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号的用法
顿号的用法

顿号(、)顿号表示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1、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要用顿号。
例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2、习惯上不须停顿的并列词语之间不加顿号。
一般单节的并列词语之间不能用顿号例,兄弟要敬重父母。
3、多个并列词语,前面的之间用顿号,最后两个词语之间用“和”或“及”等。
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或者\',等,就不必再用顿号。
例,义理、考据和辞章。
4、并列词语之间有问号或叹号的,不再用顿号。
5、句中概数的中间不用顿号。
如:你的年龄大概是十六七岁。
(不能写成“十六、七岁”)离村三、四里外有一条小河。
上例中相邻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中间不应用顿号隔开。
【注意】相邻的两个数字而非约数之间要用顿号。
如:三年级四、五班的学生。
6、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他退休后生活很丰富,遛遛鸟呀,打打麻将呀,听听戏呀。
7、标题中有并列词语时中间不用顿号,可在并列词语之间空一格。
8、并列的词组比较长、停顿较大的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军事和政治教育的实施,给养的筹划,武装的整理等等,都要包括在领导的工作之中。
9、并列作谓语、作补语,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如: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如: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剔透〉,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的。
10、并列成分做状语,并列成分是介宾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他们[在朦胧的夜色中,在大青树下,在纺车旁边,用传统的诗一般的语言]倾吐着彼此的爱慕和理想。
顿号的用法和作用口诀

顿号的用法和作用口诀一、顿号的用法和作用顿号是汉字中最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它用于表示句子或篇章中的并列关系,起到分隔和连接并列成分的作用。
顿号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句子结构和语义关系,使文章更加清晰易懂。
以下将详细介绍顿号的常见用法和作用。
二、顿号的具体使用方法1. 用于列举成分之间顿号通常在列举成分之间使用,表示这些成分之间为平行关系。
例如:他喜欢吃苹果、香蕉、橙子。
这个例子中,“苹果”、“香蕉”、“橙子”是并列的事物,通过顿号使得每个成分显得独立而清晰。
2. 用于连接递进说明部分当一个句子中出现递进说明时,顿号可以使用。
例如:他从小到大学会了吃饭、穿衣服、打扫房间。
在这个例句中,“吃饭”、“穿衣服”、“打扫房间”是递进关系,通过顿号能够将这些动作连接起来,并且保持语义连贯。
3. 用于扩展举例在介绍某个事物的特点或含义时,可以使用顿号进行扩展举例,以便更好地阐释问题。
例如:这次考试包含了数学、英语、化学三个科目,而且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部分。
通过顿号将相关的科目和题型进行了具体的列举,并帮助读者一目了然地理解全貌。
4. 用于突出强调有时候顿号还可以用于突出强调内容,使其更加醒目。
例如:他爱看书,喜欢运动,最重要的是善待他人。
这个句子中,“善待他人”被顿号与前面的两个并列动词隔开,使其显得更加突出和强调。
5. 其他特殊情况除了以上所述的常见用法外,顿号在其他情况下也有一些特殊的使用方式。
比如,在引文或对话中表示作者言语中断;在专业名词或术语之间进行区隔等。
这些情况下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判断并适当使用。
三、使用顿号需注意的问题1. 不宜过多使用虽然顿号能够提供逻辑关系和阅读流畅性,但过多使用会使句子显得拖沓冗长。
因此,在使用顿号时应当注意适量,并避免滥用。
2. 顿号与其他标点符号的协调使用在句子中存在多个标点符号时,需要确保它们之间的协调一致,以避免给读者带来困扰。
例如,若一个句子内部有逗号和顿号同时出现,则需要注意它们所起到的作用和分隔程度。
顿号作用6种及举例说明

