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停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胡荫奇主任医师应用对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分析

杜丽妍1刘燊仡2*1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100091 2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 100102强直性脊柱炎属中医风湿病范畴。
全国名老中医胡荫奇主任医师从事中医风 湿病的临床与科研工作四十载,学验俱丰。
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常常选择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形成了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特色。
我们选取经导师治疗临床有效患者,通过收集和分析其门诊病例资料,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所有病例均来源于2008年9月1日至2011年9月1日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广安门医院由胡荫奇主任医师门诊诊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
疾病疗效判定标准,采用2001年汕头全国强直性脊柱炎研讨会标准。
凡不符合纳入标准病例,以及随符合纳入标准而因各种原因未曾坚持用药的病例均剔除。
基于Access 2007设计风湿病门诊病历数据库。
常用对药归纳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并在胡教授指导下,结合其学术思想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
2 结果2.1 一般资料临床纳入病例232例,其中临床控制79例,显效110例,有效36例,无效7例。
本次研究选取临床控制及显效病例189例,共收集387人次的门诊资料,中药处方395张。
其中男性136例,占72.0%。
女性53例,占28.0%,男女比例2.57:1。
就诊患者年龄12-57岁,平均年龄33±5.27岁。
2.2 临床常用对药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中的Pearson correlation(皮尔逊相关)方法,计算导师395张处方中各中药之间的相关系数,取正相关者,并由大往小排列,相关系数>0.350的有9对,总结导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常用药对。
具体药物见表7。
表1 常用药物间相关系数药 物 相关系数 药 物 相关系数徐长卿—穿山龙 0.630 羌 活—独 活 0.592川 断—杜 仲 0.576 秦 艽—知 母 0.560炙鳖甲—三七粉 0.503 补骨脂—骨碎补 0.451川牛膝—杜 仲 0.416 补骨脂—鹿角胶 0.382薏苡仁—制南星 0.369进而病情发展,影响患者日常生活[3]。
反应停与柳氮磺胺吡啶联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反应停与柳氮磺胺吡啶联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童海燕【期刊名称】《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34)005【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方法]AS患者102列,随机分成4组,A组(反应停+SASP)26例、B组(反应停)24例、C组(SASP)25例、D组(非甾体抗炎药NASAIDS)27例.观察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外周关节痛指数、指地距、枕墙距、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变化.比较4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结果]晨僵时间、外周关节痛指数,指地距、枕墙距、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各组总有效率为65.4%、50.0%、32.0%、14.8%.不良反应反应停联舍组明显低于SASP组28.0%和NASAIDS组48.1%(P<0.05).[结论]反应停与SASP联合治疗AS比单用反应停SASP和NASAIDS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总页数】3页(P711-713)【作者】童海燕【作者单位】浙江省兰溪市人民医院,兰溪,32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3.23【相关文献】1.三四祛痹汤与柳氮磺胺吡啶联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4、IL-18、Dickkopf1蛋白水平的影响 [J], 游济洲;周祖山;周艳华2.风痹方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J], 何东初;余递铧3.柳氮磺胺吡啶和氨甲喋呤联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J], 李萍;曹建平;赵丽娟;4.益肾蠲痹汤联合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 [J], 陈碧波;孙晓;张飞龙5.化瘀消痹汤和柳氮磺胺吡啶联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56例 [J], 牛臻洁;王素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研究进展

2.强制性脊柱炎 的治疗方 法
用 ,从 而实现扶 正祛邪 、标本兼 治 ,减 少不 良反 应且 补益 肝 肾、活血化 瘀 ,已
2.1 西 医对强直性脊 柱炎 的治疗 。西 医对 强直 性 脊柱 炎 的治疗 主 要 达到个性化 治疗 ;同时 ,以奏效迅速 且短期缓 解症状 见长 的西药 也是治疗 强
2004,44(17):25—26.
