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汇率决定理论和汇率制度
第十章 第二节 汇率决定理论(国际金融-厦门大学 王艺明)

第二节 汇率决定理论汇率决定理论是用以说明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是如何决定的理论。
现代汇率决定理论萌生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复兴于20世纪70年代。
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汇率决定理论。
一、购买力平价理论1.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概况。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采用一国货币的国内购买力来确定各种货币之间的比价问题的汇率决定理论。
该理论认为,一种货币同另外一种货币的比价即该国货币对另外一国货币的汇率,是由两种货币在本国国内所能支配的商品与劳务的数量来决定的,即货币的对外价值取决于其对内价值,这便是各国货币之间汇率确定的基本原理,各种货币汇率均以此来进行确定。
虽然现实的市场汇率可能与购买力平价水平不完全一致,但实际汇率围绕购买力水平波动,并最终趋向于PPP 水平。
各国经济学家在阐述购买力平价理论时,将之分为两个部分,即绝对购买力平价(Absolute PPP)和相对购买力平价(Relative PPP)。
2.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内容。
绝对购买力平价是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最典型的形式,其基本观点是一个国家的货币与另外一个国家货币之间的比价是由两种货币在各自国内的购买力之比来决定的。
由于货币在国内的购买力体现在商品的价格水平上,是商品价格的倒数,故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水平是由两国国内物价水平之比决定。
用*,t t PL PL 分别表示本国(A 国)商品的价格水平与外国(B 国)商品价格水平,则本国与外国货币的购买力为其商品价格的倒数。
而按照卡塞尔的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该国货币汇率应该等于两国货币的国内购买力之比,故购买力平价可以写成:*t tt PL PL PPP (1)以上公式表示,在某一时期,当A 国价格不变,而B 国价格上涨,则B 国货币的国内购买力下降,表现为一单位A 国货币可以交换到更多的B 国货币,即A 国货币出现升值,B 国货币出现贬值。
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按照两国货币在各自国内的购买力确定的汇率水平应该是一种长期均衡汇率。
第二章 汇率决定理论

汇率决定的基础 国际收支说 购买力平价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 资产选择说
一、汇率决定的基础
货币制度:
• 金本位 • 金汇兑本位 • 纸币本位
不同货币制度下的汇率决定
• 金本位下的汇率决定 • 金汇兑本位下的汇率决定 • 纸币本位下的汇率决定,详细介绍
二、汇率决定理论一:国际收支说
同样,把购买力平价说作为确定两国汇 率的依据。也要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 它要求两国的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大体 相同,价格体系相当接近,否则两国货 币购买力就失去了可比性。它还要求两 国对贸易和资本流动基本上不加管制, 商品和资本的流通比较自由,否则两国 货币购买力对平价的偏离很难自行消除。
四、汇率决定理论三: 利率平价
0
外币数量
图
利率平价说的图示
结论
利率上升,本币汇率有升值的压力。 利率下降,本币汇率有贬值的压力。
由于央行对资本项目下的外汇实行管制, 短期套利资本并不具有充分的流动性;风 险厌恶型的套利者只有在获得一定的超额 收益―风险报酬的情况下,才愿意流入, 持有人民币资产。 最近我国热钱的流入,网页
汇率短期决定理论的核心是利率平价理论,注 重资本流动对汇率影响。在资本具有充分国际 流动性的条件下,投资者的套利行为使得国际 金融市场上以不同货币计价的相似资产的收益 率趋于一致,也就是说,套利资本的跨国流动 保证了一价定律适用于国际金融市场。
外 币 价 格
利率 提高 前
S •
S’
利率 提高 后
• D
