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概论》结课作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1年9月《航空航天概论》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1年9月《航空航天概论》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1. 沟通技巧可以按乘客类型分类,哪项不属于?( )A.对老年乘客的沟通技巧B.对儿童乘客的沟通C.对特殊旅客的服务D.飞机上与紧急出口的乘客沟通参考答案:C2.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气球主要用于( )和拦截飞机。
A、轰炸B、运输C、侦察D、通信参考答案:C3. ( )南昌飞机试制雅克-18(初教-5)型教练机成功,并通过国家鉴定。
A.1954年7月25日B.1953年6月8日C.1956年9月8日D.1958年7月参考答案:A4. 担任我公司林业飞行机长的资格,需要具备( )小时的飞行经历时间。
A.300B.500C.1000担任我公司林业飞行机长的资格,需要具备( )小时的飞行经历时间。
A.300B.500C.1000正确答案:B5. 中国的各种护照类型中,公务护照的封皮颜色是( )。
A.封皮红色B.封皮墨绿色C.封皮深棕色D.封皮红棕色参考答案:B6. 沟通时,处理注意自己的措词,以下哪项不对?( )A.多使用事实陈述少用情绪性的字眼批评别人B.说些负面刺伤别人的口头禅讲话带刺是不当的沟通C.少用情绪性的字眼拒绝别人的好意D.少讲些讥笑的话,多讲些赞美的话参考答案:B7. 免费行李额中的国内航线免费行李额中头等舱为多少千克?( )A.10千克B.20千克C.30千克D.40千克参考答案:D8. 超声速飞机的飞行马赫数( )。
A.大于1B.等于1C.小于1参考答案:A9. 国际转国际航班流程中不包括( )。
A.办理中转B.海关检查C.边防检查D.检查检疫参考答案:B10. 客舱表达,是指服务过程中,乘务人员借助一定的词汇、语气、语调、身体语言表达思想、感情、意愿,与旅客进行交往的一种比较规范并能反应一定文明程度而又比较灵活的沟通方式。
( )T.对F.错参考答案:T11. 机组成员在起飞、飞行和着陆的全过程中都必须恰当扣紧安全带和肩带装置,但( )可以松开肩带。
【免费下载】北航--航空航天概论1409作业4答案

答案:B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配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3中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 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航空航天概论作业

航空航天概论作业姓名:学号:学院:1、叙述以下飞机部件的功用和工作原理:襟翼、副翼1)襟翼是安装在机翼后缘内侧的翼面,襟翼可以绕轴向后下方偏转,主要是靠增大机翼的弯度来获得升力增加的一种增升装置。
当飞机在起飞时,襟翼伸出的角度较小,主要起到增加升力的作用,可以加速飞机的起飞,缩短飞机在地面的滑跑距离;当飞机在降落时,襟翼伸出的角度较大,可以使飞机的升力和阻力同时增大,以利于降低着陆速度,缩短滑跑距离。
在现代飞机设计中,当襟翼的位置移到机翼的前缘,就变成了前缘襟翼。
前缘襟翼也可以看作是可偏转的前缘。
在大迎角下,它向下偏转,使前缘与来流之间的角度减小,气流沿上翼面的流动比较光滑,避免发生局部气流分离,同时也可增大翼型的弯度。
前缘襟翼与后缘襟翼配合使用可进一步提高增升效果。
一般的后缘襟翼有一个缺点,就是当它向下偏转时,虽然能够增大上翼面气流的流速,从而增大升力系数,但同时也使得机翼前缘处气流的局部迎角增大,当飞机以大迎角飞行时,容易导致机翼前缘上部发生局部的气流分离,使飞机的性能变坏。
如果此时采用前缘襟翼,不但可以消除机翼前缘上部的局部气流分离,改善后缘襟翼的增升效果,而且其本身也具有增升作用。
克鲁格襟翼(Krueger Flap):与前缘襟翼作用相同的还有一种克鲁格襟翼。
它一般位于机翼前缘根部,靠作动筒收放。
打开时,伸向机翼下前方,既增大机翼面积,又增大翼型弯度,具有较好的增升效果,同时构造也比较简单。
为照顾飞机高速飞行和起飞降落阶段对升力、阻力等的不同要求。
需要在起降阶段使用增升装置.2)副翼是指安装在机翼翼梢后缘外侧的一小块可动的翼面。
为飞机的主操作舵面,飞行员操纵左右副翼差动偏转所产生的滚转力矩可以使飞机做横滚机动。
翼展长而翼弦短。
副翼的翼展一般约占整个机翼翼展的1/6到1/5左右,其翼弦占整个机翼弦长的1/5到1/4左右。
飞行员向左压驾驶盘,左边副翼上偏,右边副翼下偏,飞机向左滚转;反之,向右压驾驶盘右副翼上偏,左副翼下偏,飞机向右滚转。
航空概论结课总结800

