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二上第五单元《信息窗》学案5

合集下载

青岛版数学二上《信息窗1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二上《信息窗1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信息窗1 乘法的初步认识信息窗解读:这幅图呈现的是魔术师在舞台上表演魔术变花的情景。

图中的信息有:魔术师变花,变了3次每次2朵;有4个鱼缸,每个鱼缸4条鱼;空中挂着5串灯笼,每串3个;有4盏聚光灯,每盏有6个灯泡。

情境创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入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计算。

教学过程:一、导入由“看魔术”的话题引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出示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提出数学问题。

二、教学新课。

红点部分是引导学生学习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计算。

绿点部分是进行巩固。

小电脑部分是让学生感受用加法解决问题的繁琐性。

教学红点标示的问题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可能几个几个地数,也可能用连加的方法算一算。

交流连加的方法时注意让学生说一说是几个几连加,为学生学习乘法奠定知识基础。

教学绿点标示的问题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列出连加算式并进行计算。

还可以进一步让学生解决根据住处提出的其他的一些问题。

另外,还可以让学生提出生活中可以用几个几连加解决的问题,并独立解决。

教学小电脑提出的问题时,让学生尝试写一写,然后交流用连加的方法解决这类问题的感受,体会用连加计算的繁琐,进而产生简化算式的愿望,为学生学习乘法奠定情感基础。

三、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第2题。

提供的是一种活动形式。

练习时,可同桌合作,变换学具的个数反复进行。

通过练习,不仅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几个几连加,还能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列出的加法算式不同。

“自主练习”第4题。

提供的是从不同角度观察可以列出不同加法算式的题目。

练习时可以引导学生独立地观察情景图,弄清图意后独立解答。

“自主练习”第5题。

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练习时,先让学生交流有关洗照片的生活常识,知道通常镜头中有几个人就洗几张照片,然后独立解决。

“自主练习”第6题。

是找规律的题目。

练习时,在学生独立涂色后,充分地交流。

学生找出的规律不一定是每次都加3,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精选)2017秋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2平均分的方法课件青岛版

(精选)2017秋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2平均分的方法课件青岛版

二、你问我说
可以平均分成几组?每组几只?
二、你问我说
可以平均分成几组?每组几只?
2组 3组 4组 6组 继续
二、你问我说
可以平均分成几组?每组几只?




返回
平均分成( 2)组,每组( 6)只。
二、你问我说
可以平均分成几组?每组几只?






平均分成( 3 )组,每组( 4)只。
返回
二、你问我说
二、你问我说
(3)
(20 )支 ,每(5 )支分成1份,可以分成(4 )份。 圈略
二、你问我说
归纳总结:
1. 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先确 定每份分得的个数,再看能平均分成几份。
2. 平均分一些物品,每份的数量增加,分成的组 数就要减少。
(源于《点拨》)
三、自主练习
1.分一分,填一填。
二、你问我说
(2) 8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 2 )个。
分略
二、你问我说
(3) 如果有2个花瓶,平均每个花瓶里插( 3 )束;如果有3 个花瓶பைடு நூலகம்平均每个花瓶里插2( )束。
分略
二、你问我说
归纳总结:
1. 把一些物品按份数平均分的方法:先确定平均分 成几份,再看每份能分得多少个。
2. 平均分一些物品,平均分的份数增加,每份分得 的数量就减少。
可以平均分成几组?每组几只?








平均分成( 4)组,每组( 3 )只。
返回
二、你问我说
可以平均分成几组?每组几只?
一二 三四五六 组组 组组组组 平均分成( 6)组,每组( 2)只。

青岛版二年级下第五单元信息窗1导学案

青岛版二年级下第五单元信息窗1导学案

青岛版二年级下第五单元信息窗1导学案内容:第一课时导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

导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

导学准备投影仪导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你们认识七星瓢虫吗?你都了解它哪些方面?(学生可能会说出许多自己知道的知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和表扬)对,大家知道的真多,七星瓢虫吃害虫,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田园里的小卫士。

你想不想去看看它们是怎样捉害虫的?[出示信息图]师: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一共有多少棵白菜?一共有多少只七星瓢虫?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茄子比白菜多多少棵?……活动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师:我们先来解决刚才大家提出的“一共有多少棵白菜?”这个问题。

