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提升”课《21.鞋匠的儿子》第六课时王安云
苏教版六年级上《鞋匠儿子》课件

总统姓名 乔治·华盛顿 约翰·亚当斯
出身 种植园主 农场主
詹姆斯·麦迪逊 约翰·昆西·亚
当斯
林肯
南方大种植园主 父亲是美国第二总统
出生于清贫的农民家庭,父亲是 位鞋匠,由于家境贫穷,林肯受教 育的程度不高。为了维持家计,少 年时的林肯当过俄亥俄河上的摆渡
苏教版六年级上《鞋匠儿子》课件
工、种植园的工人、店员和木工。
他领导了美国南北战争, 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 言》,维护了美联邦统一, 为美国在19世纪跃居世界头 号工业强国开辟了道路,使 美国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 代,被称为“伟大的解放 者”。另有多个国家的城市 以林肯命名。 苏教版六年级上《鞋匠儿子》课件
苏教版六年级上《鞋匠儿子》课件
❖ .正是由于林肯是鞋匠的儿子,所以 他在就任总统后仍遭到许多人的嘲 笑,但他能从容自信地应对,以非 凡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信任和赞叹的 掌声。
填一填: 在参议员们的眼里,当总
统的应该是出__身__于_名__门_望__族__的_人_,
而不应该是__出_身__卑_微__的__人____。
苏教版六年级上《鞋匠儿子》课件
美国总统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同时 是美国行政部门的最高领袖与三军统帅,美国总统(若为男 性)的夫人称为“第一夫人”,其家庭称为“第一家庭”。
苏教版六年级上《鞋匠儿子》课件
苏教版六年级上《鞋匠儿子》课件
参议员们为什么会觉得尴尬?
❖那些出身于名门望族的人,自认为 高贵,有强烈的优越感。他们从未 想过要面对的总统是一个修鞋匠的 儿子。当时的美国,等级观念特别 严重,参议员无法接受这个修鞋匠 的儿子成为他们的总统。
苏教版六年级上《鞋匠儿子》课件
你从这段话中感受到了林肯怎样的独 特精神和人格魅力? 苏教版六年级上《鞋匠儿子》课件
鞋匠的儿子教案优秀

鞋匠的儿子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四章第四节《分数的乘除法》,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解题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能正确进行分数乘除运算。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分数乘除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解题方法。
教学重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关于鞋匠儿子的故事,让学生了解鞋匠儿子在经营鞋店过程中遇到了分数乘除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分数乘法运算规则:将两个分数相乘,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例题:计算3/4 × 2/5(2)分数除法运算规则:将一个分数除以另一个分数,等于将这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倒数。
例题:计算3/4 ÷ 2/5(3)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根据运算顺序,先进行乘除运算,再进行加减运算。
例题:计算3/4 × 2/5 ÷ 1/2 + 1/3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分数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分数乘法运算规则: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2. 分数除法运算规则: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3. 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4/5 × 3/7(2)计算5/6 ÷ 2/3(3)计算2/3 × 4/5 ÷ 1/2 + 1/42. 答案:(1)12/35(2)5/4(3)31/3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乘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烹饪等,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聚焦语言提升阅读能力——我这样教学《鞋匠的儿子》

教学篇誗经验交流《鞋匠的儿子》记述了林肯首任美国总统到参议院演讲时的一段往事。
文中林肯说的三段话,言辞恳切,结构严谨,层层递进,是进行语言文学训练的好教材。
教学时应着眼于林肯朴实真诚、富有张力的语言表达特色,在赏读中品析语言,深入感受林肯的人格魅力。
一、重视积累,了解学情激兴趣字词是文化之源,是构建语文大厦之砖瓦。
面对六年级学生,词语教学不应只是单纯的词语学习,更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字词学习,积累词汇,培养语感。
1.板书课题,聚焦“鞋匠”由理解“专门做鞋子的叫———鞋匠”,生发开去,说出“花匠、木匠、铁匠、教书匠……”这一类词,提炼出“工艺技术特别高明的人,叫———能工巧匠。
”“在某一领域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叫———巨匠。
”词语理解与积累运用结合起来,帮助学生以一串十,归类记忆。
2.学生质疑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学概括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几件事?简要概括每件事的内容。
2.学生交流,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概括的能力。
三、感悟变化,聚焦语言觅智慧1.聚焦写得最具体的第一件事。
细读1~5小节,思考:林肯当选总统,首次在参议院演说,参议员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找出关键词,细细体会。
(1)找出:尴尬—傲慢—羞辱—静默—赞叹,板书至黑板。
书写时相机穿插“尴尬”一词的教学,重点识记部首“尢”,并非“九”字。
(2)学生交流发现:让参议员感到尴尬的是林肯卑微的出身,他们想要羞辱的还是他卑微的出身。
出示美国历届总统出身,了解当时的美国还是奴隶制社会,等级鲜明。
2.聚焦精彩的演讲:林肯的演讲最后为何赢得了赞叹的掌声?(1)感悟关键词学生从“感激”,三个“永远”“无人能比”等词语中,体会林肯对父亲的尊敬、爱戴,以及他宽容大度的胸襟,谦逊朴实、讲究平等、做事认真等品质。
(2)关注提示语歌德曾说:“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秘密。
”人物语言的描写不仅仅包括语言的内容,提示语的细节也是凸显文本核心的重要内容。
2024年鞋匠的儿子说课课件.

