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句子教案资料
描写性语句赏析教案

第一讲:描写性语句赏析(教案)知识梳理:赏析描写性语句(语言赏析)1、从修辞手法入手(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反复、夸张、对偶)2、从表达方式入手(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3、从写作手法着手(人物描写、环境描写)题型链接:1、下面是当年课堂上师生精彩的对话请选择其中一句,任选一个角度赏析2、请你从描写方法和内容上赏析上段语句。
3、请从划线的A、B、C、D四句中任选两句,结合上下文进行品析。
(角度自选,或从修辞效果,或从词语运用,或从描写手法,或从感情色彩……)学法指导1、思路切入:选择确定赏析角度(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反复);(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3)写作方法、2、解题技巧:角度+语言效果+内容+主题(人物、情感、事理)3、规范表述:运用了……(角度),……(表达效果)地写出了……(内容),表现了人、物或作者的……(人物、情感、事理)4、修辞手法赏析技巧:(1)判断修辞手法;(2)掌握常见手法作用: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具体);排比(调理清晰,增强语势,富有表现力);夸张(突出特征,给人鲜明强烈印象);对偶(句式整齐,表意凝练);反复(富有音乐美,突出强调情感);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3)结合语境,具体分析表现内容。
(4)分析表达主题(人物、情感、事理).表述模式:运用(手法),怎样(语言效果)写出了(内容),表达了主题(人物、情感、事理)经典引导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修辞手法入手)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桃树、杏树、梨树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桃树、杏树、梨树争先恐后开花的情态,表现了花朵之多,表达了作者对艳丽春花的喜爱之情。
2、下面是当年课堂上师生精彩的对话请选择其中一句,任选一个角度赏析(2分)①“她的头发天生的黑,可以说黑得像猴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答: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学生头发的美,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老师高超的语言艺术的赞美之情,也表现了老师的细心、爱心。
句子赏析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小说、散文中句子赏析要明确角度:(在语境中)题干中出现“表达效果”、“好处”、“作用”或直接写“赏析”之类的词就是考察赏析题,无角度的赏析要选好角度。
答题表达规范:角度+ 描写内容 + 作用(主旨或情感或人物心情、人物特点)1.从关键字词角度赏析。
例:09 南京卷 14 题赏析句子: 14.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
解答:运用“不起眼”、“躲”、“素素”、“淡淡”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蔷薇花的不张扬、素雅。
此类题一般找出文中关键的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对之进行赏析,体味在文中的作用。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例 1 :14. 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紊妆,淡淡笑。
解答: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蔷薇花的不张扬,素雅。
例 2 : 21 .请对第⑥段划横线句加以赏析。
( 3 分)我恨室外如烟如雾的小雨,恨煤炉上那只飘着苦腥味的药锅,恨身子底下“咯吱咯吱”乱响的藤条躺椅(2010 鼓楼区一模卷)解答:运用排比的修辞,渲染了我“一天坏于一天”的心情。
3.从多种感官角度赏析。
例:21 .请对第⑥段划横线句加以赏析。
( 3 分)我恨室外如烟如雾的小雨,恨煤炉上那只飘着苦腥味的药锅,恨身子底下“咯吱咯吱”乱响的藤条躺椅。
(2010 鼓楼区一模卷)解答:从视觉、嗅觉、听觉等不同的感官角度写我内心感受,来表现我内心的痛苦。
4.从表达方式(主要是描写: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例 1 :我恨室外如烟如雾的小雨,恨煤炉上那只飘着苦腥味的药锅,恨身子底下“咯吱咯吱” 乱响的藤条躺椅。
解答:这是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表现了我此时痛苦难熬之情。
例 2:20. 题第⑥段与第⑨段划浪线句子有什么表达作用?(任选一句作答)(2 分)(1 )南方的梅雨“滴滴答答”不停(2 )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 , 我在操场上跳绳 ??解答:(1 )景物描写烘托了我痛苦难熬之情。
( 2 )景物描写烘托我病愈后兴奋开心。
3.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句子

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句子一.描写人物的方法有:(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二.描写的作用:人物描写的作用是传神地写出(揭示了、暗示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精神、情感、身份、地位、经历或遭遇等。
1、外貌描写的作用:反映出人的喜好、身份、生活态度等,对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可以起烘托作用。
2、语言描写的作用: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揭示人物的身分与社会地位。
3、动作描写的作用: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特点。