顿号作用6种及举例说明
1.顿号用来表达分句转折:例如:今天晚上很冷,我们可以点火,但是请注意安全。
2.顿号用来表达分句并列:例如:天黑了,雨下得大又大,星星都被遮蔽了。
3.顿号用来表达分句代替逗号:例如:中午我们去了水上公园,玩了很多游乐项目,真是痛快。
4.顿号用来表达分句与补充:例如:今天的国庆庆祝活动,期间有多个精彩的演出,烟花、现场音乐等,给大家带来欢乐。
5.顿号用来表达分句插入语:例如:他今天把作业做的了,很用心,可惜,老师还是考他不及格。
6.顿号用来表达分句列举:例如:他做了很多准备,打扫卫生、购买食物、邀请朋友……一切都就绪,接待他们的宴会就此展开。
顿号的用法例子

顿号的用法例子一、顿号的基本用法解析顿号(、)是中文标点符号之一,用来表示列举、分隔、并列等含义。
它在句子中起到连接和分隔词语或短语的作用,帮助读者理清思路和加强表达的准确性。
下面将通过一些实际例子来介绍顿号的几种常见用法。
二、列举并列事物或成分在句子中,顿号常被用于列举具有相同地位或性质的事物或成分。
比如:1. 我喜欢吃水果包括苹果、橙子、香蕉等。
这个例句中使用了顿号将不同种类的水果进行了并列的列举,清晰地表达了对不同水果的喜爱。
2. 这家餐厅提供了各种美食:炸鸡块、沙拉、汉堡等。
该句则利用了顿号将餐厅提供的多种美食进行了公正简洁的展示,方便读者快速获取信息。
三、标注递进关系除了用于并列,顿号也可以起到标注递进关系或补充说明的作用。
例如:1. 汤姆唱歌、跳舞,甚至还会魔术。
这个句子中使用顿号表示了汤姆的才艺,在列举了唱歌和跳舞之后又加入了一个词语"甚至还会魔术"。
通过顿号的运用,使得该句表达出既出乎意料又完整的信息。
2. 她学习成绩优秀、性格开朗、责任心强。
这个例子中,顿号连接了多个描述性词语,突出了她优秀的学习成绩和积极向上的性格特点。
同时,也通过并列结构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整体情况。
四、分隔多重修饰在句子中当含有多重修饰成分时,为了避免混淆和增强阅读流畅性,可以使用顿号将各个修饰部分进行分隔。
例如:1. 那辆红色、豪华、款式独特的轿车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这个例子中通过顿号清晰地分隔出轿车的三个修饰特征:颜色、豪华程度和款式。
这样一来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要表达的信息。
2. 这幅画上有艳丽的色彩、自由的笔触、深刻的意境。
该句子利用顿号将对画作的三个修饰进行分隔,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画面所传达的信息。
五、总结顿号在中文写作中承担着将事物列举出来或成分分割开来的重要角色。
它在句子中起到连接和分隔的作用,帮助读者清晰地理解文章内容。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了解顿号用于列举并列事物、标注递进关系以及分隔多重修饰等方面。
顿号的用法及举例说明方法

顿号的用法及举例说明方法顿号是标点符号之一,用来表示列举关系或者语气停顿。
它的应用广泛,涵盖了多个语言场景。
本文将详细介绍顿号的使用方法,并通过举例说明,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顿号的用法。
一、顿号在列举时的应用在句子中,当列举两个以上同类事物或概念时,可以使用顿号进行分隔。
这样可以使得列举内容更加清晰明了,避免造成阅读上的困惑。
例如:1. 我今天去了超市买了苹果、橙子、香蕉。
2. 约翰喜欢看小说、听音乐、写诗。
从上面两个例句可以看出,在列举两个以上同类事物或概念时,可以使用顿号进行分隔。
这样不仅使句子结构更加清晰有序,也提升了读者对于内容的理解和接受。
二、顿号在语气停顿时的应用除了用于列举外,顿号还常常被用来表示语气停顿。
当一个句子中需要表达某种思考、犹豫或感叹的情绪时,适当使用顿号可以起到很好的修饰作用。
例如:1. 这件事情我还是想想,不过……或许可以尝试一下。
2. 他竟然……不敢相信自己眼睛所看到的一切。
在上述例句中,顿号起到了对语气进行标示和修饰的效果。
让读者能够明确感受到说话者在思考、犹豫或震惊时的内心情感变化。
三、顿号与其他标点符号之间的区别虽然顿号和其他标点符号(如逗号、分号等)表面上看起来相似,但它们在使用方法和含义上有着明显区别。
1. 逗号:用于分隔列举、插入语等,在语法上起到辅助和连接作用。
不具备明显的停顿效果。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橙子和香蕉。
2. 分号:多用于分割完整独立的句子或长篇段落,在形式上产生了明显停顿。
与前后文有更紧密关系。
例如:我们完成了第一部分内容;接下来将会开始第二部分的学习。
通过与逗号和分号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顿号在使用时更多的注重语气停顿和列举关系的表达,并且在形式上产生了明显的停顿效果。
