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电法在某滑坡勘察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高密度电法勘探在某滑坡勘察中的应用

高密度电法勘探在某滑坡勘察中的应用

AP P U CATI ON 0l F HI GH DENS I TY ELECT RI CAL P RoS PECTⅡ、 『 G
I N A LANDSLI DE Ⅱ 门 TI GATI oN 来自I AO W u. we i
( G u i z h o u U n i v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E n v i r o n me n t a n d t h e P r e v e n i t o n o f G e o l o g i c a l D i s a s t e r s i n K a r s t , G u i y a n g 5 5 0 0 0 3, C h i n a )
二维高密度 电阻率反演 断面色谱 图, 通过 对视 电阻率二维 反演 图异 常形态 、 高低 阻等特 征的分 析 , 推 断出覆盖层
厚度 、 基覆界面 , 从而查 明滑坡的基本情况 , 为滑坡稳定 性分析 提供依据 。
【 关键词】 高密度电法; 电阻率; 滑坡 ; 覆盖层; 勘探 【 中图分类号】 T U 7 5 3 . 8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0 0 1 — 6 8 6 4 ( 2 0 1 4 ) 0 2 — 0 1 3 1 — 0 3
针对滑坡勘察 , 电法勘探 是 目前广泛 采用 的方法 之一。
电极转换 器及 配套 的 电缆 电极 , 此次 勘查 采用 固定断 面 扫 描测量 , 电极排列方式选用 A l p h a 7 . ( ) 排列 ( 斯伦 贝谢尔排
列) , 点距 5 m , 剖面数 2 6 和7 。高密度电阻率法其 原理跟普
肖武威 : 高密度电法勘探在某滑坡勘察中的应用
1 3 1

高密度电法在地震滑坡探测的研究意义

高密度电法在地震滑坡探测的研究意义

高密度电法在地震滑坡探测的研究意义摘要:一、引言1.地震滑坡的背景及危害2.高密度电法的定义和原理二、高密度电法在地震滑坡探测中的应用1.探测原理及方法2.探测优势及特点3.应用实例及成果三、高密度电法在地震滑坡防治中的作用1.滑坡风险评估2.滑坡发展趋势预测3.防治措施制定与效果评估四、存在的问题与展望1.技术局限性2.数据处理与解释问题3.发展前景及研究方向正文:一、引言地震滑坡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近年来,地震滑坡频繁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为了减少地震滑坡带来的危害,提前预测和探测地震滑坡变得至关重要。

高密度电法作为一种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在地震滑坡探测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高密度电法是基于岩石和土壤的电学性质差异进行探测的。

它通过向地下施加一定频率的电流,测量地下不同深度处的电阻率变化,从而推断地下岩石和土壤的分布情况。

由于地震滑坡往往伴随着岩土体电阻率的变化,高密度电法在地震滑坡探测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二、高密度电法在地震滑坡探测中的应用1.探测原理及方法高密度电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地下岩石和土壤的电学性质差异,通过测量电阻率变化来推断地下结构。

高密度电法具有数据采集速度快、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在地震滑坡探测中,高密度电法可以有效地识别滑坡体与非滑坡体的分布界限,为滑坡的预测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探测优势及特点与传统地震滑坡探测方法相比,高密度电法具有以下优势:(1)高分辨率:高密度电法可以实现地下岩石和土壤的精细探测,有利于发现潜在的滑坡体。

(2)成本较低:与其他地球物理方法相比,高密度电法设备轻便、操作简单,降低了探测成本。

(3)适用范围广泛:高密度电法适用于各种地形和地质条件,特别是在复杂地质背景下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3.应用实例及成果近年来,高密度电法在地震滑坡探测中取得了显著成果。

例如,研究人员利用高密度电法对某地震滑坡进行了探测,成功识别出了滑坡体的分布范围,为后续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高密度电法在滑坡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高密度电法在滑坡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高密度电法在滑坡工程勘察中的应用王长风(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6地质队,安徽 安庆 246003)摘 要:近年来,高密度电法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滑坡工程勘查领域。

该种方法具有工作效率高、测量分辨率高等特点。

它与钻探相结合,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高密度电法;滑坡;地质灾害防治中图分类号:P6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17-0258-2The Application of High -Density Resistivity Method to Exploration of LandslideWANG Chang-feng(No.326 Unit of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of Anhui Province, Anqing 246003,China)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high-density resistivity method has been more and more used in the field of landslide engineering exploration. This metho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efficiency and high resolution. It combines with drilling to provide basis for engineering design of geological hazard prevention and control.Keywords: high density resistivity method; landslide; geological hazard prevention and control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受威胁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地质灾害危险性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8月10日,绩溪县荆州乡,发生了一起较大的山体滑坡,冲断了087县道,并造成了一个行人伤亡。

