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废水处理工艺选择
淀粉废水特点及处理工艺

淀粉废水特点及处理工艺-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淀粉废水特点及主要处理工艺淀粉废水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常使用厌氧-好氧工艺进行处理。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淀粉废水的特点及主要处理工艺。
1.淀粉废水水质来源及特点淀粉废水是以玉米、马铃薯、小麦、大米以及其它富含淀粉的农产品为原料,进行淀粉加工或深加工(淀粉糖、葡萄糖、淀粉衍生物等)而产生的工业废水,主要包括中间产品洗涤水、设备冲洗水、原料浸泡水等。
其主要污染因子为COD、SS、氨氮和磷酸盐。
淀粉废水的主要特点如下:∙有机物含量高,COD浓度一般在8000 mg/L以上;∙含较高的氮、磷营养物;∙BOD与COD比值较高,可生化性好,较宜于生物处理;∙其废水呈酸性。
2.淀粉废水主要处理工艺淀粉废水属生化性较好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因而常采用厌氧-好氧的联合处理工艺。
下图为常用的淀粉废水处理工艺,废水经过预处理、厌氧处理、好氧处理以及深度处理能够达标排放。
a.预处理工序在预处理工序中,淀粉废水通过格栅、沉淀、气浮等工艺去除悬浮物,减少后续反应器负荷。
淀粉废水呈酸性,产甲烷菌不能承受低pH值的环境,抑制厌氧处理过程,因此生化处理前需要调整pH值至中性(其最适宜范围是6.8~7.2)。
b.厌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是一种有效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技术,可将有机化合物转化为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并能产生甲烷进行回收利用,减少后续反应负荷。
厌氧处理技术可选用UASB、EGSB、IC等工艺,其COD去除率可达到80%以上。
淀粉糖及变性淀粉生产废水需投加营养盐调节碳氮比后再进行厌氧生物反应。
c.好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是在有氧环境下对有机物的彻底分解,其工艺技术有SBR、氧化沟和二沉池等。
目前国内常用的工艺有混凝-水解酸化-UASB-曝气氧化塘工艺、EGSB+SBR法、UASB-氧化塘-混凝气浮法等,这些工艺处理淀粉废水效率高,均能使处理后的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其工艺技术经济比较详见下表。
淀粉废水处理工艺

淀粉废水处理工艺
淀粉废水是一种淀粉加工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其主要来源于淀粉清洗、浓缩、压榨、过滤等工序。
淀粉废水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有机物、氨氮、磷等有害物质,降低水质。
淀粉废水处理的具体工艺可以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处理:
初级处理是为了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一般采用过滤、沉淀、沉滤等方法来实现,以降低水中部分不敏感性有机物的含量;
中级处理是对废水中的游离物进行去除,通常采用氧化法(如活化污泥、过氧化氢、混合氧化)、曝气沉淀法(如有害有机物预活化沉淀)、催化氧化等来处理,以降低水中可溶性有机物含量;
高级处理是清洗废水中的细微有机污染物,通常采用生物处理法(如活性污泥、生物滤池)、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膜法等处理废水,以降低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例如氨氮、磷等。
淀粉废水处理工艺需要根据废水水质的具体情况灵活设计,一般需要结合初级处理、中级处理和高级处理相结合,才能有效降低废水水质,使其符合国家浓度标准。
此外,作为实现淀粉废水处理的补充措施,还可以进行废水回用或再利用,以减少废水的流失,降低污水的排放量。
通过回用、再生利用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为淀粉加工企业提供更多的经济效益。
淀粉废水处理设计方案(3000方每天)

