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蛋白原料的体外消化率的测定方法的比较

合集下载

饲料粉碎粒度与能耗及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研究

饲料粉碎粒度与能耗及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研究

饲料粉碎粒度与能耗及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研究一、引言从人们对于畜牧业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如何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饲料的粉碎粒度是影响饲料利用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旨在研究饲料粉碎粒度与能耗以及蛋白质体外消化率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二、饲料粉碎粒度对能耗的影响2.1 不同粒度饲料的制备过程饲料粉碎粒度的测定方法主要有筛分法和显微镜法两种。

通过筛分法测定饲料粉碎粒度可分为较粗饲料、中等饲料和较细饲料。

显微镜法则可以进一步精确确定饲料的粉碎粒度。

2.2 粉碎设备对能耗的影响粉碎设备是饲料制备过程中消耗能量最多的环节之一。

不同粒度的饲料所需的能耗存在差异。

一般来说,饲料越细碎,所需的能量消耗越大。

2.3 饲料粉碎粒度与能耗的关系研究发现,饲料粉碎粒度与能耗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当饲料粉碎粒度较大时,能耗较低;而当饲料粉碎粒度较小时,能耗较高。

这是因为细碎饲料需要更多的能量来分解原料,从而得到所需的粒度。

三、饲料粉碎粒度与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研究3.1 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测定方法蛋白质体外消化率是评价饲料蛋白质利用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离体消化法、酶解法和氨基酸分析法等。

3.2 不同粒度饲料的蛋白质体外消化率比较研究发现,不同粒度的饲料对于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具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细碎的饲料粒度能够提高蛋白质体外消化率。

这是因为细碎的饲料更易被消化酶附着,并且更易被生物体吸收。

3.3 饲料粉碎粒度与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关系研究发现,饲料粉碎粒度与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粉碎粒度较小的饲料更易被消化酶附着和分解,从而提高了蛋白质体外消化率。

四、饲料粉碎粒度与饲料利用效率的关系4.1 饲料利用效率的评价指标评价饲料利用效率主要有饲料转化率、生长速度和产蛋率等指标。

4.2 饲料粉碎粒度与饲料利用效率的关系研究通过与饲料利用效率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饲料粉碎粒度与饲料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

蛋白质、粗蛋白、胃蛋白酶消化率、总氮方法步骤总结

蛋白质、粗蛋白、胃蛋白酶消化率、总氮方法步骤总结

称取样品时称样量按照样品中蛋白质含量多少称取蛋白质(GB 5009.5-2016)试剂:硼酸(20g/L):50g硼酸+2.5L水NaOH(400g/L):3瓶氢氧化钠稀释至桶标刻度线甲基红指示剂(1g/L):0.1g甲基红,95%乙醇稀释至100mL亚甲基蓝指示剂(1g/L):0.1g亚甲基蓝,95%乙醇稀释至100mL溴甲基绿指示剂(1g/L):0.1g溴甲酚绿,95%乙醇稀释至100mLB混合指示剂:2份甲基红+1份亚甲基蓝B混合指示剂:1份甲基红+5溴甲酚绿蛋白催化剂:33.3g硫酸铜+500g硫酸钾。

称样:燃烧法:0.1-0.3g 腐竹:粉碎燃烧(糖分较高或脂肪较高的样品可选择1g-1.5g的称取量)淀粉:5g 鸡蛋:1g 奶、血浆、冰棍:3-4g 酱油:1mL 醋:5mL 饮料、口服液:4-5g 调味酱:1-2g 湿饲料:2g 制不匀的饲料、酒糟、草:1g 酒:5mL挥干乙醇胃蛋白酶消化率:称样3-4g,用乙醚脱脂,洗液澄清,室温风干。

称风干试样1g→250mL磨口锥形瓶→150mL水+0.9mL浓盐酸+0.3g胃蛋白酶→盖塞→45℃振摇16h→抽滤→消化→蒸馏→滴定氢氧化钾蛋白质溶解度:称样1g→250mL烧杯→50mL 0.2%KOH→搅拌20min→27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消化→6432的规定测粗蛋白含量酪蛋白的测定:称0.2g试样→150mL具塞锥形瓶→酸法(0.0200±0.0010gNaHCO3+ 8mL水)或酶法(0.0200±0.0010g三聚磷酸钠 + 8mL水)或膜法(8mL水)→混匀→65-67℃水浴→每隔5min轻摇一次至溶解→冷却加1mL乙酸→混匀,静置5min→加1mL乙酸钠→静置,沉淀,过滤→沉淀物置于消化管→5009.5处理水溶性蛋白质(腐乳):取样沥干汁液,捏匀称取25g,加少量水煮沸冷却转移250mL容量瓶,定容过滤,吸取10mL置于消化管→5009.5处理。

