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教案2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利用内错角、同旁内角判断两直线平行》教案2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利用内错角、同旁内角判断两直线平行》教案2一. 教材分析《利用内错角、同旁内角判断两直线平行》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内错角、同旁内角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方法,理解平行线的性质,为后续学习直线与圆、空间几何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已经掌握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角的计算等基础知识,但对于利用内错角、同旁内角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方法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掌握利用内错角、同旁内角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及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方法。
2.如何运用内错角、同旁内角判断两直线平行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及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方法。
2.运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例,感受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方法。
3.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用于讲解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及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方法。
2.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直线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这些直线是否平行?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利用内错角、同旁内角判断两直线平行。
2.呈现(10分钟)讲解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并通过实例展示如何利用内错角、同旁内角判断两直线平行。
让学生观察实例,感受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一下)语文教案:第2课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配套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自读课文,预习字词;2、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3、反复诵读本文,领会文意。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2、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体会语句饱含的激情。
3、概括文中典型事例,快速把握文意;边读边画出精辟语句,养成精读、细读的习惯。
情感价值观: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敢说敢做、说做合一的人格,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课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体会抒情、议论、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教法学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
”——毛泽东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欣赏七子之歌——澳门你可知“Ma-cau”不是我的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闻一多二、闻一多先生简介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
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46年7月11日,民盟中央委员李公朴惨遭暗杀,闻一多的处境十分危险,但他置生死于度外。
(完整版)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教案:Unit2Whattimedoyougoto?Secti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教课设计: Unit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 SectionB( 3a-Self Check)教课设计Unit2 SectionB ( 3a-Self Check)教课设计1.0 Teaching analysis 教情解析1.1 Teaching objectives 教课目的1.1.1 Language goals 语言目标1.1.1.1 Key Words and Chunks1.1.1.1.1 For applying: life1.1.1.1.2 For comprehending:1.1.1.2 Sentence Structures1)I usually exercise from six fifteen to seven.2)I have a very healthy life.3)You need to brush your teeth after eating to have good teeth.4)I don’ t have time to cleanmy room from Monday to Friday. So I clean iton weekends.5)Because she always makes breakfast for me.6)I don ’ t know. But ishenever late for the first class in the morning.1.1.1.3 Grammar Focus1)You need to brush your teeth after eating to have good teeth. (need在句中作实意动词,意为“需要”,构造为 need to do sth; after 在句中作介词,意为“在 ...后”,后接动词要用 -ing 形式 )2) Because she always makes breakfast for me. (make在句中作动词,意为“做饭” , 为谁做饭用 for )1.1.2 Ability goals能力目标1.1.2.1 指引学生全面阅读性复习,总结概括全部学过的相关平时生活及作息习惯的词汇和语言构造。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老王》教案2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老王》教案2基本信息案例名称《老王》科目语文教学课时2课时主备教师教材分析本文写的是作者与车夫老王交往的故事。
老王一辈子很辛苦,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维持生计。
他的眼睛不好,生活很是凄凉悲苦。
但是他的心地好,老实厚道,总为他人着想。
正是这个“笑人物”在十年动乱中,给人带来一点正气,一点为人之道。
作者在文章里含蓄地提出了要关心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学情分析《老王》是一篇人物关系简单,内容单纯的散文,学生仔细阅读两遍便可理解课文内容并初步了解老王这个人物形象。
但是真正把握作者感情及文章主题就有些难度。
现今中学生他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普遍优越,阅历浅显。
因此,他们对现实生活中如老王一样的不幸者可能会同情,但不会明白作者既然对老王关爱有加为何又心怀愧怍?因此,要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抓关键字词句,深入剖析作者的情感,通过“情”的感悟来学会“爱”。
同时,在品味中领悟细节描写对于表现人物的作用。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的博大,体察善的魅力,陶冶美的情操。
2.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以善良回报善良。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人物性格特点,之后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文本的内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味作者平实朴素的文字背后的善良与博大及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全面把握课文,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教学难点:领会从文章语言及人物刻画中渗透出的爱的博大。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本节课采用合作探究法和要句研读法。
