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读书分享课教学设计原创

合集下载

《城南旧事》的教案设计

《城南旧事》的教案设计

《城南旧事》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城南旧事》,了解作品的背景和作者。

(2)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理解作品的主题。

(3)学会欣赏名著,提高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城南旧事》。

(2)学会对比分析,了解不代、不同背景下的社会现象。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中所表现的真挚的友情、亲情和师生情。

(2)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理解历史的变迁。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了解作品背景,作者及创作动机。

(1)介绍老北京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

(2)分析作品中的真实与虚构,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2. 第二课时:分析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1)讲述英子童年的往事,分析英子、宋妈、爸爸、妈妈等人物形象。

(2)探讨作品中的善恶美丑,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

3. 第三课时:欣赏名著,提高阅读能力。

(1)欣赏作品中的精彩片段,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

(2)学会对比分析,提高审美能力。

4. 第四课时:合作探讨,深入解读《城南旧事》。

(1)分组讨论,总结作品的主题思想。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第五课时:实践与拓展。

(1)编写一篇关于《城南旧事》的读后感。

(2)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作品中的场景。

三、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 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主题。

3. 采用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利用情境教学法,模拟作品中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品魅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城南旧事》读后交流课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读后交流课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读后交流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分享会,让学生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提高沟通技巧。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拓展学生对书中思想情感,以及人物故事的理解。

二、教学活动
活动1:故事分享会
学生在会上分享自己童年的趣事,可以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也可以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通过分享,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也可以从其他同学的分享中学习到新的知识和经验。

活动2:城南旧事编辑部
以《城南旧事》为主题,让学生从自身出发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故事,包括童年的趣事,身边人的一些故事,或者生活中的一些变化等。

完成故事编写后,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可以是在班级内部的展示,也可以是全校范围内的展示,然后挑选出优秀的作品编辑成册,然后分发给学生欣赏阅读。

活动3:课堂评价
教师通过了解学生课程的实施情况,学生的课堂表现,阅读活动的质量以及整个阅读过程中的笔试质量,并整合教师、小组成员以及其他学生和家长的评价,对课程进行集体评价。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交流会(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交流会(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交流会(教学设计)设计理念:经典作品是我们人类优秀文化的精华,我们要继承和发扬。

指导高年级学生阅读名著,感受经典的魅力,让学生懂得如何读整本书,体会阅读的快乐和阅读的收获。

教学目标:1、交流《城南旧事》读后的认识。

2、懂得如何读懂一本书活动准备:1、发放《城南旧事》一书,人手一本,自由阅读。

2、读中思考,思考中阅读,并做读书笔记。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经典作品?最近大家在读——《城南旧事》二、介绍书名、作者、作品影响力、写作缘由1、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英子住在北京城南所经历的童年往事,是一部自传体小说。

)2、谁来介绍作者(出示资料,林海音生于日本,长于北京,成就于台湾)3、在《冬阳·童年·骆驼队》里,作者是怎样描述对北京刻骨铭心的思念呢?(夏天过去……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这正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4、《城南旧事》这部小说有着怎样的影响力?(被评选为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拍成电影后,一夜誉满天下,曾在47个国家放映,获过多个国际大奖,如马尼拉第二届国际电影节金鹰奖。

三、交流初读感受1、文中写了哪几个故事?这些故事发生在她几岁的时候?(惠安馆传奇、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7—13岁)2、你最喜欢哪个故事?用几句话来介绍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或主要人物?四、探讨品读方法1、品味作品的语言(1)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片断来品味。

①外貌描写(秀贞),抓住了秀贞的什么特点?②动作描写(爸爸),写了爸爸的哪些动作?你读出了什么?③语言描写(宋妈),宋妈的心情怎样,你脑海中浮现什么情景?(2)交流学生摘录的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猜猜写谁?2、体会人物情感(1)分角色读《爸爸的花儿落了》片断,体会父亲对英子的鼓励与期望。

(2)不仅是爸爸,小说中所有的人物最终都无可奈何地离开了英子,作品弥漫着淡淡的哀愁和沉沉的相思。

《城南旧事》阅读课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课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课教案《城南旧事》的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内容;感受文字的魅力;激发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2. 走近人物,了解文中主要人物的个性.体会童年的快乐与忧伤。

3.指导学生读整本的书。

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阅读。

活动准备:设计“班级读书会阅读交流卡”,“文摘卡”,“教师感言”,引导学生再次深入阅读、思考,努力理解作品的主题。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轻轻地走进童年的记忆二、了解作者1、那对于作者林海音你有多少了解呢?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学生介绍)2、师小结介绍三、城南印象1、谈话导入2、关于书名,作者为什么起名为《城南旧事》,引出出版后记。

