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航天概论期末作业
航空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航空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世界上第一架飞机是由哪位发明家制造的?A. 莱特兄弟B. 阿波罗C. 牛顿D. 爱因斯坦2. 航空器的升力主要来源于:A. 推力B. 阻力C. 升力D. 重力3. 以下哪项不是航空器的主要组成部分?A. 机身B. 发动机C. 机翼D. 轮胎4. 航空器的飞行高度通常用哪个单位来表示?A. 米B. 千米C. 英尺D. 英里5. 现代民用航空器的飞行控制系统通常采用什么技术?A. 机械式B. 电子式C. 液压式D. 手动式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航空器的起飞和着陆通常在______上进行。
7. 航空器的飞行速度通常以______来表示。
8. 航空器的飞行高度分为______和______。
9. 航空器的飞行原理是基于______原理。
10. 航空器的导航系统通常包括______和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航空器的分类及其特点。
12. 描述航空器的起飞和着陆过程。
13. 解释航空器的飞行控制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航空器在现代交通运输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15. 讨论航空器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未来航空业的影响。
航空概论期末考试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D4. C5. B二、填空题6. 跑道7. 马赫数或节8. 低空、高空9. 伯努利10. 惯性导航系统、卫星导航系统三、简答题11. 航空器主要分为民用航空器和军用航空器。
民用航空器主要用于商业运输和私人飞行,特点是舒适性和经济性;军用航空器主要用于军事任务,特点是速度和机动性。
12. 航空器的起飞过程包括加速、离地、爬升;着陆过程包括减速、下降、接地。
13. 航空器的飞行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收集飞行数据,由计算机处理后,控制舵面和发动机,以实现飞行姿态和航线的控制。
四、论述题14. 航空器作为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速度快、覆盖范围广、不受地形限制等优点,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
航天工业学院末考航天概论复习题

一、填空题1、当飞行Ma<=0.3时称为低速飞行,当0.3<Ma<=0.85时称为亚音速飞行,当0.85<Ma<1.3时称为跨音速飞行,当Ma>=1.3时称为超音速飞行,当Ma>=5.0时称为高超音速飞行。
2、流体微团保持平行的层状运动,没有流体微团的横向运动或横向的质量与动量交换,这样的流体称为层流。
3、要保证飞机的纵向静稳定性,必须使飞机的焦点位置位于飞机的重心位置的后面才行。
4、飞机的气动操纵面有升降舵、方向舵和副翼。
5、导航是指把飞机、导弹、宇宙飞行器、舰船等运动体从一个地方(如出发点)引导到其目的地的过程,目前飞行器通常采用的导航技术有(至少写出三种):无线电导航、惯性导航、卫星导航、图像匹配导航、天文导航、组合导航。
6、7、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制造成功世界公认的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
8、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于1970年发射成功。
9、2003年我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
10、大气成分为对流、平流、中间、热层和散逸等层。
11、巡航速度,是发动机每公里消耗燃油量最小情况下的飞行速度。
12、固体火箭发动机主要特征之一是推进剂直接装于燃烧室。
13、GPS导航系统至少需要4颗卫星才能对飞行器进行定位。
14、歼击机的主要任务是空战。
15、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6、当气流通过激波时,气流的速度减小,压强增大,温度增大,密度增大。
17、陀螺的两个基本特性定轴性和进动性。
18、飞行器按大类可区分为:航空器、航天器、火箭和导弹。
19、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可分为涡轮喷气发动机、涡轮风扇发动机、涡轮螺桨发动机和涡轮轴发动机。
20、直升机主要由旋翼、尾翼、机身和起落架等部件构成。