4、心理描写的作用: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5、神态描写的作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画人物性格,反应人物品质三.练习1.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圆脸,已经变做灰黄,而且加了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
他头上一顶破毡帽,身上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故乡》解题思路:判断描写方法—外貌(脸、眼睛、手,衣着);分析作用---抓关键词(灰黄、很深的皱纹、肿得通红、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瑟缩),思考有什么表现作用,赏析出人物形象特点(憔悴、贫困、勤劳、劳累)答题示例:运用外貌描写,中年闰土是一个憔悴不堪、劳累困苦、勤劳善良,备受生活折磨的农民形象。
表述方式:人物+形象特点+身份(不知道身份用“人”)2. 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社戏》解题思路:动作描写(拔、点、磕、退后、上前、架),这些动词写出了什么(驾船技术的熟练),再思考为什么熟练(因为经常做),表现了小伙伴们什么特点(聪明、能干、勤劳等)。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人物描写一组》优质课教学设计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人物描写一组》优质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 1. 让学生了解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3. 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重要性和作用。
二、教学准备
1.教材: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人物描写一组》
2.教具:白板、彩色粉笔、图片、课件等
3.学生:理解能力较强的五年级学生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利用图片或故事情节引入人物描写,让学生对本课的主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学习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人物描写的重要性和方法,结合教材中的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学习。
3. 实践
•分组让学生互相练习人物描写,可以选择一个故事中的人物或者自己想象的人物进行描写,并互相分享,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4. 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帮助学生总结人物描写的要点和技巧。
5. 作业
•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行延伸练习,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基本技巧,通过实践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实践环节,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描写的重要性。
五、扩展阅读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人物描写的技巧,建议学生多读一些文学作品,关注作者是如何描写人物形象的,从中学习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技巧。
3.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句子教案资料

3. 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句子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句子一.描写人物的方法有:(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二.描写的作用:人物描写的作用是传神地写出(揭示了、暗示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精神、情感、身份、地位、经历或遭遇等。
1、外貌描写的作用:反映出人的喜好、身份、生活态度等,对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可以起烘托作用。
2、语言描写的作用: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揭示人物的身分与社会地位。
3、动作描写的作用: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特点。
4、心理描写的作用: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5、神态描写的作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画人物性格,反应人物品质三.练习1.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圆脸,已经变做灰黄,而且加了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
他头上一顶破毡帽,身上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故乡》解题思路:判断描写方法—外貌(脸、眼睛、手,衣着);分析作用抓关键词(灰黄、很深的皱纹、肿得通红、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瑟缩),思考有什么表现作用,赏析出人物形象特点(憔悴、贫困、勤劳、劳累)答题示例:运用外貌描写,中年闰土是一个憔悴不堪、劳累困苦、勤劳善良,备受生活折磨的农民形象。
表述方式:人物+形象特点+身份(不知道身份用“人”)2. 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社戏》解题思路:动作描写(拔、点、磕、退后、上前、架),这些动词写出了什么(驾船技术的熟练),再思考为什么熟练(因为经常做),表现了小伙伴们什么特点(聪明、能干、勤劳等)。