高密度电法在滑坡勘察中的应用

高密度电法在滑坡勘察中的应用

科技广场2010.90引言滑坡灾害是指自然地质作用或人类活动造成的恶化地质环境,降低环境质量,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的安全和生态环境平衡并给社会和经济建设造成损失的斜坡变形破坏乃至整体移动。

多数情况下是二者协同作用引起的,地球表层比较强烈地破坏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的岩体移动事件,在成因上具备自然演化和人为诱发的双重性。

它既是自然灾害的组成部分,同又属于人为灾害的范畴。

在某种意义上,地质灾害已经是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安居的重要因素。

因此,如何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合理地利用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质环境,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是摆在地质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同时也是地质学家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物探方法(如高密度电法)是一种快速、经济的评价方法,尤其是在解决变型地质灾害问题时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高效快速地评价,能及时指出隐患部位,可以迅速采取措施,把经济损失降低到最小,并且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在我国,地质灾害费用投入远远低于一般发达国家10%的投资比例。

因此,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物探方法是解决当前矛盾最重要的途径。

广西大新县德天瀑布下游河岸(风景区范围内)发现多处地表裂痕及地表位移现象,在丰雨季节,地层中饱含地下水的情况下,有可能引起滑坡现象。

因此,采用高密度电法开展拟查明工作区断裂构造的分布、指定地段基岩起伏情况及是否存在滑坡面。

1工作区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特征大新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属云贵高原南缘。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记载,大新县境内总的地质特点:一是构高密度电法在滑坡勘察中的应用Application of High Density Electrical Method in Landslides Investigation张勇1蓝红珠2Zhang Yong Lan Hongzhu(1.中国江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基础工程公司,江西南昌33046;2.广西地球物理勘察院,广西柳州537000)(1.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 Company,China Jiangxi Corporation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Technical Cooperation,Jiangxi Nanchang33046;2.The Earth Physical Project Prospecting Institute of Guangxi Province,Guangxi Liuzhou537000)摘要:广西大新县是一个滑坡灾害多发地区,通过分析滑坡的具体特点及其成因机制,提出用高密度电法进行勘察,以查明工作区断裂构造的分布、基岩起伏情况,进而判断是否存在滑坡面,配合地质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工作。

高密度电法在滑坡灾害勘察中的应用

高密度电法在滑坡灾害勘察中的应用
游 南岸 古 运河 以西 ,地 处镇 江 市 区 西南 部 。东 以古运 河 为 界 ,与 镇江 市 京 口区毗邻 ;东南 部 分 地段 与 镇江 新 区 连 接 ;北 濒长 江 ,与 扬 州 市邗 江 区 隔江 相望 ;西 南与 镇 江 市丹 徒 区接壤 。境 内长江 、运河 交汇 构 成水 路运 输 网; 沪 宁铁 路 、312国道 、243省道 、222省道 、沪 宁高速 公 路 和润 扬 长江 公路 大桥 等 重 要交 通 要道 纵横 交 织 ,交 通 十 分 便利 。在 区域 构造 位置 上 ,调查 区位 于扬 子 陆块 下 扬 子 地块 东 北 部 ,并处 于 宁 镇隆 起 区 中段 。 印支 运动 使 古 生 代和 中生代 早 期地 层 褶 皱 隆起 ,燕 山运 动 构 造活 动 强烈 ,早 期 产生 明显 的挤 压 ,后 期 有较 强 烈 的拉 升和 升 降运 动 ,形 成一 系 列褶 皱 、 断裂 及 火 山岩 盆地 ,同 时伴 有 较 大规 模 的岩浆 侵入 。喜 山期 , 本 区处 于上 升 剥蚀 阶 段 ,缺失 古 近 系及 新近 系沉 积 。本 区地 层 属于 扬 子地 层 区下 扬 子地 层 分 区镇 江地 层 小 区 ,地层 发 育 较齐 全 。 区 域 上 ,最 老 地 层为 下 一 中元 古 界埤 城 群 ,为一 套 具 轻微 混合 岩 化 的浅 变 质岩 系 ,构 成皱 褶 基底 。南华 系 一三 叠 系为 盖层 , 以海 相沉 积为 主 ,海 陆交 互及 陆 相沉 积次 之 。 侏罗 系 一 白垩 系 以 陆相 碎屑 堆 积为 主 ,次 为 火 山岩 。新 生 界 古近 系及 新 近 系零 星 ,第 四 系 则广 布 , 以湖相 、冰 缘融 冻堆 积 、冲积 相 为主 。
表 1各测 线要素 一览表