几种常见蛋白质饲料的体外营养价值评定

几种常见蛋白质饲料的体外营养价值评定
坏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封口之后在恒温的水浴摇床上
37兀孵育4 h;用胃蛋白酶消化之后,用0.2 mol/L NaOH来中和,再加入准备好的10 mL磷酸盐缓冲 液(0.2 mol/L,pH=6.8),再用准备好的 1 mol/L HC1 或1 mol/L NaOH将其pH值调至6.8;然后加入 50 mg/mL 1 mL猪胰酶溶液,把口封上,再放在恒温 的水浴振荡器中在39兀的条件下进行消化,时间分 别为4、8、12、16、20、24、28 h;用胰蛋白酶消化之后, 进行下一步操作,加入事先准备好的20%磺基水杨 酸溶液5 mL,15 000 r/min离心15 min,去掉上清 液,沉淀物放置在so r的干燥箱里过夜,待测
磺基水杨酸
西安泽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收稿日期:2019-01-30 基金项目:2017年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吉农院合字201711439025号) *通讯作者 董 捷,男,1996年生,本科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养殖与饲料2019年第07期
试验研究.11 .
1.3试验仪器 本试验所用仪器见表2。
名称 离心机 pH计 磁力搅拌器 水浴振荡器
关键词豆粕;鱼粉;血粉;DDGS;羽毛粉;蛋白质体外消化率;蛋白质溶解度
蛋白质在动物所需的养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 地位,关于蛋白质各方面的研究在当今的动物营养 学中也一直都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叫研究方法主要 有:粗蛋白质、可消化粗蛋白质、蛋白质的生物学价 值、净蛋白利用率、蛋白质效率比、化学比分、必需 氨基酸指数、可消化、可利用和有效氨基酸、反刍动 物蛋白质质量评定体系叫根据不同的情况掌握不 同的蛋白质质量评定方法对于一线的养殖人员及 科研人员系统地理解蛋白的消化、吸收、代谢及利 用的机制有很大的帮助。不同的蛋白质原料在同一 种动物的消化道内之所以呈现出不同的消化利用 率,是因为其本身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不同,对消化 道内环境有不同的作用结果而导致。然而,与传统 的动物营养研究手段相比,在分子及细胞的水平上 研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特征与其营养利用率之间 关系的报道目前还很有限I。本试验选用5种具有 代表性的蛋白质饲料:豆粕、鱼粉、血粉、DDGS、羽 毛粉,所用的试剂为0.2%氢氧化钾,采用凯氏定氮

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体外消化法评定豆粕粉碎粒度

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体外消化法评定豆粕粉碎粒度

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体外消化法评定豆粕粉碎粒度梁明;杨维仁【摘要】选用1.0、1.5、2.0、2.5和3.0 mm筛孔孔径的筛片粉碎得到粒度为432、505、637、717、805 μm的豆粕,然后制成粉状配合饲料和颗粒饲料.对豆粕及不同粒度基础配制的粉状配合饲料和颗粒料分别进行胃蛋白酶-胰酶体外模拟酶解法测定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筛片孔径从1.0 mm扩大到3.0 mm,豆粕粉碎样品的粒度也从432μm增大到805 μm,筛孔孔径与粒度间具有线性关系(P<0.01);选用浓度为70mg/mL胃蛋白酶和16 mg/mL胰蛋白酶进行体外模拟消化,随豆粕粒度的增加,豆粕、粉状配合饲料、颗粒料体外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消化率均随豆粕粉碎粒度的增加均呈现降低.豆粕和颗粒料的体外消化率随豆粕粉碎粒度减小呈线性提高(P<0.01),但粉状配合饲料消化率随豆粕粉碎粒度的变化未出现明显的线性规律(P =0.443、P=0.113).505 μm组和637 μm组均可得到较高的消化率,但考虑到加工成本问题,637μm可作为豆粕在仔鸡颗粒料最适粉碎粒度,即2.0 mm为制作仔鸡颗粒料的粉碎机筛片最佳筛孔孔径.【期刊名称】《中国粮油学报》【年(卷),期】2013(028)003【总页数】5页(P87-91)【关键词】豆粕;粒度;胃蛋白酶-胰酶;体外消化法;消化率【作者】梁明;杨维仁【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泰安271018;山东农业大学,泰安271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9饲料粉碎粒度对饲料消化利用和动物生产性能均有明显影响,对饲料的加工过程与产品质量也有重要作用[1]。

