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练习题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3第1章《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练习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3第1章《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练习

学业分层测评(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两组数据中,平均值较大的一组方差较大B .平均数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方差则反映数据离平均值的波动大小C .方差的求法是求出各个数据与平均值的差的平方后再求和D .在记录两个人射击环数的两组数据中,方差大的表示射击水平高 【解析】 平均值的大小与方差的大小无任何联系,故A 错,由方差的公式s 2=1n [(x 1-x )2+(x 2-x )2+…+(x n -x )2]知C 错.对于D ,方差大的表示其射击环数比较分散,而非射击水平高,故D 错.【答案】 B2.一个样本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3,14,19,x,23,27,28,31,其中位数为22,则x 为 ( )A .21B .22C .20D .23【解析】 由中位数的概念知x +232=22,所以x =21. 【答案】 A3.(2016·长沙四校联考)为了了解某同学的数学学习情况,对他的6次数学测试成绩(满分100分)进行统计,作出的茎叶图如图1-4-3所示,则下列关于该同学数学成绩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1-4-3A .中位数为83B .众数为85C .平均数为85D .方差为19【解析】易知该同学的6次数学测试成绩的中位数为84,众数为83,平均数为85.【答案】 C4.为了了解我国13岁男孩的平均身高,从北方抽取了300个男孩,平均身高为1.60 m;从南方抽取了200个男孩,平均身高为1.50 m.由此可推断我国13岁男孩的平均身高为()A.1.54 m B.1.55 mC.1.56 m D.1.57 m【解析】x=300×1.60+200×1.50300+200=1.56(m).【答案】 C5.为了普及环保知识,增强环境意识,某大学随机抽取30名学生参加环保知识测试,得分(10分制)如图1-4-4所示,假设得分值的中位数为m e,众数为m0,平均值为x,则()图1-4-4A.m e=m0=xB.m e=m0<xC.m e<m0<xD.m0<m e<x【解析】由图知30名学生的得分情况依次为2个人得3分,3个人得4分、10个人得5分、6个人得6分、3个人得7分,2个人得8分、2个人得9分、2个人得10分,中位数为第15、16个数的平均数,即m e=5+62=5.5,5出现次数最多,故m0=5.x=130(2×3+3×4+10×5+6×6+3×7+2×8+2×9+2×10)≈5.97.于是m 0<m e <x . 【答案】 D 二、填空题6.某年级举行校园歌曲演唱比赛,七位评委为学生甲打出的演唱分数的茎叶图如右图1-4-5所示,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________.图1-4-5【解析】 由茎叶图可知,学生甲的演唱分数分别为79,83,84,86,84,88,93,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得分如下:83,84,84,86,88,则平均数为85,方差为s 2=15×[(-2)2+(-1)2+(-1)2+12+32]=3.2.【答案】 85,3.27.一组数据的方差为s 2,将这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都乘2,所得到的一组新数据的方差为________.【解析】 每个数都乘以2,则x =2x , S =1n [(2x 1-2x )2+…+(2x n -2x )2] =4n [(x 1-x )2+…+(x n -x )2]=4s 2. 【答案】 4s 28.由正整数组成的一组数据x 1,x 2,x 3,x 4其平均数和中位数都是2,且标准差等于1,则这组数据为________(从小到大排列).【解析】 不妨设x 1≤x 2≤x 3≤x 4且x 1,x 2,x 3,x 4为正整数. 由条件知⎩⎪⎨⎪⎧x 1+x 2+x 3+x 44=2,x 2+x 32=2,即⎩⎨⎧x 1+x 2+x 3+x 4=8,x 2+x 3=4,又x1、x2、x3、x4为正整数,∴x1=x2=x3=x4=2或x1=1,x2=x3=2,x4=3或x1=x2=1,x3=x4=3. ∵s=1 4[](x1-2)2+(x2-2)2+(x3-2)2+(x4-2)2=1,∴x1=x2=1,x3=x4=3.由此可得4个数分别为1,1,3,3.【答案】1,1,3,3三、解答题9.为了了解市民的环保意识,某校高一(1)班50名学生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这一天调查了各自家庭丢弃旧塑料袋的情况,有关数据如下表:(1)求这50(2)求这50户居民每天丢弃旧塑料袋的标准差.【解】(1)平均数x=150×(2×6+3×16+4×15+5×13)=18550=3.7.众数是3,中位数是4.(2)这50户居民每天丢弃旧塑料袋的方差为s2=150×[6×(2-3.7)2+16×(3-3.7)2+15×(4-3.7)2+13×(5-3.7)2]=150×48.5=0.97.所以标准差s≈0.985.10.(2014·广东高考)某车间20名工人年龄数据如下表:(1)求这20名工人年龄的众数与极差;(2)以十位数为茎,个位数为叶,作出这20名工人年龄的茎叶图; (3)求这20名工人年龄的方差.【解】 (1)这20名工人年龄的众数为:30;这20名工人年龄的极差为:40-19=21.(2)以十位数为茎,个位数为叶,作出这20名工人年龄的茎叶图如下:(3)这20名工人年龄的平均数为:(19+28×3+29×3+30×5+31×4+32×3+40)÷20=30;所以这20名工人年龄的方差为:120(30-19)2+320(30-28)2+320(30-29)2+520(30-30)2+420(30-31)2+320(30-32)2+120(30-40)2=12.6.[能力提升]1.(2015·山东高考)为比较甲、乙两地某月14时的气温状况,随机选取该月中的5天,将这5天中14时的气温数据(单位:℃)制成如图1-4-5所示的茎叶图.考虑以下结论:图1-4-5①甲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低于乙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②甲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高于乙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③甲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的标准差小于乙地该月14时的气温的标准差;④甲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的标准差大于乙地该月14时的气温的标准差.其中根据茎叶图能得到的统计结论的序号为()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甲地该月14时的气温数据分布在26和31之间,且数据波动较大,而乙地该月14时的气温数据分布在28和32之间,且数据波动较小,可以判断结论①④正确,故选B.【答案】 B2.对“小康县”的经济评价标准:①年人均收入不小于7 000元;②年人均食品支出不大于收入的35%.某县有40万人口,年人均收入如下表所示,年人均食品支出如图1-4-6所示.则该县()图1-4-6A.是小康县B.达到标准①,未达到标准②,不是小康县C.达到标准②,未达到标准①,不是小康县D.两个标准都未达到,不是小康县【解析】 由图表可知年人均收入为(2 000×3+4 000×5+6 000×5+8 000×6+10 000×7+12 000×5+16 000×3)÷40=7 050(元)>7 000元,达到了标准①;年人均食品支出为(1 400×3+2 000×5+2 400×13+3 000×10+3 600×9)÷40=2 695(元),则年人均食品支出占收入的2 6957 050×100%≈38.2%>35%,未达到标准②.所以不是小康县.【答案】 B3.已知样本9,10,11,x ,y 的平均数为10,方差为4,则xy =________. 【解析】 由题意得⎩⎪⎨⎪⎧9+10+11+x +y5=10,15[(9-10)2+(10-10)2+(11-10)2+(x -10)2+(y -10)2]=4.化简得x +y =20, ① (x -10)2+(y -10)2=18, ② 由①得x 2+y 2+2xy =400, ③ 代入②化简得xy =91. 【答案】 914.某校甲班、乙班各有49名学生,两班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满分100分)统计如下表:(1)甲班的小刚回家对妈妈说:“昨天的数学测验,全班平均79分,得70分的人最多,我得了85分,在班里算是上游了!”(2)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对这两个班的测验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教学建议.【解】 (1)由中位数可知,85分排在第25名之后,从名次上讲,85分不算是上游.但也不能单以名次来判断学习成绩的好坏,小刚得了85分,说明他对本阶段的学习内容掌握较好.(2)甲班学生成绩的中位数为87分,说明高于或等于87分的学生占一半以上,而平均分为79分,标准差很大,说明低分也多,两极分化严重,建议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多给一些帮助;乙班学生成绩的中位数和平均分均为79分,标准差小,说明学生成绩之间差别较小,成绩很差的学生少,但成绩优异的学生也很少,建议采取措施提高优秀率.。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测试题及答案-用卷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测试题及答案-用卷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1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39.0分)1.在某公司的面试中,李明的得分情况为:个人形象89分,工作能力93分,交际能力83分.已知个人形象、工作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权重为3:4:4,则李明的最终成绩是()A. 96.7分B. 97.1分C. 88.3分D. 265分2.某车间2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如表所示:日加工零件数45678人数26543这些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分别是()A. 5、6、5B. 5、5、6C. 6、5、6D. 5、6、63.关于一组数据:1,5,6,3,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平均数是4B. 众数是5C. 中位数是6D. 方差是3.24.某班学生军训射击,有m人各打中a环,n人各打中b环,那么该班打中a环和b环学生的平均环数是()A. a+bm+n B. 12(am+bn) C. am+bnm+nD. 12(am+bn)5.歌唱比赛有二十位评委给选手打分,统计每位选手得分时,会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这样做,肯定不会对所有评委打分的哪一个统计量产生影响()A. 平均分B. 众数C. 中位数D. 极差6.学习全等三角形时,数学兴趣小组设计并组织了“生活中的全等”的比赛,全班同学的比赛结果统计如下表:得分(分) 60 70 80 90 100人数(人) 7 12 10 8 3则得分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为()A. 70分,70分B. 80分,80分C. 70分,80分D. 80分,70分7.一组数据5,2,6,9,5,3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分别是()A. 5,5,6B. 9,5,5C. 5,5,5D. 2,6,58.在一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参加男子跳高的15名运动员的成绩如下表所示:成绩/m 1.50 1.60 1.65 1.70 1.75 1.80人数232341则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中位数、众数分别为()A. 1.65、1.70B. 1.65、1.75C. 1.70、1.75D. 1.70、1.709.我市某连续7天的最高气温为:28°,27°,30°,33°,30°,30°,32°,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众数分别是()A. ,B. ,C. ,D. ,10.某小组长统计组内5人一天在课堂上的发言次数分别为3,3,0,4,5.关于这组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众数是3B. 中位数是0C. 平均数是3D. 方差是2.811.数据2、5、6、0、6、1、8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A. 0和6B. 0和8C. 5和6D. 5和812.一组数据:1,2,4,2,2,5,这组数据的众数是()A. 1B. 2C. 4D. 513.某市从不同学校随机抽取100名初中生,对“学校统一使用数学教辅用书的册数”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册数0123人数13352923关于这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众数是2册B. 中位数是2册C. 极差是2册D. 平均数是2册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14.已知一组从小到大排列的数据:2,5,x,y,2x,11的平均数与中位数都是7,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___________.15.某校规定学生的体育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早晨锻炼及体育课外活动表现占成绩的15%,体育理论测试占35%,体育技能测试占50%,小明的上述三项成绩依次是94分,90分,96分,则小明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_______分.16.三个数-1,a,3的平均数是2,则a的值是______ .17.