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菌的培养方法
厌氧培养方法

厌氧性细菌的分离培养法厌氧菌需有较低的氧化—还原势能才能生长 (例如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需氧化—还原电势降低至 0.11V 时才开始生长 ),在有氧的环境下,培养基的氧化—还原电势较高,不适于厌氧菌的生长。
为使培养基降低势,降低培养环境的氧压是十分必要的。
现有的厌氧培养法甚多,主要有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 3 种方法,可根据各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而选用。
1.生物学方法培养基中含有植物组织 (如马铃薯、燕麦、发芽谷物等 )或动物组织 (新鲜无菌的小片组织或加热杀菌的肌肉、心、脑等 ) ,由于组织的呼吸作用或组织中的可氧化物质氧化而消耗氧气(如肌肉或脑组织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能消耗氧气,碎肉培养基的应用,就是根据这个原理 ),组织中所含的还原性化合物如谷胱甘肽也可以使氧化—还原电势下降。
另外,将厌氧菌与需氧菌共同培养在一个平皿内,利用需氧菌的生长将氧消耗后,使厌氧菌能生长。
其方法是将培养皿的一半接种吸收氧气能力强的需氧菌(如枯草杆菌 ),另一半接种厌氧菌,接种后将平皿倒扣在一块玻璃板上,并用石蜡密封,置37恒温箱中培养2~3d 后,即可观察到需氧菌和厌氧菌均先后生长。
2.化学方法利用还原作用强的化学物质,将环境或培养基内的氧气吸收,或用还原氧化型物质,降低氧化—还原电势。
此法系用连二亚硫酸纳 (Sodium hydrosulphite) 和碳酸钠以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其反应式如下:Na2S204 十Na2C03十O2 一→ Na2SO4十Na2SO3 十C02取一有盖的玻璃罐,罐底垫一薄层棉花,将接种好的平皿重叠正放于罐内 (如系液体培养基,则直立于罐内 ),最上端保留可容纳 1~2 个平皿的空间 (视玻罐的体积而定 ),按玻罐的体积每1000cm3 空间用连二亚硫酸纳及碳酸钠各 30g,在纸上混匀后,盛于上面的空平皿中,加水少许使混合物潮湿,但不可过湿,以免罐内水分过多。
若用无盖玻罐,则可将平皿重叠正放在浅底容器上,以无盖玻罐罩于皿上,罐口周围用胶泥或水银封闭 (如图1-5 )。
厌氧培养箱使用的注意事项

4
操作室厌氧环境形成:按使用要求放置好必要的配件和器 具,并向操作室内放入二个无毒塑料袋。通电源开照明灯,开 控温仪,调节所需温度及安全温度。操作室内放入1000g钯粒( 封闭)和500g干燥剂,并放入美兰指示剂(封闭)。关紧取样室内外 门,并抽真空校验。操作室内次置换(氮气置换):先用橡皮管 插入操作室内进气口,另一头插入塑料袋。接通氮气进气路, 打开氮气控制阀,使二只塑料袋充足氮气,然后扎紧袋口。把 乳胶手套套在观察板法兰圈上并扎紧。把塑料袋内氮气渐渐地 放于操作室内,至全部放出。操作室第二次置换(氮气置换)重 复一 次充氮过程,并注意随时用脚踏开关开闭排气。操作室第 三次置换(混合气体置换):(混合气体配比为:N2↑ 85% H2 ↑ 10% CO2↑ 5%)调换气路打开混合气道通阀门进气,充气时要 随时脚踏开关养箱使用的注意事项
试验箱
/
1
厌氧菌在有氧的情况下不能生长。要培养厌氧菌,必须创 造一个无氧的环境。通常用培养基中加入还原剂,或用物理、 化学方法去除环境中的游离氧,以降低氧化还原电势。如疱肉 培养基牛心脑浸液培养基等。常用的厌氧培养方法有许多,可 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1.厌氧缸法接种好标本的平板或液体培养基试管,可放入 厌氧缸内培养,厌氧缸是普通的干燥缸,用物理化学的方法使 缸内造成厌氧环境,从而将厌氧菌培养出来。
