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教学技巧

合集下载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方法浅探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方法浅探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方法浅探
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这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理论知识、示意图以及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传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相关知识。

2. 实验教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设置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操作仪器、观察实验现象,并从中总结出规律。

3. 互动探讨:通过提问、讨论和小组活动等方式,建立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思考和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支持教学,可以通过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形式,使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除了以上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外,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其他适合的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导向学习等等。

针对《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浅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教学方法

浅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教学方法

浅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教学方法作者:梁春来源:《职业·下旬刊》 2010年第6期文/梁?春近年来,中职学生生源总体素质下滑,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越来越显得苍白无力。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课堂教学缺乏互动性,主要以理论知识灌输为主,更多注重的是学科系统性,而忽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加上枯燥的专业理论教学内容,很多学生出现厌学情绪,逐渐产生厌倦的学习心态,使教学陷入恶性循环。

如何寻求一种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已成为每一位教师必须思考的课题。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理论性较强,内容抽象又枯燥。

中、高职学生由于基础较差,普遍感到学习难度较大,再加上部分学生厌学情绪严重,要上好这门课确实不易。

因此,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必须钻研教材,多阅读与教材相关的资料信息,拓展知识面。

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经验,可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上好绪论课上好绪论课能帮助学生形成对本课程的初步印象,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笔者采用精彩多变的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先给学生讲一战时期著名的“马克沁机枪”的故事:这种机枪是世界上第一例自动连发武器,一分钟可以射出600发子弹。

马克沁机枪又被人戏称为“喝水的机关枪”,因为马克沁机枪的射击速度快,长时间持续射击后,枪管会由于高温高压气体的冲击而产生过热现象,枪管变软、变形、强度下降,导致射击精度下降。

为了持续保持高精准射击,枪管必须得到冷却,于是在枪管外连上水箱,利用循环水为枪管降温。

这使得马克沁机枪极其笨重,搬运起来很不方便。

接下来笔者话题一转,引出本教材的一个方面就是要研究金属材料的性能。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方面的专家,已经研制出可以解决马克沁机枪因持续射击后产生的高温现象,这都归功于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的研究、发展和完善。

通过这种故事性的导入来引起学生对本课程的好奇,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二、多举实例、多提问,吸引学生注意力该课程内容较抽象,学生精力不易集中,因此要适当穿插一些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实例。

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与建议

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与建议

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与建议作为一门重要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教学内容涉及到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能、热处理工艺以及金属材料的组织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等方面。

在参与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有一些体会与建议,希望对今后的教学有所启示。

其次,在课程设置上,需要适度拓宽教学内容的范围。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教学内容广泛而丰富,包括了金属材料的分类、合金设计、热处理工艺、金属材料损伤与失效等多个方面。

在教学结束后,学生应具备扎实的金属材料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分析与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当前的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的教学,导致学生对于其他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不足。

因此,建议在课程设置上,适当拓宽教学内容的范围,涵盖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多个方面,使学生能够建立一个完整而系统的知识框架,从而能够更好地应对工程实践中的挑战。

另外,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需要更加注重互动与讨论。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互动与讨论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中,可以设置一些小组讨论或者学生报告分享的环节,让学生能够通过讨论与交流,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经验,帮助彼此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此外,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案例研讨、讲解示范、课堂练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在考核方式上,需要更加注重综合能力的考察。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学习中,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当前的考核方式中,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记忆和回答题目的能力,而较少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因此,建议在考核方式上,适当增加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综合评价等环节,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综上所述,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重要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教学中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适度拓宽教学内容的范围,注重互动与讨论,以及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核。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方法浅探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方法浅探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方法浅探【摘要】本文主要围绕《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方法展开讨论。

在教材选择与编排方面,我们应该选择结合理论与实践的教材,并进行系统编排。

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可以采用案例教学、互动讨论等多种方法。

教学内容与实践需要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教学评价与反馈应该及时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学方式与效果需要注重教学过程的互动和创新,提高教学效果。

总结与展望指出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提出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探讨,有助于更好地开展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金属材料、热处理、教学方法、教材选择、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实践、教学评价、教学反馈、教学方式、教学效果、总结、展望、教学方法重要性、提高教学效果。

