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型肺癌多层螺旋CT临床T分期与手术病理T分期相关性的研究
多层螺旋CT及其三维重组对中央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多层螺旋CT及其三维重组对中央型肺癌的诊断价值牛玉军;王忠彬;王志铭【期刊名称】《放射学实践》【年(卷),期】2006(21)11【摘要】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及其三维重组对中央型肺癌(CLC)的诊断价值.方法:58例CLC患者,经MSCT平扫,增强动、静脉期扫描,二维多平面及曲面重组(MPR及CPR),三维容积重组(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仿真内窥镜重组(CTVE),同时均经支气管镜及其病理检查,44例经术后病理证实.并将各种重组诊断结果与横断面扫描结果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58例CLC MSCT三维重组、支气管镜及手术分三型:腔内结节型5例,环状狭窄型19例,偏心狭窄截断型34例.MPR及CPR、MIP、CTVE诊断结果与横断面扫描相比,差异无显著性;VR差异则有显著性.结论:MSCT三维重组能准确分型诊断CLC,评价气管、支气管树肿瘤侵犯程度与范围,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总页数】4页(P1133-1136)【作者】牛玉军;王忠彬;王志铭【作者单位】121001,辽宁,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121001,辽宁,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121001,辽宁,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组技术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 [J], 徐小雄;涂建飞;纪建松2.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和容积再现三维成像对四肢骨关节骨折的诊断价值 [J], 赵波;李海;潘家洁3.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及曲面重组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J], 韩国武;龚蓉4.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及三维重组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分析 [J], 张莺5.MSCT动态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对中央型肺癌并支气管阻塞的诊断价值 [J], 靳仓正; 姚吕祥; 陈秋艳; 谭树生; 李春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准确性及MRI补充诊断价值分析

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准确性及MRI补充诊断价值分析张译文; 李晶华【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9(017)026【总页数】1页(P140)【关键词】CT诊断; MRI; 中心型肺癌【作者】张译文; 李晶华【作者单位】抚顺市中心医院放疗科辽宁抚顺 113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原发性肺癌是当前全球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曾有报道,每年多达110万的患者是死于肺癌[1]。
中心型肺癌指的是肺段及以上支气管发生癌变。
CT是肺癌的重要诊断手段,但对于某些患者仍可能出现误诊与漏诊,从而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增加死亡风险,影响预后。
本研究采用CT联合MRI诊断中心型肺癌指,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48例原发性中心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纤支镜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单发病灶,男性31例,女性17例,年龄44~71岁,平均(65.36±9.77)岁,鳞状上皮细胞癌22例、小细胞肺癌15例、腺癌11例。
1.2 方法:使用GE Discovery 750HD CT机,检查过程中嘱患者注意屏气,先行常规平扫,参数设置:管电压120 kV,自动管电流200 mA,矩阵512×512,层厚为5 mm,重建间隔为5 mm,噪声指数25;然后行灌注扫描,使用碘海醇(240 mgI/mL)50 mL,采用高压注射器以流速4 mL/s经肘前静脉快速团注,延时0 s或4 s扫描,全程扫描时间为40 s。
在之后的200 s内每间隔20s动态增强扫描1次,以常规算法重建图像。
将采集的原始数据传至Advantage Workstation3.5后处理工作站,选择感兴趣区(ROI),尽可能多的纳入肿瘤生长活跃部分,注意避开液化坏死区、钙化、脂肪及血管。
每个层面取3个ROI,计算平均值。
使用西门子MAGNETOMESSENZA1.5T磁共振仪器,扫描序列及参数:T1WI序列:TR 605 ms、TE 13.5 ms;T2WI序列:TR 4309 ms、TE 68.6 ms,层厚3 mm、层间距0.5 mm。
