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八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一、引言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它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以及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

二、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1.朝鲜问题:19世纪末,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请求清政府出兵援助。

日本趁机派兵进入朝鲜,企图占领朝鲜并侵略中国。

2.清政府的态度:清政府内部存在严重的政治腐败和军事无能,对日本的侵略行径采取了消极的态度,导致了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3.国际形势: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三、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1.丰岛海战:1894年7月25日,日本海军在丰岛海域偷袭中国运兵船,挑起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海军在黄海海战中英勇抵抗,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2.平壤战役:1894年9月,日军分四路围攻平壤。

清军左宝贵等将领英勇抵抗,但由于缺乏统一指挥和战略计划,最终平壤失陷。

3.黄海海战:1894年9月17日,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展开激战。

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等英勇抵抗,最终全军覆没。

4.辽东半岛战役:1895年初,日军在山东半岛登陆,包围威海卫。

北洋舰队在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

5.马关议和:1895年4月,清政府派李鸿章赴日本马关议和。

李鸿章在谈判中尽力争取国家利益,但最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四、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与影响1.割地赔款:根据《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并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这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和财政困难。

2.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后,俄国进一步租借旅顺、大连等地,英国强租威海卫和新界等地,法国租借广州湾等地。

美国则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利益均沾。

这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自主学习】一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1)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急于开拓海外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并掠夺廉价原材料。

(2)目的:日本对朝鲜觊觎已久,征服朝鲜是日本企图实现侵略、称霸的重要步骤。

(3)导火线:1894年,朝鲜发生,清政府派兵镇压,日本趁机出兵朝鲜。

2.经过:(1)爆发(开始标志):1894年7月,日军在牙山口外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

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2)主要战役:平壤战役 1894年9月人物:清军将领中炮牺牲。

结果:统帅弃城逃跑,平壤陷落。

黄海战役(黄海大战)交战双方:北洋舰队——日本联合舰队人物:壮烈殉国。

结果:日军趁机夺取了权。

辽东战役(辽东半岛战役) 1894年11月,日军登陆辽东半岛,旅顺守将孤军迎敌,旅顺失陷后,日军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杀害两万多中国人,史称“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 1895年初人物:北洋水师提督自杀殉国。

结果:舰队全军覆没。

3.结果:中国战败,签订《》二《马关条约》的签订(1)时间:年(2)人物:清政府派为议和大臣,(3)内容:割地——清政府割、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赔偿日本兵费白银两;开埠通商——开放、、苏州、杭州为商埠;※设工厂(资本输出)——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等。

(4)影响:《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三瓜分中国狂潮1.三国干涉还辽沙俄联合、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万两白银作为“”。

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划分势力范围。

各国在华强租海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 P272.门户开放政策原因:美国忙于和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

时间: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的照会。

内容: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贸易机会。

影响(评价):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汉口
苏州 杭州
上海
宁波 福州
广州
厦门
5.《马关条约》内容:
内容 割三地 辽东半岛、 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澎湖列岛 白银二亿两 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 岸开设工厂
赔二亿 开商埠
设工厂
内容 割三地
危害
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 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加剧清政府财政危机。 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腹地 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本输出;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北京
营口
5.《马关条约》内容:


天津
内容 割三地 辽东半岛、 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澎湖列岛
河 南京 汉口 长 江 九江 运
烟台


镇江 上海
赔二亿 开商埠
设工厂
白银二亿两
宁波
定海

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福州 淡水 厦门 广州 澳门 (萄占) 九龙司 香港(英 占)

