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印象派简介及画作欣赏学科信息:美术-人教版-八年级下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知识汇总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知识汇总自学:《春》蛋彩画桑德罗·波提切利(意大利)蛋彩画,是15世纪欧洲油画正式形成以前两种最常用的画法之一(另一种画法是湿壁画)。
因它是用鸡蛋黄或鸡蛋清调和颜料作画而得名。
画中的美惠三女神分别象征“美丽、青春、欢乐”画面的中心是维纳斯。
桑德罗·波提切利(1444/5-1510)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佛罗伦萨最著名的画家之一。
他的代表作是《春》、《维纳斯的诞生》第一课:绘画的多元化1、朝元图(永乐宫壁画,局部)元代作品用勾线平涂法造型,形象追求平面单纯的美,服饰华美绮丽,富于装饰色彩。
2、利比亚女先知(壁画)米开朗基罗(意大利)作品用明暗法造型,形象写实,立体感强,观之如同在墙壁上开窗,看到栩栩如生的人一样。
3、春山游骑图(中国画)明代周臣4、村道(油画)1689霍贝玛(荷兰)5、星月夜(油画)1889凡·高(荷兰)6、红色的和谐(油画)1908马蒂斯(法国)7、委任状(油画)1965马格利特(比利时)8、蜻蜓(油画)1884列宾(俄国)9、梦(油画)1932毕加索(西班牙)10、一体,构图十一号(油画)1950波洛克(美国)11、维加·吉思基之二(油画)瓦萨里(法国)12、红色、黄色、蓝色与黑色构图(油画)20世纪20年代蒙德利安(荷兰)第二课:手绘线条图像法----物象的多视角表达物象多视角表达的主要方法:1、平面表达;2、立体表达(三视图)第三课:两个外国美术流派一、两大流派1、新古典主义画派:多选择重大题材2、印象主义画派:在美术史上开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呼唤着现代美术的到来二、作品欣赏1、布罗格利公主像(油画)安格尔(法国)(新古典主义画派)2、马拉之死(油画)1793达维特(法国)(新古典主义画派)3、拿破仑一世的加冕(油画)1805-1807达维特(法国)(新古典主义画派)4、吹笛少年(油画)1866马奈(法国)(印象主义画派)5、日出·印象(油画)1873莫奈(法国)(印象主义画派6、红磨坊街的舞会(油画)1876雷诺阿(法国)(印象主义画派7、舞台上的舞女(色粉画)1877德加(法国)(印象主义画派第四课:单色版画版画可按制作方法分为凹版、凸版、孔版和综合版等。
人美版美术八年级下册《向莫奈学印象派风景画》单元作业设计

《向莫奈学印象派风景画》单元作业设计(一)课标要求本重组单元内容,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绘画的多元化》和《两个外国美术流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色彩风景画》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欣赏理解印象派作品,学习了解印象派的造型、光影、笔法、色彩等特点,结合“我为家乡旅游做贡献”的实际生活情境,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审美,寻找家乡特色旅游景点,创作一幅家乡特色旅游景点的印象派绘画作品,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以上关于课标要求的描述参考《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相关内容:(1)课程基本理念:关注文化与生活,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通过绘画的造型,手段、方法创造视觉形象,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的感受和个人思想、情感。
在过程中获得美术创作体验乐趣。
(2)课程设计思路:四个学习领域的划分是相对的,每一学习领域各有侧重,又互相交融、紧密相关,形成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美术课程结构。
(3)课程目标中关于“造型•表现”、“欣赏•评述”两个领域分目标的内容描述。
(4)课程内容中关于“造型•表现”、“欣赏• 评述”两个领域目标、学习活动建议、评价要点的内容描述。
)知识与技能:欣赏莫奈的印象派风景画作品,从画面的造型、光影、笔法、色彩总结印象派风景画的特点。
学习印象派风景画的笔法特点,结合光影和色彩,对印象派风景画进行临摹与创作。
过程与方法:欣赏并完成莫奈印象派风景作品的欣赏研究报告;临摹印象派风景画造型、光影、笔法、色彩;运用印象派的风格特点,创作一幅家乡特色旅游景点的印象派绘画作品;在学校范围内进行展示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绘画的多元化包含的不同流派,掌握印象派绘画的美学特点,学会“像艺术家一样创作”,用画笔记录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根据人民美术出版社教材,八年级下册第 1 课《绘画的多元化》、第3 课《两个外国美术流派》、第 8 课《色彩风景画》提炼重组出印象派风景画作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总复习知识点归纳本文档旨在总结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课程的知识点,供复使用。
