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决定基础和变动
第二章 汇率决定理论

汇率决定的基础 国际收支说 购买力平价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 资产选择说
一、汇率决定的基础
货币制度:
• 金本位 • 金汇兑本位 • 纸币本位
不同货币制度下的汇率决定
• 金本位下的汇率决定 • 金汇兑本位下的汇率决定 • 纸币本位下的汇率决定,详细介绍
二、汇率决定理论一:国际收支说
同样,把购买力平价说作为确定两国汇 率的依据。也要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 它要求两国的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大体 相同,价格体系相当接近,否则两国货 币购买力就失去了可比性。它还要求两 国对贸易和资本流动基本上不加管制, 商品和资本的流通比较自由,否则两国 货币购买力对平价的偏离很难自行消除。
四、汇率决定理论三: 利率平价
0
外币数量
图
利率平价说的图示
结论
利率上升,本币汇率有升值的压力。 利率下降,本币汇率有贬值的压力。
由于央行对资本项目下的外汇实行管制, 短期套利资本并不具有充分的流动性;风 险厌恶型的套利者只有在获得一定的超额 收益―风险报酬的情况下,才愿意流入, 持有人民币资产。 最近我国热钱的流入,网页
汇率短期决定理论的核心是利率平价理论,注 重资本流动对汇率影响。在资本具有充分国际 流动性的条件下,投资者的套利行为使得国际 金融市场上以不同货币计价的相似资产的收益 率趋于一致,也就是说,套利资本的跨国流动 保证了一价定律适用于国际金融市场。
外 币 价 格
利率 提高 前
S •
S’
利率 提高 后
• D
所谓资产选择是指投资者调整其有价证券 和货币资产,从而选择一套收益和风险对 比关系的最佳方案。资产市场说认为各国 货币的比价决定于各种外币资产的增减, 各种外币资产的增减是由于投资者调整其 外币资产的比例关系造成的,这种调整往 往引起资金在国际间的大量流动,对汇率 发生很大影响。
金融基础知识:汇率的决定因素和制度模式

⼀、决定汇率的主要因素和作⽤机制 1.购买⼒平价,⼜分为绝对购买⼒平价和相对购买⼒平价。
绝对购买⼒平价,指汇率取决于以不同货币衡量的可贸易商品的价格之⽐,即不同货币对可贸易商品的购买⼒之⽐。
这⼀理论的基础是“⼀价定律”,即假定世界市场是统⼀的,那么在不同国家每⼀种商品的价格应该趋同。
绝对购买⼒的假设条件过于严格,即使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很快,但统⼀的全球市场仍远未建⽴。
相对购买⼒平价指出,由于各国间存在交易成本,同时各国的贸易商品和不可贸易商品的权重存在差异,因此各国的物价⽔平以同⼀种货币计算时并不完全相等。
这种理论认为,决定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是国家间通货膨胀率的差异,如果本国的通货膨胀率⾼于外国,则本币会贬值。
然⽽,由于物价指数的选择不同,商品分类的主观性和差异性都会导致不同的购买⼒平价,甚⾄是对购买⼒平价的扭曲。
这种理论在检验的过程中主观性太强,在理论上假设过于严格,因此只能是作为决定中长期均衡汇率的参考。
国际上,有的学者根据购买⼒平价认为⼈民币需要升值36%甚⾄50%以上,这难以令⼈信服。
2.国际收⽀理论认为,在外汇市场上,国际收⽀顺差表现为外汇的供给⼤于外汇的需求,则外币贬值,本币升值;国际收⽀逆差变现为外汇的供给⼩于外汇需求,则外币升值,本币贬值。
但国际收⽀状况是否会影响汇率,要看国际收⽀的顺差(逆差)的性质。
短期、临时和⼩规模的国际收⽀差额,可以轻易地被国际资⾦的流动、相对利率和通货膨胀率、政府在外汇市场的⼲预和其他因素所抵消。
长期巨额的国际收⽀顺差(或逆差),会导致本币对外币汇率的⼤幅变动。
例如,当前美元贬值,就是美国贸易逆差不断积累,并达到了不可持续状态的结果。
3.利率平价认为,汇率的远期升贴⽔率等于两国货币的利率之差;利率⾼的货币远期会贴⽔,利率低的货币远期会升⽔。
这是因为,当两个国家的利率存在差异,市场上的投资者会通过套利⾏为获取收益,汇率的变动也会反映在⽽套利⾏为之中。
利率平价,具有很⾼的实践价值,被⼴泛运⽤于外汇交易中。
第三章 汇率的变动及其决定

第二节 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
一、汇率变动的特殊性 汇率是一种特殊的价格, 汇率是一种特殊的价格,是一国开放的宏 观经济中非常重要的经济变量。 观经济中非常重要的经济变量。它在受各 因素影响的同时, 因素影响的同时,其变动也对各有关经济 变量产生不同程度、 变量产生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作用或影 使这些变量发生相应变动, 响,使这些变量发生相应变动,进而影响 整个国民经济活动。 整个国民经济活动。 一国货币的升值与贬值, 一国货币的升值与贬值,具有相反的影响 作用。 作用。