粉碎过程通过破坏谷物种皮的保护,从而增大了饲料的表面积,增加了饲料与消化酶接触的机会,进而提高养分的消化利用率,改善饲料报酬。

适宜的粉碎粒度可显著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减少动物粪便排泄量,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也利于饲料成分混合均匀,便于颗粒饲料的制作,提高制粒的效率和颗粒质量[2]。

反刍动物常用饲料的体外消化率

反刍动物常用饲料的体外消化率

反刍动物常用饲料的体外消化率曹香林;陈建军;郑琛【摘要】为有效利用当地饲料资源,提高反刍动物配合日粮的利用效率和生产性能,选用西北地区常见的棉籽蛋白、玉米啤酒糟、苹果渣、玉米皮、甜菜粕、菜粕和苜蓿等7种反刍动物常用饲料原料,采用应用滤袋的两级离体消化法对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体外消化率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甜菜粕的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VDMD)、有机物体外消化率(IVOMD)和粗蛋白质体外消化率(IVCPD)显著高于其他样品(P〈0.05),玉米啤酒糟的IVDMD、IVOMD、IVCPD、中性洗涤纤维体外消化率(IVNDFD)和酸性洗涤纤维体外消化率(IVADFD)都处于较低水平。

【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40)003【总页数】3页(P150-152)【关键词】反刍动物;两级离体消化;饲料;体外消化率;滤袋【作者】曹香林;陈建军;郑琛【作者单位】^p【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7评定反刍动物饲料消化率最早采用表观消化率法,但后来根据反刍动物代谢的特点发现,该法存在着严重缺陷。

随着反刍动物营养研究的深入,反刍动物饲料评定方法也不断进步和完善,如瘤胃降解与非降解蛋白质体系的提出和发展等。

目前,评定反刍动物饲料消化率的方法主要有3种,即活体法、尼龙袋法和体外法,并从常用的消化代谢试验、尼龙袋试验等又衍生出了人工瘤胃试验、产气量法、移动尼龙袋法[1]。

体外试验以其操作简便、不需要动物、测定时间短、成本低、易于标准化等特点受到青睐。

目前应用较多的体外方法有活体外产气法[2]、两级离体消化法[3]及活体外消化率测定法[4]等。

西北地区常见的反刍动物饲料原料包括棉籽蛋白、棉粕、玉米啤酒糟、苹果渣、玉米皮、甜菜粕和菜粕等,饲料资源丰富。

为有效利用当地饲料资源,提高反刍动物配合日粮的利用效率和生产性能,笔者于2009年3月利用两极离体消化法并结合滤袋技术,对这些原料的消化率进行测定,以期为反刍动物的饲料配制提供参考。

饲料植物蛋白质消化率的测定及影响因素研究

饲料植物蛋白质消化率的测定及影响因素研究

饲料植物蛋白质消化率的测定及影响因素研究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关注逐渐增加,饲料植物蛋白质的消化率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

因为饲料中的蛋白质是动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源头,而蛋白质的消化率直接影响到动物的生长效率和利益。

因此,对饲料植物蛋白质消化率进行测定和研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对于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动物的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如何准确测定饲料植物蛋白质的消化率是一个关键问题。

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体外消化试验和体内标记法。

体外消化试验是将饲料植物先与动物消化液搅拌,模拟出动物消化过程,然后测定残留蛋白质的含量来计算消化率。

体内标记法则是将食物中的蛋白质标记,然后测定排出的标记物,从而计算蛋白质的消化率。

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研究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其次,影响饲料植物蛋白质消化率的因素有很多。

