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蛋白质的胃蛋白酶消化率体外消化
体外酶法研究进展

体外酶法研究进展摘要:消化能值是评定饲料能量生物学效的主要指标之一。
客观精准地评定饲料的消化能值是确定动物营养需要量及优化饲料配方的主要决策依据。
本文主要介绍了体外酶法的研究进展,影响评定准确性的因素以及体外酶法评定饲料消化能中存在的一些难题。
关键词:猪;消化能;体外酶法引言能量是饲料营养物质的第一要素。
代谢能值是评定饲料能量生物学效的主要指标之一,因此,客观精准地评定饲料的代谢能值是确定动物营养需要量及优化饲料配方的主要决策依据。
目前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方法主要有体内法、半体内法(运动尼龙袋法)和体外法(酶法)。
体内法和半体内法评定饲料营养物质在小肠消化率虽然较为客观实际,但都需要依赖于试验动物,半体内法还需要借助于必要的瘘管手术和试验设备,试验较麻烦且费用昂贵,不适于生产实际,而酶法是利用一种或多种酶或动物小肠液模拟动物体内的环境,在体外对营养物质进行消化,以评定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是一种快速且相对准确的试验方法。
酶法最早产生于50年代,最初只是用单一胃蛋白酶法评定饲料蛋白质的消化率,虽然这一方法快速简便,但与体内法所测数据相差较大(Grand 和Carroll,1958; Campbell,1961)。
Akeson和Stahmann(1964)进一步发展了酶法,在胃蛋白酶的基础上又加入了胰蛋白酶,测得真蛋白消化率与体内法所测数据强烈相关(r=0.995),使得胃蛋白酶加胰蛋白酶法成为评定单胃动物饲料蛋白质消化率的常规方法, 但这种方法是在假定蛋白消化率不受其他养分消化影响的基础上建立的,而消化道酶谱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多酶系统,由于各种酶元所需要的激活条件不同以及酶作用于底物的反馈抑制作用。
所以胃蛋白酶加胰蛋白酶法并不能真正反映体内消化过程。
日本Furuya(1974)提出了胃蛋白酶加小肠液测定离体消化试验方法,通过离体法和全收粪二者比较,两法干物质和能量消化率间均为强相关,且测值相当一致。
国内张子仪等(1981-1988)对此法做了进一步研究,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实验室测定猪饲料营养物质消化率的体外方法。
常用饲料原料的掺假及其鉴别

湖南饲料!""#年第!期常用饲料原料的掺假及其鉴别湖南省兽药饲料监察所陈福华随着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对饲料原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某些不法商人,为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在饲料原料中掺杂使假。
现阶段,在饲料原料中的制假、掺假过程中,不仅仅是简单的添加非原有成分,而呈现出知识化、科技化、专业化的趋势,扰乱了饲料市场的正常秩序。
为此,现提供几种饲料原料的鉴别方法,以飨读者。
一、植物性饲料原料的掺假及鉴别在植物性的饲料原料中(如次粉、豆粕、麦麸),添加滑石粉、碳酸盐,以次充好,或是用这些掺假物质,辅以统糠,经加工、着色制成相似的物质,以次充好。
对于这种掺假方式,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鉴别:$、显微镜检验:利用显微镜,可以直观地看到,有大量白色的物质,呈圆形。
用锐形物夹,容易碎。
变换不同的倍数和焦距,物体没有什么变化。
如果添加有用统糠加碳酸盐或滑石粉制成的添加物,显微镜下可见大量有统糠特征的物质。
!、手感:如添加有这类物质,手感细腻,较滑。
如果是用统糠加碳酸盐或滑石粉制成的添加物,手感比较粗糙。
%、灼烧:由于碳酸盐和滑石粉都是耐灼烧物质,对这些植物性原料进行灼烧,如含有大量的灼烧残渣,说明其中有许多无机物,可能含有上述物质。
&、化学反应:如果上述原料中含有碳酸盐,可滴加盐酸。
如产生大量气泡,说明其中有碳酸盐。
’、水浸泡:如果其中含有由统糠加碳酸盐或滑石粉制成的掺假物,可取样约$"克,加$""毫升水,充分浸泡,搅拌。
如有上述合成物,上层可见大量统糠,底层可见大量无机物。
如果是豆粕,也可能有由麦麸加碳酸盐或滑石粉制成的这类物质,可用这种方法加以鉴别。
#、在豆粕中,有时为了掺假,同时保证粗蛋白的含量,在掺入上述合成掺假物的同时,往往加入一些非蛋白氮,如尿素、碳酸氢铵、醛聚合物。
