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2课时雷卫贤

合集下载

人教选修《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第2课时)

人教选修《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第2课时)

人教选修《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第2课时〕人教选修《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第2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选文,理解孔子关于“学”的思想。

2、引导学生深化地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考虑,及考虑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教学重点:理解孔子所说的“学”的根本内涵。

教学难点:结合孔子关于“学”的理念倾向,领悟其现实意义,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明确了本章节的字词,疏通了文段内容。

我们理解到,孔老夫子,是多么地重视学习,乐于学习。

首先,作为“万世师表”,他本人就是一个博学之人。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他如此教导我们,不仅要好学、博学,而且要活学。

那么,孔老夫子,又重视学习什么呢?如今让我们用心去聆听这位温文尔雅,和蔼可亲的先师对我们的谆谆教导。

二、理解孔子关于“学”的根本内涵。

1、大声齐读课文,感知内容。

2、明确何为“好学”?师引:孔子好学,更爱好学之人。

孔子三千弟子,独一个弟子受孔子的倍加称赞。

更称好学之人,独此一个!那就是颜回!那么,孔子认为,怎样才能称是好学之人呢?(结合文中的语段)明确:“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有颜回好学者,不迁怒,不贰过......今也那么亡,未闻好学者也。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

”也就是说,好学之人,就应该不受限于外界环境,不管贫穷还是富有,都可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勤做事慎言语,并随时靠近有道德的人来弥补缺乏。

做到这些,才能像颜回一样,不随意迁怒于别人,做事不犯同样的错误,成为真正的好学之人。

(补充资料:“不迁怒,不贰过” 朱熹说:“怒于甲者,不移于乙,过于前者,不移于后。

”“不迁怒”常人非常难以做到,如在上级那里受了气,挨了批评,迁转给下级,在父母那里受了气,在自己子女身上发泄,在外窝了火,对内发泄,在内蒙屈,对外发泄。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第八则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 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 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①贰:是重复、一再的意思。 ②过:名作动,犯错误 ③短命死矣:颜回死时年仅31岁。 ④亡:同“无”。没有
说明:好学的标准
【译文】鲁哀公问孔子:“你的 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 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 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 不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短命死 了。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没有 听说谁是好学的。”
①女:通“汝”你 ②居:坐 ③语:四声。名作动,告诉 ④其:代词,它的 ⑤贼:害人害己
说明:好学防止“六弊”
【译文】孔子说:“由呀,你听说过六种 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子路回答说: “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 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愚蠢; 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 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 是害人害己;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 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 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 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第九则 子曰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①之:结构助词,的 ②学者:古:学习的人
说明:古今学习的不同目的
【译文】古代学习的人是为了自 己(增加学识,修养道德),现 在学习的人是为了向别人卖弄。
第十则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 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①弟子:一是年轻人;二是 指学生。 ②弟:通“悌”敬爱兄长。 此处泛指敬重年长的人。 ③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④以:用,介词。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 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4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4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4《论语》选读之《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学设计(两课时)(福州八中李智明)课程特点与教学建议我们今天要讲的是关于选修课《先秦诸子选读》中《<论语>选读》单元的教学内容。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选修课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一部分。

设计选修课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为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先秦时期是我国思想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出现了许多学派,他们的论著代表着中华文化精神,对后世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开设《先秦诸子论著选读》课程,对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进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好学深思的探究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的开设方式,是采用综合性的模块,即从先秦诸子各学派代表人物(如孔子、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的著作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章或片段,进行阅读探究。

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阅读和分析文本,来体会诸子言论及文章的妙处,来感受他们的深刻思想和智慧,来品味他们多彩的性情和个性。

要落脚到人的成长与发展、立身处世、应对种种社会人生问题上,把对先秦诸子的学习,跟学生面临或关注的人生问题结合起来,启发学生多做相关性的思考。

注意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讨论和交流,充分挖掘先秦诸子那些具有艺术魅力的要素,把对先秦诸子的学习和必修语文课的学习结合起来。

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共有七节,每一节基本围绕一个主题来选择和编排《论语》中的材料,所选择的材料往往是学习古代汉语的经典篇章,而且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

第一节《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主要内容是孔子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

第二节《当仁,不让于师》,主要内容是孔子与弟子的关系。

第三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主要内容是孔子的生存智慧。

第四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要内容是孔子的“仁”的学说,亦即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

第五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主要内容是孔子对“义”的持守。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3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3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2011-05-261、知识与技能:理解文本的大意,进一步巩固文言词语和句式;领悟孔子的学习观。

