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四重价值

合集下载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当代价值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当代价值

建 设 马 克 思 主 义 学 习型 政 党 的 提 出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全 面推进 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局 出发 。 提 出的 项重大战略任务 。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 ,是建设 马克 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 ,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 的伟大工程 和顺 利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组织保 证。 中 国 共 产 党 提 出 建 设 马 克 思 主 义 学 习 型 政党 ,是 为 了适 应 世情 、 国 情 、党 情 的 新 变 化 ,而 提 出 的 一 项 重 大 战 略 任 务 。 面对 迅 猛 发 展 和 变 化 的当今世界 ,无论一个国家 、一个 民族还是一个 政党 ,不学习不提 高 自 身的学习能力 ,必然会被淘汰。建设马克思主义学 习型政党 ,是党 始终 走在时代发展和应对全球变化以及加强党 自身建设 的需要 。 二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 习型政党的当代价值 ( 一 )建设学 习型政党是永葆党 的先进性 、使 党始终走 在时代前 列 的必然要求。党的先进性是党存在和发展 的基础 ,是执 政党能够长期 执 政的前提条件。时代 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使 党需要 始终 保持先进 ,需 要 党不断与时俱进 、不断更新观念 ,破除旧观念。党要始 终代表 中国先 进 生产力发展要 求 ,代 表先进文 化的前进方 向,也必须大力 加强学 习型政 党 建设 。正如江泽民同志曾指出的 :“ 必 须清醒地 看到 ,现代 科学技 术 突飞猛 进……全党同志必须边 实践边 学习把坚持学 习作 为紧迫而又长期 的 重要 任 务 。 ” … ( 二 )建设学 习型政党是应对全球化 的客观需 要。经济全 球化趋 势 在 给世 界各国 ,尤其是 发展 中国家带来 了发展经济 的巨大机遇 ,但是 同

试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四个基本要求

试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四个基本要求
党的建设
《 实事求是》 21 年第 6 01 期
试论 建设 马克思主义学 习型政 党的四个基本要求
彭冰冰
( 嘉兴学院 思政部 浙江 嘉兴 3 4 0 ) 1 0 1 摘 要 : 的十七届 四中全会提出 , 党 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 、 具有世界眼光 、 于把握规律 、 善 富有创新 精神 的要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 , 列宁把“ 对具体情况作 具体分析” 看作是 “ 马克思 主义 的精髓 , 马克思 主义 活的灵 魂 。[( 3他在 《 产 主 义 运 动 中 的 “ 派 ” ”1m1 ] ) 共 左
幼稚病》 一书中, 要求各 国共产党人在运用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和无产阶级革命 的普遍规律 时, 必须考
决定》 中明确指 出: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 、 “ 具有世 界眼光 、 善于把握规律、 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 , 把建
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 务抓紧抓好 。正确把握这四个基本要求 , ” 对于我们 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建设 幼稚病》 一书, 的七 党
遍真理和中国革命 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 当地统一起 来, 就是说 , 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 。[ (o ” ]7 ’ 2 r '
邓 小 平继 承 了列 宁和 毛 泽东 的观 点 , 马克 思 把
本 文 系2 1 年嘉兴 学院校 内重点课题 “ 00 马克思意识形 态批判理论 的3代 价值研 究 ” 项 目 - " ( 编号 :0 1X 8 W ) 7 10 2B 阶段性
代 课题 。 “ 在 的世 界 是 开 放 的 世界 ” [ ( 3 和平 现 , ] 51 P
的基本 原理 一定要 和 实 际结 合起 来 , 究 实际情 况 , 研 解 决实 际 问题 。“ 我们 坚信 马克 思主义 , 马克 思主 但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一〕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出的历史过程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抓住21世纪头20年这个重要 战略机遇期,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全面小康里面包括经 济、政治、教育、科技、文化、社会建立等方方面面的 目标,其中有一个目标就是形成全民学习、人类学习的 学习型社会。
2003年11月11日当时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就提 出来,为了建立学习型社会首先要把我们党建立成为学 习型政党。
〔二〕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出的理论渊源
阿基里斯
彼得·圣吉
〔三〕明确几个概念的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出的历史过程
学习化社会是美国学者罗伯特·哈钦斯于1968年首 次提出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开展委员会 编著、被誉为当代教育思想开展中里程碑的著名报 告?学会生存?,特别强调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两 个概念,把学习化社会作为未来社会形态的设想和 追求目标。从此,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理念就 在国际社会迅速传播开来,成为许多国家、地区、 社会团体推进和实施教育改革和开展的指导原那么, 成为社会开展和社会进步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联 合国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专门通过了文件,提出 21世纪我们要把整个人类社会建立成为学习型社会。
〔二〕建立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引领中国 开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1、党只有通过加强学习型政党的建立,才能保 持、增强自己的先进性。
“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 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 等于永远拥有。〞
学习型政党和学习是相联系又不完全是一回事。 学习型政党是一个现代管理理论——学习型组 织理论在我们党的建立问题上的运用。我们借鉴 了学习型组织这个现代管理理论来解决我们党建 立中的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出的理论渊源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四点要求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四点要求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四点要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号召全党贯彻落实。

