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与血栓通联合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发表时间:2019-06-12T11:36:55.14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9年第03期作者:吴冰[导读] 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疗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其预后,值得进一步推广实践。

(哈尔滨市第一社会福利院老年医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86)【摘要】目的:探究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2月期间治疗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的32例为对照组,采用血栓通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的32例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NIHSS)。

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NIHSS分数(11.21±2.36)分低于对照组(14.95±2.4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疗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其预后,值得进一步推广实践。

【关键词】血栓通;阿司匹林;老年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前言急性脑梗死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中脑血管疾病,其起病较急,病情发展快,会对患者的神经功能造成一定的损伤,如不及时加以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预后,降低其生存质量[1]。

临床上,急性脑梗死主要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抗血栓治疗,其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不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

为此,本文以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64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的治疗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内科2017年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抽取6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

对照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为60~86岁不等,平均年龄为(71.24±5.39)岁。

观察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为62~85岁不等,平均年龄为(70.86±5.43)岁。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167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Cardiovascular Disease Electronic Journal of integrated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19 年 7月 A 第 7 卷第 19 期Jul. A 2019 V ol. 7 No. 19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王龙千(定安县人民医院,海南 三亚 571200)【摘要】目的 观察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0月本院接收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开展单一的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行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方案,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是72.22%,研究组是94.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老年急性脑梗死治疗期间,采取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方案,不仅可以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同时可有效改善神经 功能。

【关键词】阿司匹林;血栓通;老年急性脑梗死【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9.167.01临床多发且常见疾病之一是急性脑梗死,其是损伤患者脑神经的主要疾病。

根据临床资料显示,急性脑梗死具有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发病率高等特点,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不合理,则会导致脑损伤病情加重,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

所以,多通过有效治疗方法避免病情加重,及早恢复脑神经功能。

本课题主要针对本院接收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效果进行简单分析,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0月本院接收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

其中,对照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61~86岁,平均(69.12±2.96)岁,患病时间3 h ~70 h ,平均患病时间(36.52±3.29)h ;研究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62~85岁,平均(39.52±2.79)岁,患病时间4 h ~68 h ,平均患病时间(35.98±3.25)h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患病时间及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血栓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辅助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血栓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辅助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血栓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辅助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耿乃志;禄浩【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21(14)23【摘要】目的观察血栓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辅助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8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

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胶囊治疗。

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脂指标水平。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94,P=0.002)。

治疗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后,2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升高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结论血栓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可有效提升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同时可降低脑梗死血液黏稠度,改善预后,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总页数】3页(P7-9)【作者】耿乃志;禄浩【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相关文献】1.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轻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2.血栓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中度脑梗死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3.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治疗老年早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4.补阳还五汤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5.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辅助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栓通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血栓通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血栓通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孙丹【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阿司匹林与血栓通联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间接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n=100例)和对照组(n=100例)。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治疗。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联合进行治疗。

两组患者均连续进行14 d的治疗。

观察和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的变化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7 d和治疗14 d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研究组的差异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7.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阿司匹林与血栓通联合方案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Objective To provide effective basi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through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treated with aspirin and thrombus. Methods 2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from March 2012 to March 2015 were studi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100 cases in each. Both of the two groups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fter ad-miss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spirin Enteric-coated Tablets oral therapy on the basis of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treated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hrombus on the basis of the treatment of the control group. Both of the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14d continuously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the changes of neurolog-ical deficit (NIHSS)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NIHSS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treat-ed with 7d and 14d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of the study group between 7d and 14dwas more significant, which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7.5%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87.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differences abov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aspirin and thrombus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has a good clinical value, which can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defect of patients.【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5(000)033【总页数】3页(P139-141)【关键词】老年;急性脑梗死;血栓通;阿司匹林;临床疗效【作者】孙丹【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镇江 21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1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是指由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其具有并发症多、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等临床特点,严重威胁了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发表时间:2020-08-03T05:23:38.608Z 来源:《航空军医》2020年4期作者:秦海滨[导读] 目的研究分析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效果。

