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失调症表现
自闭症感统失调的8大表现 - 感统失调

自闭症感统失调的8大表现 -感统失调自闭症孩子感统失调和其他小朋友的感统失调有很多不同之处。
除了对日常生活造成诸多不便之外,还会做出一些危险行为,如自残、不怕危险等,严重影响生命安全。
1、痛觉:不怕痛、自残通俗来说,正常发育的痛觉对于孩子是抵御系统的一道防卫线,就像警报器,提示这个东西危险、不要碰。
而自闭症孩子的“警报器”失灵了。
要么,对伤痛或不适感漠不关心,甚至存在自我刺激、自我伤害的行为。
这种痛觉不足的常见的表现还有:用手大力拍打桌面、拍打脑袋、掐自己手臂、拔头发等。
2、融觉:害怕拥抱多数自闭症孩子有触觉敏感的现象。
如有的孩子不喜欢洗澡、梳头、剪头发等,有的孩子只喜欢穿某种质料的衣服,换了其他质地的衣服就会哭闹。
社交时,会拒绝他人的抚摸,避免他人的靠近,拒绝拥抱、握手等身体接触。
3、听觉:制造噪音/叫名不应对声音有异常反应,听觉超敏感或迟钝。
还有一些自闭症孩子对音色、音调分辨非常敏感,可以将新闻联播、天气预报等一字不差的复述出来。
4、视觉:注视物体/不看人大多数自闭症孩子倾向于注意物体,而不是人。
他们缺乏与人目光对视的能力,喜欢斜视物体或长时间注视某物的某处,例如旋转风扇的扇叶、车轮等。
即便如此,大多数孩子对图片非常感兴趣,有的对光线、色彩很敏锐,在绘画方面也比较有优势。
5、味觉:挑食许多自闭症孩子会有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如意就哭闹不止,让家长们非常头疼。
大多偏爱米饭、面食、奶类、冷饮及膨化食品,但不喜欢肉类、水产、蔬菜、水果等。
颜色、形状、味道都是他们饮食选择标准。
这与其味觉和嗅觉异常有关,也是刻板行为的体现。
6、嗅觉:追求特殊气味有的自闭症孩子存在嗅觉迟钝问题,因而会不断寻求味觉刺激,会喜欢闻烟味、汽油味、恶臭味等特殊气味。
7、本体觉:踮脚走路本体觉异常的自闭症孩子感受不清自己的身体处于何处,难以控制肢体运动的力量、速度等。
有的孩子喜欢用脚尖走路,有时做出某些夸张而怪异的动作或者姿势。
有些自闭症孩子无法分辨方向,穿鞋无法分辨左右等。
判断孩子是否感统失调

判断孩子是否感统失调
随着“感觉统合”的概念日益在社会上普及,经常有家长向我们询问有关感觉统合的问题,希望能借此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判断,为此,我们将感觉统合失调的常见表现概括成出来,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选项,以确定孩子是否感觉统合失调:
1. 上课或做作业时,注意力持续时间很短,小动作特别多;
2. 写字慢,字迹不端正,大大小小,轻轻重重,出格,本子不整洁;
3. 组织力不佳,经常弄乱东西,不喜欢整理自己的环境;
4. 好动、不安,东摸西扯,爬上爬下,跑进跑出,不听劝阻,处罚无效;
5. 很晚才学会用筷子吃饭,不会跳绳,混淆左右;
6. 情绪不稳定、急躁、任性,作业多了就感到烦躁;
7. 作业速度慢,做做玩玩,督促下稍快些,有时考试来不及完成;
8. 坐姿不端正,常东倒西歪,上课和做作业时易感到疲劳
9. 独占性强,别人碰他的东西,常会无缘无故发脾气;
10. 穿脱衣裤、钮扣、拉链,系鞋带动作缓慢、笨拙;
11. 看起来有正常智慧,但学习阅读或做算数特别困难;
12. 阅读常跳字,抄写常漏字、漏行,写字笔划常颠倒;
13. 到新的陌生环境很容易迷失方向;
14. 语言表达能力差,怕羞,不合群;
15. 对亲人特别依赖,不喜欢陌生环境,到处要人陪;
16. 出生前有胎位不正或宫内窘迫等症象;
17. 出生时为早产或剖腹产;
18. 婴儿期爬行不足,从小户外活动不足。
感觉统合失调—搜狗百科