你自己试着解决一下,好吗?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己尝试解决。

2、师:把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谁的方法巧妙。

小组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算法说给大家听?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1)估算:179≈180 364≈360 179+364≈5402)口算:100+300=400 70+60=130 9+4=13 130+13=143 143+400=5433)笔算:179+364=543让学生板书竖式,通过观察、比较竖式的写法,让学生说出算理及算法。

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3、师:刚才我们计算了“一共有多少棵白菜”的问题。

现在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地里一共有多少只瓢虫”这个问题吗?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竖式解答。

全班交流做法。

4、师:大家已经自己解决了两个加法问题,想一想,你觉得我们在计算加法算式时要注意些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适时的总结。

信息窗1-青岛五四学制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1-青岛五四学制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1-青岛五四学制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读写0到100的整数;
2.能够准确识别十位数和个位数;
3.能够将一个两位数拆分成十位数和个位数;
4.能够进行简单的十位数和个位数的数学运算。

二、教学重点
1.十位数和个位数的识别;
2.两位数的拆分。

三、教学难点
1.十位数和个位数的数学运算;
2.两位数的数学运算。

四、教学方法
1.演示法;
2.讨论法;
3.实践法。

五、教学内容
第一节:数位识别
1.让学生们观察百位表,并询问他们知道的数位名称;
2.让学生们对比十位数和个位数的区别,并在黑板上绘制出示例数字。

第二节:两位数的拆分
1.让学生们观察示例数字,并将其拆分成十位数和个位数;
2.让学生们进行双位数的拆分,并指导学生们分辨数位位置;
3.让学生们在黑板上练习双位数的拆分,直至能够熟练掌握。

第三节:十位数和个位数的数学运算
1.让学生们了解十位数和个位数的数学运算,例如加法和减法;
2.让学生们在黑板上进行十位数和个位数的数学运算,以加深理解。

六、教学评估
1.通过课堂练习评估学生们对于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2.通过考试测评学生们的数学能力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延伸
1.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数学练习题目,以帮助他们巩固学习成果;
2.建议家长在家里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数学练习材料,并帮助孩子们进行学习。

信息窗(认识方向)-青岛五四学制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认识方向)-青岛五四学制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认识方向)-青岛五四学制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窗的概念;
2.能准确判断物体的朝向,区分东南西北;
3.能够按照信息窗的要求标明物体的方向。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信息窗的概念及物体方向的标注;
2.教学难点:识别物体朝向,准确标注方向。

三、教学活动
1. 导入新知
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看一下地图,让学生想一想地图上有什么内容,学生很多时候只知道地图上显示了各个地方的位置,但是能够清楚地知道地图上的东南西北方向却很少,希望帮助他们认识方向,丰富他们的知识。

2. 课堂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给每个小组一幅地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地图上的所有物体的朝向,这既可以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又可以促进团队合作和沟通。

3. 归纳总结
在教学后期,老师可以让同学总结一下信息窗的定义及应用方法,巩固学生对方向的认识,让他们熟练掌握这种常用的方向识别方法。

四、教学反思
这篇教案中,我选择了信息窗和认识方向这个关键词,通过分析学生的阅读习惯,我注意到学生更喜欢看分类信息,更喜欢看列表,所以我在每个练习中都对信
息进行了分类,列出了具体的东南西北数据,让同学更好地理解朝向的概念,从而提高了课程的可读性和学习效果。

同时,在每次练习后都进行了反思和总结,让同学及时落实课程学习内容,促进课程知识的巩固。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一导学案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一导学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导学案主编:
班级:组名:姓名:书写等级:批阅等级:
第五单元信息窗一认识平均分
学习
目标
1、我知道什么是平均分。
2、我会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步:独学
□1.观察情境图,我能提出的问题是:
1
2
3
□2.解决:怎样分竹笋?
我是这样分的:
(1) ()个,()个
(2) ()个,()个1、按导学案提示的步骤学习,每完成一个在题目前方框内打√。
2、我发现了什么?
3、可以用学具当竹笋摆一摆。
展示时只板书算式,思考方法进行口述
□4.解决:每只小兔分6个萝卜,可以分给几只小兔?(圈一圈看)
可以分给()只
第二步:对学
□对子交流2、3、4题,
第三步:群学
□在小组中交流第2、3、4题
第四步:展示
展示第2、3、4题
第五步:定时定量检测
1、分一分,填一填
(1)12块橡皮,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分()块。
(2)如果每个小朋友分3块,可给分给()个小朋友。
(4) ()个,()个
(5) ()个,()个
我发现:有的分得(),有的分得() ,叫做平均分。
□3.解决:如果平均分,每个小猴分到几个桃?
我是这样分的:
①()个()个地分,每只小猴分()个。
②()个()个地分,每只小猴分()个。
③()个()个地分,每只小猴分()个。
④()个()个地分,每只小猴分()个。