对于这类掺假物,除进行上述检验外,可以进行水溶性蛋白测定。
如果水溶性蛋白含量特别高,说明掺有这些非蛋白含氮物。
几种蛋白原料的体外消化率的测定方法的比较

几种蛋白原料的体外消化率的测定方法的比拟摘要:试验分别采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法、肉食性鱼类〔如鲈鱼〕消化道粗酶提取液消化法和草食性鱼类〔如草鱼〕消化道粗酶提取液消化法测定了酪蛋白、鱼粉、豆粕、菜籽粕、棉籽粕、酵母粉和玉米蛋白粉等7种蛋白质原料的体外消化率。
3种测定方法中,鱼粉的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豆粕、菜籽粕、酵母粉和玉米蛋白粉用两步法和草鱼消化酶法测定的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棉籽粕消化率用两步法测定值高于用消化酶法的测定值,差异极显著〔P<0.01〕;豆粕、菜籽粕、酵母粉和玉米蛋白粉的消化率用两步法比用鲈鱼消化酶测定的值高,差异极显著〔P<0.01〕;草鱼消化酶法和鲈鱼消化酶法对酪蛋白的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于豆粕、菜籽粕、棉籽粕、酵母粉和玉米蛋白粉草鱼消化酶法测定值高于鲈鱼消化酶法的测定值,差异极显著〔P<0.01〕。
结果说明,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体外消化法在测定鱼粉蛋白质消化率时可替代鱼类消化液粗酶消化法,对其它蛋白质原料使用该方法应慎重。
关键词:蛋白质饲料;体外消化率;测定方法消化率是动物从食物中所消化吸收的局部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是评价饲料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测定饲料消化率主要有两种方法:体外法和体法。
体法测定的消化率能够比拟真实的反映鱼类对饲料的消化情况。
但体法测定方法复杂、时间长、费用高,而且对外界环境的要求较高,季节、温度、光照等都会影响消化率测定值。
体外消化法是利用精制的消化酶或研究对象的消化道酶提取液在试管进展的消化试验,其测定值可近似反映鱼对饲料的消化率。
此法能快速测定原料的相对利用率,为营养师制作配方提供参考[1]。
然而,体外消化法无法反映体消化的真实情况。
Boisen和Eggum〔1991〕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法中利用标准过滤装置测得饲料蛋白质消化率与鼠和猪的真消化率十分接近,他们认为这种方法测得的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经源氮校正与回肠末端蛋白质表观消化率高度相关。
动物消化率测定

表观消化率 =
X 100%
粪中养分组成: 饲料中未消化的养分;消化道分泌物;
消化道脱落细胞;消化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2017/6/1
消化率测定
6
二、体内消化实验
(2)指示剂法 1)对指示剂的要求: 不被消化吸收,不影响养分的正常消化,无毒无害,分布均匀,易测定。
2)种类:外源指示剂( Cr2O3 )
2017/6/1
消化率测定
16
2017/6/1
消化率测定
9
二、体内消化实验
2)桥式瘘管
优点:其对荷术动物生理影响小,
手术成功率高;测量结果优于 T 型
瘘管。
缺点:人工手术复杂,饲养管理繁
重。 图2、桥型瘘管示意图
2017/6/1
消化率测定
10
二、体内消化实验
3)回-直肠吻合术 优点:收粪简便,而且可收集全部粪样; 缺点:手术复杂、成功率低和护理相对麻烦。
2017/6/1
消化率测定
7
二、体内消化实验
5)指示剂法消化率计算公式: 原理:食入指示剂量=排出指示剂量 饲粮指示剂含量 粪中养分含量 ×
养分消化(%)= 100% —
粪中指示剂含量
饲粮养分含量
×100%
2017/6/1
消化率测定
8
二、体内消化实验
(3)回肠末端消化率测定:
1)T型瘘管:
优点:安瘘管后对荷术动物生理影响小; 缺点:测定结果误差大;必须用指示剂, 因不可能收集全部粪尿,由此。取样缺乏 代表性,而且较麻烦。
201消化实验
体内(in vivo) 消化实验
尼龙袋法(nylon bags technique)
猪的消化有三种:

