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第一单元同步作文鲁迅综述

合集下载

介绍鲁迅的作文800字(通用26篇)

介绍鲁迅的作文800字(通用26篇)

介绍鲁迅的作文800字介绍鲁迅的作文800字(通用26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

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介绍鲁迅的作文8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介绍鲁迅的作文800字篇1当我们走近伟人时,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是那么的渺小。

——题记在十一月三十日的下午,我们小荷文学社集体去参观上海鲁迅纪念馆。

那天是星期五,车很堵,原本计划用一个小时到那,但实际时间远远不止这些。

幸运的是我们终于在闭馆前赶到了那。

走进鲁迅纪念馆,首先看见的是一个巨大的鲁迅雕像。

它的表情是严肃的,却又有那么一点亲切。

我们匆匆在它身前留了影,接着就上楼了。

“瞧,是《阿Q正传》!”一阵欢快的叫声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抬起头,只见电视里正播放着《阿Q正传》。

《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鲁迅通过对贫苦、不觉悟的农民阿Q的描写与刻画,写出了国人的灵魂。

他揭露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和传统思想文化造成的中国国民性的特点。

值得讽刺的是文中的那个阿Q,被别人打了还说是儿子打老子,这就是众所皆知的阿Q精神胜利法,多么可笑且又可悲啊!!在往前走去,是一段有关于三味书屋的介绍。

三味书屋是清朝末年绍兴城内的一个私塾,位于绍兴鲁迅故居附近,距“百草园”不远。

鲁迅曾在文章里称它是“全城中最严厉的书塾。

”;说塾师寿镜吾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鲁迅也是在三味书屋中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养成了严谨的治学态度。

接着我们参观了一个铁屋子。

开始我并不知道这铁屋子是干什么用的,后来老师告诉我们:“鲁迅先生把旧社会比喻成一个封闭的铁屋子,把无知,愚蠢的人们比作在铁屋子中熟睡的人,把正直的人比作铁屋子中清醒的人。

清醒的人是非常痛苦的,而熟睡的人则是麻木不仁的,感觉不到死亡的逼近。

如果把熟睡着的人叫醒,他们也会变得痛苦,但是同样,他们也许能找到打开铁屋子的方法。

鲁迅作品综述_高中作文

鲁迅作品综述_高中作文

鲁迅作品综述本文是关于高中作文的鲁迅作品综述,感谢您的阅读!在对鲁迅作品的研究中,《呐喊》和《彷徨》仍然是被关注的热点。

这些小说曾被广泛、深入地研究了几十年,现在一般地解读其艺术内涵也许并不困难,重要的在于有所发现。

胡尹强的《破毁铁屋子的希望——〈呐喊〉、〈彷徨〉新论》发现,《呐喊》、《彷徨》的二十来篇作品其实是有内在联系的系列小说,它们相互补充、相互阐释,从不同侧面表现了铁屋子意象所隐喻的丰富底蕴——鲁迅对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宏观把握和感悟。

作者以铁屋子意象统摄全书,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鲁迅对现代中国人的存在命运与状态的深刻的人道主义关怀。

李靖国的《〈狂人日记〉重探》发现,狂人形象的反封建并不具备彻底性与不妥协性,但这丝毫不降低作品的思想价值。

恰恰相反,鲁迅的忧愤深广,正是通过一个清醒深刻的思想者被封建宗法制度强行剥夺自由思想独立人格而致“狂”,进而刻画了传统势力和礼教连“迫害妄想”症患者病发时的种种表现都不容许存在。

最后,封建宗法制度与传统文化系统居然将“狂人”治“愈”,将反封建者驯服为其忠实的维护者与奴才,以此揭示封建主义“吃人”的凶残、虚伪与“高明”,从而警示改革者必须直面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具备坚强的心理素质。

