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创业的法律保障

合集下载

大学生创业中的创业法律与合规问题

大学生创业中的创业法律与合规问题

大学生创业中的创业法律与合规问题随着社会发展和就业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创业作为自己的就业出路。

然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创业并非易事,其中涉及到许多法律与合规问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大学生创业中的创业法律与合规问题,并提供相关的建议和指导。

一、公司注册与知识产权保护在创业的初期阶段,大学生往往需要注册自己的公司。

公司注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遵守法律法规,并且需要合规地进行命名、注册资本设置、股权结构等等。

特别是在公司命名和商标注册方面,需要避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并注意选择独特的、有区别度的名称,以保护自己的品牌形象。

此外,大学生创业往往依赖自身的科技研发成果,因此需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及早申请专利、商标权等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防止他人的抄袭和侵权,同时也为未来的商业运作打下坚实的法律基础。

二、劳动法与职工用工在创业过程中,大学生可能需要雇佣员工来协助运营。

在用工过程中,应该了解并遵守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确保员工的权益得到保障。

这包括合同的订立与执行、工资支付、劳动保险等方面。

此外,大学生创业中还应关注劳动关系的处理。

一方面,应与员工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协调机制,有效处理员工的工作纠纷与冲突;另一方面,对于不符合公司需求的员工,应遵循相关法律程序进行解雇,避免引发就业纠纷。

三、消费者权益与产品质量大学生创业往往涉及到面向消费者的产品或服务。

在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应了解和遵守相关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确保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具有一定的质量与安全标准。

此外,大学生创业还应关注产品的合规性。

根据不同的行业和产品特点,了解并遵守相关的质量管理标准与认证要求,确保产品的合规性,从而提升消费者的信任。

四、资金管理与税务合规资金管理是任何企业的核心问题,大学生创业也不例外。

在资金筹集、资金使用与资金回报等方面,应规范自己的行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同时,注意合规地进行财务会计记录与报告,遵守税务申报与缴纳的要求。

浅谈大学生创业的法律保障

浅谈大学生创业的法律保障

浅谈大学生创业的法律保障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创业已成为一种趋势。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创业成为了新时代的主题,不仅是为了个人的追求,更是在建立和发展社会的经济,环境,科技等各种产业上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然而,如何保障大学生创业的法律权利和利益,已成为创业大潮中重要的问题。

一、创业项目选择在初期,大多数大学生创业者都面临一个选择困难——选择好的创业项目。

可以在创业园,城市硅谷等类似的科技孵化器中进行选资,可以寻找一些政府发布的创业服务政策,也可以寻找一些专业的投资机构或企业的快捷融资通道。

无论如何,大学生创业者在选择创业项目时,应该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包括自身优势所在,行业前景和发展前途等等,以此为基础,选择一个可行的创业方案。

二、创业的合法性在创业中,一个合法的创业项目是非常重要的。

一些不法团伙利用孵化器等平台,骗取一些创业者的资金,劝说创业者放弃选择创业路线,转向选择他们的项目。

这些不法团伙往往涉及到操纵资金,拐卖人口,恶意搜刮等罪行。

为了避免此类现象,大学生在创业时需要有充分的意识,遵守一定的法规,不被非法的业务所剥削。

同时,建议创业者在组建团队的过程中,指定专业的专业机构为自己提供咨询,并且与有关的投资人进行商讨。

三、依法取得资金大学生在创业时,需要依照相关的法规取得资本。

也就是说,大学生创业者需要通过如银行,科技园,政府等正规渠道,进行资金的融资,具有合法的投资资金来源。

如果没有资金支持的大学生创业者可以选择政府的多项扶持政策,或者协调一些渠道来获得创业资金的支持。

四、保护创业知识产权创业初期,将自己的创意转化成实际的产品或服务,需要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

科技园区和知识产权局等机构可以提供专业的保护认定。

发现有人侵犯您的知识产权,可以立即报案并寻求资深律师的支持。

总之,保障大学生创业的法律权利和利益显得十分重要。

大学生在创业时,应当树立正确的法学思想,并且对自己的创业项目进行严格的法律检验,保障自己的利益,降低风险。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法律思考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法律思考

