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赏析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2)
课时二:句子赏析二

句子的赏析(二)赏析角度三: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包括几个方面?(1)从人物描写的方法来赏析。
人物描写的目的是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这同时也能更深刻地表达文章的中心。
在赏析句子中,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对句子进行分析、理解。
人物的正面描写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
例1:“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
”赏析:运用了动作描写,通过“跪”、“爬行”等动词生动形象写出了母亲插秧时的艰难和劳累,表现了母亲的勤劳与坚强。
答题格式:运用描写,(通过“……”等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物……特点,表达了人物品质、精神或感情。
例2: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答:运用了动作描写,通过“攀”“缩”“倾”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过铁道给“我”买橘子的艰难,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例3:“矮胖老师依然不说一句话,但却渐渐收起了笑容,用黑板刷轻轻敲击着讲台上的课桌,待全班同学安静下来,他突然面向课堂,反手在背后的黑板上徒手画了一个篮球大的圆,紧接着,又反手画了一个等边三角形。
”(《王几何》)答:运用了神态、动作描写,写出了王老师教学技艺精湛的特点,表达作者对王老师的敬佩之情。
例4:中考真题2016年邯郸一中直升试题《30多岁才懂父亲》28.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的描写方法和作用。
(3分)在显示屏上,我清晰地看到父亲嘴唇哆嗦、老泪纵横,几度哽咽难语:“孩子,4年来你受的苦,我和你妈都看在眼里。
”答案:运用了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写出了父亲的悲伤和对儿子的思念,表现了父亲对儿子含蓄而深沉的爱。
(2)从描写的感官角度(听、视、嗅、味、触觉)赏析方法:本句从听(视、嗅、味、触觉)的角度+具体内容的分析+作用或情感。
例.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句子赏析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小说、散文中句子赏析要明确角度:(在语境中)题干中出现“表达效果”、“好处”、“作用”或直接写“赏析”之类的词就是考察赏析题,无角度的赏析要选好角度。
答题表达规范:角度+ 描写内容 + 作用(主旨或情感或人物心情、人物特点)1.从关键字词角度赏析。
例:09 南京卷 14 题赏析句子: 14.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
解答:运用“不起眼”、“躲”、“素素”、“淡淡”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蔷薇花的不张扬、素雅。
此类题一般找出文中关键的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对之进行赏析,体味在文中的作用。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例 1 :14. 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紊妆,淡淡笑。
解答: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蔷薇花的不张扬,素雅。
例 2 : 21 .请对第⑥段划横线句加以赏析。
( 3 分)我恨室外如烟如雾的小雨,恨煤炉上那只飘着苦腥味的药锅,恨身子底下“咯吱咯吱”乱响的藤条躺椅(2010 鼓楼区一模卷)解答:运用排比的修辞,渲染了我“一天坏于一天”的心情。
3.从多种感官角度赏析。
例:21 .请对第⑥段划横线句加以赏析。
( 3 分)我恨室外如烟如雾的小雨,恨煤炉上那只飘着苦腥味的药锅,恨身子底下“咯吱咯吱”乱响的藤条躺椅。
(2010 鼓楼区一模卷)解答:从视觉、嗅觉、听觉等不同的感官角度写我内心感受,来表现我内心的痛苦。
4.从表达方式(主要是描写: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例 1 :我恨室外如烟如雾的小雨,恨煤炉上那只飘着苦腥味的药锅,恨身子底下“咯吱咯吱” 乱响的藤条躺椅。
解答:这是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表现了我此时痛苦难熬之情。
例 2:20. 题第⑥段与第⑨段划浪线句子有什么表达作用?(任选一句作答)(2 分)(1 )南方的梅雨“滴滴答答”不停(2 )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 , 我在操场上跳绳 ??解答:(1 )景物描写烘托了我痛苦难熬之情。
( 2 )景物描写烘托我病愈后兴奋开心。
中考语文专题5根据具体语境品味语言特色(解析版)

专题05:根据具体语境,分析语言特色考点5:根据具体语境,分析语言特色【考情梳理】★词语的赏析★从词义的角度①理解词语的本义→②分析词语在语境中的意思→③表达的情感。
格式:加点词语的原意为……,这里指……,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从词性的角度①判断词性→②词语反映的情形→③表现出的作用,即人的形象、品质等。
A.动词、形容词:××动词(形容词)极富表现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B.副词:××副词准确生动地修饰(限制)了××一词,贴切形象地体现了……的特征,表达了……的情感。
C.叠词:运用了叠词××,音律和谐,起到了加深语意的作用,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韵美。
D.拟声词:运用拟声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的情态美,流露出作者……的情感。