MRI诊断肺癌的分期与病理对照

MRI诊断肺癌的分期与病理对照【摘要】肺癌发生于支气管黏膜上皮,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两种,而两种类型的癌治疗方法不同。
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又分为腺癌、鳞癌、大细胞癌、以及混合型等。
目前在临床上要求尽可能区别腺癌与鳞癌,主要与治疗方案的选择有关。
此外,获得病理可以确定肿瘤的亚型,如腺癌、鳞癌、大细胞癌等,还可通过病理获得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来指导临床用药。
因此,病理是指导肺癌个体化治疗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关键词】 mr诊断;肺癌分期;病理对照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06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848-02肺癌一般指的是肺实质部的癌症,通常不包含其他肋膜起源的中胚层肿瘤,或者其他恶性肿瘤如类癌、恶性淋巴瘤,或是转移自其他来源的肿瘤[1]。
肺癌占了肺实质恶性肿瘤的90-95%,肺癌目前是全世界癌症死因的第一名,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9%。
目前中国肺癌死亡率为40.57/10万。
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谈mri诊断肺癌的分期与病理对照的体会。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8例,男58例,女10例。
年龄27-28岁,平均57岁。
中心型肺癌30例,周围型肺癌38例。
其中鳞癌34例,腺癌26例,未分化癌8例。
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23例经内镜病理证实并有远处转移。
1.2 检查方法 mri机使用美国gevoluson-7300.2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机。
采用自旋回波序列,t1加权像为tr=580ms,te=15ms,t2加权像tr=3500ms,te=90ms,层厚8mm,间隔3mm,信号采集次数为2次,扫描距阵为256×256,行横断位t1、t2加权像,冠状位t1加权像扫描。
1.3 诊断标准肺癌的分期按照国际抗癌联盟(uicc)修订的肿瘤tnm分类方法为标准。
2 结果2.1 癌种的mri表现肿块的形态学表现于t1加权像显示较为清晰。
多层螺旋CT技术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应用系统分析

多层螺旋CT技术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应用系统分析赵晓义;胡毅;林立红【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技术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应用价值,为今后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提高对其的诊断水平。
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2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根据扫描结果对患者进行TNM分期诊断,并与病理分期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探讨多层螺旋CT技术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 T期的整体准确率为77.4%,N期的整体准确率为72.6%,M期的整体准确率为88.7%,与病理分期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T1、T2、T3、T4期的准确率分别为66.7%、66.7%、81.8%、84.2%;N0、N1、N2期的准确率分别为72.0%、73.7%、72.2%;M0、M1期的准确率分别为90.6%、77.8%。
结论多层螺旋CT技术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影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以观察到肿瘤及其周围组织的情况,同时也可以准确了解淋巴结的转移情况,能够为患者的后续治疗及判断生存预后方面提供较多的信息,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期刊名称】《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3页(P285-287)【关键词】多层螺旋CT;胃癌;术前分期;应用价值【作者】赵晓义;胡毅;林立红【作者单位】102488 北京市房山区妇幼保健院;102488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放射科;102488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胃癌是临床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在全球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位,已经成为威胁人们健康及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