西方绘画艺术- 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等大师的作品和风格特点。
- 巴洛克时期:卡拉瓦乔、鲁本斯等大师的作品和风格特点。
- 古典主义时期:大卫、乔治·南丁格尔等大师的作品和风格特点。
- 浪漫主义时期:戈雅、德拉克罗瓦等大师的作品和风格特点。
- 印象派和后印象派:莫奈、梵高、塞尚等大师的作品和艺术思想。
- 现代艺术:毕加索、达利等大师的作品和艺术思潮。
中国绘画艺术- 中国绘画的起源和发展:殷商文化、宋画院、绘画理论等。
- 中国画的基本构图:写意、写实、似写实等不同的表现形式。
- 中国传统绘画的分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不同的题材。
- 中国画的绘制技法:墨、笔、宣纸、颜料等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 著名的中国画家和作品:吴道子、顾恺之、董源、郑板桥等大师的作品和风格特点。
西方雕塑艺术- 古希腊和古罗马雕塑:剧烈运动、英勇形象、栩栩如生的特点。
- 文艺复兴时期雕塑:米开朗琪罗的《大卫》等作品的风格特点。
- 现代雕塑:造型抽象、艺术理念的变革等。
中国雕塑艺术- 古代石雕和陶雕:商周青铜器、秦陶俑等的特点和艺术风格。
- 造像和明清木雕:长眉佛、南宋寺庙等的特点和艺术风格。
- 现代雕塑:现代主义的影响、民族特色的表现等。
影视艺术- 影视艺术的基本元素:摄影、音乐、美术等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
- 电影的发展历程:黑白电影时代、无声电影时代、声音电影时代等。
- 知名电影导演和代表作品: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冯小刚的《一九四二》等。
- 影视技术的进步:特效、动画、3D技术等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课程的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祝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
八年级美术下册必考知识点

八年级美术下册必考知识点八年级美术下册必考知识点,在考试前的练习和准备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梳理八年级美术下册必考知识点,希望能够对大家的考试有所帮助。
一、西方绘画的流派1.古典主义古典主义是指绘画作品风格上所追求的优美、完美、和谐,以及对古希腊、罗马艺术和文化的追求和模仿。
2.印象派印象派是一种主张描绘自然光线和色彩变化的流派,他们希望通过对光线的变化和色彩反应的记录来呈现出作品所表现的景象。
3.表现派表现派是指绘画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是真实生活的一部分,如人民、环境、社会等,从而反映出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感和现实主题。
二、色彩学知识1.色相色相是指色彩的名称,如红色、蓝色、黄色等。
2.明度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即是明亮还是暗淡。
3.饱和度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度和强度。
三、构图知识点1.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指在画面中心或中心轴上将画面分为相等的两半,让两半呈左右对称的组合方式。
2.平衡构图平衡构图指在画面中心、上下左右等位置将画面分为多个小块,让这些小块所形成的图案达到平衡和谐的效果。
四、画材知识1.铅笔铅笔是指铅芯插入木头中制成的绘画工具。
它的画线轻重可以通过擦、粉末等方式加以改变。
2.彩色铅笔彩色铅笔是一种用颜料和填充染料制成的铅笔,可以产生丰富的色彩。
3.水彩画笔水彩画笔是一种可用水淡化的颜料,可以画出恰当的质地和色调,适用于水彩画和画作定稿。
五、绘画技巧1.设立颜色主题颜色主题是指在绘画作品中选择一种或多种色彩作为主要颜色来运用,如暖色主题、冷色主题等。
2.利用对比色对比色是指在画面中增加互补色,如黄色和紫色、红色和绿色等,可以用来增加吸引注意力的效果。
3.运用明暗处理明暗处理是指在绘画作品中运用明暗调节画面的视觉效果,包括较浓的阴影、半明半暗的灰色、亮点和高光等。
以上就是八年级美术下册必考知识点的内容,希望大家在备考时有一定的帮助。
八年级美术下册《印象派的画家们》教案、教学设计

3.学生的绘画实践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教学难点
