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闯红灯设计方案
行人闯红灯设计规划方案

行人闯红灯设计规划方案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行人闯红灯的现象日益普遍。
这种行为不仅危及行人自身的安全,也严重影响了交通的正常秩序。
为了解决行人闯红灯问题,本文提出了一套行人闯红灯的设计规划方案。
一、问题分析1.行人闯红灯的原因:a.交通信号不足或不准确,无法满足行人的需求;b.行人自身素养不足,缺乏交通规则意识;c.行人对交通事故的风险认知不足。
2.行人闯红灯的影响:a.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危及行人和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安全;b.影响交通秩序,增加交通拥堵的风险;c.给城市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影响市民对城市交通治理的满意度。
二、解决方案1.改善交通信号系统:a.增加行人信号灯,提高交通信号的完善性;b.定期检修和更新交通信号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转;c.增加行人闯红灯违法的监控设备,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2.提高行人交通规则意识:a.加强行人交通安全教育,提高行人交通规则的知晓率;b.设置行人交通规则宣传牌,提醒行人遵守交通规则;c.加强执法力度,对行人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引起行人的警觉。
3.优化道路和人行道设计:a.合理设置人行过街设施,方便行人安全过街;b.对经常发生行人闯红灯行为的路段进行改造,提高行人安全;c.提供行人友好型公共交通,减少行人的出行需求。
4.倡导健康生活方式:a.鼓励城市居民步行和骑行出行,减少机动车使用量;b.提供健身和娱乐设施,吸引市民参与户外活动;c.组织健康活动,宣传健康生活理念,培养市民文明行为。
三、实施计划1.成立行人闯红灯治理小组,负责方案的具体实施和监测;2.制定行人闯红灯治理的时间表和目标;3.与交通管理部门、教育部门等相关部门合作,共同推进行人闯红灯治理工作;4.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对行人闯红灯问题的关注度;5.对治理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不断优化方案。
四、预期效果1.行人闯红灯行为明显减少,交通秩序得到改善;2.行人的交通规则意识明显提高,意识到闯红灯的危险性;3.交通事故发生率下降,城市交通安全形势得到改善;4.市民对城市交通管理满意度提高,对城市形象的认同感增强。
治理行人或非机动车闯红灯的设计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1.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1) 美国纽约交通部高级工程师 Victor Blue 及 J.L.Adler 最早 将元胞自动机模型应用于行人交通流研究,对行人交通流单向、 相向和四向的场景进行了仿真研究,并得到了几种场景下的通 行能力、速度、密度及速度 - 密度、流量 - 密度等基本关系图。 Victor Blue 建立的模型是目前行人仿真当中最经典的元胞自动 机模型。 (2)德国杜伊斯堡大学物理系的 michaelschreckenberg 教 授通过微观仿真的方法研究了行人交通行为 , 相关的研究成果 已经转化成了商业化的产品 ; 另外 ,michael 教授还倡导举办了目 前国际上唯一一个专门致力于行人交通研究的 ped 国际会议 2.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国内对行人交通流的研究起步较晚,香港理工大学、北京 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的研究人员对 行人流的相关特性进行了研究。 (1)香港理工大学的 Lam 等人,收集了香港商业区、购 物区等场所的速度、流量、最大流量等相关数据,得到了不同 场所不同条件下的最大行走速度、自由行走速度及最大流量等 值及其基本关系图;同时,针对信号控制交叉口人行道的相向 行人流,对通行能力下的行走速度与行人流比率及有效通行能 力与行人流比率之间的基本关系进行了研究。 (2)北京工业大学的史建港,对大型活动行人交通特性进 行了研究。针对大型活动,建立了平地和楼梯环境的行人交通 流模型;结合中国行人交通流特性和拥挤感受特性,提出了服 务水平分级和划分方法,并利用 Logit 模型对行人行为影响因素 进行了分析。 (3)中国科技大学的马剑 , 在单向和相向行人流实验的基 础上 , 建立了全邻近模型和 k 邻近模型。在全近邻模型中 , 运动 个体的方向选择行为受到距其一定距离范围内迎面而来的所有 的运动个体的影响 ; 在无近邻模型中 , 运动个体的方向选择则受 到从对面走来的与其距离最近的 k 个个体的分布的影响。通过 模型对通道内的相向行人流进行了仿真 , 研究了通道内行人的 平均速度 , 密度与边界密度间的关系。 二、市场调查 据相关部门统计,在每年的交通事故中,37% 的致人死亡 交通事故是由行人或非机动车闯红灯造成的。此外,还不包括 一些小事故和私下解决没有登记在案的事故。 表 1 2007-2016 年全国每年交通事故统计表(如下图 1) 三、研究目标 在交通事故中,据不完全统计,行人行走或骑电车过马路, 不遵守道路路口红绿灯的指挥,导致发生无数起行人伤亡或受 伤等事故,占道路交通事故中的比重最大。为了进一步降低此 类事故的发生,本次研究从借助安装设备的考虑出发,减少道 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四、研究方法:
