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芦笋》少先队活动课前说课

合集下载

曹县五台山路小学 刘璐 《舌尖上的芦笋》ppt

曹县五台山路小学 刘璐 《舌尖上的芦笋》ppt
舌尖上的
芦笋
——少先队活动课前说课
5 (1 )中队
为了进一步增强队员们对家乡特产的


了解,培养队员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 情感,从而激发出自己建设美好家乡的愿 景。所以队员们一致决定通过芦笋来更深
刻的走进我们的家乡。
策划思路
大处着眼
了解家乡
热爱家乡
小处落笔
建设家乡
以小见大
民族自豪感
活动目标
队员们通过查阅资料,参观、寻访了 解芦笋,从而了解家乡。
队员们来到芦笋加工基地,现场观看芦笋的第二产业,
并惊叹于科技的发展,家乡的腾飞。
采访产业创史人。据了解,芦笋被深加工为芦笋罐头、 芦笋饮料、芦笋调料、芦笋保健品等系列产品远销欧美、
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并在澳大利亚上市。




通过亲身体验芦笋第二产业,采访产业创始人,激
发队员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第三环节:代言芦笋形,励志芦笋梦
动 过
认知芦笋心,追寻芦笋链
代言芦笋形,励志芦笋梦
芦笋展世界,我爱我家乡
第一环节:追溯芦笋源,感受芦笋情
队员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芦笋品种,习性等知识。
队员们通过了解知道了我们家乡地处鲁西南黄河中下游平原,土 壤疏松,非常适宜种植芦笋。家乡生产的芦笋以个大均匀,具有防 癌抗癌增强免疫力之功效,其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是其他蔬菜和水 果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世界十大蔬菜之首”。 队员们会感到,家乡的芦笋真是块宝物。
来到芦笋基地,实地查看并倾听笋农的细致讲解
原来我们的家乡是我国优质芦笋主产地和加工出口基地。目前, 芦笋种植面积达20万亩,被命名为“中国芦笋之乡”。小队员们都 会惊讶于家乡如此厉害,肯定为自己的家乡点赞!

《舌尖上的文化》主题班会教案

《舌尖上的文化》主题班会教案

美食文化:介绍 美食背后的文化 内涵和历史渊源
美食传承:探讨 如何传承和发扬 传统美食文化
现代美食创新与分享
美食创新:结合传 统与现代元素,创 造出独特的美食
美食分享:通过社 交媒体、美食节等 活动,分享美食文 化
美食体验:提供美 食体验课程,让人 们更好地了解美食 文化
美食交流:举办美 食文化交流活动, 促进不同地域之间 的美食文化交流
实践:分组进行传统美食制作和现代美食创新活动
分组进行传统美 食制作:每个小 组选择一种传统 美食,了解其制 作方法和历史背 景,并进行实际 制作。
现代美食创新活 动:每个小组结 合现代元素,对 传统美食进行创 新,创作出具有 现代感的特色美 食。
分享与交流:活 动结束后,各小 组分享自己的制 作经验和创新成 果,互相学习和 交流。
主题班会内容:介绍中华美食文化的起源、发展历程、特点以及与其他国家美食文化的比较;分享传统美食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品 尝各地特色美食等。 主题班会意义: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中华美食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也可以促进班级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和感情。
阐述“舌尖上的文化”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文化传承:通过品 尝美食,了解和传 承当地的历史、文 化和传统
社交活动:聚餐、 烹饪、品尝等美食 活动是社交的重要 场合,增进人际关 系
经济发展:美食产 业的发展带动了相 关产业的发展,如 旅游业、餐饮业等
健康生活:合理膳 食、营养均衡是健 康生活的重要组成 部分,美食文化有 助于推广健康生活 方式
知识问答:设置与饮食文化相关 的知识问答环节,激发同学们的 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进一步拓 展对饮食文化的了解。

《舌尖上的寿司》说课稿

《舌尖上的寿司》说课稿

《舌尖上的寿司》说课稿莆田市涵江区实验小学方琼汕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舌尖上的寿司》,活动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

下面我将从活动背景、学情分析、活动目标、活动过程等八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活动背景如果我说五年级的学生一个个都是小吃货,你同意吗?至少我们班是!在一次有关家务劳动的主题活动中,我发现学生对烹饪小组的寿司作品特别感兴趣。

寿司与我们涵江其实还有挺深的渊源。

涵江素有“小上海”的美称,上个世纪30年代,海运和商贸的发达造就了一批富商和华侨。

他们发家后,在涵江兴建华宅美屋,同时也带来一股“西洋风”——包括诸如寿司一类的饮食文化。

对于这些外来文化,我想我们可以学习鲁迅先生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怀着一颗宽容博大的心,与时俱进,健康发展。

