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放射治疗设定照射野范围的分析研究

合集下载

食管癌最新放射治疗技术剂量学和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食管癌最新放射治疗技术剂量学和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食管癌最新放射治疗技术剂量学和临床研究结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最新放射治疗技术剂量学和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方法:选择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划分为常规技术组(n=50)与三维放疗技术组(n=50)。

结果:常规技术组的PGTVV100、PGTVV95、PGTVV90、PTVV100、PTVV5及PTVV90均明显低于三维放疗技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技术组的肺V5、肺V20、肺V30、脊髓Dmax、心脏V30均明显低于三维放疗技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三维技术放疗治疗食管癌可以取得显著临床治疗效果,可以有效保护机体组织。

关键词:食管癌;最新;放射治疗技术;剂量学;临床研究结果;食管癌属于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目前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方案、放疗治疗方案、化疗治疗方案,对于局部晚期不可手术食管癌重要治疗手段为放射治疗。

随着临床放疗技术持续发展进步,3D-CRT技术、IMRT技术已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次研究工作旨在食管癌最新放射治疗技术剂量学和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划分为常规技术组(n=50)与三维放疗技术组(n=50)。

常规技术组:性别: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为(63.50±2.50)岁。

三维放疗技术组:性别: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为(63.30±2.75)岁。

两组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方法常规技术组实施常规技术,三维放疗技术组实施三维放疗技术。

具体实施如下:取患者双手抱头作为CT扫描及体位固定,取仰卧位,以平板+胸部热塑膜固定体位,于平静状态下实施CT增强扫描(层厚调整为5mm)。

食管鳞癌三维放射治疗累及野和扩大野疗效比较

食管鳞癌三维放射治疗累及野和扩大野疗效比较

食管鳞癌三维放射治疗累及野和扩大野疗效比较1. 引言1.1 研究背景食管鳞癌是食管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较高,治疗难度大。

目前,三维放射治疗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食管鳞癌的治疗中,其通过精确投射辐射剂量,能够最大限度地破坏肿瘤组织,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提高治疗效果。

对于食管鳞癌三维放射治疗中累及野和扩大野的影响,目前的研究相对较少。

累及野和扩大野是影响放射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定义和分析方法可能会导致疗效的差异。

对于累及野和扩大野在食管鳞癌三维放射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在治疗效果方面的比较,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累及野和扩大野在食管鳞癌三维放射治疗中的作用和治疗效果,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指导意义。

通过系统性的分析和比较,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食管鳞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

1.2 研究目的食管鳞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在治疗过程中,累及野和扩大野的定义及其在治疗效果方面的影响备受关注。

本研究旨在比较三维放射治疗技术在治疗食管鳞癌中累及野和扩大野的作用,探讨两者在治疗效果上的差异,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参考,指导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未来研究方向将进一步探讨累及野和扩大野在三维放射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以期更好地提高食管鳞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2. 正文2.1 三维放射治疗技术三维放射治疗技术是一种高度精确的放射治疗方法,通过使用先进的成像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可以将放射剂量在患者体内三维空间中精确定位,从而实现精准治疗。

这种技术可以准确定位肿瘤组织,最大限度地减少正常组织的受损,提高治疗的疗效和生存率。

在三维放射治疗技术中,医生通常会使用CT、MRI等成像技术获取患者身体的三维结构信息,然后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和设计治疗方案。

通过精确的计算和模拟,确定放疗的位置、方向和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食管癌放疗靶区系列研究

