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产业活动_复习
区域产业活动-农业

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练习(十一)区域产业活动-农业(基础检测)一、选择题1.①、②、③、④所代表的产粮基地分别位于( )A .东北、西北、华北、南方B .南方、西北、华北、东北C .东北、华北、西北、南方D .华北、西北、东北、南方 2.与①地相比,④地粮食商品率低的原因是( ) A .自然条件差于①地 B .粮食单产低于①地 C .人均耕地少于①地 D .复种指数低于①地 右图是2004—2006年世界各种谷物的产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3~4题。
3.各种谷物产量变化表明世界( )A .谷物总产量下降B .农业劳动力减少C .谷物需求量减少D .谷物单产下降4.埃及是世界十大粮食进口国之一.保证该国粮食供需平衡的最佳措施是( )A .提高粮食单产.加强国际合作B .扩大耕地面积,提高人口素质C .鼓励劳务输出,减少粮食消费D .控制人口增长,调整饮食结构 (浙江五校第一次联考)读右图,回答5~7题。
5.制约②地农业发展不利自然因素主要有( ) A .人均耕地面积少 B .农业投入少 C .土壤贫瘠 D .水旱灾害频发6.四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中,某一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与其它三 地不同的是( ) A .①地以畜牧业为主,其它三地以种植业为主 B .②地农产品以自给为主,其它三地农产品供应国际市场 C .③地农业机械以大型为主,其它三地以中小型为主 D .④地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最优,其它三地的水旱灾害较频繁 7.下列关于③地农业区位因素的不正确叙述是( ) A .夏季日照时间长.雨热同期 B .工业基础好 C .光照充足,热量条件好 D .土壤肥力高 (杭州二中模拟)8.下列地区的农业生产,与右图 (图中箭头的粗细表示量的大小)内容相符的是 ( )A .美国东北乳畜业B .亚马孙平原的热带迁移农业C .亚洲的水稻种植业D .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2009温州中学期末)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商品率高。
高中地理总复习第8章检测 区域产业活动(含答案)

第八章检测区域产业活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1广西柳州模拟)芽苗菜是各种谷物、豆类的种子通过特定的过程培育出来的蔬菜,如绿豆芽、黄豆芽等。
海南省东方市近年来大力发展芽苗菜种植,成功实现了农业转型升级。
该市的芽苗菜种植以纯蚯蚓粪为原料、100米以下的深井水为水源,所产芽苗菜深受市场青睐。
下图为东方市某芽苗菜生产基地和芽苗菜景观图。
据此完成第1~3题。
1.东方市采用大棚种植芽苗菜有利于()A.保持稳定温度B.降低经营成本C.加强技术保密D.减轻寒潮影响2.与海南普通露天蔬菜相比,东方市发展芽苗菜种植的竞争优势是()A.成本较低B.生育期短C.四季可种D.营养丰富3.东方市芽苗菜深受市场青睐,最可能是因为()A.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B.其产量大,货源供应充足C.生产过程中不施用化肥、农药D.统一管理,成本低涪陵是榨菜的主要产区,榨菜头大多种植在坡地上,公路不能直达,运输榨菜头下山一直是个大问题。
近年来,山坡的种植区内架起了一条条运输轨道,当地人称其为“榨菜轻轨”,这种轻轨具备一定的智能性,可人工控制,也可根据设定实现“无人驾驶”,运行的最高坡度达60°,沿途可根据上下货需要,随时停靠,一次可运输500千克左右的货物。
据此完成第4~5题。
4.“榨菜轻轨”()A.机动灵活性强B.运输货物种类多C.不占用土地D.地形适应性强5.建设“榨菜轻轨”后,涪陵地区榨菜生产可()A.减少劳动力投入B.提升种植品质C.增加产品附加值D.扩大销售范围下图为某国最大岛屿,该岛拥有全球最洁净的空气。
甲地为世界最大的私人薰衣草培植农庄,种植历史悠久,出产优质的薰衣草精油。
薰衣草易栽培,喜光,无法适应炎热和潮湿环境,长期受涝易根烂死亡。
该岛中部和西部地区有水电开发。
读图,完成第6~7题。
6.该岛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私人薰衣草培植农庄,对其形成条件和分布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能位于甲地的向阳坡,光照比较充足B.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国内、国际市场广阔C.种植于地势平坦低洼地区,水源充足,灌溉方便D.气候温和,环境质量好,有利于提高薰衣草的质量7.若该岛屿发展下列四类产业,发展前景最差的是()A.种植业B.乳畜业C.海岛旅游业D.有色金属冶炼飞地工业模式指的是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把“飞出地”工业项目转移到“飞入地”,并通过税收分配制度实现两地合作发展的经济模式。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区域产业活动 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湘教版

