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构造与维修
发动机教案

一、教学课题:绪论二、教学目的与要求:1、知道、了解:汽车发展历史2、领会、理解:汽车维护修理的概念3、掌握、运用:4、熟练掌握、灵活运用:三、授课形式:讲授四、知识点:教学重点:汽车维护与修理的概念教学难点:汽车维护与修理的概念突破难点的关健:理解概念五、教学过程时间分配:汽车发展历史 30分钟;汽车的组成与分类 40分钟;汽车维护与修理基本概念 30分钟。
一、汽车发展史1、汽车最初诞生在德国:1886年卡尔.本次制成了第一辆三轮汽车,并且申请了专利,同年德国人戴姆勒制成了第一辆四轮汽车。
现在世界上公认的第一辆汽车是本次制造的三轮汽车。
2、汽车工业的兴起:汽车工业兴起在美国,它是依靠优越的资源和自然条件,宽松的政策,以及欧洲汽车工业受到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破坏,使汽车工业迅速崛起。
3、汽车工业重心的转移: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依靠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使日本的小型车风靡全球.4、汽车工业的中心最终会转向发展中国家。
比如现在的印度,中国。
二、汽车的组成与分类组成:发动机、底盘、汽车电气、车身部分发动机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起动系、进排气系统组成。
分类:按燃料分、按气缸数分、按冷却方式分、按气缸排列形式等三、汽车维护与修理的基本概念六、作业:去图书馆及上网查有关汽车标志及汽车有关小知识七、课后分析小结:一、教学课题:发动机工作原理二、教学目的与要求:1、知道、了解:发动机总体构造、四冲程发动机的常用基本术语2、领会、理解:发动机换气过程、燃烧过程、3、掌握、运用: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4、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四冲程发动机工作过程与发动机各总成的名称三、授课形式:讲授四、知识点:教学重点:四冲程发动机的常用术语教学难点: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突破难点的关健:工作循环五、教学过程时间分配:一、四冲程发动机发动机基本术语 30分钟二、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30分钟1、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2、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三、二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10分钟四、转子发动机工作原理 10分钟五、国内外发动机型号 20分钟六、作业:七、课后分析小结:一、发动机的基本结构与基本术语发动机每一次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都必须经过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连续的过程,玄武进行一次这样的过程就叫做一个工作循环。
简述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 -回复

简述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回复燃油供给系统是汽车发动机正常运转所必需的系统之一,它主要负责将燃料从燃油箱输送至发动机,并保证燃油在适当的压力下进入燃烧室。
燃油供给系统的主要组成包括燃油箱、燃油泵、燃油过滤器、燃油喷射器和燃油调节器等。
首先,燃油箱是储存燃油的容器,一般位于车辆后部底部。
它具有防爆装置,以及燃油浮子传感器来测量燃油的剩余量。
在燃油箱中,还设置有油位传感器,可以监测并通过油表显示燃油的储备量。
燃油泵是燃油供给系统中的关键组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将燃油从燃油箱中抽取并压送至发动机。
现代汽车中主要使用电动燃油泵,通过电动机的驱动来工作。
它能够根据发动机的工作负荷自动调节燃油的压力,以确保燃油能够稳定地送入发动机,并保持适当的供油量。
燃油过滤器位于燃油泵和燃油喷射器之间,主要作用是过滤燃油中的杂质,防止杂质进入到发动机中对其造成损害。
燃油过滤器通常由滤芯和滤壳组成,滤芯选择的材料能够滤除燃油中的微小颗粒和杂质。
燃油喷射器是燃料供给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将精确计算的燃油喷射到发动机的燃烧室中。
现代汽车中的燃油喷射器采用电喷射系统,控制电脉冲的频率和长度来控制燃油的喷射量。
通过电脉冲的控制,能够实现更精确的燃油喷射,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动力性能。
燃油调节器也是燃油供给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主要负责调节燃油的压力,以适应发动机的负荷变化。
燃油调节器一般位于燃油泵和燃油喷射器之间,通过控制燃油压力调节器的开度来实现燃油压力的调节。
这样可以确保发动机在不同负荷下能够得到适量的燃油供应,提高燃油利用效率和发动机的性能。
除了上述主要组成部分,燃油供给系统还包括一些附属设备,例如燃油压力传感器、燃油温度传感器和燃油循环装置等。
燃油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燃油的压力,并将压力信号传输给发动机控制单元,以控制燃油喷射量的调节。
燃油温度传感器则用于监测燃油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发送给发动机控制单元,以便进行燃油的合理供给调节。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 教学设计(教案)—汽车维修

2、节气门体:汽油机的功率调节采用进气量调节。
驾驶员通过加速踏板控制节气门体上的节气门开度可改变发动机的进气量,进行发动机的功率调节。
节气门体上一般装有节气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和用于控制发动机怠速的怠速空气阀等部件。
3、进气歧管的结构
可变进气系统结构
可变进气系统工作原理
4、空气流量计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时间分配
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
讲授新课
1、组织上课,检查考勤;
2、检查学具,巩固规范;
1、汽油发动机由哪几部分组成?