综上所述,顿号在汉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句子中既可以用于列举关系的标示,又可以用于语气停顿的修饰。
合理运用顿号不仅能够使得句子结构更加清晰有序,还能够表达出说话者特定情感或思考状态。
顿号的用法例句及解析

顿号的用法例句及解析顿号,是一个标点符号,也称为逗点。
在中文书写中,顿号主要用于标明列举关系、并排关系以及表示间断或顿挫等语境。
本文将详细介绍顿号的用法,并提供一些例句进行解析。
一、列举关系列举关系是指将同类事物一一列出来,使用顿号可以清晰地表达这种关系。
例如:1. 在春天,大街小巷都开满了鲜花:樱花、郁金香、牡丹等。
2. 她最喜欢吃的水果有很多:苹果、橙子、葡萄等。
3. 学校图书馆里有各种各样的图书:小说、历史书、科普读物等。
这些例句通过使用顿号,将同类事物进行了明确的列举,使得表达更加准确和清晰。
二、并排关系并排关系指同时存在或发生的两个或多个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
顿号也可以用于表达这种并排关系。
例如:1. 他是一个聪明而勤奋的学生:成绩优秀、参加社团活动积极、乐于助人。
2. 这部电影充满了悬疑和惊悚的元素:扣人心弦的剧情、紧张刺激的音效、精彩绝伦的演技。
3. 这家餐厅以其独特而美味的菜品闻名:鲍鱼炒饭、黑松露牛排、水晶虾饺等。
顿号在以上例句中,将各个事物进行了并列,准确地表达出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
三、表示间断或顿挫顿号还可以用于表示意义上的间断或顿挫。
例如:1. 他是一个有工作经验的年轻人,但缺乏专业知识上的培养。
2. 这位作家笔下描绘出了一个色彩斑斓,但并不真实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城市。
在这些例句中,顿号将两个相对矛盾的信息进行分隔,突出了其中一部分内容,并使整个句子更加生动有力。
四、其他用法除了以上三种常见用法外,顿号还可以用于表示停顿或惊讶等情感。
例如:1. “你竟然通过考试了!”她惊讶地说道。
2. 他犹豫了一下,然后鼓起勇气说:“我爱你。
”这些例句中的顿号,强调了停顿或惊讶等情感的表达,使得语意更加准确和生动。
综上所述,顿号在中文书写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用于标明列举关系、并排关系以及表示间断或顿挫等语境。
同时,顿号还可以用于表示停顿或惊讶等情感。
熟练掌握顿号的用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思想,提高文章的清晰度和准确度。
顿号的用法举例5个

顿号的用法举例5个一、顿号的基本概念和作用顿号(、),又称逗点或句读,是一种标点符号,主要用于标明句子内部的停顿,分割同位语成分或并列词语。
它常常被用来增强文本的表达力和清晰度。
在中文写作中,正确使用顿号可以使文章更加流畅和易读。
二、顿号的用法举例1. 分隔并列词语在表达具有相同意义或相关性的并列词语时,可以使用顿号进行分隔。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橙子、香蕉。
”这里,“苹果”、“橙子”和“香蕉”都是并列的水果名称,通过顿号使得每个词语更加清晰可辨。
2. 标示间断当需要表示对时间、地点或范围等方面的不连续性时,可以使用顿号进行标示。
例如:“他们在五月份去了俄罗斯旅行过三个城市:莫斯科、圣彼得堡。
”这样明确地表达了旅行中访问的城市之间的间断关系。
3. 引出同位语当需要解释某个名词或短语时,可以使用顿号来引出同位语。
例如:“我的老师,李老师,是一位非常有耐心和负责任的人。
”这里,“李老师”是对“我的老师”进行进一步解释的同位语。
4. 用于修辞表达顿号在修辞上具有一定的功能,可以起到强调、渲染气氛或营造节奏感等作用。
例如:“那天晚上,倾盆大雨、雷声轰鸣,整个城市都陷入了恐慌之中。
”顿号将各种自然现象并列起来,使得描述更加生动形象。
5. 分隔数字与字母、音符当需要明确分隔数字与字母或音符时,顿号可以发挥作用。
例如:“请你将文件夹1、文件夹2和文件夹3复制到新的目录下。
”这里使用顿号将数字与相应的名称分开,便于读者理解和操作。
三、顿号使用注意事项1. 适度使用虽然顿号在提高文章表达能力方面很有帮助,但过度使用会导致文章显得凌乱和啰嗦。
因此,在写作时需要适度运用,在保持句子结构清晰的同时增加文本的丰富程度。
2. 避免连续使用顿号的作用是分隔成分和强调关键信息,但连续使用多个顿号会使文章过于松散和不流畅。
因此,在使用顿号时需要注意合理节制,避免连续使用多个。
3. 结合上下文顿号的使用应该与上下文紧密结合,符合句子的语法和逻辑结构。
顿号的用法及例子10个句子

顿号的用法及例子10个句子顿号的用法及例子顿号(、)是标点符号中的一种,它在句子中起到逗号和分号之间的作用。
