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网的多网融合成关键
2022年中国移动网上大学数字赋能数智化转型题库

2022年中国移动网上大学数字赋能数智化转型题库()和5G、智慧中台协同构成“连接+算力+能力”的新基建A、算力网络B、云网融合C、算网融合D、算网一体参考答案:A()是2022年5GtoB发展的第一主题,要立足战略高度,抓住时间窗口A、强能力B、占高地C、上规模D、争领先参考答案:C“力量大厦”的着力点是“转型升级:基于规模的(),改革创新:高效协同的组织运营体系”A、价值经营体系B、组织运营体系C、“管战建”协同体系D、运营管理体系参考答案:A“力量大厦”的总体目标是“创世界一流企业,做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A、建设者B、主力军C、参与者D、领军者参考答案:B“三力”中合力包含分工明确、力出一孔的“管-战-建”()A、组织合力B、文化合力C、生态合力D、发展合力参考答案:A“三力”中合力包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A、组织合力B、文化合力C、生态合力D、发展合力参考答案:C“三力”中合力包含战略统一、凝聚共识的()A、组织合力B、文化合力C、生态合力D、发展合力参考答案:B“三力”中能力包含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增强()A、发展能力B、创新能力C、队伍能力D、技术能力参考答案:B“三力”中能力包含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增强()A、发展能力B、创新能力C、队伍能力D、技术能力参考答案:A“三力”中能力包含以人才为第一资源,增强()A、发展能力B、创新能力C、队伍能力D、技术能力参考答案:C“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指出,到2025年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个A、10B、18C、26D、32参考答案:C00M入城后带宽有限、2.6G()未来会存在容量风险。
A、低流量区域B、高流量区域C、弱覆盖区域D、室外区域参考答案:B022年CHN产品要增收()亿?A、150B、180C、200D、250参考答案:ACHBN产品体系全视图主要包括()类型产品A、5B、6C、7D、8参考答案:BCHBN协同要以具体项目促融合,2022年将以()个项目为抓手,推动CHN与B的深度融合发展?A、2B、3C、4D、5参考答案:DG网络计划在()年之前完成升级。
5G移动通信核心网关键技术分析

5G移动通信核心网关键技术分析摘要:在目前,每个行业内都加入通信技术,5G 通信技术要远比4G 更加稳定可靠,并具备通信实效性。
同时,5G 技术也在部分较为特殊业务中灵活应用。
以此为前提,我们需要深入探究现阶段的5G 通信技术,充分了解其技术特征和应用优势,根据核心网系统所使用的关键技术,对未来发展做出有效判断。
关键词:5G技术;移动通信网络技术;核心网;关键技术引言:移动通信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企业平台的主要业务就是移动数据的流量,这为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伴随新问题的出现。
技术人员每天需要面对大量信息数据的处理,通过合理利用5G 网络,实现功能与资源的有效划分,将核心网的关键技术应用在行业中。
事实上,通信行业的首要目标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交互功能,因此移动通信属于具备服务属性的工作,需要技术人员合理分配网络构建方案的完成。
一、5G移动通信技术特征及应用1、高传输速率5G移动通信作为最新通信传输技术,它使用无线传输作为主要形式,具有较高的传输能力。
以通信技术为例,2G通信技术仅能够实现通话和短信的传输;3G通信技术增加了网络图片与动态图像的传输;4G通信技术可以很好完成网络语音通话、网络视频通话;5G通信技术下载速度快,传输频率可以达到10GB 每秒,是4G网络的数百倍,通过使用5G可以瞬间完成大容量文件的下载。
总之,5G技术的应用给予了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上更大的便利性。
2、高应用价值5G移动通信技术不仅仅是一种网络通信技术,可多个领域中实现技术创新融合,满足多种设备信息数据传输的要求,从而实现设备传输效率的提升和改善,并且能够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动力。
5G移动通信技术可以很好实现技术智能化与系统协同化,逐步成为人们随时随地都在使用的通信手段,同时可以将城市建设、交通建设、网络建设等领域配备该技术,进而保障交互信息的实时传输。
在我国通信传输的进程中,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其应用价值越高则越受行业认可,让信息交流不在限制于地域和时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大表现。
运营商核心网IMS现状及融合发展方向的探讨