日本学者丸尾常喜的《“人”与“鬼”的纠葛——鲁迅小说论析》发现,鲁迅小说中有一个“鬼”的形象系列:传统文化“鬼”、民间民俗“鬼”、国民性弊端“鬼”、自身意识到的“鬼”,在这些“鬼”的意象中,《呐喊》和《彷徨》显示出独特的文化批判价值。

王冰的《鲁迅作品中生命群像的存在主义哲学色彩》以存在主义哲学观点,发现鲁迅作品中有一个“佯狂”、“向死而生”的生命群像。

曹书文的《论鲁迅小说创作的家族意蕴》发现,鲁迅也是中国现代家族小说的创始人,《呐喊》和《彷徨》对女性命运与精神悲剧的关注,对封建家庭叛逆知识分子形象的成功塑造,为我国现代家族小说不断走向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缪军荣的《永远的地狱——论祥林嫂之死》发现,祥林嫂之死的原因其一是旧礼教各条律之间的内在矛盾,是族权与夫权之间的相悖;其二是愚昧大众“看客”的凶眼,通过“心理暗示”的作用使祥林嫂产生犯罪之感、自我心灵折磨以致跨入地狱之门。

鲁迅作品综述作文

鲁迅作品综述作文

鲁迅作品综述作文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

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

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

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

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

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

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着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着《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

介绍鲁迅作文600字(精选34篇)

介绍鲁迅作文600字(精选34篇)

介绍鲁迅作文介绍鲁迅作文600字(精选34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介绍鲁迅作文6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介绍鲁迅作文篇1一张消瘦的面孔,两道锐利的目光,表情极其严肃,无丝毫笑意。

每当提起鲁迅这个名字,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这样一张脸,一幅我心中鲁迅先生的肖像。

我读的幼儿园和小学都是以鲁迅而命名的,使得我从小就对鲁迅有所了解。

鲁迅先生是我心中最崇拜的人之一,我很小就读过他的很多作品,譬如《祝福》、《药》、《孔乙己》。

他写的作品,对人物、背景等的描写十分生动形象,读着他的作品,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早在幼儿园,就听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鲁迅的名篇。

那时的我,听是听了,但不懂得思考,只是纯粹地听。

现在把这篇文章重新倒出来,再仔细的咀嚼一番。

先生童年的纯真与快乐让我羡慕不已。

轻轻闭上眼睛,百草园可口的桑葚,高大的皂荚树,三味书屋严厉的教书先生,书桌上清晰地刻着的“早”字,一起涌了上来。

然而,先生的一生并非都如童年那般美好,鲁迅生活在中国历史上最阴晦黑暗的时期。

人民看见无辜者的血从刽子手刀尖流淌而下,却仍是麻木的表情,甚至有人用血裹着的馒头治病、想尽办法去吃别人的肉!鲁迅震怒了,他放弃医学举起了笔。

他要登上思想舞台,用文笔向旧思想挑战,以一个斗士的形象发出了深深的《呐喊》,人民心中沉睡已久的新思想终于被唤醒了。

鲁迅仍旧要用笔战斗下去,驱赶迷信和愚昧,振兴中华民族,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去奋斗!鲁迅先生的一生有许多被后人敬仰的名著,读他的作品往往有点苦,不是一遍就能读懂的,只有细细地品味,慢慢地思考,才能读出其中的优美之处来。

