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涟水县第四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理解大陆、大洲、半岛、岛屿、海、洋、海峡等概念,并能判别。

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学会在地球上确定地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图文和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地球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难点: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确定。

[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

[教学辅助材料]地球仪、地理图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复习回顾一、导入新课1)、课件演示太空当中看到的地球,引导学生关注本课中地球是个大水球的说法的原因。

2)、教师设问:加加林认为,从太空看去,地球是个蔚蓝色的“水球”,可人们当初给地球起名字的时候,为什么把它叫做“地球”呢?限于当时的条件,人们并不知道陆地之外还有更广大的海洋,且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

二、教学引导及点拨(一)地球?水球?学生活动1:观察地球仪,比较地球表面是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海陆分布呈什么形势?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海洋连成一片,陆地被分割成许多块。

学生活动2:读图对比:“世界海陆分布图”、“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看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陆地还是海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北极地区几乎是一片海洋,南极地区却是一块陆地。

自主阅读,举例说明学生阅读完课本中的“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这段文字,引导学生结合已学历史、语文等知识,结合个人课外自学的知识,列举与本阅读材料有关的事例。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1、合作学习,理解概念。

学生结合地图,自学课本上“大洲、大陆、2、运用概念,辨认课件大陆、半岛、群岛、岛屿、海峡示意图。

观察东、西半球图,了解大洲、大洋的名称。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_1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_1

半岛是伸入海洋 (hǎiyáng)或湖泊中的 陆地,三面临水, 一面同陆地相连。 如印度半岛,我国 的辽东半岛、山东 半岛、雷州半岛等。
第四十二页,共五十八页。
海峡是沟通两 个海洋的狭窄 水道。海峡中 一般水深较深。 水流较急多涡 流(wōliú)。海峡 在军事上及航 运上都具有重 要意义。
第四十三页,共五十八页。
陆地主要(zhǔyào)分布在北
陆半球的极点部位是 。
半 (陆半球)


(水半球) 水半球的极点部位是 。
海洋主要分布在 半球
第十二页,共五十八页。
(dōngxī)
东 西 半 球 海 陆 分 布 图
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fēnbù)在 东半球,
海洋主要分布在
半西球。
第十三页,共五十八页。
了解(liǎojiě)以下概念:
黄海
(huánɡ hǎi)
东海
(dōnɡ hǎi)
南海
(nán hǎi)
指海洋的边缘部分。约占海洋总面积的11%,深度一般小于
2000~3000米。
第四十四页,共五十八页。
指海洋的中心部分。
约占海洋总面积的89%,深度(shēndù)一般大于 2000~3000米。
第四十五页,共五十八页。
公元前2世纪,中国汉代使者张骞出使 (chūshǐ)西域,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4、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巴拿马运河
5、亚、北美洲的分界线
白令海峡(bái lìnɡ hǎi xiá)
6、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
第二十五页,共五十八页。
麦哲伦海峡
(hǎixiá)
四大洋
点击相应大洋(dàyáng),可了解更详细情况。

七年级地理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七年级地理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一、基础知识:1、海陆分布构成了地球的基本面貌特征。

2、世界海陆分布状况:地球表面71%是海洋,陆地面积仅占29%。

即地球上三分陆地,七分海洋.3、海陆分布特点: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则是一块陆地.4、关于陆地和海洋部分的基本概念:(能够在图上标示)面积广大的陆地称为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为岛屿;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称为半岛,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面积广大的水域称为洋,大洋的边缘靠近大陆的部分称为海;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称为海峡。

5、有关陆地和海洋之最:世界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最大的岛屿为格陵兰岛,位于北美洲,是丹麦的属地;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小的大洲为大洋洲。

6、无论怎样划分两个相等大小的半球,总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7、记住以下大洲分界线:(能够在图上准确标示)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南北美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南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亚、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欧、北美洲分界线--丹麦海峡,非欧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按顺序)8、七大洲面积排列顺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四大洋面积排列顺序:太大印北,四洋贯通。

9、熟练掌握大洲和大洋的分布特点,如半球分布特点和经纬度分布特点及相对位置。

(1)被赤道穿过的大陆有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被赤道穿过的大洲是非洲、亚洲、大洋洲和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的大洲为亚洲和北美洲.(也是既有阳光直射又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大洲),没有热带的大洲是欧洲和南极洲。

(也是没有阳光直射的大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

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为北冰洋。

(2)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欧洲和北美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本章内容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同时又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知识,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是地理知识的基础课,又是人生发展的奠基课。

主要包括大洲和大洋、海陆的变迁两部分。

“大洲和大洋”一节,主要通过世界海陆分布图、世界海陆面积比较饼状图、大洲大洋的分布图等向学生展示地球上的海陆分布规律,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形和具体的数据,向学生传递了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及其面积比较,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体会了一种说明问题的方法。