食管癌放疗靶区系列研究
Q*值。
结果
8篇文献符合纳入条件,包括5个基于淋巴结组来分析的PET-
CT研究(包括2613个淋巴结组)和3个基于单个淋巴结来分
析的PET-CT研究(包括877个淋巴结)。 质量评价:8个研究均能回答“yes”的项目数是13。 全身18FDG PET-CT扫描诊断准确性 1. 单个淋巴结组分析:敏感性0.752 ,特异性0.969 ,诊断优
方法 连续病理切片技术 观察指标
1.标本阳性情况(64例); 2.近端每cm范围浸润转移阳性率; 3.远端每cm范围浸润转移阳性率; 4.近端与远端相应各组比较结果; 5.临床病理特征与浸润转移的关系。
原发病灶病理研究
结果 标本阳性情况(64例)
图1 食管组织中癌细胞浸润
光学显微镜下示例(箭头示癌巢) HE×100
烟台毓璜顶医院放疗科
宋轶鹏 马金波
食管癌放疗靶区勾画研究
食管癌原发病灶范围确定:病理研究 结果; 淋巴结确定;
临床研究。
第一部分:病理基础研究
国内相关基础研究
面临困局: 1. CTV外扩范围过大,必然会造成周围危及器官受量 升高,影响剂量的提升,进而可能降低肿瘤局部控制 率;
2. CTV外扩范围过小,靶区遗漏,局部复发。
淋巴结是放疗靶区之一。 临床影像学很难有效地确定阳性淋巴结。 meta分析结果:CT判断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0%(9 5%可信区间:41%-60%)和83%(95%可信区间:77%-89%)
18FDG PET-CT可能会提高勾画阳性淋巴结的准确性。
国内外研究
国内山东省肿瘤医院Yuan等结果 PET-CT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3.90%、92.06%和 92.44% ; PET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1.71%、87.3%、 和 86.15% 。 国外Kato等结果

食管癌靶区勾画专家指导

食管癌靶区勾画专家指导
生物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是指利用先进的调强放射治疗技 术,给予不同的生物靶区不同剂量的照射并最大限度的 保护正常组织。这必将成为今后肿瘤放射治疗技术的主 流。
专业资料
47
生物靶区
生物影像在食管癌放疗计划制定过程中 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PET/CT图像融合可在一定程度上更精确 地确定食管病变长度,从而更有效地确 定GTV大小,并修正解剖影像制定的放 疗计划。
预测正常组织放射性损伤的指标 :
全肺平均剂量(Dmean )、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 (normal tissue complication probability , NTCP )、肺接受20 Gy , 25 Gy和30 Gy照射的肺 体积比例(V20 、V25 V30 )等
专业资料
54
治疗计划的评估
由此可见,无论在轴向还是纵向靶区勾画都存在 很大的差异。
专业资料
32
GTV、CTV、ITV和PTV的勾画和界定
GTV是指临床可见或可以通过诊断检查手段证实的肿 瘤部位和肿瘤范围。包括食管原发肿瘤和肿大的淋 巴结。
通常CT确定GTV的标准为 ①食管肿块与邻近组织间脂肪层消失 ②肿瘤侵犯周围组织 ③肿大的淋巴结
29
专业资料
30
CT模拟定位已逐步成为食管癌放射治疗 定位的常规手段
食管肿瘤病变长度在钡餐和术后病理上存在明显
差异,食管癌传统放疗易出现肿瘤病灶漏照、少
照的现象,文献报告食管癌常规模拟定位放疗局
部复发率高达60%-80%,而CT模拟定位食管癌的
复发率降到38.1%。显而易见,由于CT定位的明
显优势, CT模拟定位已逐步成为食管癌放射治
专业资料
33
GTV、CTV、ITV和PTV的勾画和界定

食管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靶区界定研究综述

食管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靶区界定研究综述

是在 照射方 向上 , 照射野 的形状 必须与病 变( 靶区 ) 的形 状

致; 二是靶 区内及表面的剂量处处相等 , 必须要求 每一 个
准确 界定 ,在调强适形放射 治疗 中具 有首要性 和基 础性 的
国际辐射 单位与测量委员会第 5 0号 、第 6 2号报告 明确
了放疗靶 区的定义 , 但是 C T v、 P T v外放 的边界 的大小并 没
射野 内诸点 的输 出剂量率能按要求的方式进行调整. 靶区的
有严格 的规 定. 国内外各肿瘤 治疗 中心 无统一标准 . 根据 文 献报道 ,食管癌的 c T v由 G T V向四周外扩 0 . 5 — 2 . 0 c m不等 ,
重要作 用 ,其准确性是影 响肿瘤局部 控制率 的重 Nhomakorabea 因素之
表明 ,食管肿瘤病变长度在 钡餐 和术后病理上存在 明显差 异, 食管 癌传 统的放疗病灶易 出现漏照 和少 照的现象 , 其疗
片上 的食管病变特征并进行统计 学的分析 . 结果认 为食 管鳞
癌具有多中心起源 、 重度不典 型增 生及 壁内浸润 的特点 , 并 且多中心起源和壁内浸润的发生和淋 巴管浸润有关 ;肉眼 可见 病 变上 端需 要 扩 5 c m,下端 需 要扩 7 . 5 c m 才 能包 括 9 5 %的亚 临床 病灶 ; 同样 , 上端 需要 扩 4 . 5 c m。 下端 需要 扩
一 .
根据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第 5 0号 、 第6 2号报告 ,
上下外扩 2 - 5 c m不等, Ⅲ 向四周外扩 O . 5 — 1 . 0 c m不等.
2 . 1 c T V的界定 目前还不能准确测 出食管癌亚临床病灶
的范围大小 , 因此 , C Ⅳ 的界定 具有一定 的随意性 . 近年来 , 国 内外学者探讨食管癌的亚临床病灶范 围 ,做 了许 多相关 性的研究 , 为食 管癌 C T V的边界的界定提供 了临床依据.