某校男子足球队队员的年龄分布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这些队员年龄的中位数是______ 岁.18.一组数3,4,7,4,3,4,5,6,5的众数是______.19.为了了解某班数学成绩情况,抽样调查了13份试卷成绩,结果如下:3个140分,4个135分,2个130分,2个120分,1个100分,1个80分.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______分.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20.某校八年级全体同学参加了某项捐款活动,随机抽查了部分同学捐款的情况统计如图所示.(1)本次共抽查学生______人,并将条形图补充完整;(2)捐款金额的众数是______,平均数是______;(3)在八年级600名学生中,捐款20元及以上(含20元)的学生估计有多少人?四、解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21.某跳水队为了解运动员的年龄情况,作了一次年龄调查,根据跳水运动员的年龄(单位:岁),绘制出如下的统计图①和图②.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接受调查的跳水运动员人数为______,图①中m的值为______;(2)求统计的这组跳水运动员年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根据题意得:89×3+93×4+83×4≈88.3,3+4+4故选C.将李明的各项成绩分别乘以其权,再除以权的和,求出加权平均数即可.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本题易出现的错误是求89,93,83这三个数的平均数,对平均数的理解不正确.2.【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众数、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定义.用到的知识点: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根据众数、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定义分别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5出现了6次,出现的次数最多,则众数是5;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中位数第10、11个数的平均数,=6;则中位数是6+62=6.平均数是:4×2+5×6+6×5+7×4+8×320故选D.3.【答案】C【解析】解:A、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5+6+3+5)÷5=4,故本选项正确;B、5出现了2次,出现的次数最多,则众数是5,故本选项正确;C、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1,3,5,5,6,最中间的数是5,则中位数是5,故本选项错误;[(1-4)2+(5-4)2+(6-4)2+(3-4)2+(5-4)2]=3.2,故本D、这组数据的方差是:15选项正确;故选:C.分别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再分别对每一项进行判断即可.本题考查平均数,中位数,方差的意义.平均数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程度.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4.【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加权平均数,掌握得出射击环数的总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求出该班所有学生射击的总环数,再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计算可得.【解答】解:根据题意知m人射击的总环数为am,n人射击的总环数为bn,则该班打中a环和b环学生的平均环数是am+bn,m+n故选:C.5.【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统计量的选择,属于基础题,相对比较简单,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这些统计量的意义.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后不会对数据的中间的数产生影响,即中位数.【解答】解:统计每位选手得分时,会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这样做不会对数据的中间的数产生影响,即中位数.故选C.6.【答案】C【解析】解:70分的有12人,人数最多,故众数为70分;处于中间位置的数为第20、21两个数,都为80分,中位数为80分.故选:C.根据众数的定义,找到该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即为众数;根据中位数定义,将该组数据按从小到大依次排列,处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数的平均数即为中位数.本题为统计题,考查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中位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好,不把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就会出错.7.【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关键是掌握三种数的概念.根据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对于n个数x1,x2,…,x n,则x¯=1(x1+x2+…+x n)就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进行分析和计算可得答案.n[解答]解:众数是5,中位数:5,=5,平均数:5+2+6+9+5+36故选C.8.【答案】C【解析】解:共15名学生,中位数落在第8名学生处,第8名学生的跳高成绩为1.70m,故中位数为1.70;跳高成绩为1.75m的人数最多,故跳高成绩的众数为1.75;故选:C.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本题为统计题,考查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9.【答案】D【解析】解:数据28°,27°,30°,33°,30°,30°,32°的平均数是(28+27+30+33+30+30+32)÷7=30,30出现了3次,出现的次数最多,则众数是30; 故选:D .根据平均数和众数的定义及计算公式分别进行解答,即可求出答案.此题考查了平均数和众数,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难度不大. 10.【答案】B【解析】【解答】解:将数据重新排列为0,3,3,4,5, 则这组数的众数为3,中位数为3,平均数为0+3+3+4+55=3,方差为15×[(0-3)2+2×(3-3)2+(4-3)2+(5-3)2]=2.8,故选:B .【分析】根据方差、众数、平均数、中位数的含义和求法,逐一判断即可.本题考查了众数、中位数、平均数以及方差,解题的关键是牢记概念及公式. 11.【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众数和中位数,解题的关键是明确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会找一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将题目中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排列,从而可以得到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本题得以解决. 【解答】解:将2、5、6、0、6、1、8按照从小到大排列是: 0,1,2,5,6,6,8, 位于中间位置的数为5, 故中位数为5,数据6出现了2次,最多,故这组数据的众数是6,中位数是5, 故选C . 12.【答案】B【解析】解:一组数据:1,2,4,2,2,5,这组数据的众数是2, 故选:B .根据众数定义可得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众数,关键是掌握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 13.【答案】B【解析】解:A 、众数是1册,结论错误,故A 不符合题意; B 、中位数是2册,结论正确,故B 符合题意; C 、极差=3-0=3册,结论错误,故C 不符合题意; D 、平均数是(0×13+1×35+2×29+3×23)÷100=1.62册,结论错误,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根据极差、众数、中位数及平均数的定义,依次计算各选项即可作出判断.本题考查了极差、平均数、中位数及众数的知识,属于基础题,掌握各部分的定义及计算方法是解题关键. 14.【答案】5【解析】解:∵一组从小到大排列的数据:2,5,x ,y ,2x ,11的平均数与中位数都是7,∴16(2+5+x +y +2x +11)=12(x +y )=7,解得y =9,x =5,∴这组数据的众数是5. 故答案为5.根据平均数与中位数的定义可以先求出x ,y 的值,进而就可以确定这组数据的众数. 本题主要考查平均数、众数与中位数的定义,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中位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好,不把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就会出错.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 15.【答案】93.6【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平均数等于所有数据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因为早晨锻炼及体育课外活动表现占成绩的15%,体育理论测试占35%,体育技能测试占50%,利用加权平均数的公式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由题意知,小明的体育成绩=94×15%+90×35%+96×50%=93.6(分) 故小明的体育成绩是93.6分. 故答案为93.6. 16.【答案】4【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掌握数据和÷数据的个数=平均数是本题的关键.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列出算式,再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1,a ,3的平均数是2,∴(-1+a +3)÷3=2, 解得:a =4; 则a 的值是4; 故答案为4.17.【答案】15【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位数有关知识,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即可得. 【解答】解:由图可知共有2+6+8+3+2+1=22人, 则中位数为第11、12人年龄的平均数,即15+152=15(岁),故答案为15.18.【答案】4【解析】解:在这组数据中4出现次数最多,有3次,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为4,故答案为:4.根据众数的定义求解可得.本题主要考查众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的方法:找出频数最多的那个数据,若几个数据频数都是最多且相同,此时众数就是这多个数据.19.【答案】135【解析】解:∵13份试卷成绩,结果如下:3个140分,4个135分,2个130分,2个120分,1个100分,1个80分,∴第7个数是135分,∴中位数为135分;故答案为135.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把13个数据从大到小排列后,中位数是第7个数.本题主要考查中位数的定义,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中位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好,不把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就会出错.20.【答案】(1)50 ,补全条形统计图图形如下:(2)10;13.1×600=132(人)(3)捐款20元及以上(含20元)的学生有:7+450【解析】解:(1)本次抽查的学生有:14÷28%=50(人),则捐款10元的有50-9-14-7-4=16(人),补全条形统计图图形见答案;(2)由条形图可知,捐款10元人数最多,故众数是10;=13.1,故平均数为13.1;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5×9+10×16+15×14+20×7+25×450(3)见答案.【分析】(1)有题意可知,捐款15元的有14人,占捐款总人数的28%,由此可得总人数,将捐款总人数减去捐款5、15、20、25元的人数可得捐10元的人数;(2)从条形统计图中可知,捐款10元的人数最多,可知众数,将50人的捐款总额除以总人数可得平均数;(3)由抽取的样本可知,用捐款20及以上的人数所占比例估计总体中的人数.本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平均数和众数,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1.【答案】(1)40人,30;(2)平均数=(13×4+14×10+15×11+16×12+17×3)÷40=15(岁),16岁出现12次,次数最多,众数为16岁;按大小顺序排列,中间两个数都为15岁,中位数为15岁【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掌握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频数÷所占百分比=样本容量,m=100-27.5-25-7.5-10=30;(2)根据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解答】解:(1)4÷10%=40(人),m=100-27.5-25-7.5-10=30;故答案为40人,30.(2)见答案.。