从修辞的角度①运用的修辞手法→②修辞的作用→③表达的情感。
格式:加点词语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表现/达了事物/人物……的特点/情感。
从人物描写的①运用的描写手法→②描写手法的作用→③表达的情感。
格式:××词是××描写,该词写出了人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角度★句子的赏析★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先判断该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语境,根据该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具体赏析。
2.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先判断该句的描写对象和使用的描写方法,再结合语境,根据该描写方法的一般作用进行赏析。
分类类别特点作用/答题规范根据描写对象分类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指对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的描写。
①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②渲染……气氛;③烘托人物……心情(感情);④衬托人物……精神品质;修辞手法赏析思路比喻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xx比作xx,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物的xx 特点,表达了作者的xx感情。
山一样的屋顶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二段的画线句子(一)

山一样的屋顶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二段的画线句子
(一)
山一样的屋顶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二段的画线句子
•句子1:他身材修长,肌肉结实,如同一座矗立在山巅上的雄鹰。
•句子2: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透着坚毅与智慧,如同山峰上最顶端的星星。
•句子3:长发如瀑布般垂至腰间,如同山坡上倒挂的瀑布。
•句子4:他高瘦的身影笔直而挺拔,仿佛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
•句子5:他的目光犹如利剑般锐利,藏在那双如山岳般坚实的眉宇之间。
•句子6:清晰的脸庞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如同山脉上的纹路,显现出沧桑与坚毅。
•句子7:他微微皱起的额头透露出深思熟虑的神情,如同山坡上被夕阳染红的古树。
•句子8:他的笑容温暖如阳光,宛如山谷里醉人的春风。
注意:以上句子仅用于示范,实际上句子的选择应根据具体创作内容进行。
现代文阅读精讲精练示例:《仿梅》阅读指导

(2)我们一下子都瘫在雪窝里。(从词语 运用角度)(2分)
• 解析:①“瘫”是动词,本义指肢体不能活动; ②文中是“卧坐”的意思,③生动形象地写出 了我们因为找不到最美的色彩而失望的心情。 (说明:本题2分。)
赏析句子
【1】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 ①运用什么修辞(常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 • ②该修辞的特征作用 • ③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表层】 • ④表达了作者\表现出写作对象……【深层】
赏析句子
【2】从描写角度赏析句子:
• ①运用什么描写
• (人物描写: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细节描写} •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 ②该描写的特征或作用 • ③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表层】 • ④表达了作者\表现出写作对象……【深层】
赏析句子
【3】从词语角度赏析句子:
• ①该词的词性(常考:动词)、本义 • ②该词在文中的意思 • ③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表层】 • ④表达了作者\表现出写作对象……【深层】
《仿梅》 答案解析
4、请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5分) (1)舅爷拣着一块石头坐下,眯缝了那双眼 睛,左看看,右看看,看远又看近。(从人 物描写的角度)(3分)
• 解析:①运用动作上的细节描写②采用
“拣”“坐”“眯”“看”等一系列动词③生动形象 地写出舅爷寻找画画内容的过程,④表现出
舅爷对待画画的认真细致的态度。同时为下
赏析句子
【4】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句子:
• ①运用什么表现手法
•
(常考:对比、一语双关、欲扬先抑等)
பைடு நூலகம்• ②该表现手法的作用
• ③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表层】 • ④表达了作者\表现出写作对象……【深层】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填空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3分共计9分)1.长风破浪会有时 _______________【答案】直挂云帆济沧海【解析】直挂云帆济沧海2.