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便秘须分辨实秘、虚秘处方
治便秘症精选的药方

治便秘症精选的药方治便秘症精选的药方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便秘病的症状,根据症状精选选了个15药方供有缘人对症选药方1.实证便秘:大便秘结而腹胀拒按者。
一.热秘证:大便干结。
小便短赤。
腹部胀满,按之作痛。
口干口臭或口舌生疮。
身热面赤。
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
1.脾约麻仁丸加减;麻仁8克白芍4克炙枳实4克大黄8克炙厚朴5克蜂蜜60克杏仁4克加减1.大便干结而坚硬者,可加芒硝。
2.如干舌燥,津液耗伤者可加生地、玄参、石斛。
3.如兼痔疮便血,宜加槐花、地榆。
便秘加减:1.津液耗伤较盛,口渴喜欢,大便坚硬者,宜加沙参、生地、麦冬、玄参等,以增液行舟。
2. 秘结日久不通,大便坚硬者,可加玄明粉以咸寒软坚而通便。
便秘加减2:1. 大便秘结日久,粪块坚硬者,加芒硝、全瓜蒌;2. 津伤较重者,见口渴喜冷饮,加玄参、生地、麦冬、石斛、芦根以养阴生津,增液行舟,3. 若肝胃火旺者,加芦荟。
临证若具备阳明腑实证的主要症状,可用《伤寒论》诸承气汤治疗,但不可久服,以免攻伐太过,伤气耗津,通便后改投缓剂,如用麻子会丸(上面药方)之类治疗,并在方中加养阴生津之品。
1.郁怒伤肝,肝郁化火证:症见大便秘结,目赤易怒,口苦,舌质红,脉弦而数者。
治宜泻肝通便,方用当归龙荟丸加减。
亦可配服更衣丸。
2.当归龙荟丸当归3克龙胆草3克山栀子3克黄连3克黄柏3克黄芩3克芦荟1.5克青黛1.5克大黄1.5克木香0.5克生姜3克麝香0.15克(包)3.更衣丸朱砂15克芦荟21克2.正虚邪实证:因阳明腑实,失于攻下,症见胸腹硬满,大便秘结,烦躁,口渴,甚至谵语,精神萎靡,面色苍白,气短等。
治宜扶正攻下。
方用4.黄龙汤加减;大黄12克芒硝9克(包)枳实9克厚朴12克甘草3克人参6克当归9克桔梗3克1.老年气血虚者,去芒硝。
大便秘结中医治疗古秘方详解

大便秘结中医治疗古秘方详解大便秘结中医治疗古秘方详解大便秘结,因热者多,宜分虚实。
然有因气滞,因风燥,致秘之不同。
治亦有异。
又间有冷秘一症,亦当审察。
至若老人津液干枯,产后亡血,及发汗,利小便过多,病后气血木复,皆能使大便秘结。
当滋阴养血,生津润澡,则便自通。
误用硝、黄利药,多遗后患。
按东垣云∶肾主二便,主五液,津液盛则大便如常,若饥饱劳役,损伤胃气。
及过食辛热浓味,则火邪伏于血中,耗散真阴,津液不足,故大便燥结,赵氏云∶余尝法东垣之论,而不用其通幽、润肠等,惟用大剂六味,加生津二冬润燥〔人乳、白蜜。
〕之品,煎服自效。
如热秘而又兼气虚者于前方再加参、三、五钱立应。
此因气虚不能推送,阴虚不能濡润故也,亲试甚验,故表出之。
六一散顺气汤〔见伤寒。
〕此方治一切实热秘结。
随症采用。
麻仁丸治脾约〔脾土燥热,将胃中三、五日之谷省约为一、二弹丸而出。
〕大便艰难。
〔肠中津液干燥之故、必胃强者,方可暂用。
〕麻仁〔三两。
〕杏仁〔润燥。
〕白芍〔养阴。
〕大黄〔泄热。
制,各二两五钱。
〕枳实浓朴〔散结,各一两。
〕〔炼蜜丸服。
〕此泻热散结,润下之剂。
象胆丸〔以味苦象胆也。
〕真芦荟〔苦寒清热,湿润滋燥。
同以朱砂清镇下坠之剂,自然热结开通。
研细,一两四钱。
〕朱砂〔研细。
一两。
滴好酒少许,和丸小豆大,天晴时修合。
每服一钱二分或三钱。
白汤送下。
朝服暮通,暮服朝通。
〕此清热下通之缓剂。
此方亦实热秘结者宜之。
只行一、二次,甚为稳当。
但味极苦,最难服,胃弱者恐不能胜。
养阴清热润燥汤〔见燥。
〕治一切虚热秘结,随症加减。
如内热甚,可加蔗浆或梨汁。
生地蜜油饮治老人津液干枯,及产后大便秘结。
生地〔四两作小块。
〕芝麻油〔四两,入生地同煎,以浮起油面为度,去地,将油倾入大碗。
〕加生白蜜〔两许。
〕调滚汤〔一碗。
〕同油顿饮。
或独用生地〔三、四两。
〕煎汤顿饮亦效,再加松子仁〔一两。
〕更佳。
此二方一切虚,热秘结可采用。
橘杏汤治气滞不通,大便秘结〔三焦相通,不过一气。
便秘茶配方

