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人闯红灯的调查研究报告c
关于闯红灯的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闯红灯的社会实践报告近年来,闯红灯现象在城市道路上频频发生,给交通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我们进行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调查了闯红灯现象的原因和对策,以下是我们的报告。
一、调查方法与过程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来收集数据。
首先,我们在市区的交通路口设立观察点,记录了闯红灯的次数和车辆类型。
然后,我们对行人和驾驶员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他们闯红灯的原因和态度。
二、调查结果通过我们的观察和调查,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闯红灯现象普遍存在。
在我们观察的100个样本中,有75%的车辆至少闯了一次红灯,超过60%的行人也曾闯过红灯。
2.主要原因分析。
我们发现,闯红灯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a.急于赶时间。
许多司机在交通繁忙的路口闯红灯是因为他们急于赶到目的地,无法耐心等待。
b.驾驶员素质不高。
一些驾驶员违规闯红灯是因为他们缺乏交通安全意识,忽视了红灯的重要性。
c.行人文明意识不强。
许多行人闯红灯是因为他们不愿意等待,而是选择冒险通过道路。
3.闯红灯的危害。
闯红灯不仅违反交通法规,也给交通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和危害。
它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给行人和车辆带来伤害和财产损失。
三、对策建议针对闯红灯现象的存在,我们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1.加强宣传教育。
政府和交通部门应加大对交通安全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
通过广告、宣传册等方式向公众普及交通规则和意识。
2.严格执法。
交警部门应加强对闯红灯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增加罚款金额和罚款次数,引起闯红灯者的重视。
3.改善交通设施。
城市交通设施需要进一步完善,包括增设交通信号灯、斑马线等,提高行人和驾驶员的通行便利性。
4.加强交通安全培训。
学校和驾校应加强对学生和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和素质。
四、结语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闯红灯行为对交通安全的严重危害。
关于斑马线行人闯红灯现象的调查报告

关于斑马线行人闯红灯现象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当今社会斑马线与红绿灯逐渐不被行人重视,行人不走斑马线,乱闯红灯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这种不文明的行为屡禁不止。
每年因行人乱闯红灯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不计其数,全国的统计数据更是让人触目惊心:今年1至10月份,全国因闯红灯肇事造成死亡798人;平均每天2.6人死于“乱闯红灯”、86人死于“越线”、1.4人死于“不让”、0.5人死于“强占”。
然而人们对于遵守红绿灯的重视程度仍然远远不够。
二、调查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对行人不走斑马线乱闯红灯现象的看法,教育人们树立交通法律意识,自觉遵守红绿灯,珍爱自己的生命,珍爱他人的生命,杜绝因行人乱闯红灯而引发的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调查时间 2012年12月1日—2012年12月16日四、调查对象武汉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五、调查结果1、您一般出行在车上较多还是行走较多?A.车上21B.走路29由此题可看出,多数人一般出行是行走,其中的车上出行大多指的是自行车,少数指的是公共汽车。
多数人行走出行也为行人乱闯红灯提供了潜在条件。
2、您在行走时闯过红绿灯吗?A.有,经常 3B.有,有时11C.有,很少24D.从来没有12由此题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人是有过闯红灯的经历的,其中的绝大多数人很少有闯红灯的经历,部分人有时有闯红灯的经历,极少数人有经常闯红灯的行为。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这份统计表有一部分人从来没有闯红灯的经历,能做到这一点极为不容易,值得大家学习。
3、如果您有闯红灯的经历,当时的理由是什么?如果没有类似的经历,您认为他们为什么闯红灯?(可多选)A.有急事23B.路上没车,觉得安全26C.红灯时间太长,不想等12D.绿灯时间太短怕走不过去16E.大家都闯,我也跟着闯11由此题可以看出,大多数人闯红灯是因为路上没有车,觉得安全或者有急事这样的原因,一部分人觉得绿灯时间太短,怕走不过去而闯红灯,还有一部分人是因为红灯时间太长,不想等或者因为大家都闯,我也跟着闯。
【五年级作文】“闯红灯”之国民研究报告

【五年级作文】“闯红灯”之国民研究报告
“闯红灯”是一种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
在十字路口,有很多人都会闯红灯。
我最近进行了一次调查。
下面就是我的调查报告。
调查的对象和问题
我调查了三个人,一个就是急性子的妈妈,一个就是老实的爸爸,除了一个就是柔情的姐姐。
她刚从长沙工作回去。
我准备了四个问题:
第一个:你闯过红灯吗?