可以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对他自己一生的写照。

鲁迅早已逝去,但他的灵魂永远在天边微笑,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

我轻轻闭上眼睛,仿佛又看到鲁迅从古城绍兴的远处走来。

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单元同步作文-鲁迅综述

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单元同步作文-鲁迅综述
第 3 页 共 5 页
还 原 鲁 迅 是 很 难 的” ,因 为 我 们 和 鲁 迅 之 间 已 经 缺 乏 可 共 享 的 生 存 经 验 、 文 化 经 验 和 政 治 经 验 。 所 以 , 作 为 现 在 我 们 探 讨 鲁 迅 的 起 点 , 我 们 首 先 要 提 出 的 问 题 “ 不 是 ‘ 鲁 迅 是 谁’ ,而 是 ‘ 我 们 是 谁 ’ ” 。 鲁 迅 , 20xx 年 9 月 25 日 出 生 于 浙 江 绍 兴 。 20xx 年 , 留 学 日 本 学 医 , 后 从 事 文 艺 工 作 。 20xx 年 5 月 , 首 次 用 “ 鲁 迅 ” 的 笔 名 发 表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第 一 篇 白 话 小 说 《 狂 人 日 记》 。五 四 运 动 前 后 , 参 加 《 新 青 年 》 杂 志 的 工 作 , 创 作 了 《 呐 喊 》 《 野 草 》 《 朝 花 夕 拾 》 及 中 篇 小 说 《 阿 Q 正 传 》 等 作 品 。 20xx 年 10 月 19 日 病 逝 于 上 海 , 终 年 55 岁 。 他 的 作 品 被 翻 译 成 70 多 种 文 字 , 在 50 多 个 国 家 流 传 。 “ 许 多 人 都 在 哀 叹 , 这 个 时 代 的 人 正 在 远 离 鲁 迅 , 好 像 鲁 迅 一 旦 被 公 众 弃 绝 , 他 的 价 值 就 会 随 之 贬 低 — — 岂 不 知 , 真 正 贬 低 鲁 迅 的 , 恰 恰 是 有 这 种 想 法 的 人 ; 事 实 上 , 鲁 迅 真 正 的 价 值 , 就 体 现 在 他 与 这 个 时 代 之 间 的 断 裂 和 错 位 上 : 只 有 在 反 对 他 的 地 方 , 鲁 迅 的 价 值 才 得 以 彰
第 1 页 共 5 页

高三我眼中的鲁迅为话题的记事作文

高三我眼中的鲁迅为话题的记事作文

高三我眼中的鲁迅为话题的记事作文高三关于我眼中的鲁迅为话题的记事作文鲁迅先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文豪,他善用讽刺,语言辛辣,思想独特。

那么,你眼中的鲁迅是怎样的呢?以下是XXX作文栏目本店铺为你带来的《我眼中的鲁迅》10篇,希望对你们有所启发。

【我眼中的鲁迅:篇一】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他以笔为武器,永远为人民而战……他,虽然已经逝世,但依然活在人民心中;他,虽然生命已经终结,但精神永垂不朽。

他就是我们的“民族魂”——鲁迅先生!我眼中的鲁迅先生,是在学习了课文之后才了解他,崇敬他的。

从前的我只知道我国有一位大文豪名为鲁迅,对他的著作却不屑一顾。

但学习了课文之后,鲁迅先生的高大形象渐渐地在我脑海中扎了根。

他热爱祖国,曾在日本留过学得他本可以穿着一身优雅绅士的西服,却天天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不离身。

他顽强不屈,勇于斗争。

当时的社会无比黑暗,反动势力也无比猖狂,不断地搜刮民脂民膏,穷苦人民的生活几乎没有一丝曙光。

而鲁迅先生用他那锐利的笔写下了一篇篇犹如锋利匕首的文章,刺向了敌人的心脏,使敌人们一次又一次的恐慌,于是对他进行了残酷的迫害,但鲁迅先生依旧不屈不挠,就如他那短短的刷子似的头发,那么坚硬,不肯弯曲。

“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

”这就是无私奉献的鲁迅先生。

他为了孩子们能多方面吸收知识,翻译了外国童话《表》与《小约翰》,他为了唤醒沉睡中的中国人民振兴中华,“历尽艰辛”翻译并自费出版了《毁灭》等等,创作了许许多多的作品,辛苦了一生。

鲁迅先生家的女佣也说:“周先生自己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

”这样辛苦的工作,为我们民族做贡献,怎会不让与鲁迅先生只有一面之缘的阿里觉得他瘦呢?但是,鲁迅先生瘦得精神,瘦得有力!鲁迅先生是一株野草,更是一个英雄,是他点燃了几代中国人奋发的星火,是他用锐利的眼光为我们指引前进的道路。

