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望道
陈望道简介

太白
文法简论
文件
因明
• 因明学 佛教是一门独特的学术,它的哲学观是与一切 世间哲学观不共的。一种哲学思想是所诠,而能 诠则是语言思维方法。因明学是佛教用来诠解哲 学思想的形式方法,故而它在佛教中占有一定地 位,特别是在藏传佛教中,因明学是义学一门重 要科目和论辩方式。
修辞
《修辞学发凡》(大江书铺,1932年) 修辞学发凡》 大江书铺, 年 ——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修辞学著作 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修辞学著作
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科学的修辞学体系
我国修辞学“一代宗师” 我国修辞学“一代宗师”
开拓了修辞研究的新境界 两大分野说 为当时的文艺运动尽一臂之力” “为当时的文艺运动尽一臂之力”
(《1962年重印前言》)
学
《美学概论》(1Biblioteka 26年上海民智书局出版 ) 美学概论》 年上海民智书局出版
——我国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简明美学著作,为 后来《修辞学发凡》的辞格研究确立了美学基础。
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 《因明学概略》(1931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 因明学概略》 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
——我国用白话文写成的第一本因明学著作
陈望道先生简介
1891.01.18-1977.10.29
1891年1月18日 浙江义乌
1915年1月赴日本留学
东洋大学 早稻田大学 中央大学 法律 文学 哲学
家
政治活动家 语言学家 教育家 学者 修辞学家
政治
1920春翻译并出版了 春翻译并出版了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第一个 中文全译本 1920年12月起负责 年 月起负责 新青年》 《新青年》的编辑工作 中国共产党最早的 五名党员之一
语言
《作文法讲义》 (1922年) 作文法讲义》 ——中国第一部有系统的讲作文法的著作 “大众语运动” 大众语运动”
陈望道及《美学概论》

陈望道及《美学概论》一、陈望道及其思想简介陈望道(1890—1977),浙江义乌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美学家、翻译家,主攻修辞学,有著作《修辞学发凡》,学界称之为“千古不朽的著作” {1} 。
陈望道也是我国率先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
他 1 9 1 5年赴日留学期间阅读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书籍,于是开始抛弃当时非常流行的“实业救国”“科学救国”的幻想; 回国后潜心研究马克思主义;1920 年8 月,《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译本 (译者:陈望道) 在上海正式发行出版; 同年 1 2月,陈望道正式接编《新青年》,坚决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作斗争,不断传播着马克思主义和苏联的内容。
20世纪是风云变幻、思潮涌入的时代,西方思潮大量涌入,且“学界泰斗” 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从而掀起我国空前的美学热潮,陈望道在1926年出版了《美学概论》一书,成为我国第一个比较系统勾勒出现代美学基本理论框架的学者。
作为草创时期的一本普及性的著作,《美学概论》对中国美学这门学科的建立和传播,其功不可没。
二、《美学概论》的历史语境及其纲要我们知道,近代中国是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我们由被动地闭关锁国到主动地学习西方的器物、制度以及思想文化,而且当时正值“五四”运动时期,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时期,加之向来中国的文化和知识与政治关系密切,所以,这不仅是知识分子的需要,更是一种社会的和政治的需要。
当传统面临西方思潮的冲击时,选择哪条路,继续弘扬传统还是全盘吸收西方思想是摆在当时许多学者面前的难题。
陈望道先生敏感地意识到“五四”的热情只是一种政治冲动,美学恰好是西方、现代和传统的一种结合,而这个时期美学的首要任务就是从现代社会的审美需要出发,总结和借鉴历史上的审美经验,将西方的理论引入亟待建设的中国社会,以求树立当时社会所需的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
从目录来看,全书有七大章:美和美学、美意识概论、美底材料、美底形式、美底内容、美底感情、美底判断,各个章又细分若干小节。
陈望道简介