猪的消化有三种:1.机械性消化:是指通过消化道肌肉的舒缩活动,将食物磨碎,并使之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以及将食糜不断地向消化道远端推送,最终将消化吸收后的饲料残渣排出体外。
2.化学性消化:是指消化腺所分泌的各种消化酶和植物饲料本身的酶将饲料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分解成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3.微生物消化:是指由栖居在畜禽消化道内的微生物对饲料进行发酵的过程。
此种消化方式对饲料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等高分子糖类的消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涉及到的器官和功能:不同部位的消化管因结构的不同,其消化方式各有侧重。
如口腔内以机械性消化为主;小肠内以化学性消化为主;而单胃动物的大肠和复胃动物(牛、羊等)的瘤胃,则以生物学消化为主。
1.口腔内:咀嚼。
①将饲料磨碎,增加与消化液接触面积;尤其是可破坏植物细胞的纤维素壁,暴露其内容物,以利于消化;②便于粉碎后的饲料与唾液充分混合,并湿润和润滑食物,利于食团形成,便于吞咽;③咀嚼动作可以刺激口腔内的各种感受器,反射性引起消化腺的分泌和胃肠道运动,为随后的消化做好准备。
2.胃:单胃动物的胃粘膜一般明显的分为三部分:贲门腺区、胃底腺区和幽门腺区,猪和在近食管端还有无腺体区,此区被覆复层扁平上皮细胞,可能是食糜进行发酵的部位。
贲门腺为粘液腺,分泌碱性粘液,可保护食道处的粘膜免受胃酸的损伤。
胃底腺是胃的主要消化腺,占据整个胃底部,由主细胞、壁细胞和粘液细胞三类细胞组成。
它们分别分泌胃消化酶原、盐酸和粘液。
此外壁细胞还分泌一种称为“内因子”的物质,该物质与小肠维生素B12的吸收有关。
幽门腺分布于幽门部,可分泌碱性粘液。
胃液即是有这三种腺体和胃粘膜上皮细胞的分泌物共同组成的。
胃粘膜内还含有一些内分泌细胞,除了位于幽门腺区的分泌胃泌素的G细胞外,还有分泌生长抑素的D细胞、分泌胰多肽的PP细胞和分泌组胺的肥大细胞。
纯净的胃液是无色、透明、pH值为0.9~1.5强酸性的液体。
除水分外,主要成分为盐酸、胃消化酶、粘蛋白、内因子和电解质。
消化实验方法总结

《豆粕粉碎粒度与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关系研究》采用胃蛋白酶-胰酶两步法,通过体外模拟鸡体消化道内环境来比较不同粉碎力度豆粕的蛋白消化率,从而确定适合肉仔鸡生长的较适宜豆粕粉碎力度。
白消化率,从而确定适合肉仔鸡生长的较适宜豆粕粉碎力度。
平均粒径采用GB 6971-86 方法,体外试验采用Boisen 和Fernandez 等体外模拟消化方法。
等体外模拟消化方法。
胃蛋白酶最适浓度的选择1g 豆皮→豆皮→100ml 100ml 三角瓶三角瓶+25ml +25ml 磷酸缓冲液(磷酸缓冲液(pH=6.0 0.01M pH=6.0 0.01M )+10ml 盐酸(盐酸(0.2M 0.2M 0.2M)→温和搅拌)→温和搅拌+1ml(15mg/ml,30mg/ml,45mg/ml,60mg/ml,75mg/ml,90mg/ml)的新鲜胃蛋白酶溶液(由0.01M HCl 配制)配制),pH=2.0 +0.5ml 抑菌剂(青霉素抑菌剂(青霉素++链霉素)→链霉素)→393939℃恒温水浴中震荡℃恒温水浴中震荡6h,6h,消消化后化后+20%+20%+20%黄基水杨酸黄基水杨酸5ml 5ml→室温静置→室温静置30min 30min→抽滤→干燥后残渣凯式定氮法测蛋白质含量→→抽滤→干燥后残渣凯式定氮法测蛋白质含量→计算蛋白质和干物质消化率。
确定最适胃蛋白酶浓度为75mg/ml.胰酶最适浓度选择在最适(75mg/m )胃蛋白酶液消化后的产物中加入10ml 磷酸缓冲液(0.2M pH=6.8)+5mlNaoH(0.6M)+1ml(70mg/ml,90mg/ml,110mg/ml,130mg/ml,150mg/ml)的胰酶溶液(由磷酸二氢钾缓冲液配制)pH=6.8→3939℃恒温水浴中震荡℃恒温水浴中震荡18h 18h→消化后→消化后→消化后+20%+20%+20%磺基水杨酸磺基水杨酸5ml 5ml→室温→室温静置30min 30min→抽滤,干燥后残渣按照凯式定氮法测其蛋白质含量,计算粗蛋白和干物质消化→抽滤,干燥后残渣按照凯式定氮法测其蛋白质含量,计算粗蛋白和干物质消化率,确定最适胰酶浓度为110mg/ml 110mg/ml。
水产饲料中蛋白原料的蛋白品质评价与价值采购

