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13春《钢筋混凝土结构》辅导资料十六
大工13春《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业答案3

一、单选题(共5道试题,共30分。
)1.最大裂缝宽度会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增大而()r r r A. 增加B. 减小C. 不变D. 无关正确答案:A满分:6分2.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变形以()为计算的依据「A.第一阶段末厂B.第二阶段厂C.第二阶段末厂D.第三阶段正确答案:C满分:6分3.钢筋混凝土梁的挠度与其弯矩呈()厂A.线性关系r B.非线性关系“ C.无关系厂D.比例关系正确答案:B满分:6分4.钢筋的预应力松弛是指钢筋受力后()A. 钢筋应力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其应变会随时间而逐渐增大的现象B. 钢筋应力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其应变会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渐降低的现象C. 钢筋长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钢筋的应力会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增大的现象D. 钢筋长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钢筋的应力会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渐降低的现象正确答案:D满分:6分5.受弯构件裂缝截面处钢筋的应力与()无关。
「A.外荷载厂B.钢筋级别厂C.钢筋面积D.构件截面尺寸正确答案:D满分:6分二、多选题(共2道试题,共18分。
)1.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所用的钢筋应满足()的要求。
A. 具有较高的强度B. 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C. 具有较低的塑性D. 与混凝土之间有良好的粘结强度正确答案:A B D满分:9分2.以下有关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松弛,()项是正确的。
A. 张拉控制应力值高,应力松弛大B. 张拉控制应力值高,应力松弛小C. 热处理钢筋的应力松弛比钢丝、钢绞线小D. 钢筋的应力松弛开始发展快,以后发展慢正确答案:A C D满分:9分三、判断题(共13道试题,共52分。
)1.偏心受压长柱在纵向弯曲影响下,可能发生失稳破坏和材料破坏两种破坏类型。
A.对「B.错正确答案:A满分:4分2.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锈蚀导致承载力降低此时该构件的安全性降低。
A.对「B.错正确答案:B满分:4分3.结构的安全性是由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确定的3. A.对厂B.错正确答案:B 满分:4分混凝土构件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是为了保证安全性的要求。
大工13春《钢筋混凝土结构》辅导资料七

钢筋混凝土结构辅导资料七主 题:第五章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第1、2、3、4节内容的辅导资料——斜裂缝的类别、剪跨比的概念、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受剪破坏机理及受剪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学习时间: 2013年5月13日-5月19日内 容:我们这周主要学习第五章的内容,受弯构件除了要保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以外,还应保证斜截面的受剪和受弯承载力。
工程设计中,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一般是由计算和构造来满足的,斜截面受弯承载力则主要通过对纵筋的弯起、锚固、截断以及箍筋的间距等构造要求来满足。
一、学习要求二、主要内容基本概念:剪跨比(重要概念需要熟练掌握)剪跨比λ是本章中一个重要概念,它对梁的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广义剪跨比0M V h λ=⋅,对于承受集中荷载的简支梁00M a V h h λ==⋅,称为计算剪跨比,即剪跨a 与梁截面有效高度0h 的比值,对于连续梁0011M a V h h M Mλ-+==⋅⋅+,其值小于剪跨比0a h ,M -为支座负弯矩,M +为跨中正弯矩。
(一)概述 1.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在出现裂缝前的应力状态由于它是两种不同材料组成的非均质体,因而材料力学公式不能完全适用。
但是当作用的荷载较小,构件内的应力也较小,其拉应力还未超过混凝土的抗拉极限强度、亦即处于裂缝出现以前的a I 阶段状态时,则构件与均质弹性体相似,应力-应变基本成线性关系,此时其应力可近似按一般材料力学公式来进行分析。