便秘茶配方
便秘茶配方
便秘是指大肠蠕动功能障碍所致的大便秘结不通的病症。
中医认为,肠有炽热、气机郁滞、正气不足皆可引起便秘。
可分实秘和虚秘。
治疗时实秘以清热润肠、顺气导滞为主,虚秘以益气健脾、温阳通便为主。
可试用下列方剂。
(1)茶叶3克、牛奶100毫升、白糖适量。
先将茶叶放人杯中,用沸水冲泡备用。
再将牛奶放人锅中煮开,加入白糖,再加入茶水即可。
(2)茶叶15克、黑芝麻和制大黄各60克,研成细末,每次用10克,开水冲服。
(3)茶叶3克,装袋放杯中,用沸水泡茶(平时饮茶者稍浓些),凉后加适量蜂蜜,搅匀,代茶饮用。
(4)茶叶2克、红糖10克,用开水冲泡5分钟,每顿饭后饮1杯。
用于病后大便不通。
(5)绿茶6克、决明子20克,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用于便秘。
第1页共1页。
治疗体虚便秘的中药处方

治疗体虚便秘的中药处方1.润燥汤方歌阴虚液涸常便难,首乌生用量宜多。
若加芝麻滑去着,泻中求补费斟酌。
注:阴血俱虚,津液枯竭,而致肠燥便结者,宜用生何首乌(养血祛风,泻中有补)30至60克黑芝麻(养血润燥,滑可去着)15克水煎分二服。
一般应连服七、八天,效果良好。
2.胡桃蜜麻煎方歌润肠通便治法多,胡桃蜜麻效偏卓。
诸物多液生津妙,煎汤并兑蜂蜜喝。
注:此方纯用多脂多液之品,对年老体弱便秘、或妇女产后血虚便秘,及一切血虚肠燥证皆有效。
方用火麻仁30克黑芝麻15克核桃肉15克水煎兑入蜂蜜30克和匀服。
3.冬苋莱汤方歌津枯肠燥大便难,冬苋菜汤宜常餐。
或取鲜汁兑蜜服,滑可去著莫等闲。
注:冬苋菜仍是寻常菜食品,汁多而润滑,多食有益无害。
如津液枯,大便难,可以冬苋菜500至1000克煮汤频服;或以冬苋菜捣绒取鲜汁,每次一小碗。
兑入蜂蜜30克,润肠通便之力尤强。
4.韭汁牛乳饮、一味韭子汤方歌津血枯槁便难行,润燥韭汁牛乳饮。
若是老年肠无力,一两韭子机能振。
注:(1)韭汁牛乳饮:用韭汁小半杯、牛乳1杯兑服。
(2)韭子汤:即韭子30克水煎服。
5.润肠通便验方歌蜜油搅匀浑如胶,老年肠燥津枯苗。
津回肠润勿伤正,预保中宫第一条。
注:蜂蜜、麻油各半,搅匀,每服一小杯。
6.体虚便秘外治方歌(1)虚热便秘不宜攻,须得欲便以法通。
苦能泻热猪胆汁,空管注入肛肠中。
(2)寒结下焦便不道,酒曲饭捣脐眼封。
肾司二便失开阖,气转便通痛胀松。
注:(1)猪苦胆汁,每次10至20毫升注入肛门内,有泻热通便之效。
(2)曲脐散:即用大酢酒曲1个捣烂,加冷饭冲如泥状,包贴肚脐,包后约一、二小时,觉腹内鸣吼,此法虚秘实秘皆可用。
不久可得便下。
便秘中医特色疗法诊疗标准

