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合集下载

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探讨

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探讨
1 9 】 !
: ! §
创 新 教 育
Sci en ce a n d Tech no l o gy I n no vat i on He r a l d
高职 非 计 算机 专 业 计 算机 基础 课 教 学 改 革 的探 讨
代秀珍 ( 包头铁 道职 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包头 摘
中图分类号 : G 4 2 0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 0 9 8 x ( 2 0 1 3 ) 0 6 ( c ) 一 0 1 8 l 一 0 l
《 计 算 机 基 础 》是 高 职 院 校 所 有 非 计 专 业 课 程 的 联 系较 少 , 学 生 对 计 算 机 知 识 造 成了教 学 内容 与 算 机专 业 学 生 必 修 的 一 门公 共基 础 课 , 是 一 的 重 视程 度不 够 等 原 因, 门知识性、 技 能 性 和 实 践 性 很 强 的课 程 , 在 所 学 专 业 需 求 有 差 距 , 最 终只 能 让 学 生 简 高 职 院 校 非 计 算 机 专业 人 才 培 养 方面 有 着 单认 识 计算 机 , 不 能 更好 地 应 用 于本 专业 。 举足 轻 重 的 作用 , 能 否组 织 好本 课 程 的 教学 会 影 响 高 职 学 生 的 学 习、 生 活、 就 业等 多个 方面 。 2 O O 8 年 高 等 院 校 计 算 机 基 础 教育 改 革 课题 研究组编 撰的 《 中 国高 等 院 校 计 算 机 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 0 0 8 》为 2 1 世 纪 大 学 计
完成后, 教 师应 指 导 学 生 撰 写 实 验报 告 。 这 样 可 以 让 学 生 更 加 明确 的 知 道 自己在学 习 过 程 中存在 的 不足 之处 , 从 而 达 到提 高 教学

试谈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

试谈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
S T U D Y 0 F C 0 M P U T E R A P P L I C A 田 【 0 N I N E D U C A T 1 0 N
计算机应 用教 学研 究
试谈 高校非计算 机专业计算 机基础教学研 究
石 林 江
( 安顺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贵州 安顺 5 6 1 0 0 0 )

势 和 高 校 人 才 培 养 的要 求 。近 年 来 , 为 了督 促 学 生 掌 握 计 算 机 ,许 多 学 校 制 定 了学 生 必 须 通 过 国 家 或 当 地 省 市 的 计 算 机 等 级 文 化 考 试 的 要 求 。 由 此 大 多 数 在 追 求 个 性 化 教 学 , 教 学 方 法 的 改 革 . 提 高 教 学 评 价 的计 算 机 基 础 教 学 的教 师 做 了 很 多 工 作 .计 算 机 基 础 教 学 取 得 了很 大进 展 。
Ab s t r a c t :I n t h i s p a p e r ,t h e s t a t u s o f t h e c u r r e n t n o n — c o mp u t e r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c o mp u t e r b a s i c c o u r s e s t e a c h i n g ,h o w t o i m—
e d u c a t i o n a s we l l a s i mp r o v e d me t h o d s . Ke y wo r d s : Un i v e r s i t y C o mp u t e r F o u n d a t i o n; Co n t e n t o f c o u se r s; T e a c h i n g me a n s; T e a c h i n g me t h o d; T e a c h i n g q u a l i t y

