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赏析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合集下载

3.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句子

3.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句子

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句子一.描写人物的方法有:(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二.描写的作用:人物描写的作用是传神地写出(揭示了、暗示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精神、情感、身份、地位、经历或遭遇等。

1、外貌描写的作用:反映出人的喜好、身份、生活态度等,对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可以起烘托作用。

2、语言描写的作用: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揭示人物的身分与社会地位。

3、动作描写的作用: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特点。

4、心理描写的作用: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5、神态描写的作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画人物性格,反应人物品质三.练习1.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圆脸,已经变做灰黄,而且加了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

他头上一顶破毡帽,身上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故乡》解题思路:判断描写方法—外貌(脸、眼睛、手,衣着);分析作用---抓关键词(灰黄、很深的皱纹、肿得通红、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瑟缩),思考有什么表现作用,赏析出人物形象特点(憔悴、贫困、勤劳、劳累)答题示例:运用外貌描写,中年闰土是一个憔悴不堪、劳累困苦、勤劳善良,备受生活折磨的农民形象。

表述方式:人物+形象特点+身份(不知道身份用“人”)2. 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社戏》解题思路:动作描写(拔、点、磕、退后、上前、架),这些动词写出了什么(驾船技术的熟练),再思考为什么熟练(因为经常做),表现了小伙伴们什么特点(聪明、能干、勤劳等)。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欣赏句子 模板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欣赏句子 模板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欣赏句子模板
1. 描述人物外貌特征
这位身材娇小的女孩,长发披肩,眉目如画,散发着清新自然的气息。

2. 描述人物性格特点
那个温和而坚定的男人,总是面带微笑,不急不躁,给人一种安定和踏实的感觉;
3. 描述人物行为举止
她步伐轻盈,走路仿佛从容不迫但却步步为营,仿佛观察路面每一个石子的样子,就算是站立也显得文静。

4. 描述人物情感状态
她眼神深邃,似乎正在沉思着什么,或许是对未来的期望,或许是对过去的回忆,每一次看到她的背影,总是感觉到一丝淡淡的诗情画意。

5. 描述人物成长的变化
小时候的他胆小怕事,但随着年龄增长,他变得更加坚毅和勇敢,能够克服各种困难。

6. 描述人物与环境的互动
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从而变得更加热爱生命,追求自我价值。

7. 描述人物与他人的相处关系
她待人温和,总是以同理心包容他人,从而赢得朋友们的信赖和爱戴。

苏七块试着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析画线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形象

苏七块试着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析画线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形象

苏七块试着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析画线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形象1.苏大夫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环,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

(P1页)赏析:开篇介绍苏七块的本名、职业、住所、地位,总领全文,引出下文。

2.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锃亮。

(P1页)赏析:外貌描写,描写了苏七块的外貌特征,让读者对苏七块有初步的认识。

也突出了苏七块精神矍铄、健康有力的特点。

3.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

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

(P1页)赏析:动作描写,写出了苏七块接骨技术高超,动作干净利落、速度极快的特点。

4.苏大夫有个各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

(P3页)赏析:介绍了苏七块这个绰号的由来,体现了苏七块做事极讲规矩和原则:认钱不认人。

5.谁料苏大夫听赛没听,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或喜或忧或惊或装作不惊,脑子全在牌桌上。

(P3页)赏析:三轮车夫摔断了左胳膊肘疼得哼哟哼哟地叫,由于拿不出七块钱,苏七块却当没听见,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

体现了苏七块极讲规矩,给钱才看病。

6.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撒尿,离开牌桌走到后院,钻出后门,绕到前街,远远把靠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给了他。

不等张四感激,转身打原道返回,进屋坐回牌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

(P3页)赏析:动作描写,写出了牙医华大夫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特点。

7.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龇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

”(P3-4页)赏析:动作、语言描写,写出了苏七块接骨技术了得,动作“干净麻利快”,手法娴熟的特点。

请从人物描写角度欣赏文中划线句子

请从人物描写角度欣赏文中划线句子

请从人物描写角度欣赏文中划线句子在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展现出人物的个性、情感、内心世界以及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