第一节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注意:理论有时候又能充分地说明现实。 注意:理论有时候又能充分地说明现实。 西德三国在1979年至 年至1988年间汇 美、日、西德三国在 年至 年间汇 率的变化与其实际利率水平的变化有密切 关系。 关系。1979年起美国的名义利率大幅度上 年起美国的名义利率大幅度上 年后期, 升,至1980年后期,其实际利率已超过了 年后期 西德, 年超过日本。 西德,1981年超过日本。美国的实际利率 年超过日本 大大高于其他国家, 大大高于其他国家,导致资本大量流入美 促使美元汇率上升。 国,促使美元汇率上升。这从另一个角度 解释了为什么美国在通货膨胀率较高的时 仍然有升值的美元。 候,仍然有升值的美元。
第一节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相对利率: 相对利率:利率作为使用资金的代价或放 弃使用资金的收益,也会影响汇率。 弃使用资金的收益,也会影响汇率。随着 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融合, 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融合,利率更是成为 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因素, 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因素,并通过在 外汇市场上影响本、外币的供求影响汇率。 外汇市场上影响本、外币的供求影响汇率。 一国的利率水平相对较高, 一国的利率水平相对较高,会吸引资本流 反之则反是。 入,反之则反是。
国际金融第三章 外汇汇率与汇率制度 课件

多项选择 实行出口导向的发展中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会采取 ()外汇政策。 A. 本币高估 B. 本币低估 C. 法定贬值 D. 法定升值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外汇与汇率
第二节 汇率决定的基础与变动
第三节 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第四节 汇率制度与汇率政策
第五节 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
汇率制度与汇率政策
1. 汇率制度
•
如果,英镑的汇价低于黄金输入点,则具有英镑外
汇收入的商人,就不在外汇市场出卖英镑,可以直 接将1英镑所包含的黄金运回国内。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 宏观经济形势:
• (美国对汇率有重大影响的主要经济指标:全国采购经理指 数;耐用品订单;国内生产总值;设备使用率;失业率;先 导指数)
•
宏观调控政策与利率差异
元领取港币或赎回美元。
联系汇率制度(优点)
• 自我维护机制
• 商业银行与发钞行的套利活动 – 若外汇市场港元贬值,1美元=7.9港元
– 若外汇市场港元升值,1美元=7.7港元
联系汇率制度(缺点)
•削弱了联系汇率制国家或地区执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维持港元与美元汇价稳定的一个基本条件是:港元利率应尽可能与美元利率保 持一稳定水平,这就要求港元利率必须随着美元利率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 中国香港地区货币政策的制定必须以美国货币政策为依据,中国香港地区独立地 运用利率政策调节经济的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
第四节 汇率制度与汇率政策
第五节 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
什么是外汇 (FOREIGN EXCHANGE)
外汇与外币
• 外币
• • • 可兑换货币(完全自由兑换货币) 限制性兑换货币(有限度的自由兑换货币) 不可兑换货币(完全不能自由兑换货币)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决定汇率的基础是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决定汇率的基础是什么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是指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决定汇率的基础是该国货币与美元的含金量比。
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的是人为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即通过双挂钩原则确定各成员国货币的平价关系,同时IMF规定各成员国货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不能超过平价的±1%。