请根据句子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故意做作故做姿态()彻底觉悟或者醒悟()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声音突然中止()为人处世的道理()原指人或事物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文中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风雪遍地形容气候恶劣暗指人生路上的挫折很多仿佛冬天一般()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环()非常明确、肯定没有一点可疑的地方()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解不开的谜团()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瞧不起()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形容历史久远万物已变也用来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形容山势险峻()搬弄是非破坏团结()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船遇顺风行走迅速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答案】(装模作样)(大彻大悟)(惊心动魄)(叹为观止)(戛然而止)(人情世故)(销声匿迹)(风雪载途)(周而复始)(毫无疑问)(天衣无缝)(不解之谜)(目空一切)(海枯石烂)(悬崖绝壁)(挑拨离间)(光明正大)(袖手旁观)(不知所措)(一帆风顺)【解析】3.(1)鞠躬尽瘁 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后出师表》)3.(2)捐躯赴国难 _______________ (曹植《白马篇》)3.(3)祖宗疆土当以死守 _______________ (李纲)3.(4)位卑未敢_______________ (陆游《病起书怀》)【答案】(1)死而后已【解析】(1)注意“已”的正确书写【答案】(2)视死忽如归【解析】(2)注意“忽”的正确书写【答案】(3)不可以尺寸与人【解析】(3)注意“尺”“寸”的正确书写【答案】(4)忘忧国【解析】(4)注意“忧”的正确书写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4.(1)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4.(2)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4)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②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4.(5)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一种著名的贬官文化让一群山山水水中原本寂寂无名的亭台楼阁在失意文人的笔下不经意间扬出了墨香站成了诗文有人认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就是贬官文化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儒家心系天下、心境旷达的传统思想你赞同这一论述吗?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A.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B. 湖中/人鸟声/俱绝C.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D.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答案】C【解析】(1)C项“诗赋”是“唐贤今人”的故“唐贤今人诗赋”中间不能停顿“唐贤今人诗赋”作“刻”的宾语故其前应停顿“于其上”作状语其前应停顿故正确节奏划分应为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答案】D【解析】(2)D项译文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乐意动用法以……为乐【答案】B【解析】(3)B项“依次描绘了‘滁人游、太守宴、太守醉、众宾欢’四幅图景”错误四幅图景的顺序依次为“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答案】(4)①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②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解析】(4)①回曲折、回环临居高面下②意意趣情趣乎相当于“于”【答案】(5)赞同欧阳修虽遭贬谪却并未意志消沉反而寄情山水、洒脱旷达、随遇而安进一步励精图治使滁州政治清明百姓和乐因此才有了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这正是他心系天下、心境旷达的具体表现【解析】(5)作答时要结合文本内容和写作背景分析欧阳修由于声援范仲淹等人再遭贬斥出知滁洲本文作于到滁州的第二年“庆历新政”的失败使他感到苦闷外放可以摆脱朝廷党争对他也是一种安慰本文表现了作者这种复杂的心情本文以一个“乐”字贯串全篇并坦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把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寄情于山水之间消融于与民同乐之间在描绘一幅幅变化多姿、秀丽妩媚的优美图画的同时也体现儒家的传统思想正如《尚书》所言“德惟善政政在养民”表现了欧阳修虽遭贬谪却并未意志消沉突出他心系天下、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所以赞同这一论述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5.(1)颔联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5.