初中数学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章 数据的分析6.1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章节测试习题(12)

初中数学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章 数据的分析6.1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章节测试习题(12)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为了解初三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小华调查了某班45名同学一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并把它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如图所示).那么关于该班45名同学一周参加体育锻炼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A. 众数是9B. 中位数是9C. 平均数是9D. 锻炼时间不低于9小时的有14人【答案】D【分析】此题根据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定义解答.【解答】由图可知,锻炼9小时的有18人,∴9在这组数中出现18次为最多,∴众数是9.把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中位数是第23位数,第23位是9,∴中位数是9.平均数是(7×5+8×8+9×18+10×10+11×4)÷45=9,∴平均数是9.由以上可知A、B、C都对,故D错.选D.2.【答题】已知某校女子田径队23人年龄的平均数和中位数都是13岁,但是后来发现其中一位同学的年龄登记错误,将14岁写成15岁,经重新计算后,正确的平均数为a岁,中位数为b岁,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a<13,b=13B. a<13,b<13C. a>13,b<13D. a>13,b=13【答案】A【分析】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求出正确的平均数,再与原来的平均数进行比较,得出a的值,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得出最中间的数还是13岁,从而选出正确答案.【解答】∵原来的平均数是13岁,∴13×23=299(岁),∴正确的平均数a=≈12.97<13,∵原来的中位数13岁,将14岁写成15岁,最中间的数还是13岁,∴b=13;选A.3.【答题】某班数学兴趣小组10名同学的年龄情况如下表:年龄(岁)12 13 14 15人数 1 4 4 1则这10名同学年龄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 13.5,13.5B. 13.5,13C. 13,13.5D. 13,14【答案】A【分析】根据中位数及平均数的定义求解即可.【解答】将各位同学的成绩从小到大排列为:12,13,13,13,13,14,14,14,14,15,中位数是=13.5,平均数是=13.5.选A.4.【答题】在一次信息技术考试中,抽得6名学生的成绩(单位:分)如下:8,8,10,8,7,9,则这6名学生成绩的中位数是()A. 7B. 8C. 9D. 10【答案】B【分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把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找出最中间的数即可.【解答】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7,8,8,8,9,10,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是(8+8)÷2=8,则中位数是8.选B.5.【答题】为响应“节约用水”的号召,小刚随机调查了班级35名同学中5名同学家庭一年的平均用水量(单位:吨),记录如下:8,9,8,7,10,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 8,8B. 8.4,8C. 8.4,8.4D. 8,8.4【答案】B【分析】根据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定义求解即可.【解答】解: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7,8,8,9,10,则中位数为:8,平均数为:=8.4.选B.6.【答题】一次数学模考后,李老师统计了20名学生的成绩.记录如下:有6人得了85分,有5人得了80分,有4人得了65分,有5人得了90分.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A. 82.5,82.5B. 85,81C. 82.5,81D. 85,82.5【答案】B【分析】根据中位数、平均数的定义分别列出算式,再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共有20个数,∴中位数是第10、11个数的平均数,∴中位数是(85+85)÷2=85;平均数是(85×6+80×5+65×4+90×5)=81;选B.7.【答题】一组数据:10、5、15、5、20,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 10,10B. 10,12.5C. 11,12.5D. 11,10【答案】D【分析】根据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定义结合选项选出正确答案即可.【解答】解: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5,5,10,15,20,故平均数为:=11,中位数为:10.8.【答题】一组数据:0,1,2,3,3,5,5,10的中位数是()A. 2.5B. 3C. 3.5D. 5【答案】B【分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先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再求出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即可.【解答】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0,1,2,3,3,5,5,10,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是:(3+3)÷2=3,则中位数是3;选B.9.【答题】在一次体育测试中,小芳所在小组8人的成绩分别是:46,47,48,48,49,49,49,50,则8人体育成绩的中位数是()A. 47B. 48C. 48.5D. 49【答案】C【分析】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由此计算即可.【解答】解: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48.5.10.【答题】7位同学中考体育测试立定跳远成绩(单位:分)分别是:8,9,7,6,10,8,9,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 6B. 8C. 9D. 10【答案】B【分析】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由此即可确定这组数据中位数.【解答】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后为6,7,8,8,9,9,10,其中第四个数据为8,∴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8.选B.11.【答题】数字1、2、5、3、5、3、3的中位数是()A. 1B. 2C. 3D. 5【答案】C【分析】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解答】将数据从大到小排列为:1,2,3,3,3,5,5,则中位数是3.选C.12.【答题】数据0,1,1,3,3,4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A. 2和2.4B. 2和2C. 1和2D. 3和2【答案】B【分析】根据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定义求解即可.【解答】解: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1+3)÷2=2,平均数为:=2.选B.13.【答题】七(1)班的6位同学在一节体育课上进行引体向上训练时,统计数据分别为7,12,10,6,9,6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 6B. 7C. 8D. 9【答案】C【分析】将该组数据按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找到位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数,求出其平均数即为正确答案.【解答】解:将该组数据按从小到大依次排列为6,6,7,9,10,12,位于中间位置的数为7,9,其平均数为x==8,故中位数为8.选C.14.【答题】为了解长城小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情况,随机对居住在该小区的40名居民一周的体育锻炼时间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表:这40名居民一周体育锻炼时间的中位数是()A. 4小时B. 4.5小时C. 5小时D. 5.5小时【答案】C【分析】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把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者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本组数据中,把数据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即为中位数.【解答】由统计表可知:统计表中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最中间两个人的锻炼时间都是5小时,故中位数是5小时.选C.15.【答题】下列数据3,2,3,4,5,2,2的中位数是()A. 5B. 4C. 3D. 2【答案】C【分析】求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解答】题目中数据共有7个,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2,2,2,3,3,4,5,故中位数是按从小到大排列后第4个数是3,故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3.选C.16.【答题】某射击运动员在一次射击练习中,成绩(单位:环)记录如下:8,9,8,7,10.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 8,8B. 8.4,8C. 8.4,8.4D. 8,8.4【答案】B【分析】根据平均数公式求解即可,即用所有数据的和除以5即可;5个数据的中位数是排序后的第三个数.【解答】解:8,9,8,7,10的平均数为×(8+9+8+7+10)=8.4.8,9,8,7,10排序后为7,8,8,9,10,故中位数为8.选B.17.【答题】一组数据:-1、2、1、0、3,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 1,0B. 2,1C. 1,2D. 1,1【答案】D【分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和平均数的求法计算即可,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解答】平均数=(-1+2+1+0+3)÷5=1;把这组数据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1,0,1,2,3,故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选D.18.【答题】爱华中学生物兴趣小组调查了本地区几棵古树的生长年代,记录数据如下(单位:年):200,240,220,200,210.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 200B. 210C. 220D. 240【答案】B【分析】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解答】题目中数据共有5个,按从小到大排列后为:200、200、210、220、240,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是210,∴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210;选B.19.【答题】一组数据:75、95、85、100、125的中位数是()A. 85B. 95C. 96D. 100【答案】B【分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计算: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解答】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75,85,95,100,125,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得;中位数是95.选B.20.【答题】一条葡萄藤上结有五串葡萄,每串葡萄的粒数如图所示(单位:粒).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A. 37B. 35C. 33.8D. 32【答案】B【分析】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解答】先对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序:28,32,35,37,37,位于最中间的数是35,∴这组数的中位数是35.选B.。

中位数平均数方差个体样本综合练习题(附答案)

中位数平均数方差个体样本综合练习题(附答案)

