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情墨意抒胸臆

合集下载

第2课笔情墨意抒胸臆

第2课笔情墨意抒胸臆

《笔情墨意抒胸臆》教后反思
《笔情墨意抒胸臆》教学设计能根据课标,让学生通过对大量经典写意文人画作品的赏析、评述、甚至争论去逐渐理解写意文人画的核心技术:“笔墨”,感悟写意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特色。

课堂的设计紧紧围绕“笔墨”这一个支点,辐射出“论、赏、辩、作”四个环节,尝试以学生为主导,不断鼓励学生自我发现、探讨、辩论,提高了学生的对写意文人画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美好。

当然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各种不足,如:尽管设置了“小小辩论”这个环节,但并没让学生真正“自主”的畅所欲言,教师在其中的引导也过于“露骨”,削弱了学生的主导地位。

《笔情墨意抒胸臆》教案

《笔情墨意抒胸臆》教案

《笔情墨意抒胸臆》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继前一课学习的基础上安排的,主要是让学生充分感受写意花鸟画如何来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其次让学生了解写意花鸟画用墨用色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写意花鸟作品的欣赏,理解笔墨的表现是为了达到“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2、技能目标:能够大胆地创作形象生动的花卉作品。

3、情感目标:感知一草一木皆有情,学会观察生活、引导学生有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1、通过作品分析,理解花鸟画的表现内容和表达方式。

2、调动学生主动性,放开手脚,大胆创意,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难点:如何充分唤起学生在学习生活的情感,用写意花鸟画的形式表达个人的志向和情怀。

五.课前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学具准备:笔、纸。

六.教学设计:1、新课导入:出示郑板桥的作品(问:这是谁的作品?),让学生了解郑板桥。

问:郑板桥为什么只画兰竹石呢?(讨论)郑板桥其人:“扬州八怪”之一,曾是一方清官,他关心百姓疾苦,因自然灾害时为百姓申请救济而惹怒了上司,被罢了官,传统花鸟画中梅兰竹菊寓意是兰四时不谢,竹百节长青,虚心有节,石万古不败,正好和自己倔强不逊的性格相吻合。

归纳:郑板桥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兰竹石上,这不仅是他思想情感的宣泄,更是他人格的写照。

2、教授新课: (1)所谓花鸟画,是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传统画料,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生活中的花鸟影片。

(展示花鸟视频)(2)出示黄筌的《写生珍禽图》和朱耷的花鸟画进行对比。

(3)写意画法能抒发作者内心的强烈感受,下面我们来欣赏《墨葡萄图》,一起来走进徐渭。

(4)刚才我们欣赏了古代大师的作品,感受了他们作品的意境和内涵,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了现代大师们的花鸟作品,出示齐白石图片,并欣赏齐白石部分作品。

(提问)齐白石的作品在艺术风格和色彩运用上和古代画家作品又有什么不同?(提问)教师归纳:画法工笔、写意兼备,开创了“兼工代写”法,色彩艳丽,使人感受到了旺盛的生命力,表达了对社会主义的热爱和对新生活的向往。

笔情墨意抒胸臆

笔情墨意抒胸臆

第3课笔情墨意抒胸臆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通过欣赏花鸟画作品,理解写意花鸟画的笔墨神韵与“借物抒情”的特点。

2.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国画工具亲身体验用笔用墨的变化,会用写意画的手法创作身边的蔬菜水果。

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把握用笔用墨的特点与各种破墨法。

教学难点:理解写意花鸟画的“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挥洒胸臆”的特征。

三、讲授新课1向学生讲授新课观看多媒体。

2讲述墨色焦、浓、重、淡、青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笔墨,是中国画的特色,精华所在,没有笔墨不能称其为中国画,笔墨一词从广义上讲,指利用墨色在宣纸或绢帛上形成的干湿与浓淡变化和用笔不同所达到的画面气象,色彩、章法、意境、品味等诸方面的绘画语言。