4、紫薯淀粉废水排放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运行五个月,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3.2工艺方案确定
紫薯淀粉废水来水悬浮物为13000mg/l左右,且该废水中的悬浮物通过沉淀不能够全部去除,故预处理设置沉淀和气浮,沉淀去除易沉降的悬浮物,气浮去除不易沉降的悬浮物,以保障进入厌氧反应器的悬浮物浓度在较低水平。
初沉池产生的污泥以及气浮产生的浮渣,经泵提升至污泥脱水机后浓缩脱水,浓缩的蛋白及淀粉回收利用,压滤液回流至集水池;
剩余污泥混合后浓缩切水以及压滤滤液排至调节池,提升至A/O反应池处理。
3.4.5加药单元
本系统加药主要分溶气气浮池、配水池、及脱水加药。
1、溶气气浮池:主要投加的是PAC及PAM。设置PAC\PAM溶药搅拌罐各一台;
新建3000m3/d污水处理站产沼气量约为15000m3/d, 为了有效利用能源降低成本,本工程沼气用于锅炉助燃。
3.6.1沼气脱硫净化
沼气中含有的H2S具有强腐蚀性,极易腐蚀管道与设备,因此,如果进沼气利用设施前不进行脱硫处理,则将会大大减少设备使用寿命。
干式法:结构简单,工作过程中定期换料,脱硫率新原料时较高,与湿式相比,干法脱硫只需要定期换料,操作方便,投资低。
一级预处理工序处理后出水泵提进入二级生化处理单元。
3.4.2二级生化处理单元
二级生化处理单元主要设备及构筑物包括:配水池、高效IC厌氧反应器、A/O生物脱氮池、二沉池。
1、配水池:降解部分大分子有机物质,做为后续高效IC厌氧的预处理生化工序。同时根据水质情况投加酸、碱及营养盐,设置加热器,为高效IC创造良好的反应条件;
3、处理设施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以较为稳定可靠的处理手段完成工艺要求;
淀粉废水处理工艺

淀粉废水处理工艺一,淀粉的来源性质及其用途淀粉属多羟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广泛从在于植物的根,茎和果实中。
淀粉是人类重要的食品,在工业生产中也有广泛的用途,作为浆料,添加剂,胶黏剂和填充剂等用于许多工业部门,如造纸,纺织,食品,医学,化工等。
由于工业的发展,淀粉所具有的自然性能已不能满足要求。
近20年来,人们采用化学,物理化学和酶催化技术对淀粉进行处理,研制出多种改性淀粉,以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
淀粉生产的主要原料作物有甘薯类,玉米类和小麦类。
现就其以甘薯为原料对其生产工艺,用水的水质质量,出水的水质及废水处理技术加以说明。
二,淀粉的工业废水处理1.淀粉生产工艺用水水质与水量淀粉生产工艺使用的水应不含有铁,锰,悬浮物等杂质,有机物含量低,硬度低,PH值应适宜。
原料流送用水和洗涤用水可以直接使用地下水和清洁的地表水,在使用后经适当处理可循环使用。
生产工艺用水则应经过常规的处理工艺进行处理,及混凝沉淀和沙滤的工艺处理。
当使用地下水作为水源时,一般可不仅处理直接饮用,每吨原料的用水量约为13~20m3,因工厂不同而异,其中流送洗净水用水量约占40%~50%。
以下图为甘薯类〔包括马铃薯及其其他薯类〕为原料的淀粉生产工艺流程。
2.淀粉生产工艺及废水的产生A.输送与洗净废水再洗料生产车间,作为原料的甘薯,马铃薯等都是通过输送渠道流送到生产线的。
在流送过程中,甘薯,马铃薯在一定程度上被洗净,此外在淀粉车间还专设洗净工序,比较彻底的去除甘薯,马铃薯外表所沾染的污物的砂土。
有流送工段和洗净工段流出的废水中含有砂土,甘薯,马铃薯的破皮片以及由原料析出的有机物,这类废水悬浮物含量高,但 COD与BOD含量都不高。
B.生产废水〔别离废水〕原料甘薯,马铃薯洗净后加以磨碎形成淀粉乳液。
在乳液中含有大量的渣滓别离,淀粉乳送至精致浓缩工段。
别离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水溶性物质,如糖,蛋白质,脂肪等,此外还含有少量的微细纤维和淀粉质,COD,BOD值很高,并且水量大。
玉米淀粉废水的处理技术

玉米淀粉废水的处理技术
玉米淀粉废水是饲料和乳品行业以及玉米淀粉加工业中常见的废水。
玉米淀粉废水含有玉米淀粉、微量元素、有机物、一些染料和赋
形剂等有机物,它们污染性很强,对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为了有效处
理玉米淀粉废水,我们可以采用生物处理、化学处理和再生技术等多
种方法。
1. 生物处理:这种方法广泛运用在有机废水的处理。
原理是:用生物的代谢来分解有机物的化学结构,使原水中的有机物减小至可
排放标准,其中会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和水。
2. 化学处理:采用的理论是:迅速的将废水中的有机物置换
成溶液中的中性离子,并对pH值进行控制,从而使有毒有机物发生溶
解度的变化,使之从水中析出而被净化。