此外,按照IMF的规定,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根本性失衡时可以调整其货币与美元的平价关系,在平价10%以内的汇率变动可以自行决定,超过这一数值则需要IMF的批准,因此,这种汇率制度又是可调整的。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确立了该体系,因为此次会议是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所以称之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关贸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因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以
及制度本身不可解脱的矛盾性,该体系于1971年8月15日被尼克松政府宣告结束。
汇率决定的基础

第一节汇率决定的基础汇率作为两种货币之间的交换比率,其本质是两国货币各自所代表或所具有的价值的比率,因此各国货币所具有或所代表的价值是汇率决定的基础,但由于在不同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基础、货币的种类和形态各异,因而决定汇率的基础——各国货币价值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很不一样。
下面就按照不同的货币制度,分别研究汇率的决定基础。
一、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金本位制度(Gold Standard System)从1816年英国政府颁布条例,发行金币开始,一直到二战爆发前夕,具体又可分为两个阶段:(一).典型金本位制阶段——金币本位制阶段在金币本位制(Gold Coin Standard System)下,流通中的货币是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黄金铸造而成的金币,各国货币的单位价值就是铸造该金币所耗用的黄金的实际重量,我们把各国货币的单位含金量称为该国货币的铸币平价(Mint Par)。
当时,两国货币汇率的确定,就是由两国货币的铸币平价来决定,即汇率决定的基础是铸币平价,用公式表示:A国货币与B国货币之间汇率=A货币的铸币平价/B货币的铸币平价例如,1925—1931年,1个英镑金币的重量为123.27447格令,成色11/12,即含113.0016格令纯金;1个美元金币的重量为25.8格令,成色9/10,即含23.22格令金,于是英镑与美元之间的汇率是113.0016/23.22=4.8666,即1英镑等于4.8666美元。
由铸币平价所确定的汇率,通常称为法定平价,法定平价不会轻易变动,它并不是市场买卖外汇的实际价格,而是市场买卖外汇实际价格变动的中心。
(二).蜕化的金本位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通货膨胀严重,银行券的自由兑换和黄金的自由流动遭到破坏,于是传统的金本位制陷于崩溃。
各国分别实行两种蜕化的金本位制,即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在这两种货币制度下,国家用法律规定货币的含金量,货币的发行以黄金或外汇作为准备金,并允许在一定限额以上与黄金、外汇兑换,各国货币的单位价值由法律所规定的含金量来决定。
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崩溃标志
第三次美元危机。
第一,美元停止兑换黄金。 1971年7月第三次美元危机爆 发,市场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尼克松政府于8月15日宣 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 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
1971年12月以《史密森协定》为标志,美元对黄金贬值 ,美联储拒绝向国外中央银行出售黄金。至此,美元与黄 金挂钩的体制名存实亡。
n相对购买力平价。相对购买力平价认为, 两国货币在一段时
期内的汇率的变化归因于两国货币购买力的变化,汇率的变化要与同 一时期内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动成正比。
n购买力平价理论要求一价定律成立,忽略了国际资本和 非贸易品的影响。
例,假如某段时期,日本商品价格从100日元上升 到150日元,同期美国商品价格从1美元上升到1.25美元, 那么,相对购买力平价为:
(3)流动资产选择
投资者对不同金融资产的选择会引起资金的国际 间流动,从而引起汇率的变化。
汇率实际上是以两国货币计值的各自的资产的相 对价格。一切影响资产收益率的因素都会通过影 响证券市场上资产的组合而决定汇率水平及其变 动。