虽然使用频率不如逗号和分号高,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句子结构更加清晰,表达更加准确。
本文将为您介绍顿号的用法,并提供10个例句来帮助理解。
一、顿号用于列举顿号常常用于列举句子中具有同等关系或并列关系的成分。
它可以帮助读者明确区分各个成分之间的关联,从而使句子更加清楚明了。
以下是几个例子:1. 我要买牛奶、鸡蛋、面包和水果。
2. 她拥有灵活性、创造力、耐心和执着精神。
3. 这个项目需要纸张、笔记本电脑和投影仪支持。
二、顿号用于表示转折或对比除了用于列举之外,顿号还经常被用来表示转折或对比。
它能够突出一个与前文相对立的信息,引起读者注意,并增强修辞效果。
以下是几个例子:1. 虽然他工作勤奋、有才华,却一直缺乏自信心。
2. 我喜欢夏天的阳光、海滩,但我更喜欢秋天的红叶、饰品。
3. 学生们要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教师们则要讲解清晰明了,并及时回答学生提问。
三、顿号用于句子中额外信息的插入顿号还可以用于在句子中插入额外的陈述或补充信息。
通过使用顿号,可以使这些信息突显出来,给读者提供更多关联背景或解释说明。
以下是几个例子:1. 她是个聪明、优雅、富有内涵的女性。
2. 这位年轻画家并非那样简单、无趣,他才华横溢,作品充满创意。
3. 我很想去旅行,哪怕只有一个星期也行。
四、顿号用于表示插入语当句子中包含一个插入语时,顿号可以将该插入语和整个句子分隔开来。
这样做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主干部分,并理解插入语与其之间的关系。
以下是几个例子:1. 这项工程,没有人知道究竟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因为涉及的问题非常复杂。
2. 我们对未来所要面对的挑战,如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3. 老师鼓励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习,更要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社团活动。
综上所述,顿号在句子中具有多种用法。
它可以用于列举、表示转折或对比、插入额外信息以及分隔插入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顿号的用法一、分隔并列字符(1)“汜、祀”与“纪、记”形近,不好区别;“假、葭”与“缎、锻”形近,也不好区别。
(张志公主编《现代汉语》)(2)普通话的浊音声母有四个:m、n、l、r,其余声母都是清音。
(张志公主编《现代汉语》)(3)括号常用的是括弧形的一种。
此外有[ ]、【】、〔〕几种,在一篇里需用几种括号区别用法的时候用。
(1951年《标点符号用法》)顿号在例(1)分隔单字,在例(2)分隔字母,在例(3)分隔标点符号。
二、分隔并列词语并列词语用顿号还是逗号分隔,有一定的灵活性。
一般说来,字数少、连接紧密、结构整齐的多用顿号。
例如:(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朱自清《春》)(2)那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笼罩上了一层白茫茫的厚雪。
(峻青《瑞雪图》)(3)我们经历了、参与了、看见了一次雄伟壮烈的事件,这次事件必将改变我们的生存现状并深刻地影响未来。
(张贤亮《挽狂澜》)(4)这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
(碧野《天山景物记》)(5)冷冰川也叫大陆性冰川,它是发育在地势高、气温低、降水稀少的大陆性气候条件下的冰川。
(韩爱敏《漫话冰川》)(6)没有了我那笑得那么甜蜜、终于笑得流眼泪、笑得咳嗽得几乎透不过气来的、红脸盘的、快活的母亲,我怎么会笑呢。
(莫里兹《七个铜板》)例(1)并列词语“桃树、杏树、梨树”作主语,用顿号分隔。
如果要强调每一个主语,也可用逗号分隔。
例(2)并列主语“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共同为指示代词“那”所修饰,例(3)并列述语“经历了、参与了、看见了”有共同的主语“我们”和共同的宾语“事件”,例(4)并列宾语“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有共同的定语“成群的”,例(5)并列主谓短语“地势高、气温低、降水稀少”共同修饰中心语“大陆性气候条件”,共同成分把并列词语紧密连在一起,所以用顿号分隔,不宜改用逗号。
例(1)至(5)的并列词语的结构都比较整齐,例(6)的并列词语结构不整齐,因为是作为定语共同修饰一个中心语“母亲”,连接较紧密,而且句中已有了表示更大停顿的逗号,所以这些并列词语用顿号分隔更有利于分清层次。
并列词语作谓语,中间有较大的停顿,多用逗号分隔。