(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诗【答案】(1)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解析】(1)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也增强了作品的意蕴“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显然此典是表达对故去的老友的怀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王质入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百年此处指作者经过长时间的贬谪亲旧凋零物是人非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答案】(2)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用“千帆过”“万木春”比喻蓬勃的新生力量既抒发了仕途屡遭打击的愤懑、失意之情又体现了诗人坚信未来的阔大胸怀又蕴含着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解析】(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意思是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沉舟”“病树”“千帆过”“万木春”等都是比喻“沉舟”“病树”是自比“千帆过”“万木春”则是比喻蓬勃的新生力量作者虽然对自己仕途屡遭打击感到愤懑、失意但对新生力量的崛起又充满希望对未来充满信心体现了诗人坚信未来的阔大胸怀又蕴含着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6.(1)请用一句话分别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事件6.(2)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①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摸”字有何表达作用?)②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这个句子)6.(3)“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一句能否删去为什么?6.(4)“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一句中既然是“大约” 为什么又说“的确”?【答案】(1)【甲】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乙】范进看榜后喜极而疯【解析】(1)文段分别选自鲁迅的《孔乙己》和吴敬梓的《范进中举》概括情节时一般表述为人物+事件【甲】文段叙述了“我”最后一次看到孔乙己到店里喝酒的情形【乙】文段描写了范进得知自己中举后喜极而疯的情节【答案】(2)①“摸”字有从袋里往外掏出的意思孔乙己被打断腿后生活更苦只能“摸出四文大钱” 鲜明地表现了孔乙己后来的生活已到了贫困不堪的地步②采用了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形象地刻画出范进得知梦寐以求的愿望实现后发疯的丑态【解析】(2)①“摸”是用手探取、寻找的意思句子用这个动词形象地写出孔乙己的动作缓慢、艰难“摸”字与上文“排出九文大钱”中的“排”字形成对比突出了他境况的悲惨说明孔乙己已经到了贫困不堪的地步②“看了一遍”“又念一遍”“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往后一交跌倒”是动作描写“噫!好了!我中了!”是语言描写“牙关咬紧”是神态描写该句综合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出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的丑态讽刺了当时社会封建科举制度对人思想的腐蚀【答案】(3)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使孔乙己的出场具有悲剧意味暗示了孔乙己的悲剧结局【解析】(3)本句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表现了天气的寒冷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联系环境中的人物可知此处景物还烘托孔乙己境遇的凄惨使孔乙己的出场具有悲剧意味结合后文对于孔乙己命运的交代可知此处悲凉的景物暗示了他悲剧的命运【答案】(4)“大约”和“的确”在这里不矛盾“大约”表估计猜测因为没有人说起过这件事没有确凿的根据只是估计根据“到现在终于没有见”这样的情况估计孔乙己的确死了因为在那样冷酷无情的社会里孔乙己肯定活不下去所以用“的确”表示猜测的结论这句话也流露出“我”对孔乙己的同情【解析】(4)当句中出现看似矛盾的词时可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它们这样就能解读出它们的合理性说“大约” 是因为孔乙己后来再也没有在店里出现过但又没有听到他死的消息没有见到他的尸体对他的“死”只能是个猜测说“的确” 是从孔乙己每次到店里大家对他的态度以及他受伤后人们对他的看法来判断的人们对他没有同情没有关爱只有极力地嘲讽与取笑孔乙己在当时的社会中是得不到任何人的关爱与帮助的所以他的死是必然的而且这句话出现在文末这样看似矛盾的用词还能起到发人深思的作用7.(1)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两部分内容请概括①“我”考上大学那一年 _______________②去年 _______________7.(2)联系上下文品析⑥⑦段画线句子中画线词语的妙处①父亲红红的眼睛盯住那粒花生米②我以晚了就没有回去的火车为由坚决打发父亲回去7.(3)关于文章①—⑤段的内容下列说法最正确的一项是()7.(4)简要分析本文题目“一粒花生米”的作用7.(5)联系全文请在文末的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标点符号并说明理由【答案】(1)①父亲送“我”上学“我”因厌恶父亲的卑微的生活方式而拒绝父亲入校②“我”下岗了在送儿子上学时发生了与当年类似的事“我”才真正理解父亲【解析】(1)①处根据第⑧段“而后我脑海里尽是闪动着一粒花生米弹跳的影子还有父亲那串卑微的动作和神情我无法接受父亲的那串历史以致四年大学时光他没能跨进儿子的学校一步” 结合“我考上了大学”“父亲坚持要把我送到学校”等表明时间的语句可知横线上应该填“‘我’因厌恶父亲的卑微的生活方式而拒绝父亲入校”②处根据第⑨段“去年我下岗了我的儿子考上了大学” 第⑩段“在送儿子入学的火车站旁边的小饭馆发生了和父亲当年相似的一幕” 