中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探讨

中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探讨

性 ,只是 一些 表面 的简单 问题 或对课本 内容 的简单重 复。 真正有价值的问题需要学生结合影视资料对所学 的 知识进行延伸 、 综合 、 重组与运用。 吃什么》 在《 这一节课 中, 教师把镜头指 向了三位抱着篮球 、 满头 大汗 的学生 , 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 问题 , 这三位学生是剧烈运动后就 餐 的, 他们正走 向就餐窗 口, 你认 为他们吃什么最合适 , 请 你给他们制订一份合理的菜谱 。这一 问题提 出后 , 学 生积极的进行思考 和讨 论 , 踊跃 的回答 问题 , 们结 合 他 酸性食 品和碱性食品的特点 , 于体育运动后应该吃什 关 么才能有利于消除疲劳 , 补充消耗 的能量展开了激烈的 讨论 , 订出 了一份合理 的菜谱 , 制 课堂上 一片生机盎然 的景象使一位教师不 禁发 出感叹 ,学生思维是 否活跃 , 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 用的发挥 。 经过对 以上教学 案例的分析 , 笔者认 为 , 用影像 利 资料进行教学是丰富课程资源的手段之一 , 但要用之有 度、 用之有效 , 只有把趣味性 、 针对 性 、 主体性 、 适量性和 探究性 有机结合 , 才能使之发挥在课 堂上应有 的效果。
【 信息技术 】
中职非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基础》 课程教学探讨
李翠 云
( 北京市经贸高级技术学校 , 北京 12 0 ) 0 4 0
摘要 : 目前 中职非计算机专业《 算机基础》 计 课教 学存在 着很 大困难 , 自不 同省 市区县 的学生计算机水平差 来 参 不齐, 分层教学是使 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共 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 , 也是使 因材施教 落到 实处 的一种有效方式。
・+ 一+ ・
一 +
・+ ・
一— +r・ -一+ 一 —+教学 的时间 , 以至于教学 的重要 内 容没有进 行探究 或讲解 ,学生对很 多内容一无所 知或 知半解 , 更谈不上对所学知识 的应用 。二是冲淡 了内 容 的整体性 ,整整一 节课在给人观看一 部没有连续性 的电影 的感觉 ,留在学 生心 中的只是 一些 支离破碎 的 片断 , 所学内容没有形成整体框架 ,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j是对资料 的分析难 以到位 , 因为时 间的限制 , 对影视 资料 的分析 只是蜻蜓点水 , 没有进行深层次 的挖掘 , 内 容缺乏深度 , 资料利用的价值就不大 。

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探讨

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探讨

在这种 情况下 , 一方 面 , 师既要 完 成教学 大 纲所 教 规定 的教学任 务 , 要 让 学生 尽 可 能 的 多 练 习模 又
拟 题 ; 一 方 面 , 要 根 据 职 业 岗 位 的 需 求 提 高 学 另 还
二 、 算 机 基 础教 学 的几 点 探 讨 计
( ) 足 职 业 岗 位 需 求 , 用 案 例 式 的 教 学 一 立 采
高职 院校 非 计 算 机 专 业计 算 机 基础 教 学 探讨
曹财 耀
( 城 市职 业技 术 学 院 信 息 学院 , 江 宁波 3 5 0 ) 渡 浙 1 10

要 : 职 院校 非 计 算 机 专 业 计 算机 基 础 的教 学 , 高 目前 存 在 着教 学 课 时 少 、 学 内 容 多、 学任 务 重 、 生 基 教 教 学
算机有 过接 触 , 很不 熟 练 而 且 遗忘 较 多 。这 势 但
必 要 求 任 课 教 师 要 充 分 了 解 学 生 情 况 , 据 学 生 根 的 实 际情 况 进 行 因 人 施 教 , 而 大 幅 度 增 加 了 教 从
与应试 两者 间 的矛 盾 , 必要 对 高 职 院校 非 计 算 有 机专业 的计算 机基础 教学作 一番探 讨 。
算 机专业 学生毕业 前未通 过省 高校 计算 机基 础 知
识 和应 用 能 力 一 级 考 试 , 能 毕 业 , 能 结 业 ” 不 只 。
Hale Waihona Puke 通过 率 的高 低 已经 成 为 衡 量 一 个 学 校 的教 学 水
平 、 定一 个 教 师 的 教 学 质 量 的 重 要 依 据 之 一 。 评
业 学生计 算机 一级 考 试 ” 的证 书设 为 学 生 的毕 业 条 件之一 。随 着高 职 教 育模 式 的不 断 革新 , 来 原 的全 1制 、 3 全学年 制 的教 学模 式 逐渐 被 “ 2+1 教 ” 学模 式所替 代 , 导致 学 生 在 校学 习 的时 间 缩 短 了 三分 之一 , 为基 础课 的《 算 机基 础 》 当其 冲 作 计 首