一种闯红灯行人提醒装置设计

第6期2024年3月无线互联科技Wireless Internet Science and TechnologyNo.6March,2024基金项目:2024年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项目名称:一种闯红灯行人提醒装置㊂作者简介:姜庆喆(2003 ),男,本科生;研究方向: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㊂∗通信作者:张晓刚(1976 ),男,工程师,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信号信息处理,电子工程设计及智能控制㊂一种闯红灯行人提醒装置设计姜庆喆,张晓刚∗,徐㊀飞(大连科技学院交通与电气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52)摘要:城市行人闯红灯现象目前在我国许多城市中十分普遍,成为现代城市治理的一个难题,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和道路交通秩序都产生了很大的挑战㊂针对行人在路口处闯红灯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文章提出一种提醒和警告装置设计,包含传动组件和摄像头,通过传动组件带动摄像头沿着立柱的外壁转动,将摄像头调整到红灯亮起的方向㊂当有人闯红灯时,可以通过摄像头记录下来并发出语音警告;当有人踩到斑马线时,可通过声音装置提醒行人;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闯红灯现象将会同步播放在大屏幕上以进一步提醒行人,从而对闯红灯行人起到一定的提醒和警告效果㊂关键词:行人;闯红灯;传动组件;大屏显示;提醒装置中图分类号:U416.21㊀㊀文献标志码:A 0㊀引言㊀㊀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80%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因交通违法导致,其中超过2成的违法行为是闯红灯㊁不按车道通行㊁违反禁令标志等㊂我国每年发生交通事故以及在交通事故中死亡的人数占据世界第一[1]㊂行人在过马路时不遵守红绿灯随意穿行,这样既损毁了市容市貌,又对个人生命不负责任[2]㊂目前城市道路上的交通信号灯或临时信号设备都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安装的摄像头位置固定,无法根据红灯的指向进行位置调节,导致交通信号灯或临时警示设备难以有效监测和拍摄闯红灯的车辆或行人㊂因此,需要一种功能更全面㊁设计更周密的交通信号灯,以改善现有城市中交通信号灯不能对闯红灯的人进行提醒㊁现有信号灯也不能对闯红灯的人数和行为进行控制的不足,从而提高交通安全的水平㊂通过调研市场上现有设备和专利,很学专家和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设计㊂例如:多功能行人过街交通立柱[3],主要用于盲人提示,但机柱固定不能转动;一种可调式的交通信号灯[4],可以调整高度,但占据空间大㊁维修困难;一种具有监控摄像的应急交通信号灯[5],采用万向轮可移动使用,但固定困难稳定性差㊂针对现有设备和技术的不足,着眼减少城市中因闯红灯带来的交通事故,本文设计了一种可以警示行人闯红灯的提醒装置㊂当行人闯红灯时,装置会进行灯光闪烁或发出提醒声音,提醒行人和驾驶员注意交通安全,提高行人和驾驶员的安全意识,进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㊂1㊀方案设计1.1㊀设计思路㊀㊀该装置通过与交通信号灯一体安装的摄像头或红外传感器监测行人的动态,并利用行人检测算法实时检测行人位置和行为㊂同时通过红绿灯状态监测和违规行为的识别来判断行人是否闯红灯,一旦检测到行人的行为违规,即触发提醒装置向行人发出警示,可以通过语音提示㊁光灯闪烁㊁LED 大屏幕等方式实现㊂此外,该装置还记录每次行人违规行为的时间㊁地点和其他相关信息,以便后续分析和统计,并提供警示系统管理界面,方便对装置进行配置㊁监控和维护㊂具体设计的细节和功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㊂此外,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设备耐用性㊁防水防尘性能㊁供电方式等因素[6],以确保提醒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㊂最后,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遵守相关法规和隐私保护原则,以确保设备使用合法合规㊂1.2㊀结构设计㊀㊀该装置的部件包括立柱㊁喇叭㊁控制器㊁安装壳㊁摄像头㊁连接件㊁红绿灯㊁从动齿轮㊁主动齿轮㊁电机等㊂具体的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㊂该装置在立柱上的前后左右都安装一组红绿灯,使过往行人都可以看到信号状态;在红绿灯下方装有可以转动连接的连接组件,与连接组件径向方向对称设置2个摄像头;在立柱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壳,安装壳内设置用于转动连接件的传动组件;传动组件用于调节摄像头的位置;连接组件通过固定在立柱外壁上,且呈环形的滑道与立柱转动连接;安装壳的外壁设置控制器,传动组件和红绿灯均通过控制器与电源电性连接;红绿灯㊁摄像头㊁控制器自上而下依次排布㊂当装置检测接收到前方有红㊁绿灯显示时,将发出声音和闪烁灯光提醒行人注意当前红绿灯状态,促使行人遵守交通规则,从而提高交通安全性㊂注:1.