第⑬段“我顺手抓起桌子上的一团粗糙的餐巾纸试图堵住从我眼眶里溢出来的辛辣的东西”可知横线上应该填“‘我’下岗了在送儿子上学时发生了与当年类似的事‘我’才真正理解父亲”【答案】(2)①“盯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的目光紧紧跟随花生米落地的全过程从而表现出因贫穷而卑微的父亲对花生米的看重②“打发”表明“我”对父亲的卑微的动作、神情充满了不满和鄙弃之情【解析】(2)①“盯住”本义是集中或显著地注意句中父亲的目光紧紧跟随花生米落地的全过程不错眼珠表现父亲对花生米的看重体现了他因贫穷而卑微的特点生动形象②“打发”本义是从某处撵走这里是“我”不满父亲捡掉落地上的花生米卑微的动作、神情而把父亲故意撵走拒绝父亲进校园体现了“我”对父亲的鄙弃之情【答案】C【解析】(3)A项文章①—⑤段写父子俩人在小饭馆吃饭并不是为表现了父亲对“我”深沉的爱B项第⑤段父亲因喝酒才不慎掉落花生米才有后面的内容喝酒的情节与中心有关不可删去D项文章并没有提及父亲的“无知”故选C【答案】(4)成为贯串全文的线索以一粒花生米之小反衬出情感的深重引人深思【解析】(4)文章的题目一般起到的作用有交待主要人物、概括主要内容点明文章主旨抒发强烈情感是行文的线索等本文“一粒花生米”贯串始终“我”考上大学那一年父亲送“我”上学在小饭馆吃饭捡起掉在地上的花生米“去年我下岗了我的儿子考上了大学” 当“一粒花生米以同样的方式落在儿子的脚边”“等儿子去洗手间的时候我弯下腰捡起扔进嘴里” 因此“一粒花生米”是行文的线索一粒花生米很小但父亲对“我”的情感“我”对儿子的情感是那样真反衬出情感的深重发人深省【答案】(5)应填入“……” 表明直到此时“我”才真正理解了父亲当年的心境既后悔自己当初对父亲的态度也感慨于自己生活的辛酸用省略号能够更好地将那种复杂、一言难尽的情感表现出来【解析】(5)从文章内容来看等儿子去洗手间的时候在小饭馆里“我”也重复父亲当年的动作让“我”抚今追昔思绪万千既为自己当初对父亲的态度后悔、愧疚也感慨于自己生活的辛酸种种复杂情感涌上心头用省略号能更好地表现这种一言难尽的情感能引发读者的想象和思考收到言已尽而意犹未尽的效果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8.(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画线的字注音槐()穗()lǒng()罩 líng()仃8.(2)文段中有一词有错别字这个词是_______________ 应该修改为_______________ 8.(3)文段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4)将文段中画线句“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改为反问句8.(5)结合语境分析文段中画线词语“察言观色”的意思【答案】(1)huái, suì, 笼, 伶【解析】(1)“槐”读作“huái” “穗”读作“suì” “lǒng 罩”的“lǒng”写作“笼” “líng 仃”的“líng”写作“伶”【答案】(2)好象, 好像【解析】(2)“好象”应写作“好像”【答案】(3)通感, 拟人【解析】(3)“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一句中“香气”原本是嗅觉这里说成“是浅紫色的” 换成是视觉的范畴这是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象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一句中“察言观色”“试探”等词赋予紫藤萝人的情态是拟人的修辞手法【答案】(4)香气难道不也是浅紫色的吗?【解析】(4)肯定句改为反问句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据此“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改为反问句应为香气难道不也是浅紫色的吗?【答案】(5)观察别人的说话和脸色指揣摩别人的心意这里指门前紫藤萝开得稀落【解析】(5)察言观色留意观察别人的话语和神情多指揣摩别人的心意结合文段中“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象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可知这里指门前紫藤萝开得稀落9.(1)给这段文字中画线的词语注音①肆意_______________②步履_______________9.(2)根据这段文字中的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①(jiān xiǎn)_______________ ②(chén jìn)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sì yì, ②bù lǚ【解析】(1)①“肆意”应读作“sì yì” ②“步履”读作“bù lǚ”【答案】(2)①艰险, ②沉浸【解析】(2)①“jiān xiǎn”应写作“艰险” ②“chén jìn”应写作“沉浸”10.(1)阅读下面的文字探究画线部分的内涵写出四种节气的名称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10.(2)仔细观察右面的形象标志根据画面的内容写出该节气的名称及其含义10.(3)阅读下列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材料一“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材料二“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该遗产项目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材料三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出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答案】(1)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解析】(1)根据节气歌写出对应的的节气即可夏满芒夏暑相连这句话中包含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这六个节气【答案】(2)清明标志中两个简易的人形一人执香跪拜一人执帚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诠释了清明节祭祀祖先的意义【解析】(2)解答此题时首先要理解图片内容志中两个简易的人形一人执香跪拜一人执帚扫墓可知此图片的介词是清明然后围绕清明的习俗进行阐述即可【答案】(3)示例这三则材料写出了“二十四节气”的地位、形成、影响、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解析】(3)材料一写出了“二十四节气”的地位材料二写出了“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原因和影响材料三写出了“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义与社会功能。