狭义的笔墨专指用笔、用墨的技巧。

用笔,《古画品录》中六法:骨法用笔。

是指用笔要有力度,有骨气,心随笔转,意在笔先。

具体说来即提、按、顺、逆、正、侧、藏、露、快、慢等。

用笔要讲究提按、顺逆、快慢、转折、正侧、藏露等变化。

用墨,有光彩、讲层次,求变化。

对墨的要求,清、润、沉、和。

清,层次分明。

润,墨色滋润。

沉,不浮躁。

和,相互融和。

泼墨法:用毛笔饱蘸浓淡相宜的水和墨,大胆落于纸上。

积墨法:由淡和深(待墨干后)层层添加。

破墨法:先画一种墨,未干时再破以不同的墨,可以浓破淡、淡破浓、水破墨、墨破水、色破墨、墨破色。

二、花鸟画的特点创作方法上强调意在笔先;造型上似与不似之间;构成上计白当黑,以少胜多;表现上以书法入画,强调意笔;形式上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等。

三、“四君子”“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合称“四君子”,松、竹、梅合称“岁寒三友”。

四、齐白石简介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

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

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衰年变法,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

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

齐白石绘画最大的特色就是一生不搞妄作,没见过的东西,没有仔细研究过的东西,他不画。

第2课笔情墨意抒胸臆

第2课笔情墨意抒胸臆

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托,寄托,借助;物,客观外物;言,表达;志,志向,志愿。

简单地说,托物言志,就是借助具体外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志愿,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

“岁寒三友”的由来:北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遭权臣迫害,被捕入狱。

经王安石等人营救,始得从轻定罪,安置黄州管制。

苏轼到黄州生活困难,便向黄州府讨来了数十亩荒地开垦种植,借以改善生活。

这块地,当地人唤作“东坡”,苏轼便自取别号为“东坡居士”。

苏轼在“东坡”栽种稻、麦等农作物,又筑园围墙造屋,房子取名“雪堂”,并在四壁都画上雪花;园子里,则遍植松、柏、竹、梅等花木。

春天,黄州知州徐君猷来雪堂看望他,打趣道:“你这房间起居睡卧,环顾侧看处处是雪。

当真天寒飘雪时,人迹难至,不觉得太冷清吗?”苏轼手指院内花木,爽朗大笑:“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

”意为风声和泉声就是可解寂寞的两部乐章,枝叶常青的松柏、经冬不凋的竹子和傲霜开放的梅花,就是可伴冬寒的三位益友。

《话说中国画》,冯骥才。

(摘录)中国画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这不仅因其历史深厚久远,大师巨匠其众如林,传世名作浩似烟海,更重要的是它异常独特,且具鲜明的民族个性。

中华民族独有的宇宙观、哲学观、艺术观、审美观,顽强地表现其间;把其他任何民族的绘画与其放在一起,都迥然不同,立时可见;中国画独放异彩。

中国画自它诞生之日始,就不以追摹自然形态为能事,而把表现物象的精神作为目的。

在形与神的关系上,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苏轼语),主张“以形写神”(顾恺之语)。

哪怕所画的形态在“似与不似之间”(齐白石语),也要把内在的精神表现出来。

这就使中国画家的注意力始终投射在事物内在的、深层的、本质的层面上。

唐宋两代,繁盛迷人的社会生活征服了画家,严谨认真写实的画风因之盛行一时,但捕捉物象精神仍是绘画的最高追求。

笔情墨意抒胸臆

笔情墨意抒胸臆

苏少版初中美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笔情墨意抒胸臆教案贯溪中学马雪丽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师生合作分析,理解写意花鸟画可以“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特色。

感悟笔墨的表现语言。

技能目标:掌握写意花鸟画的用笔用墨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笔墨工具,表现墨与色的变化效果,创作形象生动的蔬果写意画抒发胸臆。

情感目标:感知一草一木皆有情,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以写生为基础的表现形式,破墨技法中笔的干湿浓淡变化与墨色融合。