高密度电法在滑坡勘察中的应用分析

高密度电法在滑坡勘察中的应用分析

高密度电法在滑坡勘察中的应用分析作者:刘斌来源:《中国建筑科学》2015年第01期摘要:高密度电法在勘察中有着独特的优点,目前在各行业的勘察中已被广泛运用于工程实际中,笔者主要通过现场工程实例,分析了高密度电法在滑坡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对勘察成果进行了研究,为今后高密度电法在工程中的运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密度电法;勘察;滑坡Analysis of application of high-density electrical method in landslide surveyLiu Bin(xi 'an changqing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shaanxi xi 'an 710018)Abstract:The high density electric method has been a large number of applied engineering for current investigation in a variety of industries, Because the method has unique advantages.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on-site project example, high density electric method in the landslides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is analyzed. A focus on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of analysis is studied. It will be referenced for future high-density electrical method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Keywords:high-density electrical method; investigation; landslides0.引言高密度电法应用技术是近几年发展应用起来的地球物理电法勘探技术,其工作原理与传统的电法勘探基本相同,其地球物理前提是被勘探体中介质的电性差异。

高密度电法在公路滑坡勘探中的应用

高密度电法在公路滑坡勘探中的应用

Value Engineering0引言我国山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地形起伏大,气候多变,为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育创造了条件。

滑坡、泥石流等广泛发育,灾害频繁,造成交通中断,会形成一处受灾全线瘫痪的局面,严重影响运力发挥和运输安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1]。

因此在公路滑坡勘探中,经济性和高效性就成为了研究热点,传统的钻探方法虽然能较好揭露地层岩性,但效率低,成本高,因此采用成本低、采集信息量大、观测精度高、探测速度快和探测深度较深等优点的高密度电法作为勘探手段,以期采用较低成本和较快的速度解决公路滑坡勘探问题[2]。

1高密度电法勘探原理概述高密度电法是一种阵列式的直流电阻率勘探方法,因此高密度电阻率法同时具备电剖面法和电测深法的特点,可以同时测量地下垂向和纵向的地电信息,并计算出视电阻率,为地电断面的地质解译提供基础资料。

在常规的电阻率法勘探中,为测定均匀大地的电阻率,通常采用对称四级装置,即建立供电电极A 和B ,和测量电极M 和N ,利用相关仪器测量M 、N 之间的电势差ΔU MN 和AB 回路中的供电电流I ,根据电学中的定义,可以写出ΔU MN的值为:(1)式中:I 为电流强度,A ;ρ为均匀大地电阻率,Ω·m 。

由式(1)可以导出均匀大地电阻率的计算表达式为:(2)式中:K 称之为装置系数,其中,m 。

装置系数K 的大小仅与供电电极A 、B 和测量电极M 、N 的相互位置有关,当电极位置固定时,K 即可确定。

在实际工作中,常遇到的地电断面一般是不均匀和比较复杂的,当采用式(2)计算电阻率的时候,所得到的结果是在该电场分布范围内,各种岩石电阻率的综合影响值,称之为视电阻率,并且用ρs 表示。

因此,视电阻率的表达式为[3]:(3)式中:K 称之为装置系数,m ;ΔU MN 为测量电极M 、N 之间的实际电势差,mV ;I 为供电回路A 、B 的电流强度,mA 。

高密度电法在滑坡勘察中的应用

高密度电法在滑坡勘察中的应用

高密度电法在滑坡勘察中的应用作者:***来源:《甘肃科技纵横》2022年第06期摘要:滑坡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及生产活动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快速、有效地评价滑坡稳定性并对滑坡体做出及时处置是地质工程专业领域的重要课题。

高密度电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勘探手段,具有成本低、勘探时间短的特点,在滑坡勘察中應用较为广泛。