【审题突破】 获取和解读信息 答案 (1)A (2)B
命题角度二 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分析
2.(高考经典)北京的王女士登录总部位于上海 的M公司(服装公司)网站,订购了两件衬衣, 两天后在家收到货。下图示意M公司的企业 组织、经营网络。据此完成(1)~(2)题。
• (1)王女士此次购买的衬衣,在M公司员工完 成的环节是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选择受产业的特点及 科学技术的影响,各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差 异较大。主要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区位选 择目的的分析如下表所示:
产业 类 型
农业
主要区位特征
与自然
环 境 联 系 密 切
气候、地形 、土壤、 水源条件 优越的地 区
原因
目的
自然条件是农业 生产的基础, 自然条件的地 域分布影响农 业生产地域分 布
[深 度 解 读]
1.区位分析的一般方法
(1)分清区位分析的对象:区位分析的对象一 般有两种:
①某个区域的区位。就区域而言大到大陆和 大洋,小到一个小地方。
②某种地理事物的区位。就地理事物而言包 括自然地理事物和人文地理事物。这些对象 有点状的(如小比例尺地图中的城市等)、线 状的(如河流、铁路等),还有面状的(如一个 国家,一片草地等)。
• (2)掌握区位分析的要素:影响区位的因素大 体分为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个方面。区位 分析时要把握好这两个方面,深入分析其各 要素与所要分析的地理事物的联系,再抓主 要方面重点分析。
• 区位分析的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 ①位置要素;②自然区位要素;③社会、经 济区位要素。
2.区位选择的因素、目的
商贸联系
和
作和商贸活动起促进
作用 市场动态
2014高考复习 第七章区 域产业活动(工农业活动) 三维设计配套课件

解析:印度为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条件适宜水稻种植,耕地面积
又是亚洲最大的,故四个国家中种植面积最大的甲为印度。日本 耕地狭小,故种植面积最小的应是日本。中国位于季风区的耕地
较多,且水稻种植技术较高,故水稻种植面积较大,单产较高,
总产量最大的丙国为中国。剩余的丁国则为泰国。 答案:A
湘教版地理
目 录
第七章
明理由。
命题立意:该题考查农作物的用水来源及农业区位因素。 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网可判断,图示区域为南美洲,
是位于南太平洋沿岸的低纬度地区。此题注意材料提示:所
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因而沿岸地区芦笋种 植用水的来源肯定不是雨水,再结合图中提供的等高线和河
流信息,可以推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有地下水、
湘教版地理
目 录
第七章
区域产业活动
[考题印证]
1.(2011·浙江高考)18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 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 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 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图中粗箭头代表 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下列农业经营模式
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湘教版地理
目 录
第七章
区域产业活动
6.(2011·山东高考)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 境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 外考察。下图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问题。
湘教版地理
目 录
第七章
区域产业活动
冰雪融水和河水等。第(2)题,此问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 以有不同的观点,根据自己选择观点回答相应的理由。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浙江专版课件:必修2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四讲

南方 河网密度大,聚落沿河道、铁路或公路分布,
地区 布局形态多呈__带__状 栏目 导引
专题七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2.交通运输条件变化与城镇分布和发展的关系(b+加试)
(1)古代水运对城镇分布的影响 古代著名的大都市,多数诞生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原;沿___河__设__城_ 是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
展轴。交通干线的衰落影响城市形态的演__变___,使其发展趋于 缓慢甚至停滞。
栏目 导引
专题七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1.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根据需要择优选择
水路 运量 运速 运价
铁路 公路 大→小 慢→快 低→高
航空
管道
运量大、损耗 小、平稳安全、 易管理
栏目 导引
答案 1.B 2.A
栏目 导引
专题七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考点专练] (2016·浙江选考模拟卷)读某聚落形态发展变化示意图,完成1~2
题。
栏目 导引
专题七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1.该聚落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 A.长江 B.铁路 C.运河 D.地形
2.影响图中城市用地规模扩展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增长与矿产资源的开发 B.经济发展与运输条件的变化 C.人口迁移与产业结构的变化 D.经济发展与耕地资源的保护
专题七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2.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对聚落分布和空间形态的影响
栏目 导引
专题七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3.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发展的影响
栏目 导引
专题七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思考 扬州、济宁等运河城市因交通而起,因交通而衰。分析 扬州发展和衰落的原因各是什么? 提示 发展的原因:京杭大运河的开凿、通航。 衰落的原因:清末京杭大运河的淤塞;海运的发展;京沪铁路
高考一轮复习 湘教版必修二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农业地域类型