合作探究法: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分别从老王、作者、自己等方面对文本进行探究,达到对作品内涵及作者情感的理解。
要句研读法:通过对要句的理解,达到对文本的理解。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 1.导课语:《三字经》的第一句是“人之初,性本善”,可见,善良是为人之本。
教师备课——英语七年级下UNIT2教案2

教师备课——英语七年级下UNIT2教案2。
1.教材分析我们需要对UNIT2的教材进行一次深入分析。
在这个单元里,主要涉及到动词的使用。
我们要帮助学生握be动词、have和do的用法,从而能够正确使用这些动词构造句子。
此外,该单元还涉及到人称代词,并引导学生熟悉人称代词的用法。
单元课程也引入了一些形容词,帮助学生学会如何用形容词描述物品或事物。
通过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内容和核心难点。
2.教学目标基于上述对教材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在此单元中,我们主要要求学生能够:(1)了解be动词、have和do的用法,熟练运用这些动词构造句子;(2)掌握人称代词的用法,运用人称代词替换名词;(3)学会使用形容词描述事物或物品,能够在交流中使用形容词。
3.教学设计基于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我们需要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
我们可以通过提供一些生动的语言材料,向学生展示be动词、have和do 的用法。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发现一些常见的语言规律和用法,如肯定句、否定句和疑问句等。
同时,也可以通过练习帮助学生熟悉这些动词的使用方法。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熟悉人称代词的使用。
通过对语言材料的分析和练习,学生可以逐渐理解代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用法,并掌握有效地使用人称代词进行交际的技能。
我们可以引入形容词,让学生重点了解形容词与名词搭配方法,并且在生活实践中加强彼此搭配的印象。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用法,同时,鼓励他们在交流中积极运用词汇。
4.教学评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各种形式的评估方法,如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以帮助学生全面地巩固并使用教材中的词汇和语法。
5.课后回顾最后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应该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回顾,以保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
在回顾过程中,可以和学生讨论一些重点难点,从而加深对其的印象,巩固所学的知识。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教案:Unit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 Secti

Unit2 SectionA〔2d-3c〕教案1.0 Teaching analysis教情分析1.1Teaching objectives 教学目的1.1.1Language goals 语言目的1)Scott has an interesting job.2)He works at a radio station.3)That’s a funny time for breakfast!4)At eleven o’clock, so I’m never late for work.5)When do you usually get up? I usually get up at five fifty.6)When does Scott go to work? He always goes to work at eleven o’clock.7)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get up? I usually get up at five fifty.8)He always goes to work at seven o’clock. He’s never late.1)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get up? I usually get up at five fifty.(what time引导的特殊疑问句, 对详细时刻提问。
)2) ---When does Scott go to work?---He always goes to work at eight o’clock.--- When do your friends exercise?---They usually exercise on weekends.(when引导的特殊疑问句,提问既可以是详细时刻,也可以是整体大时间。
)3) What time does Rick eat breakfast? He eats breakfast at seven o’clock.(一般如今时第三人称单数,注意动词形式的变化eats breakfast。
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色彩的魅力》教案2

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色彩的魅力》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2)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
(3)感受色彩的魅力。
重点难点: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
教学方法:尝试、合作、实验教学过程:一、尝试预检、引导发现感受、认识邻近色:(1)出示色环,提示:在60°范围内的就属于邻近色。
指导学生在色环上寻找邻近色,说说感受。
(2)邻近色在建筑及室内设计上的运用。
引导学生赏析课本上或图片上的邻近色运用范例,感受色彩的魅力。
(3)欣赏课本上画家作品,让学生找找邻近色,并说说邻近色相搭配的画面效果。
二、尝试探究、引导解惑教师演示邻近色调配方法,完成一幅画,讲解要领:(1)根据需要可以画好铅笔稿,也可以按一定走向随意涂色。
(2)依据色环选择邻近色。
(3)可按一定顺序进行调配绘制。
如橙、黄橙、红橙。
注意用橙色在调配时加黄、加红的比例多少和水分的多少要把握适中。
邻近色色块形状、大小和组织,可以自由些,依据自己的喜好决定。
允许学生局部模仿尝试练习。
三、尝试练习、引导提升课堂练习:用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来组织完成一幅作品,可以是抽象作品,也可以是有具体形象的风景画、图案等作品;可以临摹,最好是自己创作。
四、尝试自结、引导拓展巡视指导,个别辅导。
展示作品,相互评议。
作品中用了哪些邻近色?给你什么感觉?创作中遇到什么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你有什么好的建议?(1)根据老师的板书和分析来绘画出圆锥。
(2)老师指出学生的画并提出错误的地方。
(3)在学生无法自行解决的问题老师做出示范。
(4)下课之前让学生体会自己的画。
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2教案

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2教案英语教案代表着教师对课堂的假设与预想。
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2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2教案范文Unit 2 I can run really fast.Ⅰ.Type of lesson: reading and writingⅡ.Teaching aims:1.To understand the reading material about running for class monitors2.To learn to write a speech about running for a class monitorⅢ.Teaching aids: T ape recorder,videos,OHPⅣ. 课时安排:2 课时Ⅴ. Teaching procedureStep 1. Lead-in1.Ask students what they can do very well and say, "He/She is good at..."2.Ask the students to model the question "What are you good at?" Ask them to interview their partners and make notes.Step 2 . Work in pairs. Ask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1. Write the three monitor titles on the board. Ask the class what they are.2. Put students in pairs to ask each other both questions. Tell them to make a list of what they think each monitor does3. Ask three students to come up to the board and write one thing under one of the titles. Then give the chalks or pens to someone else.Step 3 .Read the passage and check ( √ ) the true sentences.1.Tell students that Lingling, Darning and Tony want to be monitors. Ask students to read quickly to find which monitorsthey want to be.2. Ask students to read again. This time they can use their fingers to skim through and underline the things Lingling,Darning and Tony are good at.3. Ask students to check in pairs and elicit answers from the whole class.4.