1.印象派画家们在光影、色彩、构图等方面的表现技巧。
2.学生对印象派绘画风格的把握,以及在实际创作中的运用。
3.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审美观念,形成独特的艺术见解。
(教学设想)
c.德加:擅长描绘舞女形象,注重线条和构图,代表作有《舞蹈课》等。
d.塞尚:被誉为“现代绘画之父”,其作品注重结构和几何图形,代表作有《卡德的玩家》等。
3.讲解印象派画家们在光影、色彩、构图等方面的表现技巧,如光影对比、色彩搭配、画面构图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位印象派画家,收集该画家的生平事迹、作品特点等相关资料。
4.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印象派画家们的作品进行鉴赏与评价,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通过多媒体展示、实物观察、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印象派画家们的生平事迹、创作背景及其作品特点。
2.采用案例分析、模仿实践、创作展示等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印象派的绘画技巧,提高绘画能力。
4.小组讨论,互动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创作心得,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5.作品展示,评价反思: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评价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帮助学生发现不足,提高创作水平。
6.拓展延伸,提升素养: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印象派画家们的其他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幅印象派画家莫奈的《睡莲》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幅画美在哪里?画家运用了哪些绘画技巧来表现画面?”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各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最全)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各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新最全)
一、画家和作品
- 描述:介绍了一些著名画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梵高的《星夜》等。
- 知识点:学生可以研究到不同画家的风格和艺术特点,了解
他们对艺术的影响。
二、色彩的认识
- 描述:介绍了色彩的基本概念、色相、明暗、冷暖色等知识。
- 知识点:学生可以研究到色彩的分类和运用,了解色彩在绘
画中的表现力。
三、造型的认识
- 描述:介绍了造型的基本概念、线条的表现、形状的认识等
知识。
- 知识点:学生可以研究到造型的构成要素和表现技巧,加强
对物体形态的观察和把握能力。
四、构图的认识
- 描述:介绍了构图的基本原则、构图技巧和构图的种类等知识。
- 知识点:学生可以研究到构图的方法和要点,掌握构图对画面整体效果的影响。
五、写生和创作
- 描述:介绍了如何进行写生和创作,包括观察事物、捕捉灵感、构思创作等知识。
- 知识点:学生可以研究到观察和创作的技巧,提高自己的实际绘画能力。
六、艺术赏析
- 描述:介绍了一些著名艺术作品的欣赏方法和艺术品鉴赏知识。
- 知识点:学生可以研究到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培养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各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印象派基本介绍及作品赏析

印象派基本介绍及作品赏析一、印象派的起源及发展:印象主义是十九世纪末在欧洲文化活动中心巴黎萌生的一种艺术风格。
印象格,却意味着同浪漫主义的一些传统形式与风格的决裂,并为二十世纪以“现代派”面目出现的各种艺术做好了准备,因此,印象派很自然地成为联结两个世纪的纽带。
由于印象主义首先是在绘画中出现的,再加上法国诸姊妹艺术之间的相互联系又特别密切,因此,谈论音乐上的印象主义,首先也得从法国的印象主义绘画谈起。
印象主义这个名称是由法国画家莫奈的一幅风景画《印象:日出》得来的。
家,第一次独立举办了旨在同官方沙龙相抗衡的画展,展出近三十位画家的作品。
这次画展受到了舆论的奚落,人们无礼地嘲弄这些艺术家,随随便便地以莫奈的这幅画为他们取上“印象主义者”的诨号。
由于这群青年艺术家对待“印象主义”这一贬称并不怎样介意,从此这个含混不清的偶得之词便保留下来。