2、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项目内容:汽油机燃料供给系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各部件结构。
(一)、空气供给系统
空气供给系统:空气滤清器、空气流量计(或进气压力传感器)、节气门体、进气管、进气歧管和怠速控制阀等组成。
3、配气机构的作用是什么?
答:按发动机的工作次序或各缸工作循环的要求,定时开启和关闭个气缸的进、排气门,使新鲜可燃混合气(汽油机)或空气(柴油机)得以及时进入气缸,废气得以及时从气缸排出。
项目内容:汽油机燃料供给系
一、电控燃油喷射式(EFI)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组成:
一般由空气供给系统、排气系统、汽油供给系统和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
4、掌握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各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各部件的功用。
能力目标:
1、能够识别汽油供给系的主要部件
2、能够复述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各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各部件的功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做事规范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各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各部件的功用。
《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件6.3化油器式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常见故障排查与维修

加速不良
3.故障诊断及排除方法
①检查加速装置连接部位是否有脱落,可用手按节气门
臂观察连接钩情况。如果脱落,修复即可。
②检查加速喷管是否堵塞,可拆下加速喷管螺钉,用手
操纵加速装置,看有无油从螺钉口处喷出,如有油喷出则为
喷管堵塞,可拆下排除。
③打开化油器盖,手压柱塞下行,如从柱塞四周反油,
则为柱塞磨损过甚,检查弹簧是否失效或折断,检查进、出
④ 拆下汽油滤清器进油管接头,并使该管口低于汽油 箱内油平面高度,观察出油情况。若出油良好,故障在汽油 滤清器中,应拆检汽油滤清器,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为滤芯堵塞、沉淀杯有 裂纹或密封垫及中心螺栓衬垫漏气等。若出油不良或不出油, 故障则在汽油箱中,可能为出油管接头堵塞、漏气,汽油箱 盖上的空气阀失效等。
01
不来油或来油不畅
2.故障原因
①漏气:进气歧管与缸体平面处衬垫漏气,化油器中、 下部连接处衬垫漏气;
②堵塞:怠速量孔堵塞,怠速油道堵塞,主量孔堵塞; ③调整不当:怠速调节螺钉调整不当,节气门开度调节 螺钉调整不当; ④损坏:节气门关闭不严或节气门轴松旷,节气门回位 弹簧弹力弱。
02
怠速不良
3.故障诊断及排除方法
①检查是否有异响:将发动机转速定在一定的位置(转速
05
混合气过稀
06
混合气过浓
1.故障现象
①发动机不易发动,加速困难,运转不匀; ②排气管冒黑烟,并有“突突”声,有时放炮; ③化油器外部节气门轴处有漏油现象。
2.故障原因
①主量孔配剂针旋出过多; ②浮子室油面过高或主量孔磨损过大; ③阻风门处于关闭状态; ④空气滤清器太脏或加机油过多; ⑤浮子破裂或针阀关闭不严; ⑥主供油装置的空气量孔堵塞。
化油器式燃料供给系的构造与维修

化油器式燃料供给系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汽油机的燃烧过程及可燃混合气浓度对发动机 性能的影响 现代化油器的构造与维修 化油器式燃料供给系辅助装置的构造与维修
化油器式燃料供给系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制作:邢世凯 E-mail:hbsdxsk@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加油管 油面指示表传 感器浮子
出油开关 汽油滤清器 汽油箱支架 滤网
汽油箱盖
放油螺栓
加油延伸管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1-密封垫圈 2-盖壳 3-蒸气阀弹簧 4-空气阀 5-空气阀弹簧 6-蒸气阀 7-汽油箱加油口
闭式汽油箱盖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2、检查与清洗