2.计算原则在计算时可将纵向钢筋截面按其重心处钢筋的拉应变取与同一高度处混凝土纤维拉应变相等的原则,由虎克定律换算成等效的混凝土截面,得出一个换算截面,则截面上任意一点的正应力和剪应力分别按下式计算。
正应力:0I My =σ (7-1)剪应力: 0bI VS=τ (7-2) 式中0I ——换算截面惯性矩。
由于受弯构件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一般不超过2%,所以按换算截面面积计算所得的正应力和剪应力值与按素混凝土的截面计算所得的应力值相差不大。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混凝土结构用材料的性能1、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的作用是替混凝土受拉或协助混凝土受压.2、混凝土的强度指标有混凝土的立方体强度、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和混凝土抗拉强度。
3、混凝土的变形可分为两类:受力变形和体积变形。
4、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的钢筋,不仅要强度高,而且要具有良好的塑性、可焊性,同时还要求与混凝土有较好的粘结性能。
5、影响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强度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为混凝土强度、浇筑位置、保护层厚度及钢筋净间距。
6、钢筋和混凝土这两种力学性能不同的材料能够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其主要原因是: 钢筋和混凝土之间具有良好的粘结力、钢筋和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接近和混凝土对钢筋起保护作用.7、混凝土的变形可分为混凝土的受力变形和混凝土的体积变形 .其中混凝土的徐变属于混凝土的受力变形,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属于混凝土的体积变形。
第二章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1、结构设计的目的,就是要使所设计的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在具有足够可靠性性的前提下,完成全部功能的要求。
2、结构能够满足各项功能要求而良好地工作,称为结构可靠,反之则称为失效,结构工作状态是处于可靠还是失效的标志用极限状态来衡量。
3、国际上一般将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三类: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破坏一安全”极限状态。
4、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计算,是以弹性理论或塑性理论为基础,主要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验算:应力计算、裂缝宽度验算和变形验算.5、公路桥涵设计中所采用的荷载有如下几类: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和偶然荷载。
6、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通称为结构的可靠性.7、作用是指使结构产生内力、变形、应力和应变的所有原因,它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 直接作用是指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如汽车、人群、结构自重等,间接作用是指引起结构外加变形和约束变形的原因,如地震、基础不均匀沉降、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化等。
8、结构上的作用按其随时间的变异性和出现的可能性分为三类:永久作用(恒载)、可变作用和偶然作用.9、我国《公路桥规》根据桥梁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面临的不同情况,规定了结构设计的三种状况:持久状况、短暂状况和偶然状况。
大工13春《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线作业1 ,2 ,3

大工13春《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共5 道试题,共30 分。
)得分:30V1. 减小混凝土徐变的措施是()。
A. 加大水泥用量,提高养护时的温度和湿度B. 加大骨料用量,提高养护时的温度,降低养护时的湿度C. 延迟加载时的龄期,降低养护时的温度和湿度D. 减小水泥用量,提高养护时的温度和湿度正确答案:D 满分:6 分得分:62. 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当()。
A. 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其值越大B. 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其值越小C. 钢筋等级越高,其值越大D. 钢筋等级越低,其值越大正确答案:D 满分:6 分得分:63. 钢筋混凝土梁的受拉区边缘达到下述()情况时,受拉区开始出现裂缝。