食管鳞癌三维放射治疗累及野和扩大野疗效比较

食管鳞癌三维放射治疗累及野和扩大野疗效比较

食管鳞癌三维放射治疗累及野和扩大野疗效比较食管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食管鳞癌是最常见的一种。

治疗食管鳞癌的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而三维放射治疗是一种比较新的放疗方法。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三维放射治疗在治疗食管鳞癌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三维放射治疗中,常常涉及到累及野和扩大野的问题,这对治疗的疗效会有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食管鳞癌三维放射治疗中累及野和扩大野的比较,以及它们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我们来了解一下食管鳞癌三维放射治疗的基本情况。

三维放射治疗是一种精准的放疗技术,通过计算机技术对肿瘤进行三维影像重建,精确测定肿瘤的位置和形态,然后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确定放疗计划,选择合适的照射方向和剂量,从而最大限度地杀灭肿瘤细胞,同时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三维放射治疗相对于传统的二维放疗,能够更加精确地照射到肿瘤区域,提高了治疗的准确性和疗效。

在三维放射治疗中,关于累及野和扩大野的问题备受关注。

所谓累及野,是指在放疗过程中,除了直接照射到肿瘤区域外,还会涉及到周围一定范围的正常组织,这是为了确保肿瘤区域得到充分的照射,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

而扩大野则是为了覆盖肿瘤区域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病灶或边缘病变,避免病灶复发或转移。

在实际治疗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肿瘤的位置、大小等因素来确定累及野和扩大野的范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累及野和扩大野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如何呢?一般来说,适当的累及野可以有效提高肿瘤的控制率,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从而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如果累及野范围过大,可能会增加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出现不良的放射反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确定累及野范围时,医生需要权衡肿瘤的控制效果和对正常组织的毒性影响,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

而扩大野则是为了更全面地覆盖潜在的转移和边缘病变,从而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进一步提高治疗的长期效果。

扩大野范围的增加可能会导致对正常组织的剂量累积,增加毒性反应的风险。

食管癌术后放疗范围

食管癌术后放疗范围

2021/8/5
Casson AG, Ann Thorac Surg, 1994,58:1560-1570.
10
结果
2021/8/5
11
淋巴结清扫情况
229例食管癌患者共102例发生淋巴结转移,总体 淋巴结转移率为44.5%(102/229)。
手术共清扫淋巴结2458枚,淋巴结清扫范围为8-23枚, 平均清扫淋巴结11枚。
到颈部、胸部和腹部等多个区域。
2021/8/5
18
食管癌术后放疗
主要是杀灭手术切除后残留的亚临床病灶和淋巴引流 区内的微转移淋巴结
胸上段食管癌腹部淋巴结转移率可达0~14.0% 胸下段食管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可达0~40.0%
根治术后肿瘤局部和/或区域淋巴结转移复发均较为常见
2021/8/5
19
食管癌患者本身体质较差 食管-胃解剖结构改变 手术创伤,免疫状态低下
5.957 0.051
胸上段食管癌上纵隔淋巴结转移度较高,其次为腹部。 胸中段上纵隔淋巴结转移度最高,胸下段腹部淋巴结转移度较高
2021/8/5
14
病变长度与淋巴结转移度
标本病变 长度 ≤3cm
清扫淋巴 转移淋巴结 转移度
结数

(%)
1105
101
9.1
P值 0.140
>3cm, ≤5cm 1071
内容 性别
男 女 年龄 ≤50岁 >50岁 病变部位 胸上段 胸中段 胸下段 病理组织学类型 鳞癌 腺癌 小细胞癌 2021基/8/底5 细胞癌
例数
166 63
89 140
16 174 39
219 6 3 1
内容
例数
病理组织学形态

