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峪沟采空区调查报告最后的
介休左则沟煤业有限公司安全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山西介休鑫峪沟左则沟煤业公司安全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企业安全生产现状一、企业基本情况山西介休鑫峪沟左则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位于介休市东南约13km的连福镇下西樊村,行政区划隶属于介休市连福镇管辖。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2°03′39″~112°05′21″,北纬37°01′48″~37°03′33″。
井田位于介休市东南约13km处,井田西侧有南同蒲铁路、大运高速公路及208国道,井田至208国道约13km;距南同蒲铁路的义棠火车站约14km。
交通运输条件较为便利。
我公司始建于1980年,投产于1985年,设计生产能力9万吨/年,2006年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后为30万吨/年矿井,于2006年10月批复开工。
该矿开采上组煤层采用三个斜井开拓,90万吨系统建成采用二斜一竖井开拓,旧系统全部关闭,采煤方法采用综掘、综采,工作面采用壁式开采,通风方法采用抽出式,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井下运输采用刮板输送机,胶带输送机运输,经过三年多的阶段建设,具备了30万吨/年能力。
2009年山西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领导组以<晋煤重组发(2009)61号>文批复生产规模由30万吨/年增加到90万吨/年。
矿井职工在籍总人数720人。
山西介休鑫峪沟左则沟煤业有限公司为兼并重组矿井,由介休市左则沟煤业有限公司整合介休市洪山煤矿有限公司而成,经济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
该矿现有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于2009年11月25日颁发的采矿许可证,其证号为C1400002009111220044794。
批准开采2—11号煤层,井田面积为8.8284km2,(由于井田西南部为洪山泉域保护范围,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10]76号《关于山西义棠青云煤业有限公司等八处矿井变更调整方案的批复》对井田矿界进行了调整,将井田北部空白区与洪山泉域保护范围进行了置换。
介休鑫峪沟德隆煤业探水成果报告docx

第一节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山西介休鑫峪沟德隆煤业有限公司位于介休市张兰镇旧寨村-东风村-石场坊村一带,距介休市25km,方位85°,行政上隶属于张兰镇所辖。
其地理座标为:东经:112°07′38″-112°08′53″,北纬:37°02′20″-37°04′29•″。
井田呈不规则图形,其南北长4000m,东西宽1800m,总面积4.37km2。
该矿西接山西介休鑫峪沟煤业有限公司(由原山西介休沟口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板峪煤业有限公司、介休市沟底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张兰振兴煤业有限公司及空白资源整合而成),东临山西介休鑫峪沟鸿发煤业有限公司(由原介休市鸿发煤业有限公司、介休市北贾煤业有限公司及空白资源整合而成)。
根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09年11月为该矿换发的证号为C1400002009111220045308的采矿许可证(有效期为2009年11月26日—2011年11月26日),该矿批准开采2#—11#煤层,井田面积为4.37km2。
本次探测位置为处,分别为。
本次探测的目的是探测各掘进迎头两帮信下前方100m左右的范围内煤(岩)层顶底板的赋水情况,为矿方的钻探工作提供参考。
二、区域地质概况沁水煤田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山西省平遥县温家沟井田精查区和山西省沁水煤田西沟河详查勘探区处于煤田的西部,根据《山西省区域地质志》中,断块学说的观点。
矿区在大地构造单元位置上处于山西中部隆起区沁水坳陷霍西向斜的西北部,其西侧与吕梁山断裂隆起相毗邻。
区域总体地质构造形态为一走向北北东—南南西,向北倾斜的单斜构造。
其中波浪式平缓褶曲较为发育,断裂构造较发育,地层倾角一般为10°~20°。
区内第四系黄(红)土覆盖面积广泛,出露地层西南部较老,东北部较新。