21、物体恰好能环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的速度称为第一速度,其大小为7.9千米/秒,物体速度达到11.2千米/秒时,就能挣脱地球的引力而绕太阳运行,这个速度称为第二速度,要是物体逃逸出太阳系而到茫茫宇宙中去旅行,其速度至少要有16.7千米/秒,称为第三速度。
试题1参考答案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器飞行力学期末试卷

参考答案(试卷A-2008)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2分)1、比冲:发动机在无限小时间间隔t δ内产生的冲量p t δ与该段时间间隔内消耗的推进剂重量0mt δ&g 之比,即00SP P t PP m t m δδ==&&g g ,式中0g 为海平面标准重力加速度。
2、过载:把火箭飞行中除重力以外作用在火箭上的所有其他外力称作过载。
3、二体问题:在卫星轨道的分析问题中,常假定卫星在地球中心引力场中运动,忽略其他各种摄动力的因素(如地球形状非球形、密度分布不均匀引起的摄动力和太阳、月球的引力等)。
这种卫星轨道称为二体轨道,分析这种轨道的特性称为二体问题。
4、轨道摄动:航天器的实际运动相对于理想轨道(即Kepler 轨道)运动的偏差称为轨道摄动。
5、星下点轨迹:星下点轨迹是卫星星下点在地球表面通过的路径,是卫星轨道运动和地球自转运动的合成。
6、临界轨道:倾角为(或,称为临界倾角,此类轨道称为临界轨道。
63.43i =o116.57i =o7、顺行轨道:如轨道倾角,则90i <o 0Ω<&,为西进轨道,又称为顺行轨道。
8、轨道转移:航天器为了从初(始)轨道转移到终(止)轨道而进行的可控制运动称为轨道转移机动或简称轨道转移。
9、再入走廊:为了实现正常再入,再入角e Θ应满足下式:min max ||||||e e e Θ≤Θ≤Θ,称这个范围为再入走廊;再入走廊定义为导向予定着陆目标的“管子”。
在此“管子”内,再入航天器满足所有的限制,如过载限制、热流限制、动压限制等。
10、总攻角:定义总攻角为速度轴与飞行器纵轴之夹角。
1vo x 11o x 二、简述(20分,每题4分)1、直接反作用原理物体产生运动状态的变化,除外界作用力外,还可通过物体本身向所需运动反方向喷射物质而获得加速度,这称为直接反作用原理。
2、刚化原理(关于变质量物体质心运动方程和绕质心转动方程的描述)在一般情况下,任意一个变质量系统在瞬时的质心运动方程和绕质心转动方程,能用如下这样一个刚体的相应方程来表示,这个刚体的质量等于系统在瞬时的质量,而它受的力除了真实的外力和力矩外,还要加两个附加力和两个附加力矩,即附加哥氏力、附加相对力和附加哥氏力矩、附加相对力矩。
航空航天概论结课作业共17页PPT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航空航天概论作业

《航空航天概论》作业第一章:航空航天发展史1、航天飞机是属于航空器还是航天器?2、美国航空航天总署(NASA)用中国人名命名的月环山叫_________。
3、中国古代的孔明灯是________航空器的鼻祖。
4、第一个坐气球离开地面升入空中的人是哪个国家的?5、巨型飞艇一次灾难性事故,它名叫_______。
6、重于空气的飞行器成功升空,得益于蒸汽机的出现。
对吗?7、第一次成功飞越英吉利海峡的人是________。
8、中国航空史上第一人叫_______。
9、二战后期,螺旋桨飞机最快速度达到了_______千米/小时。
10、涡轮喷气发动机是那个国家的工程师发明的?11、第一种实用的喷气式战斗机是______。
12、第一次突破音障的人名叫________,他驾驶的飞机叫_______.13、遇到“热障”的飞机叫________14、第三代战斗机的主要代表是_________15、隐形飞机的主要代表是________16、第四代战斗机的“4S”特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柏林大空运的有名的运输机是_______。
18、驼峰航线要翻越的山脉是________。
19、第一种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客机是________。
20、“协和号”客机能够以几倍音速飞行?21、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客机是_______。
22、“中国空军美国航空志愿队”又名________。
23、新中国第一架飞机诞生在哪个城市?24、中国第一种超音速战斗机是______。
25、洪都生产的“强五”飞机的总设计师是_______。
26、我国最强悍的武装直升机是______, 在哪个城市生产的?27、历史上第一种弹道导弹是德国的______。
28、第一个宇航员是____年升空的,名叫_______。
29、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年份是_____。
宇航员是_______。
30、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_______年升空的。
航空概论大作业