浅谈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

浅谈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
、 —

一 老 师应 以培养 学 生计算 思 维能力 为核 心 ,根据 专业 性 质 的不 同 ,编 写不 同方 案 的教 材 ,分 门别类讲 授 ,避 免死 板的 “ 一锅 出” 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更新频繁的今天,必须 。 改变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才能适合学生实际,激发学习
国情 ,大 学招 生 区域 的扩 大,教 师在 编写 教程 的过 程 中需 要考 虑 学生 的入 学基础 层 次 ,可 以根 据知 识基 础编 制 网络 综合 基础 教程 ,学生可 以根据 自身学 习的知识 量进 行 自主

有 效 交流 ,为教 学 的顺利进 行提 供有 力保 障 。 4 多媒体软件的教学应用。多媒体软件教学具有模 . 2 拟 性 、互 动性 、针对 性 、重 复性 和高 效性 等特 点 。按 “ 精
281 一
计 算机 光盘软 件 与应用
2 1 第 1 期 0 2年 7
C m u e DS fw r n p l c to s o p t rC o ta ea dA p ia in
计 算机 光盘 软件 与应 用
2l年第 1 02 7期
C m u e DS f w r n p l c t o s o p t rC o t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ea dA p ia in
计算机教学与教育信息化
浅谈非计算机专业 《 大学计算机基础 》课程 的教 学研 究
胡 靖 ( 汉 纺 织 大 学数 学 与计 算 机 学 院 ,武 汉 武 407 ) 304
计算机教 学与教育信息化
学 工厂 ”最核心 的环 节 。项 目质 量 、项 目 化 水平 和项 目 优 实施严谨度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 。 51 项 目类 型 。在 教学 中项 目主 要有两 类 :专 门岗位 . 项 目和 专 业项 目。专业 岗位 项 目对应 的是 岗位 课程 ,它 的 特 点 与 岗位 典型工 作任 务对 应 ;专业 项 目对应 的综合 岗位 课 程 ,它 的特 点 与专 业面 向 的岗位 群典 型工 作任 务对 应 。 软 件 技术 专业用 “ 天天超 市 管理信 息 系统 ” 为专 业项 目, 作 覆 盖 程序 员 、高 级程 序 员、测试 员、实 施员 等 岗位 ,专业 项 目综合 性 、开 放性 比较 强 。项 目的数 量 以 岗位 的典 型 工 作任 务和 教学 时 间来确 定 。 5 项 目来源 。 教 学工 厂 ” 目主 要来 自“ _ 2 “ 项 I 企联 T校 盟 ”企 业或 教师 为企 业 开发 的项 目。 由于项 目复杂程 度 、 技术 含 量等 因 素决定 不 是所有 的 项 目都适合 教 学 。经过 筛 选后 的项 目,也不可 能直 接应 用 于教 学 中。教 学 团队根 据 教 学 目标 、学 生 的认 知 、未 来可 能应 用 的新技 术 、职业 资 格 技 术等要 求 对项 目进 行二 次开 发与 改造 。项 目优 化后 , 校企合作共 同开发 “ 以动为主、以静为辅 ,动静结合”的 立体化教学资源 。 静”是指出版特色教材,主要收集项 目 “ 开发过程中的案例、技巧,经验 ,使之从技术角度形成系 统知 识体 系 ; 动 ”是 指 电子活 页资料 、学 习课件 、视 频 、 “ 拓 展 资料 、 案例库 、技 巧库 等 ,这 些资源 通 过专业 开 发 的 “ 电子 自学 系统 ” 网站 统 一管理 ,方便 学生 使用 , 能上 网 就能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 中,以活页材料为主,以特色

在非计算机类专业开设_计算机应用基础_课程的教学研究

在非计算机类专业开设_计算机应用基础_课程的教学研究

在 非计算机 类 专业 开设 计 算机 应 用基 础 课 程 的教 学研 究
赵 双柱
(甘 肃联 合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 院 兰州 7 30 000 )