一是植物自身的因素。

不同植物的蛋白质组成和结构差异很大,这将直接影响到其消化率。

一些植物蛋白质含有较多的非蛋白氮物质,如鞣酸、皂苷等,会降低蛋白质的消化率。

此外,一些植物蛋白质也存在抗营养因子,如抗胰蛋白酶、抗生氧化剂等,这些因子也会降低消化率。

因此,了解植物自身的特点对于评估其蛋白质消化率至关重要。

除了植物自身的因素外,动物的因素也会对蛋白质的消化率产生重要影响。

动物的消化器官结构和功能将直接决定蛋白质的消化效率。

例如,瘤胃发达的反刍动物可以通过反复反刍和微生物发酵,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

另外,饲料植物中存在的一些特殊物质,如纤维素、木素等,也会对蛋白质的消化产生相互作用。

同时,动物的生理状态和饲养方式也会对蛋白质的消化率产生影响。

例如,存在消化道疾病的动物蛋白质消化率会下降;而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动物的消化率。

此外,环境因素也会对饲料植物蛋白质的消化率产生一定影响。

温度、湿度、光照等都会对植物的生长和营养产生影响,间接影响蛋白质的消化率。

例如,低温环境下植物生长缓慢,蛋白质的含量和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草鱼肠道对4种饲料蛋白质氨基酸消化和吸收率的比较分析_邝雪梅

草鱼肠道对4种饲料蛋白质氨基酸消化和吸收率的比较分析_邝雪梅

《淡水渔业》2004年第34卷第3期收稿日期:2003-08-17作者简介:邝雪梅(1964-),女,重庆人,湛江海洋大学讲师,从事鱼类养殖的教学及科研工作。

草鱼肠道对4种饲料蛋白质氨基酸消化和吸收率的比较分析邝雪梅 杨 文 潘欢欢 封承辉(湛江海洋大学,广东湛江 524088) 摘 要 采用离体消化方法,利用草鱼肠道消化酶作为酶源,在水解7h 后,用茚三酮方法测定水解液中生成的氨基酸总量,以生成的氨基酸量占消化前饲料蛋白质量的百分比表示氨基酸离体消化率。

4种饲料的氨基酸消化率分别为鱼粉64.56%、豆粕88.73%、菜粕75.03%、棉粕81.00%,显示出草鱼对3种植物饲料蛋白质的氨基酸消化率高于鱼粉的结果。

关键词 氨基酸,消化,吸收,草鱼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离体酶解反应得到草鱼肠道在相同的条件下对不同饲料原料的氨基酸消化率,建立以氨基酸消化率的作为饲料蛋白质可消化性的离体消化率试验方法。

同时按照离体酶解方法制备饲料原料的酶解溶液作为灌注液,再通过肠道的离体灌注试验,定量地比较分析草鱼对不同饲料蛋白质酶解液中的氨基酸整体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率,在相同条件下比较分析草鱼对不同饲料蛋白质原料的氨基酸消化率和肠道对酶解液中氨基酸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率差异,并对试验方法进行探讨。

1 实验材料和方法1.1 饲料原料选择进口鱼粉、豆粕、菜粕、棉粕共4种常规蛋白质饲料原料,原料经过植物粉碎机粉碎后全部通过80目标准筛。

1.2 氨基酸离体消化率测定方法1.2.1 用于离体消化的消化酶制备取在水族箱中经过配合饲料养殖2周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15尾,平均体重190克左右,常规解剖得到肠道,滤纸吸干后称重。

按照肠道重量10倍加入pH 7.4、0.2mol /L 的磷酸缓冲液,玻璃匀浆器匀浆,冷冻离心机在-4~2℃、10000r /min 离心20min ,取上清液冰箱冷冻保存备用。