第二个:你为什么闯红灯?
第三个:你闯红灯后就是什么体会?
第四个:你知道红灯的害处吗?
每个问题的提问
妈妈对问题的回答:妈妈说只闯过三次红灯,而且闯红灯的时间都是晚上九十点钟左右。
而且都是因为一个原因,那就是因为我妈是一个急性子,看到没有车辆经过就着急地闯了红灯。
爸爸对问题的提问:爸爸说道他没闯过红灯,基本上很死守交通规则,不能违背。
姐姐对问题的回答:姐姐跟爸爸一样,也很守交通规则,但是姐姐有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一边走路,一边玩手机,有时过马路的时候也是这样。
这样很不安全。
我的结论和建议
我觉得:“闯红灯”这种行为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品德和素质。
我存有两条建议:
1、尽量延长行人绿灯的时间。
2、如果就是第一次闯红灯,只进行批评教育;如果屡教不改,学生行政处罚10个青蛙冲,成年人判罚10元钱和10个青蛙冲;老年人就展开教育和行政处罚两次无法挤公交车。
希望人人都不要闯红灯,因为一秒钟的车祸,会毁掉一辈子的幸福。
闯红灯调查报告5篇

闯红灯调查报告5篇闯红灯调查报告1一、调查原因:目前,报纸上时常出现因行人车辆闯红灯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伤亡惨重,令人触目惊心。
于是,我便决定走上街头,调查一下他们闯红灯的情况。
二、调查绿过:下午一点多,我拿着纸和笔,与几个同学一齐来到繁华、热闹的市中心十字路口进行调查。
天气十分闷热,我们便找了个阴凉的地方坐下,只见这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突然一陈尖锐的刹车声音震动了我的耳膜,只见一辆电动车因闯红灯而不小心撞到了一位行人。
这位驾驶电动车的阿姨连忙向那位行人赔不是,化解了两人之间的矛盾。
我想,幸好这位阿姨及时刹车,化险为夷,否则又会造成一起交通危险还是很大的,我们应该好好遵守交通规则,防止发生交通事故。
过了一会儿,我的目光又聚集在了一个行人身上。
只见他肤色黝黑,眼珠是棕色的,头发扎成了一个马尾辫,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个外国人。
绿灯迅速跳转为红灯,他便呆在一旁静静等候,而他周围的行人呢,有的见是红灯,便像无视一样冲了过去,有的等了一会儿,便不耐烦了,趁着车与车之间的间隔,穿过了马路,有的见许多人都闯了红灯,便也跟着别人一起穿过了马路。
只有少数几个人是与那个外国人一样,等候绿灯亮起才井然有序地穿过马路。
可见,外国人民的确是比我们要讲文明,难怪他们会在自己国家的'公共场所吏用中文字的告示牌呢。
为了使文明之花开遍祖国,为了不再受外国人的嘲笑和侮辱,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向外国人民一样讲文明,懂礼貌呢?三、调查结果:短短15分钟,就有12辆汽车,2辆三轮车,1辆货车,2辆面包车,3辆摩托车,24辆自行车、电动车和41位行人闯红为了,总计85人次!而其中闯红灯人次最多的是自行车、电动车和行人就占了总人次的76.5%!我想他们闯红灯可能会有这几个原因:一是有些人抱有侥幸心理,以为随便创几次红灯不会有什么事。
二是有些人缺乏交通知识,就不把交通规则放在眼里。
三是有些人贪图方便,不愿意等候。
四是有些人由于某种原因,急于赶时间。
关于行人闯红灯的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行人闯红灯的调查研究报告摘要:本文通过对行人闯红灯的调查研究,对行人闯红灯现象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行人闯红灯在城市交通中广泛存在,给交通安全造成了不小的隐患。
这主要涉及行人对红灯的认知程度、交通文明素质和交通规则的执行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加强交通宣传教育、合理规划和设计交通设施、加大执法力度,提高交通文明水平。