1. 引言1.1 引言在教学领域,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特别是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一专业领域,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深入研究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方法,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教材选择与编排、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评价与反馈以及教学方式与效果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通过对不同教学方法的比较分析和实践验证,可以发现最适合学生理解和掌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知识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力,为他们未来的科研和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教材选择与编排教材选择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在教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程时,应该选择与内容相符合、系统详细的教材,以便确保学生能够全面了解金属材料和热处理的相关知识。

在选择教材时,可以结合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选择那些涵盖全面、更新快、内容详实的教材。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浅析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浅析

你 快 速 跑 向终 点 时 , 你 能 否 立 即就 停 下 来 ? 不 能 ,我 们 会 直 线 和 圆形 代 表 不 同 的石 墨 形 状 , 因 为 铸 铁 是 立 体 的 , 而 超 过 终 点 一 段 才 能停 下 来 。 而 你 速 度 慢 点 儿 跑 过 去 , 超 过 纸 是 平 面 的 ,所 以用 直 线 代 表 片 状 石 墨 , 圆形 代 表 球 状 石 终 点 较 短 的距 离就 能 停 下 来 ,而 你 如 果 步 行 到 终 点 时 , 你 墨 。 教 师 模 仿 低 碳 钢 的 拉 伸 试 验 , 用 手 施 以 缓 慢 增 加 载 会 很 自然 地 立 即 停 下 来 。 所 以冷 却 速 度 越 快 , 过 冷 度 越 荷 ,材 料 会 产 生 缓 慢 增 加 的抗 拉 强 度 ,然 后 发 现 直 线 型 白 大 。 经 过 举 此 例 子 , 学 生 马 上 明 白 了 , 而 且 记 忆 很 牢 。 如 纸 先 被 撕 裂 。 我 们 以此 得 出 结 论 : 在 铸 铁 中 以片 状 石 墨 存 “ 固 溶 体 ”的 教 学 ,对 于 水 溶 液 的 概 念 , 学 生 在 初 中化 学 在 的灰 铸 铁 的力 学 性 能最 差 。 课 都 学 过 ,可 对 固 溶 体还 不 理 解 , 固体 物 质 怎 么 能 溶 解 呢 ?
方法 I S K I L L { |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浅析
郭 美珍
摘 要 :本 文 主要 对 金 属 材 料 与 热 处理 课 教 学 中 ,如 何 通 过 举 例 子 、皿 悬念 、演 示 启发 、 多媒 体教 学等 教 学 手段 激 发
求知 欲 兴 趣 到 事 半 功 倍 的 效 果 。 如 铁 丝 和 钢 丝 同 属 铁 碳 合 金 ,为 什 么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教学技巧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教学技巧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教学技巧一、课堂提问技巧提问,有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听课注意力、向学生强调要点、给学生表达机会、了解学生心理活动过程和掌握知识的反馈等多种功能。

围绕教学目的、重点、难点,经过精心设计,进行有目的、有趣味、有启发性的提问,对促进学生思维,会有很大的作用,也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中的提问,主要有两大作用:第一,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通过提问中的启发、引导和错误纠正,督促学生准确掌握重要的概念;第二,便于新课的导入,通过提问使学生对新老知识进行有效衔接,便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对课堂所提问问题的内容、时机,要事先做好准备,应选择那些重点、难点及可起到承上启下的内容作为课堂提问的问题,应避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

二、精心诱导每次上课基本都需要一个导入,大章节有大章节的导入方法,小章节有小章节的导入方法。

例如,讲绪论时,材料的发展史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史。

导入材料时,给学生提供的是从旧石器时代发展到今天合金时代的所有资料,讲述各个时期的典型材料,并给学生列举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出土文物,以说明各阶段材料的发展,如司母戊大方鼎等。

在专业课上讲历史,可以给学生新颖的感受,从而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课堂。

三、举例具体形象,强化教学效果恰当的课堂演示,可把一些深奥难懂的问题直观地反映出来,使学生通过获得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达到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介绍载荷分类时,学生不容易理解。

可通过围绕定义举例,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东西,进行分析比较。

讲静载荷时,可分析讲桌上文具盒的受力,再用双手拉住文具盒两端慢慢施力;讲冲击载荷时,可举乒乓球对球台的冲击;讲交变载荷,则可通过在黑板上绘图分析自行车轮转动时辐条的受力。