句子赏析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

小说、散文中句子赏析要明确角度:(在语境中)题干中出现“表达效果”、“好处”、“作用”或直接写“赏析”之类的词就是考察赏析题,无角度的赏析要选好角度。
答题表达规范:角度+描写内容+作用(主旨或情感或人物心情、人物特点)1.从关键字词角度赏析。
例:09南京卷 14题赏析句子:14.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
解答:运用“不起眼”、“躲”、“素素”、“淡淡”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蔷薇花的不张扬、素雅。
此类题一般找出文中关键的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对之进行赏析,体味在文中的作用。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例1:14.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紊妆,淡淡笑。
解答: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蔷薇花的不张扬,素雅。
例2:21.请对第⑥段划横线句加以赏析。
(3分)我恨室外如烟如雾的小雨,恨煤炉上那只飘着苦腥味的药锅,恨身子底下“咯吱咯吱”乱响的藤条躺椅(2010鼓楼区一模卷)解答:运用排比的修辞,渲染了我“一天坏于一天”的心情。
3.从多种感官角度赏析。
例:21.请对第⑥段划横线句加以赏析。
(3分)我恨室外如烟如雾的小雨,恨煤炉上那只飘着苦腥味的药锅,恨身子底下“咯吱咯吱”乱响的藤条躺椅。
(2010鼓楼区一模卷)解答:从视觉、嗅觉、听觉等不同的感官角度写我内心感受,来表现我内心的痛苦。
4.从表达方式(主要是描写: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例1:我恨室外如烟如雾的小雨,恨煤炉上那只飘着苦腥味的药锅,恨身子底下“咯吱咯吱”乱响的藤条躺椅。
解答:这是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表现了我此时痛苦难熬之情。
例2:20.题第⑥段与第⑨段划浪线句子有什么表达作用?(任选一句作答)(2分)(1)南方的梅雨“滴滴答答”不停(2)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在操场上跳绳??解答:(1)景物描写烘托了我痛苦难熬之情。
(2)景物描写烘托我病愈后兴奋开心。
词语赏析1. 词性转变。
例:(2)句中加点的“甜”字好在哪里?(2分)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
3.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句子

杰姆好奇地向房里四下张望。
“你说你的头发没有了?”他带着近乎白痴的神情问道。
问:“你的头发剪掉了?”“你说你的头发没有了?”这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杰姆为什么要反复地
问?
答:
文段(四)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儿子的创意
毕淑敏
有一天,儿子突然说:“我准备到日本旅游一次。”因为他经常异想天开,我置之不理。
..
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句子
一.描写人物的方法有:
(肖像)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二.描写的作用:
人物描写的作用是传神地写出(揭示了、暗示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精神、情
感、身份、地位、经历或遭遇等。
1、外貌描写的作用:反映出人的喜好、身份、生活态度等
,对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可以起烘托作用。
人的自豪感。地面部分设计成螺旋状的飞梯,象征着人类将向宇宙探索……”他在空中比画了一个上大下
小的图形。
我不客气的打断他:“挖到地下那么深的地方,会有矿泉水涌出来。你想过没有?再说什么样的建筑
材料,可以长久的保持你所要求的透明度?还有你设计的飞梯,空中的螺旋状,多危险!还有……”
儿子摆摆手说:“妈妈,您说的问题都是问题。不过那是工程师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关我的创意。
---抓关键词(灰
黄、很深的皱纹、肿得通红、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瑟缩),思考有什么表
现作用,赏析出人物形象特点(憔悴、贫困、勤劳、劳累)
答题示例:运用外貌描写,中年闰土是一个憔悴不堪、劳累困苦、勤劳善良,备受生活折磨
的农民形象。
表述方式:人物 +形象特点 +身份(不知道身份用“人”)
2. 大家跳下船, 双喜拔前篙, 阿发拔后篙, 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 较大的聚在船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散文中句子赏析要明确角度:(在语境中)题干中出现“表达效果”、“好处”、“作用”或直接写“赏析”之类的词就是考察赏析题,无角度的赏析要选好角度。
答题表达规范:角度+描写内容+作用(主旨或情感或人物心情、人物特点)1.从关键字词角度赏析。
例:09南京卷 14题赏析句子:14.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
解答:运用“不起眼”、“躲”、“素素”、“淡淡”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蔷薇花的不张扬、素雅。
此类题一般找出文中关键的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对之进行赏析,体味在文中的作用。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例1:14.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紊妆,淡淡笑。