1. 引言在城市交通系统中,行人闯红灯现象屡见不鲜。
行人作为最基本的交通参与者之一,他们的行为不仅影响自身安全,也直接关系到整个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
因此,了解行人闯红灯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是提升交通系统效率和安全性的重要工作。
2. 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城市行人为调查对象。
调查内容包括行人闯红灯的频率、原因和影响因素等。
我们在不同地点进行了多次调查,收集了大量的问卷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3. 调查结果调查结果表明,行人闯红灯是一种普遍现象。
约有60%的行人承认曾经闯红灯,其中30%的人表示习惯性地闯红灯。
分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行人认知错误部分行人对红灯的意义存在误解,认为只有机动车必须停下,而忽视了行人也需要遵守红灯信号。
3.2 交通文明素质欠缺一些行人缺乏基本的交通素养和文明意识,对他人的交通权益缺乏尊重,常常在交通红灯下鱼贯穿行,给他人造成安全隐患。
3.3 不合理的交通设施设计部分城市的交通设施设计不合理,红绿灯设置位置不当、时长不合理等问题,导致行人在红灯期间等候时间过长,从而增加了行人闯红灯的可能性。
4. 影响因素分析进一步分析调查结果,我们发现行人闯红灯行为和以下因素密切相关:4.1 环境因素繁忙的市区、迅速的节奏和拥挤的人流,将行人置于压力之下,导致一些行人急于插队行走,忽视了交通信号。
4.2 社会心理因素一些行人出于心理上的侥幸和不自觉,认为闯红灯并不会导致事故或罚款,从而产生了冒险心理。
关于行人闯红灯的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行人闯红灯得调查研究报告关于行人闯红灯得调查研究报告课题背景:在国内,闯红灯得现象屡禁不止,甚至成了外国人对于中国人常用得负面评价之一。
对于治理得方法,大家众说纷纭,目前似乎也没有什么很有效得措施。
我们希望通过实地调查与问卷调查得方式能对于目前行人闯红灯得情况有更深入得了解,从而对于如何治理这个现象给出一些建议。
实施计划:1、分发问卷(100份),调查大学生闯红灯得情况以及对相关问题得瞧法。
2、在早中晚三个时段分别到邯郸路国权路口与淞沪路政通路口实地调查行人闯红灯得情况,记录数据。
3、将问卷调查与实际调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
4、撰写报告调查分析:要治理行人闯红灯得问题,首先要探究行人这么做得原因以及这她们对于这种行为得瞧法。
找到了“病根”,才能避免“治标不治本”。
基于这样得原因,我们首先在校园内进行了问卷调查。
共收回有效问卷88份,其中男生50人,女生38人,大二同学占了绝大多数。
可以瞧到,大多数同学都闯过红灯,结合后面相关问题来瞧,此题反映出得情况较为真实。
当然,由于“偶尔”与“经常”之间得界限比较模糊,不同人之间得标准不同,所以会有一些偏差。
2大多数同学接受过交通安全教育,结合上一题,也就就是说,现在得交通安全教育先当失败。
由于事先考虑不周,没有对接受教育得渠道进行调查,事实上,家长就是否以身作则就是交通安全教育就是否成功得关键因素。
3能觉得没有严格遵守交规得必要。
同时,我们设想得“跟风”行为也确实存在。
4 此题依然说明大家有交通安全意识,但就是并不强烈。
如果有人带头不闯红灯,大多数人会乐于一样做。
这也从反面证明了“别人都闯了,自己不闯觉得傻”就是部分人闯红灯得原因之一。
56为只要“闯”法得当,并没有什么危害。
7 .对行人乱穿马路得交通违法行为依法进行处罚,您认为怎样?89由以上三题可以瞧出,对于如何治理行人闯红灯得问题,大家意见分歧较大。
现阶段,大多数人还就是倾向于需要有人在路口进行管理,并且对闯红灯者加以处罚。
