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8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世界近代史(上)第五单元 资本主义的兴起总结提升课件 川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上册世界近代史知识点川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世界近代史知识点川教版

世界近代史知识点一部资本主义发展史资本主义的产生:(一)文艺复兴——思想基础——人被发现的时代1.时间:14至16世纪2.地点:最先在意大利兴起3.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4.实质:是一场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5.指导思想: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世生活。

6.代表人物及作品(1)但丁: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杰出的文学家,是由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

他的长诗《神曲》无情地揭露教会的黑暗,热情地歌颂现世的生活,对封建社会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2)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的卓越画家。

他的绘画《蒙娜丽莎》对人和人性作了生动的刻画,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和审美情趣。

7.文艺复兴的影响:冲击了封建神学。

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孕育了西欧近现代资产阶级文化,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文化基础。

8、文艺复兴启示: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基础;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二)新航路的开辟——物质基础——世界被发现的时代2. 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沟通了欧、亚、非、美四大洲,开始把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引发了西欧人殖民掠夺的狂潮。

3、航海动机:追求黄金,开辟市场,发财致富(受文艺复兴“追求现世幸福生活”影响)4、启示:要勇于开拓创新,百折不挠,坚持科学精神二、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四大资产阶级革命(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简表(四)、美国独立战争进程简表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殖民扩张——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P97-P101)A三角贸易1、最大的黑奴贩子:17世纪中叶以后,英国取代葡、西两国,成为最大的黑奴贩子。

2. 内容:殖民者把欧洲廉价的纺织品、果酒、烟草及其他杂货,从利物浦等港口运到非洲,交换黑奴,再把黑奴运到美洲,高价卖给种植园主,然后又从美洲购进棉花、蔗糖、烟草和矿产品等运返欧洲作为原料出售,史称“三角贸易”。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知识点总结梳理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知识点总结梳理

走向近代知识点梳理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1.租地农场:14世纪中叶以后,许多领主出租自营地。

一些富裕的农民通过承租、购买、转租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土地关系的变化,推动了农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

2.手工工场:随着彻底的雇佣关系的形成、生产工具的统一配备,集中的手工工场形成。

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

文艺复兴《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1.时间:14世纪中叶~17世纪。

2.概况:14世纪中叶,在意大利兴起;15、16世纪,开始传播到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

3.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4.性质: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5.代表人物及作品:①但丁:代表作为《神曲》。

②达·芬奇:绘画代表作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等。

③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是他的代表作,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6.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PQRS 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新航路开辟、“三角贸易”、资本原始积累要点准确记一、新航路开辟1.时间:15世纪末开始。

2.背景: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商业贸易面临危机。

3.条件:航海和造船技术进步;地圆学说的流行。

4.主要活动:①1487~1488年,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②1497~1498年,达·伽马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③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

④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5.实质:殖民掠夺、殖民扩张的资本主义海外殖民侵略活动。

6.影响:①对资本主义: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②对亚、非、美地区: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

九上历史第五单元步入近代知识点总结

九上历史第五单元步入近代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整理第五单元步入近代第14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1、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随着习惯法和庄园法的规范,西欧越来越多的地区,劳役被固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

而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不再为领主提供劳役,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又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

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

在这个过程中,农民也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2、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加之一些领主不善于经营,于是,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

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

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农产品的富余,加上城市需求的增加,农产品和畜产品得以进入市场,并且成为远程贸易的主要商品。

、3、这一时期,手工业也不断发展,一方面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另一方面他们不再仅仅为自己生活而生产,更多是为了适应市场而劳动。

手工业者开办作坊,家人、帮工和学徒一起生产,规模比较小。

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

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

商人不仅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4、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1、13、14世纪,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

大多数贵族不重视或没有能力经营自己的地产,将其抵押或变卖,以偿还债务或应付开支;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新型地产,以新的经营方式控制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也是现代农业的最早发起人。

九年级历史 资本主义发展史的总结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历史 资本主义发展史的总结 人教新课标版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五:资本主义发展史一、主体线索和分期资本主义发展史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及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历史,对于这段历史的学习可抓住两条线索,一是资本主义的发生史,二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资本主义的发生史是资本主义的童年时代,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资本主义的兴起;二是资产阶级的革命时代。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是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并进一步发展走向成熟的时代,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二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三是两次世界大战;四是二战后至今。

二、知识结构与精要资本主义的发生史(一)资本主义的兴起1、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14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早期的殖民扩张:孕育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基本要素,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资产阶级的革命时代从17世纪上半期开始,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英、美、法等国通过革命的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制度开始逐步确立。

1、英、法两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2、美国通过取得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一)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1、第一次工业革命:从18世纪中期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带来了人类历史上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增加了资本主义的物质力量。