A. 达到混凝土实际的抗拉强度B. 达到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标准值C. 达到混凝土抗拉强度的设计值D. 达到混凝土弯曲时的拉应变极限值正确答案:D 满分:6 分得分:64. 结构在规定时间内、在规定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
A. 安全度B. 可靠度C. 可靠性D. 目标可靠指标正确答案:B 满分:6 分得分:65. 根据我国《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建筑结构应满足的功能要求概括为()。
A. 安全性B. 适用性C. 耐久性D. 以上答案都正确正确答案:D 满分:6 分得分:6二、多选题(共2 道试题,共18 分。
)得分:18V 1. 碳素钢的含碳量越高,则其()。
A. 强度越高B. 强度越低C. 延性越高D. 延性越低正确答案:AD 满分:9 分得分:92. 结构的安全等级属于二级时,其目标可靠指标及破坏类型的组合下列正确的是()A. 3.2,脆性破坏B. 3.2,延性破坏C. 3.7,脆性破坏D. 3.7,延性破坏正确答案:BC 满分:9 分得分:9三、判断题(共13 道试题,共52 分。
)得分:52V1. 含碳量小于0.25%的碳素钢称为低碳钢。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 满分:4 分得分:4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混凝土强度等级为立方体的抗压标准值,而不是其设计强度。
大工13春《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业答案2

一、单选题(共 5 道试题,共30 分。
)1.第一类T形截面的计算公式与宽度等于()的矩形截面相同。
A. 翼缘的实际宽度B. 翼缘实际宽度的一半C. 翼缘实际宽度的三分之一D. 翼缘的计算宽度正确答案: D 满分:6 分2.对于梁的三种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需要通过计算使构件满足一定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是()。
A. 斜压破坏B. 剪压破坏C. 斜拉破坏D. 以上说法都不对正确答案: B 满分:6 分3.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依据()。
A. 斜压破坏受力特征建立的B. 剪压破坏受力特征建立的C. 适筋破坏受力特征建立的D. 塑性破坏受力特征建立的正确答案: B 满分:6 分4.下列关于变角空间桁架模型的基本假定,不正确的是()。
A. 混凝土只承受压力B. 箍筋只承受拉力C. 纵筋既承受拉力也承受压力D. 忽略核心混凝土的受扭作用正确答案: C 满分:6 分5.当受压构件纵筋配筋率超过3%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
A. 5mmB. 6mmC. 7mmD. 8mm正确答案: D 满分:6 分二、多选题(共 2 道试题,共18 分。
)1.材料图也叫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图,关于其形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与梁上的弯矩包络图相同B. 与梁内的纵筋布置情况有关C. 与梁内的箍筋和弯起筋用量有关D. 与梁上剪力值大小有关正确答案: A C D 满分:9 分2.受扭构件的破坏形态与受扭纵筋和箍筋配筋率有关,大致可分为以下()。
A. 适筋破坏B. 部分超筋破坏C. 超筋破坏D. 少筋破坏正确答案: A B C D 满分:9 分三、判断题(共13 道试题,共52 分。
)1.由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的不同,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破坏形态可分为少筋破坏、适筋破坏和超筋破坏三种。
A.对B.错正确答案: A 满分:4 分2.混凝土强度等级对轴心受拉构件正截面受拉承载力没有影响。
A.对B.错正确答案: A 满分:4 分3.鸭筋与浮筋的区别在于其两锚固端部是否位于受压区,两锚固端部位于受压区者称为鸭筋。
(整理)大工14春《钢筋混凝土结构》辅导资料三.

钢筋混凝土结构辅导资料三主题:第三章,第一、二节——极限状态的概念及按近似概率理论的极限状态设计法部分内容的辅导资料学习时间:2014年3月31日-4月6日内容:我们这周主要学习第三章前两节的内容,通过本周的学习,加深对极限状态的概念及按近似概率理论的极限状态设计法部分内容的理解。
一、学习要求1.了解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
2.了解极限状态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的基本概念。
3.理解并熟练掌握结构的可靠度和可靠指标的概念。
二、主要内容本章包含的基本概念如下(需要熟练掌握)结构上的作用、结构的可靠度指标、荷载分类。
本周学习的基本内容如下: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知识点:结构上的作用,结构功能的极限状态,可靠度和可靠度指标。
极限状态(一)结构上的作用、作用效应和结构抗力1.结构上的作用:定义:使结构产生内力或变形的原因称为“作用”。