立柱;2.喇叭;3.控制器;4.安装壳;5.摄像头;6.连接件;7.红绿灯;8.从动齿轮;9.主动齿轮;10.电机㊂图1㊀闯红灯行人提醒系统结构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环,连接环转动安装在立柱上,摄像头与连接环固定连接㊂传动组件包括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安装壳的内壁转动连接,连接环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从动齿轮,且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㊂声光装置的立柱上安装有喇叭,且喇叭与控制器通过电性连接,控制器中设置有处理器和定时模块,定时模块用于设置红绿灯显示装置上的红灯㊁绿灯㊁黄灯的秒数㊂控制器内部设置处理器和定时器,定时器用于设置所显示的红灯㊁绿灯㊁黄灯的秒数,例如设置红灯的时间为30s,绿灯的时间为30s,黄灯的时间为10s,处理器用于接收定时器控制的信号㊂控制器系统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㊂1.3㊀功能使用㊀㊀当某个方向上红灯亮起时,控制器3将电机10启动,电机10带动主动齿轮9旋转并通过啮合方式使从动齿轮8带动连接环6转动,连接环6带动摄像图2㊀控制器系统功能结构头5转动,进而将摄像头5调整到与亮起的红灯相同的方向,使摄像头5转向行人,可以通过声音有效地提醒行人,警示行人不要闯红灯;当有行人闯红灯时,摄像头拍摄后通过喇叭2同步进行语音提醒,同时摄像头拍摄的闯红灯照片和视频同步传送到附近的外接大屏幕进行广播显示,曝光闯红灯行人;必要时辅助显示某人闯红灯次数数据㊂1.4㊀关键技术和主要技术指标㊀㊀关键技术包括行人检测和分类技术,可通过深度学习模型或传统的基于特征的图像处理技术实现;标志和信号灯识别技术,用于识别交通信号灯状态或标志,如绿灯㊁黄灯和红灯;警告系统设计技术,包括语音提示㊁振动装置㊁闪光灯等,用于向行人发出警告;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利用摄像机㊁雷达㊁激光雷达等多种传感器信息,综合进行分析和检测,提高行人检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㊂主要技术指标包括检测准确率㊁警告时间㊁系统可靠性㊁实时性以及多传感器融合的准确性㊂检测准确率用于衡量行人检测㊁分类和识别的准确程度;警告时间用于衡量警告系统发出提示的响应速度;系统可靠性能够衡量系统在不同场景和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时性用于衡量系统的快速响应能力;多传感器融合的准确性用于反映技术方案的整体效能㊂综上所述,本装置需要掌握行人检测和分类技术㊁标志和信号灯识别技术㊁警告系统设计技术等多个关键技术,并根据检测准确率㊁实时性㊁多传感器融合准确性等及时改进主要技术㊂2 方案分析㊀㊀通过创新设计,本方案具有以下优点㊂(1)提高交通安全㊂通过及时监测和提醒行人违规行为,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㊂(2)减少交通拥堵㊂闯红灯行人提醒装置的使用有助于改善交通流畅度㊂(3)社会效益显著㊂所减少交通事故不仅可以保护行人和驾驶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可以减少医疗资源和社会救助资源的浪费,对社会具有积极的效益㊂(4)提升城市形象㊂闯红灯行人提醒装置的使用可以展现城市管理的先进性和科技水平,有助于增强市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㊂(5)维护交通秩序㊂促使行人和驾驶员更加遵守交通规则,利于形成文明有序的交通环境㊂(6)新技术应用㊂闯红灯行人提醒装置的使用有助于城市智慧交通建设㊂(7)提高警示效果㊂通过声音㊁图像等多种方式提醒行人注意,具有明显的警示效果㊂(8)多功能性㊂该装置可提供多种警示方式,适用于不同的交通场景和环境[7]㊂(9)环保节能㊂装置采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能够实现智能化管理,有利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㊂(10)可持续发展㊂闯红灯行人提醒装置的使用有助于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提升城市的智慧化水平,促进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㊂总之,闯红灯行人提醒装置的优点不仅体现在提高交通安全和减少交通拥堵等方面,还体现在社会效益㊁城市形象㊁新技术应用㊁警示效果㊁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8],对于城市交通管理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㊂3 