(1)检查
汽油箱应安装牢固,不应有凹陷变形或裂纹,油管连接 应紧固。油箱盖应密封严密,任何部位不应有漏油现象,否 则应查明原因,予以排除。空气阀和蒸气阀应工作正常以保 证油箱内压力正常,以免影响供油。油箱内不应有积水和沉 积物,否则应对油箱进行清洗。 (2)汽油箱的清洗 当汽油箱内有积水、沉积物或其他杂质时,应对汽油箱 内部进行清洗。清洗前,拆下油量传感器等附件,并将油箱 内的残油放净。用5%的烧碱沸水溶液冲洗油箱1~2次,再用 热水冲洗,或用氨水溶液冲洗,洗净后用自然风或压缩空气 将油箱内部吹干。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3)工作原理
空气量孔
主喷管
主量孔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降低主量孔处 真空度作用: 引入极少量的 空气到主喷管 中,以降低主 量孔内外压力 差,从而降低 汽油的流速和 流量。以满足 化油器理想供 油特性。
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2、怠速系统
油道
(1)作用:保证在怠速和很小负荷时供给很浓的混合气。为0. (2)结构: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制】三年【建议学时】144学时1.前言1.1课程性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针对汽车修理工岗位能力进行的一门核心课程。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会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汽车发动机的故障诊断、故障分析、零部件检测及维修更换等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1.2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整体上对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有初步认识,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发动机维修保养、发动机修理、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检测等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知识及相关的职业能力,通过项目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积极的行动意识和职业规划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作前期准备,为学生顶岗就业夯实基础。
同时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工作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2.1知识目标(1)能阐述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2)能阐述发动机部件的功用、构造、工作原理;(3)能描述发动机零部件的耗损形式、原因,检测与维修方法;(4)能描述汽车发动机的维护保养知识;(5)能描述发动机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方法。
2.2能力目标(1)会进行发动机的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维护保养;(2)能拆装发动机总成、零部件,正确判定其工作、使用状况;(3)能组装与调试发动机。
2.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及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逐渐形成符合汽车维修行业职业岗位(群)所要求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2)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汽车新知识新技术的自学能力,为适应汽车行业岗位群的要求打下基础,提高学生走向社会求职的竞争力;(3)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4)能客观地评判自己或他人的工作业绩。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习题 项目八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构造与拆装 习题集