温度变化、基础的差异沉降、地震等是间接作用。
2.作用效应结构上的作用使结构产生的内力(如弯矩、剪力、轴向力、扭矩等)、变形、裂缝等统称为作用效应或荷载效应。
荷载与荷载效应之间通常按某种关系相联系。
S C Q=⨯式中:Q为荷载,C为荷载效应系数,S为荷载效应3.荷载分类:结构上的作用使结构产生的内力、变形、裂缝等通称为作用效应或荷载效应。
按作用时间的长短和性质,荷载分为三类:(1)永久荷载:又称恒荷载,在结构设计使用期间,其值不随时间而变化,如结构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2)可变荷载:又称活荷载,在结构设计基准期内其值随时间而变化,如楼面活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荷载等;(3)偶然荷载:在结构设计基准期内不一定出现,一旦出现,其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荷载,如爆炸力、撞击力等4.荷载的标准值:具有一定概率(一般为95%)的最大荷载值称为荷载标准值。
荷载标准值是荷载的基本代表值。
对于结构自重可以根据结构的设计尺寸和材料的重力密度确定;可变荷载标准值由设计使用年限内最大荷载概率分布的某个分位值确定。
大工春《高层建筑结构》辅导十六

高层建筑结构辅导资料十六主题:第六章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第4—5节)学习时间:2014年7月14日--7月20日内容:这周我们将学习第六章中的第4—5节,这部分主要介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内力调整及框架梁的设计,下面整理出的框架供同学们学习,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这部分知识。
一、学习要求1、掌握框架内力调整方法;2、掌握框架梁的抗弯和抗剪承载力计算与构造要求。
二、主要内容(一)框架内力调整进行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时,允许在梁端出现塑性铰。
为了便于浇捣混凝土,也往往希望节点处梁的负钢筋放得少些。
对于装配式或装配整体式框架,节点并非绝对刚性,梁端实际弯矩将小于其弹性计算值。
因此,在进行框架结构设计时,一般均对梁端弯矩进行调幅,即人为地减小梁端负弯矩,减小节点附近梁顶面的配筋量。
设某框架梁AB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计算出梁端的最大负弯矩分别为AO M 、BO M ,梁跨中最大正弯矩为CO M ,则调幅后梁端弯矩如下式中:β——弯矩调幅系数。
对于现浇框架,可取0.80.9β=;对于装配整体式框架,由于接头焊接不牢或由于节点混凝土灌筑不密实等原因,节点容易产生变形而达不到绝对刚性,框架梁端的实际弯矩比弹性计算值要小,因此,弯矩调幅系数允许取得低一些,一般取0.70.8β=。
梁端弯矩调幅后,在相应荷载作用下的跨中弯矩必将增加,这时应校核梁的静力平衡条件,如下图1所示。
支座弯矩调幅后梁端弯矩A M 、B M 的平均值与跨中调整后的正弯矩C M 之和不应小于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值0M 。
图1 支座弯矩调幅必须指出,我国有关规范规定:弯矩调幅只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进行,即水平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矩不参加调幅,因此,弯矩调幅应在内力组合之前进行。
同时还规定,梁截面设计时所采用的跨中正弯矩不应小于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的一半。
(二)框架梁的设计1、框架设计抗震等级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采用二阶段设计方法。
大工13春《钢筋混凝土结构》辅导资料六

钢筋混凝土结构辅导资料六主 题:第四章 第4、5、6节内容的辅导资料——单筋矩形截面、双筋矩形截面及T 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的方法,截面设计与复核。
学习时间: 2013年5月6日-5月12日内 容:我们这周主要学习第四章后三节的内容,如上周辅导资料中所述,本章在本课程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熟练掌握本章的计算原理、方法等,对后续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习要求1.熟练掌握单筋矩形、双筋矩形和T 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包括截面设计与复核的方法及适合条件的验算;2.掌握梁、板的主要构造规定;二、主要内容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一)基本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图1 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1.基本计算公式 力的平衡:1c y s f bx f A α=力矩平衡:)2()2(001xh A f x h bx f M M s y c u -=-=≤α2.适用条件(1)防止超筋脆性破坏y cb b s bb f f bh A h x ξαρρξξξ100 =≤=≤≤或 )5.01(201max,b b c u bh f M ξξα-=(2)防止少筋脆性破坏minmin ρρρ≥≥bh A s当时,由上式可得单筋矩形截面的最大受弯承载力为:所以当时,可按单筋截面设计3.经济配筋率的概念(1)为保证结构破坏有明显的预兆并满足足够的延性要求。