例如:(7)剧中机器人“罗伯特”(Robot)聪明,听话,能干。
(汤正华《机器人世界》)并列词语界限清楚,说话时无明显的停顿,中间不用顿号分隔。
(8)钱当然由他掏。
什么猪耳朵猪尾巴猪蹄猪肠猪肝,全“高价”“进口”。
(苏方学《两弹元勋邓稼先传略》)句中由“猪”字作为并列词语分界的标志,加顿号反而会使语气不连贯。
三、用于某些序次语之后“一、二”和“甲、乙”等序次语后面用顿号表示停顿。
例如:(1)在《批评》中他主张的语部顺序是:一、叹词;二、动词;三、名词;四、副词;五、形容词;六、介词;七、连词;八、助词。
(《陈望道语文论集》)(2)我认为,风格的具体内容不外乎下列四点:甲、题材乙、用字丙、表达丁、色彩(张中楹《关于翻译中的风格问题》)2007-05-28 选自林穗芳著《标点符号学习与应用》,人民出版社2000词语,就构成多层次并列词语。
顿号所处的层次总是低于逗号、高于直接组合的并列词语,但可高于或低于“和”“与”“及”“或”之类连词构成的层次。
一、顿号用于比逗号低的层次(1)我国历史上……产生许多善于使用语言的巨匠,如散文家孟子、庄子、荀子、司马迁、韩愈等,诗人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关汉卿、王实甫等,小说家《水浒传》作者施耐庵、《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等。
(《人民日报》社论《正确地使用祖国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2)到了19世纪,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等人,又使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陶铸《崇高的理想》)例(1)第一层用逗号分隔并列短语“散文家……”“诗人……”“小说家……”,第二层用顿号分隔并列人名。
例(2)第一层用逗号分隔并列短语“法国……”“英国……”,第二层用顿号分隔人名。
二、顿号用于比“和”类连词高的层次(1)修饰的目的主要在于解决主观与客观、主旨与材料、形式与内容、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中专语文《文章的修改》)(2)这些古迹一直在向人们讲述着或悲或欢、或离或合的真实故事。
(《出版科学》1998/4)例(1)(2)顿号用于第一层,连词“与”“或”分别用于第二层。
三、顿号用于比“和”类连词低的层次(1)太湖一带盛产鱼、虾和菱角、茨实、莲藕。
(初中语文《词类》)(2)他从我国古代大量的史书、方志以及古人的日记、诗词中寻觅古代的气候线索,写成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白夜、柏生《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例(1)(2)第一层分别用连词“和”与“以及”,第二层用顿号。
连词用于比顿号高或比顿号低的层次都可以,但同一连词在同一句话中只能用于同一层次,如果用于不同的层次,可能会造成界限不清。
例如:*(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些年将属于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分为七类,即数学、逻辑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和生命科学。
本句顿号用于第一层,如以顿号划分,句中只列了六类,尚缺一类。
问题出在“和”字既用于第二层又用于第一层。
看来“化学和生命科学”属于两类,其中的“和”改为顿号或“以及”,七类的划分就清楚了。
四、第一层用顿号,第二层直接组合(1)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2)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明、清、民国……(《辞海·中国历史纪年表》)例(1)并列词语“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直接组合,(2)“宋辽金”直接组合,上一层用顿号。
五、顿号用于三层并列词语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高速度与低速度、多快好省与少慢差费等等,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
(宋庆龄《谈“比较”》)在上例中,顿号用于第一层,连词“与”用于第二层,第三层“多快好省”“少慢差费”直接组合。