航空概论期末大作业班级:学号:姓名:日期:年月日1①试阐述学习《航空概论》这门课的收获、感受,及对本课程的意见或建议。
Part one——我的感受小时候,我有许多梦想,其中一个就是像小鸟一样翱翔于天际。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与随之而来的繁重的课业,许多梦想对于我来说也只能想想了。
不过,人总是不知道在下一秒会碰见什么——或许这就是人生吧!我来到了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必然而又偶然的学习了《航空概论》这门课程,这也算是小时候梦想的另一种延续吧!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航空航天知识有了一个最基本的了解,但是毕竟航空航天知识是多少科学家知识的结晶,短短三个月的学习并不足以让我对它谈得上多么深的理解。
而真正使我受益匪浅的是视野的开阔。
原本,我对航空航天的认识就是飞机+火箭,再有就是战争时的飞机+导弹。
而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了解到航空航天其实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而它的发展也注定将会影响人类历史的进程。
一方面它在军事行动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它也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航空航天技术是无数先进科学知识完美结合所得到的结晶,它有着巨大的力量,将来它的发展也是不可预估的。
这需要我们时刻关注这一领域的发展状况,以便将它引向最有利与人类长远发展的地方。
Part two——我的收获航空航天技术是高度综合的现代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科技先进水平的重要标志和综合国力的体现。
它综合运用了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最新成就和工程技术的最新成果,是20世纪以来发展最为迅速、应用最为广泛、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最大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
A航空航天技术与军事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与军事应用联系紧密,相互促进。
航空武器装备是空军武器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两次世界大战及期间发生的局部战争中就初步显示了空中力量对战争的重大影响。
空战和空中打击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战争的进程和结局。
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随着战争目标朝着政治化方向发展,空中力量对战争进程和结局的应用越来越大。
航概大作业

《航空概论》期末大作业班级:*******学号:*********姓名:***日期:20**年**月**日①马赫数的定义是什么?按通常划分方法,低速飞机、亚音速飞机和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马赫数范围分别是多少?超音速飞机机翼的平面形状有哪几种?答:1.马赫数是表示声速倍数的数,在物理学上一般称为马赫数,是一个无量纲数。
马赫数是飞行器的飞行速度与声速的比值,即音速之倍数。
常用在航空航天领域。
一个马赫数就是一倍音速。
飞行器的飞行速度越大,马赫数越大,飞行器前面的空气就压缩得越厉害。
马赫数的大小可作为判断空气受到压缩程度的指标。
我们平时所说的飞机的Mach数是指飞机的飞行速度与当地大气(即一定的高度、温度和大气密度)中的音速之比。
2.根据马赫数的大小,可以把飞行器的飞行速度划分为:马赫数≤0.4 低速飞机0.4<马赫数≤0.85 亚音速飞机1.3 <马赫数≤5.0 超音速飞机3. 超音速飞机机翼的平面形状,可分为、后掠机翼(分为单后掠机翼和双后掠机翼)、三角机翼(可分为单三角翼和双三角翼)、小展弦比机翼、变后掠机翼、边条机翼,常采用的布局型式处正常式布局外,还有“鸭”式布局和无平尾式布局。
②空气喷气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几个?简述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各部分的功用。
答:1.空气喷气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1)推力:发动机的推力是作用在发动机内外表面上压力的合力。
(2)单行推力:每单位流量的空气进入发动机所产生的推力称为单位推力,它是衡量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指标。