目前临床上对于胃癌的治疗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患者的预后与肿瘤的TNM分期、组织学类型以及分化程度等存在着密切的关系[1]。
能否清楚了解淋巴结的转移情况以及病情的发展程度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胃癌术前TNM分期对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估计预后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
肺癌第9版TNM分期解读(完整版)

肺癌第9版TNM分期解读(完整版)一、TNM分期的历史沿革及数据来源1997年,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IASLC)成立了分期及预后因素委员会,整体负责肺癌的分期工作。
从委员会成立至今,分期工作共经历了3个阶段,第1阶段,该分期委员会首先收集了从1990—2000年,来自20个国家共计100869例患者的数据,并递交给癌症研究及生物分析委员会进行全面分析,形成修改TNM分期的初步意见并被国际抗癌联盟和美国癌症联合会采纳,形成第7版肺癌TNM分期。
同时,为了对淋巴结转移状态的评估进行统一,IASLC在2009年还制定了淋巴结图谱,对不同解剖位置的淋巴结进行详细定义,以方便后续数据的标准化采集。
在第2阶段,IASLC收集了1999—2010年间,来自16个国家共94708例患者的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成为第8版肺癌TNM分期修改的依据,第8版分期主要强调了肿瘤长径及转移范围对预后的影响。
第8版TNM分期于2017年开始应用至今。
第8版TNM分期公布后,IASLC开始了第3阶段准备并着手数据收集,为第9版更新做准备,此次最重要的变化是分期委员会开始收集并评估分子标志物对预后的影响,并考虑将分子标志物纳入分期的可能性。
本次数据库共纳入来自25个国家、75家中心共计124581例患者,其中,18.9%的患者通过电子数据采集系统录入。
纳入本次分析的数据中,亚裔患者占比首次超过欧洲患者,比例达到56%,远高于欧洲患者的25%,此外,中东及非洲患者首次实现零的突破,占数据来源的0.1%。
剔除病理不明确、生存数据不完善、分期不确定的患者后,最后,共计87043例患者纳入分析及验证(神经内分泌肿瘤及非小细胞肺患者分别纳入8045例和73197例);就治疗方式而言,47%的患者仅接受手术治疗,手术为最常见的治疗手段。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胸部疾病中的应用

28 ・ 2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 1 年第4 01 期 T br hr u r D c2 1 , o ue &T o T mo, e 0 1 N . 4
.
经验 交流 .
多层螺旋C 后处理技术在胸部疾病 中的应用 功 能使 影像 信 息充 分 得 到利用 , 通过 后处理 技术 , 以得到 多个观 察面 、 可 立 体 的 、接 近解 剖 、 仿真 的、 多彩 的、动 态 的 、更 形 象和 直 观 的影像 学 信 息 。随着 P S的应 用 于 临 AC 床 , 临床 医师 可 以直 接 观 察 到这 些后 处 理 的 影像 信 息 。本文 结合 我 院病种特 点就 多层 螺旋 C Ms T) T( C 后 处理技 术在 肺部 疾病 中的应 用作 简洁 阐述 。 1 MS T C 原理 及其 扫描 参数
1 . 层 厚 MS T的 层 厚 由探 测 器 排 数 和 后 重 .1 2 C 建 决 定 ,每 层 的探 测 器 宽 度 决 定 了纵 轴 分 辨 力 。 公 式 为 D= N×d ,其 中 D 为 x 线 束 准 直 宽 ,d为 探 测 器 准 直 宽 ,N 为 探测 器 列数 。MS T的最 小 层 厚 C 可 达 05mm。为 了获 得 最 佳 的 MS T图 像 质 量 , . C Kl gn ekR g i e bc . en等 口 建 议在 扫 描 范 围和 扫 描 时 间 n 允 许 的条件 下 ,选 用最 小 的层 厚 。 1 . 床速 管 球旋 转 一 圈床 移 动 的距 离 为 床速 。 .2 2 在 保 证 同样 的 图像 质 量 的 前提 下 ,4层 MS T可 提 C 供 2~ 3倍 于 S C S T的 层 面 覆 盖 速 而 8 l 、6 、 6 4层
中央型肺癌的CT征象与病理对照研究

中央型肺癌的CT征象与病理对照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中央型肺癌的多层螺旋CT征象与病理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病理或支气管镜检证实的36例中央型肺癌的CT特点,并与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对照。
结果:肺门软组织肿块影32例,并发阻塞性肺炎21例,并发阻塞性肺不张16例,并发阻塞性肺气肿8例,并发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33例;并发肺内结节影13例;胸腔积液20例;胸膜增厚13例;其他脏器转移6例。
病理类型:鳞癌23例,占(63.9%);腺癌6例,占(16.7%);小细胞癌7例,占(19.4%)。