分解因式提取公因式完全平方公式综合练习题一、单选题1.已知一组数据:66,66,62,67,63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 .66,62B .66,66C .67,62D .67,662.在光明中学组织的全校师生迎“五四”诗词大赛中,来自不同年级的25名参赛同学的得分情况如图所示.这些成绩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 .96分、98分B .97分、98分C .98分、96分D .97分、96分3.计算一组数据方差的算式为22221251[(10)(10)...(10)]5s x x x =-+-++-,则下列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这组数据中有5个数据B.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0C.计算出的方差是一个非负数D.当1x 增加时,方差的值一定随之增加4.已知一组数据0,11,2,3,-,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A.1B.1-D.25.一组数据:5,7,10,5,7,5,6,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10和7B.5和7C.6和7D.5和66.10个商店某天销售同一品牌的电脑,销售的件数是16,14,15,12,17,14,17,10,15,17,设其平均数为a ,中位数为 b ,众数为c ,则有( ) A. a b c >> B. b c d >> C. c a b >> D. c b a >>7.对于数据组3,3,2,3,6,3,8,3,6,3,4.①这组数据的众数是3;②这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的数值不等;③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的数值相等;④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与众数的数值相等.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4个B.3个C.2个D.1个8.甲、乙两个同学在四次模拟测试中,数学的平均成绩都是112分,方差分别是S 甲2=5,S 乙2=12,则成绩比较稳定的是( )A.甲B.乙C.甲和乙一样D.无法确定9.如图是某射击选手5次射击成绩的折线图,根据图示信息,这5次成绩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A.7、9B.7、8C.8、9D.8、1010.甲、乙两名学生的十次数学考试成绩的平均分分别是116和117,成绩的方差分别是3.5和16.8,现在要从两人中选择一人参加数学竞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人平均分相当,选谁都可以B.乙的平均分比甲高,选乙C.乙的平均分和方差都比甲高,选乙D.两人的平均分相当,甲的方差小,成绩比乙稳定,选甲二、解答题11.“美好的生活,从垃圾分类开始上海市通过了生活垃圾管理条例,7月1日起步人垃圾分类强制时代,某学校开展了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宣传活动.为了解这次宣传活动的效果,学校从全校1 2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进行知识测试(测试满分100分,得分均为整数),并根据这100人的测试成绩,制作了如下统计表和如图所示的统计图(不完整).由图表中给出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m _______,并补全频数直方图;(2)小明在这次测试成绩中成绩为85分,你认为85分一定是这100名学生知识测试成绩的中位数吗?请简要说明理由;(3)如果80分以上(包括80分)为优秀,请估计全校1 200名学生中成绩优秀的人数.12.随机抽取某班2018 年第十四届“初中数学文化节”的书画问题解答成绩(分)如下表:(1)求以上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2)甲、乙两人分别用样本平均数和中位数来估计该班全体学生书画问题解答成绩水平,请你写出甲、乙两人的推断结论;(3)指出谁的推断比较科学合理,能真实反映该班全体学生书画问题解答真实水平,并说出另一个人的推断依据不能真实反映该班全体学生书画问题解答真实水平的原因.13.某教育局为了解本地八年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随机抽查了部分八年级学生第一学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天数,并用得到的数据绘制了两幅统计图,下面给出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α=,并写出该扇形所对圆心角的度数为 ,请补全条形图.2.在这次抽样调查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多少?3.如果该地共有八年级学生2000人,请你估计“活动时间不少于7天”的学生人数大约有多少人?14.今有两人跳高成绩按先后次序记录如下:甲:1.9 1.6 1.7 1.6 1.2 1.7 1.7 1.9 1.8 1.9乙:1.2 1.4 1.6 1.8 1.7 1.7 1.8 1.9 1.9 2.0请你运用你学过的统计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两人跳高成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裁判根据他们的成绩最后评判甲获胜,你能说出裁判评判甲获胜的理由吗?3.教练根据他们的成绩最后选择乙去参加比赛,你能不能说出教练让乙去比赛的理由?15.某校初三(1)班、(2)班各有49名学生,两班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统计如表:班级平均分众数中位数标准差一班79 70 87 19.8二班79 70 79 5.2请你对下面的一段话给予简要分析:初三(1)班的小刚回家对妈妈说:“昨天的数学测验,全班平均79分,得70分的人最多,我得了85分,在班里可算上游了!”16.甲、乙两名队员参加射击训练,成绩分别被制成下列两个统计图:平均成绩/环中位数/环众数/环方差甲甲 a 7 7 1.2乙7 b 8 c1.写出表格中a,b,c的值2.分别运用表中的四个统计量,简要分析这两名队员的射击训练成绩.若选派其中一名参赛,你认为应选哪名队员?17.近年来,共享单车逐渐成为高校学生喜爱的“绿色出行”方式之一,自2016年国庆后,许多高校均投放了使用手机支付就可随取随用的共享单车.某高校为了解本校学生出行使用共享单车的情况,随机调查了某天部分出行学生使用共享单车的情况,并整理成如下统计表.数的意义是____________;(2)这天部分出行学生平均每人使用共享单车约多少次?(结果保留整数)(3)若该校某天有1500名学生出行,请你估计这天使用共享单车次数在3次以上(含3 次)的学生有多少人?18.我们规定:身高在选定标准的±2%范围之内的都称为“普通身高为了解某校八年级男生中具有“普通身高”的人数,我们从该校八年级男生中随机选出10名男生,分别测量出他们的身高(单位:cm),收集并整理成如下统计表:(1)计算这组数据的三个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2)请你选择其中一个统计量作为选定标准,找出这10名男生中具有“普通身高”的是哪几位男生,并说明理由.19.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理工人才的培养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某科研机构对人才选拔的要求,与其理科综合素质有关.下表是甲、乙两位候选人参加选拔考试时的理科综合素质测试的成绩(单位:分):(2)如果该机构把数学,语文,化学,物理的成绩按4:3:1:2计算,那么该科研机构该录取谁? 20.为落实视力保护工作,某校组织七年级学生开展了视力保健活动,活动前随机测查了30名学生的视力,活动后再次测查这部分学生的视力.两次相关数据记录如下:活动前被测查学生视力数据:4.0 4.1 4.1 4.2 4.2 4.3 4.3 4.4 4.4 4.4 4.5 4.5 4.6 4.6 4.6 4.7 4.7 4.7 4.7 4.84.84.84.84.84.94.94.95.05.05.1活动后被测查学生视力数据: 4.0 4.2 4.3 4.4 4.44.54.54.64.64.64.74.7 4.7 4.7 4.8 4.8 4.8 4.8 4.8 4.84.84.94.94.94.94.95.05.05.15.1活动后被测查学生视力频数分布表(1)填空:a =_______,b =_______,活动前被测查学生视力样本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活动后被测査学生视力样本数据的众数是__________;(2)若视力在4.8及以上为达标,估计七年级600名 学生活动后视力达标的人数有多少; (3)分析活动前后相关数据,从一个方面评价学校开展视力保健活动的效果.三、填空题21.已知一组数据4,,5,,7,9x y 的平均数为6,众数为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__________. 22.已知一组数据a b c d e 、、、、的平均数是m ,则13579a b c d e +-+-+、、、、的平均数是_______.23.数据123,a ,,的平均数是3,数据4,5,,a b 的众数是5,则a b +=________. 24.在“全民读书月”活动中,小明调查了班级里40名同学本学期计划购买课外书的花费情况,并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直接填写结果) (1)这次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的众数是_________; (2)这次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_____;(3)若该校共有学生1 000人,根据样本数据,估计本学期计划购买课外书花费50元的学生有___________人.25.在某区“2018中学生合 唱比赛”中,参加比赛的10名学生成绩统计如图所示,则这10名学生成绩的众数是___________.26.已知1210,,...,x x x 的平均数是a ;111230,,...,x x x 的平均数是 b ,则1230,,...,x x x 的平均数是__________.27.已知样本方差()()()()222221234133334S x x x x ⎡⎤=-+-+-+-⎣⎦,则这个样本的容量是__________,样本的平均数是__________。