行人闯红灯现象的调查报告

行人闯红灯现象的调查报告遵守交通规则,人人有责。
但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每到上下学高峰期,十字路口就会变得拥挤不堪,有许多行人、自行车、电动车,还有个别摩托车像展开了一场赛车比赛似的,不管前方是不是红灯,都加大油门往前冲。
为了调查清楚真实情况,我展开关于“闯红灯”情况的调查活动。
调查:我用数学上学过的统计方法调查了闯红灯车辆和行人的百分比,其中电动车占百分之二十五,自行车占百分之十五,行人占百分之五十五,摩托车占百分之五,我从来没有看见过汽车闯红灯。
而闯红灯的摩托车也大多是没有牌照的新车。
我仔细观察了每个闯红灯的人,有些人很着急,皱着眉头,过十字路口的时候,一下就跑了过去。
有些人则明显放慢了速度,先左右看看有没有车,才慢悠悠地从车流中溜了过去,脸上还带着得意的笑容。
还有一些人,看到红灯便停了下来,可看到别人闯过去后,自己也按耐不住,跟着闯了过去。
最后一些人眼看着就快坚持到绿灯亮了,可是看到自己身边已空空如也,便犹犹豫豫地跟了过去。
这时,我找到一个跟着别人闯红灯过来的小学生,问他:“你为什么要闯红灯呢?”他却回答道:“别人都闯了,还站在那儿显得多傻啊!”分析:车辆和行人闯红灯的主要原因有:1、有些人怕上学迟到争分夺秒地往前赶,还不等绿灯亮就急着往前走。
2、有些人心存侥幸,觉得自己闯过了红灯很得意。
3、有些人看见别人都闯了,自己不闯,觉得吃亏。
4、有些人并不在意,认为闯红灯没什么大不了的。
结论:看来,导致所有非机动车和行人闯红灯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人们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认为闯红灯没什么大不了的。
而这种想法严重危害了我们自身的安全,不利于交警管理以及学生健康成长。
建议:交管部门应该坚决制止非机动车和行人闯红灯的不良现象。
我们自己也要做到无论如何也不闯红灯,做出表率,并制止身边的人闯红灯,呼吁更多人加入到坚决不闯红灯的行列之中来。
“规则只有人人都遵守,才能变成规矩。
”我相信,只要每个人心中都有“不闯红灯”的规矩,因闯红灯而引起的交通安全事故就会彻底杜绝!评语:该调查报告有现象,有分析,基本反映了当前的情况,依据事实论证准确,层次分明,且逻辑性较强。
行人闯红灯

《行人闯红灯》的实践调查报告一.调查问卷1.一般情况下,你闯红灯吗?()A.闯B.不闯C.其他2.您闯红灯的原因是:()A.赶时间B.大家都在闯C.不愿等待3.您能忍住不闯红灯吗?()A.能B.不能C.视情况而定4.你经常看见其他人闯红灯吗?()A.经常B.偶尔C.没有5.看见他人闯红灯你是否会制止?()A.会B.不会C.看心情6.您对闯红灯现象怎么看待?()A.只要对面没有车,闯闯无所谓B.十分危险,需要制止7.在什么情况下你才不会闯红灯?()A.交警在场B.有监控摄像头8.在车辆急速行驶时,你也会闯红灯吗?()A.会B.不会C.其他9.你认为怎样才能减少闯红灯现象?()A. 加大罚款力度B. 缩短红灯时间C.增加交警人数10.你在闯红灯时考虑到家人的感受了吗?()A.有B.没有C.没必要二.行人闯红灯违章问题的调查分析(一)做此调查报告的原因:行人闯红灯,是行人交通违法中最普遍、最明显、也是数量最多的一种交通违法行为。
这种违法行为不仅对交通违法者本人的人身存在极大的危险,而且有碍保持道路畅通,更是造成交通事故发生的极大诱因。
为帮助这一问题的解决,结合自身实际工作中对这一问题作了调查分析。
(二)分析行人闯红灯的原因:1.交通法规意识和公共交通观念差。
2.这种原因产生的闯红灯者,总是认为这是小事,交通违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违法,认为交通违法只是个人交通行为的一个习惯问题,只要不被交警看到就不要紧。
还有的认为工作忙,赶时间,闯闯红灯有情可原,并不是其他违法行为将要受严重处罚。
3.是守法环境淡漠。