要 : 计算 机应用基础 课程是高等 院校非计 算机专业 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 , 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学 生
对 教 学 内 容 比 较 熟 悉 , 教 师 采 用 统 一 的 教 学 案 例 , 使 得 学 生 对 课 堂 教 学 内 容 不感 兴 趣 , 上 课 没 有 积 极 性 , 实 际 应
件 E X C E L , 电 子 演示 文 稿 制 作 软 件 PO W E R P O IN T , 网络 基 础知识 共六 大 模 块. 现 实情 况是
收 稿 日期 :20 12一 20 . 09一
作 者 简 介 :赵 双 柱 ( 197 2一 , 女 , 甘 肃 古 浪 人 , 讲 师 , 主 要 从 事 数 据 库 技 术 研 究 . )
10 8
甘 肃联 合 大 学 学报 ( 自然科 学 版 )
第 27 卷
案例 , 从 中汲 取 了较 为典 型的 较为 通用 的应用 案 例 ,但 因其通 用性 所 以没有 针对 性. 在授课 之前 教 师应 分 析不 同专 业 学 生 的 专业 特 点 , 了解 不 同专 业学 生 对 计 算机 应 用 基 础 课 程 的应 用 需 求 , 根 据不 同专业 学生 的应 用需 求设 计教 学案 例与 实训
第 27 卷第 l 期
2 0 13 年 l 月
甘肃联 合大学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 J ou rn a l o f G a nsu L ianh e U n iv er s ity ( a tur a l S e ien e es) N