2.厌氧袋(Bio-bag)即在塑料袋内造成厌氧环境来培养厌氧 菌。塑料袋透明而不透气,内装气体发生管、美兰指示剂管、 钯催化剂管、干燥剂。放入已接种好的平板后,尽量挤出袋内 空气,然后密封袋口。先折断气体发生管,后折断美兰指示剂 管,命名袋内在半小时内造成无气环境。如不突变表示袋内已 达厌氧状态,可以孵育。
污水处理培养菌种方法

污水处理培养菌种方法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菌种的使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菌种培养方法。
二、菌种的选择在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菌种包括厌氧菌、好氧菌和兼性厌氧菌。
厌氧菌可在缺氧条件下生长,好氧菌需要氧气进行代谢,而兼性厌氧菌则可在缺氧和有氧条件下生长。
根据不同的处理需求,选择合适的菌种进行培养。
三、菌种培养方法1. 厌氧菌培养方法(1)制备培养基:将适量的蛋白胨、葡萄糖、硫酸铵等溶解于蒸馏水中,加热煮沸后冷却,加入适量的硫酸镁、氯化钠等,调整pH值至7.0左右。
(2)接种培养基:将污水样品取适量加入培养基中,摇匀后封闭。
(3)培养条件:将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中,温度控制在35℃左右,保持缺氧状态。
(4)观察和收获: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根据需要收获菌种。
2. 好氧菌培养方法(1)制备培养基:将适量的蛋白胨、葡萄糖、氯化钠等溶解于蒸馏水中,加热煮沸后冷却,调整pH值至7.0左右。
(2)接种培养基:将污水样品取适量加入培养基中,摇匀后封闭。
(3)培养条件:将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中,温度控制在25℃左右,保持有氧状态。
(4)观察和收获: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根据需要收获菌种。
3. 兼性厌氧菌培养方法(1)制备培养基:将适量的蛋白胨、葡萄糖、硫酸铵等溶解于蒸馏水中,加热煮沸后冷却,加入适量的硫酸镁、氯化钠等,调整pH值至7.0左右。
(2)接种培养基:将污水样品取适量加入培养基中,摇匀后封闭。
(3)培养条件:将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中,温度控制在30℃左右,保持缺氧和有氧交替状态。
(4)观察和收获: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根据需要收获菌种。
四、菌种培养的注意事项1. 严格控制培养条件:包括温度、光照、氧气浓度等,以保证菌种的正常生长。
2.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不同的菌种对培养基的要求不同,应根据菌种的特性选择适宜的培养基。
厌氧菌检验 微生物学实验

实验六、厌氧菌检验一、厌氧培养1、刨肉基法方法:将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分别接种在庖肉培养基中,35℃48h,观察结果。
2、厌氧罐法方法:将破伤风梭菌接种在高渗芽孢培养基中并放置于厌氧罐中;将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分别接种在血平板中并置于厌氧罐中,放厌氧袋,密闭,置35℃48h观察结果。
二、观察厌氧菌培养结果:1、庖肉基1)破伤风梭菌:肉汤混浊,部分消化,微变黑,有少量气体,有腐败性恶臭味。
2)产气荚膜梭菌:产生气体,肉渣呈粉红色,不被消化。
2、血平板1)破伤风梭菌:呈薄膜状生长,菌落半透明、灰白色、边缘疏松呈羽毛状,伴β溶血。
2)产气荚膜梭菌:多数菌株有双层溶血环,内环完全溶血,外环不完全溶血。
3、梭菌平板破伤风梭菌:形成直径1mm 以上不规则的菌落,中心紧密,周边疏松,似羽毛状。
三、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G-,细长,芽胞圆形,比菌体大,G+,粗短大杆菌,两端钝圆,单个或成双排列。