通过这些不同载荷的演示分析,不仅便于学生的理解记忆,也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了不同载荷对材料所产生的不同的破坏效果,从而为接下来所涉及的力学性能相关概念的讲解,做好铺垫。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方法浅探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方法浅探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方法浅探1. 引言1.1 文章背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与完善。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基础,需要探讨和总结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旨在通过对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方法的浅探,为教师们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1.2 研究意义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在工程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对于提高材料的性能和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还可以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通过深入分析金属材料的特性与分类、热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研究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方法的意义在于促进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学科发展的推进,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对这一领域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可以不断完善教学体系,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贡献力量。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方法,分析现有教学方法的优缺点,总结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并提出改进方案。

通过研究金属材料的特性与分类,热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方法的关系,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为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则是希望进一步深入研究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探索更多适合不同学生群体的教学方式,并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最终目的是通过对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方法的研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更多优秀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人才。

2. 正文2.1 金属材料的特性与分类金属材料是一种在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的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特性。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的教学方法探究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的教学方法探究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的教学方法探究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材料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金属材料的结构、性能和热处理技术,为将来从事材料工程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针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的探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将探究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教学方法,从课程设计、教学方式和评估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课程设计在设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时,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学习需求,合理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首先要明确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能、组织和相变规律,热处理工艺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等内容。

还应该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在课程的教学目标方面,除了传授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设置一些实验课程或者工程案例分析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金属材料的试验和热处理工艺的研究,培养其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方式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实验法、案例分析法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讲授法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展示教学PPT等方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全面理解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变化规律,以及热处理工艺的原理和方法。

在实验法中,可以设置一些金属材料的实验项目,如金相分析、热处理试验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了解实验现象和操作技能。

在案例分析法中,可以选取一些工程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让学生了解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设置一些互动环节,如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思考和交流。

教师还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可以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和学习资源,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和课外学习,加深对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理解和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教学技巧
摘要:《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在中职学校教育中,由于实
验条件的限制,该课程不易上好。

本文着重阐述在教学中如何通过多层次、多样化、多途径的教学设计,制造教学亮点,实施兴趣教学,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兴趣;教学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研究的是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
及热处理方法。

材料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而是通过改变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从而达到改变性能,实现用途的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
握金属材料的性能特点,用正确的热处理加工工艺和方法获取优质的工件。

由于
本课程研究的是材料内部的组织结构,许多知识点需要通过各类实验来验证。


技工学校由于实习设施的缺乏,导致很多实验不能进行,教师只能进行理论教学,因此,学生上课时普遍感觉枯燥、乏味,学起来很困难。

那么,教师该怎样才能
上好这门抽象难懂的课程呢?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是学习动机中最有活力
的部分。

学习兴趣的培养、保护和发展对于激发技校学生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尤
为重要。

许多学生不是不想学,而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学习兴趣,没有学习动力,
时间一长甚至发展到厌学的程度。

笔者认为教师的责任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
途径、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设计制造专业教学的亮点,实施兴趣教学,从而让
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维持并发展兴趣,这样才能真正地学好这门课程。

通过几年
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教学的实施手段和方法。

一、举例子,吸引学生注意力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青少年的好奇心不完全取决于一个东西的物理特性,而要看它和主体的过去经验的关系如何。

”也就是说,学生会对自己熟悉或相关的课题内容产生兴趣。

因此,教师上课时应针对学生的状况,灵活地使课本内
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亲切、熟悉的感觉,吸引学生
的注意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更深层次内容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

举例教学就是贴近学生生活和经验的一种教学方法。

比如在介绍金属材料时,笔者不是照搬概念,而是引导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的金属实物及其使用材料的例子。

学生从身边的生产、生活中举了很多例子,如“金项链是用金制作的”,“易拉
罐是用铝做的”,“车床的床身材料是铸铁”,“电线是铜芯的”,“防护网是用不锈
钢做的”,“香烟盒的内包装纸是锡纸”等等。

笔者在其中选择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
金属进行列表,如下:
由于这些物体都是学生平时见过甚至是用着的,已有了一定程度的感性认知,因此,在讲金属的性能,如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耐高温性时,很多学生都能马
上领悟。

举例教学,办法虽简单,却能马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收到良好的教
学效果。

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注意观察生活,收集素材,以便在教学中使用。

二、讲故事,挖掘学习兴趣点
在机械专业课的教学中应该善于挖掘课本知识点中的背景故事、历史故事等,将这些与专业知识息息相关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大有裨益。

