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_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合集下载

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表现出对创业的浓厚兴趣。

本文将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试图找出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主要因素。

一、大学生创业意愿的提升在过去的几年里,大学生创业意愿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这可以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创业政策的支持使得大学生创业更加容易。

近年来,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创业扶持政策,包括创业大赛、创业补贴、创业导师等,这些政策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创业环境和资源支持,促进了大学生创业意愿的提升。

其次,大学培养的创新创业能力使得大学生更加有信心去创业。

现代大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得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有信心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最后,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的追求也推动了创业意愿的提升。

相比于传统的就业模式,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希望通过创业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追求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度。

因此,大学生创业意愿的提升也是对自我价值和人生理想的追求。

二、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因素尽管大学生创业意愿的提升是一个积极的趋势,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因素会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意愿。

首先,经济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学生创业需要经济资金和资源支持,然而传统的创业模式对于资金和资源的需求很高,这对于大部分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因此,经济因素成为制约大学生创业意愿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次,就业压力也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一个主要因素。

尽管大学生对创业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就业压力使得许多大学生倾向于选择较为稳定的就业途径。

高就业压力和不确定的创业环境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将创业意愿放在了次要位置。

再次,家庭因素也会对大学生创业意愿产生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给予大学生安定的工作和未来发展的期望很高。

家庭的压力和期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创业决策。

三、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解决思路要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大学生创业意愿,政府和高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创新创业政策的不断出台,大学生创业成为了一种新的生活选择。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展现出创业的意愿,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新实现人生的理想和目标。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希望能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大学生创业意愿的现状随着社会对创新创业的重视,大学生创业意愿逐渐增强。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意识到创业的重要性,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更多的财富和就业机会。

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创业意愿呈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许多大学生表示愿意尝试创业,探索自己的创业梦想。

二、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因素1. 教育背景:大学生的教育背景是影响其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更容易具备创业的能力和素质,他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为创业提供有力支持。

2. 就业压力: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严峻,许多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大学生选择创业,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就业和发展。

3. 创业政策:政府对创新创业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这对大学生创业意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许多大学生受到政策的鼓励和支持,更加愿意尝试创业。

4. 创业导师: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需要得到一定的指导和支持,而创业导师可以为他们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建议。

有了导师的帮助,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会更加坚定。

5. 创业风险:创业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代价。

许多大学生在考虑创业时会担心失败的风险,这也是影响其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1. 教育背景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教育背景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

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通常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他们更容易在创业过程中取得成功。

此外,良好的教育背景还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有利于其创业项目的实施和发展。

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认同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认同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认同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认同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探讨了影响学生对该专业认同的各种因素。

在理论框架中,作者提出了相关理论模型,并通过研究方法中的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揭示了不同因素对学生认同的影响程度。

在影响因素分析部分,作者深入挖掘了个人因素、教育背景、就业前景等方面的影响,得出了一系列实证结果。

最终,在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的重要发现,并提出对未来研究和教育实践的启示和展望。

本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大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认同的形成机制和提升教育质量具有一定的学术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认同、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理论框架、研究方法、数据分析、结论总结、研究启示、研究展望、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实证结果。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旅游业是全球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之一,而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培养和培训旅游行业人才的重要领域,在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对于影响大学生选择旅游管理专业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专业认同的影响,尚未有系统的实证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在选择旅游管理专业时的认同影响因素,并通过实证分析来验证这些因素对专业认同的影响程度。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因素,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同程度,从而为高校招生宣传、课程设计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也可以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和提升提供重要参考,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1.2 研究意义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压力,如何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是当前教育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通过深入探讨影响大学生旅游管理专业认同的因素,可以为高校的教学改革和学生职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为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和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分析,探讨影响大学生旅游管理专业认同的关键因素,为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和促进学科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及调查研究

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及调查研究

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及调查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创业政策的不断出台,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热门话题之一。

大学生创业不仅可以促进就业,还可以推动经济发展,培养创新人才。

然而,大学生创业意愿的高低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政策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通过调查研究来分析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

一、个人因素1. 教育背景:大学生创业意愿与个人的教育背景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更容易具备创业的能力和素质,因此更有可能选择创业。

教育背景不仅包括学历水平,还包括专业背景和技能储备等方面。

2. 创业意识:个人的创业意识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

具有积极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大学生更容易选择创业,他们愿意承担风险,追求自主创业的机会,具有较强的创业动力。

3. 个人性格特征:个人的性格特征也会对创业意愿产生影响。

乐观、自信、有冒险精神的大学生更容易选择创业,而性格内向、缺乏自信的大学生则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就业。

二、家庭因素1. 家庭背景:家庭背景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庭对创业的支持程度、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成员的创业经历等都会对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产生影响。