句子赏析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

小说、散文中句子赏析要明确角度:(在语境中)题干中出现“表达效果”、“好处”、“作用”或直接写“赏析”之类的词就是考察赏析题,无角度的赏析要选好角度。
答题表达规范:角度+描写内容+作用(主旨或情感或人物心情、人物特点)1.从关键字词角度赏析。
例:09南京卷 14题赏析句子:14.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
解答:运用“不起眼”、“躲”、“素素”、“淡淡”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蔷薇花的不张扬、素雅。
此类题一般找出文中关键的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对之进行赏析,体味在文中的作用。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例1:14.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紊妆,淡淡笑。
解答: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蔷薇花的不张扬,素雅。
例2:21.请对第⑥段划横线句加以赏析。
(3分)我恨室外如烟如雾的小雨,恨煤炉上那只飘着苦腥味的药锅,恨身子底下“咯吱咯吱”乱响的藤条躺椅(2010鼓楼区一模卷)解答:运用排比的修辞,渲染了我“一天坏于一天”的心情。
3.从多种感官角度赏析。
例:21.请对第⑥段划横线句加以赏析。
(3分)我恨室外如烟如雾的小雨,恨煤炉上那只飘着苦腥味的药锅,恨身子底下“咯吱咯吱”乱响的藤条躺椅。
(2010鼓楼区一模卷)解答:从视觉、嗅觉、听觉等不同的感官角度写我内心感受,来表现我内心的痛苦。
4.从表达方式(主要是描写: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例1:我恨室外如烟如雾的小雨,恨煤炉上那只飘着苦腥味的药锅,恨身子底下“咯吱咯吱”乱响的藤条躺椅。
解答:这是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表现了我此时痛苦难熬之情。
例2:20.题第⑥段与第⑨段划浪线句子有什么表达作用?(任选一句作答)(2分)(1)南方的梅雨“滴滴答答”不停(2)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在操场上跳绳??解答:(1)景物描写烘托了我痛苦难熬之情。
(2)景物描写烘托我病愈后兴奋开心。
词语赏析1. 词性转变。
例:(2)句中加点的“甜”字好在哪里?(2分)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
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句子

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句子一.描写人物的方法有:(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二.描写的作用:人物描写的作用是传神地写出(揭示了、暗示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精神、情感、身份、地位、经历或遭遇等。
1、外貌描写的作用:反映出人的喜好、身份、生活态度等,对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可以起烘托作用。
2、语言描写的作用: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揭示人物的身分与社会地位。
3、动作描写的作用: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特点。
4、心理描写的作用: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5、神态描写的作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画人物性格,反应人物品质三.练习1.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圆脸,已经变做灰黄,而且加了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
他头上一顶破毡帽,身上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故乡》解题思路:判断描写方法—外貌(脸、眼睛、手,衣着);分析作用---抓关键词(灰黄、很深的皱纹、肿得通红、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瑟缩),思考有什么表现作用,赏析出人物形象特点(憔悴、贫困、勤劳、劳累)答题示例:运用外貌描写,中年闰土是一个憔悴不堪、劳累困苦、勤劳善良,备受生活折磨的农民形象。
表述方式:人物+形象特点+身份(不知道身份用“人”)2. 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社戏》解题思路:动作描写(拔、点、磕、退后、上前、架),这些动词写出了什么(驾船技术的熟练),再思考为什么熟练(因为经常做),表现了小伙伴们什么特点(聪明、能干、勤劳等)。
2020备战中考阅读专题训练:记叙文人物描写角度赏析句子

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一、【考点解读】中考分值:人物描写句赏析类题目在中考中所占分值一般为3分。
考查形式:主观简答题提问形式:1.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2.赏析文中划线句子(从描写的角度)二、【一般步骤】第一步,判断句子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一般常考的五种人物描写方法为: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人物的外貌、穿着、佩戴等外在客观事物进行描写。
注意与神态描写的区别。
神态描写:着重描写刻画人物的面部表情变化,如:哭、笑等;面部器官的活动,如:皱眉、撇嘴等。
注意与动作描写的区别,如:正在写字的老师突然转过头来。
属于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主要指人物的四肢、躯干、头部等的外在活动,注意与心理描写的区别,如:他想着老师这会儿应该在门外站着。
属于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主要指心理所感、所想。