2.汇率制度安排
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水平 的确定、汇率变动方式等问题所作的一系 列安排或规定。
该制度要求汇率相对于一个在统计上识别的趋势必须保持 在一个2%的狭窄范围内(除了特定数量的异常值( outliers))至少6个月,并且该汇率制度不能被认为是浮 动制度(floating) 。
➢ 通常,要求最小的变化率大于一个稳定化安排(类似盯住 (peg-like))所允许的变化率。
➢ 然而,如果年度变化率至少为1%,只要汇率是以一个充 分单调和持续的方式升值或贬值,该制度就将被认为是类 似爬行(crawl-like)。
国际经济学第十五章 汇率决定

16
图 15-2
17
第四节 汇率决定的资产组合分析方法
• W·Branson最早于1975年提出该理论,后来Kolly、Allen、 Kenen、 Dornbush 、费雪等人也对该理论有进一步的研究。
• 资产组合模型放松了货币模型对资产替代性的假设,认为 国内外资产之间不完全替代。
• 资产组合达到了稳定状态,国内外资产市场供求也达到了 均衡,汇率也相应地被决定 。
14
弹性价格货币模型的主要批评
• (1)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在20世纪70年代西 方实行浮动汇率制以来一般是失效的,使得弹性价 格货币模型建立在非常脆弱的基础之上。
• (2)货币需求函数。研究显示,主要西方国家的货 币需求极不稳定,以收入和利率为基础的需求函数 不能全面反映实际的货币需求变化。
• 粘性价格货币模型与资产组合平衡法都对以上的假 定进行了修正。
理论模型
两国的货币需求函数假设如下所示:
两国货币市场均衡时,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
Ms Md
M
* s
M
* d
根据购买力平价公式,可得到汇率水平一个新的表达形式:
e
P P*
M M
s * s
k k*
Y* Y
两国货币供应及实际收入的增长速度快慢的差异,将导致汇率 变动。货币主义认为,长期内一国经济将达到充分就业状态, 因此,实际收入水平将固定不变,这样一来,从长期看,货币 相对供给水平或变化将决定汇率水平或波动。
4
(2)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根据“一价法则”,即在自由贸易和 不考虑运输成本等交易费用的情况下, 同一种商品在各国以同种货币表示的价 格应该是相等的,这意味着:
PCHN ERMB/ $ PUS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汇率决定的基础
汇率产生以来,它的价值基础经历了不同 的发展阶段
(一)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决定
自 1816 ~ 1936 年的 120 年时间里,世界 各国普遍实行了金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 广义的金本位制包括 金块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
狭义的金本位制指金币本位制,也称金铸 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
2.金块、金汇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法定平价是两国货币所代表金量的比。 法定平价是金块、金汇兑本位制度下汇 率决定的基础。 两种本位制的特点决定了各国银行券均 有过量发行的可能,不能稳定地代表一定 的黄金量,因此,两种本位制下汇率均失 去了稳定的基础。
在1929-1933年发生的经济危机中, 这种不完全的金本位制度也土崩瓦解,金 本位制度彻底崩溃。 1936年国际金本位制宣告彻底破产。
(二)纸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1936年至今,均为纸币本位时期。 根据纸币流通是否代表黄金量,可分为两 个阶段:
(二)纸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1.货币黄金化时期
(1)1936年-1945年 国际金融发展史上的混乱时期,各国普遍实 行严格的贸易保护和货币保护。 黄金对货币价值的形成仍有决定性的作用。 黄金平价是这一时期汇率决定的价值基础。
减少,本币贬值。
3、通货膨胀表明该国货币内在 价值减少,人们预期该国货币将趋于 疲软,出于保值目的将抛售该国货币, 从而造成该国货币的现实贬值。 通货膨胀率对汇率的影响具有间 接性、时滞性和相对性。
• (四)相对利率水平 •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两国间利率的差异,将会引起短期 资本的流动 • 一国利率水平相对于他国提高 资本内流 ,外流 本币 • 一国利率水平相对于他国降低 资本外流 ,内流 • 本币 • 提高利率会紧缩银根,抑制需求,导致进口减少,有助 于贸易逆差减少或顺差增加,有助于本币升值。 • 利率与本币汇率变动具有同向性