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随 着 的 计 算 机 技 术 日益 普 及 , 算 机 维护 非 常 必 要 , 要 让 学生 重点 理 解 掌握 。 计 需 己成 为 人 们 工 作 、学 习和 生 活 中 不可 缺 少 教 学 过 程 的 设 计 上 , 堂 安 排 上 不 能 课 的 得 力 助 手 。 目前 , 小 学 到 大 学 的 各 阶 让 学 生 只 是 被 动 的接 受 教 师 和 电 脑提 供 的 从 断 都 普 遍 开 设 了 《 算 机 应 用 基 础》 这 门 信 息 和 指 令 , 学 及 课 件 制 作 应 遵 循 和 坚 计 教 课 , 样 导 致 了 在 高 职 学 校 的 这 门 课 程 的 持 “ 助 ”性 原 则 , 出学 生 的 主 体地 位 , 这 辅 突 教 学 工 作具 有 较 大 的 重 复性 , 次 , 其 由于 各 要 充 分 发 挥 学 生 学 习 的 主 动 性 。 因为 , 学 地 经 济文 化 、教 育水 平 、意识 观 念 的差 异 , 生 的 学 习 不 应 该是 学 生 对 教 师 所 授予 的知 导 致 了计 算机 基础 教 育 的 开 展 在 不 同地 区 识 的 被 动 接 受 , 是 一 个 以其 已 有 的 知 识 而 不 同 学 校 差 别很 大 , 生水 平 参 差 不 齐 , 学 层 和 经 验 为 基 础 的 主 动 构 建 过 程 。比 如 , 可 次 差 别 很 大 。这 些 都 是 高 职 院 校 计算 机 相 以让 学 生 根据 自己 的意 志 来 选择 学 习 内容 关 专 业 计算 机 基 础 教 育 面 临 的 一 个非 常 突 和 顺 序 , 样 , 这 学生 在 学 习时 能根 据 自身 行 出的 矛盾 , 因此 在 高职 院 校 的 教 学 中 , 何 动 的 反 馈 信 息 来 形 成 对 知 识 的 认 识 , 而 如 从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 学 生 能 够 熟 练 掌 达 到 培 养 学 生 解 决 实 际 问题 的 能 力 。 让 握 应 用 计 算 机 的 知 识 , 够 将 计 算 机 与 信 能 对 于 实 训 部 分 , 师 应 根 据 学 生 的 实 教 息 技 术 用 于 其 工 作 领 域 , 为 既 熟 悉 本 专 际 , 心 设 计 能 提 高 学 生 动 手 能 力 与 创 新 成 精 业 知 识 又 掌握 计 算 机 应 用 技 术 的 复合 型人 能 力 的课 后 练 习 和 课 后 实 训 课 题’ 理 论 , 使 才 , 得 我 们去 探 索 和 改 革 。 值 教 学 和 实践 训 练 交 替 进 行 , 高 整 合 度 , 提 开 发 学 生 的 创 造 性 思 维 。在 教 学 中 , 定 要 一 1课前 精 心 准 备 设 计 教 学 过 程 选 择 一些 更 贴 近 学 生 身边 的 实 践 作 业 , 不 《 计算 机应 用基础 *有文字 、音像 、C I 要 与 生 活 实 际 脱 离 , 要 过 大 、过 难 。 这 A 不 课 件 等 多种 教 学 媒 体 的 知 识 内 容 , 一 定 样 , 生 才 能 充 分 发挥 自己的 聪 明 才 智 , 在 学 利 开 程 度 上 存 在 着 重 复 性 , 此 为 了提 高 学 习 因 用 生 活 中和 网 上 的 资 源 , 发 自 己 的 创 造 效 率 和 授 课 质量 , 识 内 容 的有 机 重 组 就 性 思 维 , 成 将 来从 事 社 会 职 业 所 必 需 的 知 完 显得尤为重要 。 计 算 机 基 础 综 合 技 能 项 目的 训 练 。 在 整 个 教 学 过 程 的 最 初 阶 段 , 要 是 主 教 师 应 该 完 成 的 工 作 。在 授 课 前 , 师 要 2 适 当的教 学方法 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 根据 教学 大 纲 、课 程进 度 安排 和 现 有 的 教 教 学 方 法是 否恰 当 是 计算 机 教 学 的 关 学媒 体 , 定教 学 中的 “ 制 教 与 “ ”一 体 键 , 师 教 学 过 程 中 使 用 的 教 学 方 法应 该 练 教 化 方 案 在 开 课 之 初 , 师 要 向学 生 讲 解 能 够 充分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主动 性 学 生 学 教 课程的知识体 系 , 学生提供相关 的学习 向 习的 主 动 性 是 学 生 探 求 知 识 的 巨大 动 力 , 进度 安排 、学 习要 求 、重 点难 点等 , 引导 学 学 生 的兴 趣 越 浓 , 求知 欲 越 旺 , 识 迁 移 也 知 生 能 够 充 分 利 用 各种 媒 体 进 行 自我 学 习 、 就 越 快 , 息 交 流 量 最大 , 而可 以 让 学 生 信 从 协 助学 习 , 帮助 学 生 更 好 地 掌握 学 习方 法 。 达 到 最 佳 的学 习 状 态 , 样 课 堂 教 学 效 果 这 教 师 要 根 据 教 学 大 纲 上 的 要 求 , 结 当然 也是 最 佳 的 。因此 , 学 方法 的 选 择 、 总 教 分析 出课 程 内 容 中 的基 本 了解 部 分 、重 点 运 用 , 须 做 到 语 言 上 通 俗 易 懂 和 有利 于 必 与难 点部 分 、强化 训练 部 分 、实 训 操 作部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兴 趣 。 分 、 理 论 讲 授 部 分 等 , 合 这 几 部 分 精 心 综 因此 , 了提 高 教 学 质 量 , 发 学 生 的 为 激 在 备课 , 并适 当 补 充 新 的知 识 。在 教 学 内 容 学 习 兴 趣 , 计 算 机 教学 中 可 以 采 用以 下 上 , 正 确 处 理 好 理 论 与 应 用 、深 度 与广 教 学 方 法 。 要 度 的 关 系 。 要 以 实用 为 原 则 , 日常 工 作 2. 对 1案例 导入 和学 习 中需 要 且 经 常使 用 的 知 识 和 技 能 重 为 了 能 够 充 分 调 动 学 生 的 学 习 主 动 点介 绍 , 着重 讲解 。比如 , 中文 wi d ws n o 操 性 , 学 方 法 要采 用 案 例 导 入 , 学 过 程 中 教 教 作 系 统 中 , 于 常 见 的文 件 类 型 及 其 文 件 应 使 用 学 生 感 兴 趣 的 案 例 导 入 , 每 个 章 对 在 及 文 件 夹 的 相 关 操 作 , 实 际 工 作 中非 常 节 的 开 始 给 出 有 代 表 性 的 案 例 , 学 生 一 在 使 有用 , 要 应 该 重 点 介 绍 , 求 学 生 重 点掌 开始 就 能 从 “ 视 化 的 案 例 中 对 学 习 目 就 要 可 握; 还有 , 于 网络 方面 局 域 网和 因特 网 已 标 有 一 个 整 体 认 识 , 白 学 习 这 些 知 识 能 对 明 经 成 为 现 代 人 工作 和 生 活 中必 不 可 少 的部 做 什 么 , 概 需 要 哪 些 知 识 , 后 , 实 例 大 随 以 分 , 握 这 方 面 的 知 识 对 正 确 使 用 和 简单 掌