同学们设计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如果在国外,您还会闯红灯吗?”结果有9成市民表示不会。
为什么?因为很多人知道,不少国家的交通文明程度是比较高的,闯红灯等行为,不仅会受处罚,还会遭受舆论的谴责。
同学们认为,这是一种“从众心理”,不少人看到身边的人在闯红灯时,也会不自觉地追随而去,进而恶化成红灯如同摆设的交通窘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行人闯红灯的调查研究报告课题背景:在国内,闯红灯的现象屡禁不止,甚至成了外国人对于中国人常用的负面评价之一。
对于治理的方法,大家众说纷纭,目前似乎也没有什么很有效的措施。
我们希望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能对于目前行人闯红灯的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对于如何治理这个现象给出一些建议。
实施计划:1.分发问卷(100份),调查大学生闯红灯的情况以及对相关问题的看法。
2.在早中晚三个时段分别到邯郸路国权路口和淞沪路政通路口实地调查行人闯红灯的情况,记录数据。
3.将问卷调查与实际调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
4.撰写报告调查分析:要治理行人闯红灯的问题,首先要探究行人这么做的原因以及这他们对于这种行为的看法。
找到了“病根”,才能避免“治标不治本”。
基于这样的原因,我们首先在校园内进行了问卷调查。
共收回有效问卷88份,其中男生50人,女生38人,大二同学占了绝大多数。
1.作为行人,您曾经闯过红灯吗?从不闯红灯12偶尔闯红灯73经常闯红灯 3可以看到,大多数同学都闯过红灯,结合后面相关问题来看,此题反映出的情况较为真实。
当然,由于“偶尔”和“经常”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不同人之间的标准不同,所以会有一些偏差。
2 .是否接受过交通安全教育从没11曾经有过69经常8大多数同学接受过交通安全教育,结合上一题,也就是说,现在的交通安全教育先当失败。
由于事先考虑不周,没有对接受教育的渠道进行调查,事实上,家长是否以身作则是交通安全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3 .如果您有过闯红灯行为,通常是在什么情况下?(多选)别人都闯了,自己不闯觉得傻10当时路口没有车,认为自己比较安全34机动车不敢跟行人抢道,一般不会出事下意识行为,没多想10自己有急事39路口没车和有急事是闯红灯的两大主要原因,可见大多数人有并非没有安全意识,但可能觉得没有严格遵守交规的必要。
同时,我们设想的“跟风”行为也确实存在。
4 .别人都闯红灯,有一个人要等绿灯亮再通过,您对此咋看?自己不会那么傻等 5令人尊敬,但自己该闯还闯22令人尊敬,自己也会跟着做60此题依然说明大家有交通安全意识,但是并不强烈。
如果有人带头不闯红灯,大多数人会乐于一样做。
这也从反面证明了“别人都闯了,自己不闯觉得傻”是部分人闯红灯的原因之一。
5 .您对行人闯红灯现象怎么看?属于违法行为,那样很危险,不珍惜自己的生命43不值得大惊小怪,又没有妨碍谁,对社会对他人没什么影响11每个人都应对自己负责,出了事儿认倒霉336 .您想过闯红灯对社会的危害、对自己带来的安全隐患吗?没有想那么多,每次闯红灯都是随意而为7曾经想过,但是照样闯红灯,因为还没有碰到过危险情况14当然想过,所以每次闯红灯过马路都会很小心瞅缝隙穿64这两题表明,大家对闯红灯的危害性认识不够,没有考虑到对他人的影响,而且普遍认为只要“闯”法得当,并没有什么危害。
7 .对行人乱穿马路的交通违法行为依法进行处罚,您认为怎样?很有必要,早就应该这样做54没有必要,遵守交规要靠自觉性,根本管不过来31没有必要,乱穿马路不是啥大事 38 .您觉得哪种方法惩罚闯红灯行为有效且合理?(多选)当场给予警告34当场依法罚款32告知本人所在单位 1进行公开曝光20都不好 39 .您认为怎样规范行人过马路?(多选)依法加大罚款力度14在路口派交巡警或协管员督促39通过教育让人意识到乱穿马路的危险20学校应加强对孩子交通意识的教育27都不好 2由以上三题可以看出,对于如何治理行人闯红灯的问题,大家意见分歧较大。