2.2 中医对强直性 脊拄炎 的治疗 。由于 中医对 As的原 因分析主 要包
括 内因和外 因两个 方面 ,因 中医对 该疾 病 的治 疗也 包括 内治 法 和外 治法 两
本刊于2010年7月第 5卷第7期(中旬刊)刊登《早期乳腺癌诊治进展 》一文 ,因编辑排版校对工作失误 ,导致作者姓名刊登错误,现此文目录和正文 处作者 姓名更正为 “祝孔 发”,相 应期 刊网若未 变更 ,以此为准 。
囊 、椎 间盘和韧带等 的骨化 ,肋 椎关 节、椎 间关 节和 四肢 关 节等 的增 生与 炎 2.3 中西 医结合对强 直性 脊柱 炎 的治疗 。关 于 中西医 结合 对强 直 性
症 … 。AS的发生多见 于青壮年 ,我 国发病率 约为 0.026%,且有 明显 的家族 脊柱炎 的治 疗 ,我国中西 医结合学会风 湿类疾病专 业委员 会提 出要“抓 好早
(TNF—a)、沙利度胺 等 ,这 些新型药 物对 当前 As的治疗也 发挥 了极 为关键 的作用 [ 。
[3]
黄泰康 ,陈德济 ,等,编著.中医风 湿病学
北京 :中 国医药科技 出版 社,
2003,59.
其次是 通过理疗 的方法治疗 As。所谓理疗 是指通过 电 、光 、热、声 、磁或 [4] 黄烽 ,古洁若 ,赵伟 ,等.反应停 治疗强直性脊 柱炎 的临床 与实 验研 究.
反应停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反应停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黄烽;古洁若;赵伟;朱剑;张江林;余德恩【期刊名称】《中华风湿病学杂志》【年(卷),期】2002(006)005【摘要】目的通过为期1年的开放性试验来验证反应停是否对强直性脊柱炎(AS)有潜在的治疗作用以及从基因水平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共有30例HLA-B27阳性的男性难治性AS患者纳入该临床研究,服用剂量为200 mg/d.以7项临床指标(BASDAI指数,BASFI指数,全身痛和脊柱痛Likert四级评分,晨僵时间以及患者和医生的总体评价四级评分)作为主要疗效指标,并用6个其他临床指标(扩胸度,指地距,枕壁距,Schober试验,血沉和C反应蛋白水平)作为次要疗效指标.同时用基因芯片研究部分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炎性基因表达谱,然后再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来进行验证.结果共有26例患者完成了该项试验,毒副作用少,而且较轻.7个主要疗效指标中,有4项改善超过20%的患者人数占总人数的80%.在治疗的第3~6个月间,某些指数明显下降,9例患者疼痛症状消失;同时患者PBMC中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转录显著减少.结论反应停对难治性AS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药物,其生物学作用机制与炎症因子TNF-α基因表达受抑制有关.【总页数】7页(P309-315)【作者】黄烽;古洁若;赵伟;朱剑;张江林;余德恩【作者单位】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风湿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科;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风湿科;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风湿科;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风湿科;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风湿病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3【相关文献】1.反应停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J], 黄烽;古洁若;赵伟;朱剑;张江林;余得恩2.反应停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J], 庄俊汉;叶志中;张丽君;汪迅;钟力3.反应停与柳氮磺胺吡啶联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J], 童海燕4.祛邪通痹、益肾养血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J], 王明喜;高飞;刘景;郭玉海;曹贻训5.骨痹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J], 卢思俭;王成;尹玉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实验研究