便秘的中医诊断病名也为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主要是由于肠胃积热、气机郁滞、气血阴亏、阳虚寒凝等造成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从而出现便秘。
中医临床可将便秘分为热秘、气秘、气虚秘、血虚秘、阴虚秘、阳虚秘等多种证型,需由专业中医医生进行辨证论治。
热秘者需清热润肠通便,选方为麻子仁丸加减;气秘者需顺气导滞,选方为六磨汤加减;气虚秘者宜补气健脾,选方为黄芪汤加减;血虚秘者宜养血润燥,选方为润肠丸加减;阴虚秘者宜滋阴补肾,选方为六味地黄丸加减;阳虚秘者宜温阳通便,选方为济川煎加减。
便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食用过于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而应多吃粗粮果蔬、多饮水,多活动以疏通气血。
此外,患者还应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并且不可滥用泻药,以免使用不当而加重便秘。
虚秘可分气虚便秘

虚秘可分气虚便秘、血虚便秘、阴虚便秘三种。
(1)气虚便秘:病机在于肺脾气虚,运化失职,大肠传导无力。
治宜补气健脾,常用黄芪汤,其药物组成:黄芪30g,陈皮10g,麻仁15g,白蜜10g。
本方以黄芪峻补肺脾之气,为君;以麻仁、白蜜润肠通便为臣;陈皮理气为佐。
气虚下陷脱肛者,可加升麻、柴胡、桔梗、党参,协同黄芪以益气升陷。
肺虚久咳短气者加生脉散及紫菀、白前。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气虚日久,服上方不效者,宜兼补肾,可用大补元煎加味。
(2)血虚便秘:病机在于血虚不能下润大肠,肠道干涩。
故治宜养血润燥,方用润肠丸,药物组成如下:当归15g,生地15g,麻仁15g,桃仁10g,枳壳10g。
本方重在补血润下,方中当归、生地补血养阴;麻仁、桃仁润肠通便;枳壳破气下行。
若血虚有热,兼见口干、心烦,苔剥、脉细数,宜加生首乌、玉竹、知母以生津清热;若津液已复而大便仍干燥者,可用五仁丸以润滑肠道。
(3)阴虚便秘:病机主要在于阴虚不能下润大肠,肠道干涩。
治宜滋阴补肾,常用六味地黄丸,药物组成:熟地20g,山萸肉10g,山药10g,丹皮10g,云苓8g,泽泻8g。
并可加麻仁15g,玄参15g,玉竹15g,蜂蜜10g,以滋阴润肠通便。
此外《温病条辨》的益胃汤和增液汤等亦可选用。
1.概念:人之生以气血为本,人之病无不伤及气血。
所以,“治病之要诀,在明气血”(《医林改错》)。
所谓调和气血,是根据气和血的不足及其各自功能的异常,以及气血互用的功能失常等病理变化,采取“有余泻之,不足补之”的原则,使气顺血和,气血协调。
它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原则,适于气血失调之候。
2.应用:气属阳,血属阴。
气血的生成与运行,又依赖于脏腑经络的正常生理活动,所以调和气血又须与燮理阴阳、调整脏腑密切结合起来。
(1)气病治则:祖国医学认为,气具有温煦、气化、推动、防御和固摄之功。
气之为用,无所不至,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
气有不调之处,即病本所在之处。
故治疗时必以调气为要,而调气之法众多,如《读医随笔·升降出入论》所言:“气之亢于上者,抑而降之;陷于下者,升而举之;散于外者,敛而固之;结于内者,流而散之”。
道医学堂丨常见病简易方剂选之便秘