感觉统合失调—搜狗百科展开全文病症简介感觉统合这一理论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专家爱尔丝博士于1972年提出的。
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将身体各部分感觉器官(眼、耳、鼻、皮肤等)输入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组织加工、综合处理的过程。
只有经过感觉的统合,人类才能完成高级而复杂的认识活动(包括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组织能力、自我控制、概括和推理能力等)。
而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号无法在儿童的大脑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而使机体不能和谐的运作,久而久之形成各种障碍最终影响身心健康。
学习能力是身体感官、神经组织及大脑间的互动,身体的视、听、嗅、味、触及平衡感官,透过中枢神经分支及末端神经组织,将讯息传入大脑各功能区,称为感觉学习。
大脑将这些讯息整合,作出反应再透过神经组织,指挥身体感官的动作,称为运动学习。
感觉学习和运动学习的不断互动便形成了感觉统合。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意味着儿童的大脑对身体各器官失去了控制和组合的能力,这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人的认知能力与适应能力,从而推迟人的社会化进程。
现代化都市家庭中,感统失调的孩子达85%以上,其中30%的孩子为重度感统失调。
生理基础大脑神经元感觉统合的生理基础神经系统的发展发育密切相关,若想了解感觉统合真正的生理基础就要先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中枢神经(central nervous system)由位于颅腔和椎管内的脑和脊髓所组成,在人体各器官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神经系统借助感受器接受体内和体外的刺激,一起各种反映,借以调节和控制全身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人体成为一各完整对立统一的整体。
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
神经组织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
神经元是一种高度分化的细胞,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冲动的功能,是神经系统的主要成分,神经胶质则是神经系统的辅助成分,主要起到支持、营养、和保护作用。
(一)神经元(Neuron)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之一,它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
感统失调评分表

感统失调评分表
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号无法在儿童的大脑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而使身体不能和谐的运作,久而久之形成各种障碍最终影响身心健康。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意味着儿童的大脑对身体各器官失去了控制和组合的能力,现代化都市家庭中,感统失调的孩子高达85%以上,其中约有30%的孩子为重度感统失调。
(来自“百度百科”)
附注:本表适用于2-5岁学龄前儿童,父母或专业人员可根据孩子近半年的行为出现频率进行计分测评。
(总是:2分,有时:1分,从不:0分)
一、触觉(总是:2分,有时:1分,从不:0分)
二、前庭觉(总是:2分,有时:1分,从不:0分)
三、粗动作(总是:2分,有时:1分,从不:0分)
四、精细动作(总是:2分,有时:1分,从不:0分)
五、听觉与语言(总是:2分,有时:1分,从不:0分)
六、视觉(总是:2分,有时:1分,从不:0分)
七、注意力与活动(总是:2分,有时:1分,从不:0分)
八、学习表现(总是:2分,有时:1分,从不:0分)
九、情绪心理(总是:2分,有时:1分,从不:0分)
十、社会交往(总是:2分,有时:1分,从不:0分)
本文系东方启音言语治疗中心独家撰写,
未经授权,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感统失调的诊断标准

儿童感统失调的8大表现:
1. 触觉问题:对身体接触反应激烈,讨厌被触摸,动手打人。
2. 前庭感觉功能问题:喜欢旋转或绕圈子跑,不晕不累,分不清左右,衣服经常穿反。
3. 本体感觉功能问题:写字速度慢,字迹不规整,不合群,孤僻。
4. 感觉统合失调:学习能力障碍。
5. 前庭平衡功能失调:走路容易跌倒,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
6. 视觉感不良:写字容易多写少写,写字偏旁颠倒,甚至不识字。
7. 听觉感觉不良: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落四。
8. 动作协调能力不良:经常摔伤,平衡能力差,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骑车、跳绳、拍球。
建议及时到专业机构就诊,进行康复训练,日常保持膳食均衡,多吃绿色的蔬菜水果。
感统失调造成的阅读障碍

感统失调造成的阅读障碍
感统失调是一种感觉处理能力的问题,可能会影响阅读能力。
以下是感统失调可能引起的阅读障碍:
1. 视觉问题:感统失调可能导致眼睛无法准确地对焦或跟踪文字,从而导致模糊、跳跃或混淆的阅读体验。
2. 听觉问题:感统失调可能影响听觉处理能力,使得对音节和音标的识别变得困难,导致阅读时无法准确发音单词或理解语音。
3. 触觉问题:感统失调可能使阅读时对触觉刺激的感知增加或减少,从而影响对书本的触感,导致阅读时感受到不适或无法专注。
4. 运动问题:感统失调可能导致身体协调困难,包括眼睛和手的协调,使得翻页或指出字母/单词变得困难。
5. 注意力问题:感统失调可能导致注意力不稳定或难以集中,使得阅读时容易分散或无法持续关注。
这些阅读障碍可能导致阅读速度缓慢,理解困难,出现倒读或跳行等问题。
感统失调对于阅读能力的影响因人而异,具体症状和程度可能不同。
如果感到阅读困难,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教育心理学家以获取更准确的诊断和支持。
感统失调造成的阅读障碍