2、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开展起来,成为时代的主流。

如:日本的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南北战争、德完成统一的战争。

这些活动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上最终确立下来。

(二)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不但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还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2、帝国主义之间矛盾激化:由于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越来越激化,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资本主义发展历史

资本主义发展历史

资本主义发展历史一、资本主义的兴起(14 - 16世纪)1. 背景- 经济方面:- 欧洲中世纪晚期,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随着农业和手工业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不断扩大。

例如,纺织业从家庭手工业逐渐向集中的手工工场转变。

- 14、15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如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这些城市的商业繁荣,商人阶层崛起,他们通过海外贸易、银行信贷等活动积累了大量财富。

- 思想文化方面:- 政治方面:- 中世纪后期,一些城市国家开始摆脱封建领主的控制,建立起城市共和国。

这些城市共和国在政治上相对独立,有自己的政府和法律,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

例如,意大利的威尼斯共和国,通过发展海上贸易,建立了庞大的商业帝国。

2. 新航路开辟(15 - 16世纪)- 原因:- 经济根源是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对黄金、香料等财富的需求增加。

- 商业危机方面,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传统商路,欧洲商人渴望开辟新的商路。

- 宗教因素是传播基督教的热情。

- 过程:- 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率领船队向西航行,到达美洲大陆。

- 1497 - 1498年,达·伽马率领船队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 1519 - 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 影响:- 对欧洲来说,引起了“商业革命”,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欧洲的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如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英国的伦敦等城市逐渐成为新的商业中心。

- 引起了“价格革命”,由于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对世界来说,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二、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7 - 18世纪)1.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 - 1688年)- 背景:- 经济上,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7单元知识梳理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7单元知识梳理

世界近代史第五单元 步入近代知识梳理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租地农场(1)背景: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兴起垦殖运动,新开发的地区拥有独立的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庄园经济逐渐衰落,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14世纪中叶以后,领主出租直领地,不再参与生产管理。

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等多种方式建立租地农场。

(2)性质: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3)特点:租地农场的农产品和畜产品更多的进入市场,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4)影响:封建土地所有制开始动摇2.手工工场(1)背景:手工业者脱离农业,更多地为市场而生产;随着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过的手工工场(2)性质: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3)特点:在手工工场内的工人与雇主之间形成了彻底的雇佣关系,资本与劳动分离。

3.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影响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4.新阶级的出现——早期资产阶级(1)富裕农民:13、14世纪,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2)市民阶级: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商人政治权利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13、14世纪,市民阶层作为第三等级出席议会。

二、文艺复兴运动(14——16世纪)1.背景:14世纪中叶,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的控制,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

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3.性质: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4.影响: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步入近代1.背景:原因: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需求扩大;欧洲出现“东方热”,渴望寻求财富;奥斯曼土耳其对商路的控制。

九年级历史上册《世界历史》知识学习总结要点总结

九年级历史上册《世界历史》知识学习总结要点总结

九年级历史上册《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世界近代史(九年级上册).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原因——14世纪前后,意大利兴起手工工场,产生的资产阶级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4.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英国殖民统治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

5.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的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

6.工业革命爆发的原因——资产阶级统治确立,市场扩大,商品供不应求。

7.英国宪章运动爆发的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却很差,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

8.英国宪章运动的目的或要求——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管理9.英国宪章运动失败的原因——缺乏科学的理论做指导。

0.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19世纪中期,团绕奴隶制的废存问题,北南矛盾再也无法调和下去。

1.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当选总统。

2.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标志——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

3.俄国1861年改革的原因——19世纪中期,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5.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争夺霸权。

世界现代史(九年级下册).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目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2.巴黎和会召开的目的——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建立战后世界的新秩序。

3.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基本矛盾。

4.罗斯福新政的原因——受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5.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后语
折叠课件作用 ①向学习者提示的各种教学信息; ②用于对学习过程进行诊断、评价、处方和学习引导的各种信息和信息处理; ③为了提高学习积极性,制造学习动机,用于强化学习刺激的学习评价信息; ④用于更新学习数据、实现学习过程控制的教学策略和学习过程的控制方法。 对于课件理论、技术上都刚起步的老师来说,POWERPOINT是个最佳的019/12/30
25
谢谢欣赏!
2019/12/30
26
心思在如何在课件中贯彻案例的设计意图上、如何增强课件的实效性上,既是技术上的进步,也是理论上的深化,通过几个相关案例的制作,课件的概 念就会入心入脑了。 折叠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指根据教师的教案,把需要讲述的教学内容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视频、音频、动画)图片、文字来表述并构成的课堂要件。它可以生动、 形象地描述各种教学问题,增加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10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中的手段,是现代教学发 展的必然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