2. 家庭期望:家庭对大学生的期望也会影响其创业意愿。

一些家庭更希望大学生选择稳定的就业,而另一些家庭则更鼓励大学生勇于创业。

家庭的期望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选择。

三、社会因素1. 就业形势: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也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就业市场供不应求,大学生更容易选择创业,希望通过创业来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和人生价值。

2. 社会风气:社会对创业的态度和风气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意愿。

如果社会对创业持积极、鼓励的态度,大学生更容易受到鼓舞,选择创业的可能性会增加。

四、政策因素1. 政策支持:政府对创业提供的政策支持也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

政府出台的创业扶持政策、创业补贴政策等都会对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在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学生创业 对我 国经济 的持续健康稳定 发展起着 重要 的作用 , 大学
生创业不仅 可 以解决 自身的就业 问题 , 而且 能提供更多 的就业机
会。


研 究方 法和 研 究 假 设
然刺激而产生 , 也可能是逐 步积 累而引发 的慎重决 策 。创业 意识 的培养与创业能力 的提高是不 能截然分 开的 , 它们是相互渗 透、 互
【 关键词】 在校大学生; 大学生创业; 创业意愿
和决策行为 ” 。环境 的变化 首先 影 响人 的观念 , 观念 进而 影 响意
创业是经济增长和创新 的推动 力量 , 也 是 国家 经济具 有可持
续发展活力 的基础 。在技术变化迅速 、 国际竞争激烈 的时代 , 创业
愿, 也就是说 创业者在 面临创业 环境变化 时其创业意 愿也在 随之
愿。
受 教育者仍 然是创业 者的主体 , 但是受 过高等教 育的创业 者超过 2 0 % 。在 当今创业环境 和社会 观念下 , 对 于本科生而 言 , 拥 有较高
知识储备 可能更愿意考 研继续深 造或考公 务员 , 从 而获得一 份较
2 . 创业环境扶持作 为 自变 量 , 反应 的是 创业 环境 对在 校大 学
为安定 的工作。 由此提出假设 。
假设 m : 创业知识储备 与创业 意愿 负相关 。
二、 在 校 大 学生 创 业 意愿 的 实 证研 究 结 果 与 分 析
( 一) 信 度 与 效度 检 验
1 . 信度检验 。信度 即稳 定性 , 指调 查统 计结 果 的稳定 性 和一 致 性。其测量方法有重复 测量 、 复本测量和 折半 测量等 , 我 们根据 具体情 况 , 采取折半测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方法 , 将调查结果按照单双号分成 两个 部 分进 行测 量 , 再根据 两个部分 的所 得值求 得相关 系数。信度 系 数用 O ' o n b a c h o t 来检验 , 看其 内部 一致性如何 , 本次调查 问卷所得

大学生创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大学生创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大学生创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变化,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选择。

本文旨在调查
大学生创业的意向以及影响因素。

大学生创业的意向可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创业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发
展空间,对于追求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大学生来说具有吸引力。

创业也可以创造更多的
就业机会,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个人因素也可以对大学生创业意向产生影响。

个人的性格特点和能力素质对于创业的
决策和行为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具有积极进取、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大学
生更容易产生创业意向并且成功创业。

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也可以对大学生创业意向产生影响。

来自创业家庭的大学生更容
易接受并且具备创业的勇气和能力。

社会的创业环境和政策支持也可以激发大学生创业的
意愿和行动。

教育和培养机制也对大学生创业意向产生重要影响。

高等教育机构可以通过开设创业
导向的课程和提供相关的支持服务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

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
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和资金支持等资源,以帮助他们创业并成功实现职业发展。

大学生创业意向受到个人因素、家庭背景、社会环境和教育培养机制等多方面的影响。

进一步研究和理解这些影响因素是推动大学生创业发展的关键。

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大学生
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以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持续发展。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意愿研究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意愿研究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意愿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创业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的选择。

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自主创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同时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新成果。

本文将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意愿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原因、影响因素以及发展趋势。

一、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意愿的原因1. 就业压力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许多毕业生面临着就业压力。

自主创业成为了一种摆脱就业困境的选择,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

2. 创业梦想许多高校毕业生怀揣着创业梦想步入社会,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追求。

3. 创新意识现代社会对创新能力的需求越来越大,高校毕业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创新意识,更容易将创业想法付诸实践,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1. 教育背景高校毕业生的教育背景对其自主创业意愿有着重要影响。

受过良好教育的毕业生更具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更容易选择自主创业。

2. 就业环境就业环境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意愿。

如果就业市场供求矛盾突出,毕业生就业压力大,那么选择自主创业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3. 政策支持政府对创业者提供的政策支持也是影响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

各种创业扶持政策的出台,能够激发毕业生的创业热情,降低创业风险。

三、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发展趋势1. 多元化创业形式未来,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形式将更加多元化,不仅有传统的实体创业,还会有线上创业、平台创业等新兴形式,满足不同毕业生的创业需求。