通过一系列直观与抽象图片的结合展示,以及大洲轮廓图的绘制等手段,让学生对大洲大洋的面积、名称及其分布进行充分的认识。

“海陆的变迁”一节,教材分别从地表形态的变化、大陆漂移说与板块的运动三部分来说明,通过大量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从大陆漂移说到板块运动理论的形成,是从假设到推理,再到实践验证,最终形成完整理论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暗含在教材中的科学方法。

而魏格纳的事迹,则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难得案例。

整体教学目标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2.运用地图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3.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4.结合实例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

5.了解大陆漂移说的基本内容6.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理解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课时安任务设计形式安排排1. 大洲和大洋小组合作1 课时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2.运用地图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3.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2. 海陆的变迁自主探究合作1 课时1.结合相关实例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理解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2.结合相关资料了解大陆漂移说的基本内容3.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据图理解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课件 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课件 新人教版

• A.台湾岛 B.格陵兰岛 C.大不列颠岛 D.冰岛
• 3、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A )
• A.亚洲
B.非洲
C.南极洲
D.欧洲
• 4、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B )
• A.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白令海峡 D.土耳其海

C
• 5、世界上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
• A.大洋洲 B.亚洲 C.南极洲 D.南美洲D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2)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 南极洲和大洋洲。
(3)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
亚洲 白令海峡
∣巴拿马运河
欧洲
∣ 亚洲 苏伊士运河 阿拉伯
非 半岛

南极洲
南极洲
西半球
东半球
5、
赤道经过的大洲有 南美洲 、非洲 、 亚洲 和大洋洲 。
234、、1分、请按界请在面线在图积亚 南图全中从洲美中部与洲指大非与指位出到洲北于出:小:美北阿苏 洲亚排半伊 :拉洲列球士 巴伯运 拿、:的河 马半大欧亚运岛洲洲非河是、、北格北非南陵美洲美洲兰、,岛北南和的美极位洲欧欧置、大洲。南洋。美。洲、
太 平 洋
北冰洋
欧洲
亚洲




洲 印度洋
南极洲
南极洲
西半球
东半球
2、地球的海洋四,大按洋中照,面全积部大位小于,北半依球次的是大洋太是平北洋冰洋,。 1、大在西图中洋找,(出它印:也度太是洋平世界洋和纬、北度大冰最西高洋洋、。、跨其经印中度度,最洋面多和的积北大最冰洋大)洋的。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1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1
第十五页,共二十四页。
参照课本最后世界 (shìjiè)地形图,完成学 评p43第9题
第十六页,共二十四页。
4、四大洋(名称、位置、形状(xíngzhuàn)、大小)
4个
面积(miàn jī)最水大体最深 水温最高 岛屿最多
(5个大洲包围)
轮廓略象“S”形
5个
3个
纬度最高,
跨经度最广
亚北南美南极大洋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关于陆地和海洋的几个(jǐ ɡè)概念
名称
概念
岛屿
面积较小的陆地
大陆
面积广大的陆地 澳大利亚(ào dàlìyà)大陆
半岛
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
大洲
大陆+附近的岛屿
大洋 海
海峡
远离大陆,海洋的中心部分
洋的一部分,位于大洋边缘,面积较小,一 般靠近大陆
沟通两个洋或海之间的狭窄水道
第四页,共二十四页。
第十四页,共二十四页。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wū lā ěr hé)、 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和土耳其
海峡——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亚洲和欧洲同在亚欧大陆上,人 们习惯上把乌拉尔山、乌拉尔河 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亚 两洲大陆的分界线。
p33读图2.11
苏伊士运河——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 连接了大西洋和印度洋,使得亚洲等通往欧洲各国的航线比绕道(rào dào) 好望角缩短8000千米至10000千米。
认识(rèn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shi)七大洲的大小和轮廓形状
读图2.11
③ ⑥


② ④

七大洲中,面积(miàn jī)最大的是哪个洲?面积(miàn jī)最小的呢?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知识点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三、熟练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轮廓特点(课本34/35页)。