印象派之后出现了与印象派的艺术主张不同,以塞尚、凡·高、高更为代表的另一种艺术主张,人们称之为“后印象派”。
在十九世纪末,许多曾受到印象主义鼓舞的艺术家开始反对印象派,他们不满足于印象派的“客观主义”表现和片面追求外光与色彩,转而强调抒发作者的自我感受,主观感情和情绪,于是开始尝试对色彩及形体表现性因素的自觉应用,后印象派从此诞生。
印象主义绘画不同于其他绘画之处,在于它以阳光和色彩为主角,即借助光与色的变幻来表现作者从一个飞逝的瞬间所捕捉到的印象。
印象派画家的这一选择,是同当时自然科学界对光的传播与照射的物理研究成果密切相关的。
人们的视觉之所以能感知自然界中的物体,都得以光所提供的条件为其前提。
阳光笼罩万物,使各种物体呈现出不同的色泽,换句话说,所有的物体都是染色的形,人们就是根据不同表面的不同色泽,即从不同染色面的分界才得以认知物体的形状的。
如果光一消失,形和色也就不见了。
所以印象派画家认为,在表现光的过程中,他们也就找到了绘画艺术的一切。
印象派对光和色进行了探讨,研究出用外光描写对象的方法,并认识到色彩的变化是由色光造成的:色彩是随着观察位置,受光状态的不同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1.印象派的画家们教案初中美术浙人美版八年级下册

1.印象派的画家们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印象派产生的时期、画派的主要画家及作品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作品比较欣赏、知识讲解、笔法体验等一系列活动,感悟印象派作品光与色的关系,尝试运用丰富的笔触表现景物的色彩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对自然、对生活的热情与理想。
【学情分析】对于生长在农村的八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学习的基础积累。
但是,对中外美术史的认知还只是停留在一些个别感兴趣的人物上,在片面的词语中了解到传奇的人物故事及作品,对美术史上所记载的大部分的作品还是不知它们真正的价值。
同时,他们也很少有机会用眼睛与美术作品的直接对话,产生的感官的愉悦和心灵的满足,体验到作品中的美。
只是别人说好就好的“人云亦云”的阶段,只知画得很像就是好的审美直觉鉴赏能力。
所以,在印象派的画家们这一课的学习中,就必需围绕着学生的这一主体展开【教学活动】。
1、直觉观察,用高质量的作品图片引导学生用眼睛观察,用心比较、思考、探讨等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直觉欣赏把握作品,形成对印象派作品区别其它不同时期的价值理念,促进审美修养的提升。
2、引导学生在广泛的文化中学习美术的概念,在美术史中他们为什么会被“史册”所记载?他们对美术史有哪些全新的审美创造?教材分析本课是“欣赏·评述”课,教学内容安排一课时来完成。
教科书通过对印象派画家及作品的介绍、分析,了解印象派的产生时间、背景,画派的主要画家及作品的特点。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个层面:(1)印象派的概念;(2)印象派的主要画家;(3)印象派对自然光与色的感受;(4)印象派对自然光与色的表现技法。
教学中,让学生领略到印象派探索的原则和表现形式,分析光与色千变万化的依据,以及各个艺术家的作品风格特色。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印象派的绘画风格,体会印象派作品对光与色的咸受。
难点:掌握印象派的表现技法。
【教学过程】5.1 【教学活动】【导入】创设情景导入课题一、导入大家好!很高兴与大家一起走进美术的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塞尚《静物苹果篮子》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代表人物:
印象派是19世纪后半期诞生于法国的绘画流派,其代表人物有莫奈、马奈、毕沙 罗、雷诺阿、梵高 、高更、西斯莱、德加、科罗、莫里索、巴齐约以及保罗·塞 尚等。他们继承了法国现实主义前辈画家库尔贝“让艺术面向当代生活”的传统, 使自己的创作进一步摆脱了对历史、神话、宗教等题材的依赖,摆脱了讲述故事的 传统绘画程式约束,艺术家们走出画室,深入原野和乡村、街头,把对自然清新生 动的感观放到了首位,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 暖变化和相互作用,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把变幻不居的光 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这种取自于直接外光写生的方式和 捕捉到的种种生动印象以及其所呈现的种种风格,不能不说是印象派绘画的创举 和对绘画的革命。印象派美术运动的影响遍及各国,获得了辉煌的成就。直到今 天,他们的作品仍然是人们喜爱的艺术珍宝。