结论:中央型肺癌的CT征象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掌握这些特征对我们更好地诊断中央型肺癌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央型肺癌;CT;病理【Abstract】Objective:Analysis of central type lung cancer imaging,Discussion the relationships of central type lung cancer multi-slice spiral CT and pathology.Methods:36 cases CT features of central type lung cancer cavities proven by operation or biopsy pathology were analyzed,and compared to clinical pathological features.Results:Hilar soft tissue mass in 32 cases;Of which 21 cases complicated with obstructive pneumonia,16 cases complicated with obstructive atelectasis,8 cases complicated with obstructive emphysema;33 cases transfer to hilar or mediastinal cause swollen lymph nodes;13 cases of lung nodules,20 cases of pleural effusion,13 cases of pleural thickening,6 cases of metastasis to other organs,23 cases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accounting(63.9%);6 cases of adenocarcinoma,accounting(16.7%);7 cases of small cell carcinoma,accounting(19.4%).Conclusion:CT features of central lung cancer has typical characteristic,Mastering these characteristics that we can better diagnosis of central lung cancer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Key words】Central Type Lung Cancer;CT;Pathology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各种恶性肿瘤的前列,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威胁[1]。
螺旋CT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

肺癌 是我国常见 的呼吸系统 的恶性肿瘤 ,近年来呈 现逐年增高 的 趋势 ,严重威 胁患 者的生 命安 全和生 活质 量 。采用有 效 的诊断方 式 ,对于 及早发现 、及早治疗 具有重 要的l 临床意 义 。本研 究通过对 防域港市 中医院收治 的疑似肺 癌患者的C 诊断 资料进 行观察和分析 , T 现报道如下。 1资料 与方 法
1 . 1临床资料
采 用螺旋 C 机 扫描 患者 的全 胸 ,扫描参 数 : 电压 1 0V,电流 T 2k
6 -0 m 0 2 0 A,旋转 时间0 s . ,重建层 厚5 m,重 建间隔厚 度1 5 6 m . mm, 2
螺 距1 7 1 . 5: ,每层扫 描时 间08 ,进行 进行多 平面重建 ( R)、 3 . s MP 表 面遮盖 显示 (S )、容积再现 ( R SD V )。
石 吉铎 潘 春
( 辽宁省鞍山市铁西 医院,辽宁 鞍 山14 1 ) 10 1
【 摘要 】 目的 比较 全麻联 合 硬 膜外 麻 醉与 单纯 气管插 管 全麻在 胸腹 部手 术 中的应 用情况 。方 法 将鞍 山市铁 西 医院 收治 的胸腹 部 手术 治疗
的 患者 7 6例 随机 分 为 两组 ,对照 组 3 6例 采用 单纯 气管插 管 全麻 ,观 察组 4 0例 采 用全麻联 合 硬膜 外麻 醉 ,比较 两组 患者 术 毕清 醒拔 管时
疗需要 。腹腔镜子 宫肌瘤剔 除术 的运用有着 诸多优点 ,其创 伤小 、疼
用于 :①子宫增 大如孕 1周 ;②子 宫肌瘤 直径 超过 1c 6 0m;③肌 瘤数 量 多 ,>4 以上 ;④子宫 肌瘤位 于黏膜 下 ;⑤出现子宫 腺肌症状 的 个
患者 。此 次研 究 的对象 ,都 是接 受 腹腔 镜下 肌瘤 剔 除术 治疗 成功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心型肺癌多层螺旋CT临床T分
期与手术病理T分期相关性的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
中心型肺癌T分期与手术病理T分期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中
心型肺癌患者共120例,将术前多层螺旋CT 诊断T分期与手术病理T分期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T分期与手术病理T分期有良好的一致性,临床T3、T4组与手术病理结果的符合率明显低于临
床T1和T2组(P0.01)。
结论多层螺旋CT 诊断中心型肺癌T分期与手术病理T分期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临床分期的方法。
