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资料2个六年级品社上册中国圆了飞天梦之 东方红一号卫星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中华民族圆了“飞天梦”1》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中华民族圆了“飞天梦”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中华民族圆了“飞天梦”1》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认识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文字和数据,展示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以及科学家们为航天事业付出的艰辛努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我国航天事业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航天事业的认识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宽视野,全面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
此外,学生对英雄人物有较强的崇拜心理,可以通过学习航天英雄的事迹,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认识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学生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航天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教学法:通过讲述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展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
2.资料:收集有关我国航天事业的资料,用于课堂分享。
3.航天模型:准备一些航天模型,让学生触摸和观察,增强直观感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航天事业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航天事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和资料,呈现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让学生了解航天事业的发展不容易,需要科学家们的艰辛努力。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2.2中华民族圆了“飞天梦”教案1冀教版(new)

华民族圆了“飞天梦”教学目标:态度:让学生从人造卫星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中,体会到让科学造福人类的道理.通过了解航天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认识到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为祖国航天事业早贡献的远大志向。
能力: 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初步了解人造卫星对生产和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
学会所急和整理相关资料,独立思考,得出结论,知识:初步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状况,知道人造的球卫星和神州飞船的相关知识,了解航天人科技攻关、为国争光的感人事迹.教学重难点:指导我国的卫星发射技术和载人航天技术已经跨入世界前列,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骄傲。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东方红一号”人造的球卫星和“神州五号”“神州六号”“神州七号”飞船的图片、资料或实况录像。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太空奏响东方红一、提问激趣,引入主题教师出示“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时的图片,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师:这就是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的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的壮观场面。
同学们,你们想了解“东方红一号”卫星吗?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太空奏响《东方红》”。
二、整体看书。
感知主题(课本中的有关内容)三、兴趣结组,拓展主题1.学生谈书上介绍的内容。
师:课前,我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大家搜集一些有关人造地球卫星的资料,建议大家把课本内容和你们感兴趣的问题结合在一起,理出一条线索,这样我们就能有章可循了.2.交流讨论,理出线索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的背景;“东方红一号”发射的有关情况;各式各样的人造地球卫星;地球卫星的用途。
3.兴趣结组a根据兴趣和资料结成小组,谈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b个人小组选出一名组长组织学习。
c先把资料在小组中交流,然后小组中选出大家感兴趣的和课本内容联系紧密的内容,以备全班交流。
4.小组交流四、全班交流,深化主题1.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的背景教师适时补充: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的成功,离不开周总理的支持,离不开科研人员们的努力,理事会永远记住他们的。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从“东方红”到“神舟”拓展资料 科教版

(科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拓展资料第二单元祖国,我为你自豪第三课从东方红到“神州”一、从“两弹一星”说起1.图片出示:让学生目睹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发射成功的壮观情景。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在西北浩瀚的沙漠上,轰的一声巨响,腾起了烈焰翻滚的巨大蘑菇状烟云,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
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先发明火药的民族,这个在共产党领导下站起来的民族,终于用现代科技的雷霆证明了自己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对空导弹飞行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上午7时,氢弹空投试验成功,沉寂的戈壁大漠上空,瞬时升起了一颗极为壮观的“太阳”。
2.秦山核电站:在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史上,1991年12月15日零时14分是一个闪光的时刻。
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试验成功,从此中国大陆没有核电站的历史宣告结束了。
“728”工程:周总理1970年2月8日发出指示“从长远看,要解决上海和华东用电问题,要靠核电……”。
为此,核电工程被称为“728”工程。
你还知道哪几座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江苏田湾核电站等。
3.“东方红”1号:发射时间: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从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21时48分进入预定轨道。
卫星简况:属于技术试验卫星。
它采用自旋稳定方式,质量为173千克。
有效载荷:《东方红》乐音装置、宇宙强度计、太阳短波辐射计和高空磁强计等,其中科学探测仪器设备的任务是探测空间电离层和地球大气密度,然后通过遥测系统把有关数据发送回地面。
轨道参数:近地点439千米,远地点2384千米,倾角68.5°,轨道周期114分钟。
工作寿命:设计寿命为14天,实际寿命为28天,即1970年5月14日卫星停止发送信号。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试验卫星的发射组织程序、运载火箭技术、发射场的工作协调性、跟踪测控网的工作可靠性和卫星本身的技术,其中包括测量卫星工程参数、空间环境,并进行轨道测控和《东方红》乐曲的播送。
东方红一号PPT演示课件