水产饲料中蛋白原料的蛋白品质评价与价值采购2008-05-07 作者:刘天骥访问次数:229字体【】水产饲料的蛋白含量高,蛋白原料的比例占饲料配方的60%-85%,由于天然动物蛋白资源日益减少,养殖动物副产品也有限,更多的考虑植物蛋白原料,淡水鱼饲料中植物蛋白原料占50%-65%。
2007年随着能源紧张、生物能源的利用而导致能量饲料、蛋白饲料价格猛涨,2008年南方大雪对油菜的影响特别大,预计减产50%以上,新菜粕的供应也受影响,非常规原料的开发也迫在眉睫,面对种类繁多的饲料蛋白原料,如何才能做到合理的选择和配比,成为众多配方师的头疼的问题。
本文结合部分学者对饲料蛋白原料的研究结果,结合集团水产饲料原料使用经验,综合分析了常用蛋白原料的蛋白品质与判断方法及价值采购原则,以供制作配方及原料采购参考。
一、粗蛋白消化率蛋白质是以游离氨基酸和小肽的形式被吸收,饲料中的蛋白质首先被消化成游离氨基酸和小肽,才能进一步被动物利用。
因此,要评价原料蛋白品质,首先要考虑的是原料中蛋白质的消化率。
1.动物蛋白原料粗蛋白消化率动物蛋白消化率可以通过体外测定进行判断,即测定胃蛋白酶消化率(体外消化率),胃蛋白酶消化率的大小,可表示动物蛋白饲料原料的质量优劣。
它是指被胃蛋白酶消化的蛋白质与粗蛋白之间的比例,通常以百分率表示。
按照国标GB/T17811-1999《动物蛋白质饲料消化率的测定胃蛋白酶法》。
此方法的测定值近似反映实验动物对饲料的消化率,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
但是,由于此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无法真实反应鱼体的消化情况。
因此,得到的体外消化率是近似值,作为同等情况下比较各饲料源的相对利用情况。
方法步骤:准确称取1克左右脱水脱脂动物蛋白原料,放入300毫升三角瓶中,加入经过预热(42-45℃)的%胃蛋白酶液150毫升,盖好密封,在45℃下边搅拌边消化16小时(可用恒温振荡器)。
消化后用滤纸过滤,然后用温水洗净滤纸上未消化物,将未消化物连同滤纸转入凯式烧瓶中进行消化,随后步骤同测粗蛋白,测出未消化粗蛋白量,同时测定动物蛋白原料的粗蛋白质。
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体外消化法评定豆粕粉碎粒度

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体外消化法评定豆粕粉碎粒度梁明;杨维仁【摘要】选用1.0、1.5、2.0、2.5和3.0 mm筛孔孔径的筛片粉碎得到粒度为432、505、637、717、805 μm的豆粕,然后制成粉状配合饲料和颗粒饲料.对豆粕及不同粒度基础配制的粉状配合饲料和颗粒料分别进行胃蛋白酶-胰酶体外模拟酶解法测定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筛片孔径从1.0 mm扩大到3.0 mm,豆粕粉碎样品的粒度也从432μm增大到805 μm,筛孔孔径与粒度间具有线性关系(P<0.01);选用浓度为70mg/mL胃蛋白酶和16 mg/mL胰蛋白酶进行体外模拟消化,随豆粕粒度的增加,豆粕、粉状配合饲料、颗粒料体外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消化率均随豆粕粉碎粒度的增加均呈现降低.豆粕和颗粒料的体外消化率随豆粕粉碎粒度减小呈线性提高(P<0.01),但粉状配合饲料消化率随豆粕粉碎粒度的变化未出现明显的线性规律(P =0.443、P=0.113).505 μm组和637 μm组均可得到较高的消化率,但考虑到加工成本问题,637μm可作为豆粕在仔鸡颗粒料最适粉碎粒度,即2.0 mm为制作仔鸡颗粒料的粉碎机筛片最佳筛孔孔径.【期刊名称】《中国粮油学报》【年(卷),期】2013(028)003【总页数】5页(P87-91)【关键词】豆粕;粒度;胃蛋白酶-胰酶;体外消化法;消化率【作者】梁明;杨维仁【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泰安271018;山东农业大学,泰安271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9饲料粉碎粒度对饲料消化利用和动物生产性能均有明显影响,对饲料的加工过程与产品质量也有重要作用[1]。
粉碎过程通过破坏谷物种皮的保护,从而增大了饲料的表面积,增加了饲料与消化酶接触的机会,进而提高养分的消化利用率,改善饲料报酬。