喷雾干燥血球蛋白粉体外消化率的测定

喷雾干燥血球蛋白粉体外消化率的测定
殖 与饲 料 2 1 0 2年 第 7
试验
喷雾 干 燥血 球 蛋 白粉体 外 消化率 的测定
邹 国庆 吴明文 张 秀民 卢进峰 徐 宝海 王雅静 高振 宏
淮 北恩彼 饲料 有 限公 司 , 安徽 淮 北 250 300
摘要 为检测饲料用 喷雾 干燥血球蛋 白粉体外 消化率 , 对其进行了蛋 白质体外 消化率 的测定 。结果发现 , 饲
收稿 日期 :0 2 0 — 4 21—60 基金项 目: 安徽 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 目( 编号 :1 b 3 3 1 o 10 0 0 0 5 4
3 消 化残 渣 处 理 。将磨 口瓶从 水 浴 锅 中取 出 , ) 呈 4 。 放置 , 残渣 沉 淀 1 i 5 让 5 mn以上 , 随后在 铺有
应 该对其 消化率 进行测 定和分 析 , 这对 全 面评 价 消化 炉 由上海纤 检 仪器有 限公 司生产 。
. 2 食 物 营养 具 重 要 的 意 义 【。体 外 消 化 率 的 测 定 是 1 方 法 z -
利 用 消 化 酶 对 营 养 物 质 进 行 体 外 消 化 , 而 模 拟 从
喷 雾 干 燥 血 球 蛋 白粉 既 保 留 了 血 液 中 高 品 质 的 营 养成 分 , 消灭 了病 原 , 一 种 新 型 、 又 是 安 料 , 产 生 常 规 蛋 白饲 料 没 有 的 未 知 功 效 , 而 并 从
1 材 料 与 方 法
1血 球 蛋 白粉 。N 一 0饲 料用 喷雾 干燥 血球蛋 ) P9 2试 剂 。胃蛋 白酶 由上海华 兴 生化试 剂有 限公 )
邹 国庆 , , 8 年生 , 男 1 9 9 本科 , 助理工程师。

1 0.试验研 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蛋白原料的体外消化率的测定方法的比较摘要:试验分别采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法、肉食性鱼类(如鲈鱼)消化道粗酶提取液消化法和草食性鱼类(如草鱼)消化道粗酶提取液消化法测定了酪蛋白、鱼粉、豆粕、菜籽粕、棉籽粕、酵母粉和玉米蛋白粉等7种蛋白质原料的体外消化率。

3种测定方法中,鱼粉的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豆粕、菜籽粕、酵母粉和玉米蛋白粉用两步法和草鱼消化酶法测定的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棉籽粕消化率用两步法测定值高于用消化酶法的测定值,差异极显著(P<0.01);豆粕、菜籽粕、酵母粉和玉米蛋白粉的消化率用两步法比用鲈鱼消化酶测定的值高,差异极显著(P<0.01);草鱼消化酶法和鲈鱼消化酶法对酪蛋白的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于豆粕、菜籽粕、棉籽粕、酵母粉和玉米蛋白粉草鱼消化酶法测定值高于鲈鱼消化酶法的测定值,差异极显著(P<0.01)。

结果表明,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体外消化法在测定鱼粉蛋白质消化率时可替代鱼类消化液粗酶消化法,对其它蛋白质原料使用该方法应慎重。

关键词:蛋白质饲料;体外消化率;测定方法消化率是动物从食物中所消化吸收的部分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是评价饲料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测定饲料消化率主要有两种方法:体外法和体内法。

体内法测定的消化率能够比较真实的反映鱼类对饲料的消化情况。

但体内法测定方法复杂、时间长、费用高,而且对外界环境的要求较高,季节、温度、光照等都会影响消化率测定值。

体外消化法是利用精制的消化酶或研究对象的消化道酶提取液在试管内进行的消化试验,其测定值可近似反映鱼对饲料的消化率。

此法能快速测定原料的相对利用率,为营养师制作配方提供参考[1]。

然而,体外消化法无法反映体内消化的真实情况。

Boisen和Eggum(1991)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法中利用标准过滤装置测得饲料蛋白质消化率与鼠和猪的真消化率十分接近,他们认为这种方法测得的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经内源氮校正与回肠末端蛋白质表观消化率高度相关。

我国饲料原料品种多,营养成分含量差异大,加工方式各异,饲料原料对不同鱼类的营养价值差异更大。

由于鱼类生活在水中,测定鱼类饲料真消化率比测定畜禽的更加困难。

所以寻找一种准确、简便、实用的消化率测定方法对评价鱼类饲料的消化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试验采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体外消化法以及从肉食性和草食性鱼类的消化道提取消化酶在体外消化饲料的方法,测定了7种常用蛋白质饲料原料的消化率,为饲料生产者配制鱼用饲料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为体外测定鱼用蛋白质原料消化率提供参照。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饲料原料酪蛋白、鱼粉、豆粕、菜籽粕、棉籽粕、酵母粉和玉米蛋白粉,均为经105℃烘干处理的样品,粉碎过60目筛后保存备用。