2、过程与方法:以诵读的方法贯穿始终,提高学生的文言语感和诵读能力;引导学生联系旧知和生活体验来理解文本;把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和教师的引导点拨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品读使学生深入了解孔子的“好学”思想;通过引导学生和文本的对话、生生对话及师生对话,使学生领悟孔子关于“学”的内涵及其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并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1、正确认识孔子的学习观,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评价。

2、领悟孔子“学”内涵及其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并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1、诵读法2、品读法3、合作探究法4、点拨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一、导入新课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却很少有人认真的思考过“究竟什么是学习”的问题,有人说,学习是学习者把外界的经验、知识、信息内化为自身素质的过程,也有人说,学习就是收集积累各种信息,并进行思考的过程。

那么孔子又是怎样认识学习的内涵的呢?对于孔子的学习观我们该如何认识呢?我们到底都该学习什么?让我们一起通过品读《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来寻找答案吧!二、回顾旧知,提出问题上节课我们从语言的角度梳理了本课的文言知识,疏通了本文的大意,在初步阅读中,我们很容易发现本课谈论的话题是什么呢?(生答)那么,围绕“学习”这个话题,你认为我们应该认识有关学习的哪些问题呢?生答,教师板书。

下面就让我们在这节课的学习之旅中去解决这些疑问吧!三、品读鉴赏,解决问题(一)初步品读,解决“why”的问题:1、学生齐读1、2则,思考问题:孔子认为人为什么应该学习呢?明确:一般的人都并非“生而知之者”,所以应该努力学习(当然,孔子还有“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2、那么,到底有没有“生而知之者”呢?明确:有,但非常少。

如据说白居易是婴儿时就能认识“无”字,皇帝生而神灵。

好仁而不好学,其蔽也愚ppt1

好仁而不好学,其蔽也愚ppt1

资料二
俄高科技领域犯罪案件增加 2006-10-20

新华社莫斯科10月19日专电俄罗斯联邦内务部特殊技术局 副局长康斯坦丁· 马恰别利18日说,俄高科技领域犯罪案件数量 日益增加,其中三分之二的案件与窃取情报或非法接触情报有关。 俄塔社当日援引马恰别利的话报道说,俄罗斯去年登记备 案的高科技领域犯罪案件约为1.5万起,而今年上半年同类案件 的数量已达8400起。相形之下,在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每年 仅有10起至12起高科技领域犯罪案件。 马恰别利说,如今参与高科技犯罪的是有组织的犯罪团伙或 电脑高手,作案目标也有所变化,危害更加严重。针对新的犯罪 形势,俄当局已采取一些相应措施,在刑法中规定高科技犯罪的 判决依据,增加了关于传播儿童色情内容的惩处条款。 马恰别利同时表示,俄刑法有必要作出新的调整,以更有效 地打击高科技领域的犯罪行为。
资料三
世纪末青少年问题之一:高科技犯罪
案例:武汉东西湖区吴家山农场三个14岁的少年沉溺于游戏机,在近两个月 的时间里盗窃作案十多起,盗得财物价值数万元,用于玩儿游戏机的开销。 2000年6月,延吉市两名中学生因玩儿电子游戏机而耗尽钱财,竟然抢劫 电子游戏厅,并将女老板残杀。 而去年岁末,北京市发生的由17名未成年人组成特大抢劫的团伙犯罪, 其成员中多数都是在暴力游戏的指引下走上犯罪之路的。 专家认为这些犯案的青少年都有一种相同的轨迹:沉溺于电子游戏机— 说慌、逃学、偷家里的钱—到社会上偷窃抢劫。 1999年北京举办的“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犯罪展览”提供的数据 表明,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正在向低龄化趋势发展。自90年代以来,犯罪初 始年龄比70年代提前了2至3岁。据有关方面提供的资料,青少年利用高科技 犯罪的手段有:信用卡诈骗;盗用他人因特网账号和密码非法获利;破坏证 券市场计算机信息系统,非法牟取暴利;利用计算机非法窃取信息,侵犯商 业秘密;制造电脑病毒,攻击他人网络等。 ■文/实习记者 张卫 摘自北京青年报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一单元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4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一单元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4Word版含解析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困、古、敏、言、荡、绞、贤、色、就、正、贰、等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并积累成语: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等。

2 .能根据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

3.领悟孔子“学”内涵,以及其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4.分析、评价孔子“不如丘之好学也”、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贤贤易色”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

2、重点领悟孔子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贤贤易色”等原则和方法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3、结合孔子的理念倾向,深入分析“学”的内涵。