第一节施工设计方案瞬变电磁法(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s Metho),简称TEM,它是利用不接地回线或接地线源向地下发送一次脉冲磁场,在一次脉冲磁场的间隙期间,利用线圈或接地电极观测二次涡流场的方法。
采空区专项调查报告范文

采空区专项调查报告范文一、前言采空区是指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形成的荒地和废弃地,对环境有着严重的影响。
针对我国矿区采空区的问题,本次调查报告旨在对采空区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问题的成因和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实现对采空区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
二、调查目的与方法1.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全面了解我国采空区的现状和问题,并从政策、技术、经济、环境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为后续的管理和利用提供依据。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等。
实地考察主要是选择了几个典型的矿区采空区作为样本,通过现场观察和交流,了解采空区的具体情况。
问卷调查则是选择了相关专业人士和相关企业进行调查,以了解他们对于采空区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同时,还通过文献研究收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和矿区管理政策,为调查报告提供理论依据。
三、调查结果1. 采空区问题的现状通过对多个矿区采空区的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发现我国采空区存在以下问题:(1) 采空区面积大、数量多:由于历史原因和过去对于采空区管理不够重视,导致现在我国采空区面积广泛分布,数量众多。
(2) 地质环境恶劣:采空区地质条件复杂、岩层不稳定,存在地质灾害风险。
(3) 没有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措施:目前我国对采空区的管理还相对滞后,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措施。
(4) 对环境的影响严重:采空区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2. 问题的成因分析(1) 经济利益导向:过去我国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往往将经济利益放在首位,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和对采空区的合理利用。
(2) 矿山开采技术滞后:一些矿山企业在开采过程中,采用的是传统的开采技术,对采空区的预防和治理不够重视。
(3) 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持:对于采空区的管理和利用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使得相关部门在管理采空区时难以有效果。
四、解决方案鉴于采空区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本调查报告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采空区的立法和法规制定,明确责任、加强监管,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
中国黄金集团迁西鑫峪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东荒峪镇栗树沟铁矿区一采区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模板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中国黄金集团迁西鑫峪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东荒峪镇栗树沟铁矿区一采区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中国黄金集团迁西鑫峪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东荒峪镇栗树沟铁矿区一采区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中国黄金集团迁西鑫峪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东荒峪镇栗树沟铁矿区一采区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空资质空产品服务采(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工程地质峪沟水库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峪沟水库实习报告工程地质峪沟水库实习报告篇1接下来我们前往飞鹰古道。