Legal Sys t em A nd So c i et yf叁墨!圭塾金三!!生!!望堕。

耋雹蟹餮窭溺大学生舀主创业酌法律思考陈匙摘要在金融危机的剧烈影响下,在我国高速发展、壮大振兴的形势下,就业压力对于大学生日益明显;自主创业,成为我国大学生的一种新的就业途径。

大学生自主创业在我国目前有法律依据,其中主要是政策依据。

本文指出应当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法律保障,在对大学生自主创业进行法律培训的同时,还应当健全立法,制定((自主创业法》。

关键词自主创业就业压力法律保障中图分类号:D9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l o)i l-18l0l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背景分析2I世纪以来,由于各国经济发展加速,同时,国际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整个国际经济呈现系统化趋势。

伴随着国际组织的纷纷建立,区域性合作组织的多元发展,国际多边合作的逐渐增多,从经济这一个方面的联系,发展到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的联系——这就是全球化。

互联网在二十一世纪中的迅速发展,信息交流速度加快,效率提高,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逐步完善,竞争和发展更为自由,加上刺激内需的政策倾向,大学生自主就业的市场广阔。

在经济危机影响加深的同时,我国的相应政策也在逐步加强,内需的刺激将会加大力度。

同时,大学的自主创业也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

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法律依据(一)法律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是大学生通过个人及组织的努力,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才能、技术和所形成的各种能力,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环境中,努力创新、寻求机会,不断成长创造价值的过程。

鉴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在政策法规方面的优惠和扶持也是十分必要的。

在相关法律上,《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个人独资企业法》,都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一些相关问题做了一般性的规定。

(二)政策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帮助和相关规定最多的,还是国家和一些地区在近年来出台的多项政策,显示出了国家和政府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关心、鼓励和支持。

大学生自主创业需要注意哪些法律问题

大学生自主创业需要注意哪些法律问题

⼤学⽣⾃主创业需要注意哪些法律问题对于即将毕业或者刚毕业的⼤学⽣来说,毕业以后⼀部分⼈会继续深造⼀部分⼈会⾛上⼯作岗位,然⽽不可忽视的是还有⼀部分⼈⾛上了⾃主创业的道路。

在创业的道路上必然会碰到法律题⽬。

⼤学⽣⾃主创业需要注意哪些法律问题?⼤学⽣⾃主创业法律问题⼤学⽣在创业过程中所能选择的组织形式包括个体⼯商户、合伙企业、个⼈独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形式。

在创业初期,建议采⽤有限责任公司形式以降低创业风险。

⼤学⽣创业者在设⽴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前,必须先到⼯商⾏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续,领取营业执照,如果从事特定⾏业的经营活动,还须事先取得相关部门的批准⽂件。

创业过程中,签订合同时要先了解对⽅是否具备法⼈,有没有签订合同的权利。

如果是与代理⼈订⽴合同,则应该关注代理⼈是否具有代理资格,是否获得委托授权。

为防⽌对⽅当事⼈违约给⾃⼰造成的损失,可以要求对⽅提供必要的担保;担保⽅式包括定⾦、保证⼈、抵押等,创业⼤学⽣可以选择⼀个最适合⾃⼰的⽅式来保证对⽅合同的履⾏。

合同履⾏时要注意保留相关的证明资料:⽐如书⾯往来的⽂件必须要有对⽅当事⼈的确认;开出发票时对⽅货款没有付清,要在发票上注明等等。

如果涉及到⽤⼯,要注意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执⾏,因为⼀旦企业违法可能涉及更多的赔偿,⽐如没有缴纳社保的还需要补交社保、赔偿没有签订合同的双倍⼯资、经济补偿⾦、经济赔偿⾦等,企业违法⽤⼯还会受到劳动⾏政部门的⾏政处罚。

此外,还要注意知识产权⽅⾯的法律风险,不去侵犯他⼈的知识产权。

如果是加盟的话,需要审查特许经营⼈的注册商标的所有权⼈是谁、是否为驰名商标、公司的产品是否为专利产品、专利⼈是谁、公司现有⼏个直营店、每个店的经营情况如何等等。

特许⼈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当拥有⾃⼰的商标,拥有⾄少2个直营店,并且经营时间超过1年。

如果加盟的是关于专利产品,则需要拥有专利权。

并且特许⼈应当⾃⾸次订⽴特许经营合同之⽇起15⽇内,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向商务主管部门备案。