既然学生对寿司感兴趣,我就顺水推舟,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学情分析确定《舌尖上的寿司》这一主题,学生开展活动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因为学校附近有好多家寿司店,有利于学生去观察、参观、访问。

五年级学生在搜集、整理资料,分工合作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具备了开展本主题活动的能力。

三、活动目标根据活动主题,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本次活动,期望达成以下目标:1、通过查资料,了解寿司的历史起源,发展现状,分类,营养等,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2、通过参观采访,了解寿司的食材、做法等,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与人交际的能力;3、通过制作、品尝寿司,体验动手的乐趣,实践的快乐。

四、活动过程接下来重点说说活动的过程及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指导。

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活动准备阶段,活动实施阶段,活动总结阶段。

一、活动准备阶段——大话寿司(2课时)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我将学生念念不忘的寿司请到课堂上,勾起学生回忆,由此引出课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出问题,梳理问题。

学生围绕主题展开头脑风暴,各小组自主讨论想研究的问题,先在小组内进行筛选整合,再把两个最感兴趣,最有价值的问题写在纸上,粘贴在黑板上。

教案————课前律动

教案————课前律动

课前律动:听指令,做相反的动作。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这个节目你们熟悉吗?(生回答)《舌尖上的中国》它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

通过对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

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

那中国的传统美食你知道有哪些吗?中国的传统美食品种繁多。

师:1.饺子作为其中之一,你知道有多少年的历史了吗?至今有一千八百年的历史了。

师:饺子不仅仅是美食,还是中华传统美食的代表,今天我带来了好多的饺子,你们想看看吗?(生回答)2.饺子好看吗?不仅形状独特,而且味道鲜美,其种类就有十余种,烹调方法你知道有哪些?(生回答)3.回忆一下,在什么时候吃过饺子?(生回答)小结:吃饺子已经是中国人的一种习惯,在以前都是逢年过节的时候吃上饺子,现在不同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想吃随时可以吃到,你们幸福吗?(生回答)当我们被幸福包围着,被幸福照亮着,幸福就是力量,未来在前方,我们在路上,这正是:引入古诗:(配乐)有才何须多开口,万般滋味肚中藏。

有缘伴君三杯酒,相逢一笑齿留香。

扁食捏似月牙弯——清代蒲松龄好受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北方民谣师小结:一盘普通的饺子竟能让诗人有如此多的佳句,在作者笔下变得那么神奇,诗行间朗朗上口,回味无穷。

想更深入的了解它吗?那就给我们这次活动起个有特色的主题吧!二、确定主题1.学生回答,确定主题。

2.确立子课题。

(关于饺子,你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生回答)3.组建小队,开始我们的破冰之旅。

4.整队三、汇报1.分组汇报2.师小结:短短的几分钟,各个小队合作商定自己小队的名字和口号。

口号朗朗上口,励志向上。

个别小队组员分工比较明确,你们用行动带动他人,用状态燃烧他人,用坚持赢得他人,我相信你们在任何时候都是最棒的,最优秀的。

在下节课,释放你们的活力,拿出你们的精彩。

最后一首诗送给你们:莹莹盘中玉,津津口中食。

少儿6-7岁芦笋(手工)—美术课件

少儿6-7岁芦笋(手工)—美术课件

秋是
天牡
开丹
放花
;,
而选
有择
的在
Hale Waihona Puke 孩春➢ He who falls today may rise tomorrow.
子天
是开
梅放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冬是
《芦笋》
课堂作业 创作一幅关于芦笋的创意画
一、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了解不同的树屋,知道树屋的造型。 2、技能目标:使用绘画的方式加上趣味的想法完成一幅画面。 3、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开放性思维。 4、情感目标:培养幼儿自然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故事进行思考。 难点:树屋的布局。
三、教具准备:
卡纸、水彩笔、马克笔;
四、教学基本步骤 :
1、通过故事,进行分析。 2、了解不同国家的树屋。 3、了解树木的造型。 4、欣赏树屋的插画。 5、幼儿制作,教师辅导。 6、评价与展示。
天每
开个
放孩
;子
有的
的花
孩期
子不
是一
菊样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舌尖上的蔬菜第二课时教案

舌尖上的蔬菜第二课时教案

舌尖上的蔬菜第二课时教案主题活动三舌尖上的蔬菜活动目标:1、引导懂得多吃蔬菜身体好的道理,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引导学生了解几种常见的蔬菜,知道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食用部位与营养价值及蔬菜的妙用。

3、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家乡盛产蔬菜,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4、学会制作一份蔬菜沙拉,初步体验制作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了解几种常见的蔬菜营养价值,懂得多吃蔬菜身体好的道理。

