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课堂教学课件PPT小学公开课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课堂教学课件PPT小学公开课

第五单元复习语文 四年级 上册亲爱的同学们,在第五单元中,我们学习了《麻雀》《爬天都峰》,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本单元的知识吧!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单元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生字。

拯嘶sī攀翘舌音zh ěng 前鼻音平舌音p ān嗅 躯 幼 庞 猴 念 辫容易写成别字幼—幻容易多写一笔猴念容易少写一笔嗅庞搏:①对打。

②扑上去抓。

③跳动。

护:①保护;保卫。

②袒护;包庇。

级:①等级。

②年级。

③台阶儿。

④用于台阶、楼梯等。

一、下面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拯救(zh ěn ɡ ji ù) 嗅觉(x i ù j ué)B.嘶哑(sh ī y ǎ) 幻儿(y òu ér )C.年级(ni án j í) 身驱(sh ēn qū)A 巩固练习二、形近字组词。

极 级 及( )时 ( )别 ( )小辫 辩 辨( )子 ( )认 争( )何 呵( )时 笑( )( )呆 杏 困( )树 吓( )( )难搏 博 膊( )斗 胳( )( )学及级极辫辨辩何呵困杏呆博搏膊呵三、给红色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级:①等级。

②年级。

③台阶儿。

④用于等级。

石级( )高级( )留级( ) 高一级( )④②①③需要掌握的词语吧!打猎 猛烈 拍打 嘴角 分明 牙齿绝望 尖叫 身驱 掩护 幼儿 搏斗安然 庞大 强大 力量 假日 云彩 石级 发颤 年纪 奋力 猴子 纪念 辫子 鼓舞 居然 笑呵呵 无可奈何《麻雀》无可奈何: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奈何:如何,怎么办。

《爬天都峰》白发苍苍:头发灰白。

形容人的苍老。

手脚并用:手和脚一起用。

通常用来形容一种很忙的状态, 描述忙得不可开交。

一老一小:老人与小孩。

1.一老一小(含有反义词的)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2.白发苍苍(ABCC式)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3.手脚并用(含有人体器官的)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左顾右盼东倒西歪头昏脑涨上蹿下跳烈日炎炎白雪皑皑手忙脚乱得意扬扬一、 按要求写成语。

《如何上好复习课》课件

《如何上好复习课》课件
复习课的评价与反馈
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组讨论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回答 问题和参与讨论的情况,评估他们对 复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 分享观点,通过他们的讨论表现评估 对复习内容的理解。
作业和测验
布置相关作业和测验,通过学生的完 成情况了解他们对复习内容的掌握程 度。
复习课可以帮助学生强化对所 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 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为考试做好准备
复习课是考试前的必要准备环节 ,通过复习可以帮助学生熟悉考 试形式和题型,做好应对考试的
准备。
复习课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 不足之处,及时弥补,提高应对
考试的能力。
复习课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考试技 巧,如时间管理、答题方法等,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安排复习时间
根据复习阶段和知识点的 重要程度,合理安排每个 阶段的复习时据复习计划,明确每个 阶段的复习目标,包括需 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
制定目标实现计划
为实现复习目标,制定相 应的实现计划,包括需要 完成的任务、练习和测试 等。
评估目标实现情况
在复习过程中,及时评估 目标实现情况,调整复习 计划和目标实现计划。
注重课堂互动
提问与回答
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加强师生之 间的交流与互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和掌握知识。
分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进彼此之 间的交流与合作,拓宽思路,加深对 知识的理解。
及时反馈与调整
及时反馈
对学生的表现和问题给予及时反馈,帮 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明确改进 方向。
VS
系统复习法
适用范围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10《复习》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10《复习》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10《复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10《复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了本单元所学的重点知识点,如10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人民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等。

本节课的目的是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紧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10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人民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等知识点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概念理解不深,运算速度较慢,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人民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等知识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人民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等知识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概念理解不深,运算速度较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运用知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总结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教师巡回指导。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和共性问题,教师进行讲解,巩固知识点。

5.实践操作:学生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6.总结归纳: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分数乘法复习课》课件

《分数乘法复习课》课件
详细描述
在进行分数乘法混合运算时,首先需要将带分数转化为假分数,然后进行计算。例如,计算$frac{3}{4} times frac{7}{2}$时,可以将带分数$frac{7}{2}$转化为假分数$frac{14}{4}$,然后进行计算得到$frac{21}{8}$。
Part
03
分数乘法的易错点解析
用符号“×”表示分数乘法,例如,将分数a/b与c/d相乘, 表示为(a/b) × (c/d)。
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
分数乘法的交换律
交换两个分数的位置,其乘积不变, 即(a/b) × (c/d) = (c/d) × (a/b)。
分数乘法的结合律
分数乘法的分配律
一个分数与两个分数的和或差相乘, 等于这个分数分别与两个分数相乘的 和或差,即(a/b) × (c+d/e) = (a/b) × (c/e) + (a/b) × (d/e)。
在进行分数乘法时,首先观察分子和分母是否有公因数,如果有,则约去公因 数,使分数简化。例如,计算$frac{4}{5} times frac{3}{6}$时,可以约去公因 数$frac{1}{5}$,得到$frac{2}{3}$。
分数乘法的约分技巧
总结词
约分是简化分数乘法运算的另一种方法,通过约分可以快速找到分子和分母的最 大公约数,从而简化分数。
Part
05
分数乘法的练习题与答案
基础练习题
总结词:巩固基础
详细描述:这些题目主要针对分数乘法的基础知识,包括分数的乘法法则、约分 等。适合所有学生练习,帮助他们掌握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进阶练习题
总结词
提高解题能力
详细描述
这些题目难度稍大,需要学生具备一 定的解题技巧和思维能力。题目涉及 分数乘法的灵活运用,如解决实际问 题、进行复杂运算等。