在前往飞鹰古道的狭窄道路上,梁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斜坡面上一些岩石的性质和组成。
其中一些岩石是具有砾状结构的砾岩。
其成分相对复杂,常由多种岩石的碎屑和矿物颗粒组成。
其胶结物有硅质、泥质、钙质及铁质等。
硅质砾岩抗压强度高,泥质砾岩胶结不牢固,而铁质砾岩易风化。
在这条道路上,一些岩体产生了节理裂隙(图2),岩质变坡的失稳和隧道洞顶的坍塌往往与节理有关;还有一些岩体沿破裂面两侧发生了明显的位移,形成了断层。
此断裂构造对岩体的稳定和渗漏影响很大,也常对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地质评价和规划选址、设计施工方案的选择起控制作用。
在飞鹰古道里,岩层是由红色砂岩组成的,是典型的沉积岩,它形成于白垩纪上统时代。
这些红砂岩为砂质结构,层状构造,层理明显。
砂岩易于加工开采,多数强度较高,耐风化,是工程上广泛采用的建筑石料。
参观完飞鹰古道后,我们来到了观音岩。
此观音岩为人工开凿出来的岩洞,呈水平层理。
观音岩的岩性为沉积岩中的粉砂岩,其层理构造明显。
接下来我们跟着老师来到了八仙岩(图3)。
八仙岩为一岩石群,板状形态不一,但错落有致,层理构造明显,岩性为沉积岩中的粉砂岩。
我们可以看到岩石下部的岩石碎片风化成粉粒,堆积成土状,其工程地质性质极差,这种风化成土的岩石不宜用作建筑工程的基础持力层。
穿过了碧莲池,我们就来到燕子岩了。
燕子岩是古采石场的精华所在,它由两片高高的岩石组成,两片岩石本为一体,经古人采石将下部凿开,形成了两片岩石高耸在湖面上壮观景色。
与燕子岩相连的就是古采石场了,这个采石场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采石场的悬崖峭壁,奇岩异洞,似乎以鬼斧神工开凿而成。
古采石场岩体水平层理构造明显,倾斜节理尤为突出,其宽度大长度长,采石场底下由于地势低而形成洼地,长年积累地表水而形成水湖。
进过老师几小时的介绍和讲解,让我们对莲花山的地质形成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午饭过后,我们开始了自由活动。
2020年度全国煤矿安全事故统计

2020年全国煤矿安全事故水灾事故一、2020年4月28日12时许,山西介休鑫峪沟煤业有限公司503采区回风联络巷探水过程中发生透水事故,造成3人被困,经全力救援,29日10时30分,3名被困人员已安全升井,身体状况良好。
二、2020年6月28日,因近期连续降雨,重庆市两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芦塘煤矿发生一起井下发生异常涌水的透水事故,矿井及时撤出作业人员,3名救护队员在侦查水情时遇难。
三、2020年9月9日凌晨5时许,广西环江下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下金矿4人在200水平回风巷作业,作业点突然出水,发生一起透水事故,3人安全升井,1人失联。
河池矿山救护队和矿山相关人员下井搜救,8时56分发现失联人员,现场确认已无生命体征。
2020年全国事故起数和事故类型统计表年份事故类型月份合计1234总计567891011122020水灾11125火灾11瓦斯1113煤尘11顶板1342614312128机电1113322215运输26411234225爆破11冲击地压112煤与瓦斯突出11其他2125123254128653119168121110154110四、2020年11月11日,山西朔州万通源煤业发生透水事故,5人遇难。
五、2020年11月29日,湖南省耒阳市源江山煤矿发生重大透水事故,造成5人死亡、8人失联,直接经济损失3484.03万元。
火灾事故2020年9月27日凌晨30分许,重庆能投渝新能源公司下属松藻煤矿发生一氧化碳超限火灾事故,共造成17人被困。
截至目前,17名被困人员已搜救完毕,其中,16人无生命体征,1人已送往医院全力抢救。
瓦斯事故一、2020年7月20日,湖南省高峰煤业团结煤矿发生瓦斯燃烧事故,造成3人重度烧伤,1人抢救无效遇难。
二、2020年10月20日凌晨2时许,潞安集团左权阜生煤业井下1208安装工作面回风顺槽端头密闭墙附近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