经济法下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及防范探讨分析

经济法下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及防范探讨分析

经济法下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及防范探讨随着时间的变迁,现代社会对于创业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市场对于新产业或新消费的需求,不少大学生借助学校创业支持机制或者自主创业,挑战着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潜力。

大学生创业在很大程度上是未来经济的推动力量,然而,在创业的道路上,这些大学生往往会面临很多的法律风险。

因此,本文将从经济法的角度出发,探讨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

一、大学生创业领域的法律风险1、知识产权风险众所周知,现代社会的竞争主要是知识竞争。

在大学生创业中,往往是以自己的专业化技能为支撑的。

因此,对于自创的一些技术、发明或创新成果,许多大学生可能会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比如侵犯他人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等。

而这些侵权行为如果没有聘请知识产权顾问或专业律师进行专业咨询,将会给企业或个人带来严重的法律纠纷和巨大的赔付风险。

2、劳资法律风险大学生创业初期,往往需要通过招聘员工来实现企业或项目的发展。

然而,雇佣、解雇、社保、应急措施等方面的法律问题却常常被创业者忽视。

在此过程中,雇佣合同、工资条、五险一金缴纳等问题如不得到妥善处理,将会引发员工投诉、劳动仲裁、甚至法律纠纷。

因此,在劳资方面,大学生创业者必须要掌握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的基础知识,并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要求出具和保存相关证明材料和记录。

3、税务法律风险一旦有了商业运营,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税收问题。

大学生创业在行业选择、营销策略、工商注册或税收政策方面,往往都存在着一定偏差。

如果在报税、纳税、退税等方面不严格合规操作,则不仅会招致税务部门的制裁,甚至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对未来的经营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4、监管法律风险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往往会面对各种公共政策和监管机构的规范要求。

在食品、医疗、环保等行业领域,政府可能会实施苛刻的市场准入政策,对于未按规定程序和标准的创业者进行处罚。

因此,大学生创业者必须了解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政策分析、责任意识和合规意识;同时,还必须注意建立、完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将监管风险纳入企业管理的范畴,加强审计过程的监督力度。

大学生创业涉及的法律问题

大学生创业涉及的法律问题

大学生创业涉及的法律问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社会的快速变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创业的道路,追求个人的梦想与自主发展的机会。

然而,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各种法律问题。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创业涉及的法律问题,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一定的法律指导与帮助。

一、商标与知识产权问题在创业过程中,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是至关重要的。

大学生创业者应该了解并保护自己的创意与独特设计,并及时申请商标保护,以免被他人侵权。

此外,对于已经存在的商标和专利,创业者需要进行专业的检索与评估,确保自身的创业项目不会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二、劳动法问题大学生创业时通常会雇佣员工,因此需要了解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创业者应该遵守雇佣合同的签订与执行程序,了解员工的权利与福利,合理安排工时,并向员工支付合理的薪酬。

此外,创业者还需要了解劳动争议解决程序,并及时解决与员工之间的纠纷。

三、合同法问题在创业过程中,合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创业者应该了解并熟悉常见的商业合同,如合作协议、雇佣合同、供应商合同等。

同时,创业者需要注意合同的签订与履行程序,确保遵守法律规定,并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税务法问题创业成功后,创业者需要面对税务法问题。

大学生创业者应该了解税收政策,缴纳所得税、增值税和社会保险费等各项税款,并及时申报纳税。

此外,创业者还应该了解相关的税务优惠政策,以减轻自身的负担。

五、网络安全法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创新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大学生创业者应该了解网络安全法的相关规定,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并采取措施防止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等风险。

六、融资与股权法问题在创业过程中,融资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大学生创业者应该了解融资的法律规定,包括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等,确保合规操作,并保护自身的利益。

七、不正当竞争与商业诋毁问题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大学生创业者需要防范不正当竞争和商业诋毁的行为。