解答: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蔷薇花的不张扬,素雅。
例2:21.请对第⑥段划横线句加以赏析。
(3分)我恨室外如烟如雾的小雨,恨煤炉上那只飘着苦腥味的药锅,恨身子底下“咯吱咯吱”乱响的藤条躺椅(2010鼓楼区一模卷)解答:运用排比的修辞,渲染了我“一天坏于一天”的心情。
3.从多种感官角度赏析。
例:21.请对第⑥段划横线句加以赏析。
(3分)我恨室外如烟如雾的小雨,恨煤炉上那只飘着苦腥味的药锅,恨身子底下“咯吱咯吱”乱响的藤条躺椅。
(2010鼓楼区一模卷)解答:从视觉、嗅觉、听觉等不同的感官角度写我内心感受,来表现我内心的痛苦。
4.从表达方式(主要是描写: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例1:我恨室外如烟如雾的小雨,恨煤炉上那只飘着苦腥味的药锅,恨身子底下“咯吱咯吱”乱响的藤条躺椅。
解答:这是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表现了我此时痛苦难熬之情。
例2:20.题第⑥段与第⑨段划浪线句子有什么表达作用?(任选一句作答)(2分)(1)南方的梅雨“滴滴答答”不停(2)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在操场上跳绳??解答:(1)景物描写烘托了我痛苦难熬之情。
(2)景物描写烘托我病愈后兴奋开心。
词语赏析1.词性转变。
例:(2)句中加点的“甜”字好在哪里?(2分)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
.解答:一个“甜”字,形容词做了动词,赞美老人的手工灶糖给很多人带来了甜蜜和快乐。
2.词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
例:还要将脖子扭几扭,是在是标志极了。
..褒词贬用,表达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之情。
3、行文线索。
例:15.简析“蔷薇”在文中的作用。
(3分)1①贯串全文的线索;②引出挑糖担的老人;③比喻(象征)老人的品格(或:解答:比喻人生最好的状态);④烘托老人的形象。
还有铺垫,照应,过渡,设悬念。
塑造形象,突出主题,升华中心,表达作者情感词语的含义非指代词的指代义——从上下文中寻找相对应的阐释句比喻义——从上下文中找到本体词语在文中的字面义及派生的新义(转化义、语境义)——借助上下文,找到与词语相关的信息,联系文章中心、人物形象、作者情感来理解,透过词语的本义找出在词义、色彩、感情上有差别的意义。
句子的含义比喻句——把句子放到语境中,找到本体、喻体,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感悟句、哲理句——在理解全文,把握主旨的基础上,结合文意对句子的哲理进行拓展,直白的表述它的意思。
标题的含义:表层——文章的内容深层——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情感标题的作用:1、交代文章主要内容;揭示(暗示)文章主旨。
2、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
3、点明行文线索或感情线索。
4、确定文章描写对象,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5、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富有哲理,引人思考。
篇二:从语言表达角度赏析句子或段落从语言表达角度赏析句子或段落——比喻本考点主要考查考判断、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新课标指出:“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具体地说,就是要求考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判断常用修辞手法的种类,理解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会用修辞手法造句。
考点分析:本考点考查的主要题型有: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判断修辞手法的种类及其运用的正确与否误。
2、指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运用某种修辞手法造句。
解答上述题型的基本方法是:把握修辞手法的定义、种类、运用效果等。
修辞手法是根据表达需要,运用有效的语言手段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使语言表达具有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的语言运用方式。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除此之外,课文里还涉及到的有对比、借代、引用、双关、反语、顶针和呼告等。
学习修辞,不要死抠名词术语,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体会修辞的表达效果,并能学会运用修辞手法造句。
一、比喻[方法指导]1、定义: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2、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如: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如: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3、作用:用比喻来描写,可使人或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用比喻来说理,可以把道理阐述得通俗易懂,观点鲜明,使语言形象化。
用比喻来抒情,语言形象,感染力强。
用比喻来说明,语言形象,准确生动4、总体把握把握“比喻”类修辞的表达效果时,要先弄清楚本体和喻体,然后思考喻体的特点,再结合这个特点来考虑作者所要表现的本体的特征。
[答题技巧]例1阅读下边选文,然后答题。
(2002年江苏考题)上学的费用还不够一个人用的,八月的日子所剩无几。
没想到这天邮递员竟送来了一张汇款单,1000元,学校来的。
附言栏里只有几个小字:“祝贺!全体教师捐赠。