航空概论结课总结800选修《航空航天概论》的初衷,并不是对航空航天有多么的热爱,而是听同学说这门课很好过,并且听说几乎可以不去上课,只要最后交个论文,肯定高分通过。
于是,很遗憾,课程开始的前几周我都没有去上课,直到有一次为了完成大物实验报告,我和一个曾经选修此课程的同学一起去上课,他说这个老师和之前的不一样,我想这不都一样吗,这么水的一门课。
可是,后来我发现我错得有多离谱了。
开始我并不知道选修这门课的人有多少,只是当看到教室后面四排全部被坐满心中微微有点诧异(大学教室一般是后面先坐满,后来才知道我们教室本来是满员的),因为我曾经看到的有些选修课就那么四五个人在,老师在讲台上泰然自若的讲,台下同学是否云游天外就不得而知了。
我还清楚的记得我第一次听讲的内容是飞机如何通过调节机翼来调整飞机的方向以及升落,当时看到PPT上飞机起飞以及转向的画面,脑中似乎某根弦被触动了,原来只要通过如此微小的改变就可以灵活的控制飞机(其实飞机在我眼中是如此的神秘,我一直不曾理解是什么支持它精妙的飞行,不理解螺旋桨或者涡轮会有如此大的动力),这种神秘感将会支持我去探索去了解。
不过,一旦放出那种很多文字的片段,就会有种无聊感,毕竟这门课程是个新兴课程,所以我建议吸引同学的关注,引起同学兴趣是第一要事,教学过程中多一点图片多一点视频,这样才会让同学印象深刻。
正如老师您所说,您十分认真的教此课程,并且很自豪地说自己教得比xx学校教得还要好,我表示赞同,像您这么认真教的老师真心不多。
现实是学生假装在下面听课,而老师则假装在上面讲课,真的很“和谐”。
尽管开始对这个课来了兴趣,但是课程已经过了,我得坦白,十多节课,我就来了那么四五次,后面放关于钱老的视频,这个我是非常认真的看了的,当时百感交集,触动很大,这个课程总结报告十分不规范,只能说是我的一些感受,但都是发自内心的。
虽然我只上了几节课,但却是让我对航空航天有了一定的兴趣,对神秘的科学界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总体来说是受益匪浅。
航空航天概论作业

《航空航天概论》作业第一章:航空航天发展史1、航天飞机是属于航空器还是航天器?2、美国航空航天总署(NASA)用中国人名命名的月环山叫_________。
3、中国古代的孔明灯是________航空器的鼻祖。
4、第一个坐气球离开地面升入空中的人是哪个国家的?5、巨型飞艇一次灾难性事故,它名叫_______。
6、重于空气的飞行器成功升空,得益于蒸汽机的出现。
对吗?7、第一次成功飞越英吉利海峡的人是________。
8、中国航空史上第一人叫_______。
9、二战后期,螺旋桨飞机最快速度达到了_______千米/小时。
10、涡轮喷气发动机是那个国家的工程师发明的?11、第一种实用的喷气式战斗机是______。
12、第一次突破音障的人名叫________,他驾驶的飞机叫_______.13、遇到“热障”的飞机叫________14、第三代战斗机的主要代表是_________15、隐形飞机的主要代表是________16、第四代战斗机的“4S”特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柏林大空运的有名的运输机是_______。
18、驼峰航线要翻越的山脉是________。
19、第一种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客机是________。
20、“协和号”客机能够以几倍音速飞行?21、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客机是_______。
22、“中国空军美国航空志愿队”又名________。
23、新中国第一架飞机诞生在哪个城市?24、中国第一种超音速战斗机是______。
25、洪都生产的“强五”飞机的总设计师是_______。
26、我国最强悍的武装直升机是______, 在哪个城市生产的?27、历史上第一种弹道导弹是德国的______。
28、第一个宇航员是____年升空的,名叫_______。
29、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年份是_____。
宇航员是_______。
30、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_______年升空的。
航空概论大作业

航空概论期末大作业班级:学号:姓名:日期:年月日1①试阐述学习《航空概论》这门课的收获、感受,及对本课程的意见或建议。
Part one——我的感受小时候,我有许多梦想,其中一个就是像小鸟一样翱翔于天际。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与随之而来的繁重的课业,许多梦想对于我来说也只能想想了。
不过,人总是不知道在下一秒会碰见什么——或许这就是人生吧!我来到了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必然而又偶然的学习了《航空概论》这门课程,这也算是小时候梦想的另一种延续吧!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航空航天知识有了一个最基本的了解,但是毕竟航空航天知识是多少科学家知识的结晶,短短三个月的学习并不足以让我对它谈得上多么深的理解。