《复习前课内容》课件

《复习前课内容》课件

03
习题与答案
Chapter
习题
01
填空题
请填写《复习前课内 容》ppt课件中涉及 的重要知识点。
02
选择题
从给定的选项中,选 择正确的答案。
03
简答题
简要回答《复习前课 内容》ppt课件中涉 及的问题。
04
论述题
结合《复习前课内容 》ppt课件,论述相 关主题。
答案解析
对选择题的每个选项进行详细的 解释和对比,说明正确答案的理 由。
详细解释该重点难点的背景、原因、 解决方法等。
重点难点2
详细解释该重点难点的背景、原因、 解决方法等。
案例分析
案例1
分析该案例的背景、过程、结果 等,并指出其中涉及的知识点和
重点难点。
案例2
分析该案例的背景、过程、结果 等,并指出其中涉及的知识点和重 点难点。
案例3
分析该案例的背景、过程、结果等 ,并指出其中涉及的知识点和重点 难点。
《复习前课内容》ppt课件
目录
• 复习目标与计划 • 课程内容回顾 • 习题与答案 • 复习效果检测 • 总结与展望
01
复习目标与计划
Chapter
复习目标
01
掌握前课所学的知 识点。
02
理解并能够运用前 课所学的概念和理 论。
03
发现并解决前课学 习中存在的问题和 疑惑。
04
提高对前课内容的 记忆和理解能力。
复习计划
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 包括复习时间、复习内
容、复习方法等。
01
采用多种复习方法,如 阅读教材、做练习题、 观看教学视频等,以提
高复习效果。
03
在复习过程中,及时总 结和反思,发现并解决 存在的问题,调整复习

最新统编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优质教学课件

最新统编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优质教学课件

配套练习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
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
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是乘着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树木和竹子,一年四季都保持青翠的颜色。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不再有其他地方能比这里的景色更奇异的了。
配套练习
(3)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两文语言凝练生动,音韵和谐。甲文错落有致,读起来朗朗上口:
理解性默写
1.文中从正面写山高的句子是: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
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理解性默写
4.全文描写江水清澈的句子是: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文中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的句子是:
5.表现作者自豪之情的句子: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 气息的对偶句是: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内容理解
1.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 共描写了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①“美”字 ②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③有 静有动,有声有色。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PPT教学课件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PPT教学课件
17
3.主要特征: (1)身体_细__长__,呈_圆__柱__形__。 (2)体表:有_角__质__层__。 (3)前后端:有口有_肛__门__。 4.与人类的关系: (1)有害:如蛔虫可引起人患蛔虫病。 (2)科研价值:如_秀__丽__隐__杆__线__虫__是人类研究遗传、发育、 衰老等过程的重要实验动物。
11
3.想一想,如何区分涡虫的前后端和背腹面? 提示:涡虫的前端呈三角形,前端背面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 眼点。口长在腹面。据此可区分出前后端和背腹面。
12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13
【思维激活】 蛔虫和蚯蚓的体形都很细长,看上去差不多, 为什么分属于两种不同的类群呢?它们有什 么区别呢?
14
4
(3)基本结构:
触手
刺细胞
口 内胚层 外胚层 消化腔 芽体
5
2.主要特征:身体呈_辐__射__对__称__;体表有_刺__细__胞__;_有__口__无__ _肛__门__。 3.与人类的关系:海蜇经加工后可以_食__用__,珊瑚虫分泌的 石灰质物质形成_珊__瑚__礁__。
6
二、扁形动物 1.代表动物——涡虫: (1)生活环境:淡水中,清澈溪流中的石块下面。 (2)体形:身体_背__腹__扁__平__、形状像_柳__叶__。 (3)摄食与消化:腹面长有口,口内有一个管状的_咽__,可以 伸出口外,进行捕食,食物在_肠__内__消化,食物残渣由_口__排 出。 (4)身体对称:呈_两__侧__对__称__,也称左右对称。
8
【关键点拨】 扁形动物与腔肠动物相比,高等之处主要表现在: 1.体形: (1)特点:腔肠动物辐射对称,扁形动物两侧对称。 (2)意义:两侧对称的动物,身体可以分出前后、左右、背腹。 前端感觉器官集中,身体的两侧或腹面通常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两侧对称的体形可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动物 运动、捕食和防御。 2.体壁构成:腔肠动物的体壁由两个胚层构成;扁形动物的体 壁由三个胚层构成。