(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155811)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效果。

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单盲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联合组患者再次基础上联合血栓通开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联合组3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前的各项血液流动学指标相比差异不显著;治疗后均显著改善;联合组患者的血液流动学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中,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动指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血栓通;阿司匹林;老年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属于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该病危险性较高,严重危害患者健康[1]。

目前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但单一的西药治疗效果不理想。

近年来中药制剂逐渐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中[2]。

本次研究以我院6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单盲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年龄为60-79岁;其中男性患者有20例,女性患者10例;联合组患者年龄为61-79岁;其中男性患者有19例,女性患者11例;两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用阿司匹林和血栓通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

用阿司匹林和血栓通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

用阿司匹林和血栓通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张月琴【期刊名称】《当代医药论丛》【年(卷),期】2016(014)014【摘要】目的:探讨用阿司匹林和血栓通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近期我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我们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

这些患者入院后,我院对其均进行常规治疗。

在此基础上,为联合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和血栓通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血栓通进行治疗。

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

结果:进行治疗后,联合组患者NIHSS的平均评分、mRs的平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联用阿司匹林和血栓通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

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总页数】3页(P96-97,98)【作者】张月琴【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和桥医院内科江苏宜兴 2142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相关文献】1.整体护理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血栓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 陈玉娟2.丁苯肽注射液联合血栓通注射液在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J], 戴益斌;零沙3.血栓通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J], 徐智敏;李海龙;杨凤娇4.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奥扎格雷钠加血栓通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分析 [J], 刘巍5.血栓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中度脑梗死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J], 关标;钱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通过临床试验设计,选择了一定数量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不同治疗方案并进行临床观察。

观察指标包括症状缓解情况、神经功能恢复等。

结果显示,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在症状改善和神经功能恢复方面表现较好,疗效评价良好。

未来,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可能成为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治疗方案,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该研究为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提供了有益的临床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老年、急性脑梗死、临床试验、治疗方案、疗效评价、临床应用前景。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老年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通常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而发生。

老年人患急性脑梗死的危险性较高,且病情进展迅速,容易造成不可逆的脑组织损伤。

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溶栓治疗或抗血小板药物来改善脑血流,但是这些方法在老年人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副作用。

在当前老年人口逐渐增加的背景下,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方案亟待提升。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其临床应用前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和有效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危重疾病,也是导致老年人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尚未完全明确,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试验对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进行评估,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具科学依据。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评估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探讨其对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预后影响,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改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和临床指导,并为相关临床疗效评价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摘要】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临床应用前景。

通过患者选取和分组,明确治疗方案,并设定临床观察指标以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显示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

不良反应观察显示该治疗方案安全有效。

结论表明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在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中具有巨大潜力,未来在临床应用中有望取得更好的效果,为老年脑梗死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前景。

【关键词】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老年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疗效分析、临床应用前景。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老年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而逐渐增高。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脑血管突发性阻塞导致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导致脑组织缺氧、缺血甚至坏死。

而血栓通和阿司匹林作为治疗脑血栓形成和预防血栓再形成的有效药物,在治疗脑梗死中也被广泛应用。

血栓通是一种抗血小板聚集药,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减少血栓形成来改善微循环循环,促进梯度依赖神经生长和再生,从而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的病理生理过程。

而阿司匹林则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生成TXA2从而减少血小板凝集,起到了减少血栓形成和预防血栓再形成的作用。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成为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讨该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选择。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其安全性和可行性。

通过对患者的选取和分组,制定明确的治疗方案,明确临床观察指标并进行观察记录,以及对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临床指导。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分析,能够为医生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同时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并最终改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年第17卷第43期 151
·中西医结合·阿司匹林与血栓通联合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分析
王仕权
(四川省通江县人民医院,四川 通江)
摘要:目的研讨脑梗塞患者联合使用阿司匹林与血栓通治疗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诊治
的180例脑梗塞患者进行临床试验,随机将患者归入两组(90例/组),Ⅰ组在常规治疗下接受阿司匹林用药,Ⅱ组同时接
受血栓通治疗,1个疗程(2周)后,评估两组的临床药效、用药安全性及脑功能。