运营商核心网IMS现状及融合发展方向的探讨发布时间:2023-03-06T03:57:07.934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第10月19期作者:卿晓春1孙晓文2朱坤3蔡世伟4王立博5[导读] MS是在核心网络中将语音信号从网络边缘传送到基站或接入设备,通过接入设备完成数据业务的传送以及提供通信服务卿晓春1孙晓文2朱坤3蔡世伟4王立博5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贵州省贵阳市 550000摘要:IMS是在核心网络中将语音信号从网络边缘传送到基站或接入设备,通过接入设备完成数据业务的传送以及提供通信服务。
目前国内主流运营商普遍采用EPC网络,由于EPC端直接与主机交换,以及接入点到网络各层设备之间会存在各种接入问题,如交叉干扰、路由选择等。
而采用运营商核心网IMS技术后,能够有效地降低链路开销,并有效提升网络性能,同时降低系统复杂度和运维成本。
因此本文将对运营商核心网IMS现状及融合发展方向进行探究,以期更好地促进电信行业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运营商;核心网;IMS;融合发展1 引言为贯彻习近平同志对社会特殊人群关怀的重要指示和批示,确保关键人群的合法权益,国家有关部门持续出台相应的政策。
在我国对货车司机、快递小哥、外卖配送人员等关键人群的不断重视下,通过语音技术为广大客户提供大规模的话音服务,从而达到低结算、融云、融智、融安全、协同互促、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化运作模式。
在语音功能上,通过SIP协议进行语音网络通话,通过系统平台进行多个企业多终端的接入服务,为企业提供手机和手机业务的相关服务,企业可以通过SIP协议进行通信流量控制、业务监控、活动区域限制、成本控制和业务智能分析。
IMS作为未来下一代通信网络演进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正被越来越多的运营商重视,以下将对运营商核心网IMS现状提出相应的融合发展方向,以期对我国IMS产业发展有所助益。
2 运营商核心网IMS现状2.1 物流行业语音业务需求推动物流企业话音业务的落地。
华为5G认证习题

B、N2
C、N3
D、N4
37、以下哪个 是5G RLC层 UM传输模式的 功能?( )
A、检错 B、分段重组 C、重分段 D、级联 38、NR网络 中,为了增强 eMBB业务峰 值速率, PDSCH支持最 大的码字数是 () C、4 D、8
39、5G系统 中,1个REG包 含了多少个 RE?(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B、 15KHZ;60KHZ
C、 30KHZ;60KHZ D、 60KHZ;120KH Z7、5G承载网 建设初期,承 载网的接入环 需要达到( ) 。 A、10GE B、100GE C、200GE D、1GE 8、5G网络 中,逻辑信道 与传输信道之 间的映射发生 在哪个层:( ) A、RLC B、MAC C、PHY D、RRC
A、PDCCH B、PDSCH C、PBCH D、PUSCH 15、( )是 NR系统提出的 新的概念;网 络侧给UE分配 的一段连续的 带宽资源,它 是5G UE接入 NR网络的必备 配置。
A、BWP
B、CCE
C、CORESET
D、BandWith 16、NR中,小 区搜索流程使 用信道或信号 的正确顺序是 (A、)PSS/SSSPDCCHPBD、SPCSHS/SSSPBCHPDCCHPDSCH C、PSS/SSSPDCCHPDSCH-PBCH D、PBCHPSS/SSSPDCCHP17D、SC在H频域上 一个CORESET 最少包含( ) RB。 A、6
58、关于NR slot结构,描述 是正确的有哪 些?( )
A、下行slot可 以传上行数据
B、slot中的符 号可能包含下 行,上行和灵 活配置三种 C、无论子载波 带宽如何配 置,1个slot的 符号数固定为 14个 D、下行slot只 能传下行数据 59、5G NR中 SSB由哪些信 道或信号组成 () D、CSI-RS
数字化社区“三网融合”技术的应用