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四大洋按面积由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照平均海拔高度由高到低:南极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欧洲四.看图写出特殊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0°、180°)经过的大洲大洋(参照课本最后一页的世界地形图)主要位于北半球大洲——亚洲、欧洲、北美洲主要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大洋洲、南美洲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南美洲完全在东半球——非洲,完全在西半球——南美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极洲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亚洲赤道横穿的大陆是——非洲大陆,南美大陆赤道横穿的大洲是——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亚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同时被南北回归线穿过的——非洲、大洋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大洲——亚洲、北美洲没有热带的大洲——南极洲、欧洲没有寒带的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热带面积最大的大洲——非洲寒带面积最广的大洲——南极洲0度经线经过北冰洋、大西洋,穿过欧洲非洲0度纬线既赤道,经过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180度经线经过北冰洋、太平洋被五大洲环绕的大洋:太平洋、大西洋,被四大洲环绕的大洋:印度洋,被三大洋环绕的北冰洋五.熟记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海峡(补充南美洲与南极洲分界线:德雷克海峡,欧洲与北美洲分界线:丹麦海峡)(参照地图册16页)能通过读图说出各海峡、运河沟通的海域或大洋巴拿马运河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苏伊士运河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红海和地中海),马六甲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六.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关系(课本35页第一题)格式参照——例如:亚洲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西部与欧洲相邻,西南与非洲相邻。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一课时)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一课时)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1课时)一、课标(一)课程内容标准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的分布(二)课标具体目标1、运用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的面积比2、运用东西、南北、水陆半球图,描述全球海陆的分布特点,培养学生读图提取信息的能力及概括总结能力。

3、在世界地图上指认七大洲,并说出七大洲的分布二、重点、难点:教材重点: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2、运用图片资料,辨别大陆、岛屿、群岛及半岛3、在世界地图上指认七大洲,并描述七大洲的分布特点、分界线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会用地理语言描述海陆分布特点2、通过辩论“地球”“水球”,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态度,并让学生树立保护地球的意识。

3、运用图片资料,辨别大陆、岛屿、群岛及半岛4、在世界地图上指认七大洲,认识七大洲的轮廓,并描述七大洲的分布特点教学难点:1、运用图片资料,辨别大陆、岛屿、群岛及半岛2、识别七大洲的轮廓,运用地图说出海陆分布特点和七大洲的分布。

三、学情:(一)预测本班级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1、全球海陆所占比例:99%的学生能够掌握2、运用地图说出海陆分布的特点及七大洲的分布:95%的学生能够掌握3、辨别大陆、岛屿、群岛及半岛:90%的学生能够掌握(二)普遍性问题:运用图片资料,辨别大陆、岛屿、群岛及半岛,识别七大洲的轮廓四、教学目标:1、通过地球仪传递游戏及图片资料,说出海陆面积比例2、通过对“地球”“水球”的讨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及热爱科学的精神,使其树立保护地球的意识。

3、利用地图描述全球海陆分布的特点,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

3、利用地图辨别大陆、半岛、岛屿及群岛4、在“世界海陆分布图”上指认七大洲,说出七大洲的分布特征,并能够辨别七大洲的轮廓五、教学过程【构建动场】(展示加加林、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的图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2.运用地图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3.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教学重点
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

2.七大洲的名称、分布及其分界线。

3.四大洋的分布及与各大洲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
1.大陆与大洲的联系、区别。

2.亚欧、亚非及南、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

3.七大洲和四大洋空间概念的建立。

教具准备
1.地球仪、投影仪。

2.自制有关投影片、大陆轮廓图卡。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地球?水球——海陆分布大势,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第二课时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第一位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吗?
(加加林)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在进入太空后,通过拍摄到的照片和观测
到的现象说过这么一句话——其实我们人类给地球起错了名字,不应叫
“地球”,而应改叫“水球”。

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讲授新课]
一、地球?水球?
1.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本P27图
2.3,加入到宇航员和小朋友的讨论之中。

一半学生讨论的观点是:应该继续称我们居住的家园为“地球”。

另一半学生
讨论的观点是:应该把地球改为“水球”更准确。

2.学生辩论在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双方展开辩论,让学生说出证明各自观点
的理由。

3.印证观点教师对双方的辩论给予评价鼓励后,印证说明双方的观点。

(1)出示地球仪,问答:蓝色表示什么?(海洋)地球仪上大部分是蓝色
说明什么?(海洋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
(2)投影展示“东、西半球图”,问答: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W和160°E)大部分是什么颜色?(蓝色)说明了什么?(海洋
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投影展示“南、北半球图”,回答: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
道)哪个半球的陆地面积大?(北半球)在北半球是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
积大?(海洋面积大)
(4)投影展示“水、陆半球图”,先说明水半球的中心在新西兰以东安蒂波
德斯群岛附近。

陆半球的中心在法国西部卢瓦河河口附近。

然后问答:在水
半球海洋面积占多少?(90%)在陆半球陆地面积超过海洋面积吗?(没有)
那陆地面积占多少?(只占48%)
4.总结过渡通过以上的观察和印证,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
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地球,正如宇航员看到的确实
是个水球,但是,人类生存在这个“水球”的陆地上,还是习惯把我们的家园
叫“地球”。

那么,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分布呈什么大势呢?
5.观察比较让学生观察地球仪,并对照课本P26图2.1“世界海陆分布”和
图2.2“世界海陆面积比较”。