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sentences on page 11, and talk about them in pairs and guess the answers.5.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passage again and decide if the sentences are true or false. If false,then say why.6. Ask students to check with their partners.If their answers are different,tell them to go back to the text,read again and check.7.Ask students to read out the sentences and say if they are true or not. If not ,ask them to say why.Step 4 Underline the correct words.1. Ask students to work in pairs. Tell them to read through the passage and choose the correct words.2. Check answers by reading the passage aloud and pausing to allow the whole classto complete it with the correct words.Step 5 Complete the sentences with the correct form of the expressions from the box.1. Ask students to look at the expressions in the box.2. Ask students complete the sentences on their own and be careful with the language forms.3. Check in pairs. Elicit answers from the whole class in full sentences.Step 6 Work in pairs. Choose the best people in your class to be the monitors in Activity 1.Say: who they are and what job they can do and why they can do it1. Write titles of the three monitors across the board.2. Ask the class for two volunteers for each monitor. Write their names underneath.3. Put volunteers in pairs to talk about what they are good at, can do well and how they can help.4. Ask the rest of the students to make a table as below with three questions about their abilities to ask the volunteers. Put it on the board.Questions Student 1 Student 2 Student 3 Student 4 Student 5 Student 6Good at?Can do?Can help?5.Tell students to talk in groups about their notes,and decide who should be their monitors and say why.Step 7 Homework1. Remember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Unit2.2 . Write a passage about one of the monitors in Activity 5.Ⅵ Blackboard showingⅦ Self-reflection.英语教学非智力因素探讨1.中学英语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发展现状1.1中学生普遍缺乏真正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是学生非智力因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学生能够真正对英语感兴趣,才能让学生产生对英语的内在需求,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贞观之治
2、说: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是( A、唐高祖李渊 C、武则天 B、唐太宗李世民 D、唐玄宗李隆基 )
学习重点 学习难度 学法指导
比一比, 比一比 , 看谁做 得又快又好! 得又快又好!
3、唐太宗虚心纳谏的根本目的是( A、笼络人才 C、做一代名君
B、维护封建统治 D、唐朝 ) ⑤唐朝 D、①④
4、下列朝代定都长安的有( ①西晋 A、①②③④ ②西汉 ③东汉
B、②③④⑤
教 学 过 程
自 主 学 习
5 “三省六部”制首创于下列哪一朝代( A、秦朝 B、西汉 C、隋朝
6、 “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①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减轻人们负担 ②注意任用贤才。虚心纳谏,知 人善任,唯才是举③开通运河,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④沿袭和完善隋代
3、结果: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 济 为 导 学 探 究 。 ,国力
的“ 三省六部”制,加强行政职能⑤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尝谓侍臣曰: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 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子殂逝,遂亡一镜矣” (1)材料中的“上” “魏子”指的是谁?
辛庄中学四段式备课双案导学—导 辛庄中学四段式备课双案导学 导案
课 题 2、贞观之治 杨庆松 课型 授课时间 新授课 一周 2012.2.16 课时:1 课时 备课人 学习目标
(3)为何他会感到“今魏子殂逝,遂亡一镜矣”? 1、中国历史上称唐太宗的统治时期为( A、光武中兴 B、文景之治 ) D、开元盛世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治理国家期间,一方面纵容一些 官吏以残忍方法强迫犯人认罪,杀害了很多反对自己的人;另一方面,武 则天也任用了很多有才干的大臣,采纳他们的意见,又推行一些发展农业 的措施,使人民生活安定、国家繁荣。 1、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武则天呢?请试着对她作一客观评价。 2、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布置作业
(2)材料中提到的“三镜”指的是什么?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掌握唐太宗吸取隋亡教 训,轻徭薄赋,重视纳谏的治国方针,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了解武则天是中国历 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注意发展生产,选贤任能,政绩突出.。 贞观之治 评价唐太宗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书指导 一、唐王朝的建立: 年, 建立唐朝,定都 , 最后兼并各割据势力,全国又归于统一。 二、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年,唐高祖的第二个儿子 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 1、 为 ,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 2、唐太宗鼓励臣下直言, 敢于直言,前后上谏二百多次,是唐 太宗时期最著名的谏臣 三、贞观之治(请你认真阅读教材 10--11 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原因: (1)唐太宗的善于用人和虚心纳谏。 (2)唐太宗认真吸取 (3)采取一系列革新措施。 2、措施①重视发展 并 ,②注意任用 ,减轻 和虚心 赋税劳役,注意戒奢从简;合 。 ,经 ,历史上称当时 反 思 提 升 的经验教训。 个案 补充 达 标 拓 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