位于菌体顶端,使细菌呈鼓槌状芽胞椭圆形,位于菌体中央或次极端,芽胞直径不大于菌体四、芽孢染色:制片①5%孔雀绿加热3~5min,水洗甩干;②0.5%沙黄水溶液染色0.5~1.0min,水洗甩干干后镜检,如图所示:菌体呈红色,芽孢呈淡绿色。
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五、汹涌发酵试验(试教)产气荚膜梭菌:分解乳糖产酸,使酪蛋白变性,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成蜂窝状,并将液面上的凡土林层向上推挤,甚至冲开管口棉塞,气势凶猛,为“汹涌发酵”。
六、讨论:1、做生化试验时,有些细菌为致病菌,故实验时要保护好自己,且实验废弃物要妥善处理,以免发生有害菌的感染。
2、所有接种的菌株暴露于有氧环境中不得超过20min3、厌氧菌检验:可据厌氧菌的菌体形态、染色反应、菌落性状以及对某些抗生素的敏感性等作出初步鉴定。
最后鉴定则要进行生化反应及终末代谢产物等项检查。
4、破伤风梭菌微生物检验:根据破伤风的典型临床表现即可作出诊断,故一般不作细菌学检查。
厌氧菌的培养方法

1 液体培养基的厌氧培养法
培养基煮沸:驱气后置流水中急速冷却 添加还原剂:
0.03~0.05%L-盐酸半胱氨酸 0.01~0.02%硫乙醇钠 0.5~1%葡萄糖 0.1%抗坏血酸 其它还原剂 添加琼脂
精品课件
2 固体培养基的厌氧培养法
厌氧罐法 简易厌氧罐和厌氧袋法 钢丝绒法 焦性没食子酸法 抽气换气厌氧培养法 生物好氧厌氧培养法 转管技术和气体喷射培养法 厌氧手套箱法 (又称厌氧室法)
2.6 生物好氧厌氧培养法
疱肉培养基:
牛肉渣
0.5g
牛肉浸液 7ml
液面上加盖3~4mm厚的融化凡士林,灭菌。
生物好氧厌氧培养方法
精品课件
2.7 转管技术和气体喷射培养法
钢瓶进气 除氧气体
微量O2 H2源
铜柱
360℃ (亮黄色)
精品课件
CuO (黑色)
2.8厌氧手套箱法
又称厌氧室法
精品课件
干燥器容内径(厘米) 容器3
容积(毫升)
容器1
0.2克
柠檬酸0.6克
15cm(约2150毫升)
和
1.5克
碳酸氢钠0.7克
容器2
硼氢钠
氯化钴
或
0.6克
钯粒
18cm(约3500毫升) 1克
硼氢钠
氯化钴0.33克
精品课件
柠檬酸
2.2.2 厌氧袋法
聚碳酸酯(复合塑料膜)制厌氧袋 产气袋 厌氧指示剂 触媒
融化的白蜡封边
精品课件
2.5 抽气换气厌氧培养法
玻璃干燥罐 混合气钢瓶:
10%二氧化碳、10%的氢气、80%的氮气
三通阀 触媒:钯粒 / 浸泡钢丝绒 / 氯化钴 厌氧指示剂
污水处理培养菌种方法

污水处理培养菌种方法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有效的污水处理可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保护水资源。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菌种的选取和培养是关键的步骤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培养菌种方法。
一、菌种选取在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菌种有好氧菌、厌氧菌和硝化菌等。
好氧菌主要用于有机物的降解,厌氧菌主要用于有机物的发酵和产气,硝化菌主要用于氨氮的氧化。
根据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和处理要求,选择适合的菌种非常重要。
二、菌种培养方法1. 好氧菌的培养方法:(1)制备培养基:将适量的葡萄糖、氮源和矿物盐等溶解在蒸馏水中,加热煮沸,然后冷却至室温。
调节pH值为7.0左右。
(2)接种菌种:将选取的好氧菌接种到培养基中,接种量一般为原液的1%。
(3)培养条件:将接种好的培养基放入恒温摇床中,温度控制在30℃左右,转速控制在150 r/min左右。
(4)培养时间:培养时间一般为24小时,过程中要进行观察和记录。
2. 厌氧菌的培养方法:(1)制备培养基:将适量的有机物、氮源和缺氧环境所需的添加剂等溶解在蒸馏水中,加热煮沸,然后冷却至室温。