【课时建议】二课时【课时过程】教学步骤一:整体感知文本1.初读感知【问题1】你认为孔子所说的“学”有哪些内涵?对你有什么启发?【问题2】本课所选录的10章中包含了孔子“学”内涵的哪几个方面?2.诵读感知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本课所选的“语录”共有10章,为克服篇数多、教学组织容易松散的缺陷,可把全文切分成:为什么要学(第1、2、3章)什么是学的基本内涵(第4、5、6章)什么是好学(第7、8章)学什么(第4、5、11、10、章)重点研读:学的基本内涵教学步骤二:文本研读1、串讲词句,进行文言知识梳理。

2、师生互动,组织重点问题探讨。

例:(1)对照章节文字,概括孔子所说“学”的基本内涵。

孔子及其弟子所说的“学”,根本意义不是现在常说的学习知识和技能等。

他所说的“好学”主要是从人格修养、道德实践的意义上说。

(2)你最欣赏或最有感触的是哪一点?请说说自己的体会(小组讨论交流)。

3、自主学习,课文其他问题研读。

例:对孔子的“贤贤易色”,你怎么看?4、拓展提升,深入理解文化内涵。

例:“不迁怒、不贰过”、六言六蔽、“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见附文)的认识。

附文:①孔子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②子日:“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8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8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导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发现《论语》中的“好学”与我们现在所谓的“好学”内涵不同。

2举例理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几句的含义。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学习过程:一、读下面两个语段,比较两段的表述,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文段一: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

”“居,吾语女。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论语·阳货》文段二: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论语·泰伯》)1你的发现是:2由这个发现,你可以推知孔子所谓的“好学”是学习()3结合下面的语段,验证你的判断。

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孟子》)⑵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⑶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弟子规·总叙》)二、举例说明你对下面这几个句子的理解。

1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2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3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4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

5 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

6 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三、作业:运用本课所学内容,谈谈你对下面两种说法的认识。

1文死谏,武死战。

2人们常把“尾生抱柱”当作诚信的典范。

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庄子·杂篇·盗跖》四、补充资料1 包惜弱禁不住恻忍之心,明知"不是好人",还是救了中箭受伤的金国王子。

完颜洪烈见了包惜弱芙蓉娇脸、怜惜眼神,不能自已,回去就设下计谋,差官兵来杀杨、郭两人,掳去包惜弱。

——《射雕英雄传》中情节2赵大猎于中山,虞人道前,鹰犬罗后。

捷禽鸷兽应弦而倒者不可胜数。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2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2

《好学不好仁,其蔽也愚》教学设计教学设想:为积极响应“立德树人”的基本教学理念,结合这一篇具体内容可以让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通过主动积极的梳理和整合,加强文言文学习,同时还可以获得辩证思维,促进深刻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如何辩证看待“先进知识技能”和“道德品质”的关系。

以此来让学生在学习中继承和弘扬经典文化,增强自身文化自觉,达到“树人”目的。

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明确“学”的必要性。

2经过筛选信息明确“学”的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明确“学”的必要性及其内涵。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积极的为人处世观念,明白“人格修养”的具体含义。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引导总结法,信息筛选法等。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设问导入:问:社会发展了,科学进步了,单纯的修身养性,学礼治国,显然不够合适。

于是,我们越来越注重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成就高科技生活。

那么,孔子的教学思想,是否已经不受用了呢?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现代社会中,学习先进的技能和培养良好的品德,孰轻孰重?二、文本感知:1、熟读课文2、扫清重点字词障碍三、研读赏析1为什么要学?2学什么?3什么是“好学”?(建议表达方式:我从语段1中看到了因为人和人之间存在智力差异,所以为了缩小这种差异,我们必须要学习。

)1.为什么要学?原因一:智力差异(1)原因二:充实自我(2、3、9)原因三:学可去蔽(4)总结:(1)语段2、3告诉我们:孔子以自己的求学经历为例,向弟子说明一个道理: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德,都是通过自己不断努力学习而得来的。

也就是说,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才能够在知识品德等方面充实自我。

这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个原因。

(2)语段4告诉我们:一味的喜好“仁”、“智”、“信”、“直”、“勇”、“刚”,都有各自的缺点和不足,君子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使其完美而不出现偏差。

也就是说,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去掉偏好它们的弊端,补充其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寄语——播种一个信念,收获一个行动;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性格;播种一个性格,收获一个命运。

编写—雷卫贤—组长审核——领导审核——年级审核——
班组——时间——期数——学生姓名—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引入话题: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语出《论语·阳货》,意思是说,喜欢仁德却不喜欢学习,它的弊病就是愚蠢。

举例来说,一个不该以仁爱之心对待的人,你却以仁爱之心对待他,这不是愚蠢吗?——具有仁德的人并非一味拿仁爱之心来对待他人。

这句话言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也言明孔子所说的学习是一种道德修养。

孔子关于学的观念显示了传统文化的基本品格。

的确,培养一种健全的人格不仅需要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技能,而且需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这种意义上,孔子的思想值得我们好好借鉴。