(完整版)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练习题

(完整版)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练习题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练习题、选择题经理决定本周进女装时多进一些红色的,可用来解释这一现象的统计知识是()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方差2. 一家鞋店在一段时间内销售了某种女鞋30 双,各种尺码的销售量如下表:如果鞋店要购进100双这种女鞋,那么购进24厘米、24.5 厘米和25 厘米三种女鞋数量之和最合.适..的是().A.20 双B.30 双C.50 双D.80 双3. 某公司员工的月工资如下表:A .2200 元1800 元1600 元B.2000 元1600 元1800 元C .2200 元1600 元1800 元D.1600 元1800 元1900 元4. 某商场试销一种新款衬衫,一周内销售情况如下表所示:商场经理要了解哪种型号最畅销,则上述数据的统计量中,对商场经理来说最有意义的是()A .平均数B.众数C.中位数D.方差5. 跳远比赛中,所有15 位参赛者的成绩互不相同,在已知自己成绩的情况下,要想知道自己是否进入前8 名,只需要知道所有参赛者成绩的()A .平均数B.众数C.中位数D.方差6. 在一次数学单元考试中,某小组7 名同学的成绩(单位:分)分别是:65,80,70,90,95,100,70.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90B.85C.80D.707. 某鞋店销售一款新式女鞋,试销期间对该款不同尺码女鞋的销售量统计如下表:该店经理如果想要了解哪种尺码的女鞋销售量最大,那么他应关注的统计量是()A. 平均数B.众数C. 中位数D. 方差8. 某一公司共有51 名员工(包括经理),经理的工资高于其他员工的工资. 今年经理的工资从去年的200 000 元增加到225 000 元,而其他员工的工资同去年一样,这样,这家公司所有员工今年工资的平均数和中位数与去年相比将会()A.平均数和中位数不变B. 平均数增加,中位数不变C.平均数不变,中位数增大D. 平均数和中位数都增大9. 有9名同学参加歌咏比赛,他们的预赛成绩各不相同,现取其中前 4 名参加决赛,小红同学在知道自己成绩的情况下,要判断自己能否进入决赛,还需要知道这9 名同学成绩的()A .众数B .中位数C .平均数D .极差、填空题10. 东海县素有“水晶之乡”的美誉.某水晶商店一段时间内销售了各种不同价格的水晶项链 75 条, 其价格和销售数量如价格(元) 20 25 30 35 40 50 70 80 100 150 销售数量(条)1396731664211. 某市广播电视局欲招聘播音员一名,对 A 、B 两名候选人进行了两项素质测试.两人的两项测试成绩如右表所示:根据实际需要,广播电视局将面试、综合知识测试的得分按 3∶ 2 的比例计算两人的总成绩,那么(填 A 或 B )将被录用 .12. 四次测试小丽每分钟做仰卧起坐的次数分别为: 50、 45、48、 47,这组 数据的中位数为 ___________ .13. 甲、乙、丙、丁四支足球队在世界杯预选赛中的进球数分别为: 9、 9、11、7, 则这组数据的 :①众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中位数为 ______________ ; ③平均数为 ____________ 14. 李红同学为了在中考体育加试中取得好成绩,每天自己在家里练习做一分钟仰卧起坐,妈妈统计了 她一个星期做的次数: 30、28、24、30、25、30、22. 则李红同学一个星期做仰卧起坐的次数的中位数 和众数分别是 . 三、应用题15. 某校八年级( 1)班 50 名学生参加 2007 年贵阳市数学质量监控考试,全班学生的成绩统计如下表:成绩(分) 7174 78 80 82 83 85 86 88 90 91 92 94 人数 1235453784332(1)该班学生考试成绩的众数是 .(3 分) (2)该班学生考试成绩的中位数是 .(4 分)(3)该班张华同学在这次考试中的成绩是 83 分,能不能说张华同学的成绩处于全班中游偏上水平?试说明理由.(3 分)16. 某校高中一年级组建篮球队,对甲、乙两名备选同学 进行定位投篮测试,每次投 10 个球,共投 10 次. 甲、乙两名同学测试情况如图所示: (1)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填写下表: (2)如果你是高一学生会文体委员, 会选择哪名同学进入篮球队?请说明理由.平均数众数 方差甲1.2 乙2.2测试项目 测试成绩AB面试 90 95 综合知识 测试8580投中个数17. 星期天上午,茱萸湾动物园熊猫馆来了甲、乙两队游客,两队游客的年龄如下表所示:1)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表:平均数中位数 众数方差甲队游客年龄1515乙队游客年龄15471.4(2)根据前面的统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①能代表甲队游客一般年龄的统计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乙队游客的年龄特征吗?为什么?18. 某中学初三( 1)班、(2)班各选 5 名同学参加“爱我中华”演讲比赛,其预赛成绩(满分 100 分) 如图所示:1)根据上图信息填写下表:2)根据两班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析19. 如图是某中学男田径队队员年龄结构条形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田径队共有多少人?2)该队队员年龄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多少? 3)该队队员的平均年龄是多少?乙队: 年龄 13 14 15 16 17 13 人数 2 1 4 1 22年龄 345 6 54 57人数1 2 2311( 3)如果每班各选 2 名同学参加决赛,你认为哪个班 实力更强些?请说明理由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初三( 1)班8585初三( 2)班8580甲队:20. 在烟台市举办的“读好书、讲礼仪”活动中,东华学校积极行动,各班图书角的新书、好书不断增多. 除学校购买外,还有师生捐献的图书. 下面是七年级(1)班全体同学捐献图书的情况统计图:请你根据以上统计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该班有学生多少人?(2)补全条形统计图;(3)七(1)班全体同学所捐图书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多少?四、猜想、探究题21. 某校欲招聘一名数学教师,学校对甲、乙、丙三位候选人进行了三项能力测试,各项测试成绩满分均为100 分,根据结果择优录用.三位候选人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测试项目测试成绩甲乙丙教学能力857373科研能力707165组织能力647284(1)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谁将被录用,说明理由;(2)根据实际需要,学校将教学、科研和组织三项能力测试得分按5∶3∶2 的比例确定每人的成绩,谁将被录用,说明理由.1、有一棵奇妙的树,原来只有1 个树枝,第一年长出1 个树枝,第二年每个树枝分别长出1 个新枝,第三年每个树枝又都分别长出1 个新枝,照这样计算,第五年这棵树一共有几个树枝?2、阿米巴原虫(一种寄生虫)是用简单分裂的方式(一分为二)繁殖的,每分裂一次要用 3 分钟。