所谓资产选择是指投资者调整其有价证券 和货币资产,从而选择一套收益和风险对 比关系的最佳方案。资产市场说认为各国 货币的比价决定于各种外币资产的增减, 各种外币资产的增减是由于投资者调整其 外币资产的比例关系造成的,这种调整往 往引起资金在国际间的大量流动,对汇率 发生很大影响。
第二章 汇率决定理论简介

5.官方与市场汇率并存,85-93 1979年,实行外汇留成。1986 年起开办调剂业务。1988年,先 后设立调剂中心,形成调剂价格。 这一时期,官方汇率经历了几次 较大幅度的贬值。外汇调剂价在贬 值趋势中时高时低,最低 5.5元, 最高突破10元。1993年,1:8.7。
三、利率平价理论
②如果 (1+i)<(1+i*)F/E 表明在外国的投资收益更大,资本将 从国内转移到国外(投资者先在即期市场 将本币转换为外币投资,同时在远期市场 将未来获得的以外币表示的投资本利和转 变为本币)。因此本币的即期汇率将因为 出售而下跌,远期汇率将因为购买而上涨。 外币的汇率变化正好相反。
第一,汇率变动取决于外汇的供求 状况,而外汇供求发生的原因是国家之 间存在的借贷关系。
国际借贷说
第二,国际借贷分为固定借贷和 流动借贷两种形式,只有后者的变 化才对外汇供求产生影响。 第三,汇率变动取决于流动借贷 是否相等。如果流动债权大于流动 债务,则外汇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汇率下跌,即本币升值;反之,本 币贬值。
利率平价理论的不足
(1)假定不存在资本流动障碍。
(2)假定套利资金规模是无限的。 实际上,持有国外资产具有额外风 险且风险递增,机会成本递增。 (3)市场参与者全部都应是抵补 的套汇者。但事实上,市场参与者 中亦包括大量投机者。
第四节 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是我国的本位货币。对人 民币,既没有含金量的规定,也没 有规定它同某一种外国货币的法定 联系。 主要问题: 一、人民币汇率的演变过程 二、人民币汇率的特征
汇率与汇率制度

518.13
101.11 105.17
104.69
120.82 125.67
125.1
114.06 118.64
118.21
7.805 8.1183 8.1003 8.1003
648.42 674.45来自670.52639.72
665.4
658.92
900.9 937.07 932.98 932.98
2008-10-17 683.11 920.56 6.7232 88.062 1184.27
2008-10-16 682.95 920.10 6.8285 88.035 1179.76
2008-10-15 682.72 927.44 6.7170 87.979 1188.68
2008-10-14 682.78 930.94 6.6415 87.957 1192.03
银行给出的外币现钞价通常低于外汇汇价。 因为外币现钞不像其他外汇那样可以生息,而且 必须运送到发行国之后才能发挥其货币的职能。持有 外币现钞有一系列的成本。所以银行一般是按照电汇 买入价扣除现钞的运送费、保险费、邮程利息(机会 成本)来计算现钞价。
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的算术平均数为中间汇率。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汇率即是中间汇率 。
✓ 黑市汇率:不经管理当局或法律允许的外汇交易 所使用的汇率。
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中均不同程度存在。例如 ,透过地下钱庄洗钱等资本外逃活动涉及的非法外汇 交易所使用的汇率。
据对查办案件的分析,中国洗钱犯罪具有很强的 本土特征,以地下钱庄的洗钱活动最为典型。协助不 法分子将资金转移出境,日益成为贪污、逃税、走私 、偷渡等各种活动的洗钱渠道之一。人民银行设有反 洗钱局和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反洗钱法》
国际金融学考研讲义 第二章 外汇与汇率

第二章外汇与汇率第一节外汇与汇率概述第二节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第三节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第四节汇率的决定理论第一节外汇与汇率概述一、外汇(一)外汇的概念外汇(Foreign exchanges)的概念有动态和静态之分。
1.动态的外汇是一种汇兑行为,指把一个国家货币兑换为另一个国家的货币以清偿国际间的债权债务的金融活动。
2.静态的外汇国际间为清偿债权债务关系进行的汇兑活动所凭借的手段或工具,或者说是用于国际汇兑活动的支付手段和支付工具。