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

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

学 习与本专业相关 的数据库方面 的知识 .数控专业可
以安 排 《 C语 言 程 序 设 计 》 程 , 对 后 面 所 学 专 业 课 课 这 中需 要 的操 作 能 力 起 到 衔 接 作 用 。 () 2 明确 教 学 目标 。高 职 学 生 是 以知 识 够 用 为 度 , 能力为先 , 有扎实 的基础 . 有能继 续拓展 的能力 , 既 也
A tC D软 件 应 用 能 力 、各 专业 的 专 业 软 件 熟 练 运 用 uo A 能 力 每 个 学 生 并 不 是 都 应具 备 这些 能 力 . 是 根 据 专 而 业 与 岗位 需 要 进 行 选 择性 的 学 习 .以 我 院 五 个 系 部 分
培养 的是复合型技能人才 .重点是放在学生 的实践 能 力上 。 就计算 机基础教育这方面 . 我们不是要培养计算
成为高职 院校非计算 机专业 学生不可缺少 的重要技 能 之一 . 这也是 高职院校培养 复合型技能人才 的一部分 。
程中. 教师过分依 赖课件 , 是在读 软件使 用说 明书 . 像
照着幻 灯片读 , 似在利用 多媒体 教学 . 则是课 件+ 看 实 投 影 仪+ 电脑 + 师 的 简单 组 合 整 个 过 程 不 与学 生 交 教
实 际 动 手 能 力差 . 与不 学 一 个 样 学
上工作 岗位后 计算机应 用能力是 否适应 工作 的需要 目前 高职 院校 的计算机 基础教 育面 临着严重 的挑 战 .
存 在 很 多 问 题 值 得 我 们 思 考 和 改 进 () 1 知识 过 于 陈 旧 。 算 机 领 域 的 发 展 可 以说 是 E 计 t 新 月 异 . 算 机 知识 不 断 更 新 , 件 、 件 不 断 升 级 , 计 硬 软 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信息2008年第25期
SCIENCE &TECHNO LO GY INFORMATION ●
进入21世纪的今天,人人都认识到计算机技术是各个学科的重
要工具,即使是非计算机专业,也都把这门课当作一门重要的技术课。

但是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计算机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把他们都培养成为计算机专家或专门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开发的专业人员,而是使他们掌握应用计算机的知识,能够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用于其工作领域,成为既熟悉本专业业务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如何进行教学工作才能更好的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这还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根据专业不同,构建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应当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本专业领域要求毕业生会干什么?需要哪些知识和能力。

根据分析结果来构建课程
体系。

把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即: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每个层次都有其基础教学内容和目标,让各专业都有自己要求的计算机课程设置,共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独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

这种层次的教学模式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把不同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同等对待的弊端,使不同专业有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求,比较好地实现了计算机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三个层次的具体内容如下:
计算机文化基础层次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各专业必修。