阐述了高密度电法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高密度电法的实际应用效果,论证了高密度电法在滑坡勘察中,定量确定滑坡体空间分布形态、滑动面埋深、下伏地层的起伏状况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高密度电法;滑坡;勘察中图分类号:P631.3文献标志码:A滑坡是常见的地质灾害,在西北地区,尤其到雨季,常有滑坡灾害的发生,对人类生命财产及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评价滑坡的稳定性及其危害程度是地质工程专业的一项重要课题。

目前,针对滑坡的勘察方法主要包括地质调查、钻探、物探等,相比其他方法,物探方法中的高密度电法具有用时短、成本低的特点,应用较广,可以定量确定滑坡体空间分布形态、滑动面埋深、下伏地层的起伏状况等,有助于研究滑坡的发生规律,可及时有效地为设计部门提供地质资料,以便合理制定治理滑坡的方案,尤其对突发性的滑坡灾害,物探方法快速有效的优点更为工程人员青睐[1-2]。

1高密度电法的基本原理及数据采集方式1.1基本原理高密度电法属于阵列式布极的直流电阻率法,以地下介质的电性差异为基础,根据所加的人工电场的变化规律,对实测的视电阻率进行分析计算,确定地下介质的地电特征,推测地层的分布特点[3-4]。

当人工向地下加载直流电流时,在地表采集观测其电场分布,通过研究地层中传导电流的分布规律,其电场分布满足以下偏微分方程:式中,U为电位;I为供电电流;σ为电导率,δ为冲激函数;ε2为拉普拉斯算子;(x0、y0、z0)为电场点坐标; (x1、y1、z1)为原点坐标。

当x0≠x1、y0≠y1、z0≠z1时,只考虑无源空间,上式变为拉普拉斯方程:在复杂条件下,无法求得方程的解析解,因此主要采用各种数值模拟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高密度电法工作时,AB极为供电电极,MN为测量电极,则测点处的视电阻率的计算公式为:式中K为装置系数,可用下式计算:1.2高密度电法野外数据采集方式高密度电法在数据采集过程中组合了电阻率剖面和电阻率测深两种方法的观测系统,因而采集数据量大,数据观测精度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echnology Forum︱380︱2016年11期高密度电法在某滑坡勘察中的应用陈开华 马 伟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大队,江苏 连云港 222023摘要:滑坡是一种地质灾害,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并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工程建设加剧了地质环境的恶化,滑坡灾害时有发生。

因此,对滑坡展开科学合理的勘察工作极为重要。

而高密度电法在当前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滑坡勘探工作当中,该方法集电测深与电剖面装置与一身,拥有极高的观测精度,同时数据采集量也比普通方法大的多,拥有丰富的地质信息,生产效率极高等。

本文主要对高密度电法在滑坡勘察中的应用展开深入的剖析,不仅明确高密度电法的探测原理,同时与某滑坡工程实例相结合,通过高密度电法获得测区的二维高密度电阻率反演断面色谱图,同时通过对某滑坡各个方面的分析,对滑坡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明确,并对滑坡稳定性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这为滑坡勘察工作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电阻率;高密度电法;滑坡;勘察;应用中图分类号:P64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6)11-0380-02如今滑坡灾害的频发,不仅给我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同时还会给人类社会更好的发展带来阻碍。

为了消除滑坡灾害隐患,需要采取经济有效的治理措施,治理前必须进行工程设计,工程设计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工程勘察。

滑坡的工程勘察是运用各种手段查明滑坡的类型、范围、规模、性质及其危害程度,分析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并判断其稳定程度,预测其发展趋势,提出预防与治理方案的建议,从而为工程设计与工程治理提供有力的地质资料依据。

实践表明,当前电法勘探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滑坡勘察工作中,并取得了一定的勘察效果。

本文主要以某地区滑坡勘察工作为例,采用高密度电法将滑坡勘察期间的一些地下情况充分的反应出来,从而实现保障滑坡稳定性分析工作以及治理工作实施的目标。

1 高密度电法技术原理与高密度电法资料处理探究 1.1 高密度电法技术原理 实际上,地下解之间的导电性差异是高密度电阻率法的物理前提所在。

高密度电法属于一种阵列电法的勘探方法,和常规电阻率法一样,都将稳定电流场空间分布理论作为基础。

换言之,高密度电法主要通过供电电极向地下供电流I,然后再测得测量电极间电位差ΔV,从而求得该测量点的视电阻率值ρs =KΔV/I 。

若排列电极的电极距不变,而记录点位置移动时,即为电剖面法,测地电横向变化;若排列电极的电极距变化,而记录点位置不变时,即为电测深法,测地电垂向变化;高密度电法是电剖面法与电测深法两种技术结合并同时进行,一次完成二维视电阻率剖面。