(2)在经济配筋率范围波动时,对总造价影响不大。
(二)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两类问题 1.截面设计已知:弯矩设计值M 、混凝土及钢强度等级、构件截面尺寸b 及h 求:受拉钢筋截面面积s A基本公式:)2()2(0011xh A f x h bx f M M A f bx f s y c u sy c -=-===αα适用条件:a.满足min ρρ≥;b.满足b ξξ≤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到截面受拉边缘的距离a 的确定:一类环境(室内环境):d =10~32mm (常用) 梁:单排/22520/235a c d mm =+=+=双排/2252030/260a c d e mm =++=++= 板:a =20mm 2.截面复核已知:M 、b ,0()h h 、截面配筋s A ,混凝土及钢筋强度等级 求:截面的受弯承载力u M M >ρ未知数:受压区高度x 和受弯承载力u M 基本公式:)2()2(0011xh A f x h bx f M A f bx f s y c u sy c -=-==αα前提条件:b cyf f ξαρξ≤=1,min 0ρρ≥=bh A s最终公式:)5.01(0ξ-=h A f M s y u 或)5.01(201ξξα-=bh f M c u当u M M ≥时,认为截面受弯承载力满足要求,否则为不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混凝土结构辅导资料十六主题:课件第十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一)——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材料,张拉控制应力的定义和取值,预应力损失的物理意义及组合值。
学习时间: 2013年7月15日-7月21日内容:这周我们学习第十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第一部分内容,学习本章时,必须掌握预应力构件的受力特征、材料性能、施工工艺、配筋计算、构造要求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及轴心受拉构件的计算方法。
以达到能正确应用原理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学习要求1.掌握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设计原理及对材料性能的要求。
了解预应力混凝土施加预应力的方法。
2.掌握张拉控制应力的定义和取值。
3.熟悉预应力损失的内容、物理意义,掌握预应力损失值的计算方法和预应力损失值的组合。
基本概念:先张法、后张法、预应力损失值及组合。
二、主要内容预应力混凝土的原理(一)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钢筋混凝土受拉与受弯等构件,由于混凝土抗拉强度及极限拉应变值都很低,其极限拉应变约为0.1×103-~0.15×103-,即每米只能拉长0.1~0.15mm,所以在使用荷载作用下,通常是带裂缝工作的。
因而对使用上不允许开裂的构件,受拉钢筋的应力只能用到(20~30)N/mm2,此时的裂缝宽已达到0.2~0.3mm,构件耐久性有所降低,故不宜用于高湿度或侵蚀性环境中。
为了要满足变形和裂缝控制的要求,则需增大构件的截面尺寸和用钢量,这将导致自重过大,使钢筋混凝土结构用于大跨度或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成为不可能或很不经济。
如果采用高强度钢筋,在使用荷载作用下,其应力可达(500~1000)N/mm2,此时的裂缝宽度将很大,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因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采用高强度钢筋是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的。
为了避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过早出现,充分利用高强度钢筋及高强度混凝土,可以设法在结构构件受荷载前,用预压的办法来减小或抵消荷载所引起的混凝土拉应力,甚至使其处于受压状态。
在构件承受荷载以前预先对混凝土施加压应力的方法有多种,有配臵预应力钢筋,再通过张拉或其他方法建立预加应力的;也有在离心制管中采用膨胀混凝土生产的自应力混凝土等。
本章所讨论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是指常用的张拉预应力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现以图10-1所示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为例,说明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