如今,鲁迅先生已经离开我们七十六年了,但他虽死犹生。

高中我读鲁迅作文

高中我读鲁迅作文

高中我读鲁迅作文第一篇:我读鲁迅有人说他是异乡人。

嶙峋的脊骨,生硬的线条,如绍兴那一块块青灰色的石板路,坚硬、冰冷。

他脱下了白大褂,用锋利的笔尖做武器,闪着凛冽的寒光,直刺敌人的咽喉,直指人心。

然而一个古老的水乡却沉蕴着柔美的风景。

粉墙黛瓦,流水人家,糅杂着草与土的芳香,眼前的悠悠碧水,耳畔的欸乃浆声,勾画出一个充满诗意,纯粹柔情的绍兴。

但水乡软玻璃似的明镜里,曲曲折折地倒映出棱角分明,一派豪情的鲁迅。

那柔软的水玻璃上折射出一把明晃晃的刀,不,比刀更有杀伤力,“哗”地从水中掠起,撩开了众人的羞耻心。

曾经,也是这片柔情的水乡,人民看见烈士的血从侵略者刀尖淌下,却仍是一副麻木的表情,甚至有人会用血裹着的馒头治病!一声呐喊,划破了寂寥的长空,激起满城碧波,也激起了鲁迅的愤恨。

任人宰割的民族,没有骨气和灵魂,竟麻木地生活在狰狞和丑恶的社会之中!鲁迅暴怒了!他的笔锋直刺向这个暗无天日的社会,以笔的力度宣示着一个中国人的铮铮傲骨!!他最终登上了思想舞台,向旧中国开火,他不畏惧死,也不可能在文坛中倒下,他挥舞着笔,敌人被鲁迅打得满身血痕,魂飞魄散,但鲁迅还要用笔斗争下去,深思凝重的背影,震耳欲聋的话语,振兴了中华民族!也振奋了每个国民的心!!!提起鲁迅,往往会使人想起巍峨的华山,冷峻而稳重。

他又似山巅上的一棵雪松,俯瞰神州。

在他的故乡里,他写下了许多不朽的文章,但在他童真的记忆里也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

随江南的水波在心头荡漾,随恬淡的月光濡染出宁静的水乡。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少年时套着银项圈的闰土,在雪地捕鸟中遗留下小小的秕谷,还有桑葚,皂荚,覆盆子,童年的纯真也不逊于笔锋的尖锐。

鲁迅在弥漫着硝烟,却又无硝烟的战场上浴血奋战。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着甘为孺子牛”,就是他一生的写照。

鲁迅的早逝可能与他的尖锐有关。

然而鲁迅的灵魂永远在天边微笑,他内心的仇恨在九泉之下也会与恶势力相拼。

我认为鲁迅不是绍兴人,因为他的豪迈粗犷与绍兴的碧波柔情不相匹配。

写鲁迅的高考满分作文5篇

写鲁迅的高考满分作文5篇

写鲁迅的高考满分作文5篇谈起鲁迅先生,他的形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蓬松的头发虽看起来很乱,却很精神;每一根都笔直地挺立着。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写鲁迅的高中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写鲁迅的高中作文篇1一张瘦削的脸庞,透露出刚毅与坚强;两道犀利的目光,仿佛能刺破四周沉沉的黑暗;一头不屈的硬发,一根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他,就是鲁迅。

鲁迅先生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教育家、革命家,以及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奠基人。

鲁迅先生的一生都是坎坷不堪的。

开始,他是一名医生,救死扶伤,到了后来他有弃医从文,放下手术刀,拿起手中的笔,用比作武器,用文字做军队,一次又一次对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猛烈的进攻,揭露他们肮脏丑恶的嘴脸。