结语㊀㊀闯红灯提醒装置是一种利用技术手段提醒驾驶员㊁行人在行进过程中不要闯红灯的设备,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可以有效提高交通安全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㊂本项目装置采用多种技术(如摄像头㊁传感器㊁人工智能算法等)来检测车辆㊁行人是否闯红灯㊂一旦检测到有车辆㊁行人闯红灯,装置会通过声音㊁灯光㊁震动等方式向驾驶员㊁行人发出提醒,提醒他们及时刹车或退回,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㊂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闯红灯提醒装置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泛㊂未来,这种装置可以与其他智能设备进行连接,如车辆控制系统㊁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等,实现更加智能化的交通管理,该装置将在城市智慧交通系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㊂参考文献[1]张艺.闯红灯危害无穷[J].小学生导刊(高年级),2010(7):53.[2]陈小燕.道路交通法规认知对行人闯红灯行为的影响[D].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9.[3]郭子斌.多功能行人过街交通立柱: CN213448171U[P].2021-06-15.[4]罗慧贤,陈伟中,陈季明.一种可调式的交通信号灯:CN218729426U[P].2023-03-24.[5]孟凡生.一种具有监控摄像的应急交通信号灯: CN218825865U[P].2023-04-07.[6]王金牛.一种用于雨雪天气的交通信号灯: CN215599821U[P].2022-01-21.[7]张训源.一种行人闯红灯自动预警及曝光系统[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0(5):55-58. [8]陈小燕.道路交通法规认知对行人闯红灯行为的影响[D].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9.(编辑㊀沈㊀强)Design of a warning device for pedestrians running red lightJiang Qingzhe Zhang Xiaogang∗Xu FeiCollege of Transport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Dal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Dalian116052 ChinaAbstract The phenomenon of urban pedestrian running red light is very common in many cities in our country which has become a difficult problem in modern urban management and has a great challenge to people s life and health and road traffic order.Aiming at the behavior of pedestrians violating traffic rules by running red lights at the intersec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 reminder and warning setting which includes a transmission component and a camera.The transmission component drives the camera to rotate along the outer wall of the column and adjusts the camera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red light.When someone runs the red light the camera can record and issue a voice warning.When someone steps on a zebra crossing the horn will sound to alert pedestrians.If conditions permit it will also be played on the large screen to further remind people so as to play a certain reminder and warning effect on running red light pedestrians.Key words pedestrian running red light transmission components large screen display reminder device。
人行信号灯一体机及行人闯红灯人脸识别抓拍现场处罚系统方案

智能一体化人行信号灯及行人闯红灯人脸识别抓拍现场处罚系统方案目录第一章系统概述 (3)第二章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4)第三章系统特点 (8)第四章系统安装介绍 (9)第五章主要设备介绍 (10)第六章开发周期进度表 (13)第七章效果图片 (14)第一章系统概述一体化人行红绿灯的推出,美化了信号灯加杆的传统产品,一体化人行红绿灯可以更灵活的配置更多功能,比如模块化的信号灯、倒计时器、行人语音提示、LED显示屏显示红绿灯信息及发布交通动态信息;而“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