3. 5 组织病理学检查 标本用 0. 1M HCE 或 10% ED TA 脱钙, 石腊包埋, 常规切片, H E 染 色。脊柱病变程度依据椎间盘骨化程度, 即 0= 正 常, = 椎间盘骨化区小于 50% ; = 椎间盘骨 化区大于 50%。 S I 关节改变为 0= 正常; = 新 生结缔组织占据 S I 关节少于 50% ; = 新生结 缔组织占据 S I 关节多于 50%。 3. 6 统计学分析采用 T 检验, Sigm a P let- 5 统 计学软件。
材料和方法
1 实验动物 带有 C3B 6 背景的基因缺陷 ank ank 鼠, 引自美国 J ack son 实验室, 由明尼苏达州 VA 医学中心繁殖。 在 34 周龄时, 检出前肢僵直 者 作为实验动物。该实验按照美国实验动物条例
12
Ch inese J T rad M ed T raum & O rthop , Feb ruary 2002, V o l 10, N o. 1
收稿日期: 2001- 08- 02 作者简介: 高根德 (1952—) , 男 (汉族) , 浙江省台州人,
教授,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A S 鼠模有效的药物, 很可能对人类的 A S 也有治 疗效果。 本文作者之一是在世界上率先报道过磷 酸 柠檬酸盐 (p ho sp hocitra te) 能预防鼠模的周围 关节和脊柱的骨化6 , 但这种无机盐目前尚不能 作为药物应用于临床。因此, 寻找有效的植物药具 有积极的实用意义。 本文报道我们应用中药治疗 A S 鼠模的实验经过和结果。
3. 3 临床检查与取材 采用双盲法, 即检查人员 不了解动物分组, 给药人员不参与检查。按过去报 道的方法7 , 每 2 日检查记录动物体重、爬格子、 周围关节、脊柱的活动度。动物在 86 天龄, 用超剂 量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致死, 取下四肢, 脊柱, 标 本立即浸泡于 10% 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 3. 4 显微放射检查 固定的标本用 CGR 医用 乳腺 X 线 机 拍 片, 柯 达 胶 片, 条 件 为 27KV、5. 5mA 秒、0. 1mm 焦点、1. 5M G。得到的 X 片置于 Zeiss 显微照相机上摄成 35mm 黑白负片, 再放大 照片。脊柱采用L 3L 5、骶髂关节为读片区。SA SSS 指 数 (Stoke A nky lo sing Spondy lit is Sco re ) 8 被 用于脊柱病变的量化评估。 即 = 椎体有糜烂腐 蚀改变; = 骨赘形成; = 椎体骨桥形成。 骶髂 关节 (S I 改变的评估为 0= 正常; = 关节边缘模 糊; = + 关节周缘硬化或假性变宽; = + 硬化或骨桥; = 完全强直。
停用依那西普后沙利度胺对维持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病情缓解的影响

I.2试验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1组给 予沙利度胺(江苏常州制药厂生产)150 mg,每日1次,晚|: 口服;第2组给予柳氮磺吡啶(SASP,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 公司生产)1.0只,每日2次.门服;第3组仅予NSAIDs(包括单 用双氯芬酸钠、洛索洛芬钠、美洛昔康等各种NSAIDs)治疗。 每1个月定期随访1次,至判断病情复发时结束。 1.3临床观察指标:依那西普治疗前(基线期)及12周治疗 结束后进行包括BASDAI、Bath AS功能指数(BASFl)例、患者 总体评价VAS(PGA)、夜间背痛和总体背痛VAS、晨僵的评 价;随访期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BASDAI、BASFI、PGA、脊柱 痛的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 1.4实验室指标:基线期及12周治疗结束后检测血常规、尿 常规、血生化、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等.并 按规定进行胸部x线片,心电图检查。
ASAS20 response
week
12.
50mg/nisht.sulfasalazine(SASP)2.0 s/d。or non— 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urgs(NSAIDs)only.AI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monthly for BASDAI.I{、一FI. assigned
注:Log—Rank检验.QPH=8.1 13;白flt/童=2;p--o.0173
生堡匝堡痘堂盘查2Q螋生!!旦复13鲞蔓!!翅£蝤n
j丛鲤型丛丑,丛Q埋出E 2鲤幺y迥:13,醴Q:!!