学习目标:
1.理解孔子所说的“学”的特殊含义。

2.通过了解孔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3.对比现在与孔子所生活的时代,自检我们的学习目的、态度、方法、成效等,提高我们的学习观与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搜集整理:
1.请列举人格修养方面的名言
2.“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二、基础积累:
1.给下列生字正音
葸()悌()笃()贰()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好知不好学()
今也则亡()出则弟()
3、指出下列加粗词语的用法和意义
①其蔽也贼:②事父母,能竭其力:③贤贤易色:④不贰过:⑤民斯为下矣:⑥古之学者为己⑦勇而无礼则乱:⑧鲤趋而过庭
⑨生而知之者:⑩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11不如丘之好学也○12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13君子笃于亲
4.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a生而知之者,上也( )
b君子笃于亲( )
c(我)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d陈亢问于伯鱼日 ( )
e敏于事而慎于言( )
5.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为己。

○2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3其蔽也贼○4其蔽也绞
○5则民不偷
第二课时
一.翻译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二、合作探究:
1.试译第3则选文、孔子推许“好学”的弟子是谁?
2.试译第4、5则选文、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试译第6则选文、子夏的价值取向是什么?他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又是什么?
4.试译第7则选文、这则选文凸显了古人一种怎样的教育思想?
5.试译第11则选文、孔子拿典籍教育后进的落脚点是什么?先秦儒家之教与学有何启发意义?
6.培养德行和“好学”何者为先?根据第三、四、六则选文,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水至清而无鱼,人至察而无徒;
3.吾日三省吾身;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6.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2.一味喜欢仁义而不喜欢学习,它的弊病是愚蠢。

一个人的品质要通过努力学习去完善,如果不加强学习,不善于运用,
即使有“仁”“智”等美德也会害人害己。

如寓言故事“东郭先生与狼”和“农夫与蛇”中的主人公,就因为没明辨是非而带来麻烦甚至送了命
5.1.名词活用作动词,害人害己②使动用法,使……尽③第一个“贤”,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贤;第二个“贤”,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有才德的人。

④名词活用作动词,犯错误⑤是⑩连词,表并列
⑥为了⑦转折连词,却⑾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⑧修饰连词⑨连词,表顺承⑿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⒀)对
6(判断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判断句) (介宾短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
7.孔子以“好学”自许。

孔子又推许弟子颜回“好学”。

他甚至感慨,自打颜回死后,自己再没有听说过好学的人了。

8孔子所说的“好学”主要是从人格修养、道德实践的意义上说的,跟现在通常所理解的喜欢学习知识或技能不同。

从一般意义上说,“仁”“知”“信”“直”“勇”“刚”是值得肯定的六种德行。

需要注意的是,孔子认为好学就可以防止这些弊端。

这意味着他所说的学,主要是一种道德修养,其基本内容是学礼、修身。

9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常常把女色看成是美德的对立面,要求人们崇尚、爱好美德。

在我国古代,侍奉父母和君上是人生在世的两大义务,子夏视之为人生两大要求。

古人也非常重视朋友之间的关系,把它跟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并称为五伦。

子夏提出的这四点,说到底都是道德修为,跟现在所说的学习知识或技能没有太大的联系,但是他却把做到这四点的人看成是学习过的人。

由此可见,他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跟现在所说的学大不相同。

10这则选文记载的是孔子的语录。

这可以说是对“什么是好学”这一问题的一种回答,包括四个方面,前两个方面说的是不要做什么,后两个方面说的是要做什么。

孔子说能够做到这四点就是好学,凸显了古人以完善道德品质为基本点的教育思想。

11《诗》就是《诗三百》,经过孔子等人的阐释和传授,先秦时候它就已经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了。

孔子非常看重《礼》,视之为政治教化伦理道德的根本。

需要注意的是,孔子拿《诗》《礼》等典籍教育后进,落脚点显然是在立身处世方面。

一言以蔽之,先秦儒家之教与学,都侧重于道德完善方面的内容,跟今天有所不同。

比起现今的教育来,那时候的教育当然有其局限性,然而现今的教育似乎也有一定的偏弊,就是相对忽视培育善德的意义,由此产生了一些不良的社会效果。

而要纠正这种偏弊,孔子的思想是十分富有启发意义的,其启发意义主要就是:在努力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要努力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

12.按照孔子的观点,“好学”的基本点是努力培养好的德行,所以培养德行和“好学”两者谈不上谁先谁后。

然而现在所谓“好学”,内涵已完全不同。

惟其如此,它跟培养德行之间就有了一个孰先孰后的问题。

现今教育忽视培养学生美好德行的偏失必须得到纠正,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德行具有根本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