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才能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

只有全党深入理解并认真贯彻落实好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才能使我党更好地担负起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历史使命。

学习型政党就是善于学习、不断创新的政党。

学习指的是全面学习,不仅意味着获得理论知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包括重视党性修养,进行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全面提升党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法律素质。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的调整时期,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期、发展的关键期和矛盾的凸显期,国际国内情况促使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只有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我们党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不断提高执政能力,从容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才能切实担当起历史的重任,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科学理论武装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我党就没有停止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掌握和运用。

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紧密结合,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阶段,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些思想在中国的发展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用正确的理论去指导实践,应建立在对理论的认真学习和正确领悟基础上。

通过对理论系统的学习,形成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确立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不断前进。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中,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需要我党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以创新的思维方式,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新的观点和认识,形成新的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汪兴福-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汪兴福-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汪兴福-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汪兴福: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一个重大的命题,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那么在当前这么一个情况下,很多同志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理解为就是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的政党,我们认为这种理解不是错误的话也是不全面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就这个课题谈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我们来说一说近十年来学习型政党的研究现状。

第二个问题我们再谈一谈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内涵,就是什么是学习型政党。

第三个,我们在此基础上来看一看中央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它的重要意义在哪里。

第四个方面我们主要研究一下在当前我们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它的着力点,或者说我们需要抓哪些方面的工作。

我们下面来看第一个方面,近十年来学习型政党的研究现状,关于这个问题它有四个结点。

第一个时期从1980年到2001年;第二个时期从2001年到2004年;第三个时期从04年到2009年,或者说2009年就是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为标志,这前一个时期和后一个时期。

在中国谈学习型政党,因为学习型政党作为一个概念,来源于学习型组织,在中国讲学习型组织,我们必须提到一个人,这就是上海交大的杨通义教授,那么杨通义教授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终生教授,他是咱们原来国家主席荣毅仁的姐夫,1979年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在1980年的时候杨先生就到美国参加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校友会50周年的活动,在这个时候他见到了系统动力学理论和学习型组织理论在美国的发展情况,老先生就觉得这么一种理论它特别适合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中国人的思想建设这一块。

所以老先生就参加了这么一个培训班,回国以后他当时的一本书叫《系统原理》翻译成中文,然后在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建立了叫杨通义院,在中国组织传授这一理论。

1989年杨先生到了台湾,把系统动力学理论和学习型组织理论介绍到台湾。

1988年在国家经委召开的大型研讨会上,这次会议结合中国的国庆提出了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六大要素的观点和理论。

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意义和启示【精选资料】

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意义和启示【精选资料】

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意义和启示江北学校:吴启燕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特别提出和倡导要把我们党建设成学习型政党,这确实是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概念,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从重大意义、基本目标、主要内容、重点要求、根本方法、基本途径、具体措施等方面,全面而深入地阐述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主要问题。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摆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党肩负的六大任务之首要位置,绝不是偶然的。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始终走在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一、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意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不断发展的迫切需要。

我们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开放的科学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我们党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不断推动理论创新,才能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这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我们党坚持学习的最好诠释,也是我们党善于学习积极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最好例证。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也是我们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的必然要求。

我们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执政62年,领导改革开放33年,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年,取得了一系列让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正像四中全会指出的那样,全党必须牢记,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我们必须看到我们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

怎样才能执住政不失政,执好政不乱政?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先进性,不断增强解决新形势下一系列新问题新矛盾的本领,才能不断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的思想政治水平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的思想政治水平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的思想政治水平云霄县委党校朱灿鑫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放在首位,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提出,深刻说明了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一、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理论。