活动难点:学会制作一份蔬菜沙拉。

活动课时:两课时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主题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蔬菜有一定的了解。

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舌尖上的蔬菜,看看它有什么妙用?二、动手动脑,新课探究(一)我与蔬菜交朋友1、师:小朋友们,蔬菜和人类是好朋友,你知道吗?你们想和蔬菜交朋友吗?让我们一起来测一测,看看你和蔬菜之间的关系怎么样吧!2、师:小朋友们,你还认得“赤兔、的卢、白义”吗?教师出示站台,赤兔站2号台,的卢站1号台,白义站3号台。

3、测试规则。

(1)组内交流说出10种以上的蔬菜名称,并且进行简单的描述,给白卢挂上五星奖牌;(2)组内交流说出5-10种的蔬菜名称,并且进行简单的描述,给赤兔挂上笑脸奖牌;(3)组内交流说出5种以下的蔬菜名称,并且进行简单的描述,给赤兔挂上树叶奖牌。

(4)小组记录员要做好记录。

4、测试正式开始,教师巡视指导。

5、小组记录员汇报,挂奖牌情况。

(二)画画蔬菜我尝试1、你吃过哪些蔬菜?味道是怎样的?把你喜欢的蔬菜画下来吧!2、小朋友画蔬菜,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作品,师生共评。

(三)推荐蔬菜我能行师:你一定吃过很多可口的蔬菜美食,把它们推荐给你的好朋友吧。

生1:我最喜欢吃“酸辣土豆丝”,它的主要食材是土豆,我推荐的理由是它的口感特别好。

嚼起来有一点脆。

生2:我喜欢吃“上汤西兰花”,主要食材是西兰花,我推荐的理由是它的味道有一点点甜,特别好吃。

……(四)蔬菜营养我要知(指导学生读)瓜果蔬菜营养好,儿童成长不能少;辣椒维C属第一,降脂降压吃芹菜;萝卜清凉能润肺,白菜退烧能解毒;韭菜杀菌能补肾,土豆健脾能益气;清热解毒西红柿,黄瓜减肥能安神生津止渴冬瓜行,预防便秘找冬笋。

舌尖上蔬菜综合教案

舌尖上蔬菜综合教案

舌尖上蔬菜综合教案
1、通过查找菜谱,向父母请教,观察美食图片,自己探索做凉拌
菜的方法,学做一些简单的凉拌菜。

2、初步掌握简单的刀法。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意识。

情感目标:
通过制作凉拌菜体验劳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知道做菜也是一-i 门]艺术。

活动准备:
拌盆盘子筷子-次性手套做菜的原料垃圾桶刀案板调味料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是我们第一次见面,我们聊一-聊好吗?(好)同学们观察一
下,今天的我们有什么不同?
生:我们都戴着厨师帽,穿着厨师服。

师:看着很精神就像一个小厨师。

谁能猜一猜今天我们学什么吗?
生:学做菜
师:喜欢做菜吗?
生:喜欢
师:喜欢的心情都写在同学们的脸了。

今天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来上课,好吗?
生:好,上课。

舌尖上的中国教案

舌尖上的中国教案

舌尖上的中国教案一、教材分析《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展现中国美食文化的纪录片,通过讲述中国各地的美食故事,展现了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与追求。

本教案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主题,旨在通过欣赏纪录片、制作美食等方式,引导幼儿了解中国美食文化,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

二、学情分析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于美食文化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同时,他们对于直观形象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喜欢尝试新鲜事物,有一定的探索欲望。

因此,本教案适合大班幼儿学习。

三、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美食文化的多样性,感受中国美食的独特魅力。

学习制作简单的中国美食,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培养幼儿对美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四、教学重点欣赏《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了解中国美食文化的多样性。

学习制作简单的中国美食,如饺子、包子等。

五、教学难点理解中国美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学习制作较为复杂的中国美食,如烤鸭、火锅等。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片段,引导幼儿进入本课主题。

知识讲解:介绍中国美食文化的多样性、特点和发展历程,让幼儿了解中国美食的基本知识。

制作示范:教师示范制作简单的中国美食,如饺子、包子等,让幼儿了解制作过程和技巧。

动手实践:幼儿分组制作美食,教师进行指导,鼓励幼儿发挥创意和想象力。

分享交流: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经验和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拓展延伸:介绍更多中国美食的制作方法和文化背景,引导幼儿继续探索和学习。

七、作业布置在家中与家长一起制作一种自己喜欢的中国美食,并带到幼儿园与小朋友们分享。

请家长帮助幼儿搜集一些关于中国美食文化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带到幼儿园进行交流和学习。