(1)广义的外汇(2)狭义的外汇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规定我国的外汇是指下列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①外币现钞,包括纸币、铸币;②外币支付凭证或者支付工具,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银行卡等;③外币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等;④特别提款权(SDR);⑤其他外汇资产。
货币成为外汇应具备三个条件:普遍接受性可偿付性自由兑换性(二)外汇的种类按外汇的来源和用途,可分为贸易外汇和非贸易外汇按外汇是否可以自由兑换,可分为自由外汇和记帐外汇按外汇交割期限的不同,可分为即期外汇和远期外汇二、汇率(一)汇率的概念汇率(Exchange Rate)是指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即一个国家的货币用另一个国家的货币所表示的价格,它反映了一个国家货币的对外价值。
也称汇价、外汇行市、外汇牌价或外汇兑换率。
USD1=CNY¥6.230 0USD1=JPY¥98.00(二)汇率的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Direct Quotation)间接标价法(Indirect Quotation)美元标价法(US Dollar Quotation)1.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1个、100个、10 000个)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即以本国货币来表示外国货币的价格。
也称应付标价法。
USD 1=CNY 6.2752外币是基准货币本币是报价货币在直接标价法下,数值增加,体现外汇汇率上升,数值减少,体现外汇汇率下降。
专题2:汇率决定理论

响
缺陷 :三个假定
• 没有交易成本; • 资金国际间高度流动性; • 套利资金规模无限以维持利率平价
二、非抛补利率平价理论
将远期外币升水率(ρ )换成汇率预期变动 率(πe)。
确定的ef变成不确定的E(esi)
1id E(eessi)(1if )
E(esi) 1id es 1i f
或者,id≈if+πe
• 两种理论的结合:
• 远期汇率是未来即期汇率的无偏预测。 ef=E(es)
三、利率平价说的应用
• 1、即期汇率的决定
es
E(esi)(1if 1id
)
表明,当前的汇率水平与汇率预期、外国利率成 正比,与本国利率成反比。
• 2、远期汇率决定: • 决定于远期外汇的供给和需求。 • 远期外汇交易者行为。
• 均衡的远期汇率由市场上投机者曲线与套利者曲 线共同决定。
现实es>ef*,本币 远期升水,资金外
流,卖出远期外汇
抛补套利
es, ef, E(esi)直标
ef*
均衡远期汇率值
E(esi)
投机者曲 线
远期汇率高 于预期时,卖 空(出售远期 外汇)
交易者与套 利者曲线
图中, E(esi)< ef*,曲线在右象限相交,表明保值者远期外汇买入量 等于投机者远期外汇卖出量.若在左象限相交呢?
专题2: 利率平价说
凯恩斯于1923年在《货币改革 论》中首次系统提出远期差价 决定的利率平价说(Theory of Interest Parity)
• 利率平价理论可分为无抛补利率平价 (Uncovered Interest Rate Parity, UIRP) 和抛补的利率平价(Covered Interest Rate Parity, CIRP)两种。此两者的不同
第九章 汇率决定与汇率制度理论

2。升贴水原理
汇率分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远期汇率是以即期汇率为基础加升 (贴)水(即增、减额),这种升(贴)水率就是交易者的预期 变化率。即: 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升(贴)水率×即期汇率] 或:F=E±P(D) 式中:F远期汇率;E即期汇率;P(D)升(贴)水。
3。利率平价模型
第九章
汇率决定与汇率制度理论
1.外汇 2.汇率 3.汇率决定理论 4.汇率制度选择理论
第一节 外汇
一、外汇的定义 1.动态意义上的外汇 2.静态意义上的外汇 3.外汇的三要素 二、外汇的种类 1.按照外汇的来源和用途划分:贸易外汇和非贸易外汇 2.按照对货币兑换是否限制划分:自由外汇和记账外汇 3.按照外汇交易的交割期限划分:即期外汇和远期外汇
另 代表贸易商品与非贸易商品 的相对价格,即 P ,P P
N
M M* * P ,P * * * L(i, y ) L (i , y )
pr
N
r
则一国的物价方程为:
p aPr (1 a ) Pr Pr
a (1 a )
Continue:
i i * (e e )
(1)
资产组合模型