教学难点:怎样表现出个人的审美性。

三、教学课时,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笔情墨意抒胸臆教案一、初步感悟笔墨导入:师生问好。

师:让同学们看看桌子上的毛笔、墨、纸、水、和挤上颜料的盘子,交代用笔方法和注意事项:预习第三课第二课时;并看大屏幕,临摹画家笔下或生活中的芭蕉。

(10分钟)二、教师说课-----三、新授课程(一)点题:1. 国画就是中国人用自己制造的工具材料,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创造出来的画。

国画有几千年的历史,每一时代的画家都以自己的创造,使传统中国画技法更加丰富多彩。

水墨画就是在传统技法上不断的创新,水墨画反映出来的审美情趣,既有历史的、民族的特点,又有时代的、创造的新意。

富有韵味,是中国画特有的美感。

教师有后面向前走,边走边欣赏学生的作品,到前面做一个简短的客观的点评,对好的作品给以及时的表扬,告诉同学今天来这儿是来向大家学习的,我们共同进步共同来探索笔墨情趣。

询问同学们在画的时候,先画什么再画什么.通过预习知道这叫什么(体现先学候教的理念)。

生答,师强调这也是我们本节课的重点。

2、我们来看一幅学生作品。

这位同学画时抓住了芭蕉叶大大的、宽宽的、长长的特点,墨色还有浓淡变化。

看,大师徐渭的《水墨芭蕉》,是这样画的。

用简练概括的手法和深浅浓淡不同的墨色变化,表现出了芭蕉叶的意,把这种感觉画出来了!大师们也都这么画。

老师总结:以上的这些手法经常用在写意画中,如果画的内容是花卉、禽鸟、蔬果等,这样的绘画被称为什么画呢?生:写意花鸟画。

《第3课笔情墨意抒胸脆》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苏少版八下

《第3课笔情墨意抒胸脆》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苏少版八下

《笔情墨意抒胸脆》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初中美术课程《笔情墨意抒胸臆》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中国画的基本笔法与墨色运用,理解中国画“笔情墨意”的内涵,激发学生对中国画艺术的兴趣与热爱,培养其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理论学习:学习中国画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笔法、墨色、构图等基本要素。

通过PPT展示和教师讲解,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2. 实践操作: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用毛笔在宣纸上尝试不同的笔触和墨色变化,体验中国画的韵味和意境。

具体包括线条的粗细、轻重、快慢等基本技巧的练习。

3. 创作实践:结合所学知识,学生自行创作一幅以“笔情墨意抒胸臆”为主题的作品。

创作过程中,学生需注意构图布局、笔法运用和墨色搭配等要素,力求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三、作业要求作业要求如下:1. 理论学习部分要求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理解并掌握中国画的基本理论知识。

2. 实践操作部分要求积极参与,认真练习,掌握基本笔法和墨色运用技巧。

3. 创作实践部分要求主题明确,构图合理,笔法流畅,墨色丰富,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作品应具有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4. 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保持作业整洁、规范。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践操作的技巧掌握情况。

3. 创作作品的构图、笔法、墨色运用等艺术表现力。

4. 作品的创意和情感表达。

五、作业反馈作业反馈将采取以下方式:1.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逐一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2. 通过课堂讨论和互动,引导学生互相评价作品,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

3. 对于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表扬,激励学生继续努力。

4. 将学生的作业成果进行整理和归档,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以上的作业设计方案,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中国画的基本技能和知识,还能通过实践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笔情墨意抒胸臆演课稿

笔情墨意抒胸臆演课稿

题目:笔情墨意抒胸臆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国家,其中,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