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及方差的有关计算》测试题及答案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及方差的有关计算》测试题及答案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及方差的有关计算》测试题2015.12.28一、选择题1.某一段时间,小芳测得连续五天的日最低气温后,整理得出下表(有一个数据被遮盖).被遮盖的数据是( )A.1 ℃B.2 ℃C.3 ℃D.4 ℃2.在一次体育测试中,小芳所在小组8人的成绩分别是46,47,48,48,49,49,49,50.则这8人体育成绩的中位数是( )A.47B.48C.48.5D.493.为了解七年级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时间,李老师随机调查了七年级8名学生一周内参与家务劳动的时间(单位:小时)分别是1,2,3,3,3,4,5,6.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A.2.5B.3C.3.375D.54.若要对一射击运动员最近5次训练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判断他的训练成绩是否稳定,则需要知道他这5次训练成绩的( )A.中位数B.平均数C.众数D.方差5.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水稻秧苗谁出苗更整齐,每种秧苗各随机抽取50株,分别量出每株长度,发现两组秧苗的平均长度一样,甲、乙的方差分别是3.5,10.9,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秧苗出苗更整齐 B.乙秧苗出苗更整齐C.甲、乙出苗一样整齐D.无法确定甲、乙出苗谁更整齐6.某校篮球队在一次定点投篮训练中进球情况如图,那么这个队的队员平均进球个数是__________.7.有一组数据:2,3,5,5,x,它的平均数是10,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__________.8.数据-2,-1,0,3,5的方差是__________.9.某校举办“成语听写大赛”,15名学生进入决赛,他们所得分数互不相同,比赛共设8个获奖名额,某学生知道自己的分数后,要判断自己能否获奖,他应该关注的统计量是__________(填“平均数”或“中位数”).10.为测试两种电子表的走时误差,做了如下统计:则这两种电子表走时稳定的是__________.11.一次数学测验中,以60分为标准,超过的部分用正数表示,不够的部分用负数表示,其中5名学生的成绩(单位:分)如下:+36,0,+12,-18,+20.(1)这5名学生中,最高分是多少?最低分是多少?(2)这5名学生的平均分是多少?12.今有两人进行射击比赛,成绩(命中环数)(单位:环)如下:甲:10,8,7,7,8;乙:9,8,7,7,9.哪个人的成绩稳定?13.某校举办八年级学生数学素养大赛.比赛共设四个项目:七巧板拼图、趣题巧解、数学应用、魔方复原,每个项目得分都按一定百分比折算后记入总分.下表为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得分(单位:分)情况.(1)比赛后,甲猜测七巧板拼图、趣题巧解、数学应用、魔方复原这四项得分分别按10%,40%,20%,30%折算记入总分.根据猜测,求出甲的总分;(2)本次大赛组委会最后决定,总分为80分以上(包括80分)的学生获一等奖.现获悉乙、丙的总分分别是70分,80分,甲的七巧板拼图、魔方复原两项得分折算后的分数和是20分.问甲能否获得这次比赛一等奖?14.甲、乙两名同学进入初四后某科6次考试成绩如图所示:(1)请根据上图填写下表:平均数方差中位数众数甲75 75乙33.3(2)请你从以下两个不同的方面对甲、乙两名同学6次考试成绩进行分析:①从平均数和方差结合看;②从折线图上两名同学分数的走势上看,你认为反映出什么问题?15.某次数学竞赛,初一(6)班10名参赛同学的成绩(单位:分)分别为85,88,95,124,x,y,85,72,88,109.若这10名同学成绩的唯一众数为85分,平均成绩为90分,试求这10名同学成绩的方差.16.为了声援扬州“世纪申遗”,某校举办了一次运河知识竞赛,满分10分,学生得分均为整数,成绩达到6分以上(包括6分)为合格,达到9分以上(包括9分)为优秀,这次竞赛中,甲、乙两组学生成绩分布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1)补充完成下面的成绩统计分析表:组别平均分中位数方差合格率优秀率(2)小明对同学说:“这次竞赛我得了7分,在我们小组中排名属中游略偏上!”观察上表可知,小明是_________(填“甲”或“乙”)组的学生;(3)甲组同学说他们的合格率、优秀率均高于乙组,所以他们组的成绩好于乙组.但乙组同学不同意甲组同学的说法,认为他们组的成绩更好于甲组.请你给出两条支持乙组同学观点的理由.参考答案9.中位数10.甲1.C2.C3.B4.D5.A6.67.58.34511.(1)因为在记录结果中,+36最大,-18最小,所以这5名学生中,最高分为96分,最低分为42分;(2)因为(36+0+12-18+20)÷5=10,所以他们的平均成绩为60+10=70(分).12.x 甲=15×(10+8+7+7+8)=8,x 乙=15×(9+8+7+7+9)=8.s 2甲=15×[(10-8)2+2×(8-8)2+2×(8-7)2]=1.2,s 2乙=15×[2×(9-8)2+(8-8)2+2×(8-7)2]=0.8.因为x 甲=x 乙且s 2甲>s 2乙, 所以乙的成绩稳定.13.(1)甲的总分:66×10%+89×40%+86×20%+68×30%=79.8(分). (2)设趣题巧解所占的百分比为x ,数学应用所占的百分比为y.由题意,得20608070,20809080.x y x y ++=++=⎧⎨⎩解得0.3,0.4.x y ==⎧⎨⎩ 所以甲的总分为:20+89×0.3+86×0.4=81.1>80. 即甲能获一等奖. 14.(1)125;75;75;72.5;70.(2)①甲、乙两名同学成绩的平均数均为75分,但是甲的方差为125,乙的方差仅仅33.3,所以乙的成绩相对比甲稳定得多;②从折线图中甲、乙两名同学的走势上看,乙同学的6次成绩有时进步,有时退步,而甲的成绩一直是进步的.15.因为这10名同学成绩的唯一众数为85分, 所以x 、y 中至少有一个数为85.假设x为85,又因为平均成绩为90分,×(85+88+95+124+85+y+85+72+88+109)=90.所以110可得另一个数为69.所以这10名同学的成绩的方差为:×s2=110[(85-90)2+(88-90)2+(95-90)2+(124-90)2+(85-90)2+(69-90)2+(85-90)2+(72-90)2+(88 -90)2+(109-90)2]=239.16.(1)6;7.1.(2)甲.(3)乙组的平均分、中位数都高于甲组,方差小于甲组,且成绩集中在中上游.。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复习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复习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复习【知识回顾】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例题精讲】例1:东方小学五年级一班环保小组十名同学的年龄分别是12岁,10岁,13岁,12岁,14岁,12岁,12岁,9岁,12岁,13岁。