如图1所示,该图为高密度电阻率法工作系统示意图,从图中可见高密度电阻率法工作的重要性与复杂性。

图1 高密度电阻率法工作系统示意图 利用数据自动采集技术,能够实现以此布置较多电极的目标,并且在短时间内对几百个甚至更多的电位差信息进行有效的采集,最终实现对勘探区的高密度电法勘探目标[1]。

高密度电法勘探具备直流电法中的各种装备类型的勘探方法,这在有效提升直流电法勘探效率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该次勘探工作中的野外数信息的采集,主要应用了WDJD-3型多功能数字直流激电仪、WDZJ-3型多路电极转换器以及配套的电缆电极,同时在此次滑坡勘察的过程中,主要应用了固定的断面扫描进行测量工作,Alpha 排列方式是此次勘探过程中的电极排列方式。

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原理与普通的直流电法的原理一致,存在的唯一区别在于高密度电法纵深方向的视电阻率数据能够得到相应的加密,在此基础之上,其精度、跑极方式与记录方式自化等方面都有所提升。

1.2 高密度电法资料处理 对野外采集的数据利用仪器的RS232通讯功能传入电脑,然后转换成相对应的高密度电法处理软件(RES2DINV)要求的数据格式[2]。

运用该软件读入数据,进行数据反演、地形校正等数据处理,最终得到高密度电阻率剖面反演解释图。

利用该反演解释图,结合现场地质资料,进行地质推断解释。

2 滑坡勘察区域地质特征浅议 本区勘查深度范围内岩土层层次较少,土层部分根据沉积时代、成因、形态及其特征,自上而下划分为个4层,第1层为杂填土,为砖瓦厂取土及建筑垃圾倾倒堆积形成,主要分布于坡面上;第2层为上更新统下蜀组粉质粘土~粘土;第3层为强风化闪长玢岩,第4层为中风化闪长玢岩,为山的主体。

场地内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二种类型。

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土体孔隙中,水位埋深变化较大,分布无明显规律。

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下渗,排泄方式以蒸发和下渗为主。

地下水位的变化受季节影响较大。

基岩裂隙潜水主要赋存在强至中风化的闪长玢岩中。

地下水位变幅较大,受大气降水控制。

滑坡为人工填土堆积而成,滑坡体中上部基本裸露,下部植被茂密。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该边坡已发生整体滑坡灾害,滑坡微地貌发育较为齐全。

经现场踏勘,滑坡周界清楚,边界呈圈椅状,滑坡后缘见后缘拉裂缝(主裂缝),宽20~30cm,长约20m,;滑坡圈椅、后缘壁发育,后缘壁高约4~11m。

初步分析为覆盖层与基岩面之间的滑坡,滑动面位置及滑坡厚度待物探工作查明。

3 滑坡探测工作的分析在滑坡探测的过程中,布置测线期间需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如利用测量人员用RTK 测定的点坐标进行测量[5]。

通常工作人员需要做到几点,第一工作人员需要在1:2000的测绘地形图上将所要测得的剖面位置确定下来;第二需要将物探点的坐标导入到RTK 当中;第三工作人员还需要将这些物探点坐标放样到实际的地形当中[6];最后工作人员需要将探测铜钉与放样出来的所作标记的物探点,将其对应相应的物探点并钉到土里面,从而提升滑坡探测的精确性,保障探测工作的整体质量。

4 滑坡探测工作中的资料解析一般而言,滑坡体有两种,一种为岩体之间的自身华东,另一种为基岩和覆盖层之间的滑动,为了能够将滑动面形态与埋深确定下来,如果仅依靠少量的钻孔时无法确定准确数字信息的。

而当前在应用高密度电法剖面和钻孔综合勘探的过程中,能够对滑动面形态与埋深进行准确的查明。

通常滑坡体的滑动面电性和周围介质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也决定了滑动面在高密度电法反演色谱图上的特征所在[7]。

在处理物探数据过程中,往往采用RES2高密度视电阻率反演软件展开二维反演,而此时工作人员则需要对沿途分析中的电阻率进行严格的对照分析,从而确保反演资料的准确性。

反演资料主要表现几种:第一顺坡的低阻异常带,推测为滑面,滑面的8-10m;大概在剖面的中部15m 的埋深处,电阻率与粘土电阻率相当,推断为残积粘土,底部的高阻值为基岩。