(3)推重力:发动机推力(地面最大工作状态下)和其结构重量之比,它也是衡量发动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4)单位耗油率:产生单位推力每小时所消耗的燃油量,单位耗油率是发动机经济性的重要指标。
2.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各部分功能:(1)进气道系统:进气道是发动机的进气通道,它的主要作用是整理进入发动机的气流,消除漩涡,保证在各种工作状态下都能供给发动机所需要的空气量。
西工大航天概论期末作业

1、必答题简要谈一下对航天技术的认识和个人课程学习体会(不少于1000字)。
航天工程体现国家科技水平。
载人航天工程师一项重大科技工程,涉及的高新技术领域众多,如:近代力学、天文学、地球科学、航天医学、空间科学,等等,其技术是花费再多钱财也买不来的。
同时,航天事业的发展,会不断带动一大批工业、科技的技术和质量水平的提高,并且得到除航天事业意外的实际应用。
可以说,航天工程促进了我国科技水平的整体提升。
然而,我国科技水平能够达到今天的层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与几代航天人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是他们的辛勤付出,才换回了今天的成功。
航天事业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进步。
航天技术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同时,如今,神舟飞船带回来的航天农作物新品种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种植;我们能够坐在电视机旁观看上百个电视节目;我们能够开着车,在陌生的城市利用卫星导航仪轻松的找到目的地;我们能提前通过天气预报知道最近几天的天气,来安排行程,这些都离不开航天技术的支持。
除此之外,航天技术带动各个领域的发展,对老百姓的生活产生的巨大的影响。
航天技术除了对国民经济具有重大贡献之外,还对其他科技领域的发展起到导向作用,并向社会扩散,从而取得间接的经济效益。
发展航天事业是综合国力的直接体现。
在当今世界,没有什么比载人航天技术更能充分展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各个国家都在战略上发展航天事业作为提高综合国力的首要目标。
同时,航天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综合国力的支持,如果一个国家没有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和科研能力,也不可能发展航天事业。
航天事业关乎民族未来发展。
航天技术发展对探索宇宙形成、生命起源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
对在失重环境下的生物、医学和材料等科学技术实验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争取制高点。
同时,在军事领域中,航天运载工具技术的发展促进我国导弹技术的发展;卫星技术有利于我国战略侦查能力的提高,根本上就是保护我国在空间领域的安全,从而有效的提高我国的国防实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必答题简要谈一下对航天技术的认识和个人课程学习体会(不少于1000字)。
航天工程体现国家科技水平。
载人航天工程师一项重大科技工程,涉及的高新技术领域众多,如:近代力学、天文学、地球科学、航天医学、空间科学,等等,其技术是花费再多钱财也买不来的。
同时,航天事业的发展,会不断带动一大批工业、科技的技术和质量水平的提高,并且得到除航天事业意外的实际应用。
可以说,航天工程促进了我国科技水平的整体提升。
然而,我国科技水平能够达到今天的层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与几代航天人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是他们的辛勤付出,才换回了今天的成功。
航天事业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进步。
航天技术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同时,如今,神舟飞船带回来的航天农作物新品种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种植;我们能够坐在电视机旁观看上百个电视节目;我们能够开着车,在陌生的城市利用卫星导航仪轻松的找到目的地;我们能提前通过天气预报知道最近几天的天气,来安排行程,这些都离不开航天技术的支持。
除此之外,航天技术带动各个领域的发展,对老百姓的生活产生的巨大的影响。
航天技术除了对国民经济具有重大贡献之外,还对其他科技领域的发展起到导向作用,并向社会扩散,从而取得间接的经济效益。
发展航天事业是综合国力的直接体现。