使用顿号须注意的问题一、结合紧密的并列词语中间不用顿号不是所有的并列词语都需要加顿号,例如“东西南北”“兄弟姐妹”“近现代”“云贵川”“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结合紧密,中间没有加顿号,“中、外学者”“国内、外”“孔、孟儒学”“炎、黄联盟”“金、元两代”“魏、晋间人”中间没有停顿,顿号要删去。
比较:云贵川(中间无停顿),云南、贵州、四川(中间有停顿)。
二、表示概数的相邻数字之间不用顿号(1)飞机在6 000米高空作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狭窄范围内的地面。
(王谷岩《眼睛与仿生学》)上例的“八九公里”和“一二十公里”中间没有停顿,不加顿号。
*(2)小伙子凝眸注视着六、七十个红白指示灯和十多个仪表。
*(3)印第安人的语言多种多样,大约多达一千七、八百种。
*(4)他早晨5、6点钟开始工作,13点结束工作。
例(2)(3)的顿号要删去。
例(4)的“5、6”改为“五六”。
三、注意区分并列词语的不同层次不同层次的并列词语要用不同的手段表示,顿号不能同时用于两个层次。
例如:*(1)原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树则、数学家王寿仁、语言学家张志公、戏剧家焦菊隐、洪深、石羽、书法家刘炳森、文学评论家侯金镜、医学家朱宪彝、顾学勤等……*(2)他不仅以油画《天安门前》、《小八路》、《母亲》、素描《突围》等主题性创作闻名,也以为小说《林海雪原》作插图为人称道。
*(3)盆地内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煤炭、铅、锌、金、银等多种有色金属和贵重金属。
例(1)的顿号用于两个层次,界限不清。
除“戏剧家焦菊隐、洪深、石羽”“医学家朱宪彝、顾学勤”中的顿号保留外,其余的顿号要改为逗号,使两个层次分别用逗号和顿号表示。
例(2)也是把顿号用于两个层次,有两种改法:一是把“素描”前的顿号改为逗号,使其余两个顿号处于第二层;二是把前两个顿号去掉,使保留下来的第三个顿号处于第一层,而三个直接相连的书名号处于第二层。
例(3)石油和煤炭不是金属,“煤炭”二字后面的顿号可改为“与”或“及”,使连词处于第一层,顿号处于第二层。
四、鉴别用顿号分隔的词语是否并列关系*(1)评委会用无记名投票选举,选出优秀中青年图书编辑105人,其中中央级出版社32家、34人,地方出版社65家、71人。
*(2)联系地址江西南昌市、××××学院、职工宿舍10幢401号。
例(1)两个“家”字后的顿号应删去,因为本句是要说明选出多少优秀编辑,出版社数和优秀编辑数是领属关系,不是并列关系。
例(2)地址各段也是领属关系,非并列关系,顿号要删去。
在信封上书写时地址各段之间可留空,也可不留空。
五、注意关联词语前面的顿号使用是否适当用关联词语连接的词语,中间无停顿时不用点号分隔,有停顿时一般用逗号而不用顿号表示。
例如:(1)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
(贾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2)必须去一人,你,我,或者小程,都行。
(《现代汉语八百词》)(3)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一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
(陆定一《老山界》)(4)在城市,在农村,甚至在偏僻的山区,到处流传着这个动人的故事。
(《现代汉语八百词》)连词“或(或者)”表示选择关系,在例(1)无停顿,在例(2)有停顿,用逗号表示。
连词“甚至”表示递进关系,在例(3)无停顿,在例(4)有停顿,用逗号表示。
在例(2)(4)用逗号不用顿号表示停顿一个原因是,“我”和“小程”、“在农村”和“在偏僻的山区”可以构成并列关系,而加了连词之后,“我”和“或者小程”、“在农村”和“甚至在偏僻的山区”不再构成并列关系。
下面是在关联词语前面误用顿号的例子:*(5)若天空被厚云层覆盖、或者没有光照的夜晚,光学照相机就一筹莫展了。
*(6)这个目标看来高不可攀,但实质上是可以做到的、并早就有人很出色地做到了的。
*(7)美术编辑难懂五花八门的图书、特别是形形色色的科技图书。
*(8)理想的编码不应该、也没有必要分为适用于专业打字员和非专业打字员两种,而应该适用于全社会。
*(9)一本书少则数万字,多则数十万、甚至数百万字。
* (10)我深信,他的名字,有朝一日是可以和法国“阿里安”火箭、苏联“礼炮号”飞船、乃至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总设计师的名字,一起载入名人大辞典的。
* (11)经过一个没有什么吃食可以寻觅、因而显得更加饥饿的冬天,大地春回,万物复苏的日子重新来临了!* (12)努力造就一支政治上强、热爱本职工作、熟悉本职业务、又善于经营的出版编辑队伍。
例(5)“或者”、例(6)“并”、例(7)“特别是”前面的顿号可改为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