实际上,已经有人开始把服装的碳排放指数组成“衣年轮”,来判断个人对服装的使用是否有益于环保和低碳。

就像从树的年轮可以看出它的年龄和状况一样,衣服也有自己的年轮,用来衡定每件衣服的使用年限、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总量以及年均碳排放量。

⑦每件衣服的材质、每个人的使用方式和回收与否,都会影响到衣年轮的变化,也会影响到碳排放的量。

⑧英国环境资源管理公司计算过一件约400克的100%涤纶裤子在其卜生”中消耗的能量。

该裤子在中国台湾生产原料,在印度尼西亚制作,运到英国销售。

【B】假定其使用寿命为两年,经历
了92次洗涤,用50℃温水的洗衣机洗涤,烘干机烘干后,平均花2分钟熨烫。

这样算来,全部耗能量约为200度电,如果电能由煤提供,就会排放出约47千克的二氧化碳,相当于裤子本身质量的117倍。

⑨【C】而如果每人每年少买一件衣服,按睛纶衣服的能耗标准,每吨衣服产生5吨标准煤计算,则少买一件0.5千克的衣服能够减少5.7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

可见,少买新衣、多穿旧衣、少用洗衣机这样的低碳行为也非常重要。

⑩以自然界的草木藤蔓、动物皮毛来遮羞取暖的时代早已结束。

【D】现代人类的服装选择更多是基于审美的需要。

风尚的瞬息万变,加快了衣服更新换代的速度,造成了更多的闲置。

衣橱中沉睡的衣服,意味着更多的服装消耗和更多的碳排放,从而带来更多的环境问题。

其实,时尚也有轮回,“过时”不过是不正确认识带来的产物。

若是“有生命力”的衣服,旧衣也可变成穿在身上的复古,或是重新演绎的新时尚。

5.下列对“衣年轮”概念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C)
A. “衣年轮”是指每件衣服都有自己的从原材料生成开始到被废弃处置为止的生命周期。

B. “衣年轮”是用来判断个人对服装的使用是否有益于环保和低碳的指数。

C. “衣年轮”是用来衡定每件衣服的使用年限、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总量以及年均碳排放量的碳排放指数。

D. “衣年轮”是指每件衣服的材质、每个人的使用方式和回收与否,都会影响到碳排放的量。

6.下列对文中划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 C)
A. 【A】句“这种方法”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从石油中制造出聚酯原料。

B. 【B】句说明人们不同的洗涤行为消耗的能量不同,对环境的影响也不一样。

C. 【C】句说明人们少买新衣服,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环保做贡献。

D. 【D】句的意思表明,作者是反对时尚的,对瞬息万变的风尚持否定态度,并不赞成人们更换新衣服。

7.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B)
A.每件衣服都有自己的生命线,每个人都应该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自己的衣服。

B. 每件衣服的使用都对环境有影响,生产的衣服越多,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就越大。

C.衣服的原材料影响地球安全,减少人们衣服的拥有量,地球的环境就可以得到根本的改善。

D.用新兴的生物循环再生产技术生产的衣服,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衣服的品质,而且能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

三、古诗词默写
登幽州台歌望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飞来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