而真正使我受益匪浅的是视野的开阔。
原本,我对航空航天的认识就是飞机+火箭,再有就是战争时的飞机+导弹。
而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了解到航空航天其实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而它的发展也注定将会影响人类历史的进程。
一方面它在军事行动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它也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航空航天技术是无数先进科学知识完美结合所得到的结晶,它有着巨大的力量,将来它的发展也是不可预估的。
这需要我们时刻关注这一领域的发展状况,以便将它引向最有利与人类长远发展的地方。
Part two——我的收获航空航天技术是高度综合的现代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科技先进水平的重要标志和综合国力的体现。
它综合运用了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最新成就和工程技术的最新成果,是20世纪以来发展最为迅速、应用最为广泛、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最大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
A航空航天技术与军事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与军事应用联系紧密,相互促进。
航空武器装备是空军武器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两次世界大战及期间发生的局部战争中就初步显示了空中力量对战争的重大影响。
空战和空中打击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战争的进程和结局。
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随着战争目标朝着政治化方向发展,空中力量对战争进程和结局的应用越来越大。
《航空航天概论》结课报告

航空与航天的区别“航空”与“航天”两者仅一字之差,却被分为了两大技术门类,通过对《航空航天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对航空航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下面就从我对本课程的学习,对航空航天的区别作如下简要的叙述。
众所周知,陆地为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浸没的部分;海洋为地球表面广大的连续海水水体;大气层指地表以外包围地球的气体。
这种气体在距地表数千千米的高层上仍有极少量存在。
按照距地球高度划分通常大致可以把100-120千米以下的大气层称为稠密大气层,也称为大气环境或人类的第三环境;而100-120千米以上地球稠密大气层之外的广阔的空间区域,简称空间或外空,又称为宇宙空间或太空。
在1981年召开的国际宇航联合会第32届大会上,陆地、海洋、大气层和外层空间分别被称为人类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环境。
陆、海、空、天是人类活动的四大疆域。
而第四环境是随着航天技术的诞生而出现的。
您稍加注意即可发现,航空技术主要是研制军用飞机、民用飞机及吸气发动机,航天技术主要是研制无人航天器、载人航天器、运载火箭和导弹武器,最能集中体现两者成果的是航空器和航天器。
从航空器与航天器的重大区别上即可看出两个技术领域的显著差异。
第一,飞行环境不同。
所有航空器都是在稠密大气层中飞行的,其工作高度有限。
现代飞机最大飞行高度也就是距离地面30多千米。
即使以后飞机上升高度提高,它也离不开稠密大气层。
而航天器冲出稠密大气层后,要在近于真空的宇宙空间以类似自然天体的运动规律飞行,其运行轨道的近地点高度至少也在100千米以上。
对在运行中的航天器来讲,还要研究太空飞行环境。
第二,飞行时间不同。
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飞机,最大航程计约2万千米,最长飞行时间不超过一昼夜。
其活动范围和工作时间都很有限,主要用于军事和交通运输。
虽然通用轻型飞机应用广泛,但每次活动范围相对更小。