2024年鞋匠的儿子说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数学》第九章第一节《比例与比例尺》。
具体内容包括比例的基本概念、比例的性质、比例尺的应用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比例的计算和应用,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学会运用比例尺。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比例尺的换算。
2. 教学重点:比例的计算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尺子、课件。
2. 学具:直尺、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2024年鞋匠的儿子如何利用比例尺为顾客量脚、制作鞋子。
2.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例题,引导学生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和比例尺的应用。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例与比例尺》2. 板书内容:(1)比例的定义及性质(2)比例的计算方法(3)比例尺的定义及换算(4)例题解析(5)随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已知两个比例关系,求第三个比例关系。
(2)根据实际情景,求出比例尺。
(3)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情景引入,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例题和随堂练习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比例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如摄影、地图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21鞋匠的儿子》课文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21鞋匠的儿子》课文21 鞋匠的儿子在林肯中选美国总统的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们都感到为难,由于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
事先美国的参议员大局部出身名门望族,自以为是下流社会的优越的人,从未料到要面对的总统是一个低微的鞋匠的儿子。
于是,林肯初次在参议院演说之前,就有参议员想要欺侮他。
当林肯站演出讲台的时分,有一个态度高傲的参议员站起来说:〝林肯先生,在你末尾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一切的参议员都大笑起来,为自己虽然不能打败林肯但能欺侮他而开怀不已。
等到大家的笑声中止后,林肯说:〝我十分感谢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
他曾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
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
〞参议院堕入一片静默。
林肯转头对那个高傲的参议员说:〝就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假设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矫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的艺术。
〞然后他对一切的参议员说:〝对参议院里的任何人都一样,假设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求修缮或改善,我一定尽能够地帮助。
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我无法像我父亲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
〞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一切的讪笑声全都化成赞赏的掌声……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总统之一。
在他就职美国第16任总统不久,南方的一些州竟发起了分裂国度的战争。
林肯坚决支持国度分裂,他曾经在一次演说中强调:〝一个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希望这个房子塌下去〞,〝我所希望的是它完毕分裂,它应该成为一个完整的全体〞。
正是这位出身低微的美国总统,毫不犹疑地指导人民拿起武器,维护了国度的一致。
教材简说课文«鞋匠的儿子»(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主要表达了美国林肯总统刚上任,在第一次参议院演讲时,遭遇到参议员们的恶意欺侮,但他当即以一番坦诚、感人的演讲化解了矛盾,赢得了一片赞赏的掌声,从而显现了他智慧超群、宽容豁达、对等候人的人格魅力。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鞋匠的儿子》优秀教学案例

4.结合课文内容,教师举例说明鞋匠精神的内涵,如敬业、勤奋、乐观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鞋匠、儿子、总统等,讨论课文内容,探究鞋匠精神对人物成长的影响。
2.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促进课堂互动。
(二)问题导向
1.设计问题:针对课文内容,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老肯尼迪为什么教导儿子要关爱他人?”,“鞋匠精神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示?”等。
2.问题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问题解答: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答案,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补充,促进课堂互动。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鞋匠精神的伟大,学会关爱他人、热爱生活,并能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创造性表达。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人物形象,通过感悟鞋匠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在教学评价方面,我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五、案例亮点
1.情感教育的融入:本案例背景以人物通讯的形式记录了美国第36任总统肯尼迪的父亲——老肯尼迪的一生,通过讲述老肯尼迪的故事,彰显了鞋匠精神,充满了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人物形象,通过感悟鞋匠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充分体现了情感教育的融入。
4.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本案例背景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包括课文内容、人物背景、鞋匠精神等多方面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探索人物背景,感悟鞋匠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丰富了知识储备,提高了语文素养。
鞋匠的儿子课件

鞋匠的儿子课件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能联系上下文,领会“尴尬、名门望族、卑微、羞辱”等词语的意思,促使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宽容是一种力量,学习林肯襟怀坦荡、仁爱正义、宽容大度的优秀品质,并对林肯在辩论中处惊不乱、以情动人的演讲风格有所领悟。
教学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宽容是一种力量,学习林肯襟怀坦荡、仁爱正义、宽容大度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领悟林肯在辩论中处惊不乱,宽容大度的心态和以情动人的演讲风格,从而感受林肯伟大的胸怀。
教学准备:林肯资料教学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能借助词典或联系上下文领会“尴尬、名门望族、卑微、羞辱”等词语的意思。
2、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名人名言:少年好学,必成大器。
我这个人走得慢,但从不后退.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句名言出自谁口吗?(林肯)对,是林肯说的。
出示林肯图片。
谁能就课前搜集的资料,简要地给大家介绍一下林肯?(个别简介林肯)2、过渡:林肯出身卑微,是鞋匠的儿子,但就是这个鞋匠的儿子,却是美国的第十六任总统,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故事。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在读不懂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并思考课文讲了件什么事?三、反馈检查,疏通字句。
出示生字词语,指名朗读生字词,正音,并结合课前预习,说说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指名个别分节朗读,疏通文句。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再次默读全文,想想文章讲了几件事?(个别交流读文所知。
并用几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鞋匠的儿子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出身名门望族的参议员们想羞辱他。
林肯通过演讲,赢得了大家的赞赏。
后来还领导人民维护了祖国的统一。
【K12学习】《鞋匠的儿子》教案及反思