请家长和幼儿一起阅读一本关于中国美食的绘本故事,并分享阅读心得。

八、板书设计本教案的板书设计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标题板、知识板和制作板。

标题板居中放置,明确本课主题;知识板放置在标题板的左侧,用于介绍中国美食文化的相关知识;制作板放置在标题板的右侧,用于示范和展示制作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舌尖上的芦笋
——少先队活动课前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辅导员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号选手。

一天,我和队员们在一起畅谈《舌尖上的中国》,想到美食,就问孩子们,咱们家乡有什么特产?队员们顿时来了兴趣,向一群欢乐的鸟儿争相向我介绍,其中有个孩子说,老师,我们的特产是芦笋,可是当我追问芦笋的其他相关知识时,队员们全都羞涩的低头不语。

此时的我发现,原来队员们对自己家乡也不过一知半解。

为了进一步增强队员们对家乡特产的了解,培养队员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从而激发出自己建设美好家乡的愿景。

所以队员们一致决定通过芦笋来更深刻的走进我们的家乡。

一、活动对象:五一中队的全体队员
二、活动主题:《舌尖上的芦笋》
三、策划思路:
在课前准备的中队委会议上,我将与队干部共同召开献计会,讨论设计活动方案,芦笋是家乡的特色产品,队员们决定遵循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以小见大”的原则,以芦笋为主线去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最后升华到民族强大的自豪感。

四、活动目标:
结合《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少先队活动课程分学期实施建议”五年级“祖国发展我成长”活动的内容,我确立了本此活动课要达到三个活动目标:
1、队员们通过查阅资料,参观、寻访了解芦笋,从而了解家乡。

2、通过队员们对芦笋产业的了解,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激发队员用科学知识创造新生活,为家乡做贡献的志向。

五、活动主要内容、形式
队员们通过寻访调研、实践体验、分享交流等形式去了解芦笋和芦笋产业链,通过对芦笋的认知,引导队员们热爱家乡并励志建设家乡,从而以家乡为荣,以国家为豪。

六、活动主要做法、经过
整个活动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追溯芦笋源,感受芦笋情
认知芦笋心,追寻芦笋链
代言芦笋形,励志芦笋梦
芦笋展世界,我爱我的国
(一)第一环节:追溯芦笋源,感受芦笋情
1、队员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芦笋品种,习性等知识。

队员们通过了解知道了我们家乡地处鲁西南黄河中下游平原,土壤疏松,非常适宜种植芦笋。

家乡生产的芦笋以个大均匀、具有防癌抗癌、降血压血脂、增强免疫力之功效,其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是其他蔬菜和水果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世界十大蔬菜之首”。

队员们会感到,家乡的芦笋真是块宝物。

2、来到芦笋基地,实地查看并倾听笋农的细致讲解。

原来我们的家乡是我国优质芦笋主产地和加工出口基地。

目前,芦笋种植面积达20万亩,年产优质芦笋18万吨,占全国芦笋种植面积的六分之一。

被命名为“中国芦笋之乡”,小队员们都会惊讶于家乡如此厉害,肯定为自己的家乡点赞!
设计意图:通过资料的查询,实地观看,笋农寻访,更全面的了解芦笋,了解家乡。

(二)第二环节:认知芦笋心,追寻芦笋链
1、队员们来到芦笋加工基地,现场观看了芦笋的第二产业,并惊叹于科技的发展,家乡的腾飞。

2、采访产业创史人。

据了解,芦笋被深加工为芦笋罐头、芦笋饮料、芦笋调料、芦笋保健品等系列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并在澳大利亚上市。

设计意图:通过亲身体验芦笋第二产业,采访产业创始人,激发队员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第三环节:代言芦笋形,励志芦笋梦
1、利用多种形式宣传自己家乡的美,争做“芦笋”代言人。

2、小组分享交流心得,决心用科学知识创造新生活,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不同方式的展示宣传,交流,激发队员用科学知识创造新生活,为家乡做贡献的志向。

(四)芦笋展世界,我爱我的国
队员们化身“芦笋”代言人,将自己的芦笋宣传标语、宣传海报等放在校园进行展示并上传到自己的博客,队员们表示我们的芦笋产品已经销往了全世界,这不仅是为家乡代言更是为我们的国家代言,此刻,全体队员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大声喊出我爱我的国!设计意图:通过化身“芦笋”代言人的宣传,激发队员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结束语:
相信以芦笋为主线让队员们“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层层递进的设计,队员们一定能比较深刻地理解并付诸于行动,接下来我们再向学校大队发出倡议,全体少先队员参与我为家乡献份力,并带领队员们唱响《谁不说俺家乡好》…
以上,就是我对《舌尖上的芦笋》少先队活动课的阐述。

存在的不足之处还恳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