・765・
停用依那西普后沙利度胺对维持强直性脊柱炎 患者病情缓解的影响
邓小虎黄烽张江林张洁张亚美
【摘要】目的评价停用依那西普后沙利度胺可否维持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病情的缓解。方法
反应停与柳氮磺胺吡啶联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

反应停与柳氮磺胺吡啶联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本研究将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柳氮磺胺吡啶联合反应停进行治疗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所收治的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反应停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反应停虽有一定的效果,但其效果难以达到患者的治疗需求,将其与柳氮磺胺吡啶联用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因此,在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可以对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式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柳氮磺胺吡啶;反应停;疗效【中图分类号】R6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5-0138-02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中轴关节是其最常见的发病部位,部分患者在发病后还有可能累及内脏器官或外周关节[1]。
目前,对于AS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与治疗方式,在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时,传统的治疗药物为糖皮质激素,但不能阻止其病情进展,反应停在治疗AS方面的效果得到了业界人士的认可[2]。
为了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本研究将对我院所收治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所收治的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15例女性,35例男性,患者的年龄为29—80岁,平均年龄为(63.4±2.1)岁。
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AS纽约诊断标准,且不存在对本研究药物过敏以及神志不清的患者。
利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性别等一般资料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可比性,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024强直性脊柱炎的诊疗策略

2024强直性脊柱炎的诊疗策略临床病例患者,男性,50岁,头部被高处坠落物砸伤后颈背痛3h。
患者于入院前3h被从2m高货架上坠落的约10kg重纸箱砸于头部,伤后觉颈部疼痛,右手麻木。
侧卧位平车推入诊室,患者躯干呈屈曲位,颈活动受限,颈背交界棘突及棘旁压痛(+),四肢自主运动功能存在,右手第4、5指感觉麻木。
既往史20年前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畸形15年。
【问题1】根据病例资料,急诊接诊后应考虑哪些问题?接诊后应采取哪些急救措施?思路:该患者明确的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病史,并有脊柱畸形15年,强直性脊柱炎及脊柱后凸畸形的诊断可以确立。
有明确的头部被“重物〃砸伤史,伤后颈背部疼痛,应高度怀疑颈脊椎骨折的可能。
右手第4、5指麻木,应考虑骨折移位或出血对神经的压迫或刺激。
诊治过程中应首先对颈胸部进行制动,避免移动过程中骨折端移位加强神经损伤,以Halo-vest头胸支具为最佳选择。
然后迅速进行影像学检查,明确损伤结构及程度。
【问题2]下一步应进行何种检查进一步明确损伤情况.部位及类型?思路1:①行全脊柱侧位X-P检查(或颈胸段),目的:了解强直性脊柱炎累及整个脊柱情况;明确骨折部位、类型及移位情况;了解脊柱矢状位平衡情况。
②颈椎或颈胸段脊柱CT检查。
思路2: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发生率最高的部位是下颈段及颈胸段,该节段拍摄普通X线片时因肩部遮挡及胸廓影响,通常卧位时仅能拍到C5水平,容易遗漏C6,7及「,2病变,尤其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因胸廓抬举幅度降低,加之脊柱畸形,拍片时体位摆放困难更容易遗漏损伤部位。
故有条件的医院应行颈胸段X-P片和/或颈胸椎CT检查。
1.病因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严重影响脊柱的炎症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确。
由于缺乏血清标志物,通常将此病与其他关节炎,如银屑病性关节炎、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及Reiter综合征等统称为〃血清反应阴性脊柱关节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杂志= , , , < < =年 $ <月第5卷第+期 D 0 @T; 4 9 3 . , 2 / U A , 2 ? 4 8 = < < = V 2 / 5 ( 2 W +