3. 再生技术:这种技术主要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污染物从
水中分离出来,以有效降低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清洗水的作用。
总之,玉米淀粉废水处理非常重要,因此,玉米淀粉加工企业在
运用各种处理技术时,应根据不同处理技术的优缺点,综合评价,并
按现行的国家标准来处理废水,以确保废水处理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污水处理之淀粉废水处理

污水处理之淀粉废水处理行业污水特征以玉米为原料生产淀粉时,废水主要来源于玉米浸泡、胚芽分离与洗涤、纤维洗涤、浮选浓缩、蛋白压滤等工段蛋白回收后的排水,以及玉米浸泡水资源回收时产生的蒸发冷凝水。
以薯类为原料生茶淀粉时,废水主要来源于脱汁、分离、脱水工段蛋白回收后的排水、以及原料输送清洗废水。
以小麦为原料生产淀粉时,废水由两部分组成:沉降池里的上清液和离心后产生的黄浆水。
以淀粉为原料生产淀粉糖时,废水主要来源于离子交换柱冲洗水、各种设备的冲洗水和洗涤水、液化糖化工艺的冷却水。
淀粉废水主要污染物有悬浮物(SS)、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氮(TN)和总磷(TP)。
淀粉废水的主要特点•有机物含量高,COD浓度一般8000mg/L以上;•含较高的氮、磷营养物;•BOD与COD比值较高,可生化性好,较宜于生物处理;•其废水呈酸性。
•淀粉废水治理工艺路线的选择应根据现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排放标准、污染物来源及性质、排水去向确定淀粉废水处理程度,选择相应的处理工艺。
处理简介及工艺方案淀粉废水治理总体上宜采用“预处理+厌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的污染治理工艺,工艺流程图如下:淀粉企业额根据淀粉生产的原料和产品种类、废水性质选择合适的废水工艺路线和单元技术。
预处理工序中,淀粉生产废水应通过格栅、沉淀、气浮等工艺去除悬浮物后进入调节池,进行水量调节;马铃薯淀粉生产废水应在沉淀池前设置消泡设施;薯类淀粉废水中的原料输送清晰废水应通过沉沙等工艺去除污水中的沙粒后进入调节池。
厌氧生物处理可选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反应器(EGSB)、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等工艺;废水在进入厌氧反应器前应先进行PH调节和温度调节;淀粉糖及变性淀粉生产废水需投加营养盐调节碳氮比后在进行厌氧生物反应。
好氧生物处理可选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缺氧-好氧(A/O)+二沉池、氧化沟+二沉池等工艺。
污水处理之淀粉废水处理

污水处理之淀粉废水处理淀粉废水是指含有淀粉物质的废水,主要来自淀粉加工产生的废水,淀粉废水含有较高的COD和BOD5等有机污染物,无害化排放需要进行处理。
污水处理之淀粉废水处理是对淀粉废水进行处理和改变其性质和构成以减少或消除其对环境和人的危害的过程。
淀粉废水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淀粉废水含有较高的可降解有机物和营养元素,如果处理得当,可以开发出各种低成本的资源化获得方式,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淀粉废水的产生与成分:淀粉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用于食品、医药、饲料等行业。
淀粉加工需要用大量的清水,这就形成了淀粉废水,淀粉废水具有较高的COD和BOD5,pH 值较低、容易产生恶臭和污染环境,淀粉废水主要由以下成分构成:① 淀粉粉末② 短链糖类、糖化剂③ 蛋白质④ 油脂⑤ 有机酸、盐污泥厌氧消化处理污泥可以通过厌氧消化处理来降低淀粉废水的COD。
在这个过程中,污泥中的厌氧微生物利用有机物质进行生长,代谢有机物质产生气体和污泥。
地下池和封闭式反应器是常用的处理污泥的方法。
厌氧消化处理可以将淀粉废水的COD降低40%至60%,同时还能够产生沼气。
生物膜法淀粉废水可以通过生物膜法处理。
生物膜法处理主要分为固定膜和流动膜法。
其中固定膜处理沉淀池内的淀粉废水,通过添加微生物菌剂,微生物在膜上生长和繁殖,生物和悬浮有机物与膜上微生物产生接触,降解有机物并转化成甲烷、二氧化碳等。
流动膜法采用聚合物材料支撑的膜板,膜板缝隙中的微生物依靠附着在固定膜表面的菌群去除淀粉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实现对淀粉废水的高效处理和净化。