创业者应该了解相关法律,保护自身的商业声誉,并及时采取法律手段应对侵权行为。

浅论大学生创业的法律保障

浅论大学生创业的法律保障

浅论大学生创业的法律保障摘要:大学生创业是指大学生作为劳动者,利用其现有控制资源和自身能力,在经济环境中寻找并把握创业机会,通过自主创办生产服务项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市场就业的重要形式。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大学生创业显然是其自身实现就业及其自我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应当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来保障创业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促使大学生创业向着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法律保障Abstract: University students' innovative undertakingis defined as they use their own rescourses and abilitiesto find and master the opportunities of venture in the economy environment through create new industries, service projects,enterprises and so on.This is an importent way that university students realize their own value,economy value ande society value.We shoud gradually perfect all kinds of lawes to build a good legal safeguard environment to protect university students’rights and service them more well. Keywords: University students' innovative undertakingventure legal safeguard正文:近几年来,大学生创业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一种热点现象,对于其利弊的讨论也越来越热烈。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与法规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与法规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与法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新创业成为了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致力于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本文将从政策与法规的层面,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内容。

一、国家政策支持(1)“双创”政策近年来,国家提出了“双创”政策,即鼓励大学生同时具备创业和创新的能力。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如设立创新创业基地,提供资金支持,给予税收优惠等。

这些政策的推行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扶持计划为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建设和发展,政府出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扶持计划。

该计划提供一系列支持措施,包括项目评审和资金资助等。

通过这些扶持计划,政府鼓励大学生建立团队,共同探索创新创业的道路。

(3)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政府强调高等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要求各高校加强相关课程的设置和开设。

同时,高校应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体系,提供实践机会和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以推动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和实践能力提升。

二、地方政策支持除了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外,各地方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来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1)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各地政府鼓励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场地和资源支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服务。

这些创业孵化基地不仅提供初创企业所需的基础设施,还提供创业导师的指导和创业资金的支持。

(2)创新创业大赛和活动的扶持各地政府积极组织和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这些活动不仅是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锻炼机会,还有助于激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中来。

三、法规保障(1)知识产权保护为了保护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和知识产权,政府出台了相关法规,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和政策。

这些法规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为大学生提供了法律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大学生创业的法律保障作者:李耀宇李希慧来源:《山东青年》2015年第12期摘要: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重在改变大学生就业观念。

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理应得到各级政府部门和各社会阶层的大力支持,法律对大学生创业的保障必不可少。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法律保障;法规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和毕业生的结构性过剩,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渐突出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

自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来,全国各高校及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创业日益重视,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越发完善,创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调动了大学生的创业动力并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促进了我国高端人才充分利用程度的进一步提升。

2015 年全国“两会”中李克强总理强调“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调动起来”,鼓励大学生创业,很多大学生已经转变就业观念,越来越多选择创业。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七条,劳动者要确立正确的择业意识,提高个人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为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提供便利,有必要出台一部《高等学校学生创业促进法》,对大学生创业支持措施进行明确规定,让我国大学生创业更加便捷,企业组织形式更加灵活,不再局限于现有公司法和合伙企业法等法律规定。

一、大学生创业法律保障的重要意义(一)在加强依法治国的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大的法律环境中,法律规范已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创业领域也不例外。

从社会的角度来讲,法律保障是大学生创业宏观环境的必然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市场开发程度、政府的国际地位、信誉和工作效率、金融市场的有效性、劳动力市场的完善与否、法律制度是否健全、形成了创业的宏观环境。

具体来说,宏观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环境、教育与科技环境、政策环境和法律法规环境。

很显然法律保障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创业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从创业者自身的角度来讲,了解法律对大学生创业的保障是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知识。

大学生创业一般包括四种知识的准备:专业知识的准备、非专业知识的准备、商业知识的准备和法律知识的准备。

法律知识是指创业者必须了解和掌握与企业开业和经营相关的法律知识,包括:知识产权的保护、工商注册登记、税收法律、经济法律等。

法律问题就是大学生创业这一新生事物所涉及的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我国现行法律对大学生创业方面的法律保障(一)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两年内自主创业,到创业实体所在地的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注册资金(本)在50万元以下的,允许分期到位,首期到位资金不低于注册资本的10%(出资额不低于3万元),1年内实缴注册资本追加到50%以上,余款可在3年内分期到位。

(二)大学毕业生新办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免征企业所得税两年;新办从事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第一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二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新办从事公用事业、商业、物资业、对外贸易业、旅游业、物流业、仓储业、居民服务业、饮食业、教育文化事业、卫生事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免征企业所得税一年。