三、2020年11月4日13时15分,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铜川乔子梁煤业有限公司一掘进工作面发生瓦斯突出事故,当班入井42人,安全升井34人,8人遇难。
采空区调查报告

广安意民煤电有限责任矿(蔡山洞煤矿)采空区调查报告蔡山洞煤矿地测科二0一三年三月一、采空区地质调查的要求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和《四川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煤矿整合关闭后,现存矿井对井田范围内和矿井周边已关闭矿井水害威胁因素不清,缺乏对相邻生产矿井采掘工程基本了解的实际,提出对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水害因素进行广泛地质调查的要求,形成切实可靠的书面材料,指导采掘工程设计和探放水工程施工,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具体要求如下:1.井田内及井田周边矿井(关闭或生产矿井)情况调查内容:井田内及周边关闭或被整合矿井的:名称,开采煤层,开采范围,开采期间有无超层越界行为,井口封闭形式,已关闭井口泄洪情况及有无地表水进入井下的可能等;调查关闭矿井开采期间有无各种类型的矿井水害事故或涌水情况,采空区有无积水,有无采矿沉陷区与采空区导通;关闭矿井巷道与本矿在用井巷工程有无连通,采用何种封闭形式,是否在本矿图纸上标注。
2.井田周边生产矿井情况调查内容:周边生产矿井的名称,开采煤层,与本矿位置关系(深部或浅部),有无井巷工程连通及封闭形式;相邻矿井边界附近采掘工程施工情况,边界煤柱留设情况,有无上覆煤层采空区;相邻矿井充水因素、充水方式、受水威胁程度等。
3.井田范围内采空区充水情况调查内容:形成采空区的煤层,开采范围,开采年份,充水可能性,可能的充水因素,封闭形式。
可以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图纸分析,走访调查老工程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老工人,或通过钻探、物探等手段,调查清楚采空区充水情况,尽量标注采空区内的采掘工程及高程点,便于采空区充水性分析。
调查本井田内有无图纸没有标注的“隐蔽”采掘工程,有无超层越界开采行为,避免造成无措施透采空区的隐患发生。
4.将以上调查结果形成书面报告,报告编写人、审核人、矿总工程师、总经理签字后,存档备查。
并将调查结果标注在矿井充水性图和采掘工程平面图上,按规定必须留设保安煤柱的,标注煤柱留设范围,指导探放水钻孔设计和施工,指导采掘工程设计和施工,起到杜绝水患、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作用。
鑫峪沟设计

目录第一章矿井的基本情况 (2)第二章采区布置及装备 (33)第一节采区储量计算 (33)第二节采区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37)第三节采区开拓方式 (38)第四节采煤方法及采煤工作面机械装备 (44)第五节采区运输系统及装备 (52)第六节供电、排水系统 (53)第七节采区通风系统 (53)第八节监测监控系统 (53)第九节洒水降尘及防灭火系统 (54)第十节压风系统 (55)第三章采区巷道掘进 (56)第四章采区风量计算及分配 (59)第五章技术经济分析 (67)山西介休鑫峪沟煤业有限公司采区设计第一章矿井的基本情况一、井田地质勘探程度及地质报告批准文号2010年10月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提交了《山西介休鑫峪沟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井田内5、9、11号煤层地质构造中等,煤层稳定,全井田大部可采。
2010年10月26日,山西省煤炭工程项目咨询评审中心对该地质报告进行了评审,于2010年11月4日下发了“山西介休鑫峪沟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联合会审意见书”,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文件《关于山西介休鑫峪沟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晋煤规发【2010】1437号)对该地质报告予以批复,井田勘查程度达到了勘探。
二、地质概况㈠区域地质1.地层井田位于沁水煤田西部边缘,地层发育情况与沁水煤田其他地区及其西邻的霍西煤田相似。
区域上(西起介休市洪山,东至平遥县辛村,北起平遥县城,南至平遥县千庄,面积710 km2)出露的地层从老到新依次为古生界奥陶系中统,石炭系中统、上统,二叠系下统、上统,中生界三叠系,新生界第四系等。
从西往东依次出露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第四系沿沟谷和山梁有不同程度分布。