调节pH值为7.0左右。
(2)接种菌种:将选取的厌氧菌接种到培养基中,接种量一般为原液的1%。
(3)培养条件:将接种好的培养基放入恒温培养箱中,温度控制在37℃左右,同时保持缺氧环境。
(4)培养时间:培养时间一般为48小时,过程中要进行观察和记录。
3. 硝化菌的培养方法:(1)制备培养基:将适量的氨氮、磷酸盐和矿物盐等溶解在蒸馏水中,加热煮沸,然后冷却至室温。
调节pH值为7.0左右。
(2)接种菌种:将选取的硝化菌接种到培养基中,接种量一般为原液的1%。
(3)培养条件:将接种好的培养基放入恒温摇床中,温度控制在25℃左右,转速控制在120 r/min左右。
(4)培养时间:培养时间一般为72小时,过程中要进行观察和记录。
三、菌种培养后的应用培养好的菌种可以应用于实际的污水处理工程中。
根据处理工艺的不同,可以选择合适的菌种投放到污水处理系统中,通过菌种的作用,加速有机物的降解和氮的去除,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厌氧菌的培养方法

厌氧菌的培养方法厌氧菌是一类不能在氧气存在下生长和繁殖的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在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包括环境保护、生物能源生产等。
因此,为了研究和应用这些厌氧菌,科学家们发展了多种厌氧菌的培养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常用的三种厌氧菌的培养方法。
一、利用情境气氛培养厌氧菌情境气氛培养是培养厌氧菌的一种常用方法,其原理是通过调节培养基的气氛来控制氧气浓度。
在培养厌氧菌时,一般会采用以下方法之一来制备情境气氛。
1.预氧化法:将培养容器密封,置于28-37°C的恒温灭菌箱中。
然后通过注入一定比例的高纯度二氧化碳-氧气混合气体,使容器内的气氛变为厌氧情境。
这种方法适用于厌氧菌培养基中氧气浓度较低的情况。
2.双液低压法:将培养基分成两个相隔的容器,分别加入不同的培养液。
然后将两个容器封口并贴膜,用胶带封好。
经过一段时间后,在密封的容器内会形成低压情境。
这种方法适用于厌氧菌培养基中氧气浓度较高的情况。
通过以上两种情境气氛培养方法,可以模拟出适合厌氧菌生长的条件。
二、利用厌氧培养器培养厌氧菌厌氧培养器是一种专门用于培养厌氧菌的装置,其原理是通过封闭式容器和气氛控制系统,实现在厌氧情境下的培养。
常用的厌氧培养器有以下两种类型:1.商用厌氧培养器:通常有专门的培养室和压力控制系统,可以产生适合厌氧菌生长的气氛。
在这种培养器中,可以根据菌株的特性进行相应的操作和调节。
2.自制厌氧培养器:由于商用的厌氧培养器设备较为昂贵,对于一些实验室来说并不实际。
因此,一些实验室会开发自己的厌氧培养器。
自制培养器的原理和商用培养器类似,只是在设计和制作上有所差异。
利用厌氧培养器进行培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气氛控制:厌氧培养器应能够调节培养基的气氛,包括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供应和排除。
2.温度调节:厌氧培养器应能够保持恒定的培养温度,一般为28-37°C。
3.培养基搅拌:适当的培养基搅拌可以增加氧气的溶解度,并促进菌体的生长和分散。
厌氧菌

厌氧菌在有氧的情况下不能生长。
要培养厌氧菌,必须创造一个无氧的环境。
通常用培养基中加入还原剂,或用物理、化学方法去除环境中的游离氧,以降低氧化还原电势。
如疱肉培养基、硫基乙酸钠培养基,牛心脑浸液培养基等。
常用的厌氧培养方法有许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1.厌氧缸法:接种好标本的平板或液体培养基试管,可放入厌氧缸内培养,厌氧缸是普通的干燥缸,用物理化学的方法使缸内造成厌氧环境,从而将厌氧菌培养出来。
2.厌氧袋:即在塑料袋内造成厌氧环境来培养厌氧菌。
塑料袋透明而不透气,内装气体发生管、美兰指示剂管、钯催化剂管、干燥剂。
放入已接种好的平板后,尽量挤出袋内空气,然后密封袋口。