(七)货币政策
• 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即紧缩银根,造成 总需求、投资和就业率的下降,有利于出口,不 利于进口,同时有利于吸引外资流入,形成经常 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双顺差,本币升值,外汇汇 率下跌。 • 如果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造成总需求上 升,超额货币使物价上升,促使进口增加,出口 减少,同时利率下降,形成资金外流的倾向,形 成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逆差趋势 ,本币贬值 ,外币升值。
美国进口100英镑的商品,美国支付英 镑,如果外汇市场汇率为£1= $ 4.9000, 美国有两种选择: ①美国支付490美元; ②美国利用市场把486.65美元变为黄金 运往英国,熔化后制成100 英镑。 美国对这两种选择的费用进行比较, (490>486.65+3),那么美国会选择第二 种方法即输出黄金。
•
外汇市场买卖时汇率围绕着铸币平价在黄金输 送点内波动。黄金输送点=铸币平价±运费
$4.8965
$4.8665
美国购买黄金运往英国 +0.03 -0.03
$4.8365 用英镑购买黄金运回美国
美国出口价值100英镑的商品,要收取 英镑,如果外汇市场汇率为£1=$4.7000, 美国会对汇率及费用进行比较①直接用英镑 换美元,美国人收入470美元;②将100英镑 变黄金,运回美国,将黄金再换成美元为 486.65美元,减去运费3美元,仍然得到 483.65美元,远比将英镑带回美国收益大。 所以,美国人会选择第二种方法即输入黄金。
(八)财政政策
一国的财政政策对国际收支有很大影响 。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如财政支出增加 、降低税率将增加社会总需求,致使国际 收支逆差和通货膨胀加剧,结果本币购买 力下降,外汇需求增加,外汇升值,本币 贬值。 当然,如果财政支出扩大时,在货币 政策方面辅之以严格控制货币量,提高利 率的措施,反而会吸引外资流入,使本币 升值,外汇汇率下跌。
•
影响汇率的因素错综复杂,在不同时 期,各种因素对汇率变动的影响作用有轻 重缓急之分,它们的影响有时互相抵消, 有时相互促进。因此,只有对各项因素进 行综合全面的考察,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 析,才能对汇率变动的分析作出较为正确 的结论。
(九)重大国际事件
重大的国际事件是指国际上发生的重大的
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自然灾害等方面的
事件。 当重大的国际事件发生后对一国有利时, 则该国的货币即会升值;当重大的国际事件发 生后对一国不利时,则该国的货币会贬值。
(十)心理预期
• 所谓预期(Expectation),是指参与经 济活动的人,对与其经济决策有关的经济变量 在未来某个时期的数值所作出的估计和预测。 • 在外汇市场上,人们买进还是卖出某种货 币,同交易者对今后情况的看法有很大关系。 • 预期因素是短期内影响汇率变动的最主要 因素。常给外汇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成为各 国货币汇率频繁起伏的重要根源。
70年代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黄金不 再作为货币价值的基础,纸币流通非黄金化。
纸币流通中所代表的真实价值表现为纸币具 有的购买力。 两国纸币购买力水平构成汇率决定的价值基 础。 例如一辆汽车在英国卖10000 £ ,同样的一辆 汽车在美国卖15000 $,则£ 1= $1.5
纸币购买力的概念
黄金输送点对汇率的制约
• 在两国间输送黄金进行结算,通常需要支付 包装费、运输费、保险费、检验费以及利息等费 用。 •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英国和美国之间运送 黄金的各项费用以及利息,约为所运送黄金价值 的5‰~7‰,如果按6‰计算,在英美两国运送1 英镑黄金的费用约为0.03美元。 • 4.8665±0.03就是英镑与美元两种货币的黄 金输送点,外汇市场上英镑对美元的汇率就会在 此范围内波动,即不会超过4.8965的上限,也不 会低于4.8365的下限。
2.金块、金汇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交战国家 的金本位制度纷纷瓦解。 战后,各国除美国外均实行了金块 本位制度和金汇兑本位制度,金币不再 自由流通,从而使金本位制度失去了稳 定的基础。
金块本位制的特点:
① 国内不流通金币,只流通银行券。
金块的绝大部分被政府所掌握的,自由输 出输入受到了影响。 ② 银行券的价值与一定量的黄金保持 等值关系。 ③ 银行券不能自由兑换金币,但因国