划线句子往往是作者用来突出人物特征的重要台词或描写,通过这些句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性格、动机和命运。

接下来,我将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来欣赏文中的划线句子。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段描写主人公的句子:“他站在屋顶上,冷风吹拂着他的脸颊,但他的内心却比刀锋还要冷酷。

”这句话通过对主人公站在屋顶上的动作和感受的描写,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助。

他面对世界的冷漠和残酷,心如刀锋般冷酷,这种对比让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和立体。

接着,我们可以看到一段塑造反派人物的句子:“她笑得如同魔鬼一般,眼中闪烁着邪恶的光芒,仿佛要吞噬一切。

”这句话通过对反派人物笑容和眼神的描写,展现了她邪恶和残忍的本质。

她的笑容如同魔鬼一般,眼中的光芒充满了欲望和诡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一段描写配角的句子:“他沉默寡言,却总是默默地守护着身边的人。

”这句话通过对配角的性格和行为的描写,展现了他的善良和忠诚。

他虽然不善言辞,但却以实际行动来守护自己的朋友和家人,这种默默奉献的形象让人为之动容。

总的来说,通过对文中划线句子的人物描写的欣赏,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他们的性格特点、情感体验以及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

这些句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立体,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物“活”起来,赋予了作品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情感。

句子赏析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

句子赏析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

小说、散文中句子赏析要明确角度:(在语境中)题干中出现“表达效果”、“好处”、“作用”或直接写“赏析”之类的词就是考察赏析题,无角度的赏析要选好角度。

答题表达规范:角度+描写内容+作用(主旨或情感或人物心情、人物特点)1.从关键字词角度赏析。

例:09南京卷 14题赏析句子:14.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

解答:运用“不起眼”、“躲”、“素素”、“淡淡”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蔷薇花的不张扬、素雅。

此类题一般找出文中关键的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对之进行赏析,体味在文中的作用。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例1:14.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紊妆,淡淡笑。

解答: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蔷薇花的不张扬,素雅。

例2:21.请对第⑥段划横线句加以赏析。

(3分)我恨室外如烟如雾的小雨,恨煤炉上那只飘着苦腥味的药锅,恨身子底下“咯吱咯吱”乱响的藤条躺椅(2010鼓楼区一模卷)解答:运用排比的修辞,渲染了我“一天坏于一天”的心情。

3.从多种感官角度赏析。

例:21.请对第⑥段划横线句加以赏析。

(3分)我恨室外如烟如雾的小雨,恨煤炉上那只飘着苦腥味的药锅,恨身子底下“咯吱咯吱”乱响的藤条躺椅。

(2010鼓楼区一模卷)解答:从视觉、嗅觉、听觉等不同的感官角度写我内心感受,来表现我内心的痛苦。

4.从表达方式(主要是描写: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例1:我恨室外如烟如雾的小雨,恨煤炉上那只飘着苦腥味的药锅,恨身子底下“咯吱咯吱”乱响的藤条躺椅。

解答:这是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表现了我此时痛苦难熬之情。

例2:20.题第⑥段与第⑨段划浪线句子有什么表达作用?(任选一句作答)(2分)(1)南方的梅雨“滴滴答答”不停(2)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在操场上跳绳??解答:(1)景物描写烘托了我痛苦难熬之情。

(2)景物描写烘托我病愈后兴奋开心。

词语赏析1. 词性转变。

例:(2)句中加点的“甜”字好在哪里?(2分)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

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句子

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句子

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句子一.描写人物的方法有:(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二.描写的作用:人物描写的作用是传神地写出(揭示了、暗示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精神、情感、身份、地位、经历或遭遇等。

1、外貌描写的作用:反映出人的喜好、身份、生活态度等,对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可以起烘托作用。