例如,在讲到“淬火”这个单元时,以中国古代热处理的发展史为线索,挖掘
出“淬火”这道热处理工艺背后的历史故事:在我国古代,公元前六世纪左右,钢
铁兵器逐渐被采用,为了提高钢的硬度,淬火工艺得到了迅速发展。

以河北省易
县燕下都出土的两把剑和一把戟为例,其显微组织中都有马氏体存在,说明是经
过淬火的。

历史故事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带兵打仗,请当时的著名工匠蒲元为他
的军队制造了3000把钢刀,蒲元运用了“清水淬其锋”的热处理工艺,使钢刀削铁如泥,从而大败敌军。

从这些故事可知,淬火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马氏体,提
高钢的强度和硬度。

另外,讲到淬火冷却介质时,给学生讲了对我国的淬火技术发展做出了重大
贡献的南北朝人綦母怀文的故事。

《北史》所载:“怀文造宿铁刀,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刚。

以柔铁为刀脊,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斩甲
过三十札。

”五牲之脂是动物油,淬火应力小、变形开裂倾向小;五牲之溺则含盐水,冷却能力强、淬硬层深。

可见,在南北朝时,随着淬火技术的发展,人们已
经逐渐发现了油、水、盐水这些淬冷剂对淬火质量的影响。

笔者讲完故事后,把淬火这道热处理工艺的特点及淬火冷却介质进行了补充
和总结。

通过对专业知识相关故事的生动介绍,学生对所学的课程有了较为全面
的了解,这无疑比干巴巴地讲解课本内容有趣得多。

三、设悬念,激发科学探究精神
《金属材料热处理》中“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该
课程内容较为抽象,如果采用平铺直叙的讲述法,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

因此,
在上新课前先放映了一段著名的泰坦尼克号邮轮沉没的电影片段,并进行解说:
泰坦尼克号邮轮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大、最豪华、设计最先进的邮轮,但就是这艘
被称为“永不沉没”的海上都城,在与冰山的一次冲撞后,产生了90多米长的大裂纹,并在短短3个小时后就沉没了。

这是人类航海史上的一次悲剧,它的沉没也
是近一百年来的未解之谜。

后来科学家对邮轮的残骸进行分析,认为事故的发生
与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密切的关系。

学生听到这里,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奥秘。

这时,笔者却卖了一个关子,不急于讲答案,而是设下伏笔,创设了一个“悬念猜想”的
学习情境,从而进入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由于强烈的好奇心的驱动,学生对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这一
原本枯燥的课题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课堂教学变成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

最后,再为学生揭开悬念的谜底:原来,泰坦尼克号邮轮的钢板,在极低的
温度下变脆,经不起冲击和震动;另外,钢板中含硫量高,韧性很差,最终导致
了这场灾难的发生。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利用悬念猜想这一“催化剂”,创设新奇的教学情境,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猜测过程中会产生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
兴奋,而这种心态正是教学所需要的。

四、做实验,用实验求证理论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与生产实际联系比较密切的实验学科,虽然大
的实验无法在学校里完成,但教师也可以开动脑筋创造条件,设计一些简单易行
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验验证理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同感。

例如,在讲到材料的硬度时,可用一简单的实验求证课本知识:找一把小刀
切削橡皮擦和铅笔。

小刀可以轻而易举地切削橡皮擦,而切削铅笔却要花很大的
力气。

说明橡皮擦的硬度低,而铅笔的硬度高。

再如,钢的火花演示试验也可以
在校办工厂进行。

先准备好四种钢: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与高速钢,让学生
用砂轮机分别打磨四种钢材。

通过现场演示及讲解,学生很快便掌握了不同含碳量钢的火花特点,并且可以通过火花来分辨材料。

实验教学的特点是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中,无论是举例子、讲故事,还是设悬念、做实验,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学到知识,真正实现教学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唐电,邱玉朗.中国古代金属热处理——试论退火、淬火、正火与回火[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1,(2).
[2]刘振武,姜建华,徐观明.情趣教学法实验研究(二)——对中职教学中“趣味”因素的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34).
[3]张作友,张克.难得一见的瑞士MG11马克沁重机枪[J].轻兵器,2005,(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