所有资产组合模型的核心观点是,个人在 可选择的资产通常包括本国货币以及本国 和外国债券之间,在一定时期对固定的财 富进行重新配置。在一国模型中,由于个 人不持有外国货币,所以基本方程是:
W M B EF S .t
国外资产市场的均衡条件是:
1。绝对购买力平价表达式
——绝对购买力平价的理论基础是,一国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 是因为它可以购买外国商品、劳务和技术;反之,外国需要本国 货币是因为它可以购买本国的商品、劳务和技术。因此,以本国 货币交换外国货币,实质上是以本国的购买力去交换外国的购买 力,因而,汇率就是两国货币在各自国家所具有的购买力的对比。 ——由于一国货币的购买力的大小是通过该国物价水平的高低表 现出来的。如果用E表示汇率(每一外国货币单位所代表的本 国货币单位数),P表示本国价格指数,P*表示外国价格指数, 则绝对PPP表达式为: E= P/ P*
汇率的决定理论

3.远期汇率平价(forward rate parity)
远期汇率平价是指在时间0报价的在时间t交割的远期汇率等于 预期的在时间t的即期汇率,即远期汇率是未来即期汇率的无偏预 测。可以写做:
当F0,t>E0,t 时,投资者在外汇市场上以F0,t的汇率卖出远期外币合约,到期 时,投资者能够以E0,t的汇率将本币兑换成外币以交割,则投资者投入一单位本 币获得的预期收益,以本币表示: (F0,t-E0,t)/F0,t>0.投资者继续卖出远期外币合约F0,t会不断减小。
1. 国际收支说的早期形式:国际借贷说
1861年,英国学者葛逊(G L.Goschen)较为完整地阐述了汇率与国 际收支的关系,他的理论被称为国际借贷说(Theory of International Indebtedness)。
第一,汇率作为外汇市场的价格,是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的,而 外汇的供求量取决于国际收支引起的收支的流量。
套补套利交易的一个实例
如果汇率的远期贴水没有完全被利率差异所抵消,就仍然存在通过套利获取利润的可能。
操作 拥有100万人民币 即期卖出人民币 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即期汇价6.3) 远期卖出16.746万美元 美元存款一年的利息为(美元存款利率为5.5%) 交割远期美元 收回人民币(美元一年远期汇价为6.2) 将人民币存在中国的本利之和 套利净获利
非套补套利交易的一个实例
如果汇率的预期贴水没有完全被利率差异所抵消,或者预期远期汇率会升水,就可以通 过非套补套利获取利润。
操作
现金流量
拥有100万人民币
+100万人民币
即期卖出人民币
-100万人民币
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即期汇价6.3)
+15.873万美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对购买力平价
• 相对购买力平价前提假定: • 存在交易成本/贸易壁垒、贸易权重存在差异,因而一价
定律无效。 • E=θP/P* ,取变动率,ΔE=ΔP/ΔP*,相对购买力意味着汇
率的升贬值由两国的通货膨胀率的差异决定。 • 主要观点:从动态角度考察汇率决定与变动,认为汇率变
第二讲汇率决定理论和汇率制度
投机活动与两种利率评价关系
• 预期的未来汇率与相应的远期汇率不一致, 投机者认为有利可图。,若Ef>f,认为远期 汇率对未来的本币价值高估了,购买远期 汇 =f率),交期割满合时同当获汇利率。变投动机到活预动期将水使平得时远(期Ef 汇率完全由预期的未来汇率确定,此时套 补的利率平价与非套补利率平价同时成立, f =Ef, ρ = Eρ = i-i*
第二讲汇率决定理论和汇率制度
套补的利率平价
• 套补的利率平价:ρ =i-i* ,汇率的远期升帖 水等于两国利率之差。汇率的远期升贴水 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如果本国利率 高于外国利率,则远期汇率必然升水,这 意味着本币在远期贬值;反之亦然。汇率 的变动会抵消两国间的利率差异,从而使 金融市场处于平衡状态 。
• 费雪效应: i-i* =п- п*
第二讲汇率决定理论和汇率制度
评价
• 反应了利率与汇率关系 • 实践性比较强
第二讲汇率决定理论和汇率制度
3.国际收支说
• 1861年,戈森提出 。汇率是由外汇市场上的 供求关系决定的,而外汇是由国际收支引起的。 只有进入支付阶段和收入阶段的国际收支,才 会影响外汇的供求 。国际收支帐户: BP=CA+K=0,
第二讲汇率决定理论和汇率制度
影响因素
第二讲汇率决定制度
一价定律
• 不同国家同一种商品同质,商品价格能够灵活调整,交易 成本为零,则同质商品在各地的价格是一致的。P为本国 可贸易商品价格,P*为外国可贸易商品价格,E为汇率 (直接标价): P=E×P*