鲁迅先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批判中,孤身一人走上了为民族、为人民的奋斗之路。

这一路上,鲁迅先生一次又一次受尽迫害,尝尽辛酸。

自己写的文章屡次被查封,但他依然不放弃,不惧迫害,顽强拼搏。

他用满腔热血实践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生追求,他用笔划存漫漫长夜,挑出些许亮色。

鲁迅先生不怕困难,三番五次地与黑暗势力作斗争。

他是中国一颗璀璨的明珠,他是进步青年永远的导师。

鲁迅先生关心青年、爱护青年,对青年的关心更是无微不至。

他给予那些失落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进步青年鼓励,给予他们父亲般的慈爱,温暖的关怀。

他还亲自接待了来访青年500名,亲自给青年回信3500多封,帮助过的青年更是不计其数。

通过这一单元课文的学习,是我们更深地了解了鲁迅。

在我心目中,鲁迅先生幽默风趣,平易近人,他关心做过的下一代,在危险与迫害面前毫不退缩,永不屈服的人,是一个不拍困难,忧国忧民,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爱憎分明的人。

他用自己的文字呼吁人们,幽默中闪烁着睿智与深刻,虚弱的身体中却包含着中国人的骨气和一颗有份深沉的爱国之心。

这,就我心目中的鲁迅;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

写鲁迅的高中作文篇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身甘做孺子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上学期第一单元同步
作文鲁迅综述
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
高三上学期第一单元同步作文:鲁迅综述
陷于事务与应酬的人是很难坐下来冷静地思考与写作的。

我写了二十年的剧本《鲁迅与冯雪峰》如果有机会拍成电影或电视剧的话,10月正好播放,因为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

许多文友都知道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光是电视上的纪念晚会,就有几台,可是他们并不知道今年也是鲁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即使知道似乎也并不十分关注。

红军在长征途中,鲁迅曾与茅盾一起,给毛主席发去过一封电报,文曰:“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
来。

”2001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20周年,县文联为普及鲁迅知识,弘扬鲁迅精神,曾在《台安县报》上进行过一次“读点鲁迅”知识竞赛,只收到两份有效答案,一份来自唱荫杉,一份来自孙圣祥(那时认识了孙圣祥)。

许多人对鲁迅的无知与淡漠,令人失望,令我感到可悲。

在鲁迅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的时候,“鲁迅的世界与世界的鲁迅”国际学术讨论会曾在先生的故乡绍兴举行,来自中国、加拿大、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一百五十余名“鲁学”研究专家参加会议。

包括陈漱渝、张梦阳、阿部兼也等国内外着名的鲁迅研究专家都在讨论会上发表各自的研究成果。

《鲁迅讽刺艺术理论初探》、《鲁迅研究中的学术哲学问题》、《作为现代精神资源的鲁迅》、《鲁迅文化遗产的真正价值》……近百篇研究论文采取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视角对鲁迅先生的作品、思想、经历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2006年是鲁迅诞辰125周年暨逝世70周年,10月17日,来自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德国等5个国家及内地18个省、市、自治区的120多位鲁迅研究专家、学者齐聚浙江绍兴,举行“鲁迅:跨文化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

来自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德国和台湾等五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二十余位鲁迅研究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开幕式,他们在研讨会上,从各种不同的研究角度,对鲁迅文化进行深入地探讨交流。

文化部副部长郑欣淼先生在开幕式上说,鲁迅的着作是中华民族高度智慧的结晶,鲁迅先生的思想已经长在民族的血脉里,鲁迅的心灵与广大读者的心灵是相通的。

从鲁迅身上看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每一部分,都是先贤用血汗乃至生命换来的。

鲁迅逝世七十年来,中国文化学术界在传承鲁迅优秀遗产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鲁迅研究已经成为一门综合性学科。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说,鲁迅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代表,又是具有我们这个民族原创性的作家,从过去到现在始终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旗手。