适宜的粉碎粒度可显著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减少动物粪便排泄量,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也利于饲料成分混合均匀,便于颗粒饲料的制作,提高制粒的效率和颗粒质量[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蛋白质的胃蛋白酶消化率(体外消化)一、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动物性原料品质的判定。
二、原理:用脱脂的样本在一个热的胃蛋白酶溶液中,稳定地不断搅拌约16小时,予以消化。
测定它的蛋白质含量。
这种方法不能用于植物蛋白质饲料原料或混合饲料,因为,它们所含复杂的碳水化合物是不能被胃蛋白酶消化的。
将溶解了的蛋白质全部作为可消化的,并用其对粗蛋白质的百分率来表示。
三、设备:1、恒温水浴振荡器:45±2℃。
2、测定粗蛋白质的全套设备。
3、过滤装置。
4、索氏脂肪浸提器。
四、试剂:除测定粗蛋白质用的试剂外,尚需以下试剂:1、0.2%胃蛋白酶溶液的配制:先稀释6.1ml盐酸到1L。
在使用前,现配0.2%胃蛋白酶溶液。
2、所有胃蛋白酶应具有1:3000的活性。
3、加热稀盐酸至42—45℃,然后加入胃蛋白酶2g,轻轻地搅动,使其溶解(此时不要加热!)。
即得在0.75mol/L盐酸中的0.2%胃蛋白酶溶液。
五、测定步骤:1、准确称取1g脱脂试样,放入300ml碘量瓶内,加入经过预热(42—45℃)的0.2%胃蛋白酶溶液150ml,盖好塞子,在45℃下边搅拌边消化16小时,消化后用滤纸过滤,然后用温水洗净滤纸上的不消化物。
将不消化物连同滤纸转入消化管中,按照测定粗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测定不消化物中的粗蛋白质含量。
2、另取1份脱脂分析试样,按照测定粗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测定其粗蛋白质含量。
然后,根据消化的和不消化的粗蛋白质含量计算出试样的胃蛋白酶消化率。
六、测定结果计算与分析:1、计算:动物蛋白质胃蛋白酶消化率(%)= A-B×100 A式中:A—试样中粗蛋白质的含量(%)。
B—试样中的不消化物粗蛋白质的含量(%)。
2、分析:合格的鱼粉,其粗蛋白质的胃蛋白酶消化率应不小于85%;羽毛粉应在75%以上。
植物油脂检验不皂化物测定法GB 5535-85本标准适用于商品植物油不皂化物的测定。
油脂中不皂化物即油脂皂化时,与碱不起作用的,不溶于水的物质,包括留醇,脂溶性维生素的色素等。
一、仪器和用具:锥形瓶:250 ml冷凝管恒温水浴锅电炉分液漏斗:250 ml量筒:50 ml索氏抽提器电热恒温烘箱烧杯、试剂瓶等天平:感量0.001 g二、试剂:1.0N氢氧化钾乙醇溶液0.5N氢氧化钾水溶液乙醇、乙醚中性乙醚乙醇混合液(2:1)三、操作方法:称取混匀试样5g(W)注入锥形瓶中,加1.0N KOH乙醇溶液50 ml,连接冷凝管,在水浴锅上煮沸约30 min,煮到溶液清澈透明为止。
用50 ml蒸馏水将皂化液转移入分液漏斗中,加入50 ml乙醚,趋温热时猛烈摇动1 min后,静止分层。
将下层皂化液放入第二只分液漏斗中,每次用50 ml乙醚提取两次。
合并乙醚提取液,加水20 ml轻轻旋摇,待分层后,放出水层,每次再加水20 ml猛烈振摇洗涤两次。
先后用0.5N KOH水溶液和水各20 ml,充分振摇洗涤一次,如此再洗涤两次。
最后用水洗至加酚酞指示剂时不显红色为止。
用索氏抽提器回收乙醚,将抽提瓶中的残留物在105℃温度下烘1h,冷却称重,再烘30 min,直至恒重为止。
将儿重后的残留物溶于30 ml中性乙醚乙醇中,用0.02N氢氧化钾滴定至粉红色。
四、结果计算:油脂中不皂化物含量按下列公式计算:不皂化物(%)=W VNW)28.0(1001式中:W1——残留物重量,gW——试样重量,gV——滴定所消耗的氢氧化钾溶液体积,mlN——氢氧化钾溶液的当量浓度0.28——每毫克当量的油酸重量,g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2%,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
测定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
过氧化值的测定一、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油脂及动物性原料的测定。
二、原理:油脂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物,与碘化钾作用,生成游离碘;以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计算含量。