太白
文法简论
文件
因明
• 因明学 佛教是一门独特的学术,它的哲学观是与一切 世间哲学观不共的。一种哲学思想是所诠,而能 诠则是语言思维方法。因明学是佛教用来诠解哲 学思想的形式方法,故而它在佛教中占有一定地 位,特别是在藏传佛教中,因明学是义学一门重 要科目和论辩方式。
修辞
《修辞学发凡》(大江书铺,1932年) 修辞学发凡》 大江书铺, 年 ——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修辞学著作 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修辞学著作
语言
《作文法讲义》 (1922年) 作文法讲义》 ——中国第一部有系统的讲作文法的著作 “大众语运动” 大众语运动”
《太白》半月刊(1934年9月)
关于中国文法革新的讨论(1938-1941年)
《中国文法革新论丛》
《文法简论》(1978年) 文法简论》
教育
1919年6月,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国文 年 月 教员 1923年秋天到 年秋天到1927年在上海大学任中文 年秋天到 年在上海大学任中文 系主任、教务长、 系主任、教务长、代理校务主任等职 1949年8月,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年 月 1952年秋季,毛泽东主席亲自任命陈望道 年秋季, 年秋季 为复旦大学校长
学
《美学概论》(1926年上海民智书局出版 ) 美学概论》 年上海民智书局出版
——我国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简明美学著作,为 后来《修辞学发凡》的辞格研究确立了美学基础。
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 《因明学概略》(1931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 因明学概略》 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
——我国用白话文写成的第一本因明学著作
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科学的修辞学体系
我国修辞学“一代宗师” 我国修辞学“一代宗师”
开拓了修辞研究的新境界 两大分野说 为当时的文艺运动尽一臂之力” “为当时的文艺运动尽一臂之力”
赴陈望道故居通讯稿800字

赴陈望道故居通讯稿800字尊敬的各位领导、媒体朋友们:大家好!我是XX旅行社的工作人员,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即将举办的一场独特的旅游活动——赴陈望道故居之旅。
陈望道,字若水,江苏如皋人。
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伟大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陈望道同志长期从事革命斗争,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缅怀这位伟大的革命先驱,我社特别推出了赴陈望道故居之旅。
陈望道故居位于江苏如皋市,是一处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
这座故居由陈望道的后人修缮而成,保留了陈望道生前居住的房屋、办公室等重要场所。
故居内部陈列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陈望道先生的遗物,通过这些展品,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陈望道先生的一生和他对中国革命事业的贡献。
此次旅游活动将于XX年XX月XX日开始,为期两天一夜。
我们的行程安排非常丰富,除了参观陈望道故居,还将前往如皋市的其他文化景点,如皋博物馆、陈望道纪念馆等。
我们还将组织专业导游为大家讲解陈望道先生的生平事迹和历史背景,使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这位伟大的革命家。
此次旅游活动不仅是一次赏心悦目的旅行,更是一次重温历史、感受红色文化的难得机会。
通过参观陈望道故居,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进一步增强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信念和追求。
我社将提供优质的服务,确保每一位游客都能够有一个愉快、难忘的旅行经历。
我们将在旅行中提供全程导游服务,为大家解答疑问,同时也为大家安排优质的住宿和餐饮。
我们将尽力满足游客的需求,让大家在旅行中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暖。
我代表XX旅行社诚挚地邀请各位领导、媒体朋友们前来参加我们的赴陈望道故居之旅。
让我们一起重温历史,缅怀先烈,共同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谢谢大家!XX旅行社。
漳州本土红色革命人物故事

漳州本土红色革命人物故事漳州,这座历经沧桑的古城,曾经孕育了许多伟大的人物。
其中,不乏许多红色革命人物,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本文将为大家讲述一些漳州本土红色革命人物的故事。
一、陈望道:漳州首个共产党员陈望道,男,福建漳州人,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家之一。
他是漳州首个共产党员,也是福建省第一批共产党员之一。
陈望道早年曾在日本留学,在那里受到了民主、自由和平等思想的熏陶。
回国后,他曾在漳州任教,并开始从事社会活动。
1922年,他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了漳州的一个社会主义者。
1924年,他在上海参加了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成为了中国劳动运动的一员。
1925年,他回到漳州,积极发展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并成立了福建省第一个共产党小组。
同年,他又奔赴武汉,参加了全国工人运动大会。
陈望道是一个勇敢、有决心的人。
他积极参加各种革命活动,经常冒着生命危险进行组织和宣传工作。
他还为农民和工人争取利益,积极组织罢工和示威游行。
在他的带领下,漳州的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成为了福建省的一个重要革命根据地。
二、杨昌济:漳州红军领袖杨昌济,男,福建漳州人,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一名优秀将领。
他曾经是漳州地区的一个地下党员,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成为了红军的一名领袖。
杨昌济在红军中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如红一方面军第2军团司令员、红三军团司令员等。
他在红军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指挥员。
杨昌济在战争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和毅力。
他曾经在战斗中受伤,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战斗,最终取得了胜利。
他还善于发挥自己的智慧,为红军指挥员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三、郑重:漳州著名革命领袖郑重,男,福建漳州人,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名杰出领袖。
他是漳州地区的著名革命家,曾经担任过福建省委书记等多个重要职务。
郑重是一位有远见和胆略的领袖。
他在革命中经常冒着生命危险进行组织和宣传工作,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1920年8月,什么翻译的