《教学课件》部编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5单元整理和复习》PPT精品课件

《教学课件》部编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5单元整理和复习》PPT精品课件

课本P72页第6小题
68
10
53
1
知识回顾
课本P72页第7小题
7. 填数,使每条线上的3个数相 加都得10。
10-1-5=4 64
10-3-1=6
5 10-3-2=5
知识回顾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整理和复习(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知识回顾
这一单元你学习了哪些数?请你写出来。
其中最大的数是几,最小的数是几?
知识回顾 1.
课本P69页第1小题
7-1=6 7+1=8
6
8
10
知识回顾
课本P69页第2小题
2. 在卡片上写出10以内所有的加法算式并进行整理3+2=5 7-4=3 6+3=9 9-4=5
2+7= 9 8-4= 4 5+5= 10 7+3=10
课本P71页第2小题
10-9=1 6+4=10 1+8= 9 9-8= 1
3+6= 9 10-7= 3 8+2= 10 5-5= 0
知识回顾 3. 说一说图的意思,再解答。
课本P71页第3小题
5 + 3 8 (只)
9 - 2 7(只)
知识回顾
课本P71页第4小题
4. 3+3+3=9 7+2-5=4 9-2-2= 5 10-6+5= 9
知识回顾 5. 一共有10瓶
课本P71页第5小题
从图中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还剩几瓶?
一共有多少只猴子?
10-3=7(瓶)
6+2=8(只)
知识回顾 6.
知识回顾
说一说表格里的算式是怎样排列的?
知识回顾
任意指一道算式很快说出得数。
知识回顾
计算第一列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复习
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50×6= 300 4×12= 48 13×7= 91 17×3= 51
500×6= 3000 4×18= 64
复习
2、 14×7= 98
46×2= 92
15×4= 60
31×3= 93
35×2= 70 7×800= 5600
4枚
24÷6=4 答:风景邮票的枚数是人物邮票 的4倍。
复习
6、张大爷在大棚里种植新品种西瓜。六 月份收获235个,七月份收获的个数是六 月份的3倍。七月份收获多少个?两个月 一共收获多少个? 235×3=705(个) 235+705=940(个)
答:七月份收获705个,两个月一 共收获940个。
350×9 =3150
复习
9、先算一算,再说说每组算式中的规律。
1×9+1 2×99+2 =9+1 =198+2 =10 =200 3×999+3 =9997+3 =10000
1×9+2 12×9+3 =9+2 =108+3 =11 =111
123×9+4 =1107+4 =1111
复习
9、先算一算,再说说每组算式中的规律。
600×3= 1800
5×70= 350 12×8= 96
复习
3、算一算,比一比。 221×4 220×4 2 2 1 2 2 0
× 4 8 8 4 5×314 3 1 4 × 4 8 8 0 5×340 3 4 0
201 2 5 1 5 7 0
× 1 2 5 1 7 0 0
× 1 2 5 1 5 2 0
复习
3、算一算,比一比。
836×7 8 3 6 ×5 2 4 7 5 8 5 2
830×7 8 3 0 ×5 2 7 5 8 1 0
803×7 8 0 3 × 5 2 7 5 6 2 1
复习
4、先说出积是几位数,再用竖式计算。 6×58 5×364 3 6 4 5 8
× 6 3 4 8 284×3 2 8 4
3 4
× 1 3 2 5 1 8 2 0 8×547 5 4 7 × 4 3 5 8 4 3 7 6
×
3 8 5 2
2 1
复习
5、小明把集邮册里的邮票分类整理,结 果如下。风景邮票的枚数是人物邮票的几 倍?
人物邮票 动物邮票 风景邮票 建筑邮票
6枚
8枚
24枚
复习
7、不计算,在○里填“>”或“<”。 13×5 < 31×5 502×6 > 500×6
240×3 < 420×3 7×620 > 602×7
复习
8、
24×3×2 105×2×4 350×3×3 =72×2 =210×4 =1050×3 =144 =840 =3150
24×6 =144
105×8 =840
9×9+7 98×9+6 =81+7 =882+6 =88 =888 987×9+5 =8883+5 =8888
复习
10、
小华中午不回家,在学校吃饭;小芸中午 回家吃饭。每天上学和回家,谁走的路多? 先估一估,再计算。 820×2=1640(米) 380×4=1520(米) 答:小芸走的路多。
复习
复习
思考题
小欣家离学校850米。一天早晨,她从家 去学校上学,大约走了总路程的一半时, 发现忘记带数学书。于是她又回家拿书, 再回学校。这天早晨,小欣上学大约一共 走了多少米?
850×2=1700(米)
答:小欣上学大约一共走了1700米。
11、2015年有52个星期零1天,这一年有 多少天? 52×7+1=365(天)
答:这一年有365天。
复习
12、
(1)李叔叔带了1000元钱,购买5辆儿童 车吗?购买2张儿童床吗?
复习
12、
(2)买4辆儿童车和1张儿童床,一共要 用多少元? 210×4+480=1320(元)
答:买4辆儿童车和1张儿童床, 一共要用132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