学习型政党是在不断发展的时代条件下,通过不断促进学习,以学习力来推动创新力、增强内在活力的政党。

它以人的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创建的根本宗旨,并最终以党员干部素质率先发展影响、辐射、带动全社会公民素质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具有一般学习型政党的共同含义,同时还有自身特殊的规定性和鲜明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特殊规定性。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特殊规定性主要表达在三个方面:1、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方向。

在学习型政党之前冠以马克思主义,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基本方向,这个方向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方向。

2、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重点。

十七届四中全会突出强调:要组织党员、干部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整个过程中,决不能借口学习其他知识而忽略了对这个重点内容的学习,更不能用学习其他知识来取代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3、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根本目的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当今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为推动党的事业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二〕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主要特征。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学习型政党联系起来,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党的事业发展联系起来,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学习型政党的鲜明特征。

1、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用科学理论武装的政党。

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最根本的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武装干部,当前重点就是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使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我们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指导实践的强大理论武器。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三要义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三要义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三要义钟贤超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十七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明确提出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其目的在于通过学习解决存在的问题,进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要在实践中有效推进这一任务,就离不开正确的理论指导。

因为理论上的清醒是正确实践的前提。

而指导这一实践的理论首要的是要搞清楚其本源、本质、方法三要义。

一、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本源本源是事物源头和开端的规定。

本源的东西不管在感性外观上有多么不同,在本质上、在理性思维中都是万物产生之源、又最终复归于斯的东西。

如果以此视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本源,就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

中央为什么要在全党大张旗鼓地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其考量的本源在什么地方?或者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出发点在哪里?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使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都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

党能否代表人民长期执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本源意义就在于此,即是要解决长期执政的问题。

于我党而言,要做到长期执政并非易事,存在着种种风险。

世纪之交,世界上发生了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纷纷丢失政权的重大变局,比如苏联共产党执政74年后丢失政权,墨西哥革命制度党连续执政71年后在大选中惨遭失败,具有88年历史的国民党在大选中也一度丧失执政党的地位。

这就向中国共产党发出了历史性警示:即使是长期执政的党也同样存在着失去人民群众支持的危险。

而与此同时,我们党内却存在着“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1问题;也存在“一些领导班子整体作用发挥不够,推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够” 2的问题;还存在“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有的软弱涣散,有的领域党组织覆盖面不广,部分党员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 3的问题;尤其是存在“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中发生的腐败案件影响恶劣,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 4的问题,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理论 的重 大创新 。怎样 来 正确认 识 和理解 马克 思 主义学 习型 政党这 一重 大课题 的提 出背 景与 本质 意
志 ” E (4 。1 P 我们 党是一 个 十分注 重 自身 建设 的马克 ]4 思主义 政党 , 特别 是 能 根 据 中 国革命 和 建 设 的具 体 实践 , 不断加 强 自身 的理 论 建设 : 重视 理 论 建设 和 “ 理论指 导 , 我 们 党 的一 个 根 本特 点 。重 视 在思 想 是 上建党 , 我们 党 的 一条 重 要 政 治经 验 。每 当事 业 是 发展 的 重 要 关 头 , 们 党 都 注 重 首 先 抓 好 理 论 建 我
党建研究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1年第 2 00 期
论 建设 马克 思主义 学 习型政 党 的 四重 价 值 。
江先锋
( 海 社会科 学 院邓小 平理 论研究 中心 上 海 上 20 2 ) 00 5
[ 摘 要 ] 的 十七 届 四 中全 会 提 出建 设 马 克思 主 义 学 习型政 党 的任 务 。这 一 重 大 课 题 和 历 史 任 务 是 我 们 党 着 眼 于 党 自 党
・ 93 ・
党建研究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1 年第2 00 期
有克 服了这个弱 点 , 党才 能“ 有把握 地引导 中 国革命 到完 全 的胜 利 ” [《 ’9 3 12 。] 4 ∞ 12 - 9 7年 大 革 命 的 失 败 , 因除 了幼年 的 中 国共 产 党 缺乏 对 中 国 国情 充 原
身理论建设的历史逻辑、 时代 发展 的 趋 势 、 所 要 完 成 的 执 政 使 命 和 促 进 人 “ 面 发 展 ” 终 极 价 值 这 四 个 基 本 视 角 而提 出 党 全 的
的, 它是 历 史逻 辑 之 续 、 时代 前行 之 趋 、 政 使 命 之 要 、 面发 展 之 需 。 正 确 认 识 和 理 解 这 四 个 基 本 视 角 , 于 我 们 在 新 时 期 执 全 对 里加 强 党 的 建 设 , 成 时 代 赋 予的 任 务 , 进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 事 业 的发 展 具 有 重 大 理 论 和 实践 意 义 。 完 推 [ 关键 词 ] 本视 角 ; 论 建设 ; 基 理 时代 趋 势 ; 政使 命 ; 面发 展 执 全 [ 图分 类 号 ] 03 中 D 5 [ 文献 标 识 码 ] A [ 章 编 号 ]62 0 12l )2 09 — 7 文 17 —17 (00o — 0 3 0