对! 目前尚无令人满意的治疗方 " ! # 过敏的病例, 法。一些试验性治疗如环孢素 "、 血浆置换、 全身淋 巴结照 射 等 不 仅 价 格 昂 贵, 治疗效果也往往不满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3. " ( % & ) 2 & ) #& ’. " #. , # ( . # ’ .2 3( ’ 4 % 2 / & ’ 2 ’ ) % & . & / + 12 1 5/ + 1 ! ! ! " # $ %& ’ ( % "* + ’ , ., / ! # 01 ’ +, / ! "* + 2 (, / ! # $ %* + 2 ( 3 + (, 4 "5 ’ 6 ’ (7 5 ’ 2 , 9 : ’ ( 9. ) , ) 8 ; , , , ? = + ( ’ @ ’A B #% ’ ( ’ , 2 3! . @ + 9 2 3 C ’ + + ( ! % % C F $ < 9 2 G H < = ’ : 2 9 . 3 . 8 D) ) > 【6 】 8 7 / . , ( $ . 7 # $ . & : # @ : 6 4 I 6 2 GH J H 5 4 : 4 G I 6 L . 2 N 6 9 H J 2 . : , 2 . 4 2 I : 6 4 G 6 2 H J J I 4 N L J 2 G 6 9 4 6 5 4 H 6 ( K M K ML 9 , , 4 G 6 : N H G 3 J : I 2 G I : G . J 2 6 2 I H G . 2 N 6 9 H J 2 . : , 2 . 4 2 G . L 8 4 I H G 8 9 H G 4 2 G 4 O 5 4 I I 2 : G : N 4 G 4 I 2 GK H 6 2 4 G 6 I P 4 ( M K M M K K (= ) > <) Q ; # . " 2 ) / @ 9 2 5 6 H J 4K H 6 2 4 G 6 IR 2 6 95 4 N 5 H 8 6 : 5 G 3 J : I 2 G 5 2 9 4 5 H J ; J : : ., : G : G L 8 J 4 H 58 4 J J I M, MH M K / I : G . J 2 6 2 IR 4 5 4 5 4 8 5 L 2 6 4 . 2 G 6 : H ! * ( , : G 6 9: 4 GI 6 L . I 2 G 6 9 H J 2 . : , 2 . 4 H 6 H. : I 4: N * % %, . Q # 4 S 4 G 2 G ( K M K ML () , , , . 2 8 4 I " # / " 0 ) " # 1 0 . L 5 H 6 2 : G: N, : 5 G 2 G I 6 2 N N G 4 I I 6 : 6 H J ; : . H 2 G H G . I 2 G H J H 2 G : G H N : L 5 : 2 G 6 ’ 2 3 4 5 6 M K K K K , ) H 6 2 4 G 6 H G .K 9 I 2 8 2 H G J : ; H J H I I 4 I I , 4 G 6 : G H N : L 5 : 2 G 6 I 8 H J 4 R 4 5 4, 4 H I L 5 4 . H I 5 2 , H 5 : L 6 8 : , 4, 4 H ( I 8 H J 4 K M K K M , ( , , , , I L 5 4 I H G . I 2 O : 6 9 4 5 2 G . 2 8 4 I 8 9 4 I 6 4 O H G I 2 : G N 2 G 4 5 6 : N J : : 5 . 2 I 6 H G 8 4 : 8 8 2 L 6 6 :R H J J . 2 I 6 H G 8 4 # 8 9 : ; 4 5 P I 6 4 I 6 K K ) T 4 I 6 4 5 5 4 GU # ?H G .< ? =H I I 4 8 : G . H 5 L 6 8 : , 4, 4 H I L 5 4 I Q @ 5 H G I 8 5 2 6 I 2 G6 9 4= ) > <: N I : , 4: N 6 9 4 I 4K H ( M: K , 6 2 4 G 6 IR 4 5 4 N 2 5 I 6 I 8 5 4 4 G 4 .R 2 6 9, 2 8 5 : H 5 5 H H G . 6 9 4 G, 4 H I L 5 4 .R 2 6 9? @ ( = < ?Q < # / 0 % . / @ 9 4 I 6 L . H I 8 : , ( M MR C % BI 9 : R 4 .H "* % B2 , ( J 4 6 4 .: G* 7K H 6 2 4 G 6 I Q # 2 . 4 4 N N 4 8 6 IR 4 5 4 L G 8 : , , : GH G .R 4 J J ( 6 : J 4 5 H 6 4 . Q V N 6 9 4 ,, K / 5 : S 4 , 4 G 6 2 GA +K 5 2 , H 5 2 G . 2 8 4 I Q # 9 H 5 4 8 J 2 G 4 I 2 G I 4 S 4 5 H J H 5 H , 4 6 4 5 IR 4 5 4 G : 6 2 8 4 .. L 5 2 G $ 6 : 7, : G 6 9 I Q K M K. K = H 2 G 2 GDK H 6 2 4 G 6 I . 2 I H 4 H 5 4 . Q @ 9 4 5 4R H I H J I : H I 6 H 6 2 I 6 2 8 H J J I 2 G 2 N 2 8 H G 6 . 4 8 5 4 H I 4 2 G@ E 1 ( " 6 5 H G I 8 5 2 6 I 2 G 6 9 4 K K M K = 2 ’ $ % 0 / & 2 ’ @ 9 H J 2 . : , 2 . 4 2 I H 5 4 H I : G H ; J 5 : , 2 I 2 G . 5 L N : 5 6 5 4 H 6 2 G 5 4 I 2 I 6 H G 6 H G 3 J : I 2 G I : G . J 2 6 2 I = ) > <Q M K M K M H G . 2 6 I; 2 : J : 2 8 H J, 4 8 9 H G 2 I ,2 I5 4 J H 6 4 .6 :6 9 44 G 44 O 5 4 I I 2 : GI L 5 4 I I 2 : G: NK 5 : 2 G N J H , , H 6 : 5 6 : 3 2 G 4 K K K M8 M " Q @ E 1 ( 【> 】# , ;@ ;V # 2 , ) / : G . J 2 6 2 I H G 3 J : I 2 G 9 H J 2 . : , 2 . 4 J 2 : G L 8 J 4 : 6 2 . 4 H 5 5 H I 4 L 4 G 8 4 H G H J I 2 I K M M M W M 1?