现阶段,大多数人还是倾向于需要有人在路口进行管理,并且对闯红灯者加以处罚。
下面是实地调查结果。
这组数据是邯郸路国权路口,观测了南北向行人闯红灯的情况得出的,且这里的绿灯是1分15秒,红灯约为1分10秒,没有交通协管员,红绿灯设施完好,路况良好。
日期2009.11.20 星期五晚上17:00~17:32性别序号男性闯红灯人数女性闯红灯人数总人数(第一次未计)1 4 32 3 23 2 24 1 15 1 16 0 07 2 08 0 09 1 110 1 0总计15 10下面是五角场附近的红绿灯(淞沪路与政通路的交叉路口),观测了东西向的行人乱闯红灯的情况,这里的绿灯时长50秒,红灯时长1分30秒,有交通协管员,红绿灯设施完好,路况良好。
日期 2009.11.25 星期三 中午 12:12~12:33性别 序号 男性 闯红灯人数 女性 闯红灯人数 总人数 1 1 1 15 2 0 0 103 0 0 74 0 2 205 12 1 206 0 1 107 0 1 58 0 2 49 1 1 10 10 3 5 20 总计 17 14 121 百分比 14% 12% 日期 2009.11.26 星期四 早上 7:45~8:06性别 序号 男性 闯红灯人数) 女性 闯红灯人数 总人数 1 0 0 13 2 0 1 123 1 0 184 2 1 205 0 0 146 0 0 137 4 0 108 1 1 89 0 0 5 10 1 1 9 总计 9 4 122 百分比 7% 3% 日期2009.12.6 星期天 晚上 20:15~20:45性别 序号 男性 闯红灯人数 女性 闯红灯人数 总人数 1 5 0 40 2 1 0 7 3 7 4 21 4 4 3 40 5 10 10 40 6 3 2 20 7 1 2 20 8 2 1 15 9 631510 4 0 20 总计 43 25 238 百分比 18% 11% 日期 2009.12.8 星期二 中午 11:44~12:10 性别 序号 男性 闯红灯人数 女性 闯红灯人数 总人数 1 10 5 20 2 0 1 10 3 2 0 13 4 1 0 11 5 3 3 15 6 5 4 18 7 7 3 12 8 4 3 11 9 3 0 16 10 3 3 15 总计3822 141 百分比 27%17%日期 2009.12.12 星期六 早上 7:42~8:04性别 序号 男性 闯红灯人数 女性闯红灯人数 总人数 1 0 1 5 2 0 0 5 3 0 1 7 4 0 0 7 5 1 3 8 627人员构成:由于小组人数有限,无法对各年龄段人群所占比例进行统计。
在性别上,由于没有统计男女占总人数的比例,只能笼统地说,男性闯红灯的现象更多一点。
而男性各年龄段的都有,女性相对而言,集中在中年妇女。
而在复旦这里,尽管过马路的大部分是学生,但闯红灯的人里学生较少。
地段比较:首先,从五角场严重的闯红灯现象来看,交通协管员的作用还是有限的。
而且在交通比较繁忙的时候,协管员可能顾不过来,更多还是要靠人的自觉。
同时,五角场人流量比较大,“跟风”闯红灯的现象也更严重,可以推测是人越多,越容易出现“跟风”,越难“独善其身”。
时段比较:总体上来说,中午闯红灯的现象最为严重,可能是中午人们比较赶时间。
但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早上上课比较赶时间,不过中午也出现一例12名男性闯红灯的异常情况,造成了很大影响。
所以,具体原因还需深入研究。
研究结果: 原因剖析若把“闯红灯”视作一个风险型决策问题。
那么主导行人做决定的就是他会获得的利益、可能遭受的损失以及各自会发生的概率。
通过调查可以看到,大多数人认为只要自己小心,闯红灯并没有那么危险,也就是并不会遭受损失。
至于收益,可能并非完全是节约时间,只是觉得等了就“吃亏”,而通过闯红灯则避免了这种损失。