拓展:
所在国经济结构特点:
以热带企业化种植园为主的单一经济 所在国如何发展经济:
① 继续发挥优势,抓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 ② 狠抓粮食生产,努力增产粮食; ③ 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 国民经济体系; ④ 加强“南南合作”; ⑤ 加强“南北对话”,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四、大牧场放牧业
亚洲的水稻种植业与我国南方水稻种植区的区位分析及 存在的问题。
(1)突出两大优势:一是优越的气候条件,即季风气候区 的雨热同期;二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一是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农业结构单 一; (2)存在三大问题: 二是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三是科技水平低。 (3)对策:一是调整农业生产方式与结构,实施联产承包 和多种经营,农林牧渔副业综合发展;二是发展农产品 系列加工,把农业生产从自给经济转向商品农业经济; 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
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 的有利条件:
① 纬度高,气温低,云量大,雨天多,光照弱, 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 (自然条件) ② 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 经济发达.(社会经济条件) 归纳:主要区位因素
• 市场
• 饲料(草场、精饲料)
六、混合农业
1、概述
一 水稻种植业
3、影响因素
知识要点梳理
(1)自然地形:_____,土壤 肥沃 ______ (2)社会经济条件
劳动力丰富,人均耕地少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历史悠久,人们喜欢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
社 会 经 济 因 素 人口密度
交通 市场 科技
201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地理第13讲-区域产业活动

第13讲区域产业活动【教学与考核要求】:1.了解:农业地域类型;2.理解:工业联系、转移和集聚;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3.简单运用: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分布;4.综合运用: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知识梳理】:一.农业区位因素影响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自然条件、科技技术因素、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①光照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②热量是农作物发育的基本条件,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关系到农作物的种类、耕作制度、栽培方法等。
③土地是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不同位置的土壤有不同的利用价值,土地本身的肥力不同,其生产力也不同。
④水分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没有水就没有农业,水源是干旱、半干旱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⑤地形影响农业布局,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坡度大于18°的地方宜发展牧业或林业◆科技技术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
各种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要求是不同的。
经济作物对劳动力的需求>粮食作物、种植水稻对劳动力的需求>种植小麦。
◆社会经济条件:①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生产的规模和类型、决定着农产品的价格。
区域经济一体和经济全球化的广泛推进,市场需求对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影响越来越大。
②交通运输:使市场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大。
③国家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进行农业区位合理选择的两种尺度(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分析和选择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然后根据等高线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再结合对局部地区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地价的高低:一般来说,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越高,应选择单位面积产值较高的农业类型,例如花卉、乳牛、蔬菜等。
②农业类型的单位面积产值大小:从单位面积产值看,花卉、蔬菜较高,棉粮较低。
③农作物需水量多少:需水量大的花卉等应分布在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规范答题 2.3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的答题名师课件 湘教版

[答南昌二模](28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竹在合适生长的地带具有“强势”的个性,地下茎系统发达,生长迅速,茂盛的竹叶遮光蔽日。下 图是中南半岛某山地植被分布情况,毛竹加工是当地的重要产业。图中针叶林和毛竹为原生植被,毛竹和 茶叶对自然条件的要求基本相同,当地居民在毛竹和茶园之间开挖了较深的壕沟。
第2部分 人文地理——重在运 用
第3章 区域产业活动
规范答题——学科培优7 产业活动的 区位条件的答题模板
该类问题的考查一般有两种情况: (1)考查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一般有两种考查方式:一是直接考查某区域产业活动的影响因素,这种 情况下要结合影响产业活动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来考虑;二是对比分析两区域的区位因素优 劣,此类问题一般要从多角度分析,针对其优势因素展开多方面论证。 (2)考查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这种问题在回答时要注意分析不同区域的优势和劣势,一般而言发达地 区主要有资金、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欠发达地区有劳动力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
技术、交通、政策等方面都没有涉及,导致分析不完整,只能得 6 分。 (1)地处我国东部沿海;滨海平原面积较大;气候温暖湿润;海岸线曲折, 标 多港湾;大陆架宽阔,海洋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旅游 准 资源)丰富。 答 (2)城市、人口密集,市场需求大;经济发达,资金、科技力量雄厚;基础 案 设施完善,交通和物流业发达;国家重视,政策大力扶持;地价高,宜发 展综合效益高的农业。
[考题验证] [2014·福建高考]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3 分) 材料一 在 21 世纪海洋经济、网络经济的背景下,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对沿海区域经济发 展意义重大。 材料二 都市农业位于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是农业、科教、观光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 展的现代农业。近年来,该省北部涌现出许多都市农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