【关键词】肺肿瘤;体层摄影术;X 线计算机;T分期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ncordance of MSCT T staging and pathological T staging in central lung Aiming to 120 patients of
central lung cancer,contrast analysis were applied to compare their MSCT T staging with pathological T MSCT T staging and pathological T staging had a good coincidence of MSCT staging and pathological TNM staging in T3 and T4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T1 and T2 groups(P0.01).Conclusion MSCT T staging is correlated with the
surgical-pathological T staging in central lung can be applied in clinical
【Key words】Lung Neoplasms;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T staging 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当前癌症死
亡率最高的疾病,成为21世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几个重大问题之一[1] 。
原发性肺癌一旦确诊,明确肿瘤临床分期则至关重要。
肿瘤分期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判断病变是
否有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因为外科手术仍是治愈肺癌惟一可靠的手段。
目前普遍采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美国癌症联合联合会
(AJCC)1997 年修订和颁布的TNM(肿瘤、淋巴结、转移)分期方法[2,3],这其中T临床分期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决定性意义。
电子计算机X线横断体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能全面提供详细的有关原发病灶、胸内淋巴结、胸膜胸壁和上腹部的解剖信息,所以已成为当前用于肺癌临床分期的最重要工具。
本研究回顾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中心型肺癌患者共120例,将术前多层螺旋CT诊断T分期与手术病理T分期进行对照分析,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中心型肺癌T分期与手术病理T分期的相关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及分期方法 2005年9月至2007年9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收治的中心型肺癌患者120例,其中男87例,女33例,年龄18~77岁,平均53岁。
术前均未进行化疗及放疗。
分期方法采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1997年修订和颁布的TNM(肿瘤、淋巴结、转移)分期方法。
1.2 CT扫描方法使用GE Light Speed
Pro32螺旋CT机扫描。
常规扫描获得扫描定位像后,扫描范围从肺尖到髂前上嵴,电流200 mA,电压120 kV,螺距1.3,准直0.75 mm,扫描层厚5.0 mm,重建层厚1.25 mm,层间距为1.25 mm。
增强扫描,碘海醇(300 mgI/ml)70~90 ml/例,用CT专用高压注射器,以3.0 ml/s的流率从前臂静脉注入。
注药开始后25 s开始扫描,获得动脉期图像,再延迟35 s后扫描,获得门静脉期图像。
获得的图像数据传人GE AW 4.2 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平面任意角度重建术(MPR)、最大密度重建术(MIP)、仿真内窥镜重建术(VE)、表面遮盖法重建术(SSD)。
1.3 统计学方法用Kappa值表示多层螺旋CT诊断T临床分期与病理诊断分期的一致性。
当Kappa值0.4 时,说明一致性较差; 当Kappa 值0.75时,说明一致性很好。
2 结果
120例中心型肺癌患者,经CT平扫、强化后,横断面图像结合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
进行肺癌的T分期,并与手术、病理诊断的T 分期结果进行比较,T临床分期与病理分期
有很好的一致性,结果见表1。
将病例分层后,临床T3、T4组与手术病理结果的符台率明显低于其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3 讨论
肺癌一旦确诊,完全切除是惟一可靠的治愈方法。
在决定是否手术和确定手术方案中,T临床分期具有决定性意义。
诊断T分期的关键在于准确界定肿瘤的大小,与支气管、血管的关系,与脏层胸膜、胸壁、纵隔胸膜、心包、纵隔内解剖结构的关系。
在肺癌TNM 临床分期方法中可分为有创性方法(如纵隔镜、胸腔镜检查)和无创性方法,后者是目
前绝大部分临床TNM分期的依据。
3.1 肿瘤大小、范围的判断由于病变形态处于三维方向的变化,以往的常规横轴
位CT扫描难以全面反映病变形态。
MSCT后处理技术可从不同方向的多个平面显示病变,比X线及横轴位CT更全面地显示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