(三)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有条件的城市信用社要为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提供小额贷款,并简化程序,提供开户和结算便利[2],贷款额度在2万元左右。

贷款期限最长为两年,到期确定需延长的,可申请延期一次。

贷款利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利率确定,担保最高限额为担保基金的5倍,期限与贷款期限相同。

(四)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免费为自主创业毕业生保管人事档案(包括代办社保、职称、档案工资等有关手续)2年;提供免费查询人才、劳动力供求信息,免费发布招聘广告等服务;适当减免参加人才集市或人才劳务交流活动收费;优惠为创办企业的员工提供一次培训、测评服务。

三、目前我国与大学生创业相关的法律法规1、关于组织形式方面:《个人工商户条例》,《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办法》,《个人独资企业法》,《民法通则》,《合伙企业法》,《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登记管理规定》,《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实施细则》,《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实施细则》,《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等。

2、关于税收方面:《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增值税暂行条例》,《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营业税暂行条例》,《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消费税暂行条例》,《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房产税暂行条例》;《印花税暂行条例》,《印花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进出口关税条例》;《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试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税收征收管理法》,《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等。

3、关于优惠政策方面:《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具体实施问题的公告》;《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创业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若干意见》,《关于本市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具体实施问题的公告》等。

4、关于融资方面:《贷款通则》;《合同法》、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信托法》;《合同法》;《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公司法》;《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等。

四、大学生创业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及其规避大学生进行创业,首先应当根据投资额、合作伙伴、所进入的行业等情况成立一个创业组织形式并进行工商登记。

这就需要进行创业组织形式的选择。

一般而言,大学生进行创业所能选择的创业组织形式包括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形式。

但不同的创业组织形式自身所存在的法律风险是不一样的。

(一)创业者对不同创业组织形式的债务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

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者,对该组织形式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或者无限连带责任;合伙企业的投资者在我国《合伙企业法》修改之前,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而2006年8月27日修订通过的新《合伙企业法》,普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有限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而有限合伙企业的有限合伙人则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也是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由于我国尚没有个人破产法律制度,一旦创业者对创业组织形式的债务承担无限或者无限连带责任,且该组织的债务又是比较庞大的话,则创业者不但将倾家荡产,并且将因还债的巨大压力无法重新创业。

因此,创业者在选择创业组织形式时,如果选择的是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等组织形式,应尽量控制该组织的资产负债率。

由于创业者自己说了算,因此是完全能够控制住的;如果选择的是个人合伙、普通合伙企业等组织形式,由于人合的因素部分创业者可能无法控制该组织的债务规模,则创业者应当通过合伙协议、规章制度、参加保险等法律措施对组织的债务规模进行约束,对相关的风险进行控制和规避;而如果选择的是有限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则有限合伙企业的有限合伙人、公司股东由于对组织债务承担的是有限责任,这些创业者则不必考虑这方面的风险了。

(二)创业组织形式的选择应考虑到组织运行后的管理成本风险。

从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这样的顺序上讲,组织运行的管理成本是不断增加的。

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往往没有注册资本的要求,而有限责任公司则有注册资本的要求。

即使在有限责任公司的两种组织形式之间,管理成本也是不同的。

2005年公司法修改后,允许设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许多人也注册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的最低要求是10万元,必须一次交齐,而一般有限责任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为3万元,对于注册资本高于3万元的可以分期缴纳。

如果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在运行过程中将公司与股东、家庭没有严格区分,则有可能被揭开公司的面纱,股东就要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则成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意义就失去了。

因此,选择创业组织形式应考虑到创业者在组织运行后对管理成本的承受能力。

(三)在一些创业组织形式中存在着人合的风险。

个人合伙、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这些组织形式,明显存在着人合的性质。

合伙人之间、股东之间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冲突如:经营思想的、利益的甚至性格的。

这些冲突往往会演变为组织的僵局,使组织因为创业者之间的矛盾而陷于危机。

因此,在选择这些创业组织形式的同时,选择志同道合、善于沟通、以创业组织的利益为重的合作者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1]李祖芳.更新就业观念促进大学生就业.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12).[2]何斌.浅谈大学生创业中创业政策对创业动力的影响[J].才智.2015.(11).(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8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