沉淀法淀粉废水可以通过沉淀法进行处理。
淀粉废水可以在药剂的作用下,发生突聚,部分淀粉粒子和蛋白质分子容易沉淀,实现淀粉废水的净化。
沉淀法需要的溶解药剂是金属离子和无机化合物,可以形成簇簇结构,有效地沉淀淀粉废水中淀粉的有机物质。
经过沉淀法处理的淀粉废水,COD可以降低50%至70%,但对于难降解的有机物质的处理效果不佳。
淀粉厂污水处理

COD(mg/l)1200060002000≤1004 、是英语(Suspended Substance )的缩写,即水质中的悬浮物。
淀粉生产线排放的废水,包括淀粉废水,果糖废水,冷凝蒸发液,其水质特点如下:1.污水中的 CODcr 、BOD5含量高,可生化性好,需要有机物去除率高,处理效果好的厌氧反应构筑物;即 化学需氧量 。
化学需氧量 COD (Chemical Oxygen Demand )是以化学 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
废水、 废水处理厂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 能 被强氧化剂氧化的物质 (普通为有机物) 的氧当量。
在河流污染和工业废水性质的研究以及 废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它是一个重要的而且能较快测定的有机物污染参数,常以符号 COD 表示。
即生化需氧量又称生化耗氧量, 英文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 的缩写, 是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标,它说明水中有机物出于微生物的生 化作用进行氧化分解, 使之无机化或者气体化时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总数量。
其值越高, 说明 水中有机污染物质越多, 污染也就越严重。
加以悬浮或者溶解状态存在于生活污水和制糖、 食 品、 造纸、 纤维等工业废水中的碳氢化合物、 蛋白质、 油脂、木质素等均为有机污染物, 由 于在分解过程中消耗氧气, 故亦称需氧污染物质。
若这种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过多, 将造成水 中溶解氧缺乏,同时,有机物又通过水中厌氧菌的分解引起腐败现象,产生甲烷、 硫化氢、 硫醇和氨等恶臭气体,使水体变质发臭。
污水中各种有机物得到完会氧化分解的时间, 总共约需一百天, 为了缩短检测时间, 一 般生化需氧量以被检验的水样在20℃下,五天内的耗氧量为代表,称其为五日生化需氧量, 简称70%。
3、总氮的称为 总氮的定义是水中 各种形态无机和有机氮的总量。
包括NO3-、NO2-和 NH4+等无机氮和蛋白质、氨基酸和有 机胺等有机氮,以每升水含氮毫克数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淀粉废水处理工艺选择贾海江 傅云鹤(陕西西津水处理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西安710048)艾翠玲(西安理工大学,西安710048)摘 要 针对淀粉废水的特性,通过大量实验,提出合理的处理工艺,在实际运行中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节省了占地和建设投资。
关键词 淀粉废水厌氧絮凝Choice of starch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esJia Haijiang Fu Yunhe(Shanxi Xijin Water Treatment Engi neering Technology Co.,Ltd.,Xi .an 710048)Ai Cuiling(Xi .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 .an 710048)Abstract In this paper,reasonable treatment process was raised through massive e xperiment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 teristics of starch wastewater.Preferred treatment effect was received in actual run.The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and the land were saved.Key words starch wastewater;anaerobic process;flocculation 收稿日期:2002-07-18;修订日期:2002-09-20作者简介:贾海江(1974~),男,陕西宝鸡人,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水污染控制。