则他们年龄的平均数是(),中位数是(),众数()。

例2:甲、乙两面士兵练习打靶,总环数为10环,每人射击5次,下表记录的是他们每次击中的环数。

甲士兵7 8 9 8 8乙士兵 5 10 6 9 10(1)分别计算甲、乙两名士兵击中环数的平均数。

(2)分别找出甲、乙两名士兵击中环数的中位数和众数。

(3)如果要选一名士兵参加射击比赛,那你认为派谁去比较适合?为什么?【同步训练】习题1:8位同学做足球射门游戏,每人射10次,射进门框内的次数分别是:6,4,6,6,8,6,2,6,这8个数据的平均数是(),众数是()。

习题2:在一次演讲比赛中,评委给一位选手打的分数如下:91 , 94 , 95 , 96 , 96 , 96 , 96 , 97。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是()。

习题3:已知第一小组学生掷沙包比赛成绩单如下:姓名小明阿东刘云李刚王明张岩赵丽成绩/m 36.8 34.7 25.8 34.7 24.6 34.7 34.7求出第一组学生掷沙包比赛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课外提升】➹探究题☞下面是五年级两个班的12名队员50米短跑训练的平均成绩。

(单位:秒)一班:8.4 8.4 8.6 8.7 8.5 8.4二班: 8.5 8.3 8.4 8.6 8.3 8.3(1)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各是多少?(2)你认为哪个数代表两个班的成绩更合适?(3)如果这两个班进行50米往返接力比赛,那么你认为哪个班获胜的可能性大?。

初中数学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章 数据的分析6.1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章节测试习题(8)

初中数学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章 数据的分析6.1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章节测试习题(8)