注意与神态描写的区别,如:被孙侦探敲诈走所有积蓄的祥子现在只想一个人躲在什么地方哭一场。
属于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主要指人物的语言对话的描写,一般为人物对话或自言自语。
注意与心理描写的区别,如:“他总不会骗我吧?”他心中暗暗想着。
心里的自言自语,属于心理描写。
五种常考的人物描写之间既有联系也有本质区别,一定要注意区分,这是答题最为关键的第一步。
第二步,判断出人物描写的方法之后,分析描写的表达效果。
详细分析句子所描写的内容,进行简要的概括,分析人物描写写出了人物的什么状态、情态。
注:描写方法中不仅包括人物描写,还有其他描写例如:自然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涉及的内容不同,提问方式不同,答题要点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分析解答题目时,要结合具体的描写方法角度,以及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切忌生搬硬套。
一、访梅小时候,对于我们这些孩子,冬天实在单调,到处是一片白。
游戏也懒得去做,生活一下子变得索然无味。
正难熬着,奶奶说,舅爷要来家了。
我们十分高兴,盼望着他早点到。
舅爷是个画家,听奶奶说,他名气老大,在国外办过画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句子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句子一.描写人物的方法有:(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二.描写的作用:人物描写的作用是传神地写出(揭示了、暗示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精神、情感、身份、地位、经历或遭遇等。
1、外貌描写的作用:反映出人的喜好、身份、生活态度等,对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可以起烘托作用。
2、语言描写的作用: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揭示人物的身分与社会地位。
3、动作描写的作用: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特点。
4、心理描写的作用: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5、神态描写的作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画人物性格,反应人物品质三.练习1.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圆脸,已经变做灰黄,而且加了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
他头上一顶破毡帽,身上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故乡》解题思路:判断描写方法—外貌(脸、眼睛、手,衣着);分析作用---抓关键词(灰黄、很深的皱纹、肿得通红、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瑟缩),思考有什么表现作用,赏析出人物形象特点(憔悴、贫困、勤劳、劳累)答题示例:运用外貌描写,中年闰土是一个憔悴不堪、劳累困苦、勤劳善良,备受生活折磨的农民形象。
表述方式:人物+形象特点+身份(不知道身份用“人”)2. 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社戏》解题思路:动作描写(拔、点、磕、退后、上前、架),这些动词写出了什么(驾船技术的熟练),再思考为什么熟练(因为经常做),表现了小伙伴们什么特点(聪明、能干、勤劳等)。
运用动作描写,传神地写出了小伙伴们架船的熟练,表现了他们聪明能干、天真活泼、善良淳朴的特点。
表述方式:描写方法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传神地、巧妙地···)写出了···(突出)表现了(性格特征或感情)3.选句一:她听了,脸都吓白了,不相信地问我:“怎么会有这么珍贵的衣服?穿上能怎么着?”选句二:我看到马秀华的眼里已经浮现出泪花,我一下就哭了,抱住她说:“马秀花,我舍不得你呀,我真舍不得呀!”这句话运用了动作、语言描写揭示了(从侧面烘托了)马秀花在“我”乃至全家人心目中亲切善良的形象,突出表现了“我”的难过、依恋和对马秀华的热爱。
描写对象分:(一)人物描写1. 神态描写特点: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
作用:突显人物个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如《心声》中:“他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
”“郑重”表明李京京已做好了朗读的充分准备,相信自己能朗读好课文;“ 眼睛一眨不眨”表现了李京京迫切希望程老师能给他一个朗读的机会。
这些神态描写,表现了他渴望表达亲情的愿望。
2. 心理描写特点: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心理活动、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进行描写。
作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感情。
如《最后一课》描写小弗郎士,“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这是即将失去祖国的小弗郎士的内心独白,当他知道这是“最后一课”之后,内心悔恨万分,懂得了这“最后一课”的意义,感到了它的珍贵。
这段心理描写,表现了他的爱国之情。
3. 动作描写特点: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进行描写。
作用:侧面揭示人物性格,展示人物的价值观念、情感特性、性格气质、精神状态。
如《孔乙己》中写孔乙己到酒店喝酒,在酒客的讥笑声中,“便排出九文大钱”。
一个“ 排”字,刻画出孔乙己对酒客们的不屑和死要面子的性格特征。
4. 外貌描写特点:对人的身材、容貌、衣服、打扮以及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等进行描写。
作用: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
如《孔乙己》中“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这些肖像描写,刻画出孔乙己懒惰、死要面子的性格特点。