食品行业经常有淀粉废水排出,一般淀粉多采用厌氧或化学絮凝为主体的处理工艺,本文针对西安某食品厂的淀粉废水,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证,提出了实用性很强的处理工艺。
通过工业调试和试运行,证明设计合理、可靠。
该食品厂是一家生产油炸土豆片系列小食品的新建企业。
其生产过程中,清洗土豆工段产生的废水,主要含有泥土和土豆皮等悬浮性污染物,处理相对容易;在土豆片漂洗工段,主要产生含淀粉的废水。
漂洗工段,夏季气温较高,用冷水漂洗,水中溶解淀粉较少;冬季气温较低,为了保证漂洗效果,采用热水漂洗,大量淀粉以溶解态进入水中,相应COD 含量大幅度升高。
该厂生产过程中,对漂洗废水中的淀粉进行了简单的沉淀回收,对悬浮性淀粉效果较好,对溶解性淀粉几乎没有作用。
总体上,排放水量约300m 3P d,一年中水量变化小,夏季C OD 在1g P L 左右,冬季C OD 在3.5mg P L 左右。
1 处理工艺选择1.1 厌氧处理工艺通过大量实验,放弃了处理淀粉废水时常用的单纯厌氧、好氧工艺,因为C OD 为3.5g P L 时,采用厌氧处理有些不适用,最主要的是C OD<1g P L 时,可直接进行好氧处理,选用厌氧会出现处理能力过剩,从经济技术角度讲是不合算的。
1.2 化学絮凝泥沙、粘土、淀粉、纤维素等杂质,在水中呈悬浊、溶胶和高分子状态,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不易沉淀去除。
希望通过投加药剂,使溶胶微粒电中和脱稳而达到聚集,易于分离去除。
絮凝工艺对高分子有机物有着良好的去除能力,但淀粉的絮凝效果却缺乏足够可供参考的实验数据。
在充分了解水质的基础上,希望通过投加一种药剂既能调节pH,又有絮凝作用。
通过压缩双电层絮凝(加入金属盐时,由于水中电解质浓度增大而离子强度升高,压缩扩散层,使颗粒相互吸引结合凝聚)或专属吸附絮凝(胶体颗粒专属吸附异电的离子化合态,降低表面电位,即产生电中和现象,使颗粒脱稳而絮凝。
这种絮凝可以出现超负荷状况,使胶体颗粒改变电荷后,又趋于稳定分散第4卷第2期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Vol.4,No .22003年2月Techniques and Equipment for Environ mental Pollution Con trol Feb .2003状态。
)[1]达到一定的处理效果。
通过大量化学絮凝实验,得到了可供参考的结果。
实验中选用石灰和聚合氯化铝作为絮凝剂,加入PAM 助凝剂,实验结果如图1、图2(原水样为热水漂洗废水和土豆清洗废水的混合液,其COD=2.564g P L,pH=4.5)所示。
图1 化学絮凝法去除COD的情况图2 化学絮凝效果表1 冷水漂洗废水和土豆清洗废水的混合液化学絮凝实验结果序号取样量(mL)石灰加入量(mg P L)聚铝加入量(mg P L)P AM 加入量(mg P L)絮凝后浊度分析(NTU)絮凝后COD 值(mg P L)絮体状态1200200200.252642絮体上浮22005000.315837絮体上浮32001000500.000143絮体大4200100100200.000203絮体上浮5200200100500.00085絮体密实620030050200.000105絮体密实实验分析:(1)为提高COD 去除率,简化加药设备,选用石灰作混凝剂主剂,加药量较少时,絮体细小,沉淀效果差,C OD 去除率不高;增大石灰加入量后,需配加一定量的PAM,絮体较好,可达到出水浊度为0,但易上浮。
说明此时悬浮性物质已基本去除,但COD 仍在1g P L 左右,水体pH>14,说明絮凝工艺对溶解性淀粉去除效果较差,继续增大投药量,水体COD 缓慢降低,此时加药量已达到工业运行中无法操作的程度,另外,水体的pH 远大于14,给后续处理带来极大难度,无实际工业运行的可能性。
分析原因,当加药量增大后,可能发生了颗粒层吸附絮凝作用,水溶液透过颗粒层过滤时,由于颗粒表面的吸附作用,使水中胶体颗粒相互接近而发生凝聚或絮凝,使溶液中不能被凝聚的物质得到凝聚,但沉淀量有限,去除率不高。
(2)采用石灰与聚铝配合使用,可大幅度降低加药量,总加药量不超过700mg P L 时,可使水体达到完全澄清,去除全部悬浮性淀粉。
通过实验分析可看到,在使用热水漂洗时水体中悬浮性淀粉和溶解性淀粉各占C OD 总量的50%左右,总去除率在50%)70%,可以实现工业操作,但考虑到相关因素(例如操作控制),同时投加3种絮凝剂在协调控制上及设备成本上太复杂,不便操作,同时在一年中有一半时间,设备处于闲置状态,利用率低,经济上不合理。