食管癌不同大小照射野放疗的临床结果及其分析

食管癌不同大小照射野放疗的临床结果及其分析

食管癌不同大小照射野放疗的临床结果及其分析吴根娣【期刊名称】《中国癌症杂志》【年(卷),期】1998(008)002【摘要】目的使用扩大野照射食管癌,企图最大限度消除漏照发生率,从而提高食管癌的放疗疗效。

方法对80例食管癌进行常规野和扩大野放疗随机前瞻性研究。

常规组前野6cm×15cm垂直照射,二后斜野5cm×15cm成角照射,每周照射5次,总量70.2Gy/39次共56天。

扩大野组病灶≤5cm无外侵征象者前野7cm×15cm,二后斜野6cm×15cm,病灶>5cm或任何长度有外侵征象者前野8cm×15cm,二后斜野6cm×15cm每周照射5次,45Gy/25次后缩野至10cm~12cm宽度不变,继续照25.2Gy/14次,总量70.2Gy/39次共56天。

结果常规组1~3年食管癌局部病灶控制率和生存率分别为62%、49%、43%和62%、46%、46%,扩大野组1~3年食管癌局部病灶控制率和生存率分别为84%、74%、74%和72%、55%、49%。

扩大野组的局控率明显高于常规组。

P=0.019。

生存率两组无明显差异。

P=0.41。

结论扩大野照射食管癌能明显提高其局控率。

【总页数】3页(P114-116)【作者】吴根娣【作者单位】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105【相关文献】1.胸中段食管癌调强放疗照射野设计探讨与分析 [J], 陈丽;谭飞;武文娟;蒋亚齐2.不同照射野调强放疗在胸中下段食管癌中对正常组织受量的影响 [J], 蒋朝阳;张伶;潘兴国;咸婧;李小凯3.食管癌放疗后照射野内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初步分析 [J], 赵瑞娟;李宾4.sIMRT与IMRT在胸段食管癌放疗靶区、危及器官剂量学及照射野参数中的差异分析 [J], 成俊;李伟;周春;徐金济;姜玉铃5.放疗用高能电子束光栏不固定限束方式下照射野大小对输出量的影响 [J], 陶建民;胡杰;王凡;刘启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应用Ø食管癌放射治疗设定照射野范围的分析研究王霞1,高献书21.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河北石家庄0500312.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放疗科,河北石家庄050011Analysis of th e radiation fields in radiotherapy for esoph ageal carcinom aWA N G X ia1,GA O X ian-shu21.D ep ar tment of Radiother ap y,N o.1A f f iliated H osp ital of H ebei M edical Univer city,Shij iaz huang050031,P.R.China2.D ep ar tment of Radiother ap y,Fouth A f f iliated H os p ital of H ibei M edical Univer sity,Shij iaz huang050011,P.R.China【摘要】目的:分析照射野与预后的关系,为模拟定位时更好地确定照射范围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4月~2001年4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进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的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癌患者102例,计算常规设野时野长和野宽外扩的范围,分析与生存率的关系。

结果:常规模拟定位设野长度外扩的范围按照中位值分为[412cm和>412cm两组,[ 412cm组1、2、3和4年生存率分别为7610%、5010%、2813%和2112%;>412cm 组分别为6910%、5514%、4812%和3810%。

两组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2=2115,P=0114。

设野宽度外扩的范围按照中位值分为[118cm和>118cm两组,[118cm组1、2、3和4年生存率为6410%、4610%、3610%和2913%;>118cm 组为7619%、5319%、4213%和3115%。

两组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2= 0162,P=0173。

结论:设野长度外扩的范围对总体生存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412cm组在生存方面显示了一定的优越性。