结果Ⅰ、Ⅱ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各为72.2%
与95.6%,Ⅱ组相对Ⅰ组提高,比较差异显著(P<0.05)。

两组治疗前的NIHSS评测值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
Ⅱ组的评测值与Ⅰ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试验期间,两组均未见对肝、肾功能有严重损害的副反应发生。

结论联合
使用阿司匹林与血栓通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治疗,药效理想、安全可靠,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脑功能,值得加强推广。

关键词:脑梗塞;阿司匹林;血栓通;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7.43.093
本文引用格式:王仕权.阿司匹林与血栓通联合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17(43):151,154.
0 引言
脑梗塞是当前中老年人较高发的一组脑血管疾病,起因多与大脑血液供应机制异常,脑组织长期处于缺氧、缺血状态下有关。

目前临床治疗脑梗塞的疗法包括溶栓、抗凝及营养神经等,近年来,阿司匹林对脑梗塞的治疗也越来越广泛,但疗效并无明显的提升[1]。

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尝试联合使用阿司匹林与血栓通对患者进行治疗,旨在了解该方案对改善脑梗塞症状的价值,现做出如下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0例脑梗塞患者资料搜集于2014年1月-2017年1月,其中男性98例,女性82例,年龄分布42-76岁,平均(57.5±4.8)岁;发病至诊疗时间3-17h,平均(8.2±1.2)h。

上述患者均接受相关检查(如头颅CT、MRI等)确诊,与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发行的脑梗塞判断标准相符[1],且患者及家属均已签字同意参与本组试验;排除伴认知或精神障碍者、药物过敏体质者,以及伴脑出血等严重脑部疾病者。

按照随机自愿原则对患者进行组别划分,两组的基线资料由统计学软件处理(P>0.05),适合研究试验。

1.2 方法
入院后,向两组患者提供常规基础治疗,包括利尿、促神经元代谢、扩血管类药物与对症支持等。

Ⅰ组在上述治疗下接受阿司匹林口服,用量取100mg,每日1次,连续服用2周。

Ⅱ组同时给予血栓通用药,用量取450mg,经0.9%氯化钠溶液配比成250mL后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同Ⅰ组。

1.3 评估项目[1]
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颁布的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不同用药阶段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同时观察药物副反应发生情况。

临床药效:①显效。

患者治疗后无相关临床症状,肢体、神经功能均正常恢复,且可正常交流;②有效。

患者治疗后相关症状明显缓解,肢体可做简单动作,神经功能有所改善,且可简单交流;③无效。

患者相关症状无减
轻,肢体无法正常活动,神经功能未恢复,无法交流。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0.0版本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检验与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方案的临床药效分析
Ⅰ、Ⅱ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各为72.2%与95.6%,Ⅱ组相对Ⅰ组提高,比较差异显著(P<0.05)。

具体见表1所示:
2.2 两组方案的NIHSS评测结果分析
两组治疗前的NIHSS评测值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Ⅱ组的评测值与Ⅰ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具体见表2所示:
2.3 两组方案的药物副反应记录情况分析
试验期间,两组均未见对肝、肾功能有严重损害的副反应发生。

3 讨论
脑梗塞是目前人们面临的另一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每年约有150万人罹患脑梗塞,且罹患例数仍在逐年不断升高[2]。

阿司匹林在既往临床上多用于解热镇痛,现代循证医学证实,本品对抗血小板凝集也有显著效果,可干扰血小板环氧酶,使血栓素A2(TXA2)的合成受阻,起到预防血栓形成的效果。

但实践显示,本品对于受损血管内皮的血小板黏附情况并无抑制性,约35%的患者经本品单
(下转第154页)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7 Vo1.17 No.43 154
3 讨论
对于哮喘持续状态患者来讲,病情发展变化快,短时间内就可能发生呼吸衰竭现象,如果纠正不及时,则可能引起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进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3]。