章节测试题1.【答题】在一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参加男子跳高的15名运动员的成绩如表:这些运动员跳高成绩的众数是()A. 1.55B. 1.60C. 1.65D. 1.70【答案】D【分析】根据众数的定义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即可.【解答】∵1.70出现了5次,出现的次数最多,∴这些运动员跳高成绩的众数是1.70;选D.2.【答题】小明记录某社区七次参加“防甲型H1N1流感活动”的人数分别如下:33,32,32,31,32,28,26.这组数据的众数是()A. 28B. 31C. 32D. 33【答案】C【分析】众数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根据众数的定义就可以求解.【解答】在这一组数据中32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故众数是32.选C.3.【答题】一组数据:2,6,2,8,4,2的众数是()A. 8B. 6C. 4D. 2【答案】D【分析】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解答】数据2,6,2,8,4,2中,2出现了3次,出现的次数最多,∴这组数据的众数是2.选D.4.【答题】某学习小组7个男同学的身高(单位:米)为:1.66,1.65,1.72,1.58,1.64,1.66,1.70,那么这组数据的众数为()A. 1.65B. 1.66C. 1.67D. 1.70【答案】B【分析】众数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根据众数的定义就可以求解.【解答】1.66出现两次,出现的次数最多,1.66为众数.选B.5.【答题】学业考试体育测试结束后,某班体育委员将本班50名学生的测试成绩制成如下的统计表.这个班学生体育测试成绩的众数是()A. 30分B. 28分C. 25分D. 10分【答案】B【分析】众数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根据众数的定义就可以求解.【解答】总共50个数据,出现次数最多的有28分为10人次,因此众数为28分.选B.6.【答题】数据:1,2,2,3,5的众数是()A. 1B. 2C. 3D. 5【答案】B【分析】众数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根据众数的定义就可以求解.【解答】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此题中1,3,5各出现了一次,2出现了两次,∴这组数据的众数是2.选B.7.【答题】在数据1、3、5、5、7中,中位数是()A. 3B. 4C. 5D. 7【答案】C【分析】根据中位数的概念求解.【解答】这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3、5、5、7,则中位数为:5.选C.8.【答题】数据4,5,8,6,4,4,6的中位数是()A. 3B. 4C. 5D. 6【答案】C【分析】根据中位数的概念求解.【解答】这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4,4,4,5,6,6,8,则中位数为:5.选C.9.【答题】从某校九年级中随机抽取若干名学生进行体能测试,成绩记为1分,2分,3分,4分,5分.将测量的结果制成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这些学生分数的中位数是()A. 1B. 2C. 3D. 4【答案】C【分析】首先利用扇形图以及条形图求出总人数,进而求得每个小组的人数,然后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出这些学生分数的中位数.【解答】总人数为6÷10%=60(人),则2分的有60×20%=12(人),4分的有60-6-12-15-9=18(人),第30与31个数据都是3分,这些学生分数的中位数是(3+3)÷2=3.选C.10.【答题】气候宜人的省级度假胜地吴川吉兆,测得一至五月份的平均气温分别为17、17、20、22、24(单位:℃),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 24B. 22C. 20D. 17【答案】C【分析】先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再找出最中间的数即可.【解答】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17、17、20、22、24,最中间的数是20,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20;选C.11.【答题】在开展“爱心捐助雅安灾区”的活动中,某团支部8名团员捐款分别为(单位:元):6,5,3,5,6,10,5,5,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 3元B. 5元C. 6元D. 10元【答案】B【分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结合所给数据即可得出答案.【解答】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3,5,5,5,5,6,6,10,中位数为:5.选B.12.【答题】孔明同学参加暑假军事训练的射击成绩如下表:射击次序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成绩(环)9 8 7 9 6则孔明射击成绩的中位数是()A. 6B. 7C. 8D. 9【答案】C【分析】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解答】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6,7,8,9,9,中位数为8.选C.13.【答题】如甲、乙两图所示,恩施州统计局对2009年恩施州各县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进行了统计,并绘成了以下图表,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2009年恩施州各县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表:(单位:亿元)单位恩施市利川县建始县巴东县宜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州直投资额60 28 24 23 14 16 15 5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 2009年恩施州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200亿元B. 2009年恩施州各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的中位数是16亿元C. 2009年来凤县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5亿元D. 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扇形统计图中表示恩施市的扇形的圆心角为110°【答案】D【分析】利用建始县的投资额÷所占百分比可得总投资额;利用总投资额减去各个县市的投资额可得来凤县固定资产投资额,再根据中位数定义可得2009年恩施州各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的中位数;利用360°×可得圆心角,进而得到答案.【解答】解:A、24÷12%=200(亿元),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来凤投资额:200-60-28-25-23-14-16-15-5=15(亿元),把所有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60,28,24,23,16,15,15,14,5,位置处于中间的数是16,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来凤投资额:200-60-28-25-23-14-16-15-5=15(亿元),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360°×=108°,故此选项符合题意;选D.14.【答题】端午节期间,某市一周每天最高气温(单位:℃)情况如图所示,则这组表示最高气温数据的中位数是()A. 22B. 24C. 25D. 27【答案】B【分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找出最中间的数即可.【解答】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20,22,22,24,25,26,27,最中间的数是24,则中位数是24;选B.15.【答题】如图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吉祥物,某校在五个班级中对认识它的人数进行了调查,结果为(单位:人):30,31,27,26,31.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 27B. 29C. 30D. 31【答案】C【分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解答】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26,27,30,31,31,∴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30,选C.16.【答题】某中学篮球队13名队员的年龄情况如下:则这个队队员年龄的中位数是()A. 15.5B. 16C. 16.5D. 17【答案】B【分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把13名同学按照年龄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找出第7名同学的年龄就是这个队队员年龄的中位数.【解答】根据图表,第7名同学的年龄是16岁,∴,这个队队员年龄的中位数是16.选B.17.【答题】数据5,7,5,8,6,13,5的中位数是()A. 5B. 6C. 7D. 8【答案】B【分析】将该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找到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即可.【解答】将数据5,7,5,8,6,13,5按从小到大依次排列为:5,5,5,6,7,8,13,位于中间位置的数为6.故中位数为6.选B.18.【答题】我们知道:一个正整数p(p>1)的正因数有两个:1和p,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正因数,这样的数p称为素数,也称质数.如图是某年某月的日历表,日期31个数中所有的素数的中位数是()A. 11B. 12C. 13D. 17【答案】C【分析】先根据素数的定义找出日历表中的素数,然后根据中位数的概念求解即可.【解答】根据素数的定义,日历表中的素数有:2、3、5、7、11、13、17、19、23、29、31,共11个,∴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3.选C.19.【答题】王先生在“六一”儿童期间,带小孩到凤凰古城游玩,出发前,他在网上查到从5月31日起,凤凰连续五天的最高气温分别为:24,23,23,25,26(单位:℃),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 23B. 24C. 25D. 26【答案】B【分析】根据中位数的求法,将5个数字从大到小排列,找出中间的数即为中位数.【解答】将5个数字从大到小排列为23、23、24、25、26,最中间为24.∴中位数为24.选B.20.【答题】数据2,-l,0,1,2的中位数是()A. 1B. 0C. -1D. 2【答案】A【分析】将数据按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由于数据有奇数个,故中间位置的数即为中位数.【解答】解:将数据2,-l,0,1,2按从小到大依次排列为-l,0,1,2,2,中位数为1.选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众数、平均数平均数练习
1、若一组数据6、7、5、6、x、1的平均数是5,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2、对于数据组2、4、4、5、
3、9、
4、
5、1、8,其众数、中位数与平均数分别是()。

3、在一次英语口试中,10名学生的得分如下:80、70、90、100、80、60、80、70、90、100,则这次英语口试中,学生得分的众数是()。

4、八年级一班46个同学中,13岁的有5人,14岁的20人,15岁的有15人,16岁的有6人。

八年级一班学生年龄的平均分,中位数,众数分别是( )。

5、有7个数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平均数是38,如果这组数的前4个数的平均数是33,后4个数的平均数是42,这7个数的中位数是()。

6、某商场服装部为了调动营业员的积极性,决定实行目标管理,即确定一个月销售目标,根据目标完成的情况对营业员进行适当的奖惩。

为了确定一个适当的目标,商场统计了每个营业员在某月的销售额,数据如下:(单位:万元):
17,18,16,13,24,15,28,26,18,19
22,17,16,19,32,30,16,14,15,26
15,32,23,17,15,15,28,28,16,19
(1)月销售额在哪个值的人数最多?中间的月销售额是多少?平均的月销售额是多少?
(2)如果想确定一个较高的销售目标,你认为月销售额定为多少合适?说明理由。

(3)如果让一半左右的营业员都能达到目标,你认为月销售额定为多少合适?说明理由。

7、某市举行一次少年滑冰比赛,各年龄组的参赛人数如下表所示:
1)求全体参赛选手年龄的众数、中位数;
2)小明说,他所在年龄组的参赛人数占全体参赛人数的28%。

你认为小明是哪个年龄组的选手?请说明理由。

8、某公司10名销售员,2004年完成的销售额情况如下表:
(1)求销售额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2)2005年公司为了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年销售额,准备采取超额有奖的措施,请根据(1)的结果,通过比较,合理确定2005年每个销售员统一的销售额标准。

9、在一次科技知识竞赛中,两名学生成绩统计如下表:
已知算得两组的人平均分都是80分,请根据你学过的统计知识,进一步判断这两组在这次竞赛中成绩哪一组好些,哪一组差些,请说明理由。

10、某中学要召开运动会,决定从九年级的150名女生中选30人,组成一个彩旗方队。

现在抽测了10名女生的身高,结果如下(单位:厘米):166,154,151,167,162,158,158,160,162,162。

(1)依据样本数据估计该九年级全体女生的平均身高约是多少?
(2)这10名女生的身高的中位数、众数各是多少?
(3)请你依据样本数据,设计一个挑选参加方队的女生的方案。

11、下表是某班20名学生的第一次数学成绩的成绩统计表:
(1)若成绩的平均数为73分,求x和y的值。

(2)设此班20名学生成绩的众数为a,中位数为b,求a-b的值
是风的细语、是雨的柔顺、斑驳了一道道古老的忧伤,刻在了灯火阑珊处没有人喜欢尖酸刻薄、疾言厉色的女人。

你的微笑和真诚是获得别人尊重和喜爱的筹码,也是琥珀流年里最美丽的风景。

女人,可以没有倾国倾城之貌,但一定要有馥郁若兰的气质。

相貌是父母给的,我们没有选择的权利,但是清雅如兰的气质却是自己修炼的,是举手投足的自然流露。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怡情养志,可以涤荡凡俗,可以开阔胸襟。

所以,闲暇的时候读读书,绝胜于在麻将桌上消磨时光,绝胜于人前人后唾沫星乱飞。

读书可以让女人由内而外散发着淡淡的优雅,由内而外流泻出不凡的气韵。

女人,不一定要做顶天立地的女汉子,但一定要有独立的事业,能为自己撑一方晴空。

生活中会有不期而遇的风雨,会有防不胜防的暗礁。

我们渴望拥有一份永恒的爱,永恒的岁月静好。

可“永恒”毕竟只是美丽的愿望。

谁都无法猜想和预料生活的路上会遭遇什么。

拥有一份独立的事业,当风雨来袭时,不至于手足无措,茫然绝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