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一次性筷子可怕制作过程
筷子制作流程

筷子制作流程
筷子是中华传统的食具,是中国人吃饭的必备用具之一。
在中国的农村地区,还有些
人像祖先一样自己动手制作筷子。
那么,筷子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
第一步:原材料准备
筷子的原材料主要是竹子或木头。
选材时应挑选质地硬、质量好、干燥的竹子或木头。
其中,选择毛竹或者大竹子的筷子质量更好。
第二步:切割
将挑选好的竹子或木头切割成长度相同、宽度、厚度也相同的小块作为筷子的雏形。
如果准备的是毛竹子,则需将老竹子剥离皮层,晒干和处理颜色,此过程需要专业技能。
第三步:开窗
用1毫米刀片切削掉两头方形的部分,再用宽度相同的刀片将另外两头切成三角形,
开成窗。
第四步:磨光
将筷子用沙纸逐步打磨,使其光滑度和触感达到标准要求,并且去除存在的异物和毛刺。
第五步:清洗与消毒
用清水冲洗筷子,然后用酒精喷雾清洗消毒,使其更加干净卫生。
第六步:进行成品加工
筷子成品需要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成不同的形状。
这个环节需要以精美、美观、符合
规范为标准。
第七步:包装
将制成的筷子装入合适的包装盒或塑料袋,以便贮存和运输。
最后,一双好的筷子就制作完成了。
虽然制作过程看似简单,但事实上这需要制作者
的技能和技巧,一个合格的筷子不仅要外观精美,还需品质卓越,适合使用的习惯等因素
综合考虑。
315晚会揭一次性筷子黑幕

315晚会揭一次性筷子黑幕:用工业双氧水漂白一次性筷子不但用工业双氧水漂白还用硫磺防霉(腾讯科技摄)腾讯科技讯(霖言)3月15日消息,一年一度备受瞩目的央视315晚会在京开幕,晚会现场还揭露一次性筷子的惊人黑幕:为使筷子不生虫子竟然使用工业硫磺,为让黑筷子变白用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和漂白作用的工业双氧水漂白。
以下为节目实录:陈伟鸿:中国人常常说民以食为天,所以食品安全领域是大家非常非常关心的,接下来聚焦这个领域的老话题,那就是“一次性筷子”。
筷子是中国人最常使用的餐具之一,自从出现了一次性筷子之后很多人觉得用起来非常方便,也非常卫生,所以在现在的餐饮服务当中一次性筷子使用相当普遍,在很多人眼中用起来方便又卫生的一次性筷子到底有多卫生呢,让我们一块看看。
(播放录像片)在湖北怀化我们见证了筷子的整个生产过程,为了使筷子不生虫子他们竟然使用了工业硫黄。
为了使筷子手感更光滑还得进行抛光,在抛光机里不光是筷子还有一块块白色的东西。
记者:这是什么?工作人员:石蜡。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记者没有见到厂家对筷子进行任何消毒处理。
怀化市其他厂家情况又如何呢?在当地最大的筷子厂,昌健筷子厂为了使筷子更白还用焦亚硫酸钠进行蒸煮。
江西省宜丰县被称为南竹之乡,这里也是一次性筷子的产地,我们看到刚刚熏过硫黄的筷子在火炕上进行烘干,这时记者看到惊讶的一幕。
记者:你为什么要踩。
现场工作人员:为了使筷子翻个。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一些黑筷子并没有被扔掉而是继续进行加工处理。
记者看到了黑筷子如何被煮白的一幕。
工业双氧水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和漂白作用,经过双氧水煮过的黑筷子确实变白了,为了使速度更快甚至有人使用其他的材料,工业无水焦磷酸钠。
记者了解到用工业双氧水把便黑的筷子煮白了再卖已经成为行业内公开的秘密。
经过加工处理一次性开子会产生多种化学残留,记者在怀化和宜丰的一次性筷子生产厂没有看到消毒环节。
筷子就这样从厂家到批发商手里,有的被批发到加工厂做成一次性餐具,在湖南怀化记者遇到了供货商马连森。
一次性筷子制作小型竹筏作文

一次性筷子制作小型竹筏作文
小时候,我们常常会在夏日的小溪边嬉戏玩水。
那时候啊,孩子们可够顽皮的!我和哥们儿们总喜欢在水里泼来泼去,把身上的衣服全部打湿。
可是当妈妈发现我们这副落汤鸡的模样时,她就会把我们臭骂一顿,说我们"简直像个刚从水里捞出来的小淘气鬼"!