5. 语言描写特点:对人物个性化的独白(自言自语)或对话(与别人交谈)进行描写。
作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变得丰满如《王几何》中,“这就是那些老同学给我取的绰号。
天啦。
本人太喜欢这美妙的绰号了!可惜,从来没有一位同学当面喊我‘王几何’ ……”。
通过语言描写直接写出了王几何老师的幽默。
历年试卷中,人物形象题的常用词语任劳任怨乐于助人先人后己大公无私爱憎分明不徇私情朴实勤劳善良慈祥单纯质朴天真烂漫纯洁善良口齿伶俐率真虎头虎脑天真无邪道貌岸然小肚鸡肠阴险狡诈表里不一反复无常见风使舵狡猾谄媚文段(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这来的便是闰土。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问:文段画横线的句子属于哪种人物描写方法?其作用是什么?答:文段(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天使1小时侯,我是一个捣蛋、不爱学习又极爱报复的孩子。
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父母和老师、兄弟和同学都极其厌恶我,然而,在心里我渴望着大家的关爱,就像人们渴望上帝的福泽一样。
我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常常默默祈祷:上帝啊!给我善良、给我宽厚、给我聪明吧,我也想如卡尔列一样成为同学们的榜样。
可是,上帝正患耳疾,我的祈祷没有一句应验。
我依然是个令人生厌的坏孩子,甚至因为我,没有老师愿意带我们这个班。
2三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她就是年轻的玛丽娅小姐。
玛丽娅小姐刚一站到讲台上,整个班里都沸腾了,她太漂亮啦!我带头吹口哨、飞吻、往空中仍书本,好多男生跟我学,我们的吵闹声几乎要把房顶掀开。
3玛丽娅小姐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大声叫嚷:“安静!安静!”她始终面带微笑地望着我们。
奇怪,这样我反而感到很无聊,于是,我打一个手势,大家立即停止了胡闹。
玛丽娅小姐开始自我介绍,当她转身想把自己地名字写到黑板上时,才发现讲桌上没有粉笔,我注意到她的眉头皱了一下很快又舒展了。
心想;糟了,她肯定识破了我们的把戏。
但是,玛丽娅小姐却转过身来问:“谁愿意替老师去拿盒粉笔?”刚刚平静下来的沸腾又开始了,怪声怪气的笑声再次淹没了整个教室,好多男生争着去干这件事。
4玛丽娅小姐请大家不要争,她会挑一个最合适的人选。
玛丽娅走下讲台,仔细查看了每一个人,最后她说:“基恩,你去吧。
”我说:“为什么是我?”“因为我看得出你热情、机灵又具号召力,我相信你会把事情做得很好。
”5我热情?我机灵?我具有号召力?我竟然有这么多优点?玛丽娅一眼就看出了我的优点!要知道,在此之前从未有人说过我哪怕一点点的好处,甚至我自己也认为我是一个被上帝抛弃的孩子。
6我很快取回一盒粉笔,因为它就藏在教室后面的草丛里。
当我正要把粉笔递给玛丽娅小姐时,我发现我的手指甲逢里存满了污垢,衬衣袖口开了线,裤腿上溅满了污泥,更糟糕的是我五个脚趾全从破了口的鞋子里露出了头。
我很不好意思,可玛丽娅小姐一点也不在意这些,她接粉笔的时候给了我一个天使般的微笑。
玛丽娅就是上帝派来的天使。
7从此,我决定做一个上进、体面的人,因为我知道天使正在注视着我。
问:第6段对“我”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答:二、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的对话的描写。
言为心声,对话往往表现出人物思想发展变化及个性,所以描写人物具有个性的语言能够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
文段(三)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一进门杰姆就站住了,像一条猎犬嗅到鹌鹑似地纹丝不动。
他两眼盯着德拉,有一种她捉摸不透的表情,这使她大为惊慌。
那既不是愤怒,也不是惊讶,又不是不满,更不是厌恶,不是她所预料的任何一种神情。
他只是带着那种奇怪的神情死死盯着她。
德拉忐忑不安地从桌上跳下来,走到他身边。
“杰姆,亲爱的,”她喊道,“别那样盯着我看。
我把头发剪掉卖了,因为我不送你一件礼物,我过不了圣诞节。
头发会再长起来的——你不会在意吧,是不是?我实在没办法才这么做的。
我的头发长的快得要命。
说句‘恭贺圣诞’吧!杰姆,让我们高高兴兴的。
你猜不到我给你买了一件多么好——多么美丽的礼物。
”“你的头发剪掉了?”杰姆吃力地问道,仿佛他绞尽脑汁之后,还没有把那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弄明白似的。
“非但剪了,而且卖了,”德拉说,“不管怎样,你还是一样地喜欢我,是不是?没有了头发,我还是我,不是吗?”杰姆好奇地向房里四下张望。
“你说你的头发没有了?”他带着近乎白痴的神情问道。
问:“你的头发剪掉了?”“你说你的头发没有了?”这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杰姆为什么要反复地问?答:文段(四)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儿子的创意毕淑敏有一天,儿子突然说:“我准备到日本旅游一次。
”因为他经常异想天开,我置之不理。
他说:“咦,你为什么不表态?难道不觉得我很勇敢吗?”我说:“是啊是啊,很勇敢。
可世上有些事并不单是勇敢就够用。
比如这件事吧,还得有钱。
”他很郑重的说:“这上面写着,举办一个有关宗教博物馆建筑的创意征文比赛。
金牌获得者,免费道日本观光旅游。
”说着,把一本海外刊物递给我。
我看也不看地说:“关于宗教,你懂得多少?关于建筑,你懂得多少?金牌银牌历来都只有一块,多么激烈的争夺。
你还是好好做功课吧。
”他毫不气馁地说:“可是我有创意啊。
比如这个博物馆里可以点燃藏香,给人一种浓郁的宗教气氛;比如这个博物馆里可以卖斋饭,让参观的人色香味立体地感受宗教。
比如……”我打断他说:“别比如了,人家征的是建筑创意,要像悉尼的贝壳状大歌剧院,有独特的风格。
我记得你小时候连积木都搭不好,还奢谈什么建筑!”十几岁的儿子好脾气,不理睬我的挖苦,自语道:“在地面挖一个巨大的深坑,就要100米吧,然后把这个博物馆盖在底下……”我说:“噢,那不成了地下宫殿?”儿子不理我,遐想着说:“博物馆和大地粗糙的岩石泥土间要留有空隙,再用透明的建筑材料砌成外墙,这样参观的人们时时刻刻会感到土地的存在,产生一种神秘感。
从底下向阳光明媚的地面攀升,会有人的自豪感。
地面部分设计成螺旋状的飞梯,象征着人类将向宇宙探索……”他在空中比画了一个上大下小的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