2. 创业教育的普及随着创业教育的普及,高校毕业生将更早接触到创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日后的创业之路奠定坚实基础。

3. 创业生态的完善未来,随着创业生态的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创业的环境将更加优越,创业资源更加丰富,创业成功的机会也将大大增加。

总结起来,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意愿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策的支持,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这条道路。

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等。
03
实证研究的缺乏
目前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缺乏大量的实证研究,导致研究
结果的说服力不强。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01
研究方法的创新
未来的研究可以采用深度访谈、案例研究等方法,更深入 地探讨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
02 03
综合因素的研究
未来的研究可以综合考虑更多的影响因素,如政策环境、 社会文化、个人特质等,以更全面地揭示大学生创业意愿 的驱动因素。
从个体、家庭、社会和政策等不同角度对创业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类。
创业意愿影响因素概述
对各个分类的创业意愿影响因素进行简要概述,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与模型
研究方法
介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
研究模型
介绍研究模型,包括理论模型、实证模型等,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参考。
变量测量
对创业意愿、家庭背景、个人特质、教育程 度等变量进行测量,确保问卷的可靠性和有 效性。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研究假设
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 的假设,如家庭背景、个人特质、教育程度 等对创业意愿产生影响。
模型构建
基于相关理论和研究,构建了一个包含多个 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用于分析 各因素对创业意愿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制。
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 因素的实证研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文献综述 • 研究设计 • 数据分析 • 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 • 结论与建议 • 研究不足与展望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研究背景
01
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创业 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 力量,大学生创业日益受到社 会的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外,高创业自我效能感者对结果的期望 也与他人有所不同[3]。Jung(2001)的研究结果验 证了一个重要结论: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 向有直接的正向影响[4]。Hao Zhao 等人(2005)的 研究进而揭示了创业自我效能感作为创业课程 体会、创业经验、风险倾向、性别四类因素与创 业意向的中介变量[5]。范巍、王重鸣(2004)通过 问卷调查了个人特征以及环境、人口统计因素 对个体创业倾向的影响,认为创业自我效能感 是创业意愿的一个很好的预测指标[6]。
假设 1:个人特征对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 存在显著影响
假设 2:个人特征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存在显 著影响
DeNoble 等人(1999)的研究证实了接受创 业教育的创业者的创业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非 创业者,而且创业自我效能感在不同学科的学 生间存在着差异,创业专业的学生(受过创业教 育) 在创业自我效能感大部分维度上的得分远 高于非创业专业的学生[15]。
Chen 等人(1998)的研究还发现所学的管理 课程数量与创业自我效能感强度呈正相关,Hao
Zhao 等人(2005)的研究也有类似的结论。创业 经历对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的研究结果出现 了相关(Lindsay,2007)和无关(Forbes,2005)两种 不同的结论,以往创业成败的经历会对创业自 我效能感的形成和程度产生不同方向的影响。
摘 要:在当前国内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开展创业教育,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促进其创业行动 已成为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本文以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个人特征、自我效能感、 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互动的角度考察影响其创业意愿的主要因素。 研究发现: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教 育与创业意愿两两显著相关,个人特征与创业意愿和创业自我效能未显著相关。 关键词: 自我效能感;创业教育;创业意愿
旅游市场营销。 高 静(1981- ),女,河南南阳人,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系讲师,管理学博士,主要研 究方向为旅游基础理论和旅游市场营销。
77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10 年第 4 期
作为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 的一个关键概念,创业精神正在成为人们的一 种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创 业与创业教育提升到党和国家的战略层面上 来。在这种形势下,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 创业,促进其创业行动便成为一个极具现实意 义的社会问题。
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一些西方发达国家
教育部一项统计数字表明,2008 年自主创
就在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当大公司经济不再增 业的本科毕业生只占毕业生总数的 0.4%。北京
长,高失业率产生时,一些小公司的建立可以创 作为全国的“人才大本营”,在 2009 年 17.5 万名
造新的工作机会,从而解决就业和经济增长的 高校毕业生中,选择自主创业的也仅有 146 人,
一、文献回顾