看看地球表面海陆的面积比例各占多少?海陆
分布呈什么形势?(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海洋连成一片,陆地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块)
6.读图对比投影“南北半球图”,让学生读图指出: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
半球?(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个半球?(南半球)北极和南极周围分
别是陆地还是海洋?(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南极周围是一块陆地)那么,
世界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是什么?(海陆分布不均)
7.小结板书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评价后,从地球表面的海陆面积的比例
和海陆分布的特点二个方面,边小结,边板书。

(见板书设计)
8.指导阅读让学生分成学习小组阅读课本P26“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
并结合自己对此了解的内容作介绍,谈感想。

使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
艰苦历程,知道我们今天能够坐在教室,从课本上认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
大势,这是无数的航海家、旅行家、探险家、外交使节以至近代的航天英雄
拼搏奋斗和科学探究的结果。

指出尚有许多还未被人类认识的领域,鼓励大家
好好学习,为将来去发现探究这些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9.承转过渡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全球海陆分布的大势是三分陆地,
七分海洋。

那么,这三分陆地和七分海洋又分成了几大洲和几大洋呢?
(七大洲和四大洋)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提出问题投影展示课本P28图
2.5“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去掉说
明文字)说明这是一幅关于海陆分布各种不同形式的立体景观图。

然后提出:
你能把这幅立体景观图结合学过的地图知识绘成平面图吗?图上这些海陆
分布的各种不同形式如何识别它们呢?
2.地图转绘教师指导学生观察不同形式的陆地轮廓并画出来,平行画上斜
线表示陆地,空白表示海洋,然后标出海陆分布各种不同形式的名称,将立
体景观图转绘成平面示意图。

3.读图识别在学生画好示意图后,投影展示“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示
意图”,让学生对照自己所画的示意图,分成学习小组边观察,边讨论下
列问题。

(1)大陆与岛屿有什么不同?(面积大的陆地是大陆;面积小的陆地
是岛屿)
(2)岛屿与半岛有什么不同?(岛屿四面临水;半岛三面临水,一面同
陆地相连)
(3)洋、海和海峡有什么联系与不同?(洋、海和海峡都是海洋的组成
部分;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
的狭窄水道)
(4)我国东部濒临什么海,连接什么洋?(渤海、黄海、东海,连接太
平洋)
4.设置悬念全球有六块大陆,但有七个大洲,你能理解这是怎么一回事吗?
5.引导发现投影展示课本P29图2.6“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教师先指图
说明全球有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南极大陆等六块大陆后,设问:六块大陆怎么会有七个大洲呢?请看亚欧
大陆上有几个大洲呢?(亚、欧两个大洲)
6.提出问题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哪个大洲?(大洋洲)为什么不
大陆和大洲是不是一回事?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7.评价说明学生议论回答,教师评价后说明大陆是大洲的组成部分,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为大洲,这样,全球分为七个大洲。

8.读图回答投影展示“七大洲和四大洋面积比较”(展示在“大洲和
大洋的分布”图的下面)。

让学生指出全球有哪七大洲?你能说说这些
大洲名称的由来吗?比较七大洲的面积,并从大到小给他们排排位次。

七大洲面积的比较四大洋面积比较(单位:百万平方千米)(单位:百万平方千米)
9.评价点拨学生议论回答,教师评价后用顺口溜总结七大洲面积从大到
小的位次是:“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10.读图回答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了彼此相连的哪四大
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比较四大洋的面积最大的是哪
个洋?(太平洋)最小的是哪个洋?(北冰洋)知道这些大洋名称的由来吗?
11.评价点拨学生议论发言后,教师评价,并用顺口溜总结大洋面积从
大到小的位次是“太大印北,四洋贯通”,继而对四大洋名称由来简要介
绍如下。

(1)太平洋当年麦哲伦率领船队来到这片海域(指图),当时
晴朗,风平浪静,好美的一幅景象啊,因而他把这片海域取名为“太平洋”,
这个名字起的吉利,就一直沿用到今天。

其实太平洋并不太平。

(2)大西洋“大西”一词,出自古希腊神话中大力士阿特拉斯的名字。

(3)印度洋当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绕道非洲好望角(指图)向东寻
找印度大陆,将经过的这片海域(指图)称为“印度洋”。

(4)北冰洋北冰洋位于北极,终年冰层封盖,因此而得名。

[课堂小结]
根据板书概述全球海陆分布大势;强调读图识别海陆分布的各种不同形式。

板书设计
一、地球?水球?
陆地占29%
3
1.海陆的面积比例
7
海洋占71%
陆地主要在北半球
2.海陆的分布特点不均
海洋大多在南半球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陆地:大陆、岛屿、半岛、大洲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