设野宽度外扩的范围对总体生存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118cm组在生存方面显示了一定的优越性。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6,13(5):372-374[ABS TRA C T]OBJ EC TIVE:To design suitable radiation fields for e-sophageal carcinoma for the patients treated by late course accelerated hy-perfractionation radiotherapy and analy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adia-tion fi elds and prognosis.METH ODS:F rom April,2000to April,2001, 102patients were selected accordding to the qualification,who were trea-ted by late course accelerate hy perfractionation radi otherapy schedule. T 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adi ation fields and the overall survival rates was analysed.RESULTS:T he patients were div ided into tw o g roups ac-cording to median leng th412cm.One-year survival rates in[412cm gr oup,and>412cm group were7610%,6910%,2-year survival rates were5010%,5514%,3-year survival rates wer e2813%,4812%, 4-y ear survival rates were2112%,3810%,T here was no sig nificant diffence in the tw o g roups,V2=2115,P=0114.T he patients were div ided into tw o g roups accor ding to median width118cm.One-year survival rates in[118cm g roup,and>118cm g roup were6410%, 7619%,2-year survival rates were4610%,5319%,3-year survival rates w ere3610%,4213%,4-year survival rates w ere2913%, 3115%.T her 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w o groups,V2= 0162,P=0173.C ON CLUSIONS:Overall survival rates were compared in different lengths that the radiation fields covered beyond the tumour mar gin longitudinally rates and different widths that radiatio n fields ex-tended bey ond the tumour volume.T 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ltho ugh survival rate w as higher in>412cm group than that in[412 cm g roup,the survival rate was higher in>118cm gro up than that in [118cm group.Chin J Cance r Pr ev T r eat,2006,13(5):372-374【关键词】食管肿瘤/放射疗法;放射疗法/方法;预后[KEYWORDS]esophageal neo plasms/radiot her apy;r adiotherapy/methods;pr og no sis【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269(2006)05-0372-03【第一作者简介】王霞,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食管癌的临床研究工作。

T el:86-311-83055732E-mail:byhwx@soh.co m【通讯作者简介】高献书,男,河北石家庄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食管癌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

E-mail:gao xs@食管癌是人类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它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

放射治疗是食管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几年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使食管癌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30%左右,但是食管癌放射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仍是局部复发和未控[1,2]。

照#372#王霞,等食管癌放射治疗设定照射野范围的分析研究射野的范围大小有可能是影响局部控制率的原因之一。

食管癌照射野的范围无明确规定,国内外文献报道多为肿瘤上下端各放3~5cm、照射野宽度5~6 cm[3]。

但是目前不能测出食管癌亚临床灶的范围大小,只能按临床规律进行治疗,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我们回顾性分析102例进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照射野的设定及有关的因素与生存率的关系,以期为临床放射治疗更准确合理的设定照射范围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1.1病例选择及一般资料入组选择标准:经病理确诊为鳞状细胞癌的胸段食管癌患者;年龄[70岁;卡氏评分\70;病变长度[ 10cm;无穿孔前征象及食管活动性出血的证据;入院时体检和辅助检查无锁骨上及远处转移;无其他器官严重的疾病;未接受胸部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食管手术病史;放射治疗前进行纤维食管胃镜、食道造影和CT检查;放疗后行食道造影检查;照射方式为后程加速超分割。

2000年4月10日~2001年4月11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住院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102例,其中男69例,女33例。

年龄36~70岁,中位年龄58岁;[ 58岁53例,>58岁49例。

胸上段43例,胸中段50例,胸下段9例。

临床病理分型按尚克忠[4]报道的标准,髓质型43例,蕈伞型30例,溃疡型17例,缩窄型12例。

20例显示区域淋巴结转移,82例未显示淋巴转移。

CT分期按高献书等[5]报道的标准,T1-2期9例,T3期42例,T4期51例。

1.2方法采用后程加速超分割方法,总剂量60Gy,共照射35次,前半程为常规分割,即1次/d,每次2Gy,每周5d,经3周照射至30Gy后加速超分割即2次/d,115 Gy/次,每周5d总剂量至60Gy,患者于照射30Gy 时在模拟机下校正照射野。

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参照胸部CT、食管造影和食管镜表现,在模拟机下吞钡后根据食管造影设野,给予三野等中心照射(一前野和两后斜野),脊髓受量<40Gy。

1.3设野范围记录患者常规模拟定位的设野长度和宽度。

结合食道造影显示病变长度和CT扫描片显示食管最大横径,计算常规设野时设野长度和设野宽度外扩的范围。

1.4统计学处理资料和数据采用SPSS1010统计软件分析,生存率分析采用Kaplan-M eier法,统计学检验采用log-rank检验,P[01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野长外扩范围对总体生存率的影响102例患者照射野长度(1417?116)cm,最大值1910cm,最小值1010cm;食管造影显示病变长度(613?119)cm,最大值1010cm,最小值214cm。

外扩的范围为(413?018)cm,最大值515cm,最小值215cm。

常规模拟定位设野长度外扩的范围,按照中位值412cm分为[412cm和>412cm2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7610%和6910%,2年生存率分别为5010%和5514%,3年生存率分别为2813%和4812%,4年生存率分别为2112%和38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