强调: 两国纸币购买力比较,必须是同种商品具有
相同价值量,同时参与国际市场交换,具有国 际价值。
二、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一)经济实力
决定汇率长期发展趋势的根本性因素。稳定、
适度的经济增长率、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均衡的国 际收支、充足的外汇储备即合理的经济结构、对外 贸易结构,都标志着一国经济实力较强。 (二)国际收支状况 顺 逆 差 差 外汇供给 > 外汇需求 外汇供给 <外汇需求 本币汇率 本币汇率
(2)1945年-1973年
•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规定纸币含金量阶段汇 率决定基础:黄金平价 • 黄金平价:各国规定的纸币的法定含金量 之比 • 例如: 当时1£的金平价为3.58134g黄金, 1 $的金平价为0.888671g黄金, 黄金平价 为3.58134/0.888671=4.03
• 即£1= $4.03
• 汇率波动界限:±1%范围内(1971年12月 后,将这一范围又扩大到平价的±2.25 %)。 • 则£ / $汇率波动的范围是3.9897——
4.0703 • 如果汇率波动超过此范围,政府就有 义务对其进行干预
(二)纸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2.货币非黄金化时期(不规定纸币含金量阶段) 汇率决定基础:购买力平价
金本位制度的特点
• ①在金本位制度下,用一定重量和成色的 黄金铸造的金币为法定通货; • ②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溶化; • ③金币与流通中的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 • ④作为一种世界货币,金币在国际结算中 可以跨国境自由输出入; • ⑤各国货币发行额受各国黄金准备数量的 限制,由中央银行控制。
1.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六)中央银行干预
• 各国货币当局或为保持汇率稳定,或有意 识地操纵汇率的变动以服务于某种经济政策目 的,都会对外汇市场进行直接干预。 中央银行通过在外汇市场大量买卖某种货 币,可以直接影响外汇市场上这种货币的供求 关系,对该货币汇率的短期走势有明显的影响。 当央行买入某种货币时,将使该货币在短期内 需求增加,从而升值;而当央行卖出某种货币 时,将使该货币在短期内供应增加,从而贬值。
(三)通货膨胀率的差异
一国通货膨胀率高于他国
同时对外贬值 本币
本币 该国货币对内贬值的
一国通货膨胀率低于他国
主要是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实现的。
1、通货膨胀使物价上涨,导致出口减
少,进口增加,外汇供不应求,本币贬值
2、通货膨胀使得本币的求增加)和国际市场上对本币需求
(2)1945年-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
战后世界各国普遍实行了不兑换纸币制度。
黄金对货币价值的形成仍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各国以法令的形式规定纸币代表的黄金量。 确定黄金和美元并列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资产 的储备制度。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 货币与美元挂钩。 黄金平价是这一时期汇率决定的价值基础。
•
利率的变化会引起远期汇率的变化。因 为当大量的国际游资因为高利率的吸引而 进入一国的,游资的持有者为防止将来到 期时该种货币汇率下降的外汇风险,会在 购买即期外汇的同时,进行一笔反方向的 掉期交易,即卖出相同数量的远期外汇, 从而使其远期汇率贴水。利率与远期汇率 的这种关系可在西方“利率平价学说”中 得到证明。
113.0016格令 =4.8665 23.22格令
由此可见,1英镑金币的含金量是1美元金币含金量的4.8665倍, 即1£ =4.8665$,其构成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
由铸币平价所决定的兑换比率,只是两国 货币兑换的基本标准,并不是外汇市场上的 汇率。 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受外汇供求关系的影响, 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其波动界限是黄金 输送点。 黄金输送点,由黄金输出点和黄金输入点 构成。 因为在金币本位制度下,各国间进行国际 结算可选择使用外汇进行结算或使用黄金直 接结算, 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