临床中在对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及时给予综合疗法,让患者的呼吸道保持畅通,给予吸氧治疗,并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对哮喘的诱发因素进行积极控制;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和祛痰药;对患者内环境进行稳定,对酸碱平衡失调进行纠正;如果患者病情需要,应及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

中医学将呼吸衰竭归属到“喘证”等范畴;其发病原因主要是因为肾不纳气、脾肾阳虚、咳喘日久,进而引起气不归根、逆而上冲。

本研究所选中药方剂的组成包括沉香、大枣、甘草、附子、生姜、高丽参、干姜、牡蛎、龙骨等,具有纳气定喘、救逆回阳的作用;而且还能加强肌肉营养,减少呼吸肌蛋白分解,进而来对呼吸肌疲劳状态进行改善,对呼吸衰竭进行有效纠正。

总之,在对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时,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芸芸, 刘志刚, 李泽庚, 等. 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的临床
治疗分析[J]. 临床肺科杂志, 2012, 17(6): 973-974.
[2] 李诚. 中医治疗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 医
药前沿, 2016, 6(27): 287-288.
[3] 宋福莲, 钱源. 对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综合治疗
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15, 13(23): 234-235.
独治疗后可能出现抵抗反应[2]。

血栓通是以三七主根为原料制成的一种纯中药制剂,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的功效。

现代药理学认为,本品的药理活性成分主要为三七总皂苷,能够抑制血小板凝集,扩张局部血管,并起到改善组织缺血缺氧、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2]。

国内相关研究使用本品治疗脑梗塞,发现与阿司匹林配伍,还可触发药物的协同性、互补性,最大限度避免阿司匹林抵抗反应的发生[3]。

本组研究试验中,我们拟用上述两药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Ⅱ组接受联合给药后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5.6%,较Ⅰ组理想,与上述资料观点相符;并且Ⅱ组患者用药后的NIHSS评测值改善更显著,整个试验期间也未见对肝、肾功能有严重损害的药物副反应发生,这进一步肯定了该两药合用对于治疗脑梗塞的安全价值。

综上所述,联合使用阿司匹林与血栓通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治疗,药效理想、安全可靠,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脑功能,值得加强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蓉蓉. 阿司匹林联合血栓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探讨[J]. 医学理论
与实践, 2015, 14(17): 2315-2316.
[2] 张剑宇.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阿司匹林抵抗的作用[J]. 广东医学,
2012, 33(8): 1175-1176.
[3] 张月琴. 用阿司匹林和血栓通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
[J]. 当代医药论丛, 2016, 14(14): 96-98.
(上接第151页)
高,导致肾小球出现高灌注、高滤过、高压力,进而使足细胞在肾小球基底膜上的附着和足细胞相关蛋白的表达受到相应的影响,蛋白尿的排泄增加。

因此出现尿微量白蛋白是其早期的主要特征,同时也是该病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氯沙坦钾是常用的ATⅡ受体阻滞剂,可以特异性作用于AngⅡ受体,进而全面阻断ATⅡ,起到降低血压,进而减少尿蛋白的排泄,延缓DN进展,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2]。

中医学认为:早期糖尿病肾病多是由气阴两虚发展而来,阴虚血行艰涩,气虚运用无力,时间长血液运行不畅而成。

因此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关键在于活血化瘀,益气养阴,进而改善高凝状态。

本研究中药方中以熟地、旱莲草、淮山、山茱萸、女贞子、茯苓滋阴补肾;黄芪益气、鼓舞气机;红花、益母草、丹参活血化瘀,同时本方标本兼治,扶正祛邪。

临床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中药联合氯沙坦钾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两者共同作用既纠正了肾小球的高灌注、高滤过、高压力的状态,又有效地改善了血液循环的高凝状态。

效果佳,值得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志红.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6, 26(5): 322-
323.
[2] 崔岚. 氯沙坦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5,
25(2): 169-171.
(上接第152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