2、语言描写的作用: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揭示人物的身分与社会地位。

3、动作描写的作用: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特点。

4、心理描写的作用: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5、神态描写的作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画人物性格,反应人物品质三.练习1.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圆脸,已经变做灰黄,而且加了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

他头上一顶破毡帽,身上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故乡》解题思路:判断描写方法—外貌(脸、眼睛、手,衣着);分析作用---抓关键词(灰黄、很深的皱纹、肿得通红、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瑟缩),思考有什么表现作用,赏析出人物形象特点(憔悴、贫困、勤劳、劳累)答题示例:运用外貌描写,中年闰土是一个憔悴不堪、劳累困苦、勤劳善良,备受生活折磨的农民形象。

表述方式:人物+形象特点+身份(不知道身份用“人”)2. 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社戏》解题思路:动作描写(拔、点、磕、退后、上前、架),这些动词写出了什么(驾船技术的熟练),再思考为什么熟练(因为经常做),表现了小伙伴们什么特点(聪明、能干、勤劳等)。

2020备战中考阅读专题训练:记叙文人物描写角度赏析句子

2020备战中考阅读专题训练:记叙文人物描写角度赏析句子

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一、【考点解读】中考分值:人物描写句赏析类题目在中考中所占分值一般为3分。

考查形式:主观简答题提问形式:1.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2.赏析文中划线句子(从描写的角度)二、【一般步骤】第一步,判断句子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一般常考的五种人物描写方法为: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人物的外貌、穿着、佩戴等外在客观事物进行描写。

注意与神态描写的区别。

神态描写:着重描写刻画人物的面部表情变化,如:哭、笑等;面部器官的活动,如:皱眉、撇嘴等。

注意与动作描写的区别,如:正在写字的老师突然转过头来。

属于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主要指人物的四肢、躯干、头部等的外在活动,注意与心理描写的区别,如:他想着老师这会儿应该在门外站着。

属于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主要指心理所感、所想。

注意与神态描写的区别,如:被孙侦探敲诈走所有积蓄的祥子现在只想一个人躲在什么地方哭一场。

属于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主要指人物的语言对话的描写,一般为人物对话或自言自语。

注意与心理描写的区别,如:“他总不会骗我吧?”他心中暗暗想着。

心里的自言自语,属于心理描写。

五种常考的人物描写之间既有联系也有本质区别,一定要注意区分,这是答题最为关键的第一步。

第二步,判断出人物描写的方法之后,分析描写的表达效果。

详细分析句子所描写的内容,进行简要的概括,分析人物描写写出了人物的什么状态、情态。

注:描写方法中不仅包括人物描写,还有其他描写例如:自然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涉及的内容不同,提问方式不同,答题要点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分析解答题目时,要结合具体的描写方法角度,以及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切忌生搬硬套。

一、访梅小时候,对于我们这些孩子,冬天实在单调,到处是一片白。

游戏也懒得去做,生活一下子变得索然无味。

正难熬着,奶奶说,舅爷要来家了。

我们十分高兴,盼望着他早点到。

舅爷是个画家,听奶奶说,他名气老大,在国外办过画展。

句子赏析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句子赏析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句子赏析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小说、散文中句子赏析要明确角度:(在语境中)题干中出现“表达效果”、“好处”、“作用”或直接写“赏析”之类的词就是考察赏析题,无角度的赏析要选好角度。

答题表达规范:角度+描写内容+作用(主旨或情感或人物心情、人物特点)1.从关键字词角度赏析。

例:09南京卷14题赏析句子:14.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

解答:运用“不起眼”、“躲”、“素素”、“淡淡”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蔷薇花的不张扬、素雅。

此类题一般找出文中关键的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对之进行赏析,体味在文中的作用。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例1:14.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紊妆,淡淡笑。

解答: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蔷薇花的不张扬,素雅。

例2:21.请对第⑥段划横线句加以赏析。

(3分)我恨室外如烟如雾的小雨,恨煤炉上那只飘着苦腥味的药锅,恨身子底下“咯吱咯吱”乱响的藤条躺椅(2022鼓楼区一模卷)解答:运用排比的修辞,渲染了我“一天坏于一天”的心情。