1)”载着“东方红一号”卫星从中国西北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发射升空,21时48分进入预定轨道
2
3பைடு நூலகம்
4
主要任务
• 人航天,并提交发展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报告,得毛泽东亲笔批示 “同意”。东方红一号”卫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卫星技术试验、探测 电离层和大气层密度。卫星为近似球形的72面体,质量173千克,直 径约1米、采用自旋姿态稳定方式,转速为120/分,外壳表面由按温 度控制要求经过处理的铝合金为材料,球状的主体上共有四条二米多 长的鞭状超短波天线,底部有连接运载火箭用的分离环。卫星飞行轨 道为近地点439公里、远地点2384公里、轨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为 倾角68.5度的近地椭圆轨道,运行地球一圈周期为114分钟。“东方 红一号”卫星除了装有试验仪器外,还可以以20兆赫的频率发射《东 方红》音乐,该星采用银锌电池为电源。“东方红一号”卫星设计工 作寿命20天(实际工作寿命28天),期间把遥测参数和各种太空探测 资料传回地面,至同年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东方红一号”卫星 的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 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虽比它苏联发射第一 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晚了13年,它的质量超过了前四个国 家第一颗卫星质量的总和。从此中国正式加入了“太空俱乐部”,发 射成功后,钱学森向中央提出中国应该发展载
• “东方红一号”卫星以火车运输时,铁路沿线每两根电线杆间由一位荷枪实弹的卫兵守卫。于1970 年4月24日21时35分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CZ-1)载著“东方红一号”卫星从中国西北酒泉卫星 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1时48分进入预定轨道。
小学六年级品社《神州飞天》PPT课件

“神舟”四号回收
2003年1月5日晚上7时许,“神舟”四号飞船在 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着陆,顺利回收。2002年 12月30日零时40分,“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
神舟五号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 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实现了 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
.
“神舟”二号
2001年1月10日1时0分,中国自行研制的“神 舟”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
“神舟”三号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入太空。 4月1日,“神舟”三号成功降落于内蒙古中部地区
.
4月1日,“神舟”三号飞船于下午4 时许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
.
神舟七号
2008年9月25日21时07分至22时27分直接发射, 进行载人航天飞行。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飞 船。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中国的航 天员首次出舱来进行太空行走。
.
翟志刚 刘伯明 景海鹏
翟志刚出舱作业
.
神舟八号
神舟八号2011年11月01日由改进型“长征 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2011年11 月3日凌晨,于组合天宫一号成功实施首次 交会对接任务,成为中国空间实验室的一 部分。
.
.
.
神舟十号
神舟十号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搭载三 位航天员飞向太空, 将在轨飞行15天,并 首次开展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飞行 乘组由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 员王亚平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
.
.
探月工程
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 “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 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
2019年精选小学政治思品六年级上册第2课 中华民族圆了“飞天梦”冀教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第十二篇

2019年精选小学政治思品六年级上册第2课中华民族圆了“飞天梦”冀教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第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神舟七号的宇航员是( )。
A、杨利伟B、费俊龙、聂海胜C、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答案】:【解析】:第2题【判断题】截止1970年4月,世界上只有6个国家能够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3题【判断题】飞船是技术要求最高、系统最为复杂的航天器之一。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4题【判断题】卫星通信系统是由空间部分——通信卫星和地面部分——通信地面站两大部分构成的。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5题【判断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中国月球探测计划代号为______。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启示我们:祖国强大必须发展______。
【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中国宇航员______乘神舟五号飞船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圆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
【答案】:【解析】:第10题【问答题】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的意义是什么?【答案】:【解析】:。
六年级上册品社第二单元第2课习题