不过,我们顽皮的心思可不会这么轻易被压制住。
有一次,我们发现了一大堆被扔掉的一次性竹筷子。
突然,一个淘气的主意在我们脑海中冒了出来:"嘿,这些东西不就是用竹子做的吗?要是把它们捆扎起来,是不是就能做成一只小小的竹筏呢?"
于是,我们开始了这个疯狂的作品。
我们先把竹筷子分门别类地分成几大堆,然后用旧绳子把它们一根根地捆扎在一起。
不得不承认,这个过程可真是个体力活儿,大伙儿很快就出了一身大汗。
捆扎好后,我们终于完成了这个小小的"工程"。
尽管这只小竹筏看上去有些歪歪扭扭,但它至少能够勉强漂浮在水面上。
我们开心极了,像一群孩子般欢呼雀跃,迫不及待地驾驶着我们的"艺术品"在溪水中航行。
虽然最后这只小小的竹筏撑不了多久就散架了,但这段美好的回忆至今仍然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人生就是需要这些简单而纯真的乐趣,才能让它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一次性筷子的生产过程及危害

一次性筷子的制作流程
• 经硫磺燻白或双氧水漂白(并非消毒),一次性筷在制作 过程中,为了保持较好的卖相,通常会经过硫磺燻蒸或是 双氧水漂白的工序,经过漂白过后的筷子,一支支的会白 的不像是竹子或是木头 。
一次性筷子的制作流程
一次性筷子的制作流程
• 经过硫磺燻蒸或双氧水淋浴的筷子,就这样子 铺在地上曝晒干燥;经历熏蒸、脏水简单冲洗、 晒干,就加工成你我所见的筷子······
中国每年出口一次性木筷子480万箱,每箱有5000双筷子,国 内消费达到约500万箱,一共约1000万箱。而一次性竹筷子出口 200万箱,一箱3000双,国内消费要比出口多20%,约为240万箱。 通常,1立方米木材可以生产9-10箱,所以一次性木筷子产业一 年消耗大约100万立方米木材。一次性竹筷子的生产方面,每10根 竹子能生产一箱,每年消耗近4000万根竹子。
——《新民晚报》
当制作过程中,熏蒸硫磺或淋双氧水后,这些 物质就会残留在猴子的眼睛、嘴巴处,等到你用 它吃东西的时候,就会渐渐地释放出来。
损害呼吸功能:硫磺熏蒸,在使用过程中遇热会 释放二氧化硫,侵蚀呼吸黏膜。
损害消化功能:用双氧水漂白,具有强烈的腐蚀 性,对口腔.食道.甚至肠胃造成腐蚀;打磨过程中 使用滑石粉,消除不干净,在人体内慢慢累积,会使 人患上胆结石。
生产过程中对森林采伐大都是采用“一采光”式的砍伐式,这对森林资源是一种毁灭 性的采伐。由于筷子的生产流程是“圆木———木块———成品”,其间木材的有效利 用率仅为60%,而这60%利用率中能成为一、二、三等品的也只有60%,工损耗相当大。
两
在去年4月22日世 万
界地球日到来之际, 双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 一
术学院常青藤文学 次
社的10多名大学生, 性