而行人在做决策时,基本只关注了自己的利益,没有考虑到对他人、对驾驶员造成的影响。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闯红灯现象的根源还是交通安全意识淡漠、缺乏社会公德心。
“跟风”闯红灯的现象恰恰可以说明这一点,如果不闯红灯是社会主流,那么就应该是闯红灯的人受大众影响,“跟风”守法才对。
治理建议1. 教育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交通安全的教育极其失败。
虽然是法规,但我们倾向于把它看成是道德教育。
究其失败的原因,我们的道德教育就只能是一些冠冕堂皇的说法,或是苍白无力的教条,没有触及人们内心的道德需要,没有也不可能真正树立起公德意识。
而当个体周围环境中的种种制约因素暂时缺失的时候,很多人自然从行动上也不把公德当回事了。
认为公共事务不是我的事情,既然不是我的事情,那么只要不被惩罚,就可以不理睬它。
相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阅历对人的指导作用远比书上的道理更有影响,更发人深省。
有个司机是这样说的:“说实话, 我以前过马路的时候也老闯红灯, 不过自从开车以后我再也不闯了开车的时候最怕刚挂上档要过绿灯时候, 突然从边上跑过来行人, 有好几次幸亏我刹车殊得及时, 要不然就真撞上了, 想起来就后怕现在开车的人越来越多, 大家在开车的时候不希望遇到闯红灯的行人, 为什么自己过马路的时候就闯呢”。
对于社会公德的问题我们应当多换位思考, 予人方便就是予己方便, 更何况, 从自身安全的角度考虑也不能闯红灯。
那我们应当怎么做呢?首先我们应当改变这种教条式的教育方式,公德是主人翁的道7 2 1 3 8 0 0 5 9 1 0 6 10134总计7 9 57 百分比 12% 16%德,主人翁的精神的树立是公德心树立的前提,德育只有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及需要,尊重人性,才能深入学生的心灵,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唤起他们的需要和兴趣,从而达到引导教育的目的。
因而道德教化必须把“人”作为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动力和最终目的,尊重人格尊严。
也就是说,只有构建“以人为本”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公德育问题。
虽然道德教育应该算是一种“他律”,但是我们要把这种“他律”引发出公民的“自律”。
2.惩罚毫无疑问,仅靠道德制约是远远不够的。
至少现阶段,一定需要惩罚措施,这某种程上是在巩固教育的效果。
如果没有相应的惩罚措施,人们学的是一套,做的却会是另一套。
我们通常觉得在发达国家乱闯红灯的人很少,很多人把原因归结于那些国家公民的整体素质高。
其实这种认识并不全面,综观世界各国,不少国家都是采用严厉的措施来处罚闯红灯者。
在新加坡,行人第一次闯红灯,罚款200新元(约相当于人民币1000元);第二次、第三次再闯,最重可以判半年到一年的监禁。
美国各州对乱穿马路者罚款2到50美元不等,虽然数额相对不大,但处罚记录将会记入个人信用记录中,终身不能抹去。
在德国没有人贸然闯红灯,因为闯红灯者将会面临很严重的后果。
这意味着以后,别人可以分期付款、延期支付,而闯红灯者却必须立即支付。
别人可以向银行拿到比较长时间的贷款,而闯红灯者却不可以。
并且银行给闯红灯者的贷款利率要远比其他人高。
德国人是这么认为的,因为闯红灯的人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是危险的人,生命随时不保。
或许有的人认为这样的处罚太小题大做了,但从城市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对乱穿马路闯红灯者的严管重罚是对生命权的保护和尊重,而不是故意为难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