今天,我们要一起探讨如何通过笔情墨意来抒发我们的胸臆。

二、笔情墨意的历史渊源
1.介绍笔、墨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

2.讲述历代书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及其对后世
的影响。

三、笔情墨意的艺术特点
1.介绍笔法、墨法的基本技巧和运用。

2.分析笔情墨意的韵味和意境,以及与文学的关系。

3.通过具体作品演示笔情墨意的表现手法。

四、如何抒发胸臆
1.了解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

2.通过笔情墨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达到心灵的沟通
和抒发。

3.介绍一些著名书法家如何通过笔情墨意来抒发胸臆的
案例。

五、实践与创作
1.提供一些创作主题和情境,如山水、花鸟、人物等。

2.让学生进行实践和创作,体验笔情墨意的魅力。

3.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提高技能。

六、总结与评价
1.对笔情墨意抒胸臆的艺术特点进行总结。

2.对学生的实践与创作进行评价,给予建议和鼓励。

3.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探索书法艺术的魅力。

笔情墨意抒胸臆教案

笔情墨意抒胸臆教案

笔情墨意抒胸臆教案
《笔情墨意抒胸臆教案》
嘿,大家好呀!今天咱就来讲讲这“笔情墨意抒胸臆”。

先来说说我自己的一个小经历吧。

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书画展览,那里面的作品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啊!我记得有一幅水墨画,画的是一座宁静的小山,山上有几棵树,那树枝的姿态,就好像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我站在那幅画前,感觉自己仿佛都能听到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真的太神奇了!我就那么痴痴地看着,好像自己都走进了画里,在那山间漫步。

这就是笔和墨的魅力呀,能把人的情感、想法都通过这简单的纸笔表达出来。

在这个教案里呢,我们要让学生们也能体会到这种笔情墨意。

首先呀,得让他们放开手脚去画,不要有太多的束缚,想画什么就画什么。

然后呢,引导他们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哪怕是一片小小的树叶,也有它独特的美。

就像我在展览上看到的那幅画一样,画家肯定是对那座山有着特别的感受,才能画得那么生动。

我们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小练习,比如让学生画自己最喜欢的宠物,或者是想象中的一个奇妙场景。

在这个过程中,鼓励他们大胆地用笔墨去表现,不要怕画错。

哎呀,画错了又怎么样呢,那也是一种独特的表达呀!
等他们完成作品后,让大家互相分享、交流,听听别人是怎么通过笔和墨来抒发胸臆的。

说不定还能从别人的作品中获得新的灵感呢!
总之呀,就是要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笔情墨意的美妙。

让他们知道,画画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方式。

就像我们说话一样自然,只不过是用画笔和墨水来“说话”罢了。

好了,今天的教案就说到这儿啦,希望大家都能在笔情墨意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满足!让我们一起用笔墨抒发我们的胸臆吧!哈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少版初中美术 八年级下册
笔情墨意抒胸臆 -写意花鸟画
《水墨芭蕉》 明代 徐渭
写意花鸟画
用简练概括的手法绘写动植物的一种中国画传统画科。
这幅作品带给你什么感受?
《虾》 近现代
齐白石

讨论画面中竹子的笔墨特点?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墨竹图》 清代 郑板桥
说说它们能表达人的哪些情感和精神?
“四君子”——梅、兰、竹、菊
“岁寒三友”——松、竹、梅
傲 寒
清 白
淡 雅
劲 节
长 青
冷 艳
幽 雅
小结
• 传统文化中常常把画品与人品相对应,赋 予植物人格化特征。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是中国画的一大特色。
花鸟画特点
• 1概括简练 • 2神韵 • 3借物抒情
墨法:浓破淡、淡 破浓、墨破色、色 泼墨等
找一找画面中的破墨法
《盈枝枇杷》 清代 虚谷
《紫藤》局部 近代 吴昌硕
《水仙》局部
现代 朱屺瞻
《丝瓜昆虫图》
近现代 齐白石
要求:1. 15分钟时间完成; 2. 体现写意花鸟画的特点;
拓 展
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重要组成部 分,以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民族风格、极 高的艺术价值,影响于世界画坛,是我国 最可贵的艺术遗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