三、试剂:1、饱和碘化钾溶液:称取14g碘化钾,加10ml水溶解,必要时微热加速溶解,冷却后贮于棕色瓶中。
现用现配。
2、三氯甲烷冰乙酸混合液:量取40ml三氯甲烷,加60ml冰乙酸,混匀。
3、0.02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称取5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或3g无水硫代硫酸钠),溶于1000ml水中,缓缓煮沸10分钟,冷却。
放置两周后过滤备用。
4、1% 淀粉指示剂:称取可溶性淀粉0.5g,加入少许水调成糊状倒入50ml 沸水中调匀,煮沸,现用现配。
四、测定步骤:精确称取2—3g混匀的样品,置于250ml碘量瓶中,加30ml三氯甲烷冰乙酸混合液,使样品完全溶解;加入1.00ml饱和碘化钾溶液。
紧密塞好瓶塞,并轻轻振摇0.5min,然后在暗处放置5min,取出加75ml水,摇匀。
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淡黄色时,加1ml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
同时作空白试验。
五、测定结果的计算与分析:1、计算:X=[(V-V0)×N×0.1269]/m式中:X—样品的过氧化值,%。
V—样品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ml。
V—空白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ml。
N—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麾尔浓度,mol/L。
0.1269—1N硫代硫酸钠1ml相当于碘的克数。
2、分析:油脂新鲜,其过氧化值不应大于0.15%。
附:0.02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标定1、标定:精确称取0.15g于120℃烘3小时至恒重的基准重铬酸钾,置于碘量瓶中,溶于25ml水,加2g碘化钾及20ml硫酸溶液(20%),摇匀,于暗处放置10min。
加150m 水,用配制好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
近终点时加3ml 淀粉指示液 (5g/L),继续滴定至溶液由蓝色变为亮绿色。
同时作空白试验。
2、计算: C=04903.0)(01⨯-V V m 式中:C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之物质的量浓度,mol/L 。
m —重铬酸钾之质量,g 。
V 1—硫代硫酸钠溶液之用量,ml 。
V 0—空白试验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之用量,ml 。
0.04903—与1.00ml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1.0mol/L 】相当的以克表示的重铬酸钾的质量。
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VBN)(半微量定氮法)一、原理:挥发性盐基氮是指动物性食品由于酶和细菌的作用,在腐败过程中,使蛋白质分解而产生氨以及胺类等碱性含氮物质。
此类物质具有挥发性,在碱性溶液中蒸出后,用标准酸溶液滴定计算含量。
二、试剂:氧化镁混悬液(10 g/L ):称取1.0 g 氧化镁,加100 ml 水,振摇成混悬液。
硼酸吸收液(20 g/L )盐酸[c (HCl )=0.010 mol/L]或硫酸[c (1/2 H 2SO 4)=0.010mol/L]的标准滴定溶液。
甲基红—乙醇指示剂(2g/L )次甲基蓝指示剂(1g/L )临时将上述两种指示液等量混合为混合指示剂。
三、仪器:半微量定氮器微量滴定管:最小分度0.01 ml四、分析步骤:试样处理:将试样除去脂肪、骨及腱后,绞碎搅匀,称取约10.0 g ,置于锥形瓶中,加100 ml 水,不时振摇,浸渍30 min 后过滤,滤液帜置冰箱备用。
蒸馏滴定:将盛有10 ml 吸收液及5滴~6滴混合指示液的锥形瓶置于冷凝管的下端,并使其下端插入吸收液的液面下,准确吸取5.0 ml 上述试样滤液于蒸馏器反应室内,加5 ml 氧化镁混悬液(10 g/L),迅速盖塞,并加水以防漏气,通入蒸汽,进行蒸馏,蒸馏5 min 即停止,吸收液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0.010 mol/L )或硫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终点至蓝紫色。