在当今世界,没有什么比载人航天技术更能充分展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各个国家都在战略上发展航天事业作为提高综合国力的首要目标。
同时,航天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综合国力的支持,如果一个国家没有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和科研能力,也不可能发展航天事业。
航天事业关乎民族未来发展。
航天技术发展对探索宇宙形成、生命起源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
对在失重环境下的生物、医学和材料等科学技术实验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争取制高点。
同时,在军事领域中,航天运载工具技术的发展促进我国导弹技术的发展;卫星技术有利于我国战略侦查能力的提高,根本上就是保护我国在空间领域的安全,从而有效的提高我国的国防实力。
从总体上说就是为我们民族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毫无疑问,在地球资源日渐枯竭的未来,对太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日渐重要。
而载人航天技术显然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已知浩瀚的太空是拥有丰富资源的巨大宝库,载人航天事业就是通向这个宝库的桥梁。
中国要想在未来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离不开开发太空资源的基础——载人航天技术。
航天事业发展给世界带来积极影响,尤其是载人航天的发展能够促进太空资源的发展,为地球人类造福。
而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以三航闻名于国际的大学里的大学生,更应该用自己的光和热,为祖国的美好未来和发展添砖添瓦.2、选答题(以下题目任选三题作答)⑥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组成部分和工作过程是什么?组成部分:液体火箭发动机一般由推力室、推进剂供应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组成。
工作过程:一般包括启动、额定工作和关机。
启动过程是火箭发动机接到启动指令,打开启动阀门至发动机推力达到额定工作状态的过程;额定工作过程是发动机性能参数处于设计参数工作状态;关机过程是发动机接到关机指令后,切断副系统和主系统的推进剂供应,推力迅速下降到零的过程。
⑦卫星有哪些种类?其作用是什么?科学探测卫星科学探测卫星是用来进行空间物理环境探测的卫星,主要任务是探测空间环境中的中性粒子,高能带电粒子,固体颗粒,低频电磁波和等离子体波,磁场,电场等。
应用卫星应用卫星是直接为国民经济和军事服务的人造地球卫星,按用途可分为通信,气象,侦察,导航,测地,地球资源和多用途卫星。
通信卫星通信卫星的分类通信卫星的种类有很多,按轨道分由静止轨道通信卫星,飞静止轨道通信卫星;按用途分有广播电视直播卫星,跟踪与数据中断卫星海事卫星和军用通信卫星等。
气象卫星气象卫星可分为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和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
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每天对地球表面巡查两遍。
可以获得全球气象数据。
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可以对全球1/3的地区连续进行气象观测,实时将气象资料传回地面。
资源卫星资源卫星是勘测和研究地球资源的卫星,它能看透地层发现人们肉眼看不到的地下宝藏,历史古迹,地层结构,能普查农作物,森林,海洋,空气等资源。
能预报和鉴别农作物的收成,考察和预报各种自然灾害。
返回式遥感卫星返回式卫星是低轨道卫星,主要是三大用途:一时对地观测,获取遥感信息;二是进行微重力实验;三是为载人航作返回的技术储备。
侦察卫星侦察卫星是用于搜集和截获军事情报的人造地球卫星,卫星侦察的优点,是侦察范围广,速度快,可不受国界限制定期或连续地监视某个地区,对于增强国家的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
侦察卫星按照所执行的任务和所采用的侦察手段来加以区别,一般分为照相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卫星,还海洋监视卫星和预警卫星。
卫星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利用返回式卫星照片,对面积为6000平方公里的黄河三角洲型动态监测。