区域地层走向总趋势表现为北东走向,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
2.构造井田位处华北地台山西断隆之沁水台凹西缘。
区域构造以断裂为主,褶曲不甚发育,总体上呈一向北西缓倾斜的单斜构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井现有一个采区(0201),一个回采工作面(020101),两个掘进工作面(0201采区皮带巷、采区轨道巷)。经本次勘查对比、核对,实际开采煤层为5号煤层。采空区位于井田中部和东南部。
(3)
2006年10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证号为1400000622642的采矿许可证,该矿生产规模为21万t/a,批准开采2、3、7、9、10号煤层。井田面积为1.69km2. 开采标高为900m-660m。
沟底煤业有限公司煤矿1990年建井,于1991年1月投产,实际生产能力为21万t/a。
采用一竖井和两斜井开拓,主竖井垂深292 m,净直径2.2m,担负矿井的提升任务,副井倾角18°,斜长120 m,采用半园拱粗料石支护,净断面积5.45 m2,担负矿井的行人任务,回风斜井倾角22°, 斜长180 m,采用半园拱粗料石支护, 净断面积5.45 m2,安装BK54-6-No13轴流风机二台,担负矿井回风、行人等任务,井下采用调度绞车1吨“U”型矿车运输,该矿设计生产能力为21万t/a,实际生产能力为21万t/a,矿井正常涌水量为40 m3/d,最大涌水量为240 m3/d。开采标高900~660m。为低瓦斯矿井。
3、采
据调查,整合前原各矿井及相邻矿井系统基本相对独立,但在局部存在相互贯通和越界开采现象。
本次工作走访了矿方相关管理技术人员,对采空区积水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并收集了矿方对采空区积水情况的调查资料。按照煤矿生产的一般规律,对矿井生产情况及以上调查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划定了采空区积水范围,并确定了有关参数。
该矿采用一对斜井开拓,两斜井位于井田中部,主斜井倾角22°,斜长660m,半圆拱料石砌碹,净宽2.8 m,净高2.8 m,净断面积7m2,主斜井口安装一部DTL80/20/200型大倾角皮带,功率200KW,担负全矿井提煤任务,主斜井兼作进风井及安全出口,井筒内敷设有一趟高压下井电缆、一趟低压下井电缆、一趟静压洒水管路及通讯、监控系统电缆;副斜井倾角22°,斜长475m,半圆拱料石砌碹,净宽2.5m,净高2.5 m,净断面积5.58m2,主要担负矿井行人、回风和辅助提升。井口安装有两台FBCZ-6-NO17B轴流风机,配备电机型号YBF315S-6,功率75Kw,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安装一部JTK-1.2单滚筒绞车,电动机型号为YR280S-8,功率为55Kw,完成运料、排矸辅助提升任务。另设防爆门、行人风门等通风设施,井筒内敷设有两趟排水管路。
井田内原有振兴煤业、沟口煤业、沟底煤业和板峪煤业等4座正规煤矿开采,南部边缘地带曾有众多小煤窑开采。
(1)振兴煤业(山西省介休市振兴煤矿)
山西省介休市振兴煤矿原为张兰镇上梁村村办集体煤矿。原采矿许可证证号为1400000420778,批准开采2号、3号、4号和5号煤层,原设计生产规模为9.00万t/a,2004年拟建成21万t/a矿井。井田面积为2.625 km2。始建于1995年8月,2006年投产,开采5号煤层。采用两个斜井开拓,采煤方法采用短壁式。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矿井属低瓦斯矿井。
根据晋中市煤炭工业局晋市煤行发[2004]222号文批复,核定生产能力9万t/a;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煤炭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的意见》和《山西省煤炭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整合办核[2006]5号文件,批准板峪煤矿与雄银煤炭有限公司进行资源整合。资源整合后建设规模将扩大至30万t/a。批采4、9、10、11号煤层。本次勘查对比、核对后,证实其开采煤层为5号煤层。
本次勘查对比、核对证实,该矿井实际开采煤层为5号和9号煤层。采空区位于井田井田东部和南部。
(4)山西板峪煤业有限公司
本次兼并重组整合范围板峪煤矿为山西省介休市张兰镇板峪村办煤矿,设计生产能力为6万t/a,2006年8月28日由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下发企业名称变更核准通知书(晋)名称变核字[2006]第1203号,煤矿名称变更为山西板峪煤业有限公司。
板峪煤业有限公司(原板峪煤矿)一期始建于1972年,1977-1978年投产,1988年进行了改建。二期工程于1991年5月份建井,1996年4月投产,设计能力6万t/a,核定生产能力9万t/a,生产至今。采用三斜井和一竖井开拓。