• 一价定律(Law of One Price)成立的条件(1)完全竞争市 场,商品同质;(2)商品价格具有完全弹性;(3)不存 在建议成本
• 一价定律实现机制:商品套利行为存在、不存在贸易壁垒、 可贸易商品同质
第二讲汇率决定理论和汇率制度
购买力的基本形式
• 绝对购买力:一价定律成立,各种可贸易品权重相同。 • ∑aiP=E∑ aip*,ai为权重:P=EP* E= P/ P*在绝对购
买力评价成立条件下,实际汇率为1,名义汇率调整不会 引起实际汇率的变动(e=EP*/P)。
第二讲汇率决定理论和 汇率制度
2020/12/11
第二讲汇率决定理论和汇率制度
一、汇率决定理论
• (一)传统汇率理论 • 1.购买力平价说(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理论)
• 1922年,瑞典学者卡塞尔提出,货币的 价值在于其购买力,不同货币之间的兑 换率取决于其购买力之比,汇率与各国 的价格水平有直接的联系.
• CA=f(Y,Y*,P,P*,e),e为实际汇率(e=EP*/P) • 资本与金融帐户的收支取决于本国利率、外国
利率及未来汇率水平变化的预期,综合得到 • 国 际 收 支 帐 户 = f(y, y*, p, p*, I, I*, E,
Ef), 其他因素不变, e=g((y, y*, p, p*, I, I*, Ef)
第二讲汇率决定理论和汇率制度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1883-1946)
凯恩斯,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 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 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 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 识界的三大革命。剑桥毕业,从师马歇 尔和庇古,世界银行第一任总裁。曾长 期担任《经济学杂志》主编和英国皇家 经济学会会长,1929年被选为英国科 学院院士,1942年晋封为勋爵,1946 年剑桥大学授予其科学博士学位。
第二讲汇率决定理论和汇率制度
非套补的利率平价
• 非套补的利率平价:Eρ = i-i* ,预期的汇率远 期变动等于两国的利率之差.对汇率预期进行投资。 预期的汇率预期变动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 在非套补利率平价成立时,如果本国利率高于外 国利率,则意味着市场预期本币在远期贬值;在 非套补的利率平成立时,如果本国政府提高利率, 则当市场预期未来的即期汇率并不因之发生变动 时,本币的即期汇率将升值。
动由两国通货膨胀率变动所致;各国货币汇率等于它们之 间以基准篮子货币价格变动衡量;价格和汇率会在各国货 币购买力不变下发生。
第二讲汇率决定理论和汇率制度
评价
• 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说 • 汇率是一种货币现象 • 中长期均衡汇率 • 检验
第二讲汇率决定理论和汇率制度
2.利率平价说
• 20世纪20年代,凯恩斯提出,分为套补 的利率平价(Covered Interest-Rate Parity, CIP)和非套补的利率平价 (Uncovered Interest-Rate Parity, UIP)
第二讲汇率决定理论和汇率制度
卡塞尔的学术成就
• 古斯塔夫·卡塞尔(Gustav Cassel 1866.10.20-1945.1.14)瑞典经济 学家。曾在乌普萨拉(Uppsala)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学习,并于 1904∼1933年在斯德哥尔摩大学任经济学教授。在理论研究中,摒弃 英国和奥地利经济学家的边际效用价值说。1916年卡塞尔在总结前人 学术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两国货币的汇率主要是由两国货币的 购买力决定的,即:购买力平价说(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理论。20世纪20-30年代卡塞尔提出西方经济周期 理论之一的卡塞尔经济周期论。最初用“投资过多”来解释经济周期 的波动。卡塞尔晚年支持国际社会重新采纳自一战以后已遭放弃的金 本位制。金本位制的维系就是采纳了购买力平价理论的精粹,不同货 币之间的汇率按黄金以不同货币标示的价格决定。这种货币制度有利 物价稳定和维持币值,避免恶性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