型政党 的建设 , 对 于我 们 在 新 的 时期 里 加 强 党 的 这 建 设 , 成全 面建 设小 康社会 的 目标 任 务 , 进 中 国 完 推
特 色社会 主义 事 业 的 发 展具 有 重 大 理 论 和 实践 意
义。
个“ 极大 的弱 点 ” 是 制约 党 发展 的重 要 因素 。 只 ,
分认 识外 , 还与其缺乏 必要 的理 论素养 密切有关 。
的理论观 点 , 造性 的发展 了马克思主义 , 以我们 创 所
很快实现 了国家 经 济 的复 苏 和社 会 的稳定 。“ 一 那 次我们学 得不坏 , 城 以后 , 快恢 复 了经 济 , 功 进 很 成 地完 成 了社会 主义 改造” [( 5 “ 。 ] 1)文化 大革命 ” 束 P8 结

[ 稿 日期 ]00—0 —2 收 21 2 5 [ 者 简介 】 作 江先 锋 (98一) 男 , 擞 青 阳 人 , 海 工 程技 术 大 学教 师 , 师 , 海 社 会 科 学院 马 克 思 主 义 中 国 化 专 业 博 士 , 究方 向 17 , 安 上 讲 上 研
为 当代 中 国 马 克思 主 义研 究 。
设 。 [ (3 党 加 强 自身 的理 论 建设 有 一 个历 史 的 、 ” ]5) P6
义 , 系到我们 能 否 在新 时 期 把 党 真正 建 设 成 为 一 关
个 科学 理论 武装 、 有 世界 眼光 、 于 把 握 规 律 、 具 善 富 有创新精 神 的政 党 。建 设 马 克思 主义 学 习 型 政党 , 是 我们党 从 宽广 的历史 视野 、 大 的时 代背景 、 化 宏 变 的现实 方位 出发提 出来 的 , 历史逻 辑 之续 、 是 时代 前 行 之趋 、 执政使 命 之要 、 面发 展之 需 。我们 应 当从 全 党 自身 理论 建设 的历史 逻辑 、 时代 发展 的趋 势 、 所 党 要 完成 的执政 使命 和促进 人 “ 全面发 展 ” 终极 价值需 要 这 四个 基本 视角 中来认 识 和理解 马 克思 主义学 习
党 的 十七届 四 中全 会首 次提 出 了建 设 马克思 主 义 学 习型政党 , 高 全党 的思 想 政 治水 平 的 目标 和 提 Nhomakorabea一

建设 马 克 思 主 义 学 习型 政 党是 历 史 逻辑 之 续
“ 理论 思 维 的 成 熟 是 党 成 熟 的 一 个 重 要 标
任务 , 是我 们党 在 新 的形 势 下 是 对 马 克思 主义 党 这
之后 , 小平 在复 出主持 中央工作时 , 特别强调 加 邓 就
逻辑 的过程 。五 四时期 马克 思 主义 在 中 国的传 播 ,
由于受 客观 历史 条件 的限 制 、 认识 上 的局 限 , 加上 再 当时救 亡 的迫切 需 要 , 期 的 中 国马克 思 主 义者 对 早 马克思 主义 的理 解 和认 识 有 明显 的不 足 与偏 颇 , 尤
其是 缺乏对 马克 思 主义理 论 的整 体 、 系统 的认识 , 因 此 中国共产 党诞 生 时理论 素养并 不高 。正如 毛泽东 所说 : 中 国革 命 有 了许 多 年 , 理 论 活 动 仍 很 落 “ 但 后” 党 的“ , 理论 水 平 还是 很 低 的” [ ( Y 这是 党 的 。 ] l) 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