主井(斜井)X=4101255.261 Y=19599742.680 Z=1055.499
排水主水泵为阳泉水泵总厂生产的D85*8离心泵,备用3吋泵,两台抽排。
采空区位于井田东南部。
(2)沟口煤业(山西介休沟口煤业有限公司)
2006年11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证号为1400000622911的采矿许可证,设计生产规模为15万 t/a,批准开采2、3号煤层。井田面积为1.72 km2,开采标高为1038m-0m。
采空区积水估算公式如下。
Q积=FM
式中 Q积—采空区积水量,m3;
F—煤层累计采厚, m;
M—采空积水区斜面积,m2。
本次查明的整合前各矿井采空区积水情况见“整合前各矿井采空区积水估算结果表”。
井田周边原分布有3座矿井,主要开采5号、9号和11号煤层,开采深度一般在50 m-300 m左右。
原山西介休光亮煤业有限公司5号煤层位于其井田东部,面积2245.87 m2;9号煤层采空区位于其井田南部,其中1994年~1999年和2000年~2005年采空区位于与原沟底煤业井田相邻处,面积分别为22886.5 m2、1888.2 m2,9号煤层采空区总面积约14811 m2;11号煤层采空区总面积约18125 m2,其中2005年~2006年采空区位于井田西部、与原沟底煤业交界部位,面积约5992 m2。上述采空区均有不同程度的积水现象。原山西隆腾煤业有限公司(原旧寨煤矿)采空区位于其井田北部,采空面积约2041 m2,积水约600 m3。上述采空区底板标高高于本井田同一煤层底板标高,构成未来本矿井充水的潜在隐患。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签发的山西介休鑫峪沟煤业有限公司(证号C1400002009111220044651号)《采矿许可证》和之后的山西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签发晋煤重组办发〔2010〕76号文件,采矿权人为山西介休鑫峪沟煤业有限公司,矿山名称山西介休鑫峪沟煤业有限公司,地址晋中市介休市,批准开采煤种为煤2#-11#,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生产规模90万吨/年,矿区面积9.5551平方公里。
山西介休鑫峪沟煤业有限公司采(古)空区
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
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
二〇一〇年十月
山西介休鑫峪沟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
井下采空区积水、积气调查有关人员一览表
调查单位
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
被调查单位
山西介休鑫峪沟煤业有限公司
调查人
刘志成贾浩被调查人吴碧海王中华李启寿
调查日期
二〇一〇年六月十五日
风井(斜井)X=4101287.094 Y=19599642.819 Z=1024.307
新竖井 X=4101311.215 Y=19599685.518 Z=1036.859
新斜井 X=4101258.223 Y=19599678.327 Z=1046.508
2、采
据本次工作调查,本矿原各矿井主要开采5号煤层,并少量9号煤层;矿区南侧、化家窑地垒北断层以南为采空区,各煤层已全部采空。5号煤层采空区位于原振兴煤业东南部、沟底煤业东部-南部、沟口煤业东南部-中部和板峪煤业东北部-南部;9号煤层采空区范围位于原沟底煤业东南部-板峪煤业东北部及板峪煤业南部;矿区南部各煤层古空区系由各种类型的小煤窑采掘造成。具体位置见采掘工程平面图。
一、调查对象
山西介休鑫峪沟煤业有限公司
二、调查时间
二〇一〇年六月十五日
三、调查人
刘志成贾浩
四、调查成果
1
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61号《关于晋中市介休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文件,山西介休鑫峪沟煤业有限公司为重组后保留矿井,由原山西介休沟口煤业有限公司、山西介休沟底煤业有限公司、山西省介休板峪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张兰振兴煤业有限公司及新增资源整合而成。
目前,井田面积最大的积水区域位于井田东南部、原沟底煤业东南边缘地带,9号煤层巷道和采掘工作面几乎被全部淹没,5号煤层采空区也存在较为严重的积水情况。其出水部位为F9断层,造成出水的原因为2003年9号煤层巷道掘进时揭穿了断层,奥陶系岩溶水由断层破碎带突出,矿方已对出水和水淹地段采取了永久封闭措施。其中9号煤层以巷道和小工作面积水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