”父亲从床上爬起,母亲赶紧将汇款单递过去,父亲的嘴唇蠕动着,发不出声音。
费用还只够一个人的,日子不会停留,小屋里的人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峻。
三个人的目光一起盯着床上的父亲。
父亲忽地一骨碌坐起来,说:“现在只有一条路,你们也都懂事了,自己决定吧。
要不,抓阄也行。
”小夏和小秋顿时像两尊雕塑!,像是经历了一个世纪,小夏抬起头说:“小秋,你去吧,你的学校好。
”小秋也抬起头:“不,我比你年轻一岁,哥,你去吧。
”这时谁也没注意小夏一个微小的动作。
他把手伸进衣袋,摸出那张录取通知书,撕了个粉碎。
小秋醒悟过来后,一下子抱住小夏:“哥!”泪水夺眶而出。
典型题例“小夏和小秋顿时像两尊雕塑”,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答:修辞手法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本题重在考查修辞格的辨识和修辞效果的理解。
是一道考查修辞方法的综合题。
做题时要从两个角度思考,一是看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二要结合语言环境体会所用修辞的表达效果。
本题是比喻的修辞方法。
一般来说,比喻的修辞,在描写人物时的表达作用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人或其他事物的状态特征。
此处即用“雕像”这一形象的喻体,来描写小夏和小秋因听说要“抓阄”时的神态和心情。
喻体的特点是:呆立不动,没有表情,没有动作,没有语言。
小夏小秋此时的状态是:“呆立不动,没有表情,没有动作,没有语言”,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听到了父亲说的话后,感到了震惊。
参考答案: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小夏、小秋震惊的神态,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温馨提示:先写出修辞类型。
再用下面的形式来表述:形象生动地写出了 + 描写对象 +对象特征 + 总体效果小夏、小秋震惊的神态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例2我很重要毕淑敏(1)当我说出“我很重要”这句话的时候,颈项后面掠过一阵战栗。
我知道这是把自己的额头裸露在弓箭之下了,心灵极容易被别人的批判洞伤。
(2)许多年来,没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表示自己“很重要”。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我不重要”。
作为一名普通士兵,与辉煌的胜利相比,我不重要。
作为一个单薄的个体,与浑厚的集体相比,我不重要。
作为一位奉献型的女性,与整个家庭相比,我不重要。
作为随处可见的人的一分子,与宝贵的物质相比,我不重要。
(3)我们——简明扼要地说,就是每一个单独的“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4)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
无论他们有多少儿女,我们都是独特的一个。
(5)假如我不存在了,他们就空留一份慈爱,在风中蛛丝般飘荡。
(6)假如我生了病,他们的心就会皱缩成石块,无数次向上苍祈祷我的康复,甚至愿灾痛以十倍的烈度降临于他们自身,以换取我的平安。
(7)我的每一滴成功,都如同经过放大镜,进入他们的瞳孔,摄入他们心底。
(8)假如我们先他们而去,他们的白发会从日出垂到日暮,他们的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
(9)面对这无法承载的亲情,我们还敢说我不重要吗?俯对我们的孩童,我们是至高至尊的惟一。
我们是他们最初的宇宙,我们是深不可测的海洋。
假如我们隐去,孩子就永失淳厚无双的血缘之爱,天倾东南,地陷西北,万劫不复。
盘子破裂可以粘起,童年碎了,永不复原。
伤口流血了,没有母亲的手为他包扎。
面临抉择,没有父亲的智慧为他谋略……面对后代,我们有胆量说我不重要吗?(10)相交多年的密友,就如同沙漠中的古陶,摔碎一件就少一件,再也找不到一模一样的成品。
面对这般友情,我们还好意思说我不重要吗?(11)我很重要。
(12)我对于我的工作我的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主宰。
我的独出心裁的创意,像鸽群一般在天空翱翔,只有我才捉得住它们的羽毛。
我的设想像珍珠一般散落在海滩上,等待着我把它用金线串起。
我的意志向前延伸,直到地平线消失的远方……(13)没有人能替代我,就像我不能替代别人。
(14)我很重要。
(15)我对自己小声说。
我还不习惯嘹亮地宣布这一主张,我们在不重要中生活得太久了。
(16)是的,我很重要。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勇气这样说。
我们的地位可能很卑微,我们的身分可能很渺小,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不重要。
(17)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
人们常常从成就事业的角度,断定我们是否重要。
但我要说,只要我们在时刻努力着,为光明在奋斗着,我们就是无比重要地生活着。
(18)让我们昂起头,对着我们这颗美丽的星球上无数的生灵,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
(原文有改动)典型题例第(10)段中划线的比喻句是把比做,两者的相似点是。
这一比喻形象生动地阐述了作者的见解。
解题思路“古陶”的特点是“摔碎一件就少一件,再也找不到一模一样的成品”,作者意在说明友谊的珍贵,从而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我”对于朋友来说很重要这一观点。
参考答案:密友古陶珍贵对于朋友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很重要的温馨提示:如果此题是问答式应该这样答:形象生动地阐述了 + 描写对象+对象特征+ 总体效果友谊珍贵通俗易懂我重要例3(2008年福建福州中考题)为什么夏天那么热还会下冰雹①冰雹,俗称雹子,在春末和夏季最为常见,它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特大的冰雹比柚子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