针对于目前严重的行人闯红灯现象及美化市容的需要,我司致力于开发一款一体化人行红绿灯及行人闯红灯人脸识别抓拍系统,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及图像库对比智能分析,对红灯状态穿越斑马线的行人进行记录并通过声音、影像等形式进行提醒、曝光,对闯红灯现象进行监督、处罚;通过审核后的多张闯红灯图片证据无异议后,执法交警可手持移动终端PDA 进行打印罚单;人脸识别技术是一种远距离、用户非配合状态下的快速身份识别技术,在视频监控中实时有效的捕获动态人流的人脸图像;第二章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由一体化人行信号灯立杆、组合型倒计时动感人行信号灯、组合式盲人钟及行人闯红灯语音提示单元、LED人行灯信息屏、LED红绿双色道钉、广告灯箱、人脸识别摄像机、图像对比视频分析控制主机、声光报警单元、现场曝光控制台、移动手持PDA打印终端等部分组成;1.一体化人行信号灯立杆所有的信号灯、倒计时器、LED显示屏等部件全部镶嵌安装在立杆上部、信号电气连接线亦全部封闭在立杆内。
外部无任何连接线确保安全可靠。
产品出厂前所有信号灯倒计时屏的电气连接线均已接通总接线端子。
底盘龙骨、杆体等均为钢结构。
能抗30米/秒的风速、不会发生严重歪斜与永久变形。
行人闯红灯方案

行人闯红灯解决方案1 应用场景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交叉路口机动车闯红灯、压线行驶、逆向行驶、不按车道行驶等违法行为的检测与抓拍。
2 用户需求为交通肇事逃逸和涉车案件等违法行为提供侦查线索和处罚证据,减少因闯红灯、压线行驶、逆向行驶、不按车道行驶等违法行为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堵塞和交通混乱。
3 方案介绍通过为交通管理部门建设高清视频电子警察系统, 为交通肇事逃逸和涉车案件等违法行为提供侦查线索和处罚证据,减少因闯红灯、压线行驶、逆向行驶、不按车道行驶等违法行为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堵塞和交通混乱, 检测和记录城区车辆情况,组织调度交通流,改善治安并提升交通秩序水平。
4 方案亮点900W高清像素:提供更大的场景视野,支持大弯大小转、左转不礼让行人、右转不礼让行人、右转不礼让左转等违法行为检测。
“AI+深度学习”架构:增加车辆特征识别种类,提高车辆特征、号牌识别准确率,实现精细化识别。
GMOS传感器:从根本上消除Smear现象,并提供低照度、宽动态、高频率的特性。
5 功能清单6 功能介绍6.1 行人闯红灯记录功能系统采用视频检测技术,能自动检测抓拍到行人闯红灯的连续照片,违法照片能清晰地反映“行人、时间、地点”等行人的基本情况。
系统采用国际领先的计算机智能跟踪算法技术,对图像中每一行人都能进行实时跟踪并记录其运动轨迹,并结合红绿灯状态智能判断行人是否闯红灯。
当判定行人闯红灯时,记录行人违法过程中三个位置的信息以反映行人闯红灯违法过程。
第一个位置可清晰辨别环境信息、红绿灯信息和行人越过等候区的情况;第二位置可清晰辨别环境信息、红绿灯信息和行人处于人行道中间区域的情况,第三个位置可清晰辨别行人处在人行道末端区域的情况。
通过系统记录的信息,至少有一张图片能够清晰辨别行人外貌特征。
系统记录的各个位置间保持适宜的距离以反行人闯红灯违法过程,不会出现因间距太大影响对违法行人进行认定的情形。
行人闯红灯(样图):6.2 提醒曝光功能检测到行人闯红灯事件后,高清摄像机将事件报警传递给LED显示屏进行视频、图片显示,同时LED屏控制器将己录好的警示音通过扩音器进行播放。
行人闯红灯设计方案

行人闯红灯设计方案一、背景行人闯红灯是交通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不仅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也给交通秩序带来了很大的干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提出了一套行人闯红灯设计方案。
二、设计理念本设计方案以“安全、文明、便捷”为理念,通过改善交通设施和加强宣传教育,引导行人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三、设计方案1、交通设施改善本文1)设置行人等待区:在红灯前设置专门的行人等待区,让行人在等待区等待,避免越过马路。
本文2)增设人行道:在适宜的路口增设人行道,方便行人通行。
本文3)改善路面标识:清晰、醒目的路面标识可以提醒行人和车辆注意交通安全。
2、宣传教育措施本文1)宣传海报:在路口周围设置宣传海报,提醒行人和车辆注意交通安全。
本文2)安全教育:在学校和社区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提高行人的安全意识。
本文3)媒体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增强行人的安全意识。
3、处罚措施本文1)警告处罚:对首次闯红灯的行人进行口头警告和宣传教育。
本文2)罚款处罚:对再次闯红灯的行人进行罚款处罚。
四、实施方案1、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具体的工作步骤和时间节点。
2、选择试点区域进行先行试点,总结经验后再推广实施。