1920年8月,什么翻译的
1920年8月,由陈望道翻译的《宣言》首个完整中译本正式出版。
陈望道(1891年—1977年),是中国著名学者、教育家、翻译家、语言学家,曾任复旦大学校长及上海大学、安徽大学、广西大学等高校教授,担任过《辞海》总主编,著有《修辞学发凡》等书,一生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
陈望道1915年赴日本留学,受十月革命影响,陈望道在日本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新思潮,并阅读了日文版马克思主义著作。
1920年初,陈望道应上海《星期评论》杂志的约稿,开始翻译《宣言》,所依据的日文版和英文版《宣言》分别由《星期评论》编辑戴季陶和《新青年》主编陈独秀提供。
陈望道的翻译是在环境险恶和异常艰苦的条件下秘密进行的,为了防止反动当局的突然袭击,陈望道躲在一间破旧的柴草棚里,点着昏暗的油灯,克服了缺少资料和工具书等重重困难,经过百余天的奋斗,终于完成了《宣言》的第一部完整中译文稿。
义乌陈望道故事

义乌陈望道故事《义乌陈望道故事》是一则流传在义乌的传说,讲述了义乌人民对陈望道的景仰和敬意。
陈望道,原名陈尔灵,是明代江西义乌人,也是明代李进学派的创立者之一,他是明朝时期杨认、李阳冰等一系列土地学派的代表人物。
据说,陈望道幼年时家境贫寒,但他热爱学问,努力苦读,为了攻读文学功课,不怕艰辛,每天早起晚眠。
几年后,陈望道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福建泉州的明经学堂。
在学习期间,他一心向学,勤奋刻苦,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陈望道之后返回义乌,开始了他的教书生涯。
他用心教育学生,注重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他还积极研究地理、历史等知识,为学生们提供更广阔的学习资源。
陈望道不仅关注教育,还积极参与社区事务。
他参与商业活动并开设义乌第一家货栈,通过这个方式来增加居民的收入和改善生活条件。
由于陈望道的贡献和影响力,他受到了当地居民的深深尊敬和景仰,成为了义乌的教育和商业领袖。
传说中,陈望道在义乌居住的土楼里,为学生们开设私塾,将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传授给他们。
他严谨的教学使学生们端正态度,取得了优异的成就。
陈望道的教育理念和商业精神成为了义乌市民的榜样,后来,他的学校逐渐发展为今天的义乌中学,并且成为了义乌人民非常骄傲的学府。
义乌人民为了纪念陈望道,特意在义乌市建立了陈望道纪念馆。
这里陈列着他的部分著作、照片和其他关于他的文物和历史资料,以此来弘扬陈望道的精神和传统。
义乌陈望道故事,讲述了陈望道通过教育和商业活动对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
他的故事激励了义乌人民热爱学问、勤奋刻苦以及努力追求创新与发展。
陈望道成为了义乌人民心中的英雄和楷模,也成为了义乌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陈望道故居注意事项