信息窗一(5的乘法口诀)-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一(5的乘法口诀)-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一(5的乘法口诀)-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熟记5的乘法口诀。

2.能够用口诀计算5的倍数的乘法,并且能够快速算出类似5×8、5×10、5×12的乘法。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能够找到相关的学习资源,如教材、计算器等。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够熟练应用。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计算类似5×8、5×10、5×12这种和5倍数相关的乘法。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 导入新知教师先向学生出示一个计算纸牌,随机抽出其中的数和5相乘,让学生用口诀口算得出答案。

教师将学生算出的答案录入黑板,并询问学生口诀的具体内容。

2. 给出乘法口诀1.“五、十、十五、二十、二十五……”教师展示口诀板书并带领学生反复朗读。

2.让学生观察口诀并解释口诀的含义。

3.教师反复抛出5的倍数的乘法形式,如5×8,5×10,5×12等,并让学生用口诀作答。

4.让学生比赛应用口诀算出上述乘法,并将用时较长的同学的计算时间记录在黑板上。

3. 让学生自学拓展1.让学生在教材中寻找并记录5的倍数的乘法。

2.让学生使用计算器和口诀来解答这些乘法。

3.让学生联系写出口诀并讲出各种数的口诀。

四、教学提醒1.教师要在讲解口诀的同时,注重当堂练习,多以口算方式练习,提高学生对口诀的记忆和机械计算能力。

2.教师应该在讲解后,让学生自行尝试口算,再进行比赛评选和评估。

3.教师要在教学后让学生期望更多乘法口诀的学习,并让学生自行寻找相关的学习资源和计算工具。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平均分》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情景图初步认识平均分,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团体意识、互助意识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通过平均分情景中,使学生感知平均分的含义。

难点是:充分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可高兴了,因为他们要举行一次丰盛的宴会,宴会上会准备很多好吃的,为了让他们早点吃到自己喜欢的食物,这节课我们就去参加他们的宴会,帮助他们分分食物,好不好?(同时出现情境图)(二)情境图中,探求新知通过仔细观察,你可以发现什么数学信息呢?(讨论)哪些动物喜欢什么样的食物?1、分竹笋(感受同样多,认识平均分)(1)引出问题(熊猫的想法),怎样帮熊猫分竹笋(2)汇报结果(你想怎么分?为什么这么分?)(3)比较分析(怎样分最合适?)(4)感受同样多(公平),揭示主题【公平就是每份分的同样多,每份分的同样多,就叫作平均分(板书)】(5)规范语言表述,叙述平均分的过程(出示课件:6个竹笋,平均分给2只熊猫,每只熊猫分得3个)这节课,我们来重点研究一下“平均分”的问题(板书:平均分)2、分桃子(感受第一种分法)(1)引出问题(出示课件),每只猴子分几个桃子?(2)动手自己分,强调指出用圆圈来代替实物(生动手,老师巡视)(3)展示一下分的结果,讲述不同的分法,多媒体展现分的方法(4)小结:不管怎样分,每只小猴子得到的桃子都是4个,都是同样多的。

我们给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5)规范语言表述,叙述平均分的过程(出示课件:12个桃子,平均分给三只猴子,每只猴子分4个)3、分萝卜(感受第二种分法)(1)看图了解问题(出示课件),能分给几只兔子?(2)重复问题,并展现出来(3)动手自己分,强调指出用圆圈或其他简单图形代替实物(生动手,师巡视)(4)汇报展示(并问为什么一次拿4个分?)(5)小结:不管怎样分,每只小猴子得到的桃子都是4个,都是同样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