1.1.2 主要试剂硫酸(GB 625—77)、硫酸铜(GB 665—78)、硫酸钾(HG 3—920—76)和氢氧化钠(GB 629—77),均为分析纯。

硼酸(GB 628-78)(分析纯):2g溶于100ml水配成2%溶液(W/V)。

混合指示剂:甲基红(HG 3—958—76)0.1%乙醇溶液,溴甲酚绿(HG 3—1220—79)0.5%乙醇溶液,两溶液等体积混合,阴凉处保存期三个月以内。

0.05mol/l HCl溶液:取4.2ml浓盐酸,用蒸馏水定容至1L。

标定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取20 ml 0.1%甲基红酒精溶液,与20ml 0.5%溴甲酚绿酒精溶液,混匀。

胃蛋白酶活性为1:10 000;胰蛋白复合酶活性为2 500IU/mg;鲈鱼消化道混合液;草鱼消化道混合液;双抗为青霉素G钾盐(150 IU/ml)和硫酸链霉素(150IU/ml);14%磺基水杨酸钠。

1.1.3 主要仪器实验用样品粉碎机、分析筛(孔径0.60mm)、分析天平(感量0.001g)、滴定管(酸式,100ml)、电炉、消化炉、电热式恒温烘箱、干燥器、凯氏蒸馏装置、过滤装置、磁力搅拌器、离心机、恒温水浴振荡器等。

1.2 试验方法1.2.1 原料蛋白质测定1.2.1.1 消化称取0.6~0.7g(准确至0.001g)试样,无损失地放入消化瓶中,加入无水硫酸钠和硫酸铜的混合物[m(CuSO4·5H2O):m(Na2SO4)=1:9]6g,与试样混合均匀,再加浓硫酸20ml,在消化炉上小心加热,起初电压调大,冒烟时调小电压,大量冒烟后再调大电压,加热至样品呈透明的浅蓝色或白色为止,关上电源,使消化瓶自然冷却。

而后,用蒸馏水冲洗消化瓶,洗液注入100ml容量瓶内,定容。

同时做一个空白对照试验。

1.2.1.2 蒸馏连接好凯氏蒸馏装置,加热使之产生蒸汽。

取20%硼酸溶液20ml置于150ml三角瓶内,并加混合指示剂1滴,然后将其置于冷凝管下。

吸取消化稀释液10ml,由漏斗处加入反应室内,再加40% NaOH溶液10ml。

使蒸汽进入反应室,加热蒸馏,直至三角瓶内硼酸溶液增加1倍体积,移开三角瓶,停止加热。

将空白对照的消化液做同样处理。

1.2.1.3 滴定用0.05 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到接收液由绿色变为灰红色即是终点。

同样滴定空白实验的接收液。

1.2.1.4 计算式中:CB——含氮量;NHCl——滴定所用盐酸的浓度;V1——试样滴定时所需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V2——空白滴定时所需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m——试样的质量(g)。

1.2.2 消化液测定法1.2.2.1 胃蛋白酶最适量的选择分别取0.5g豆粕置于3个三角瓶中,各加入含不同胃蛋白酶活性单位(100IU、160IU、200IU)的pH值为1.4的0.05mol/l HCl-KCl缓冲液30ml,在40℃台式恒温摇床上保温3h后过滤,多次冲洗残留物,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残留物的蛋白质含量。

计算饲料蛋白质消化率,确定出胃蛋白酶的最适用量为160 IU(表1)。

1.2.2.2 胰蛋白酶最适用量的选择分别取0.5g豆粕置于3个三角瓶中,用含有胃蛋白酶浓度为0.05mol/l的HCl-KCl缓冲液做前处理,之后加0.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消化液使之pH值等于6.8。

再分别加入含不同胰蛋白酶活性(100IU、150IU、200IU)的0.05mol/l的KH2PO4-NaOH缓冲液。

继续培养3h,测定饲料的蛋白质消化率,确定出胰蛋白酶的最适用量为150IU(表21.2.2.3 离体消化程序①胃蛋白酶处理a.称取0.5g饲料样品2份,分别置于250 ml带盖三角瓶中(每个样品测2个平行样)。

b.准确称取1.777g胃蛋白酶(准确到0.001g),置于体积100ml、pH值1.4的HCl-KCl缓冲液中。

c.用移液管移取30ml上述混合液置于三角瓶中。

d.将三角瓶置于(40±0.1)℃台式恒温摇床中,以其温度达到40℃时开始计时,震荡3h,频率为80次/min。

②胰蛋白酶处理a.准确称取4mg胰蛋白酶(准确到0.001g),置于体积1 000ml、pH值6.8的KH2PO4-NaOH 缓冲液中,放入冰箱中备用(温度为4~6℃)。