第二坡体的浅部低阻存在着异常情况,薄厚不够均匀,一般而言其画面埋深的深度约为10m,并且主要堆积在滑坡体的后缘,并且覆盖层的电阻率会小于30Ω.m,而下伏基岩的电阻率在100-200科技论坛2016年11期︱381︱Ω.m 之间,依据该种电阻率情况,能够将其推测为下伏基岩为泥岩。

这与郑立宁,李志在《物探技术在堆积层滑坡勘察中的应用》一文中的观点有着相似之处。

而在测线的120m 出,该位置的反演图存在着一个竖向发育的低阻异常情况,这便能够将其推测为该区域的泥岩风化情况比较严重,同时在裂隙中存在着较大的含水量,那么该区域便可推断为泥岩的强风化区域。

第三物探线沿着道路布设,并且该区域内的土体能够均匀的分布,其厚度的范围约在8-12m 左右,物探线的20m 处也存在着低阻异常,其电阻率约为20Ω.m,那么该区域可被推测为滑坡左侧剪切破坏带,而破坏带内含有大量的水分,正是由于这些水分的存在,使得软塑粘土充填工作得到了保障。

在该区域的深部高阻的分布处于正常状态,其电阻率可达200Ω.m,此时推测滑面是岩土界面。

高密度电阻率工作总精度以均方相对误差衡量,质量检查工作量为测区总工作量的5%,对项目测量工作形成的各项资料都进行自检、互检和抽检,确保调查资料的可靠性。

本次高密度电阻率法使用一台仪器测量,质检按同点位、同仪器、不同时间进行。

本次高密度测量共完成11条测线,采集数据总量19794个,质检计算数据1575个,占总数据量的7.96%,均方相对误差1.39%,满足规范要求。

一般而言,电法勘探所测得的曲线会受到地表岩性、地形和旁侧等方面的影响,并且影响程度较高,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只有不断的认真分析测站周围的野外环境,对曲线进行准确有效的整理,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较为满意的解释结果。

在滑坡工程中,采用高密度电阻法极为重要,很多时候都能够在斜坡的方向上形象的将滑坡体以及滑动面的分布情况充分的反应出来,并在分析该滑坡物探剖面的基础之上,得到滑坡内部的岩土体电阻率数据,并对这些数据展开相应的反演分析,在完成该项工作以后,需要与钻孔数据项结合展开综合分析工作,这便能够将高密度电法在滑坡勘察工作中的应用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提升勘探数据的精确度与准确性,从而有效避免以及预防滑坡灾害的出现。

高密度电法所测得的数据准确性很容易受到地标性与地形等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对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将校正工作融入到其中,并且在实施校正工作的同时,重视对突变数坏点的剔除,并且为了能够更加准确的探测滑坡区域,缜密应用高密度电法,确保各个环节所得数据的准确性。

5 总结本文主要着手于四个方面,第一方面探究了高密度电法技术原理与高密度电法资料处理,第二方面对滑坡勘察区域地质特征进行了浅议,第三方面分析了滑坡探测工作,第四方面对滑坡探测工作中的资料进行了解析。

在分析中明确,当前滑坡灾害已经成为各国高度重视的灾害类型之一,一旦发生滑坡灾害,不仅给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影响,甚至导致引发人员伤亡情况的出现,这给我国社会和谐发展带来了困境。

为此,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滑坡灾害的出现,确保地质的稳定性极为重要。

这实践表明,高密度电法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滑坡勘探工作当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参考文献[1]肖武威.高密度电法勘探在某滑坡勘察中的应用[J].低温建筑技术, 2014 (2).[2]尚耀军.高密度电法在贵州金沙某滑坡勘察中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3(6).[3]江玉乐,张楠,周清强等.高密度电法在岩溶路基勘察中的应用[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7(6).[4]胡承林,雷宛,李红梅等.高密度电法在新疆某矿区滑坡勘察中的应用[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1(4).[5]胡承林,许平,李敏等.高密度电法在绵阳某地滑坡勘察中的应用[J].勘察科学技术,2010(6).[6]谢尚平,熊章强,易清平等.浅层地震和高密度电法在滑坡体勘察中的应用[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4(4).[7]黄凡,谭大龙,杨德龙等.高密度电法在公路工程不良地质体勘察中的研究与应用[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1(6).作者简介陈开华 男 1963年出生,福建莆田人,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地质矿产与工程勘察工作中的地球物理勘探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