用冷水漂洗废水经简单淀粉回收后,废水COD 为1g P L 左右,进行絮凝实验,以验证溶解性淀粉与悬浮性淀粉间的比例关系,是否与热水漂洗时实验结果相符,因为淀粉分为溶解性和非溶解性两种,同时溶解性淀粉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的溶解度大得多。
实验结果如表1(原水样为冷水漂洗废水和土豆清洗废水的混合液,其C OD=1.107g P L,pH=613)所示。
通过实验结果可看到,絮凝在加药合适时,去除率可达到90%,说明水体中悬浮性淀粉占多数,与热水漂洗废水絮凝实验结果一致。
672期贾海江等:淀粉废水处理工艺选择1.3 SBR 处理工艺综上分析,在处理工艺选择上,放弃传统的化学絮凝加好氧或AO 、A 2O 工艺。
SB R 是典型的非稳态过程,底物和微生物浓度的变化在时间上呈理想推流状态,在空间上呈完全混合状态,具有灵活的控制调节能力和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同时投资及运行费用较小[2],所以实际工艺设计中最终选定SBR 为主体处理工艺。
2 SBR 处理工艺设计在具体处理工艺设计中,由于清洗土豆水对水质要求较低,所以把漂洗水经简单沉淀回收淀粉后,用于清洗工段。
实际生产过程中,清洗水约6m 3P h,而漂洗水为4m 3P h,建一集水池,增加一台回用水泵,既节约了生产用水,又减少了废水处理量,使污水处理规模大大减小,从而降低工程投资及运行成本。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
图3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土豆漂洗水回用与否,水体中C OD 总量变化不大。
不回用水质水量为:水量300m 3P d,COD 315g P L;回用后水质水量为:水量200m 3P d,C OD 5.3g P L 。
该法处理废水具有工艺流程简单,调节控制灵活,自动化程度高,同时由于部分废水回用,且冬季在高负荷区运行,另有夏季在低负荷区运行,使工艺可根据负荷情况调整运行周期,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行费用。
在工艺设计中,为保证冬季在高负荷区运行时达到处理要求,采用初沉池和足够大的调节池,充分利用冬季热水漂洗所排放的水温度,提高水解酸化程度,降低SB R 池好氧处理难度,采用长时间曝气,满足较高的去除率要求。
工艺设计参数为:初沉池:水力停留时间为4h;调节池:分水解酸化区、水量调节区,水力停留时间为10h,对水解酸化区布穿孔曝气管,控制溶解氧在0.5mg P L;SRB 池:周期12h,曝气8h,两个池体间歇进水,C OD 容积负荷:3111kg COD P m 3;污泥处理系统:SBR 池产池量较低,设15m 3污泥浓缩池1座,选取箱式压滤机,过滤面积20m 2,每3d 压泥1次,每次产含水80%污泥3t 左右(对所有参数都是以冬季COD 较高时选取、计算)。
在SBR 工艺中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处理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是鼓风曝气系统,对其进行设计、计算如下:每个周期进水量为50m 3,COD 量为50@513=265kg,废水BOD P C OD 约为016。
选定曝气方式、需氧量和供氧量的计算、曝气系统的设计和计算。
需氧量计算:R o =a .QS r +b .V X v式中:a .)平均转化1kg BOD 的需氧量(kg P kg);b .)微生物(以VSS 计)自身氧化需氧量(kg P kg #d);Q )处理废水量(m 3P d);S r )BOD 去除浓度(mg P L);V )曝器池容器(m 3);X v )污泥浓度(kg P m 3),以VSS 表示。
氧饱和度计算(假设水体混合均匀):C sm =C s @(O t P 42+P b P 2.206@105)O t =21@(1-E a )P [79+21@(1-E a )]P b =P +9.81@10-3@H式中:C sm )扩散器出口和混合液表面饱和溶解氧浓度平均值(mg P L),其中:C SW =B Q C sm ;O t )曝气池逸出气体中氧含量百分率(%);E a )氧吸收率(%);P b )扩散器出口处的绝对压力(MPa);H )曝气器浸入水深(m);B )废水饱和溶解氧修正值([1,B =C sm P C s );C s )界面处的溶解氧浓度值(mg P L);Q )压力修正系数,设备运行大气压不足标准值时,需对饱和溶解氧校正。
曝气设备转移到脱氧净水的氧量[2]:N o =R 0C SM (20)(C SW (H )-C )@1.024H -20A(下转第80页)60%左右,出水可达到国家三级排放标准,并且处理效果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