3.从多种感官角度赏析。

例:21.请对第⑥段划横线句加以赏析。

(3分)我恨室外如烟如雾的小雨,恨煤炉上那只飘着苦腥味的药锅,恨身子底下“咯吱咯吱”乱响的藤条躺椅。

(2022鼓楼区一模卷)解答:从视觉、嗅觉、听觉等不同的感官角度写我内心感受,来表现我内心的痛苦。

4.从表达方式(主要是描写: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例1:我恨室外如烟如雾的小雨,恨煤炉上那只飘着苦腥味的药锅,恨身子底下“咯吱咯吱”乱响的藤条躺椅。

解答:这是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表现了我此时痛苦难熬之情。

例2:20.题第⑥段与第⑨段划浪线句子有什么表达作用?(任选一句作答)(2分)(1)南方的梅雨“滴滴答答”不停(2)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在操场上跳绳解答:(1)景物描写烘托了我痛苦难熬之情。

(2)景物描写烘托我病愈后兴奋开心。

词语赏析1.词性转变。

例:(2)句中加点的“甜”字好在哪里(2分)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散文中句子赏析要明确角度:(在语境中)题干中出现“表达效果”、“好处”、“作用”或直接写“赏析”之类的词就是考察赏析题,无角度的赏析要选好角度。

答题表达规范:角度+ 描写内容 + 作用(主旨或情感或人物心情、人物特点)1.从关键字词角度赏析。

例:09 南京卷 14 题赏析句子: 14.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

解答:运用“不起眼”、“躲”、“素素”、“淡淡”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蔷薇花的不张扬、素雅。

此类题一般找出文中关键的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对之进行赏析,体味在文中的作用。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例 1 :14. 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紊妆,淡淡笑。

解答: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蔷薇花的不张扬,素雅。

例 2 : 21 .请对第⑥段划横线句加以赏析。

( 3 分)我恨室外如烟如雾的小雨,恨煤炉上那只飘着苦腥味的药锅,恨身子底下“咯吱咯吱”乱响的藤条躺椅(2010 鼓楼区一模卷)解答:运用排比的修辞,渲染了我“一天坏于一天”的心情。

3.从多种感官角度赏析。

例:21 .请对第⑥段划横线句加以赏析。

( 3 分)我恨室外如烟如雾的小雨,恨煤炉上那只飘着苦腥味的药锅,恨身子底下“咯吱咯吱”乱响的藤条躺椅。

(2010 鼓楼区一模卷)解答:从视觉、嗅觉、听觉等不同的感官角度写我内心感受,来表现我内心的痛苦。

4.从表达方式(主要是描写: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例 1 :我恨室外如烟如雾的小雨,恨煤炉上那只飘着苦腥味的药锅,恨身子底下“咯吱咯吱” 乱响的藤条躺椅。

解答:这是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表现了我此时痛苦难熬之情。

例 2:20. 题第⑥段与第⑨段划浪线句子有什么表达作用?(任选一句作答)(2 分)(1 )南方的梅雨“滴滴答答”不停(2 )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 , 我在操场上跳绳 ??解答:(1 )景物描写烘托了我痛苦难熬之情。

( 2 )景物描写烘托我病愈后兴奋开心。

词语赏析1.词性转变。

例:(2)句中加点的“甜”字好在哪里?(2 分)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

.解答:一个“甜”字,形容词做了动词,赞美老人的手工灶糖给很多人带来了甜蜜和快乐。

2.词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

例:还要将脖子扭几扭,是在是标志极了。

..褒词贬用,表达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之情。

3、行文线索。

例:15 .简析“蔷薇”在文中的作用。

(3 分)1①贯串全文的线索;②引出挑糖担的老人;③比喻(象征)老人的品格(或:解答:比喻人生最好的状态);④烘托老人的形象。

还有铺垫,照应,过渡,设悬念。

塑造形象,突出主题,升华中心,表达作者情感词语的含义非指代词的指代义——从上下文中寻找相对应的阐释句比喻义——从上下文中找到本体词语在文中的字面义及派生的新义(转化义、语境义)——借助上下文,找到与词语相关的信息,联系文章中心、人物形象、作者情感来理解,透过词语的本义找出在词义、色彩、感情上有差别的意义。