数字化社区“三网融合”技术的应用中文摘要由于技术的发展、市场的推动和管制政策的开放,传统的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正逐步趋向于相互渗透和融合。
本文从三网融合的内涵入手,描述了三网在技术、业务、市场和行业、网络和服务、政策法律和管制等方面的融合,据此提出了三网融合的定义,并简要介绍了数字化社区三网融合技术的应用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三网融合的情况。
文章阐述了三网的现状,分析了三网各自的优劣势,对数字化社区三网融合在近期、中期和远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提出三网融合的最终实现应该是在基于IP一协议的下一代宽带信息网络中实现,在目前阶段只能是电信网和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分别融合。
再结合笔者近年的感受,提出了我国目前推进数字化社区“三网融合”技术的应用应该把握的起点,着重解决的难点,关注的焦点,以及应该避免的误区。
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运营商和政府的对策建议。
在网络建设中,如何选择主流技术进行网络的平滑过渡,和技术选择的策略;网络运营商应该立足于各自传统业务,进行网络的改造和宽带网络的建设,并调整经营模式去适应三网融合的要求;政府则应从开放电信市场为主要出发点,从规划、创造公平有效的竞争环境、推动应用需求和协调产业关系等四个方面去推动三网融合的发展。
最后,通过笔者所了解到的数字化社区三网融合技术的应用的现状的总结,提出三网融合现状,发展策略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三网融台技术的应用,内涵,趋势,对策建议前言信息时代,网络无处不在。
即使在一个最普通的中国城市家庭,电话和有线电视已经成为生活的必须品,而在较为富裕的家庭,利用计算机上因特网浏览WEB 和收发E-mail也不再是奢侈的梦想。
随着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电话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越来越成为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于是家庭、办公室和其他公共场所内各类网络的接入线越来越多如此繁琐的“重复建设“自然不受用户欢迎,就有人提出,为什么不可以利用一张网同时解决打电话、看电视和计算机上网呢?在通信和技术飞速发展的驱动下,通信技术、视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互渗透、相互兼容、相互融合,极大地扩展了网络承载新业务的能力,也使传统的行业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5G双连接技术

5G双连接技术5G双连接技术概述双连接(DC, Dual-Connectivity)是3GPPRelease-12版本引⼊的重要技术。
通过双连接技术,LTE宏站和⼩站可以利⽤现有的⾮理想回传(non-ideal backhaul)X2接⼝来实现载波聚合,从⽽为⽤户提供更⾼的速率,以及利⽤宏/微组⽹提⾼频谱效率和负载平衡。
⽀持双连接的终端可以同时连接两个LTE基站,增加单⽤户的吞吐量。
在5G⽹络的部署过程中,5G⼩区既可以作为宏覆盖独⽴组⽹,也可以作为⼩站对现有的LTE⽹络进⾏覆盖和容量增强。
⽆论采⽤哪种组⽹⽅式,双连接技术都可以⽤来实现LTE.5G系统的互连,从⽽提⾼整个移动⽹络系统的⽆线资源利⽤率,降低系统切换的时延,提⾼⽤户和系统性能。
3GPP Release-14在LTE双连接技术基础上,定义了LTE和5G的双连接技术。
LTE/5G双连接是运营商实现LTE和5G融合组⽹、灵活部署场景的关键技术。
在5G早期可以基于现有的LTE核⼼⽹实现快速部署,后期可以通过LTE和5G的联合组⽹来实现全⾯的⽹络覆盖,提⾼整个⽹络系统的⽆线资源利⽤率、降低系统切换时延以及提⾼⽤户和系统性能。
本⽂接下来将介绍LTE/5G双连接技术的典型部署场景及其协议架构,在此基础上以LTE/5G双连接模式3为例,详细介绍实现LTE/5G双连接的⼏点关键性技术。
5G双连接技术原理⼀、 LTE/5G双连接部署场景3GPP Release-14针对同构⽹络和异构⽹络,定义了两种典型的LTE和5GNR部署场景。
下是同构⽹络场景下,LTE和5G NR基站共址并提供相同的重叠覆盖。
这种场景下,LTE和5G NR全部是宏站或者全部是⼩站。
LTE和5G NR同构部署场景下图是异构⽹络场景下,LTE和5G NR的部署⽅案。
这种场景下,宏站和⼩站同时混合部署。
LTE可以提供宏覆盖,5G NR作为⼩站进⾏覆盖和热点容量增强。
LTE宏站和5G⼩站可以共址,也可以⾮共址,共址的情况下,⼩站⼀般是通过长光纤拉远低功率RRH来实现。
LTE核心网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