项目八习题集一、判断题1.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主要是由燃油箱、电动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分配管、油压调节器、喷油器和输油管等组成。
()2.汽油的使用性能主要包括抗爆性、蒸发性和腐蚀性。
()3.汽油机所燃用的汽油的蒸发性越强,则越易发生气阻。
()4.汽油的牌号越低,则异辛烷的含量越高,汽油的抗爆性越差。
()5.空燃比大于14.7的混合气为浓混合气。
()6.过量空气系数越大,则可燃混合气浓度越稀。
()7.车用汽油机在正常运转时,要求供给的可燃混合气的浓度随负荷的增加而由浓变稀。
()8.节气门后方的真空度仅与节气门的开度或负荷有关,而与其他因素无关。
()9.汽油机燃用的是汽油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所以汽油的蒸发性越好,汽油机的动力性越好。
()10.可燃混合气中空气质量与燃油质量的比值称为空燃比。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作用是储存燃油,输送燃油,并保证形成良好的燃油混合气。
()12.抗爆性就是指汽油的抗爆燃的能力。
()13.发动机转速越高则所需的点火提前角越大,发动机的负荷越大则所需的点火提前角越小。
()14.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间歇喷射方式可分为同时喷射、分组喷射和顺序喷射三种类型。
()15. EGR (废气再循环)装置是为了减少发动机的CO的排放量。
()16.采用燃油喷射方式供油时,是以直接或间接的方法测量发动机吸入的空气量,再根据空气量及该工况所需的最佳空燃比确定燃油供给量,经喷油器将加压燃油喷射出。
()17. MPI为多点喷射,即一个喷油器给两个以上气缸喷油。
()18.电磁喷油器主要由电磁线圈、衔铁、连接器、针阀等组成。
()19.卡罗拉汽车发动机使用的喷油器是电磁式喷油器。
()20.电动喷油器阀口积污会导致发动机冒黑烟。
()21.电磁式喷油器的缺点是燃油雾化质量较差,且由于针阀质量较大,因而动态响应性较差。
()22.涡轮式电动汽油泵主要由涡轮、转子、永久磁铁、换向器等组成。
()23.如果电动燃油泵断路继电器损坏,将不会影响燃油泵正常运转。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新型无回油路燃料供给系统取消了真空度控制,使系 统油压在任何工况下都保持一定的压力,由于电动燃油泵 的泵油量为供油量的5~7倍,因而在传统的燃料供给系统 中,发动机室内被加热的燃油大量回到油箱,导致油箱中 燃油温度升高,从而使油路中的气阻现象容易发生。无回 油路燃料供给系统避免了这一现象的发生,油箱中的燃油 温度可降低 15~20 ℃;同时减少了燃油泄漏,提高了燃料 供给系统的安全性,优化了燃料供给系统的控制,因而被 当前生产的大部分轿车采用。
3. 故障总结
此车由于供油不畅,以及油箱中有脏水,从而导致行驶中高速断 火、动力不足的故障现象。在汽车故障中由油路引起的故障有很多, 作为维修人员不仅要会读压力表数值,而且还要学会观察油压表指针 的变化,然后分析变化的原因,燃烧不完全,导致汽车怠速抖动耗油 量增大;系统油压过低会造成混合气过稀、燃烧速度变慢,导致冷车 难起动、怠速不稳、动力不足和回火等故障现象。总之,要使发动机 正常工作,必须有稳定的油压,使ECU精确控制喷油量,与空气形成 合适的空燃比来保证发动机内混合油气的充分燃烧。
柴油和汽油都是石油制品。在石油蒸馏过程中,温度在 200~350 ℃的馏分为柴油。柴油分为轻柴油和重柴油,汽车柴 油机均为高速柴油机,因而使用轻柴油。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务4.5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类型、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组成、作用及要求
柴油机燃烧的是柴油,柴油黏度大,不易挥发,自燃点低, 因此采用高压喷射的方法。在接近压缩行程上止点时,柴油以高 压状态喷入气缸,直接在气缸内部形成混合气,因而可以直接点 火燃烧,对外做功。由此可知,柴油机供给系统的组成、构造及 工作原理与汽油机供给系统有较大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可燃混合气成分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
• 可燃混合气成分的表示方法 • (1)用空燃比(A/F)表示
• 空燃比(A/F)=空气质量(kg)/燃油质量(kg) • 理论上1kg汽油完全燃烧需14.7kg空气,即理论空燃比为 14.7。
• (2)用过量空气系数α表示