一次性筷子t

远离一次性筷子并未解决问题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一次性筷子非法生产过程:经历熏硫黄、石蜡、双氧水等多种化学药品的加工,残留多种有害物质;被工人用脚踩,筷子上留下“特殊标记”;在流程的多个环节,没有一处对筷子进行消毒……一次性筷子的出现,一度被视为健康的时尚,也因此,一次性筷子很快普及大江南北,久之,顾客进餐馆,非一次性筷子不用了。
有媒体做过现场统计,在被观察的11名顾客中,仅1名顾客要求服务员拿消毒柜里的筷子,其余顾客都使用一次性筷子,即使服务员建议使用消毒筷,顾客也表示“只愿意使用一次性筷子”。
人们如此信赖“卫生筷”,可“卫生筷”却有负信赖它的人,这让公众很受伤。
凭央视3·15晚会的影响力,可以预见,有关筷子使用卫生的理念和习惯将迎来一次颠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转而使用多次性筷子,而一次性筷子的市场也会受到很大影响,那些不法生产厂商受到冲击是罪有应得,只是那些规规矩矩的生产企业,恐怕也会遭到池鱼之祸。
从一次性筷子到平常的筷子,似又回到了起点。
一次性筷子不安全,是因为生产厂商见利忘义,无视法规。
事实上,我们对于一次性筷子的生产是有严格标准的,比如:一次性筷子有强制性防潮、防霉卫生指标,强制限定含水率小于10%,不得检出大肠菌群和致病菌,竹筷不得有虫害、腐蚀和异味等问题,等等。
严格执行这行标准,一次性筷子对人是无害的。
正是因为标准没有得到落实,才使问题筷子大量出现。
事实上,对于一次性筷子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早有媒体曝光过,有人呼吁过,但央视的调查表明,这种现象还是大量存在。
这表明,执法机构不是很高效,卫生监管环节存在很大漏洞。
重复使用的筷子要保证卫生,也需要经过多种消毒措施,也自然该有卫生标准。
这样的标准要得到好的遵循,同样有赖于监管的高效有力,只要监管上有漏洞,就难免会有不良企业主利用空子获利。
可在一次性筷子监管上暴露出缺陷的监管网络,又怎能让人相信其能把好消毒筷子的关,让人放心地使用消毒筷?“卫生筷”不卫生,“消毒筷”是否没有“毒”呢?同样也有媒体的调查表明,在有些餐馆,洗碗工人将用过的筷子稍加洗刷,用嘴巴将包装纸袋吹开,筷子往里一装,消毒筷就产生了,在有些消毒筷的包装纸袋上,甚至还有油渍渗出。
让人叹为观止的一次性筷子改造连鞘武士刀

让人叹为观止的一次性筷子改造连鞘武士刀
武士刀,在我们中国也称为倭刀,是民间比较喜欢收藏的一种观赏刀具。
利用一次性筷子,可以制作一把非常逼真的带鞘武士刀,还可以随心地把刀从刀鞘中拔出赏玩。
以下就跟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个男人都会感兴趣的变废为宝小制作吧!