汕头
台湾
琼州
重庆
沙市
第5 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 瓜分中国狂潮
明 治 维 新 前 与 后
亚洲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中国
朝鲜
日本征服朝鲜、侵略中国、 称霸世界的“大陆政策”
全世界
欲称霸世界,必先征服亚洲;欲征服亚洲,必 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朝鲜。
——日本大陆政策
1.原因:①日本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
威海卫战役
5.结果: 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 6.失败原因: ①根本原因:
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抵挡先进资本主义的进攻。 清政府腐败无能,对形势认识不清。 ②主观原因: 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③客观原因: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中国战败的原因
中日兵力大比拼:
甲午中日战争
材料2: 1894年3月,日本外相陆奥宗光 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 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 材料3:日方明治天皇,一方面协调国 会,为海军增加购舰资金,一方面节约宫 内费用,带头向海军捐款,文武官员在三 年内,捐出薪金的十分之一,建造军舰。 在天皇的感召下,全国富豪纷纷捐款,使 海军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得到很大支持。
学习目标
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知道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和影 响。 2、了解帝国主义强占租借地和瓜分 “势力范围”的事实以及美国提出“门 户开放”的政策。
一、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日本于 1868 年,实行 “ 明治维新 ” ,此
后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同时 也走上了对外国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2、原因:根本原因: 日本企图征服朝鲜、侵略中国、 称霸世界 直接原因: 朝鲜东学党起义 3、时间: 1894年,农历甲午年
D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思考问题:
结合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海战的历史,说说加 强海洋防卫的重要性
两次战争列强都是从海上入侵中国的, 中国放弃和散失制海权是导致战争失败 的重要原因。 海洋防卫是国家海洋战略和国防战略 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国家统一、领 土完整、抵御外来侵略、保障国家经济建 设和人民生活、维护世界和平具有很重要 的意义。
材料4: 慈禧太后对海军既不了解,也没 有特别的关心,她在北洋水师成军后,开始 修建颐和园,为60岁生日准备庆寿,耗用银 两1000万两,北洋水师资金匮乏,7年只增添 了1艘新舰,而日方在此期间添了7艘主要军 舰。 材料5:平壤战役时,驻守平壤的清军执 行李鸿章“先守定局,再图进取”的命令, 贻误战机。日军分路围攻平壤时,清军回族 将领左宝贵亲临城头指挥战斗,中弹牺牲。 清军统帅叶志超弃城逃走。日军占领平壤。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第 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
“瓜分”中国狂潮
一:黄海大战
1.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 日本为了日本为了掠夺市场和原料,实现 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2.为什么这次战争叫“甲午战争”? 1894年,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因此,这 次战争叫做“甲午中日战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甲午战争形势图
你能讲述黄海大战的经过吗?
二:《马关条约》的签定
1895年4月,李鸿 章和日本首相伊 藤博文,在日本 马关签定了中日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 的半殖民地化程 度。
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1、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 日本; 2、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4、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致远舰及管带邓世昌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此挽联是人们为哀悼民族英雄邓世昌而撰写的。
黄海大战以后, 日本又是怎样侵略 中国的?
1. 旅顺陷落 2. 威海卫战役 旅顺大屠杀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旅 顺 陷 落 旅 顺 大 屠 杀
威海卫战役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威海卫战役中,北 洋海军提督丁汝昌 宁死不降,最后, 自杀殉国。
对比:
项目 内容 影响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 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马关条约》大 大加深了中国半 殖民地化程度。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是其他条约中 没有出现的,这反映了进入帝国主义阶 段后,各国对中国在侵略方式上的变化, 由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的转变。
1.三国时,吴国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 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 2.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 球. 3.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 4.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小结
1.对下面表格中的信息概括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C )
A.鸦片战争中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B.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C.中华民族爱国人士反抗外来侵略 D.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解析】材料中所涉及的事件包括虎门销烟、虎门之战、黄海海战、威海 卫战役,而A、B、D三项内容仅是根据某一具体事件得出的结论,因此无法 全面概括材料主旨,故排除。这些事件都发生在中华民族与外来侵略者之间, 且每个事件都有代表人物,由此可知,该表格信息反映的是中华民族爱国人 士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故C项正确。
清政府建立的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
直接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D )
A.平壤战役
B.黄海海战
C.辽东半岛战役
D.威海卫战役
5. 1894年12月,美国纽约的《世界报》用了两个版面的
篇幅刊登了一篇爆炸性的新闻报道,标题是《旅顺大屠
杀》。新闻报道的“旅顺大屠杀”发生C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8.面对列强侵华,国人感叹:“天涯何处是神州?”此句最有 可能描述的时期是( D )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时期
一、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
根本原因: 日本对朝鲜觊觎已久,并企图借朝鲜侵略中国。
直接原因: 1.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日本趁机出兵朝鲜。
2.东学党起义平息后,日本继续增兵朝鲜,蓄意挑起战
争。
2.爆发: 1894年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
清政府被迫向日宣战。 3.主要战役 (1)平壤战役
1895年初,日本陆军进攻山东
威海卫,北洋舰队陷入绝境。日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朝 鲜:
东学党起义(直接原因)
资本主义发展

需要殖民地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1894 -1895)
支援 (东学党起义) 求 助
• 爆发: 时间: 1894年7月
概况:
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 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丰岛
海战)
辽东战役
黄海战役
平壤战役
威海战役
[探究二]《马关条约》 影响
(1)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不仅使大 片领土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而且严重削弱了中国的国 防,便利了日本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 (2)巨 额赔款,不仅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而且加 剧了清政府的财政经济危机。(3)四个通商口岸的开 辟,等于把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和江浙两省,向日 本同时也向其他帝国主义开放,便于他们倾销商品, 掠夺原料。 (4)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这就直接阻碍了中国 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时,这条约规定也反映了帝国主 义对中国输出资本的要求。而资本输出必然导致在中 国划分“势力范围”和强租“租借地”。
干 涉
过程:提出照会
武力强迫

日本放弃辽东半岛,但向清政府
辽 结果:勒索白银3000万两
北极熊,代表俄国; 虎,代表英国;肠, 代表德国;大青蛙, 代表法国;太阳,代 表日本。
图的东南部有一只秃鹰 正向中国飞来,它代表美国, 是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 “迟到者”,但它不会吃其 它帝国主义国家的残羹剩饭 就善罢甘休,而是另有企图 和阴谋的… …
条款 割地 赔款 开埠 其他
内容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 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2017~2018初二年级历史导学案 编制:李鹏宇 编号:11 时间:2017.9.17 等级:班级: 小组: 姓名 审核: 审批:1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预习案】【预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掌握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精读课本,自学本课知识,完成预习案,掌握本课基本知识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邓世昌等人英勇反击侵略、不怕牺牲的精神。

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预习重难点】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马关条约》的内容难点:《马关条约》影响;“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使用说明】请同学们自学课本P24—P27页的内容,浏览预习案中的问题,带着问题精读课本,把你认为重要的知识点在书中进行勾画。

在阅读完成后,合上课本,完成预习案。

答题时要按条理写清楚,并使用规范的序号。

【预习导航】问题一:通过精读课本,请你分析出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原因?甲午中日战争的起止时间?问题二:黄海大战中涌现的英雄人物是谁?他具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北洋舰队覆灭的地点?问题三:完成下列表格。

《马关条约》割地赔款 通商 建厂影响:【我的疑惑】【探究案】2017~2018初二年级历史导学案 编制:李鹏宇 编号:11 时间:2017.9.17 等级:班级: 小组: 姓名 审核: 审批:2 【探究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中日甲午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精读课本,独立完成探究案,欣赏图片、分析材料,充分掌握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邓世昌等人英勇反击侵略、不怕牺牲的精神。

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探究重难点】重点:中日甲午战争的性质难点:中国失败的原因【使用说明】在充分阅读完课本和完成预习案之后,请同学们不要着急打开课本,试着再回忆一下课本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独立完成探究案。

完成后请在打开课本进行检查、修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