19世纪的时候,法国巴黎是欧洲油画的中心。这个时候的风格是以学 院派的新古典主义为主导的,他们每年都要举办官方的展览,叫做“沙 龙”,多数人都出自于皇家美术学院,他们有着深厚的素描基础,并且精 通人体解剖,画风严谨、细腻。而在这个时候,还有着另外一大批充满着 理想的年轻画家,他们来自于各个阶层,大多数都是自由人,很多人对学 院派的教学方式及绘画风格有着不同的看法,认为古典主义千篇一律,缺 乏个人风格,他们更崇尚现实主义,并提倡户外写生。由于大家有着共同 的理想和观点,他们逐渐地聚集到巴黎郊外的一个名叫巴比松的小村庄, 来描绘那里迷人的风光,他们被称为“巴比松”画派。“巴比松”村就是 现C在om巴pa黎ny的L卫og星o 城之一的枫丹白露镇。“巴比松画派”就是“印象派”的
Company Logo
印象派绘画(Impressionism)也叫印象主义,是西方绘 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60—90年代在法国兴 起的画派,当时因克劳德·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受到 一位记者嘲讽而得名。这幅画面描绘的是塞纳河的清晨, 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由于画家要在很短的瞬间,将早晨 的美景在光线还没有变化前,就要完成作品,因此画面不 可能描绘的很仔细。当学院派的画家们看到这幅作品时, 认为很粗糙,过于随便,就用讥讽的语言嘲笑“巴比松” 的画家,意思是说:那是一群根本就不懂绘画的画家, 《日出印象》完全就是凭印象胡乱画出来的,其他人也附 和着说,这些画家统统都是“印象主义”,没想到,这些 挖苦的话,反而成全了这批画家,“印象派”随之诞生, “巴比松”派反而慢慢被人淡忘。
Company Logo
1874年有一群年轻的画家在巴黎卡皮西纳大道的一所公寓里举办了第一 届印象派画展,有31位印象派画家参展。来向官方的沙龙挑战。包括莫 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德加、塞尚和莫里索等在内的画家们不仅 有各异的性格和天赋,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还具有不同的观念和倾向, 但是,他们诞生在同样的时代,有着同样的经历,并且向同一的反对派斗 争过。他们欣然接受一些杂志的讽刺文章作家封给他们带着嘲笑味道的称 号——“印象派”。
代表作品:
马奈-- 《草地上的午餐》 《吹笛少年》 莫奈-- 《日出·印象》《睡莲》《鲁昂大教堂》 雷诺阿-- 《红磨坊的舞会》 梵高-- 《向日葵》《星月夜》《鸢尾花》 塞尚--《埃斯泰克的海湾》《静物苹果篮子》 阿尔弗莱德·西斯莱--《洪水泛滥中的小舟》
Company Logo
梵高:向日葵
Company Logo
塞尚: 埃斯泰克 的海湾
Company Logo
《洪水泛滥中的小舟》(阿尔弗莱德·西斯莱 Alfred Sisley,1839-1899)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梵高:新月夜
Company Logo莫奈 Nhomakorabea鲁昂大教堂【1】
莫奈:鲁昂大教堂【2】
Company Logo
印象主义(1874-1886):不依据可靠的知识,以瞬间 的印象做画。画家们是抓住一个具有特点的侧面去做画, 所以他们必须疾飞画笔把颜色直接涂在画布上,他们只能 多考虑画的总体效果,较少的顾及枝节细部。印象主义的 以粗放的笔法做画,作品缺乏修饰,是一种对笔法较草率 的画法。印象主义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 以思维来揣摩光与色的变化,并将瞬间的光感依据自己脑 海中的处理附之于画布之上,这种对光线和色彩的揣摩也 是达到了色彩和光感美的极致。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 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 煌的艺术成就。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法国涌现出 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他们创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 能详的经典巨作。其代表作品中,马奈的《草地上的午 餐》、莫奈的《日出·印象》。
Company Logo
印象派绘画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 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 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国 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19世纪后半叶到20 世纪初,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他 们创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巨制, 例如,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 出·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