3、了解“出版后记”和“序”。

(课件出示“温馨提示”:什么是“出版后记”和“序”) 4、了解目录和了解每个故事大概内容(1)了解书本目录的作用(2)通过目录,知道书中主要讲了哪几个故事。

(3)请生概括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梗概。

5、了解主要人物(1)师:老师从书中截取了几个片段,猜猜下面的片段描写的是谁?出自哪个故事?(2)学生之间互出语段猜人物和相应的作品。

填一填:你能补充相应的作品名称和主要人物吗?(3)说一说:师:书中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印象里,他(她)是个怎样的人?(用一两句话说一说)四、体会情感。

1、读了《城南旧事》,你们觉得英子在城南度过了怎样的童年呢?(板书:英子的童年)你是从书中哪些语句了解到的?我们先和小组里同学一起交流一下,然后再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温馨提示”:如何做读书批注笔记)2、学生小组讨论,老师巡视。

(适当的指导) 3、推荐优秀的同学进行交流。

4、老师小结(课件出示“温馨提示”:阅读应该注意――)五、拓展延伸。

1、写一写童年感言2、再读《城南旧事》,关注人物描写。

3、观看电影《城南旧事》教后记:《城南旧事》的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交流自己对《城南旧事》的独特认识。

2.让学生了解阅读一本书的基本方法。

《城南旧事》阅读课教学设计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课教学设计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教案.doc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城南旧事》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 激发学生对《城南旧事》的阅读兴趣。

3. 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及作品背景。

2. 分析《城南旧事》的独特魅力及文学价值。

3. 分享《城南旧事》中的精彩片段,引发学生阅读兴趣。

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城南旧事》这本书,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2. 介绍作者:介绍林海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

3. 分析作品:分析《城南旧事》的独特魅力和文学价值,强调作品的艺术特点。

4. 分享精彩片段:挑选《城南旧事》中的精彩片段进行朗读,让学生感受作品的语言魅力。

5. 引发阅读兴趣:鼓励学生阅读《城南旧事》,并提醒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情感表达。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城南旧事》的兴趣。

2. 课后收集学生的阅读感悟,评估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教案第二章:人物形象分析1. 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城南旧事》中的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喜爱或关注。

二、教学内容:1. 分析《城南旧事》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2. 探讨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3.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人物形象的个性特点。

三、教学步骤: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城南旧事》中的人物形象。

2.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以英子为例,分析其性格特点、家庭背景等。

3. 探讨人物形象塑造手法: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如何通过言行举止、心理描写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作品中其他人物形象,分享各自的看法。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2. 课后收集学生的讨论成果,评估学生对作品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

《城南旧事》的教案设计

《城南旧事》的教案设计

《城南旧事》的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城南旧事》的作者及背景。

引发学生对《城南旧事》的阅读兴趣。

1.2 教学内容简介《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及其创作背景。

引导学生关注《城南旧事》中的主题和情感。

1.3 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林海音的图片和简介。

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城南旧事》的期待。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程度。

收集学生对《城南旧事》的阅读计划。

第二章:文学鉴赏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城南旧事》中的文学特色。

2.2 教学内容分析《城南旧事》中的语言文字、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意义。

2.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运用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作品的文学特色。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收集学生的案例分析报告。

第三章:人物分析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人物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人物在《城南旧事》中的作用。

3.2 教学内容分析《城南旧事》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关系。

3.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人物的理解。

运用角色扮演,深入探讨人物的性格特点。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收集学生的角色扮演报告。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主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城南旧事》中的主题意义。

4.2 教学内容分析《城南旧事》中的主题,如成长、变迁、亲情等。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象征和隐喻。

4.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主题的理解。

运用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作品的主题意义。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收集学生的案例分析报告。

5.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和思考。

5.2 教学内容让学生分享在课程中的学习体会和感悟。

推荐与《城南旧事》相关的阅读材料。

城南旧事阅读交流课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交流课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交流课教案1.1 设计依据1.1.1 针对学生对老北京文化的好奇心,以及对于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的阅读兴趣,设计本节课。

1.1.2 希望通过这节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体会作者的情感,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1.3 依据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二、知识点讲解2.1 文学常识2.1.1 介绍林海音的背景,以及《城南旧事》的出版背景。

2.1.2 讲解书中的重要人物,以及他们的性格特点和社会背景。

2.1.3 解析书中的重要事件,以及它们对主人公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3.1 交流讨论3.1.1 学生分享自己阅读《城南旧事》的心得体会。

3.1.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书中的主题思想,以及作者的表达手法。

3.1.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书中的社会背景对主人公成长的影响。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学生能够理解《城南旧事》的基本情节。

4.1.2 学生能够理解书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4.1.3 学生能够分析书中的主题思想。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学生对于书中的一些历史背景和文化习俗的理解。