而航天器在轨道上可持续工作非常长时间,如目前仍在使用的联盟TM号载人飞船,可与空间站对接后在太空运行数月之久。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北航)第三次课后作业参考答案与总结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北航)第三次课后作业参考答案与总结第三次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15. 什么是激波,超声速气流流过正激波时,流动参数有哪些变化,激波是由较强的压缩波组成的边界波,是受到强烈压缩的一层薄薄空气,波面前后的物理特性发生突变。
超声速气流流过正激波时,其压力、密度和温度突然升高,流速由超声速降为亚声速,波面后的流速方向不变。
24. 低速飞机和超声速飞机在外形上有何区别,(1)低速飞机机翼展弦比较大,一般子啊6~9之间,梢根比较大,一般在0.33左右;而超声速飞机机翼展弦比较小,一般在2.5~3.5之间,梢根比较小,在0.2左右。
(2)低速飞机常采用无后掠翼或小后掠翼的梯形直机翼;而超声速飞机一般为大后掠翼或三角机翼,前缘后掠角一般为40?~60?。
(3)低速飞机的机翼翼型一般为圆头尖尾型,前缘半径较大,相对厚度也较大,一般在0.1~0.12之间;而超声速飞机机翼翼型头部为小圆头或尖头,相对厚度较小,一般在0.05左右。
(4)低速飞机机翼的展长一般大于机身长度,机身长细比较小,一般为5~7之间,机身头部半径较大,前部机身较短,有一个大而突出的驾驶舱;而超声速飞机机身的长度大于翼展的长度,机身较为细长,机身长细比一般大于8,机身头部较尖,驾驶舱与机身融合成一体,成流线形。
28. 飞机的飞行性能包括哪些指标,飞行速度、航程、静升限、起飞着陆性能和机动性能等34. 影响飞机纵向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影响飞机横向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影响飞机方向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飞机纵向稳定性的影响因素:重心与焦点相对位置等;飞机横向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机翼上反角、机翼后掠角和垂直尾翼等;飞机方向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垂直尾翼、腹鳍等。
35. 什么是飞机的操纵性,驾驶员是如何操纵飞机的俯仰、偏航和滚转运动的,飞机操纵性是指驾驶员通过操纵设备(如驾驶杆、脚蹬和气动舵面等)来改变飞机飞行状态的能力。
飞机的俯仰操纵是通过升降舵实现的,驾驶员推操纵杆,升降舵下偏,平尾的附加升力向上,产生低头力矩,飞机低头;拉杆,舵面上偏,附加升力向下,产生抬头力矩,飞机抬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空航天概论》结课论文
1、详述一战时期,飞机多为双翼机,甚至出现三翼机的原因。
双翼机是有上下并列配置的两副机翼的飞机。
两副机翼前后配置的飞机称串翼机。
双翼机的上下机翼用支柱和张线连成一个承力的整体,组成一个空间桁架结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战况越来越紧张,同盟国和协约国双方在作战物资的投入越来越大,对飞机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对飞机性能的要求也大幅提高,其中具体表现为飞机速度,飞机的操作性与飞机稳定性。
随着飞机速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当时的单翼机机翼及支柱的阻力越来越大,成为提高速度的主要障碍。
鉴于当时的低速飞机需要比较大的翼面积,以便在低速条件下产生足够的升力。
因为技术限制,不能增大翼展,翼根处也是很薄弱的。
为解决升空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增加一层机翼,那么双翼甚至三翼机就是最好的选择了,既增加了翼面积,同时对称双翼之间互相加固,增加了整体结构强度,极大地增加了飞机的操作性和稳定性。
由此看来,第一次世界大战正是双翼机、三翼机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纵观一战、二战,我们可见一斑,两次世界大战都在很大程度上积极的推动了航空前沿科技的发展。
一战期间迅速出现的双翼机,正是最好的例证。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有动力、可操纵持续飞行试验。
首架飞机的诞生为人类的航空事
业注入了活力。
伴随着世界各国军备竞赛的不断升级,科技的攀比再一次把飞机制造业这一衡量各国综合国力的硬性指标推向巅峰。
无论是一个世纪以前的双翼战机,还是现在的先进战斗机,都例证了航空事业前进的脚步。
因此,在可操作的飞机诞生之后,人类的研究脚步一次又一次的攀升到新台阶,双翼机甚至是三翼机便在一战期间大放光彩!