感统失调造成的阅读障碍
摘要:
1.感统失调的定义和影响
2.感统失调与阅读障碍的关系
3.感统失调造成的阅读障碍的具体表现
4.如何解决感统失调造成的阅读障碍
正文:
感统失调是指儿童的感觉统合功能出现障碍,无法正常处理来自外界的感觉信息,从而影响其学习和生活。
感统失调可能会导致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阅读障碍。
感统失调与阅读障碍有着密切的关系。
阅读障碍是指儿童在学龄早期,其阅读能力明显低于同龄儿童,难以掌握阅读技能。
感统失调可能会导致儿童在学习阅读时,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差、视觉记忆弱等问题,从而导致阅读障碍的发生。
感统失调造成的阅读障碍的具体表现包括:阅读时容易走神、跳行、漏字;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难以记住阅读内容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学习效果,导致其学习成绩下降。
如何解决感统失调造成的阅读障碍呢?首先,家长和老师应该重视儿童的感统失调问题,及时发现并干预。
其次,可以通过一些专门的训练方法,如感觉统合训练、视觉训练等,来改善儿童的感统失调问题。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应该给予儿童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克服阅读障碍。
感统失调可能会导致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阅读障碍,但这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
康复医学科健康科普-感统失调

康复医学科健康科普-感统失调感统失调的表现1、前庭觉失调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有攻击行为、平衡能力差、方向感不好、情绪不稳定等。
2、本体觉失调坐不住爱扭来扭去、动作笨拙、自理能力差。
3、触觉失调不喜欢被触碰、孤僻胆小、社会交往能力差、爱咬手、容易紧张或情绪暴躁、害怕陌生环境。
4、视知觉失调阅读困难、丢字漏字、认字但无法理解、写字困难、或者看一笔写一笔、经常抄错题写错数字、不爱收拾屋子、桌面总是乱糟糟的。
5、听知觉失调语言处理能力差,跟他说话要重复好几遍,或者说一句要反应很长时间,跟读长句有困难等。
感统失调原因1、娇生惯养家长对孩子有求必应会让孩子缺乏锻炼自我的机会,失去自立能力,严重影响儿童的感觉统合发展,久而久之让孩子产生依赖感,离开家长就敏感,胆小,怕生,孤僻。
这样不仅养成孩子坏习惯而且动手能力变差,长久就会增加感统失调的程度。
2、过度保护不准宝宝玩外面的沙子、土,害怕弄脏,觉得不卫生,从而直接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
未经过爬行阶段而过早使用学步车,使幼儿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
3、缺少陪伴很多家长因为工作忙碌,跟孩子沟通、交流的时间少,导致没有陪孩子度过语言敏感期,也没时间陪小孩玩耍。
这样就会可能导致小孩语言发展落后,同时随着逐渐长大,跟父母的距离疏远。
毕竟父母的陪伴,是给予孩子完善心理,自信的最好帮助。
4、活动空间小很多家长怕孩子丢失,怕撞到,常常限制孩子的游戏区域,只能在家玩,在狭小的空间里是不利于孩子的运动发展的。
应该多带孩子去接触大自然,如公园、野外等。
5、电子产品诱惑大长期使用电子产品,会让人与人之间缺少交流,孩子就会缺乏与同龄人或家长的沟通。
对于脑部外界刺激少了,脑网络发展就不佳,感统的问题就会严重。
毕竟,健全的脑网络是感统的保证。
6、学习压力大父母要求高,让孩子过早的学习,会限制孩子更多的身体上的生长发育。
等到以后正式上学,会发现孩子注意力难以集中,不自信等等。
早期的孩子更应该做的是“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感统失调症表现
导语:疾病的种类有很多,对疾病治疗一定要选择正确方法,这样对疾病控制才会有帮助,常见治疗疾病方法就是药物,药物在对疾病治疗上,有很好效果
疾病的种类有很多,对疾病治疗一定要选择正确方法,这样对疾病控制才会有帮助,常见治疗疾病方法就是药物,药物在对疾病治疗上,有很好效果,而且这样治疗方法使用也比较方便,不过药物的选择,也要注意不能随意进行,要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选择,那感统失调症表现都有什么呢?
感统失调症表现:
1: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
2:调皮任性,兴奋好动,容易违反课堂纪律。
3:能长时间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
4:害怕陌生的环境,过分依恋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
5:过分紧张,爱惹别人,自伤自残,不懂总结经验教训。
6:偏食,暴饮,暴食,脾气暴躁,经常吮手,咬指甲。
7:少动,孤僻,不合群,做事缩手缩脚,缺乏好奇心。
8:方向感差,动作协调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
9:不会系鞋带,扣纽扣,用筷子,手脚笨拙,手工能力差。
防治方法
体育锻炼:1.平衡锻炼:太空漫步器练到能放手,要小心;走平衡木、梅花桩;双杠上双脚挂稳一根坐在另一根上然后倒悬;倒立也不错。
体育锻炼都要注意安全!
2.杨式太极拳:其平衡和统合协调性不错。
3.左右手有节奏轻拍身体各部位,以不痛为准。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