句子的含义比喻句——把句子放到语境中,找到本体、喻体,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感悟句、哲理句——在理解全文,把握主旨的基础上,结合文意对句子的哲理进行拓展,直白的表述它的意思。

标题的含义:表层——文章的内容深层——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情感标题的作用:1、交代文章主要内容;揭示(暗示)文章主旨。

2、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

3、点明行文线索或感情线索。

4、确定文章描写对象,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5、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富有哲理,引人思考。

篇二:从语言表达角度赏析句子或段落从语言表达角度赏析句子或段落——比喻本考点主要考查考判断、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新课标指出:“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具体地说,就是要求考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判断常用修辞手法的种类,理解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会用修辞手法造句。

考点分析:本考点考查的主要题型有: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判断修辞手法的种类及其运用的正确与否误。

2、指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运用某种修辞手法造句。

解答上述题型的基本方法是:把握修辞手法的定义、种类、运用效果等。

修辞手法是根据表达需要,运用有效的语言手段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使语言表达具有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的语言运用方式。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除此之外,课文里还涉及到的有对比、借代、引用、双关、反语、顶针和呼告等。

学习修辞,不要死抠名词术语,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体会修辞的表达效果,并能学会运用修辞手法造句。

一、比喻[方法指导 ]1 、定义: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2、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如: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如: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3、作用:用比喻来描写,可使人或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用比喻来说理,可以把道理阐述得通俗易懂,观点鲜明,使语言形象化。

用比喻来抒情,语言形象,感染力强。

用比喻来说明,语言形象,准确生动4、总体把握把握“比喻”类修辞的表达效果时,要先弄清楚本体和喻体,然后思考喻体的特点,再结合这个特点来考虑作者所要表现的本体的特征。

[答题技巧 ]例 1 阅读下边选文,然后答题。

( 2002 年江苏考题)上学的费用还不够一个人用的,八月的日子所剩无几。

没想到这天邮递员竟送来了一张汇款单,1000 元,学校来的。

附言栏里只有几个小字:“祝贺 !全体教师捐赠。

”父亲从床上爬起,母亲赶紧将汇款单递过去,父亲的嘴唇蠕动着,发不出声音。

费用还只够一个人的,日子不会停留,小屋里的人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峻。

三个人的目光一起盯着床上的父亲。

父亲忽地一骨碌坐起来,说:“现在只有一条路,你们也都懂事了,自己决定吧。

要不,抓阄也行。

”小夏和小秋顿时像两尊雕塑 ! ,像是经历了一个世纪,小夏抬起头说:“小秋,你去吧,你的学校好。

” 小秋也抬起头:“不,我比你年轻一岁,哥,你去吧。

” 这时谁也没注意小夏一个微小的动作。

他把手伸进衣袋,摸出那张录取通知书,撕了个粉碎。

小秋醒悟过来后,一下子抱住小夏:“哥 ! ”泪水夺眶而出。

典型题例“小夏和小秋顿时像两尊雕塑”,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有什么表达效果?答:修辞手法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题思路本题重在考查修辞格的辨识和修辞效果的理解。

是一道考查修辞方法的综合题。

做题时要从两个角度思考,一是看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二要结合语言环境体会所用修辞的表达效果。

本题是比喻的修辞方法。

一般来说,比喻的修辞,在描写人物时的表达作用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人或其他事物的状态特征。

此处即用“雕像”这一形象的喻体,来描写小夏和小秋因听说要“抓阄”时的神态和心情。

喻体的特点是:呆立不动,没有表情,没有动作,没有语言。

小夏小秋此时的状态是:“呆立不动,没有表情,没有动作,没有语言”,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听到了父亲说的话后,感到了震惊。