(一)创业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其组织和实施达到特 定目标所需行为过程的能力的信念。个体的自 我效能感是影响个体活动选择过程和活动内容 的主体性因素,它并非个体的行为本身,是一种 介于个体动机和行为之间的中介因素,具有动 机的行为驱动性质;同时又是建立在个体的综 合认知评价之上,具有认知性质,自我效能对个 体的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 创业研究学者 Kruege(r 2000)指出:“一个理 解创业背后涵义的关键是对认知结构、创业吸引、 创业意向以及创业行动背后深层信念的探索。” 创业自我效能感作为这样一种深层信念, 是揭示关键创业活动的重要概念,创业自我效 能感与机会识别、风险承担及职业选择有着密 切联系,可以被用来预测创业者的行为选择、坚 持和绩效。由于创业者面临的环境和任务的特 殊性,创业自我效能感被认为是导致创业意向 的重要前提,在同样的环境下,高创业自我效能 感者的眼中是充满机会的,而低效能感者眼中 则是代价和风险;即使感觉到同样不确定、风险 和艰难的环境,高自我效能者也比低自我效能 者在解决问题时具有竞争力。
(二)创业教育 从广义上讲,创业教育是通过相关的课程体 系整体提高学生素质和创业能力,从狭义上讲是 针对大学生就业,培养学生创办企业的能力。 2000 年彭刚出版的《创业教育学》一书中总 结出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即创业意愿、创业知 识、创业能力、创业心理品质[7]。在全球创业教育 体系,形成可以培养创业意愿为主的百森商学 院、以培养实际管理经验为主的哈佛大学和以 培养系统的创业知识为主的斯坦福大学三种典 型创业教育模式。 Cluoes 做的实证分析发现学生在接受创业 教育前后,其决定创业与否有着显著的差异。接 受过创业教育的学生更易于承担风险、做出有 利于自身的决定[8]。此外,还有很多欧洲国家和地 区的研究也证明了大学教育对创业的影响是可 以观察的。 (三)创业意愿 创业意愿是针对潜在创业者而言的,只有具 备创业意愿的潜在创业者才有可能真正从事创 业活动。 Bird(1988) 把创业意愿定义为“引导创业者 追求创业目标,并投入大量注意力、精力和资源 等的一种心理状态”, 并且认为个人或社会因素 都必须通过创业识向来影响创业行为[9]。Krueger 等(2000) 认为,创业是具有意向性的,创业意愿针 对有计划的行为,是创业行为唯一、最好的预测 变量,实证研究验证了创业意愿是导致创业行 为的关键 [10]。探索导致个体产生创业意愿的因 素,一直是创业研究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问
An Empirical Study of Factors Influencing Carve- out Willing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Tourism Management
ZHANG Yong-gang, GAO Jing
(Tourism College of Zhejiang, Hangzhou 311231, China; 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2,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severe situation of domestic employment, it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social problem to enhance carve-out education and stimulate college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start an enterprise. Choosing c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tourism management as an object, this paper examines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students' carve-out willing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action among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self-efficacy, carve-out education and carve-out willingnes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self-efficacy, carve-out education and carve-out willingness. However,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carve-out willingness. Key words: self-efficacy; carve-out education; carve-out willingness
从理论角度而言,创业意愿研究对解决国 内大学生就业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 以往对于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中,不同学 者根据所关注问题的不同构建了相应的创业意 愿影响因素模型,然而,关注创业自我效能感和 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影响的研究较少,关于创 业意愿的测度方法略显单一,且缺乏以国内大学 生为对象的大样本采集的实证研究。
收稿日期:2010- 09- 14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 2010 年度(高校)研究课题(项目编号:SCG135),浙江省 2009 年度高校优秀青年教师
资助计划(项目编号 01132062),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院级教改课题(项目编号:2010YB05)联合资助。 作者简介:章勇刚(1979- ),男,江西抚州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企业管理和
一些问题[1]。目前,由于我国人力资源的供给远 不到毕业生总数的 0.1%[2]。种种数据都表明,我
远大于需求,就业问题已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 国大学生的创业意愿还不强,尚不适应扩大就
民生问题。
业的要求。
!!!!!!!!!!!!!!!!!!!!!!!!!!!!!!!!!!!!!!!!!!!!!!!!!!!!!!!!!!!!!!!!!!!!!!!!!!!!!!!!!!!!!!!!!
二、研究模型与假设
大量有关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证明,年 龄、性别、教育水平都会影响个体的创业意愿。 组织行为学家 Bateman 等人在 1993 年的一项经 典研究中首次提出了前瞻性人格的概念,将之 看作是决定个体主动性和前瞻行为的主要因素 [12]。Deborah (1994)将前瞻性人格引入其对创业意 愿及可能性的研究中,并指出其余人格测量的方 法也许对创业意愿有影响,但是用前瞻性人格来 测量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13]。
假设 5:个体创业自我效感对大学生创业意 愿存在著影响
根据文献回顾和研究假设,构建出创业意 愿影响因素模型(见图 1):
三、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根据上述文献综述和分析,借鉴相关学者 研究成果编制了个人特征、创业教育、创业自我 效能感与创业意愿量表,并邀请了 20 位旅游管 理专业学生和 5 名关注创业研究的人员进行深 度访谈。根据访谈结果对原始量表进行了修正, 得到预调研问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