如果研究现代文学的人对鲁迅避而不谈,那么就是在数典忘祖。

众多现代文学研究专家在此间召开的一个研讨会上认为,“普及鲁迅”的路还很长,高等院校应当承担起这个任务。

鲁迅、许广平独子周海婴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希望青少年能逐步接触鲁迅的作品。

过去政治上的需要,我们不去讨论。

个别年轻人如果不喜欢(鲁迅),也没关系。

”鲁迅之孙周令飞说:“虽然家里有很多鲁迅的书,但是孩子想不想读,要顺其自然。

”(9月19日《南方都市报》)
周海婴和周令飞的话具有现实意义。

今年年初,浙江绍兴鲁迅故里百草园举行了一场活动。

会上,“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说法引起多方共鸣。

一谈起鲁迅的形象,立马想到怒目金刚、横眉冷对;一说起鲁迅的文章,立马想到“似投枪、如匕首”。

显然,这不是完整的鲁迅,如周海婴所说,是“政治上需要”的鲁迅。

周令飞说:“鲁迅不单是个勇敢的战士,更是个风趣幽默、可亲可
爱的长者。

”鲁迅本来就是立体的、多元的,教材偏偏把他描摹为平面的、单一的。

现任鲁迅文学馆馆长的孙郁认为:“没有阅历的人很难读懂鲁迅的书。

”鲁迅的观察是尖锐的,体验是深刻的,用语是刻薄的,情感是苍凉的,不鼓励青少年多读,是有一定道理的。

北京文化界人士19日会聚鲁迅博物馆,缅怀这位伟大的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贯穿整个纪念活动的是这样一种关注和思索:鲁迅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当天在鲁迅博物馆举行的“鲁迅逝世七十周年暨北京鲁迅博物馆建馆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发表演讲说,鲁迅的时代虽已远逝,但他那种要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路来的精神将永存。

鲁迅的精神在我们现在这个提倡“和谐”的时代中,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和谐”永远是一个过程,是矛盾中的发展,运动中的平衡,差异中的协调,多样中的统一,其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

鲁迅倡导的启迪民智,改造国民性、利人思想及其批判精神,是我们朝这一方向前进的动力。

鲁迅精神作为一种资源是“儒家之后有原典意义的存在”。

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表示,正是鲁迅精神使该博物馆半个世纪以来成为千百万人造访的“圣地”。

他说:“鲁迅是一种开放的、未完成的精神之火,在古老的土地上扩张着,并因此而与每一代人的精神盘诘相遇,成为一种无穷的光源。


着名画家陈丹青探讨鲁迅的角度独树一帜。

他认为,对鲁迅的讨论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从准政治话题到民间话题的曲折过程,现在我们“要还原鲁迅是很难的”,因为我们和鲁迅之间已经缺乏可共享的生存经验、文化经验和政治经验。

所以,作为现在我们探讨鲁迅的起点,我们首先要提出的问题“不是‘鲁迅是谁’,而是‘我们是谁’”。

鲁迅,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浙江绍兴。

1902年,留学日本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创作了《呐喊》《野草》《朝花夕拾》及中篇小说《阿Q正传》等作品。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终年55岁。

他的作品被翻译成70多种文字,在50多个国家流传。

“许多人都在哀叹,这个时代的人正在远离鲁迅,好像鲁迅一旦被公众弃绝,他的价值就会随之贬低——岂不知,真正贬低鲁迅的,恰恰是有这种想法的人;事实上,鲁迅真正的价值,就体现在他与这个时代之间的断裂和错位上:只有在反对他的地方,鲁迅的价值才得以彰显;反对得越厉害,他的价值就显得越充分。

正如小偷是不会喜欢警察的,我想,一个仍是‘想做奴隶而不得’或‘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也是不会喜欢鲁迅的文字的。

鲁迅的文字像大光,可以清晰地照见每一个人的音容笑貌,那些相貌丑陋又想遮羞的人,当然恨不得早日铲除他,消灭之。


鲁迅只活了五十六岁,只写作了十八年,但鲁迅的存在像一个燃烧的火球,靠近他的人,若没有对火的经验,那必定是会被灼伤的。

我们应该读点鲁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