第二课中华民族圆了“飞天梦”一、填空*1、(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从卫星上播放的()乐曲响彻太空。
*2、中国是世界上第()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3、中国第一个成功载人“飞天”的飞船是(神舟五号),宇航员是(杨利伟)。
中国宇航员首次出舱活动的飞船是(神舟七号),4、我国载人航天计划分三步走,现在已经实现了第(二)步。
5、中国月球探测计划代号为()。
6、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发射(50)多颗人造地球卫星,这些卫星应用于气象观察、(全球通信)、(广播电视)、(资源普查)、军事侦察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7、截止1970年4月世界上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依次是:(前苏联)、(美国)、(法国)、(日本)和(中国)。
*8、中国宇航员(杨利伟)乘神舟五号飞船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圆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
9、中国宇航员()乘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飞行过程中,向地面展示了()和(),并用中英文两种语言说:“()利用太空,()全人类”。
*10、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启示我们:祖国强大必须发展(科学技术)。
11、无垠的太空是人类永恒的(财富),发展载人航天技术,是人类开发利用(太空资源)的有益探索。
12.第一个成功“飞天”的中国宇航员是()13.我国的第一位女航天员是(),2016年6月。
她搭乘()载人飞船遨游太空。
二、判断1、中华民族已经实现了“飞天梦”()2、我们每天晚上能从电视中收看到天气预报是运用了人造地球卫星()3、我们生活同人造卫星密不可分()4、人造地球卫星只能用来预报天气()5、我们要学习航天英雄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二、回答*1、我国载人航天计划分哪三步走?答:第一步,将宇航员顺利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地面,实现宇航员历史性突破。
第二步,实现宇航员出舱活动,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太空实验室。
第三步,建造更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
中国圆了飞天梦之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一导入同学们,刻下我们预习了这一刻,关于卫星,你想知道哪些问题呢,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领导下,讨论一下,然后没消除交出一个问题来。
要把交出的问题写在一张纸上。
好,那我们带着问题去学习这一课吧。
新授教学环节一1同学们,中国人自古就有飞天梦,中国东方红。
一号是我国第一课人造卫星。
我们看一看问方红一号卫星是如何升空的视频。
2看完视频。
同学们课前你们收集的关于东方红一号的资料互相交流一下吧,同时。
出事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图片。
A强调在这个时候学生呢,要告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要在组长的领导下,要明确领导核心。
B在学生讨论交流的时候,老师要下去去转看一看学生讨论的这个情况和结果,然后再找准备哪些小组进行发言男小组进行展示。
C去交流去讨论去展示。
要围绕九个小组提出的问题。
在展示过程当中:要以我知道了--------------- 。
来汇报。
D阿徐学生展示的好老师要给与肯定的评价,就学会用赞美的语言。
去夸奖孩子。
教学环节二:我爱动脑,我爱思考。
3同学们,我们是第五个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这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呢,同时出示五个国家人造卫星发射一览表。
然后让学生读一读。
然后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巡视4同学们,我国自从发射了第一颗人造。
卫星之后还相继发生了很多卫星,那么这些卫星在这里呢,我们来一起看一看,然后。
老师出示。
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展简史让学生看一看并且回答问题。
教师巡视.5同学们,我国发射了这么多卫星,他们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看一看。
课件。
所以说他们的用途了解一下了解一下他们的工作原理。
同时老师出示这个图片。
并且老师把一些资料和图片发给。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然后可以找助手去发。
)6看完之后呢,让学生说一说知道了什么?如卫星的有什么用途?卫星在空中是如何进行工作的。
卫星为什么围绕地球旋转不会掉下来?这些问题进行回进行汇报。
教学环节三:总结展示7通过多种形式来展示对卫星的喜欢对祖国的热爱及科学的热爱。
第一种形式一一唱歌,画画,鞭尸等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人造地球卫星的发 展表
1970年4月24日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975年11月26日 发射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 1984年4月8日 发射第一颗实验通讯卫星,实 1968年2月1日
现了同步 步卫星技术的突破 发射第一颗使用通信广播卫星
短短的30年,中国航天技术已经完成走向太 空、返回地面、发射同步卫星三次航天技术的 突破。这说明了什么?大家有什么感受?
下图是“世界前五个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比较表”。 前苏联:人造地球卫星(1957.10.4)83.6千克 美国:探险者一号(1958.2.1)8.2千克 法国:试探卫星一号(1965.11.26)42千克 日本:大隅号(1970.2.11)9.4千克 中国:东方 红一号(1970.4.24)173千克 通过比较:大家有什么感受?
教学环节二
东方红一号卫星:于1970年4月24 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酒泉卫 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使中国成为继苏、 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 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东方红1号 卫星重173 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 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 倾角68.44度的椭圆轨道。它测量了卫星 工程参数和空间环境,并进行了轨道测 控和《东方红》乐曲的播送。
人造地球卫星是一种环绕地 球在空间轨道上运行的无人航天 器,同时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 途最广、发展最快的人造天体。
• 图片及其简介
中国风云二号气象卫星 云图
中国风云二号 气象卫星
中国东方红三号通信 卫星来自国侦察 卫星中国地球资源卫 星
卫星通信系统是由空间部分——通 信卫星和地面部分——通信地面站 两大部分构成的。在这一系统中, 通信卫星实际上就是一个悬挂在空 中的通信中继站。它居高临下,视 野开阔,只要在它的覆盖照射区以 内,不论距离远近都可以通信,通 过它转发和反射电报、电视、广播 和数据等无线信号。
人造地球卫星有哪些重要的用途?
目前,人造卫星的主要用途 是科学实验、通信侦查、气象预 报、资源勘测和天文观测等多种 用途。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而落不下 来,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人造地球卫星以特别大 的速度绕地球运转,运转时离心 力抵挡了地球对它的引力,使卫 星作匀速圆周运动,而不会落回 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