TAI/TA list
RAI
位置标识
EPC网元域名标识(FQDN)
SGSN Number、HLR Number
网元标识
新引入码号:GUTI 全球唯一临时标识(Globally Unique Temporary UE Identity),类似RAI+P-TMSI
<GUTI> = <MCC><MNC><MME Group ID><MME Code><M-TMSI>, 2G/3G与LTE进行互操作时,GUTI与RAI+P-TMSI需进行映射 新引入码号:TAI 追踪区标识(Tracking Area Identity),表示用户位置信息,类似2G/3G位置区LAI或路由区RAI
PCRF
的信令接口,基于GTPv2; -S10:进行MME间互操作时,MME通过S10
S9 接口传递承载上下文信息,基于GTPv2
-S5:S-GW和P-GW间接口,包括控制面
Rx (GTPv2)和用户面(GTPv1)
Gx
AF -S8:国际漫游接口,拜访地S-GW接入归属地
P-GW,协议同S5
SGi Internet PS Service
码号分配
需要全网规划的EPC号码涉及TAC及MME GI,原有2G/3G网络中的码号规 划保持不变。
TAC的分配
- TAC:用16进制表示为x1 x2 x3 x4 - 域名为:tac-lb<x3x4>.tac-hb<x1x2>.tac.epc.mnc<MNC>.mcc<MCC> - 为保证省间互通丌冲突,可参照LAC的分配方式统一规划, x1x2的取值各省应丌同,x3x4
SPN网络与PTN网络融合思路探讨

SPN网络与PTN网络融合思路探讨摘要:在新的互联网发展时期,5G移动网络的覆盖将逐渐快速部署。
根据一段时间5G网络的建设实施情况,有效的验证了SPN技术的有效性、先进性,而PTN网络在此之前承载了3G、4G网络,考虑网络的演进过程以及PTN网络、SPN网络的网络特性,如何很好的整合PTN和SPN网络资源,合理的搭建PTN、SPN融合架构,是未来传送网发展必须要探讨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5G网络;PTN网络;SPN网络;融合;演进引言SPN采用以太网络为核心,可以对传输通道带宽进行有效的补足。
通过各种技术的高效整合,可以保证软硬件管线的高效分割,实现L0到L3的多层次服务。
通过 SDN的集中化管理,可以建立一个高效、开放、敏捷的网络化运行系统。
一、SPN面向5G的解决方案概述SPN体系结构采用L0到L3多层次体系,集成器件采用了光电集成技术,以SDN为基础,可保证不同地区的多功能协同工作。
L2、L3包保证了高效的网络连通性,为MPLS-TP的高效运行提供支持。
L1传输层能够有效地发展光纤界面的Ethernet传输优势,采用PAM4的灰光纤模块及以太网彩光 DWDM组网技术。
在承载战略层次,SR-TE技术可以对 PathSegment进行有效的补充,并将终端保护和双向通道应用的标准化,使得SR-TE能够与MPLS-TP OAM协议相兼容,促进网络总体运维效率全面提升,确保 SR得到有效改善,转化为电信传输的源路由技术。
在具体控制层次上,在规划的设计思想时,应突出管控一体、集中为主、分布为辅的思想,并将 SDN的成功导入。
从目前 SPN的发展状况来看,它可以充分利用电信级保护和 PTN运营的优点,同时可以实现以 SDN为基础的集权管理,增强各种业务的动态发展。
二、PTN升级演进能力分析PTN网络的主要特点包括:内核以IP分组为内核,主要承载运营级以太网业务,通过电路仿真机制支持TDM、ATM 等传统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