参考答案: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小夏、小秋震惊的神态,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温馨提示:先写出修辞类型。

再用下面的形式来表述:形象生动地写出了 + 描写对象 + 对象特征 + 总体效果小夏、小秋震惊的神态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例 2我很重要毕淑敏(1 )当我说出“我很重要”这句话的时候,颈项后面掠过一阵战栗。

我知道这是把自己的额头裸露在弓箭之下了,心灵极容易被别人的批判洞伤。

(2 )许多年来,没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表示自己“很重要”。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我不重要”。

作为一名普通士兵,与辉煌的胜利相比,我不重要。

作为一个单薄的个体,与浑厚的集体相比,我不重要。

作为一位奉献型的女性,与整个家庭相比,我不重要。

作为随处可见的人的一分子,与宝贵的物质相比,我不重要。

(3 )我们——简明扼要地说,就是每一个单独的“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 ?( 4)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

无论他们有多少儿女,我们都是独特的一个。

(5 )假如我不存在了,他们就空留一份慈爱,在风中蛛丝般飘荡。

(6 )假如我生了病,他们的心就会皱缩成石块,无数次向上苍祈祷我的康复,甚至愿灾痛以十倍的烈度降临于他们自身,以换取我的平安。

(7 )我的每一滴成功,都如同经过放大镜,进入他们的瞳孔,摄入他们心底。

(8 )假如我们先他们而去,他们的白发会从日出垂到日暮,他们的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

( 9)面对这无法承载的亲情,我们还敢说我不重要吗 ?俯对我们的孩童,我们是至高至尊的惟一。

我们是他们最初的宇宙,我们是深不可测的海洋。

假如我们隐去,孩子就永失淳厚无双的血缘之爱,天倾东南,地陷西北,万劫不复。

盘子破裂可以粘起,童年碎了,永不复原。

伤口流血了,没有母亲的手为他包扎。

面临抉择,没有父亲的智慧为他谋略……面对后代,我们有胆量说我不重要吗?(10 )相交多年的密友,就如同沙漠中的古陶,摔碎一件就少一件,再也找不到一模一样的成品。

面对这般友情,我们还好意思说我不重要吗?(11 )我很重要。

(12 )我对于我的工作我的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主宰。

我的独出心裁的创意,像鸽群一般在天空翱翔,只有我才捉得住它们的羽毛。

我的设想像珍珠一般散落在海滩上,等待着我把它用金线串起。

我的意志向前延伸,直到地平线消失的远方……(13 )没有人能替代我,就像我不能替代别人。

(14 )我很重要。

( 15)我对自己小声说。

我还不习惯嘹亮地宣布这一主张,我们在不重要中生活得太久了。

(16 )是的,我很重要。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勇气这样说。

我们的地位可能很卑微,我们的身分可能很渺小,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不重要。

( 17)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

人们常常从成就事业的角度,断定我们是否重要。

但我要说,只要我们在时刻努力着,为光明在奋斗着,我们就是无比重要地生活着。

( 18)让我们昂起头,对着我们这颗美丽的星球上无数的生灵,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

(原文有改动)第(10 )段中划线的比喻句是把比做,两者的相似点是。

这一比喻形象生动地阐述了作者的见解。

解题思路“古陶”的特点是“摔碎一件就少一件,再也找不到一模一样的成品”,作者意在说明友谊的珍贵,从而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我”对于朋友来说很重要这一观点。

参考答案:密友古陶珍贵对于朋友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很重要的温馨提示:如果此题是问答式应该这样答:形象生动地阐述了 + 描写对象+ 对象特征+ 总体效果友谊珍贵通俗易懂我重要例 3(2008 年福建福州中考题)为什么夏天那么热还会下冰雹①冰雹,俗称雹子,在春末和夏季最为常见,它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特大的冰雹比柚子还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