图10-1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a )预压力作用下;(b )外荷载作用下;(c )预压力和外荷载共同作用下在荷载作用之前,预先在梁的受拉区施加偏心压力N ,使梁下边缘混凝土产生预压应力为c σ,梁上边缘产生预拉应力ct σ,见图10-1(a )。
当荷载q (包括梁自重)作用时,如果梁跨中截面下边缘产生拉应力ct σ,梁上边缘产生压应力c σ,见图10-1(b )。
这样,在预压力N 和荷载q 共同作用下,梁的下边缘拉应力将减至ct σ-c σ,梁上边缘应力一般为压应力,但也有可能为拉应力,见图10-1(c )。
如果增大预压力N ,则在荷载作用下梁的下边缘的拉应力还可减小,甚至变成压应力。
由此可见,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可延缓混凝土构件的开裂,提高构件的抗裂度和刚度,并取得节约钢筋,减轻自重的效果,克服了钢筋混凝土的主要缺点。
预应力混凝土具有很多的优点,其缺点是构造、施工和计算均较钢筋混凝土构件复杂,且延性也差些。
下列结构物宜优先采用预应力混凝土:(1)要求裂缝控制等级较高的结构;(2)大跨度或受力很大的构件;(3)对构件的刚度和变形控制要求较高的结构构件,如工业厂房中的吊车梁、码头和桥梁中的大跨度梁式构件等。
(二)预应力混凝土的分类根据预加应力值大小对构件截面裂缝控制程度的不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分为全预应力的与部分预应力的两类。
当使用荷载作用下,不允许截面上混凝土出现拉应力的构件,称为全预应力混凝土,大致相当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裂缝控制等级为一级,即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
当使用荷载作用下,允许出现裂缝,但最大裂缝宽度不超过允许值的构件,则称为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大致相当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裂缝控制等级为三级,即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
当使用荷载作用下根据荷载效应组合情况,不同程度地保证混凝土不开裂的构件,则称为限值预应力混凝土,大致相当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裂缝控制等级为二级,即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
限值预应力混凝土也属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等编写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提出将预应力度分成全预应力、部分预应力和钢筋混凝土三类。
预应力λ定义为:0/M Mλ=受弯构件(10-1)0/N Nλ=轴心受拉构件(10-2)式中M——消压弯矩,即使构件控制载面受拉边缘应力抵消到零时的弯矩;M——使用荷载(不包括预加力)标准组合作用下控制截面的弯矩0N——消压轴向力,即使构件截面应力抵消到零时的轴向力;N——使用荷载(不包括预加力)标准组合作用下截面上的轴向拉力。
当λ≥1,为全预应力混凝土;当0<λ<1,为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当λ=0,为钢筋混凝土。
可见,部分预应力混凝土介于全预应力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两者之间。
为设计方便,按照使用荷载标准组合作用下正截面的应力状态,《建议》又将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分为以下两类:A类:正截面混凝土的拉应力不超过表10-1的规定限值;B类:正载面中混凝土的拉应力虽已超过表10-1的规定值,但裂缝宽度不超过表10-2的规定值。
(三)预应力混凝土的材料1.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所用的混凝土,需满足下列要求:(1)强度高。
与钢筋混凝土不同,预应力混凝土必须采用强度高的混凝土。
因为强度高的混凝土对采用先张法的构件可提高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对采用后张法的构件,可提高锚固端的局部承压承载力。
(2)收缩、徐变小。
以减少因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3)快硬、早强。
可尽早施加预应力,加快台座、锚具、夹具的周转率,以利加速施工进度。
因此,《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对采用钢绞线、钢丝、热处理钢筋作预应力钢筋的构件,特别是大跨度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
2.钢材预应力混凝土的构件所用的钢筋(或钢丝),需满足下列要求:(1)强度高。
混凝土预压力的大小,取决于预应力钢筋张拉应力的大小。
考虑到构件在制作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应力损失,因此需要采用较高的张拉应力,这就要求预应力钢筋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
(2)具有一定的塑性。