3、建立完善的监测与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4、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5、加强宣传教育,让公众了解行人闯红灯的危害性及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6、建立奖惩机制,鼓励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和惩罚违反规则的行为。
例如可以设立“文明交通大使”等荣誉奖项,奖励那些长期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对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人进行罚款或其他惩罚。
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在行政法中,有两种重要的模式:红灯模式和绿灯模式。
这两种模式在行政程序和行政行为方面有着显著的区别。
本文将比较这两种模式的异同,并探讨它们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影响。
行政法红灯模式是指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时,必须严格遵循法律程序和法律规定,不得超越法律授权范围。
DH智慧行人闯红灯自动预警解决方案

大华行人闯红灯自动预警解决方案大华行人闯红灯自动预警解决方案方案背景:目前行人闯红灯现象屡见不鲜,更是屡禁不止。
中国式过马路似乎已经成为我国行人参与道路交通的行为标签之一。
同时也是长期困扰交通管理部门的一道难题。
➢行人闯红灯危害大、管理难:●危害大诱发行人伤亡:行人违反交通信号已成为涉及行人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
据统计,2005至2016年,行人违反交通信号导致的交通事故数量占行人原因导致事故的30%~42%。
导致道路拥堵:从道路通行能力角度而言,因行人干扰而导致的通行能力损失约占总通行能力的15%左右。
侵蚀法治交通:行人违法过街直接侵蚀交通法律红线,破坏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边界。
●管理难市民抵触,执行很难:“我赶时间”、“我没注意是红灯”、“关你什么事”这些字眼已经成为目前闯红灯行人向交警执法人员推诿的常用借口,甚至,向执法人员“吐口水”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警力不足,力不从心:一个普通地级市,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在400个左右,如果每个路口安排2-4名执法人员,那么仅管理行人闯红灯就需要1000名以上的警力。
创新执法,无法可依:全国多地推出了行人闯红灯“罚站岗”的方式。
行人闯红灯需要穿上“绿马甲”做个临时协管员、协助维护交通秩序。
由于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撑,无法进行范围推广。
方案介绍:大华行人闯红灯自动预警解决方案采用视频检测方式,运用事先学习、目标跟踪等多种关键技术,抽象行人模型,感知行人轨迹,结合红绿灯状态综合判断行人闯红灯违法行为,输出一组“违法过程图片+违法短时录像”的完整证据链。
同时,结合大华人脸检测识别算法,实时提取人脸特征,并与人脸库进行实时比对分析,鉴别出闯红灯行人的真实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等。
通过审核以后进行发布曝光。
整体方案由行人闯红灯前端抓拍系统、行人闯红灯预警审核平台、行人闯红灯违法曝光单元➢三大部分组成:先提醒,再抓拍 - 大华行人闯红灯前端抓拍系统先预警,再审核 - 大华行人闯红灯预警审核平台先预警,再审核 - 大华行人闯红灯预警审核平台方案优势:一体化行人检测相机,自动检测抓拍到行人闯红灯的连续照片,违法照片能清晰地反映“人脸、时间、地点”等行人的基本情况。
闯红灯系统和智能卡口设计措施

闯红灯系统设计方案闯红灯违章系统原理拓扑图该嵌入式闯红灯违章系统主要由嵌入式一体化抓拍录像单元、同步频闪补光单元、车辆检测单元、网络传输单元、电源单元及全天候防护罩组成,系统前端无需工控主机。
系统组成结构图如2 / 111-1 闯红灯违章抓拍系统结构图嵌入式一体化抓拍单元集500万高清图像采集、视频采集、图像处理、图像存储、图像传输和主控制器为一体,主机通过地感线圈以及车检器的检测及红绿灯信号来对过往车辆进行实时抓拍。
每一条记录包括一张高分辨率全景照片和一段约10秒的视频。
前端抓拍单元通过以太网接口全部汇入网络传输单元,网络传输单元通过光纤传输至交警中心管理平台。
1.1闯红灯违章系统组网原理图闯红灯违章抓拍系统组网结构示意图本系统前端抓拍数据通过光纤传输至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将前端数据进行解读和汇总,并将解读和汇总后的数据按照交警大队已有的管理平台的数据格式进行编码和发送,实现多台前端闯红灯违章抓拍主机接入现有交警大队管理平台。
每台前端抓拍主机均有硬盘,可存储图片信息和视频信息,管理平台可根据需要对前端数据进行多种方式的检索,如按时间检索,按车牌号码检索,按车道检索,按地点检索等。
管理平台也可对前端主机参数进行设置和运行状态检测。
实拍图片:智能卡口系统组网方案2007-10-16作者:浏览:4643次系统设计方案嵌入式智能卡口系统主要由嵌入式一体化抓拍单元、同步频闪补光单元、车辆检测单元、网络传输单元、电源单元及全天候防护罩组成,系统前端无需工控主机。
系统组成结构图如下:6 / 11交通卡口结构图嵌入式一体化抓拍单元集高清CCD图像采集、图像处理、图像存储、图像传输和主控制器为一体,主机通过地感线圈以及车检器的检测,对过往车辆进行实时抓拍。