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
五、计算结果:试样中挥发性盐基氮的含量按式⑴进行计算。
X=100100/51421⨯⨯⨯⨯-m c V V )( 式中:X ——试样中挥发性盐基氮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百克(mg/100g ) V1——测定用样液消耗盐酸或硫酸标准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V2——试剂空白消耗盐酸或硫酸标准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c ——盐酸或硫酸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14——与1.00ml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 (HCI )=1.000 mol/L]或硫标准滴定溶液[c (1/2 H2SO4)=1.000 mol/L]相当的氮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m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计算结果保留三们有效数字。
六、精密度: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
三甲胺的测定一、原理:试样中总的含氮量减去载体及水溶氮的含氮量,再除以系数10.03即为氯化胆碱的含量。
二、仪器与试剂:同粗蛋白质的测定。
三、测定步骤:1、精确称取0.45g左右样品测其含氮量,即为总氮N总。
2、精确称取1g左右样品,放入带有定性滤纸的漏斗中,用蒸馏水冲洗10次左右,取出滤纸及残留物烘干,以凯氏定氮法测定含氮量,即为载体含氮量N1。
3、精确称取3g左右样品,用蒸馏水溶解,定容100ml,放置0.5小时后,取上清液5ml 进行蒸馏,测其含氮量,即为水溶氮。
四、测定结果的计算与分析:1、计算:氮化胆碱含量%= N总-N1-N210.03三甲胺的含量%=1459水溶氮的含量2、允许差: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绝对值不大于1%,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乌洛托品鉴别(六次甲基四胺)一、试剂和材料:氢氧化钾;硫酸溶液:6+100;钠氏试剂;氨制硝酸银溶液:称取1.0g硝酸银,置于100ml烧杯中,加20ml水溶解,在不断搅拌的同时滴定氨水溶液,至棕色沉淀几乎全部溶解后,过滤,滤液置于棕色试剂瓶中保存;红色石蕊试纸:变色范围pH4.5~8.0(红→蓝);二、鉴别方法:水剂样品,称取约0.5g实验室样品,加10ml水,为试验溶液。
粉剂样品,称取约2g实验室样品,加20ml水溶解,过滤,弃去滤渣,为试验溶液。
在试验溶液中,加10ml硫酸溶液,于电炉上加热、煮沸,用沾有氨制硝酸银溶液或钠氏试剂的试纸检验产生的蒸汽,观察试纸颜色,若试纸颜色变黑,则加入2g氢氧化钾,继续加热产生的蒸汽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有甲醛和氨产生,判定样品中含有六次甲基四胺。
油脂TBA 值的测定方法一、原理:油脂受到光、热、空气中氧的作用,发生酸败反应,分解出醛、酸之类的化合物。
丙二醛就是分解产物的一种,它能与TBA (硫代巴比妥酸)作用生成粉红色化合物,在538nm 波长处有吸收高峰,利用此性质即能测出丙二醛含量,从而推导出油脂酸败的程度。
二、试剂:TBA 水溶液:准确称取TBA0.288g 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 (如TBA 不易溶解,可加热至全溶澄清,然后稀释至100ml ),相当于0.02M ;三氯乙酸混合液:准确称取三氯乙酸(分析纯)7.5g 及0.1gEDTA ,用水溶解,稀释至100ml ;氯仿(分析纯);丙二醛标准溶液:称取0.315g 1,1,3,3-四乙氧基丙烷,溶解后稀释至1000ml ,此溶液每ml 相当于丙二醛100ug ,置于冰箱内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