2、结合我国航天发展,谈谈你对我国天宫一号发射的感想。
2011年9月29日晚,西北大漠,一次空间探索的旅行正从这里出发。
29日21时16分0秒,繁星满天,天宫一号成功发射与星空融为一体。
天宫是什么呢?小时候就听过老人们说:天宫是神仙住的地方。
“天宫”里有什么呢?我后来知道了,“天宫”里有红红的中国结,代表了浓厚的中华文化,凝聚了一个民族的希望。
但我还觉得这还不够,因为天宫一号里还有一样东西——那就是梦想。
“天宫”使中国人的飞天梦想继续延伸,让我们的太空梦、空间站梦不断得到实现,让我们中华民族对于未知世界探知的梦想无限拓展,这都是让我们骄傲与自豪的梦想。
回首过去,中国航空航天事业这一段华丽征程是如此之艰辛。
一九五六年二月,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
时年四月,国务院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聂荣臻任主任。
而后,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五日,聂荣臻副总理就发展中国导弹事业向中央报告,提出对导弹的研究采取“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外国已有的科学成果”的科学战略方针,来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航空事业。
之后的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中国一些著名科学家建议开展中国卫星工程的研究工作。
至此,我国的航天发展方针完全确定,航天事业管理机构的完善与系统工程管理方法的实施,都积极地促进了我国航天事业前进。
早在1992年,中央就正式批准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即“921工程”,在“921工程”设计之初,便确定了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第一步,实现天地往返,航天员上天并返回地面;第二步,实现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和太空行走、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等多项任务,并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第三步,建立空间站。
目前,我们已经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
对于中国人而言,“天宫一号”更加意义非凡,它使中国人的飞天梦想继续延伸、拓展。
“天宫一号”无疑将创造中国的许多第一次,意义深远,人们对“天宫一号”发射翘首以盼就不难理解了。
需要清醒认识的是,与美俄等国家相比,我国的空间站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
“天宫一号”发射,只是中国努力缩小差距的开始。
英国路透社就此报道说,从技术角度讲,作为技术测试平台的“天宫一号”,即使取得成功,它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也只是模仿了40年前美苏所做过的事情和技术。
“天宫一号”已成为另一个象征,表明中国通过几十年经济繁荣的财富积累,国力提升,能集中力量发展航天事业,在一度只有少数国家掌握的技术领域开始缩小差距。
“我们来自何方,去向何处?”空间站建设不仅是民族自豪的体现,它担负的是全人类探索未知太空的使命。
许多在地球上无法做到的事情,需要在空间站才能做到。
除了作为目标飞行器来训练太空对接,“天宫一号”还要作为太空实验室以开展科研活动。
“天宫一号”及其后续项目也需要寻找好的科学项目,从而为人类认识世界、
获得新的发现做贡献。
无垠的太空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探索太空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在人类探索太空的事业中,中国理当有自己的贡献。
中国航天技术进一步发展,获益的是全球。
作为新生代的我们大学生,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祖国会越来越美好,但前提是我们必须担当起我们这一代的所必须肩负的责任,继承老一代科学工作者未竟的事业。
也许当下大学生们感觉生活越来越艰辛,生活压力一天天的增大。
可是仔细想想我们的先贤们,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一穷二白的环境中仍然开创了我国基础薄弱的航空航天事业,从导弹开始,一步一步的走出了火箭,卫星,直至宇宙飞船。
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直接启示我们无论前途是如何艰难,我们的前辈都能克服困难,创造出骄人的成绩。
那么新一代的我们更应该相信自己,在新世纪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属于民族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