DIY武士刀所需材料:一次性筷子、雕刻刀
利用一次性筷子制作连鞘武士刀的步骤:
1、准备一双一次性筷子,新的也可以,用过洗洗干净也没关系。
2、把筷子这样折断咯。
3、如图分别削制武士刀的刀把(两半)以及刀身。
4、用乳胶把刀把和刀身黏合。
5、刀鞘要根据刀身制作,才能保证做好的武士刀可以顺利地从刀鞘中插入和拔出。
6、用乳胶黏合两半刀鞘。
7、对外表要求比较高的,还可以对刀身和刀把进行打磨、上油、涂色。
8、刀把握手的地方系上防滑的细绳以及穗子,一把活灵活现的迷你连鞘武士刀就制作完成了。
环保一次性筷子的制作技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环保一次性筷子,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得:甘蔗渣8090份,2.5%的黄原胶溶液68份,2.5%的瓜尔胶溶液68份。
该一次性筷子安全卫生,有利于减少树木的砍伐。
权利要求书1.一种环保一次性筷子,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得:甘蔗渣80-90份,2.5%的黄原胶溶液6-8份,2.5%的瓜尔胶溶液6-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保鲜膜,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得:甘蔗渣83份,2.5%的黄原胶溶液6.3份,2.5%的瓜尔胶溶液6.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环保保鲜膜,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A:取甘蔗渣,在90-100℃温度下烘干2-4小时,然后用粉碎机粉碎得到甘蔗渣粉末,将该粉末过80-90目筛;B:将黄原胶溶液和瓜尔胶溶液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胶;C:按照比例在混合胶中加入甘蔗渣粉末,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D:把混合物放入模具中压紧,并放入干燥箱中以60-80℃的温度干燥8-10小时得到成品。
技术说明书一种环保一次性筷子技术领域本技术涉及一种一次性筷子,特别涉及一种环保一次性筷子。
背景技术人们在饭店、快餐店通常会使用一次性筷子进行就餐,而一般的一次性筷子是采用木材或竹子制成,造成大量树木被砍伐,严重影响环境。
可见,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内容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一次性筷子,该一次性筷子安全卫生,有利于减少树木的砍伐。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一次性筷子,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得:甘蔗渣80-90份,2.5%的黄原胶溶液6-8份,2.5%的瓜尔胶溶液6-8份。
所述的环保保鲜膜,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得:甘蔗渣83份,2.5%的黄原胶溶液6.3份,2.5%的瓜尔胶溶液6.3份。
所述的环保保鲜膜,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A.取甘蔗渣,在90-100℃温度下烘干2-4小时,然后用粉碎机粉碎得到甘蔗渣粉末,将该粉末过80-90目筛;B.将黄原胶溶液和瓜尔胶溶液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胶;C.按照比例在混合胶中加入甘蔗渣粉末,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D.把混合物放入模具中压紧,并放入干燥箱中以60-80℃的温度干燥8-10小时得到成品。
指尖上的“不倒翁”

指尖上的“不倒翁”作者:***
来源:《科学大众·小诺贝尔》2021年第04期
视频制作/何丹马晓娟
同学们,说到不倒翁,你们一定很熟悉吧?那你们见过用橡皮泥和一次性筷子组合制作而成的、能站立在指尖上的“不倒翁”吗?赶紧来试试吧!
实验材料
一次性筷子4根、橡皮筋4根、橡皮泥1块。
实验步骤
1用橡皮筋把3根一次性筷子的一端绑在一起,一次性筷子的尖头方向要一致。
2把第四根一次性筷子与3根中最上端的那根如下图绑定,并将橡皮筋调整至中间位置。
3将单独绑定的那根一次性筷3子横过来,与另两根交叉形成两个三角形,分别用橡皮筋固定。
4固定后,调整一次性筷子的角度,中间的那根尽量往上调,调整到全部一次性筷子的位置上下、左右对称。
5把橡皮泥分成相等的两份,并揉成圆柱形,分别插入左、右两边一次性筷子的尖头部位。
6“不倒翁”完成啦!把它放在手指尖或者饮料瓶的瓶盖上,它就能站立起来!将它轻轻地旋转,它还能在上面转圈圈呢!
原理揭秘
“不倒翁”能稳定直立在一个支点上,是因为它的重心比支点低。
拓展小知识
重心是指在重力场中,物体处于任何方位时,所有各组成支点的重力的合力都通过的那一点。
规则而密度均匀的物体,其重心就是它的几何中心。
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以用悬挂法来确定。
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物体穩定条件主要有质量分布对称、重心低于支点、重心与支点垂直。
同学们,你们能找到“不倒翁”的重心在哪个位置吗?现在,大家明白走钢丝的杂技演员为什么要横着拿一根长杆了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揭秘一次性筷子可怕制作过程——提倡环保,拒绝使用!