5.1.2 学生对于作者表达手法的理解和分析。

5.1.3 学生对于书中的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5.2 教学重点5.2.1 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书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5.2.2 学生能够通过讨论,深入理解书中的主题思想。

5.2.3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PPT课件6.1.1 展示《城南旧事》的封面、作者照片及简介、书籍目录等。

6.1.2 包含重点人物、事件、主题思想的图片和图表。

6.1.3 用于引导学生直观了解书籍内容和加深记忆。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2 笔记本和笔6.2.1 供学生在课堂讨论时记录重点和心得。

6.2.2 便于学生在课后整理和回顾课堂内容。

6.2.3 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3 《城南旧事》原著6.3.1 确保每个学生都有书籍,方便随时查阅和引用。

城南旧事阅读交流课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交流课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交流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城南旧事》,使学生了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感受作者林海音对童年和北京这座城市的怀念。

2.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激发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丰富想象力,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冬阳童年骆驼队》:引导学生关注骆驼的特征,了解老北京的风土人情,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

2. 第二章《城南旧事》: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宋妈的身世,体会作者对底层人民的关爱。

3. 第三章《爸爸的花儿落了》:引导学生关注爸爸的花儿,理解父爱如山,感受作者对父亲的敬爱。

4. 第四章《惠安馆的疯女人》:让学生了解惠安馆的疯女人,关注社会现象,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品质。

5. 第五章《蓝旗飘飘》:引导学生关注蓝旗,了解民俗风情,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了解《城南旧事》的基本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品,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深入分析作品。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作品中的文化内涵。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的测试,了解学生对《城南旧事》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课堂参与度的评价,了解学生对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情况。

3. 学生写作能力的评价,通过写作练习,了解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步骤1. 预习指导:让学生提前阅读《城南旧事》,了解章节内容,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2. 课堂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3. 课文讲解:针对本节课的章节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本节课的主题,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七、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南旧事》读书交流分享会教学设计
呼中心
张美娜
教材分析:
《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于1960年出版的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也可视作她的代表作。

它透过主角英子童稚的双眼,讲述了京华古都的城垛颓垣、残阳驼铃、闹市僻巷……会馆门前的疯女子、遍体鞭痕的小伙伴妞儿、出没在荒草丛中的小偷、朝夕相伴的乳母宋妈、沉疴染身而终眠地下的慈父……这本书向世人展现了英子眼中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

书中饱含怀旧的基调,将其自身包含的多层次的情绪色彩,以一种自然的、不着痕迹的手段精细地表现出来。

书中的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结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

我的思考:
在课本中学生们已经接触了林海音的《窃读记》和《冬阳童年骆驼队》,那贴近学生童年生活的内容,那朴实无华的文字,那引人深思的启迪深深吸引了孩子,也深深吸引了我。

这些课文和这本书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作者仅仅是在写自己的童年吗?这本书,到底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如果和孩子们共读,我们要怎样来交流呢?
书中满是城南的影子,满是童年里的人和事,怎样和孩子们一起通过作家笔下的童年而联系起自己美好的童年呢?
书中又充满了离别的忧伤,这美好这忧伤该如何处理呢?
教学目标:
1、分享书中的那些人和事,感受主人公英子的童年中那些与众不同的滋味。

2、在交流中联系自己说说童年生活中是什么样的。

3、引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激发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分享书中的那些人和事,感受主人公英子的童年中哪些与众不同的滋味,激发阅读的兴趣。

课前活动:播放相声
师:这是什么时候的视频?难忘的相声大赛,给我们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我们今天的课也和童年有关。

好了,上课。

一、激情导入。

2‘
1. 师:春去冬来,骆驼队又来了,我对童年的思念也像潺潺的小溪流到了心里。

还记得这段文字吗?让我们来读读吧!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

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着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

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出示图片】
2、这段文字选自哪儿?这篇文章也是《城南旧事》一书的序言。

3、42岁的林海音用她笔下淡淡的文字介绍了自己的难忘的童年。

4、最近我们大家一起共读了《城南旧事》这本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分享一下,走进作家笔下的童年,也走进一个个美丽的故事!
二、走进《城南旧事》。

8‘
师:还记得书中写了哪些内容吗?下面我们就来根据画面来猜一猜。

要求:先猜是出自哪个章节,再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章节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情节,好吗?
《惠安馆》
※读音有意思师:读到这儿的时候,你们觉得有意思吗?
掸灰尘的描写妈妈说北京的老妈子都这样
学金鱼和学骆驼咀嚼时一样天真
小油鸡唱歌西厢房是我们的快乐窝
《我们看海去》
※新帘子胡同的描写师:它的样子好奇特啊!
看海的诗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头纱跳舞这个消息多么让人高兴和激动啊!
厚嘴唇的是老实人我和小偷还有个约定呢,那就是我们看海去。