陈望道故居注意事项
答:陈望道故居注意事项是:
•陈望道故居为前廊式天井院砖木结构建筑,整体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430.9平方米,建筑面积294平方米。
•陈望道故居内陈列有陈望道的生平事迹、照片和部分珍贵书籍,可以了解陈望道的生平事迹。
•陈望道故居是习近平总书记讲述陈望道蘸着墨汁吃粽子、追求革命信仰故事的起源地。
•2019年10月7日,陈望道故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0年10月27日,陈望道故居成为浙江省首批青少年红色基因15家传承基地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读《修辞学发凡》小感
在拜读了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后,感觉真的是受益匪浅。
不但仅仅是对修辞学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对整个语言学的看法也发生的改变。
接下来就谈谈我在看这本书时的感受:
我看的这本书是收在陈望道先生的文集中的,这本书一共二十篇:第一篇是引言,主要介绍的是一些修辞的基本知识。
第二篇是说语辞的梗概,这是修辞的对象,在这一章里主要是介绍了一些基本的语言学知识。
第三篇是修辞的两大分野,在这一章里对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进行了大概的介绍。
第四张主要是详细介绍了消极修辞。
这里的详细是相对的,因为同积极修辞比起来这根本算不上详细。
本书的第四到第九章都是介绍积极修辞的。
他把修辞分为辞格与辞趣。
又把辞格分为四种::甲类材料上的辞格,乙类意境上的辞格,丙类词语上的辞格,丁类章句上的辞格。
辞去释放在第九篇介绍的。
第十篇是介绍的修辞现象的变化和统一提示一篇介绍的是文体或辞体。
第十二篇是结语。
由于时间关系,我只是比较详细的读了前几章的内容,在对前几章的内容的研读过程中我主要有以下几点看法。
从修辞的对象看,陈望道先生把书面语(文辞)和口语(语辞)都看作是修辞的对象。
推翻了传统的重文辞轻语辞的观点。
另外他还把修饰和调整都当做修辞,这就引进了消极修辞的概念。
消极修辞的引进可以说是很有价值的。
此外,陈望道还把修辞分为三种境界:记述的境界、(以表现事物的调理为目的)表现的境界、(以表现生活的体验为目的)糅合的境界(以上两个境界的柔和)。
在第一个境界里,所有的修辞都是消极修辞。
在第二个境界里,大部分的修辞都是积极修辞,同时也有一部分是消极修辞。
第三个境界则是两种修辞的糅合。
在修辞的恰当与否上,陈望道坚持的是:这种修辞是否与其题旨情景相符合。
这也是确定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的意义的所在。
不一定华丽的就是好的,不一定朴实的就是不好的。
关键是看表达的需要。
华丽的句子如果放在抒情的散文中,那一定是好的,如果把它放在法律文章中那就是不好的。
朴实准确的句子,如果放在法律文章中那边是好的,如果放在优美的抒情文章中就有失意境了。
与题旨情景相符合这是所有修辞都必须遵守的最高准则。
《修辞学发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提出了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他认为:消极修辞是抽象的、概念的必须处处同事理符合。
说事实必须合乎事实的实际,说理论必须合乎理论的联系。
其活动都有一定的常轨:说是时常以自然的、社会的关系为常轨;说理论倡议因明、逻辑的关系为常规。
积极修辞却是具体的,体验的。
价值的高下全凭意境的高下而定。
只要能够反映生活的真理,反映生活的去向,便是现实世界所不曾出现的现象也可以出现,其逻辑律所谓能推定的意境也可以存在。
其轨道是意趣的连贯。
他同时是虽然不无关系,却不一定有直接的
关系。
我觉得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都是表达的是真实,只不过消极修辞表达的是现实世界的真实,而积极修辞表达的是心理世界的真实。
消极修辞的着眼点在于如何真实的再现客观的世界,使读者在读或听着在听的时候能毫无偏差的理解客观真实。
而积极修辞却着眼于表达作者或说着心底想要表达的那个真实世界,只要读者或听着能够理解就可以了,不必在乎是否合乎逻辑,是否合乎事实。
关于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的关系,我认为陈望道先生的观点是很合理。
消极修辞方面,是当时想要表达的表达得及明白,没有丝毫色模糊,也没有丝毫的歧解。
在积极的方面他要有力、要动人。
同一切艺术手法相仿,不止用心在概念明白地表出。
在积极修辞中,常常会因为感情的表达而故意说得不清楚,但是这种不清楚是有限的,要以读者能明白的读出为限度,要是读者都看不懂了那么这次表达也就没意义了。
所以说积极表达的运用也是以消极表达为基础的。
对于消极修辞是抽象的概念的,积极修辞是具体的,体验的。
这两句话岩开始感觉不是很好理解。
但是如果通过一个例子理解起来可能会好一点。
比如说,“我骑一匹白马”跟“我骑一匹雪白的马”毫无疑问,第一个是消极修辞,第二个是积极修辞。
两个的不同之处在于一个使用白来形容马,另一个却是用雪白来形容马的。
至于白有很多种的,又想学一样的雪白,有象牙白,有米白,有银白等等。
这些虽然都是白色但是白的程度各有不同,但是总体上它都是属于白这个范畴。
用白的一个概念都能概括的。
至于这匹马是怎么个白,无论是怎么是怎么白都是白这个概念里的一种。
这个句子表达的只是白这个概念。
所以说消极修辞是抽象的是概念的。
而积极修辞说记得每个事物,都想些说着经历过似的,带有些说着的体验性,而能在读者的的心理唤起了一定的具体形象。
一说雪白,听到的人一下就把白顶到想雪一样白这种程度上,虽然在每个人心中的雪白是不一定的,但是在每个人的心中他都是具体的。
对于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由于年代比较久远,可能同现代的学术前沿的东西不是联系很大,但是,作为修辞学的一片奠基之作,在研究修辞的路上是不可跨越的。
扶着本书的过程虽然很辛苦,但读完之后看到自己的提高还是很欣慰的。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