这是学生学习、掌握、使用计算机的最基本要求,为进一步学习其它计算机课程奠定基础。

课程采用按学生的学习水平分层次的方式进行教学。

在学生入学后进行计算机基础的摸底考试,并根据摸底考试的成绩,将学生划编成A 、B 两个等级的教学班,进行分班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需求。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紧紧围绕第一层次设置教学内容,其目的就是提高大学生计算机文化素质,使大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并能熟练上网查询、传输信息。

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的软硬件和多媒体基础知识、网络基础和INT ERNET 应用、Windows XP 的操作和使用、Office XP 的使用等。

计算机技术基础层次开设《C 程序设计》、《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Visual Fo xPro 程序设计》等课程。

根据专业教学要求必修或选修其中一门课程。

工学、理学、管理学学科各专业一般为必修,其它学科各专业可视培养目标对学生知识结构的要求而确定是否选择开设。

计算机应用基础层次的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计算机信息管理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教学基础等有关课程。

各专业根据教学要求有选择地开设。

可必修,也可选修。

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于每节课的课程,教师将课程内容提炼出来,以问题的形式交给学生,启发学生思考。

他明显特点是给学生无穷的
创新空间,使其不满足于书本给予的知识和经验,而自己去观察、想象、猜测……探究未解的问题,学生通过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自主地激发了学习兴趣和热情。

通过对解决问题得探究,激发了创造热情,培养了学生得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可能不同。

他们对同一个问题的认识角度就存在差异,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就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

最后,老师应对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帮助学生整理思维过程,分析结果。

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的三部曲,从实际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

学生的学习取得明显的效果。

在学习的过程中师生还可以充分运用了校园网开展网络教学:①
网上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②BBS 论坛和QQ 视频答疑;③网上填写
电子实验报告并递交;④利用网站发布教学信息;⑤利用电子邮箱解决个别疑难问题。

三、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学能力
计算机技术的更新速度是任何其他一门学科所没有的,这就要求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自身须不断努力学习,进行继续教育。

为了建设好一支师资队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做法:
1.有计划、分批次地将青年教师送出去培养。

改善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更重要的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为保证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2.形成制度,鼓励教师在职自学。

鼓励青年教师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为方便教师自学,教研室应该购置各种书籍、杂志资料、光盘等以满足教师的学习需要。

3.学习外校先进的教学研究经验。

组织基础教师及实验教师参加省或全国的有关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会议,并积极撰写论文。

4.实行帮带方法。

对青年教师实行“1+1”
帮带方法,每一位青年教师都有一位有经验的教师指导教学。

通过相互听课、查阅教案等一系列教学环节的锻炼方式提高其自身的教学经验。

四、考核方法的改进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技术课程,主要通过试卷来检测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能力。

而且试题类型目前多是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是否了解,不是考核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没有挣脱应试教育的樊笼,严重影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现在这种考试方法,使得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我们认为对计算机基础课的考核方法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1.在平时上机实验中就进行考核,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一些操作题,让学生通过分析找出解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应用领域的知识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新的考核方法给了学生一个发挥才能的空间,变被动的应试为主动的学习,使学生成为考试的主人。

2.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若有创新,就可以得到高分。

这样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给他们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培养出有创造力的人才。

3.通过多种方法检查学生的技能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在校园网络平台上设置一些学习、对话、软件发布等栏目板块,对参与者加权积分,作为考核总成绩的一部分,从而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4.对一些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可以在期末笔试了解,这部分可占总成绩的30%,平时考核分数的累加占总成绩的70%。

以上是自己针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开展的一些实践和思考,主要目的是与同行们相互交流和探讨,不足之处,请大家指出。

让我们一起共同推进计算机基础课的发展。


参考文献】[1]《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的方法研究》.校级课题.
[2]《计算机基础教学新阶段的教学改革研究》.西安交通大学.[3]《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河西学院学报.
[责任编辑:张慧]
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王俊珺1苏利萍
2
(1.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应用系
河南郑州
450000;2.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职业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职校论坛○3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