发现该地区13年来和沙淤积,是黄河口向海内延伸了33.5公里(1)解释卫星轨道的六要素是什么?⑨航天器姿态稳定和控制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些主要方法?目的:航天器在轨道运行时,为了完成它所承担的任务,必须具有一定的姿态。
对地观测卫星的照相机或者其他遥感器要对准地面。
通信卫星和广播卫星的天线要对准地球上的服务区。
航天器上的能源装置──太阳电池翼(见太阳电池阵电源系统)要对准太阳。
航天器作机动变轨时其变轨发动机要对准所需推力方向。
航天器从空间返回大气层时其制动防热面须对准迎面气流方向。
方法:按是否采用专门的控制力矩装置和姿态测量装置,可以把航天器的姿态控制分为被动姿态控制和主动姿态控制两类。
采用被动、主动或把二者结合起来,取决于飞行任务对定向和稳定的要求、功率要求、重量限制、轨道特性、控制系统和航天器上实验仪器的相互配合等因素。
姿态控制方法:被动姿态控制:利用航天器本身的动力特性和环境力矩来实现姿态稳定的方法称为被动姿态控制。
例如人造卫星自旋稳定、重力梯度稳定、磁稳定、气动稳定、太阳辐射压力稳定等。
航天器在轨道飞行时,周围环境力形成对其质心的力矩。
例如,稀薄大气分子对航天器外表面撞击所产生的气动力矩,由航天器磁矩(所含铁磁体或者环路电流的合成效应)与周围环境磁场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磁力矩,因作用在航天器各部分质量上的地球引力有差异和航天器3个主惯量不相等而形成的重力梯度力矩,以及因太阳辐射对航天器表面作用所产生的太阳辐射压力等。
这些外部因素产生的力矩使航天器的姿态趋向于平衡姿态。
在平衡姿态下,外力矩的合成力矩等于零。
气动稳定、太阳辐射压力稳定、磁稳定和重力梯度稳定等被动姿态控制的实质是利用航天器的稳定的平衡姿态作为运行姿态。
气动稳定和太阳辐射压力稳定时的平衡姿态是气动力或辐射压力通过质心的静稳定姿态。
磁稳定时的平衡姿态是航天器磁矩与环境磁场方向一致时的姿态。
重力梯度稳定时的平衡姿态是航天器的最大惯量轴垂直于轨道平面,最小惯量轴沿当地垂线方向时的姿态。
自旋稳定所根据的原理是在无外力矩作用时自旋航天器的动量矩在空间守恒(即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
快速旋转的航天器在外力矩作用下仍然能够在短期内维持稳定姿态,但自旋轴方向逐渐漂移,其漂移率反比于自旋转速。
自旋轴在外力矩作用下的运动称为进动。
被动稳定的航天器当偏离其平衡姿态时(因初始姿态不同于平衡姿态或者在外力矩作用下偏离原来的平衡姿态),由于能量和动量矩的作用,航天器将绕平衡姿态作往复振荡。
对于自旋稳定,这种振荡称为章动。
对于重力梯度稳定,这种振荡称为天平动。
为使被动稳定的姿态在受扰后恢复平衡,需要把章动或者天平动所包含的额外能量消耗掉。
这种消耗振荡能量的措施称为阻尼,实现阻尼的装置称为阻尼器,有章动阻尼器和天平动阻尼器等。
被动姿态控制系统的主要优点是几乎不消耗或者很少消耗航天器上的能源,结构简单,适合于较长寿命的航天器,但是控制精度一般不高。
主动姿态控制:根据姿态误差(测量值与标称值之差)形成控制指令,产生控制力矩来实现姿态控制的方法。
要求对三个轴进行姿态控制的航天器(见航天器三轴姿态控制)通常采用主动姿态控制。
主动姿态控制系统由姿态敏感器、控制器和执行机构(也称力矩器)组成。
常用的航天器姿态敏感器有陀螺仪、红外地球敏感器(见地球敏感器)、太阳敏感器、恒星敏感器、磁强计和射频敏感器等。
为了不间断地获得姿态信息,常用陀螺仪和光学姿态敏感器(地球、太阳、恒星敏感器)构成组合式姿态测量基准。
由陀螺仪提供短期姿态信息,由光学敏感器提供校准信号来修正陀螺的漂移。
常用的执行机构(见航天器姿态控制执行机构)有喷气执行机构、磁力矩器和飞轮。
喷气执行机构通过排出高速气体或离子流对航天器产生反作用力矩,实现航天器的姿态控制。
磁力矩器利用航天器内通电绕组所产生的磁矩和环境磁场作用来实现控制。
飞轮是一种由电机驱动的高速转动部件,通过航天器与装在航天器内的飞轮之间的动量交换来控制航天器的姿态。
因此,飞轮是一种动量交换式执行部件。
某些姿态控制方案要求飞轮保持一定的平均转速,这种飞轮称为动量轮。
另一些姿态控制方案要求飞轮平均转速为零,这种飞轮称为反作用轮。
飞轮控制最适合于克服作用在航天器上周期性的外部扰动力矩。
但是当航天器受恒值外力矩作用时,飞轮的动量矩在某个方向上不断增大,直到飞轮转速达到极限值,这种现象称为飞轮饱和。
这时飞轮失去进一步控制航天器姿态的能力。
为了使飞轮恢复控制作用,可以利用喷气力矩、重力梯度力矩或磁力矩器产生的力矩使飞轮的动量矩向相反方向发生较大的变化,这种控制称为飞轮卸饱和控制。
如果把飞轮轴安装在框架上,不仅可以改变飞轮动量矩的大小,而且可以改变它的方向,这种飞轮叫框架式飞轮,有单框架和双框架飞轮两种。
还有一种动量交换式执行部件叫做控制力矩陀螺,即安装在框架内的恒速旋转的飞轮装置,这是一种只靠改变转轴方向来实现控制的执行部件。
框架式飞轮和控制力矩陀螺也有饱和问题,也采用与飞轮相同的卸饱和手段。
控制器是利用姿态信息形成控制指令的电子装置。
它可以是简单的逻辑电路,也可以是较复杂的信息处理器和控制计算机。
主动姿态控制系统的主要优点是精度较高,灵活性大,快速性好(尤其是喷气控制),但是需要消耗航天器上的能源,控制电路较复杂,成本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