先折断气体发生管,后折断美兰指示剂管,命名袋内在半小时内造成无气环境。
如不突变表示袋内已达厌氧状态,可以孵育。
3.厌氧手套箱: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公认的培养厌氧菌最佳仪器之一。
它是一个密闭的大型金属箱,箱的前面有一个有机玻璃做的透明面板,板上装有两个手套,可通过手套在箱内进行操作,故名。
箱侧有一交换室,具有内外二门,内门通箱内先关着。
欲放物入箱,先打开外门,放入交换室,关上外门进行抽气和换气达到厌氧状态,然后手伸入手套把交换室内门打开,将物品移入箱内,关上内门。
箱内保持厌氧状态,也是利用充气中的氢在钯的催化下和箱中钱残余氧化合成水的原理。
该箱可调节温度,本身是孵箱或孵箱即附在其内,还可放入解剖显微镜便于观察厌氧菌菌落,这种厌氧箱适于作厌氧细菌的大量培养研究,大量培养基可放入作预还原和厌氧性无菌试验。
金属硬壁型厌氧箱的抽气、充气、厌氧环境和温度等均系自动调节。
4.厌氧盒:原理同厌氧袋,有成品销售。
5.生物耗氧法:在一密闭的容器内放以生物,消耗氧气,同时产生二氧化碳,供细菌生长用。
我没见过。
6.焦性末食子酸法:在一洁净的玻片上铺上纱布或滤纸,均匀撒上焦性末食子酸,然后再混入NaHCO3粉末或NaOH溶液,迅速将已接种细菌的平板倒扣在上面,用融化的白蜡封边,造成一个封闭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厌氧菌的培养方法
录入时间:2006/6/24 8:36:41 来源:海博生物技术部
厌氧菌在有氧的情况下不能生长。
要培养厌氧菌,必须创造一个无氧的环境。
通常用培养基中加入还原剂,或用物理、化学方法去除环境中的游离氧,以降低氧化还原电势。
如疱肉培养基、硫基乙酸钠培养基,牛心脑浸液培养基等。
常用的厌氧培养方法有许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1.厌氧缸法接种好标本的平板或液体培养基试管,可放入厌氧缸内培养,厌氧缸是普通的干燥缸,用物理化学的方法使缸内造成厌氧环境,从而将厌氧菌培养出来。
2.厌氧袋(Bio-bag)即在塑料袋内造成厌氧环境来培养厌氧菌。
塑料袋透明而不透气,内装气体发生管(有硼氢化钠的碳酸氢钠固体以及5%柠檬酸安瓿)、美兰指示剂管、钯催化剂管、干燥剂。
放入已接种好的平板后,尽量挤出袋内空气,然后密封袋口。
先折断气体发生管,后折断美兰指示剂管,命名袋内在半小时内造成无气环境。
如不突变表示袋内已达厌氧状态,可以孵育。
3.厌氧手套箱(Anaerobie glove box)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公认的培养厌氧菌最佳仪器之一。
它是一个密闭的大型金属箱,箱的前面有一个有机玻璃做的透明面板,板上装有两个手套,可通过手套在箱内进行操作,故名。
箱侧有一交换室,具有内外二门,内门通箱内先关着。
欲放物入箱,先打开外门,放入交换室,关上外门进行抽气和换气(H2,CO2,N2)达到厌氧状态,然后手伸入手套把交换室内门打开,将物品移入箱内,关上内门。
箱内保持厌氧状态,也是利用充气中的氢在钯的催化下和箱中钱残余氧化合成水的原理。
该箱可调节温度,本身是孵箱或孵箱即附在其内,还可放入解剖显微镜便于观察厌氧菌菌落,这种厌氧箱适于作厌氧细菌的大量培养研究,大量培养基可放入作预还原和厌氧性无菌试验。
金属硬壁型厌氧箱的抽气、充气、厌氧环境和温度等均系自动调节。
4.厌氧盒:原理同厌氧袋,有成品销售。
5.生物耗氧法:在一密闭的容器内放以生物(多是植物),消耗氧气,同时产生二氧化碳,供细菌生长用。
我没见过。
6.焦性末食子酸法:在一洁净的玻片上铺上纱布或滤纸,均匀撒上焦性末食子酸,然后再混入NaHCO3粉末或NaOH溶液,迅速将已接种细菌的平板倒扣在上面,用融化的白蜡封边,造成一个封闭空间。
焦性末食子酸与碱反应后耗氧。
该法用于厌氧不严格的厌氧菌的培养,简单。
如有梭状芽孢杆菌。
7.疱肉培养基:本身就是一个不需特殊设备的厌氧培养法。
疱肉和肉汤装入大试管,液面封凡士林,造成无氧环境。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