《鞋匠的儿子》教案及反思《优化网络资源,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机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教案研究模式:朗读《高度赞誉》设疑总结全文——升华主题学习文本解疑阅读《走近名人》阅读《故事城堡》观看《电影片段》《鞋匠的儿子》的教学设计镇江市姚桥中心校余燕国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羞辱、毫不犹豫等词。
2、在理清课文条理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句,联系上下文及网络资源,体会林肯的谦逊、宽容、博爱、求实的人格魅力和力量。
教学重点:1、试图整合教材和网络资源,为学生体会林肯的为人理清思路,同时提供丰富的信息。
教学难点:1、通过资源的整合,语言的表达和适当的想象来感受林肯的人格魅力,从而全面地了解这位美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总统。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鞋匠的儿子》,鞋匠的儿子就是林肯。
点击《高度赞誉》:林肯是黑人解放的象征,被认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人们称赞他为新时代国家统治的楷模。
这是一个不会被困难所吓倒,不会为成功所迷惑的人;他不屈不挠地迈向自己的伟大目标,而从不轻举妄动,稳步向前,而从不倒退……总之,这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见的人物。
林肯具有独特的精神力量和伟大人格,已成为世界人民心目中传奇人物,他的的地位相当于音乐中的贝多芬,诗歌中的但丁,绘画中的拉斐尔和人生哲学中的基督。
即使他不曾当选为总统,也将无可争辩地和现在一样伟大,但是这恐怕只有上帝才知道。
过渡:读到这儿,大家不禁会问:一个鞋匠的儿子,是靠什么获得了人们如此高的赞誉,曾两度当选为美国总统?这还要从他首次在参议院演说谈起。
二、新授:学习第2自然段1、速读2-5自然段,说说发生了什么事?2、何为羞辱?在文中指什么?3、揣摩参议员的心理:你当选总统让我们很尴尬,现在我要好好地羞辱你,让你在公众面前难堪。
4、指导朗读过渡:听着一声声嘲讽,比针扎得还疼;听着一阵阵大笑,比剑戳得还痛。
林肯几乎在公众面前丢尽了面子,如果是你,你会怎样? 5、学生练习说话过渡:那林肯是怎么说的?学习第3自然段1、学生齐读林肯的话:我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词语
名门望族:
名门:有名望的门第;望:声望。 望族:旧指有声望的官僚、显贵等
的家族。
1.积累文中印象最深刻的语句并摘抄下 来。 2.熟读课文
名人简介
“林肯”号航空母舰
名人简介
林肯汽车
出示词语
:
傲慢、尴尬、差 异、赞叹、嘲笑、 静默、名门望族、 毫不犹豫
理解词语
尴尬:态度不自然,没面子,下不了台
林肯当选美国总统的那一刻,整 个参议院的参议员们都感到尴尬, 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当时 美国的参议员大部分出身名门望 族,自认为是上流社会的优越的 人,从未料到要面对的总统是一 个卑微的鞋匠的儿子。
林肯年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843年,34岁,参加国会大选,又落选了。 1846年,37岁,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次当选了。 1848年,39岁,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了。 1849年,40岁,想在自己州内担任土地局长,被拒绝了。 1854年,45岁,竞选参议员,落选了。 1856年,47岁,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的提名 得票不到100张。 1858年,49岁,再度参选参议员,再度落选。 1860年,51岁,当选美国总统。 1864年,55岁,连任美国总统,北方军取得胜利。 1865年,56岁,内战结束光明正大地被枪杀在剧场 。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鞋匠的儿子 能力提升课
峄城吴林肖桥小学 王安云
人,走上追求之路,就会快乐终 生!
成功是屡遭挫折而热情不减。
林肯年表:
1809年,出生在寂静的荒野上的一座简陋的小屋。 1816年,7岁,全家被赶出居住地。 1818年,9岁,年仅34岁的母亲不幸去世。 1827年,18岁,自己制作了一艘摆渡船。 1831年,22岁,经商失败。 1832年,23岁,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想进法学院学法律,但进不去。 1833年,24岁,向朋友借钱经商,年底破产.接下来花了16年,才把这 笔钱还清。 1834年,25岁,再次竞选州议员,当选。 1835年,26岁,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未婚妻病逝。 1836年,27岁,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6个月。 1838年,29岁,努力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 1840年,31岁,争取成为被选举人,落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