强直性脊柱炎 ( , ) 是一 H G 3 J : I 2 G I : G . J 2 6 2 I " # M K M
基金 项 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 ( ) ; 美国 E $ % % * F % A ! ! : 5 HU 8 8 J 4 I@ 5 4 H . R 4 J J1 : L G . H 6 2 : G 关节炎基金资 助项目 解放军总医 院风 湿科 (黄 烽、 赵 伟、 朱 作者单位: ! % % C F $ 北京, 剑、 张江林)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科 (古洁若) ; 美国洛杉矶加 利福尼亚大学风湿病中心 (余德恩)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 , % % *年 ! %月第7卷第F期 < 9 2 GY? 9 4 L , H 6 : J V 8 6 : ; 4 5 * % % * Z : J 7 E : Q F
・$ % D・
・ 论著 ・
反应停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 临床与实验研究
黄烽
【摘
古洁若
赵伟
朱剑
张江林
余德恩
要】 目的
[ ] $ % & 意 。最近, 一篇开放性研究的短篇报告显示, 静
严格按照美国 D 4 / 4 @ 4公司制订的反应停教育和处 O 方安 全 系 统 (: : , 4 3Q 2 8, . / 0 1 2 3 0 1 44 1 9 A . , 0 2 @. @ 1 P , 标 准 来 进 行 安 全 保 障。 8 4 : A 8 0 ? 0 @ . Q 4 , ! ’ M # !) > O: P 在试验开始时, 需进行详尽的病情评估并记录在案, 特别是随访记录, 比如病程、 关节炎范围 (中轴关节 和 / 或外周关节) 和关节外表现。 所有 & $ F = 一般资料: < 例患者均为 G H " % B = I阳 性, 其中完成 $ 年临床研究的 = 5 例患者年龄 = 5" 平均 ( ) 岁, 病程 ="& 平均 ( ) 5 *岁, & + R7 5 年, 5RI 年。 其中部分患者还有 = $例患者以脊柱受累为主, 髋关节受累, 这种情况称为 “中轴关节受累” 。 +例 患者同时有中轴关节和外周关节受累, & 例患者病 初有虹膜炎病史, 没有并发银屑病、 克罗恩病以及溃 疡 性 结 肠 炎。 所 有 患 者 在 过 去 均 曾 经 使 用 过 , ( ! " J E : = <例患者在服用反应停治疗期间持续服 用定量的 ( , ! " J E : 6 例患者曾经使用过甾类激素, 其中有 * 例患者在试验前服用平均剂量为 $ <"= < / 3 1的泼尼松。所有受试患者在过去均曾经使用 O 过! ( 、 ( 或者二者都服用过 " ! # = 5例) C’ K $ * 例) (共有= 其中 = * 例患者, $ 例患者先后服用, & 例患 者同时服用) 。 在治疗的第 < 和 & $ F & 疗效评价: & < 例入选患者, 个月进行临床评估后, 有*例中途退出试验, 原因在 于患者对治疗效果不满意或惧怕药物不良反应。 = 5 例患者接受了长达$ 个月的反应停治疗, 在治疗的 = 第$ 、 、 、 、 、 = & 5 7 $ =和$ + 个月进行随访。 $ = 个月后, 反应停治疗终止。 试验开始和每一次的随访中, 都进行详细的全 面临床体检, 测量如下的 I 个主要疗效指标: B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