• α=燃烧1kg燃料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理论上完全燃烧时所 需的空气质量=实际空燃比/理论空燃比。 • 即燃烧1kg燃料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与理论上完全燃烧时 所需要的空气质量之比。
正常工况
• 怠速小负荷工况:
• (1)怠速:是指发动机对外无功率输出,节气门开度为零。 • (2)混合气形成及燃烧特点:转速低,雾化差,燃烧速度小,热损失 大,需要浓而少的混合气,即 α=0.7~0.9。
• 中等负荷工况:
• 节气门开度在25%~85%之间,气缸内的新鲜混合气多,废气少,燃烧 速度快,热损失小,要求α=0.9~1.1,此时经济性是主要的。 • 大负荷和全负荷工况: • 节气门开度达85%以上,是需要获得最大功率的工况。 要求α=0.8 ~ 0.9,质浓量少,以满足动力性。
二、简单化油器 与可燃混合气的形成过程
• 简单化油器 • 由喷管、量孔、喉管、 节气门、空气室、混合 室以及由浮子、针阀、 浮子室组成的浮子机构 组成。
• 工作原理 • (1)燃油的流出 • 在气缸吸气过程中,气缸 压力pa小于大气压力p0 , 在真空度∆p=p0-pa作用下, 空气经化油器流入气缸。 • (2)燃油的雾化 • 因化油器喉管截面积小, 所以此处空气流速高,静 压力ph 低,即浮子室与喷 管处产生压力差,∆ph=p0ph ,在真空度∆ph 作用下, 克服了喉管口与液面间的 压力差字浮子室流出,从 喉管`喷出,并被高速气流 冲散雾化。
2.化油器的检修 • (1)化油器的常见故障 • ①堵塞 汽油中的杂质使油量孔和油道转弯处较易堵塞,
引起混合气过稀;而空气量孔会被空气中的灰尘堵塞,引 起混合气过浓。
• ② 渗漏
渗漏可分为内渗漏和外诊漏两种情况。内渗漏 的主要原因是化油器内部零件的密封失效,如针阀关闭不 严或浮子渗漏,使浮子室油平面过高;加速泵进、出油阀 不密封,使加速泵不能正常工作;真空通道漏气,会造成 真空加浓装置失效等。外渗漏的原因主要有衬垫损坏、连 接螺栓或接头松动、壳体破裂等。
五、汽油供给装置
• 包括汽油箱、汽油滤清器、汽油泵和油管。
1.汽油箱 汽油箱
• 作用
储存汽油,其储备里程一般为200~600km。普通汽车 具有一个汽油箱,越野汽车常有主、副两个汽油箱。
• 安装位置
货车油箱位于车架外侧、驾驶员座下或货台下面,轿 车油箱装在车架后部。
• 构造特点
• 油箱多为薄钢板冲压焊制,内部镀锌或镀锡,有的用塑料 铸制。 • 油箱上部焊有加油管,内有可拉出的伸长管,加油管由油 箱盖密封,同时为保证汽油泵正常工作,油箱盖设有空气 阀与蒸气阀。
• 构造:
• 主要有加浓量孔、加浓阀、推杆、拉杆等组成。加浓量孔 与主量孔并联,推杆与拉杆连成一体,拉杆又通过摇臂与 节气门轴相连。
• (2)真空式加浓装置 )
• 作用:是维持经济混合气的补偿加浓,以防止大负荷时怠
速反流和多重喉管的补偿过度危害,造成混合气过稀。
• 构造:为活塞式加浓装置,主要由加浓量孔、加浓推杆、
•
•③磨损变形 • 化油器节气门轴、阻风门轴、加速泵阀门、活塞、省油
器球阀与柱塞等运动件经长期使用,会因摩擦和腐蚀使配合 性能变差。节气门、阻风门、加速泵和省油器推杆与外部联 动机构等会因碰擦等原因产生损伤和变形,使化油器工作性 能下降。
• ④调整不当
• 化油器的调整包括怠速调整、节气门最小开度调整、自 动阻风门调整、浮子室油平面调整、加速泵行程调整、加浓 装置调整及怠速排放调整等。上述各项调整如有不当,对发 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运转平稳性和排放性影响很大。一 般应根据发动机的技术状况就车调整。
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对可燃混合气的要求 • 发动机工况:
• 是其工作情况的简称,它包括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情况。
• 发动机负荷:
• 是指汽车所施加给发动机的阻力矩,包括匀速、变速运动 的阻力矩。
• 汽车行驶时,发动机要发出等量的扭矩Me与阻力 矩相平衡,因Me随节气门开度而变化,所以节气 门开度即代表负荷的大小,如节气门全关、半开、 全开分别为0负荷、中等负荷、全负荷。
四、现代化油器的基本结构
• 1.主供油装置
• 作用:保证发动机在中小负荷工作,供给随节气门开度
增大而逐渐变稀的混合气(α=0.8~1.1)。
• 工作时机:除怠速工况外,其余工况都工作。
主供油装置
2.怠速装置 • 作用:维持稳定的最低转速600~800r/min。多在发动机
热起过程中、短暂停车、更换变速器挡位时短时间使用。
• (3)空气与燃油量的调节 • 1)当发动机转速一定, 节气门开度逐渐增大时, 气流通道面积增大,流动 阻力减小,流经喉管的空 气流量和流速逐步增加, 喉管真空度增大,使汽油 量与空气量一同增加,从 而增大发动机功率。同理 当节气门关小时,则减小 了发动机的功率。 • 2)当节气门开度一定, 发动机转速变化时,也会 引起喉管真空度∆ph的变 化,从而使燃油流量发生 变化。