b.从摇床中按顺序取下三角瓶,用0.2mol/ml NaOH溶液滴定消化液,使其pH值6.8,各量取15ml KH2PO4-NaOH缓冲液置于三角瓶中,然后再分别用移液管吸取15ml KH2PO4-NaOH-胰蛋白酶混合液置于另一个三角瓶中。

c.继续在(40±0.1)℃下震荡培养3h。

d.用320目尼龙滤布和抽滤装置过滤消化液,并用温水反复冲洗培养用的三角瓶(3~4次),将洗液加入消化液中过滤,用洗瓶多次冲洗滤渣。

e.将滤渣放入65℃恒温烘箱中烘干1h。

f.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滤渣的含氮量,计算消化率。

③空白试验按上述各步骤进行,但不加入样品,测定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复合处理空白试验的含氮量。

1.2.2.4 体外消化率计算方法粗蛋白消化率(%)= 100×(饲料样品粗蛋白含量-消化后滤渣粗蛋白含量)/饲料样品粗蛋白含量1.2.3 消化酶提取法1.2.3.1 粗酶液的提取按照常规方法解剖取出鱼的肠道和肝胰脏,去除脂肪和肠道内容物后,用0.2M、pH值7.4的磷酸缓冲液按W/V为1:20稀释,并用玻璃匀浆器匀浆后,在3 500r/min下离心20min,取上清液作为粗酶提取液,冷冻保存于冰箱中备用。

1.2.3.2 离体消化率的测定准确称量过80目的样品各0.400g,放入100ml带塞三角瓶中,加0.02M、pH值7.4的磷酸缓冲液40ml,粗酶液10ml,加入双抗(青霉素150IU/ml、硫酸链霉素150IU/ml)。

每隔4h 加双抗一次,置于(28±1)℃的恒温生化培养箱中,在以50次/min震荡的摇床上进行离体消化12h。

每个样品分别作2个平行样。

1.2.3.3 离体消化率的计算鱼类消化道的粗酶液离体消化12h后终止反应,用定量滤纸过滤,并用温水冲洗3~4次,取滤渣(含滤纸)在105℃下烘干至恒重并准确称重。

凯氏定氮法测定饲料原料及其消化后相应滤渣的粗蛋白含量。

粗蛋白消化率(%)= 100×(饲料样品粗蛋白含量-消化后滤渣粗蛋白含量)/饲料样品粗蛋白含量2 结果2.1 饲料的粗蛋白含量试验所用的饲料原料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得其粗蛋白含量(见表3)。

2.2 饲料粗蛋白的体外消化率消化液测定法(即胃蛋白酶-胰酶两步消化法)、消化液提取法(提取鲈鱼和草鱼两种消化液)测得的蛋白质饲料消化率见表4。

3 分析与讨论3.1 蛋白质饲料原料由表4可知,两步法中酪蛋白的消化率最高,为96.9%;其次为棉籽粕和豆粕,其消化率分别为90.2%、89.9%;玉米蛋白粉、鱼粉的消化率分别为83.4%和80.7%;酵母粉、菜籽粕的蛋白质消化率均低于80%。

试验测得的常用蛋白质消化率,与其他学者报道的有关体外消化率结果十分接近。

酪蛋白、豆粕的消化率略低于pH值恒定法和体外消化法的测定值[4,5]。

从鲈鱼消化酶对蛋白质饲料的消化率来看,酪蛋白最高为86.2%,其次为鱼粉83.8%;在植物蛋白饲料中豆粕较高,接近于鱼粉的消化率,为81.8%,而菜籽粕和棉籽粕的消化率较低,均小于50%;酵母粉和玉米蛋白粉的消化率最低,分别只有38.4%、36.3%。

草鱼消化酶对蛋白质饲料的消化率数据显示,酪蛋白仍然是最高的,为90.4%;其次为豆粕、菜籽粕和鱼粉,分别为87.5%、86.2%、84.0%;玉米蛋白粉和棉籽粕的消化率为77.1%和75.2%;酵母粉的消化率最低,只有68.5%。

值得注意的是,豆粕、菜籽粕的消化率均高于鱼粉,这主要是由其草食性鱼类的特点决定的,本试验与罗莉等(1997)测定的结果相一致[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