为了避免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发生脆性破坏,要求预应力钢筋在拉断前,具有不一定期的伸长率。
当构件处于低温或受冲击荷载作用时,更应注意对钢筋塑性和抗冲击韧性的要求。
一般要求极限伸长率>4%。
(3)良好的加工性能。
要求有良好的可焊性,同进要求钢筋“镦粗”后并不影响其原来的物理力学性能。
(4)与混凝土之间能较好地粘结。
对于采用先张法的构件,当采用高强度钢丝时,其表面经过“该痕”或“压波”等措施进行处理。
我国目前用于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的预应力钢材主要有钢绞线、钢丝、热处理钢筋三大类。
(1)钢绞线常用的钢绞线是由直径5~6mm的高强度钢丝捻制的。
用三根钢丝捻制的钢绞线,其结构为1×3,公称直径有8.6mm、10.8mm、12.9mm。
用七根钢丝捻制的钢绞线,其结构为1×7,公称直径有9.5~15.2mm。
钢绞线的极限抗拉强度标准值可达1860N/mm²,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中采用较多。
钢绞线经最终热处理后以盘或卷供应,每盘钢绞线应由一整根组成,如无特殊要求,每盘钢绞线长度≥200mm。
成品的钢绞线表面不得带有润滑剂、油渍等,以免降低钢绞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
钢绞线表面允许有轻微的浮锈,但不得锈蚀成目视可见的麻坑。
(2)钢丝预应力混凝土所用钢丝可分为冷拉钢丝与消除应力钢丝两种。
按外形分有光圆钢丝、螺旋肋钢丝、刻痕钢丝;按应力松弛性能分则有普通松弛即Ⅰ级松弛及低松弛即Ⅱ级松弛两种。
钢丝的公称直径有3~9mm,其极限抗拉强度标准值可达1770N/mm²。
要求钢丝表面不得有裂纹、小刺、机械损伤、氧化铁皮和油污。
(3)热处理钢筋热处理钢筋是用热轧的螺纹钢筋经淬火和回火调质热处理而成。
热处理钢筋按其螺纹外形可分为有纵肋和无纵肋两种。
钢筋经热处理后应卷成盘,每盘钢筋由一整根钢筋组成,其公称直径有6~10mm,极限抗拉强度标准值可达1470N/mm²。
热处理钢筋表面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结疤、折叠。
钢筋表面允许有凸块,但不得超过横肋的高度,钢筋表面不得沾有油污,端部应切割正直。
在制作过程中,除端部外,应使钢筋不受到切割火花或其它方式造成的局部加热影响。
张拉预应力钢筋一般采用液压千斤顶。
但应注意每种锚具都有各种适用的千斤顶,可根据锚具或千斤顶厂家的说明书选用。
张拉控制应力与预应力损失(一)张拉控制应力张拉控制应力是指预应力钢筋在进行张拉时所控制达到的最大应力值。
其值为张拉设备(如千斤顶油压表)所指示的总张拉力除以应力钢筋截面面积而得的σ表示。
应力值,以con张拉控制应力值的大小与施加预应力的方法有关,对于相同的钢种,先张法取值高于后张法。
这是由于先张法和后张法建立预应力的方式是不同的。
先张法是在浇灌混凝土之前在台座上张拉钢筋,故在预应力钢筋中建立的拉应力就是张σ。
后张法是在混凝土构件上张拉钢筋,在张拉的同时,混凝土被拉控制应力con压缩,张拉设备千斤顶所指示的张拉控制应力已扣除混凝土弹性压缩后的钢筋应σ值应适当低于先张法。
力。
为此,后张法构件的con张拉控制应力值大小的确定,还与预应力的钢种有关。
由于预应力混凝土采用的都为高强度钢筋,其塑性较差,故控制应力不能取得太高。
根据长期积累的设计和施工经验,《混凝土设计规范》规定,在一般情况下,张拉控制应力不宜超过10-4的限值。
注:1.表中f为预应力钢筋的强度标准值,见附录2附表2-8;ptk2.预应力钢丝、钢绞线、热处理钢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值不应小于是0.4f。
ptk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表10-4中的张拉控制应力限值可提高0.05f:ptk(1)要求提高构件在施工阶段的抗裂性能,而在使用阶段受压区内设臵的预应力钢筋;(2)要求部分抵消由于应力松弛、摩擦、钢筋分批张拉以及预应力钢筋与张拉台座之间的温差等因素产生的预应力损失。
(二)各种预应力损失值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施工及使过程中,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应力值是不断降低的,称为预应力损失。
引起预应力损失的因素很多,一般认为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总预应力损失值,可采用各种因素产生的预应力损失值进行叠加的办法求得。
下面将进述六项预应力损失,包括产生的原因、损失值的计算方法以及减少预应力损失值的措施。
σ1.预应力直线钢筋由于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1l预应力直线钢筋当张拉到con σ后,锚固在台座或构件上时,由于锚具、垫板与构件之间的缝隙被挤紧,以及由于钢筋和楔块在锚具内的滑移,使得被拉紧的钢筋内缩a 所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1l σ(N/mm ²),按下列计算:1s l a E lσ= (10-3)式中a -张拉端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值(mm ),按表10-5取用;l -张拉端至锚固端之间的距离(mm );Es -预应力钢筋的弹性模量(N/mm ²),按附录附表3-6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