5.起动装置 • 作用:起动装置的作用是在
发动机冷态起动时,供给极浓 混合气α=0.2~0.6,起动包 括:完爆过程和热起过程。
• 要求:
•
(1)冷起动时,阻风门关,节 气门微开,目的是使阻风门后 面产生很高的真空度,主供油 装置与怠速装置(三孔)同时 供油。
• (2)连续运转后(完爆 后),阻风门微开,节 气门不动。 • (3)热起中,阻风门逐 渐全开,节气门关闭。 • (4)热态起动时,所需 混合气较稀,只需将节 气门微开,阻风门半开 或全关即可。
过渡工况
• 起动工况:
• (1)冷机从静止到连续运转的过程,转速及温度低,雾化和着火条件 差,需极浓而多的混合气,α=0.2 ~ 0.6。 • (2)连续运转到各部机件温度正常的热起过程。
• 加速工况:节气门突然迅速开大时,以增大发动机转速。
• 由于节气门迅速开大,造成混合气瞬时变稀,这是因为: • (1)汽油因其密度大,流动惯性大,其流量增加比空气慢。 • (2)由于瞬间空气流入进气管,使进气管内压力突然升高。更因冷空 气来不及预热,使进气管内温度降低,燃油的汽化条件变坏,进气管 中油膜加厚,混合气瞬时变稀。 • 因此,需供给额外的加浓燃油,以防止混合气瞬时变稀。
活塞、弹簧、真空缸、真空道、空气道等组成。
4.加速装置 • 作用
• 在汽车急需加速时,瞬间 短期额外供油,防止混合 气短时变稀,使发动机转 速和功率迅速升高,克服 加速时的惯性阻力。
• • 构造 • 主要由加速泵、喷管和
量孔、驱动件等组成。
• 加速泵:由活塞、活塞
杆、加速泵弹簧、出油阀、 进油阀等组成。
• 组成:怠速装置主要由怠速油量孔、空气量孔、怠速油
道、怠速喷孔、怠速过渡喷孔、怠速油量调整螺钉、节气 门开度调整螺钉等组成。
3.加浓装置
• (1)机械加浓 )
• 作用:
• 当节气门开度增至85%以上时,额外供给部分燃油,以得到 较浓的混合气,使发动机发出最大功率,其供油量比在中、 小负荷时多 15%~20。
第一节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 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一、作用和组成
• 作用
• 不断地输送滤清的汽油和清洁的新鲜空气,根据发动机各 种不同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可燃混合气,进 入气缸燃烧,作功后将废气排入大气。
• 组成
汽油供供给装置:包括汽油箱、汽油滤清器、汽油泵和油 管。 空气供给装置:空气滤清器。 可燃混合气准备装置:化油器。 可燃混合气供给和废气排出装置:进气管、排气管及排气 消声器。
汽油箱
2.汽油滤清器 汽油滤清器
• 其作用是滤去汽油中的水分、杂质和胶质。 • 可拆式汽油滤清器其外壳用锌、铝合金铸制,滤芯可用尼 龙布制成。可定期清洗、多次使用或更换滤芯。 • 不可拆式汽油滤清器,外壳用透明塑料制成,内装微孔细 滤芯,一次性使用。
3.汽油泵
• 作用:将汽油从油箱中 吸出,并以一定压力将 汽油送至化油器浮子室 中。 • 汽油泵的构造 • 可拆式的机械膜片式汽 油泵由上体、下体、泵 膜总成组成。
Hale Waihona Puke • (1)节气门刚开启时,喉 管真空度∆ph很低,不足 以克服喷口与液面间的高 度差,喷口无燃油喷出, 吸入气缸的是纯空气。当 节气门开至一定程度,汽 油开始流出,混合气很稀。 • (2)节气门逐渐开大时, 喉管真空度∆ph 逐渐增大, 空气量与燃油量均增加。 空气密度减小,汽油密度 在一般压力下为常数,所 以汽油流量的增长远高于 空气流量的增长,混合气 变浓。
第六章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 的构造与维修
学习目标
• 知识目标
• 1.能简单叙述汽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方法以及发动机 各种工况对混合气成分的要求。 • 2.能正确描述化油器式燃料供给系组成、主要零部件构 造和作用。
• 能力目标
• 1.能进行化油器式燃料供给系主要零部件的检修; • 2.会进行化油器、汽油泵的装配和调整; • 3.能对化油器式燃料供给系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判断并 能够排除故障。
二、汽油泵的维修
• 对于整体式汽油泵,应按规定的更换周期进行更换。 • 对于可拆式汽油泵,每次二级维护时均应检查汽油泵的 工作性能:要求在规定的试验转速下的封闭压力和泵油量 应符合原厂规定。
汽油泵不泵油或泵油量不足的原因 •
• • • • (1)汽油滤清器或化油器滤网堵塞; (2)摇臂磨损过大,或摇臂从拉杆孔中脱出; (3)膜片破损,泵油时从汽油泵底座上的小孔向外漏油; (4)阀门变形或阀座处有杂物,使阀门关闭不严。 维修的方法是:清洗汽油泵并更换有关零件或汽油泵总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