毕业毕业,离别,我们都要面对,到那个时候,我们又
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蓝姨娘》
※师:漂亮的兰姨娘来了,我的心里也藏了一个秘密。

《驴打滚》
※谁给我们……师:四年了,宋妈已经成为了我们家中的一员
宋妈把我们带大,却失去了自己的两个孩子。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打我师: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迟到过。

送花棉袄这花棉袄中包含着什么啊?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成长,就意味着多了一份责任。

三、走进英子的童年。

18‘
过渡句:《城南旧事》把我们拉进了二三十年代的老北京的城南,那缓缓的骆驼队、胡同前的井窝子、草地中的年轻人,漂亮的兰姨娘,一个个人,一个个故事,构成了英子的童年生活。

1、[出示图片]那她的童年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把你们想到的词语写在纸上,然后交流一下自己的理由。

15‘
师:要求,每个组交流一个你们最想汇报的词,然后说出你们组的想法,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下一组说的时候不许重复前面组的词语,意思相近也不行。

预设:
快乐、高兴:和妞儿到西厢房看小油鸡、唱歌
师:童年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自由自在:想出去就出去,想和谁玩就和谁玩
师:她的世界没有给任何人设置门槛,就连疯子、小偷都可以成为她的朋友
难过、伤心:看到秀贞伤心、妞儿伤心,她也伤心
师:是啊,妞儿和秀贞走的那个漆黑的雨夜,我又冷、又怕,又舍不得。

虽然她们远去了,但是我却将她们放在了最深的记忆里。

充满疑惑:什么样的人是好人,什么样的人是坏人,我是不是妈妈生的
师:好奇、疑惑,是小孩的天性。

有着自己的心事:面对爸爸对兰姨娘的好感,她想尽办法保护妈妈;是啊,我觉得妈妈受了委屈,把原来喜欢蓝姨娘的心大大地打了折扣,我又恨又怕!
不幸的:失去父亲,
师:幼年丧父是人生中的一大不幸,就像失去了一把能保护自己的大伞一样
丰富多彩:有许多的经历
师:很多的经历伴着她成长
有责任感的:我长大了
师:对于成长来说,年龄不是记号,责任才是标志,长大了就意味着勇气与承担。

2、提出不懂得问题。

3‘
师:英子的心灵在震撼中成长着。

读了书之后,你还有那些不懂得问题吗?
预设:
※秀贞疯不疯?
师:过于思念小桂子和思康,显得痴痴呆呆的。

现在想来,当我们面对哪些让你不可思议的人的时候,是不是能够多一些同情和爱心呢?
※为什么英子为贼的被捕而伤心,而大人们却都幸灾乐祸呢?
师:在世俗眼光的蒙蔽下,成人往往无法看到潜藏于表象之下的人性中的美,而英子却不是。

※那个贼是坏人吗?
师:人是很复杂的,就像海和天交织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会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海。

师:当你认识到一个人不能简单地分成好人或者坏人的时候,你就渐渐长大了。

※宋妈到底爱不爱小栓子?
师:还记得一个细节吗?宋妈哄弟弟吃药?p126
跑遍了整个北京的马车行
聊天的时候
师:母爱是永恒的,但有时也会有着痛苦和无奈。

※爸爸的花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有什么关系吗?
师:读这句话的时候,它给了我力量,一种战胜困难的力量,更加勇敢自信的力量。

※作者为什么既喜欢又害怕长大?
师:如果长大无法改变,就让我们带着乐观去迎接它。

※为什么叫《城南旧事》?
师:书中满是城南的影子,记录的是我深藏在心中的往事。

四、联想自己。

5‘
师: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城南旧事》,那飘逸在童年角落里的,让人回味无穷的点点滴滴。

你的童年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五、探寻意图。

1‘
师:作者的描述勾起了我们对童年的无限怀念,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部小说吗?
师:书中写到,我们一起来读读吧!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哪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六、分享收获。

5‘
师:《城南旧事》好似一首小诗,又像一首歌。

此时,对于这本书,对于童年,这个美丽的词语,这段美丽的时光你又有了怎样的感受和思考呢?
我们无法留住童年,那就让我们珍惜吧!
想过吗?我们可以向林海音那样,用笔下的文字,记录下自己美丽的童年。

当我们无法延长童年的长度的时候,我们可以增加它的厚度。

长大后你会发现,童年的点点滴滴都将成为我们一生中宝贵的财富。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独特的,让我们用心去享受吧。

七、结束。

1‘
师: [放音乐] 童年,总是躺在心灵的深处,不曾忘记,也无需想起,因为它早已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今天就让我们伴着歌声结束我们的交流分享吧,期待着你们能够再次捧起这本经典之作,让童年重临于我们的心头!
《城南旧事》读书分享会
快乐
幸福
自由自在
不幸
悲伤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