前端各车道抓拍单元通过以太网接口全部汇入网络传输单元,网络传输单元通过光7 / 11纤传输至交警中心管理平台。
系统组网方结构示意图如下:8 / 119 / 11多卡口系统组网结构示意图系统功能:1 车辆捕获功能10 / 1111 / 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人闯红灯交通管理报警系统解决方案目录第一章.背景及需求 (1)1.1.应用背景 (1)1.2.业务现状 (1)1.3.需求分析 (2)1.3.1.业务需求 (2)1.3.2.系统需求 (2)1.4.总体目标 (3)第二章.系统总体思路 (4)2.1.设计思想 (4)2.2.设计原则 (4)2.3.外场架设及场景 (5)2.3.1.现场布局侧视图 (5)2.3.2.现场布局俯视图 (7)2.3.3.现场点位示意图 (8)2.3.4.外场架设示意图 (9)2.4.工作流程示意图 (10)第三章.系统总体设计 (11)3.1.总体架构 (11)3.2.系统功能 (12)3.2.1.信号灯状态检测功能 (12)3.2.2.行人闯红灯违法行为自动检测功能 (12)3.2.3.联动告警功能 (13)3.2.4.广告发布功能 (13)3.2.5.视频监控及录像功能 (13)3.2.6.远程配置及维护功能 (13)3.3.方案特点 (14)3.3.1.解决现场取证执法警力不足问题 (14)3.3.2.解决手动抓拍取证易受人的因素影响问题 (14)3.3.3.应用领先的智能分析算法,提高环境适应性 (14)3.3.4.语音提醒和大屏曝光 (14)第四章.关键设备介绍 (15)4.1.一体化检测单元 (15)4.2.终端服务器 (16)4.3.信号灯检测器 (16)4.4.信息发布主机 (17)4.5.网络交换及传输单元 (18)4.6.室外LED显示屏 (18)4.7.户外液晶显示屏 (19)4.8.发布管理服务器 (21)第一章.背景及需求1.1.应用背景行人无视交通规则,肆意闯红灯一直是城市“顽疾”,且行人闯红灯是行人交通违法中最普遍、最明显、也是数量最多的一种交通违法行为。
这种违法行为不仅对交通违法者本人的人身带来极大的危险,而且有碍道路畅通,更是造成交通事故发生的重大诱因。
1.2.业务现状行人闯红灯交通违法行为长期存在,而且交警在执法过程中常常遇到“法不责众”的尴尬局面。
由于管理难度大,致使不少交通民警产生畏难情绪和消极心理,形成了行人肆意闯红灯、无视交警指挥等不让行、不服管的怪现象。
针对这种情况各地的交管部门也都推出了各自的监督、管理手段1)一面红旗上下班高峰时段,在主要路口设置文明监督志愿者岗位,通过口头的规劝,减少行人闯红灯的行为;一面红旗2)一条红绳在红灯期间用绳子阻隔行人通道,采用物理手段杜绝行人闯红灯的可能;一条红绳3)一面人墙利用手拉手的开关式人墙,指挥行人大军的“走”与“停”。
手拉人墙以上监管方式都需要人力现场劝导,存在费时、费力,效果差的情况,但是在新的解决方案出现前,这样的方式依然是大多数地区的首选。
1.3.需求分析1.3.1.业务需求1)迅速从闯红灯的人员中抓拍出违法行人抓拍图片,进行显示大屏警示曝光。
2)行人闯红灯时系统应能给出警示,通过声音等报警的方式进行安全提醒。
1.3.2.系统需求1)行人闯红灯实时违法行为图片抓拍曝光:能通过部署斑马线的行人闯红灯一体式摄像机实时抓拍违法闯红灯人员图片并形成违法证据合成图,并实时曝光显示大屏。
2)行人闯红灯语音预警:当有行人闯红灯时,能通过部署斑马线的音柱播放语音提醒信息,起到提前警示作用。
1.4.总体目标本方案旨在为交管部门治理行人闯红灯提供一个切实有效的非现场治理手段,自动对行人闯红灯进行检测,联动喇叭进行语音提醒,通过电子大屏进行图像曝光。
同时,非现场取证数据上传中心平台,作为取证证据,为后期的宣传教育提供素材。
第二章.系统总体思路2.1.设计思想我国并不缺乏对行人闯红灯的相关处罚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条规定,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
可见,行人闯红灯行为属于违法行为,且对于这种违法行为,我国法律明确了警告或者罚款的相关法律法规。
从以上对行人闯红灯、乱穿马路等违章现象的分析来看,相关部门可以对违章行人采取警告或者罚款的处罚方式,但是仅仅交了罚款或者被处以警告就能了事吗?关键还是要加强行人的安全意识教育,形成全民安全出行的氛围。
出现“中国式过马路”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
闯红灯变成习以为常的事情,原因就是大家觉得这没有什么大不了,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大家恢复羞耻心,真正认识到闯红灯是缺乏公德、缺乏社会公共意识的表现。
为了更好地整治“中国式过马路”,可以考虑采用自动检测方式,对行人闯红灯进行自动检测,通过语音警示、画面曝光的形式,提醒过往市民遵守交规。
本方案旨在为交管部门治理行人闯红灯提供一个切实有效的非现场治理手段,自动对行人闯红灯进行检测,联动喇叭进行语音提醒,通过电子大屏进行图像曝光。
同时,非现场取证数据上传中心平台,作为取证证据,为后期的宣传教育提供素材。