道医学堂丨常见病简易方剂选之便秘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三五日或六七日,甚至十数日大便一次或者大便不通畅,想便而不便。
治疗要分清虚实或攻下或润下临床选用。
[第一方]主治:身体虚弱.大便秘结,无寒热证候。
处方:炒苏子30g火麻仁15g
用法:研烂和大米煮粥服。
[第二方]主治:便秘身热,腹胀,口臭,口苦。
处方:火麻仁60g大黄60g
用法:共研细末,每次服10g,每日二次。
[第三方]主治:便秘。
处方:大黄10g
用法:水煎,每日分二至三次服下。
[第四方]主治:便秘。
处方:番泻叶3g
用法:煎汤代茶饮。
[第五方]主治:身体虚弱,肠液枯少,大便干燥不下。
处方:血余炭3g(头发烧发)蜂蜜250g猪油250g
用法:把血余炭研细末,精油炼化加蜂宿,搅匀人血余末,搅拌成膏每晨开水冲服一勺。
[第六方]主治:老年或身体虚弱.大便秘结,无寒热证候。
处方:蜂蜜60g香油30g
用法:用开水将蜂蜜香油冲调温服,日二次。
[第七方]主治:老年大便秘结,阴虚火旺。
处方:生地15g玄参20g麦冬12g
用法:水煎,分二次服下。
中医关于“便秘”的证治分类

中医关于“便秘”的证治分类一、实秘(一)热秘1.临床表现:大便干结,腹胀或痛,口干口臭,面红心烦,或有身热,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
2.证机概要:肠腑燥热,津伤便结。
3.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4.代表方:麻子仁丸。
5.常用药:大黄、实、厚朴通泄热,麻子仁、杏仁、白蜜润肠通便;芍药养阴和营。
若大便干结而坚硬者,加芒以针通:口干舌燥,加生地黄、玄参、麦冬以滋阴生增水行舟;咳喘便秘者,加瓜行子知母清肺降气以通便;郁怒伤肝,目赤易怒者,加衣丸或当归龙荟丸以清肝通,不其或药后大便不爽者,用青麟丸以通腑缓下,以免再秘;痔疮、便血者,加槐花、地榆热势较盛,痞满燥实坚者,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
(二)气秘1.临床表现:大便干结,或不甚于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肠鸣气,吸气频作,痞满胀痛,舌苔薄腻,脉弦。
2.证机概要:肝脾气滞,腑气不通。
3.治法:顺气导滞,降逆通便。
4.代表方:六磨汤。
5.常用药:木香调气;乌药顺气;沉香降气;大黄、槟榔、枳实破气行滞通便。
若腹部胀痛甚,加赤芍、柴胡、厚朴等疏肝解郁;气郁化火,便秘腹痛,舌红苔黄,加板子、龙胆草等;七情郁结,忧郁寡言者,加白芍、柴胡、合欢皮疏肝解郁;肠鸣粪软,黏腻不畅者,加皂角子、蚕砂等祛痰湿以通便;跌仆损伤或腹部术后,便秘不通,气滞血瘀者,加红花赤芍、桃仁等。
(三)冷秘1.临床表现: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胁下偏痛,手足不温,呃逆呕吐,舌苔白腻,脉弦紧。
2.证机概要:阴寒内盛,凝滞胃肠。
3.治法: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4.代表方:大黄附子汤。
5.常用药:附子、细辛温里散寒止痛,大黄荡涤积滞。
若腹痛较甚,加枳实、厚朴、芍药、甘草理气导滞;腹部冷痛,手足不温,加高良姜、花椒、小茴香、当归、乌药以散寒止痛。
二、虚秘(一)气虚秘1.临床表现:大便干或不干,虽有便意,但排出困难,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质淡,苔白,脉弱。
2.证机概要:脾肺气虚,传送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便秘须分辨实秘、虚秘处方
中医师申一中表示,便秘成因有很多,部分病患原因更不只一个,可分为结肠骨盆障碍、非肠胃道病因两种类型,传统中医则常分实秘、虚秘两大类;结肠骨盆障碍包括结构问题、功能性问题、饮食因素;非肠胃道病因包括神经肌肉系统异常、内分泌疾病、药物因素所影响。
西药治疗常用泻剂,包括灌肠剂、粪便软化剂、刺激性泻剂、盐性泻剂、容积性泻剂、高渗透压泻剂。
申医师指出,中医治疗便秘从实秘、虚秘著手,实秘又分热秘证、气秘证,前者适合用承气汤、麻子仁丸,後者适合用小柴胡汤;虚秘又分气虚证、血虚证、冷秘证,气虚证适合用补中益气汤、血虚证适用四物汤、冷秘证适用理中汤或真武汤。
医师建议民众做好自我保健,如适度运动、每日补充二千毫升开水;平常应养成早餐後十五至三十分钟内排便习惯,胃结肠反射作用有助排便,大便时身体前倾利顺利排出;多吃糙米、五谷、新鲜蔬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