转载自乔依宝贝转载于2010年08月22日 16:37 阅读(21) 评论(0) 分类:个人日记
举报
1.东南亚国家砍下的竹材,现在很多制作筷子的木头与竹子都是砍自东南亚。
2.图中的女工,正在整理加工完成的半成品,竹子砍下了以后,工人用机器将竹子切削成竹条,然后加工成为筷子的型状。
3.经硫磺燻白或双氧水漂白(并非消毒),一次性筷在制作过程中,为了保持较好的卖相,通常会经过硫磺燻蒸或是双氧水漂白的工序,经过漂白过后的筷子,一支支的会白的不像是竹子或是木头。
4.晒干、烘干,加工成你我所见的筷子,经过硫磺燻蒸或双氧水淋浴的筷子,就这样子铺在地曝晒干燥
5.然后整理捆绑
6.裸筷包装(毫无消毒),从工厂到码头装船,然后从东南亚的港口一路到中国,筷子大概在船上住了一个月,这一个月来,船上的老鼠,蟑螂等在筷子上爬,排泄,但老鼠,蟑螂大概不会咬或吃筷子,因为它们知道泡过双氧水或燻过硫磺的筷子不好吃。
7.筷子就这么送进食客的嘴里
8.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每双筷子里面,住了很多很多的“猴子”,就是这些“猴子”,使得硫磺与双氧水得以长时间的保留在筷子里面。
9.当制造过程中燻蒸硫磺或淋双氧水后,这些物质就会留在这些“猴
子”的“眼睛”及“鼻子”里面,等用筷子吃的时候,才释放出来。
10.用一次性筷子泡过的水发豆芽,豆芽都直接死掉。
看来一次性筷子是非常的不保护环境的!
应该去制止这种事情!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我想,你跟我的想法一样吧?
“以后不去用一次性筷子”
说起一次性筷子的坏处,我就想到从网上看到的资料:原来一次性筷子不是中国人发明的,是日本人发明并发展到中国的,那个时候日本有一个商
人上中国来和黑龙江的政府协商一次性筷子的的好处,那时候是这么说的,我们
日本出钱盖厂,出劳动力,你们什么都不用管就是出点木头就行了,什么时候都是钱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中国政府一想反正也对我们国家没什么伤害,就答应
了。
具我所知日本全年一次性257亿双,但日本国内的一次性筷子的产量只占3%左右,96%的一次性筷子却是从中国进口的,做为岛国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很少出现水土流失,而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还不到14%,土地资源荒漠化,而且中国每年生产450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2500万棵树,按照目前的速度计算,我国就要在20年内砍完所有的森林了,20年就可以毁了中国,如果还想让中国大
地披上绿色的新装200年也是不够用的,从狭义上来讲一次性筷子就真的卫生了吗?其实不然,一次性筷子的包装多数都印有高温消毒清洁卫生的字样,但实际中,因为一次性筷子价格低廉,市场占有率大,为了争夺这块市场,很多小企业都采用硫磺熏,双氧水,硫酸钠浸泡,漂白,滑石粉抛光,就是为了降低成本,实际上根本就没有达到卫生消毒的目的,而一次性筷子的外包装聚乙烯模给人民带来的危害就更大了,相信大家没有吃塑料袋的习惯吧,但是这种从生产线下来的东西,在高温下会产生更多的有害成份,会诱发人体产生很多的慢性疾病,怎
么卫生啊?
并且,一次性筷子还有可能产生“温室效应”,因为恶性循环的关系,树少了,2
氧化碳会增多,大气层会加厚,热量难以散开,就产生了“温室效应”。
到那时,
受害者就多了!
所以我劝大家还是不要再用一次性筷子了,节约资源!
==================================================================== =====
原文转自:/tie/61235675.html?cid=tie.mail.bar
在此奉劝大家:不要再用一次性筷子了!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我们的“共同的家”——地球;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不论是为了什么,我们该一起行动,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