2.2.设计原则系统的建设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章、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相关研究成果等资料进行规划设计,具体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工程建设通用程序和要求》(GA/T651-2014)➢《公安交通管理外场设备基础施工通用要求》(GA/T652-2006)➢《交通电视监视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A/T 514-2004)➢《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规范》(JTJ 074-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38-92➢《全国道路交通管理信息数据库规范》(GA329.3第3部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1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199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GA/T 670-2006)其他智能交通建设相关地方规范与标准2.3.外场架设及场景2.3.1.现场布局侧视图现场布局侧视图现场架设实际效果图1.斑马线距离16m-35m配置30mm镜头2.斑马线距离35m-45m配置35mm镜头3.立杆高度2.5M-3M4.音柱对应斑马线对向相机,走485信号线。
5.其余斑马线长度情况联系海康威视售前。
2.3.2.现场布局俯视图现场大屏架设俯视图现场斑马线俯视图1、行人红绿灯杆子高度在2.5m-3m之间,且杆件距离斑马线纵向(东西向斑马线)不超高2M则可借用行人红绿灯杆件,其他情况请重新立杆保证抓拍效果。
2、大屏安装于路侧成90°夹角安装。
现场大屏架设效果图2.3.3.现场点位示意图图现场点位示意图外场架设示意图系统工作流程图第三章.系统总体设计3.1.总体架构行人闯红灯自动检测报警系统由前端子系统、网络传输子系统和后端管理子系统组成。
系统架构图前端子系统主要由一体化检测单元、信号灯检测单元、数据汇聚交互单元、告警发布单元等组成。
一体化检测单元:700万像素一体化抓拍单元;数据汇聚交互单元:交换机、终端服务器;告警发布单元:信息发布主机、信息发布服务器、功放、喇叭、室外大屏;数据通过光纤链路汇总至中心管理平台集中存储管理,中心的发布管理服务器对信息发布终端进行统一管理和信息发布。
行人闯红灯自动检测报警系统前端设备可无缝接入海康威视iVMS-8600智能交通综合管控平台。
3.2.系统功能本系统通过视频自动检测行人闯红灯行为,联动路口高音喇叭实现对闯红灯行人的警示和提醒,并在电子屏幕上显示行人闯红灯行为。
可有效规范行人出行习惯,大大降低行人闯红灯的事故发生率,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
3.2.1.信号灯状态检测功能信号灯检测器可实现信号灯状态的检测,一台信号灯检测器支持8路信号灯状态的检测,每个路口配置一台即可。
3.2.2.行人闯红灯违法行为自动检测功能行人在红灯状态下越过警戒线,进入人行横道的,系统自动检测行人越线行为,抓拍行人闯红灯全景图像,同时联动对向摄像机抓拍图像。
系统将三张行人闯红灯过程图片和一张行人特写图像进行自动合成,形成完整的行人闯红灯画面信息。
取证效果示意图3.2.3.联动告警功能系统通过语音警示和对违章图片抓拍的即时警示方式,规范行人过马路的交通行为,能够降低行人乱闯红灯引发的交通事故和提高市民文明交通意识。
系统采用图像识别自动检测算法,自动检测行人过马路的违章现象;一旦发现违章行为,能够以语音及图像的方式给予警示,并记录违章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图像,能够为交警部门对违章行为进行处罚提供依据。
3.2.4.广告发布功能系统采用高亮度室外显示屏,不仅可以实时曝光行人的违章行为,还可以播放交通路况信息、交通管制信息、交通宣传标语以及公益性广告等。
用户可远程登录系统管理端制作节目,灵活组合背景图、视频、音频、图片、字幕和实时数据等,排版组合成多媒体节目,各区域播放内容使用单独的播放列表进行控制,并可以设置节目单有效播放时间。
也可以使用节目模板对界面排版进行快速制作,同时支持节目单导入导出功能,对节目单进行快速更改。
实现不同的场所、不同受众、不同时间段播放不同的信息内容。
3.2.5.视频监控及录像功能高清摄像机在进行图像采集、抓拍的同时还能够提供1路高清视频流,在不影响识别的前提下,对道路通行状况进行实时视频监测和录像。
700万像素高清摄像机帧率可达到25帧/秒。
3.2.6.远程配置及维护功能系统支持在前端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进行现场配置和在中心进行远程配置,能够对行人检测区域、行人统计报警阀值、抓拍标记位置等参数进行设置,可实现系统远程重启、复位等远程维护操作。
3.3.方案特点3.3.1.解决现场取证执法警力不足问题本方案采用非现场自动取证,系统能够全天候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道路交通管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盲点,可以缓解警力不足和现场执法取证难的问题,保证行人闯红灯违法行为都能得到及时纠正、有效遏制。
3.3.2.解决手动抓拍取证易受人的因素影响问题相比现场执法取证,本系统为非现场自动提醒规范,摆脱了受限于警力不足的问题,有效解决执法成本高、效率低问题,减少现场执法矛盾冲突。
3.3.3.应用领先的智能分析算法,提高环境适应性一体化检测单元内置行人检测模块,采用基于图像特征和机器学习的算法,综合行人的运动、颜色以及轮廓等特征,支持复杂场景下的抓拍,避免阴影、相机抖动带来的误检影响,通过视频检测方式自动检测行人过马路的违法行为。
3.3.4.语音提醒和大屏曝光本系统在发现违章行为后,即以语音和图像方式给予以警示,并记录违章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